0

秦陵兵马俑作文800字(推荐20篇)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编收集了秦陵兵马俑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浏览

6305

作文

724

篇1:难忘的秦兵马俑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暑期旅游开始了!妈妈带我去的第一站是西安。到了西安,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

我们坐着李叔叔的车来到了“秦兵马俑”,没想到那里人山人海,分不清方向,我紧紧地抓住***手以免走丢。妈妈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秦兵马俑”,就请了一个讲解员阿姨专门为我们做全程讲解。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在他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到他死,共修了37年。我们参观了3个坑,1号坑是部队的前锋,站的全是战士,一排排站着非常整齐,他们手里都应该是拿着武器的,可现在都没有了,因为挖坑的时候都损坏了,最奇特的是这些人全是照着真人的模样做的,身高和真人一样,而面相却全不一样,古代因为没有照相机,就只有照着士兵的样子一个一个的画像,然后再照着画像一个一个打造出来的,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他们身着的服装和头饰也各不相同,比如:将军带的是兔耳朵一样的帽子;小兵戴的是纸袋子一样的帽子;呆在宫殿里的不戴帽子,他们在头发的右上角扎一个小辫子,有一个跪射俑和其他的士兵不一样,只有他是几乎没有修复的,只有脚上有一点修复的痕迹。我们还看到了他后背颜色鲜艳的彩绘,特别漂亮,估计是因为这两种稀有的特征,才把它放进玻璃罩的吧!我从跪射俑身后的彩绘,感受到了古人喜欢大红大绿的颜色;也从跪射俑那做工细致头发,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丝不苟的精神。2号坑里有车兵、骑兵和步兵,里面还看到了战马和战车,战马看起来栩栩如生。3号坑是作战指挥部,和前面2个坑看起来不一样,在挖掘3号坑时,考古学家们只发现了1辆战车和几十件士兵俑。

实际上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都是色彩鲜艳的,但由于现在还没找到很好的保存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几乎都是灰色的,只有极少的几件身上能看到一点颜色。为了让以后出土的文物能够保存完整,在现场我们看到考古工作者们还在精心地、仔细地挖掘着,他们手上拿的都是小的刷子、小的铲子,连坑里的土他们都是用手捧着往袋子里放。

古人太伟大了!“兵马俑”太令我难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兵马俑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哥哥在西安上学,假期回来给我捎回来一盒兵马俑的工艺品。打开包装盒,古色古香的兵马俑立刻就出现在了我的眼里。

盒子里共有四个人佣和一个马佣。

三个人佣分别是武士佣、文官佣、跪射佣和将军佣。

武士佣穿的衣服很简单。长袍、短上衣。上面布满金色的金属鳞片。那应该是古代武士打仗时用来保护自己的铠甲吧。武士的头上扎着一个向左倾斜的简单的发髻。他方脸,高鼻梁、大眼睛,鼻直口方,眼睛瞪得圆圆的,好象一对铜铃,显得炯炯有神、英姿勃勃。文官佣穿的衣服也是长袍,仅仅胸部有一排鳞片似的铠甲。跟武士佣不同的是他的衣服上有两条飘逸的丝绦垂在胸前,一下子就显得很斯文的样子。而且他的头上带着文官那样的方形的高帽,脖子上还象今天的女孩那样围着围巾。这些装束都把他的身份体现出来。他也长得很英俊。也是方脸、高鼻梁大眼睛,但眼神比武士佣的温和多了。跪射佣是跪着的。左腿屈膝,右腿跪地,一手捂在胸前、一手放在大腿侧,眼睛凝视着前方。看他的衣服跟武士是一样的,他可能也是一个武士吧?他正在弯弓射箭吗?看着不象。他更象跪在那向长官汇报什么呢?可他为什么叫跪射佣呢?最威武的就是将军佣了。将军佣的身上是很复杂的长袍铠甲,不仅胸前有鳞片,而且上面有各种装饰的带子、扣袢、花边。将军头上带着象龙角那样的高帽,脖子上也围着丝绦,脸上表情庄严凝重,显得威严无比。看他的年龄也很大了,一定是一位久经沙场、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吧?还有一个就是马佣,马的身上也披着黄金的鞍子,它正昂首挺胸,耳朵直立,双眼圆睁,望着远方,嘴大大地张开着,好象正在发出响亮的嘶鸣,它一定是在渴望远处的疆场吧?

这几个兵马俑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好象活生生的人和马一样。而且一律都是土黄色,还特意在有些地方涂抹上了铜绿色,显得很古老。好象是真的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兵马俑一样。如果不知道情况,说不定还真的把他们当古董了呢!

这盒工艺品很有趣,我喜欢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看兵马俑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你们想知道兵马俑的来历吗?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吧!1974年春天,当地一个农民在打井时从两米深的地里挖出了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的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亲自来到中国参观秦兵马俑,称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还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秦兵马俑的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余个呢!

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等........

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呢!

那个兵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

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匹匹都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我的讲解就到这。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去细细观赏,两小时后在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持馆的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兵马俑作文6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西安旅游,参观了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博物馆。

那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到了西安站,我们坐车去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距西安市大约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丽的城市风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园,挂满青黄柿子的柿子园,从车窗前一掠而过,漂亮极了。美丽的风光引起了车上游客们的“啧啧”赞叹。

汽车开到了博物馆门前,来这里旅游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人。外国人,一群群。一队队,络绎不绝。

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先进了第一个俑坑,我问爸爸:“怎么这么多陶俑?”爸爸说:“这只是第一个俑坑,三个俑坑有近8000个佣人,现在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佣人中包括有将军俑、武士俑、文官俑、车马俑、军吏俑等等。他们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那些方阵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将军俑,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面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前,目视前方,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

跟随导游阿姨小红旗,我们又来到了战车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进了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战车滚滚、万马嘶鸣。健壮的马匹,拉着战车上秦国的勇士驰骋疆场的壮观场面。战马造型逼真;勇士们神态各异,或站、或蹲,摩权擦掌,强弩待发,壮观极了。

最让我惊叹的是秦国军队的军事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系统。各级指挥分列,布局合理,等级分明;后勤物资存储丰富,堆放整齐。无不显示出秦国军队的强大,国家的富裕。导游阿姨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我想:这么宏伟壮观的巨型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全靠民工勤劳的双手建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与浪费。

下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想: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一定会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游兵马俑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我被所看到的场景惊呆了,一个个兵马俑整齐的站在土坑里,很多排、很多列,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这支军队横扫六国的景象,他们手里拿着兵器,十分勇猛,不怕任何危险!

一股土地的味道钻进了我的鼻子,感觉有点臭味,但也不能影响正在津津有味观看的我,这可是满满的历史的味道啊。兵马俑一个一个站在深深的土坑里面,身体都呈土的颜色,让人感觉到十分严肃,好像谁都不可以侵犯这支军队一样。我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来欣赏兵马俑,每个兵马桶表情各异,有的在思考问题,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有的在思念家乡,好像有一些不放心的事情;还有的在等待接收命令,准备去打仗了,心情很愉快。他们的衣服也有所区别,前面两三排穿着一身用布做的衣服,后面都穿着重重的铠甲,铠甲一块一块的组成,上面有很多凸起来的珠子。这支浩大的军队就站在我眼前,好像我是一位大将军站在军队前面,这千军万马就等着我发出出征的命令。他们为国家而搏斗,愿意为国而亡,士兵们一定在想:我死了又没关系,我们要为秦国争取土地,让国家兴旺起来,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就是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才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割据的时代就此结束!

在所有兵马俑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将军俑”了。它头上带着双尾羯冠,双尾羯冠的样子十分独特,冠的两个长条的柱向后,样子非常像一种叫羯的鸟;他的身上还有很多打结的带子,身披一件铠甲,上面有一些格子,每个格子里面还有呈V字形的鳞片,看上去微微透着点白色;他的一只手抱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另一只手平摊,双手用这样的姿势,放在身体前面;脚穿一双高高的翘起来的鞋子。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工匠就能把兵马俑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真令人赞叹!

我走出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大门,但是兵马俑的历史和它的气势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兵马俑让喜欢历史的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不禁感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秦兵马俑观后感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来西安已经数次了,可都是三点一线,机场-宾馆-现场,严冬的西安,气温回升,一望路两旁绿油油的冬麦,恰似冬去春来,给人们带来气候陌生的感觉,上午去网公司办事,约定下午,正好有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便和同事去参观一直想亲眼目睹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眼见为实,景点不算大,落成的就几个,铜车马大厅,一号坑大厅,二号坑大厅,三号坑大厅,还一个环幕电影厅。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那宏大的气势,制造兵马俑的工艺,是现代人们意想不到的,所以故称“奇迹”。看到秦朝时的物品,便可想到秦朝时期的生产力是多么发达,人民的智慧是多么高, 但也从中反映出封建帝王的奢侈,草菅人命的社会剥削制度。

听导游介绍,秦始皇为了享受和活着的时候一样的荣华富贵,足足花了38年的时间来修筑兵马俑,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秦始皇的观点“世生如世死”阳间有的东西,阴间都要有,所以陪葬的东西种类齐全,现在只对秦始皇陵发掘了万分之三点五,鉴于技术原因,目前无法挖掘......记得曾经在网上浏览过不敢相信的信息,具专业人员推测,可能秦始皇的遗体可能还没有腐化,不到挖掘和保护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是不会过早去动它。从导游介绍,虽然点点的挖掘,就创造每年大致4亿的旅游收入,那么很难想像如果若干年后,如全部挖掘,能给后人留下多少的经济价值?

参观完后,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心里随着车速的急驰,在沉思看完的感受,秦始皇靠暴力手段建起的自认为万世不倒的基业,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就土崩瓦解了,看样,无论远古的历朝,还是现在面临金融海啸各个所有制的国家,究竟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文化?体制、机制能否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变化?怎样长期保持社会繁荣?怎样长期保持和谐稳定?永远是一个国家面临的课题!“胜不骄,败不馁”是人们永远牢记的真理!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短暂的辉煌和惨痛的教训,对后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遐想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奥秘和财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秦兵马俑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位于距西安市城区30多千米的临潼县的秦兵马俑

我在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这一段历史:19xx年3月,在村民打井时,发现规模宏大的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约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我们来到了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现已发掘近4000平方米,这么多兵马俑个个昂首挺胸,有的望着敌军,态度高昂,好像准备着向敌军冲击,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有的手握强弓,一手持弓,一手持箭,好像正在准备向敌军射箭;有的昂首挺胸,平视前方,好像已经胜券在握,觉得一点也不可怕;有的神态严肃,好像即将开战,准备拼死一搏,乍然一看我觉得这些兵马俑比我爸爸还高,个头几乎一致。

我们走出一号坑,来到二号坑,我往下看了一看,发现好多兵马俑一点都没挖掘出来。我疑惑的问爸爸:“为是么还有这么一大部分还没有挖掘出来。”爸爸对我说:“现有的技术还挖不出完整的俑,不信你看。”我随着爸爸的指点,看见一块被挖掘出来的地方,里面装着许多兵马俑的碎片。

离开二号坑后,我对妈妈说:兵马俑为什么没有颜色了呢?我记得在语文书上看见时还是有颜色的呀!妈妈对我说:“因为氧气围绕在兵马俑周围,把颜色给腐蚀了。”我对妈妈说:“那是不是只要把颜料涂上去就行了?”妈妈对我说:“傻孩子,如果用颜料涂上去那就不原汁原味了。”我对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

三号坑面积为520平方米左右。已发掘部分,木质战车1辆,青铜兵器34件。我想三号坑肯定是古时候打仗的指挥所, 还有一群用殳的士兵,只不过他们的头都不见了,据说,三号坑还曾经失窃过,其中一个坑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兵马俑坑,真是一个雄伟的地方;是一个汇聚当时全中国能工巧匠的地方;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一个对2000多年前工艺的见证;也是一个对2000多年前军队战斗力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迈着愉悦的步子,我和爸爸来到西安再一次登上了历史的台阶——秦兵马俑馆。

已不止一次,这样地驻足痴望,这样地流连忘返。拥有过历史的地方,从抬脚处就欲生出一片辉煌。

在骊山北麓,渭水之滨广袤的原野上,秦始皇帝陵封土像小山一样高耸挺立、气势磅礴、宏伟壮观。闻名遐迩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就坐落在陵东1。5公里处茂密郁葱的深树花从中。它占地47万平方米,一座座造型别致,浑厚古朴的馆舍建筑,错落有致,散居各方,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锦簇的鲜花,如茵的草坪环绕其间,环境优雅,规模浩大,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题遗址博物馆。

兵马俑作为守卫陵园的强大军团,被分置在三个俑坑内。三个俑坑的规模及形状都不一样。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是一个由战车和步兵混合组成的军阵;二号坑是一个车兵、步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的方阵;三号坑面积最小,是一号俑坑,二号俑坑的指挥部。三个俑坑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象征着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从总的结构图上看,他塑造了庞大的军阵编列,既没有塑出军人在战场上厮杀的场面,也没有雕出行军中的艰辛,而是选取了三军集结待命,跃跃欲战的瞬间,寓动于静,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直观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有人对于兵马俑是这样看的,这是秦始皇统治残暴的表现。可我认为,这是艺术的天堂,人间的杰作,历史的瑰宝,不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可否认,当年修建秦始皇陵时,不仅劳命伤财,更有多少能工巧匠鲜活的生命殒逝于此。反过来想想,正是他们的辛勤的劳动,智慧的汗水给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你看,经泥土烧制,百磨万炼精美的俑,栩栩如生,它以“大、多、精、美”的艺术特色征服了新世纪的现代人。

参观秦兵马俑,我从刀光剑影中看到了制泥人的含辛茹苦;从色彩斑斓的兵俑,看到了科技的进步;从庞大的阵容中,领悟出了历史的辉煌!

迈着饱为收获的步子,我和爸爸走出博物馆,依依惜别令人驻足痴望、使人流连忘返的秦兵马俑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神奇的兵马俑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课堂发言稿。我们刚学完《秦兵马俑》一课,老师就要我们自己编一篇有关兵马俑的,却又不是课文里讲过的故事,我就编了这篇故事,而且已在课堂表演过了,现在把它发上来,也不知算不算作文,我觉得像是来混分的。——题记

同学们:当你们学完《秦兵马俑》一课后,或许大家对秦始皇的兵马俑都已了如指掌。如它在哪里?是谁先发现的?它的规模有多大?它的艺术评价有多高?但是,有谁知道,就是这支震惊世界的、壮观的、威严的、不会动的、强大的军队,在21世纪的今天,它又复活了。而且已经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英国,并成功地征服了所有的英国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不知道吧,那就听我慢慢地道来。

2007年9月13日,这是个难忘的日子。经过漫长而艰巨的中英两国外交谈判,这一天,秦始皇的兵马俑大军将挥师西渡英吉利海峡,挺进英国,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这次展出的共有120件文物,其中一级品的就有51件。如此惊世而又庞大的古文物群的展览,简直是震撼了英国人的眼球,看那一颗颗蓝莹莹的眼球,就在英国的大地上到处转悠。他们说,自从上个世纪希特勒计划攻打英国以来,世界上还没有哪支军队敢进犯英国的。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军队,却在21世纪的今天,轻而易举地就登上了英伦大地。英国人被彻底地征服了。

这次展览状况,被英国人拿来与轰动一时的图坦卡蒙展览相提并论。上个世纪70年代举办的图坦卡蒙展览,共吸引了英国170多万人,而今天秦始皇的兵马俑展览,其预售票就已经大大超过这个记录。之后,在大英博物馆的门口,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真是那个叫空前绝后。

秦始皇的兵马俑从1976年开始征战海外,三十年间,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所到之处,都能卷起一股震撼天地的旋风。可见秦始皇的兵马俑之强大,简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哦。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西安兵马俑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西安,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这次公司组织的党组织生活,让我们到兵马俑陵墓去参观,去感受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让我们感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气息。

秦兵马俑宽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在我们进入展厅之前,导游就告诉我们,秦始皇陵选择在这个地方仅仅只为了“头枕骊山,脚蹬渭水,左手抱玉,右手抱金,”这么一句话。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这真像秦始皇率领的千万大军前去迎战,杀得你死我活!

兵马俑不但宏大,而且兵马俑的神态端庄,栩栩如生。只见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有的手握宝剑,有的我手持长矛,还有的手拿长刀。他们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久经风沙,重任再肩。再看那武士俑,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战靴,手持各种锋利的的武器,整装待发。接着就是骑兵俑,他们身着短甲,下身着紧裤,足登长靴,右手持绳,有的左手持弓箭,有的左手持长矛,还有的左手拿着斩马刀,各各威风凛凛,身后站着几匹体格健壮肌肉丰满的宝马,看那神态,好像随时上马冲杀在一号坑,我们看到了许多专家在对秦俑进行修复。秦俑的修复的过程非常复杂,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以后,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最后,还要在陶俑上添加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据导游讲解,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在刚开始挖掘陵墓时没有保护措施,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才能和高超技术,兵马俑作为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应该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兵马俑作文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国庆节,爸爸带我去西安临潼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早上,我们刚下火车,就顾不得劳累去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一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我就看见了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几个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爸爸买了票,我们刚走进了第一展厅,不禁感叹一声:“啊,这么大!”。这时,导游阿姨说:“一号坑面积有14260平方米。这里不仅仅是面积大,还有独特的造型。你看屋顶是拱形的,厅里没有一根柱子,多么壮观!”

我在第一展厅,看见了一列列威武雄壮的阵容。导游阿姨说:“3个展厅合起来有7000多个武士,100多辆铜车,100多匹战马呢!”随着导游所指的方向,我见到每个武士、每辆战车、每匹战马都别具特色。有的兵俑雄势焕发,有的兵俑虎视眈眈,有的兵俑虎背熊腰,还有的兵俑怒气冲天。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我想:这些兵马俑塑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国这么早就能造出先进的铜车马,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参观完第一展厅,我和爸爸来到了第二厅。第二展厅比第一展厅小得多。我看见有许多兵马俑,有的没有手,有的没有头。我惊奇地问导游阿姨:“阿姨,为什么他们没有手和头呀?”导游阿姨介绍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可他还想死后炫耀自己的威风,还有千千万万的兵马来守护他,就下命令让老百姓们造兵马俑和铜车马。后来,他死了以后,万万没有想到,项羽在楚汉相争时把阿房宫烧了,还把兵马俑的房屋烧毁,塌下去压碎了许多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一直到1974年,才被人们发现。当时有一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一个兵马俑的头,就在这个地方挖掘。你们看见的是修补好的,还有的因为找不到头和手,没法修补,所以就变成没头没手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厅,这个展厅最小,兵马俑数量当然也最少,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深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

太阳落山了,展厅的阿姨再三催我们离去,我和爸爸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兵马俑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二日,爸爸带我们去秦兵马俑博物馆,我可高兴呢!

那天上午,爸爸开着朋友的汽车带我们去秦兵马俑博物馆游览。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距西安市大约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丽的城市风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园,挂满青黄柿子的柿子园,从车窗前一掠而过,漂亮极了。

汽车开到了博物馆门前,来这里旅游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人、外国人,一群群、一队队,络绎不绝。

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先进了第一个俑坑,我问爸爸:“怎么这么多陶俑?”爸爸说:“这只是第一个俑坑,三个俑坑有近8000个佣人,现在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佣人中包括有将军俑、武士俑、文官俑、车马俑、军吏俑等等。他们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那些方阵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将军俑,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面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前,目视前方,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

跟随讲解员,我们又来到了战车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进了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战车滚滚、万马嘶鸣。健壮的马匹,拉着战车上秦国的勇士驰骋疆场的壮观场面。战马造型逼真;勇士们神态各异,或站、或蹲,摩权擦掌,强弩待发,壮观极了。

最让我惊叹的是秦国军队的军事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系统。各级指挥分列,布局合理,等级分明;后勤物资存储丰富,堆放整齐。无不显示出秦国军队的强大,国家的富裕。讲解员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我想:这么宏伟壮观的巨型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全靠民工勤劳的双手建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与浪费。

下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想: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一定会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兵马俑作文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秦朝开国皇帝,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帝国,而他也做了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决定——不再让活人陪葬。但一个皇帝总该有陪葬品吧,于是,他就命人做了许多惟妙惟肖的陶俑,来为他殉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这也证明了秦兵马俑的出名,连外国人也慕名而来。在面积最大,兵佣最多的一号厅里,一排排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各种兵俑,马俑排成了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方阵,每个兵佣都身穿铠甲,虽已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但他们仍是那样的生动。他们脸上的表情或凝重,似是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或担忧,像是放心不下家人;或兴奋,好像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些陶俑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个人看上去都像要随时出征一般。想当年,秦始皇就是带着这样的一支部队南征北战,攻下一个个国家,最终秦国一统天下。现在看着这些兵马俑,仿佛还能看到马蹄甩起的一层层灰土,蒙住了士兵们的双眼,但高举着的“秦”字大旗,仍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欣赏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我便很好奇工匠们是如何将它们做成的。想的不如做的,接下来我们就是学做兵马俑环节。

待老师讲解完步骤后,我们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搓滑、切开、装模……之前一直做得很成功,可开始脱模后,便有点令人失望了。我先拿下了背部的模具,却看到陶俑的背部裂了好几条裂缝,就像是在光滑的地砖上的几条裂痕,不会它就这么毁了吧?我悲观地想着。边想,我用手小心翼翼地去拿掉另一半模具,摇晃了几下后,轻轻地打开了它。我鼓起勇气,把陶俑翻了过来。还好,并没有我想到的“头破血流”,但它也是“面目全非”了。我捧着这个“面目狰狞”的兵马俑,心中甚是激动,这个兵马俑虽不如店里买的,但它是我亲手做的,这可真是西安之行最好的纪念品呀!

这次的西安游到此也是结束了,不过西安的文化气息、兵马俑还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令我念念不忘。大秦兵马俑,它们一直在呼唤着我,引领我去探索更多的中华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兵马俑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从西安建国饭店出发,爸爸驾驶着我们的“白龙马”——我们的私家车,过二环,上高速,经临鐘镇、骊山,历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分一、二、三号展厅和七号坑出土物品展厅。来到一号坑,我们看到排列整齐的俑士们各不相同。有一脸稚气的新兵和一脸严肃的老兵。瞧!这个俑站得像一棵松树,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把那睁不大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敌人来进攻。还有这个!这个俑半跪着,一脸丧气,也许是做错了什么正求饶呢!

二号展厅里也是武士俑们,三号展厅里都是战车马。这些战车马有的一脸傲气,似乎刚协助武士们打过胜仗凯旋归。七号坑出土的物品最多了,它们统一放置在一个展厅里供我们参观。里面有青铜鹅、铜车马、各种古代兵器等等。

这次取经之路,又让我长了许多见识。

俗话说得好,没看过秦兵马俑,不算去过中国。现在我们前往西安,那里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是一只威武之师。

兵马俑分成三部分。首先,我们来到一号俑坑。一号俑坑总面积近1426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兵马俑里将军俑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俑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兵马俑的排列是三列向东的模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一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声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有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现在我们正在参观兵马俑,看,那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歇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真壮观!看那边,武士俑自信满满地站在地上,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持铠甲,看上去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要上战场。

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我说也说不完,有时间你们慢慢去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兵马俑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是关于兵马俑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来历和许多知识。那时,我真想去看看兵马俑。这个假期,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放假的第四天,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西安,第一站我们就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号坑展览馆。从展览馆大厅的介绍里我看到,兵马俑是1974年3月,一位农民打井时发现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长62米,共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看到这里,我更迫不及待了。于是,我们拉着手穿过人群,进入博物馆。

哇!博物馆里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把一号坑围得严严实实,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们走呀走呀,终于找到一个人少一点儿的地方。我钻进人群,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兵马俑!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马上就要进攻了。听导游介绍,前面三排没有穿铠甲的是敢死队,后面有一排排整齐的陶俑和陶马。我发现有的陶俑手断了,有的陶俑没有头,可能是因为在挖掘时不小心弄坏了。

对了,课文里说,这些陶俑千人千面,表情不一。我赶紧拿出望远镜,向里面望去。看完以后,我不但发现他们面部表情不一样:有的表情严肃,有的闭眼沉思,还有的看上去笑眯眯的。就连头发扎得都不一样:有的把头发盘在中间,有的盘着旁边,还有的戴着帽子。不管是陶俑还是陶马,都惟妙惟肖,各不相同。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果然是太壮观了!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有的坑里铺着塑料布,原来那是没有挖掘的。旁边有一些残缺不齐的陶俑和陶马,这些都是等待修复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参观了将军佣、鞍马佣和跪射俑。一个个逼真的兵马俑,让我想到了秦朝战争时激烈的场面,也让我更加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走出兵马俑博物馆,虽然有点儿累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来到了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看到了真正的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西安兵马俑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我被所看到的场景惊呆了,一个个兵马俑整齐的站在土坑里,很多排、很多列,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这支军队横扫六国的景象,他们手手里拿着兵器,在战场上拼死搏杀,十分勇猛,不怕任何危险,声势和气势相当浩大。

一股土地的味道钻进了我的鼻子,感觉有点臭味,但也不能影响正在津津有味观看的我,这可是满满的历史的味道啊。兵马俑一个一个站在深深的土坑里面,身体都呈土的颜色,让人感觉到十分严肃,好像谁都不可以侵犯这支军队一样。我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来欣赏兵马俑,每个兵马桶表情各异,有的在思考问题,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有的在思念家乡,好像有一些不放心的事情;还有的在等待接收命令,准备去打仗了,心情很愉快。他们的衣服也有所区别,前面两三排穿着一身用布做的衣服,后面都穿着重重的铠甲,铠甲一块一块的组成,上面有很多凸起来的珠子。这支浩大的军队就站在我眼前,好像我是一位大将军站在军队前面,这千军万马就等着我发出出征的命令。他们为国家而搏斗,愿意为国而亡,士兵们一定在想:我死了又没关系,我们要为秦国争取土地,让国家兴旺起来,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就是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才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割据的时代就此结束!在所有兵马俑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将军俑”了。它头上带着双尾羯冠,双尾羯冠的样子十分独特,冠的两个长条的柱向后,样子非常像一种叫羯的鸟;他的身上还有很多打结的带子,身披一件铠甲,上面有一些格子,每个格子里面还有呈V字形的鳞片,看上去微微透着点白色;他的一只手抱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另一只手平摊,双手用这样的姿势,放在身体前面;脚穿一双高高的翘起来的鞋子。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工匠就能把兵马俑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真令人赞叹!

我走出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大门,但是兵马俑的历史和它的气势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兵马俑让喜欢历史的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不禁感慨华夏民族文化的深悠久远,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啊!

[西安兵马俑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兵马俑作文50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法国总理希拉克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是我们来到西安旅游的第三天。虽然外面酷热无比,但我们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兵马俑坑其实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硬件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兵马俑分为三个坑,即一号坑、二号坑与三号坑.三坑呈“品”字型排列。

我来到一号坑,一号坑是最早发现的,呈长方型,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眼前的兵马俑令我震撼,我甚至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个个真人般大小的士兵展示在我的面前。而且,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俑的神态、造型都不一样,有的好像在思索着秦朝的未来,有的好像在奋勇拼杀,露出一副万夫莫敌的架势,还有的好像在思念故乡的亲人,不知自己能否平安归乡……每个俑做工都是那么细致,就连小小的皱纹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不过,我发现有许多俑没有头,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因为兵马俑曾遭到过项羽的焚烧,而许多好的俑都是出土后重新修复的,参观完一号坑,我们就直奔二号坑。二号坑还没有出土兵马俑,这是因为原来的兵马俑是带有颜色的,但出土后不到秒,颜色就被氧化了,为了保留色彩,只好暂时不出土,我们只能看到呈波浪型的泥土。

二号坑没什么可看的,于是,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去看三号坑。三号坑也是一个陪葬坑,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俑坑。

走出兵马俑历史博物馆,我为秦代工匠手艺的精湛而赞叹,别说是秦代,就是现在要做出这么多精致的兵马俑,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还为秦始皇的奢侈而愤怒,这么多的陪葬品,花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啊!要知道,人们足足花了38年才做出这么多的兵马俑,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时间。

[兵马俑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秦始皇陵兵马俑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天空中,小雨飘飘洒洒,车厢内,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马俑。

下了汽车,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坑。这一刻,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严征服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震惊,我呆呆地望着坑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为它们在土里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后被氧化,所以原来身上的彩釉都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浑厚的古铜色。它们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离开一号坑,我们来到了二号坑。这里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俑们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队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不知不觉地,我们又进入了三号坑。这里保存着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铜兵器。兵俑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它们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不但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而且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创新想象作文:我是一尊兵马俑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伙伴们被无情的泥土埋没,嘈杂的人声渐渐平静,可耳旁回响的总是柔肠寸断的哭泣。

聆听马蹄的声音已是昨日的梦,望着空洞洞,凄惨惨的大厅,我暮然回首往事,记忆的长河奔涌不息:

曾几何时,金戈铁马,猎猎旌旗,始皇帝嬴政直驱长车,踏破六国山河,扫尽烟尘,一统华夏!

曾几何时,往昔那位英武盖世的皇帝变得麻木不仁,他大兴土木,滥杀无辜,民怨四起,哀声震天。

曾几何时,我们被送到了这儿,那位皇帝与我们共眠。我们对他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崇敬,当然,也有太多的愤怒,太多的失望……但我们仍忠诚的站着,站着。

历史沧桑,说不尽,道不完,往后的事情,将如何演变呢?我静静地聆听历史的车轮滚动。

我听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言,也听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吟。

我看见了世上几番轮变的种种,种种……有兴奋,有辛酸;有豪迈,有悲壮。

历史的车轮啊——抹不去的梦。猛然间,我听到了炮声阵阵,漫天火光中,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中华大地,他们拿着鸦片,挥舞着洋枪,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那一双双魔爪上沾染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紧揪着我的心。我想放声大哭,可又不能,我只是秦始皇陵中的一尊陶俑呀。我哭不出声,眼看着锦绣江山一点点被吞没,我绝望了。

恍惚间,我听到了致远舰震天地轰鸣,听到了武昌起义嘹亮的号角,听到了一位老人“天下为公”的铿锵誓言……心中又涌起了一缕企盼:“中国,还有希望!”

我更专注地听着:

公元1949年10月1日,喜讯像插了翅膀,飞到了大江南北,天山内外:“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欣喜若狂,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

当我醒来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站在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里,我看到儿童,青年,老人向我和伙伴们奔来,笑着,跳着……

望着他们惊讶的神情,我好想给他们倾吐几千年来蕴藏在脑海中的历史故事,让他们知道祖先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知道祖国建设发展中的巨大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兵马俑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法国总理希拉克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是我们来到西安旅游的第三天。虽然外面酷热无比,但我们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兵马俑坑其实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硬件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兵马俑分为三个坑,即一号坑、二号坑与三号坑。三坑呈“品”字型排列。

我来到一号坑,一号坑是最早发现的,呈长方型,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眼前的兵马俑令我震撼,我甚至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个个真人般大小的士兵展示在我的面前。而且,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俑的神态、造型都不一样,有的好像在思索着秦朝的未来,有的好像在奋勇拼杀,露出一副万夫莫敌的架势,还有的好像在思念故乡的亲人,不知自己能否平安归乡……每个俑做工都是那么细致,就连小小的皱纹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不过,我发现有许多俑没有头,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因为兵马俑曾遭到过项羽的焚烧,而许多好的俑都是出土后重新修复的。

参观完一号坑,我们就直奔二号坑。二号坑还没有出土兵马俑,这是因为原来的兵马俑是带有颜色的,但出土后不到十秒,颜色就被氧化了,为了保留色彩,只好暂时不出土,我们只能看到呈波浪型的泥土。

二号坑没什么可看的,于是,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去看三号坑。三号坑也是一个陪葬坑,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俑坑。

走出兵马俑历史博物馆,我为秦代工匠手艺的精湛而赞叹,别说是秦代,就是现在要做出这么多精致的兵马俑,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还为秦始皇的奢侈而愤怒,这么多的陪葬品,花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啊!要知道,人们足足花了38年才做出这么多的兵马俑,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时间。

兵马俑是当时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为我们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