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节传统习俗作文汇集20篇

浏览

33

作文

286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我爱中秋节,因为每当过中秋节家里人都会热热闹闹团聚在一起,也会有很多美食,所以对于我这小吃货来说是再好不过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香甜可口的月饼。

月饼的香味,一闻,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记得去年中秋节,家里人都在楼上赏月,我像只老鼠似的溜进客厅,偷偷拿了四个我最喜欢的蛋黄小月饼,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们塞进了我的肚子里,好像还没吃过瘾。准备再拿时,妈妈走了下来,她看到少了一半的月饼,笑着问:“宾宾,是你偷吃了吗?”我心里一慌,摇摇头。妈妈伸手擦了擦我的嘴巴。“你看还有月饼渣,好吃鬼!,吃多了会不消化的。”

糟糕,被识破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到门口,拍拍肚皮,我深呼了口气。哎,月饼好吃可不能贪吃呀,而妈妈则在一旁乐得直不起腰来。

我爱中秋节,爱吃香甜可口的月饼,爱月饼里那份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传统习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统的节日,就有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传统的春节习俗真的是又多又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传统习俗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又一说法是说,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小结:中秋节的点灯笼传说是关于民间的人触犯了天庭,使得玉帝发怒,要火烧人间。之后玉帝的女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人间之后才会这么一出,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一直都有流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中国人民有着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晚上,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奶奶搬出桌椅,拿出几个月饼和一壶茶。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这时,爸爸给我讲了关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来历: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事情的经过后,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月亮格外不同,它显得格外的亮。

晚上,我们吃完晚饭,爸爸说带我们去王城公园赏月。我们听了高兴极了!

当我们走进步行街的时候,看见有许多小朋友在玩,有的小朋友坐碰碰车,有的小朋友坐飞机,还有的小朋友坐火车。我和哥哥看见了,很想坐飞机,爸爸好像看出了我和哥哥的心思,就给我买了一张票,让我和哥哥去坐飞机。

我和哥哥坐上飞机,系好安全带,飞机起飞了,飞机飞得很高很高,好像谁也没有我的飞机飞得高。我抬头看看月亮,月亮显得格外得圆,我真想飞到月亮里,和嫦娥姐姐、玉兔一起玩耍,向她们介绍人间有多么美好,我还要邀请嫦娥姐姐和玉兔到我们人间来参观。

我们来到王城公园,看到这里热闹非凡,大家都沉醉在喜悦之中,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赏月亮,还有的人在唱歌。我们坐在石凳上,抬头望天上一看天上有几个红光一样的东西。原来是人们放的许愿灯,人们的愿望随着许愿灯飘向月亮,让嫦娥姐姐知道他们的心愿,让嫦娥姐姐变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夜深了,我们也应该回家了。抬头看看月亮,月亮还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路边的灯笼也显得格外的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灶王节传统习俗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祭灶的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

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的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祭灶的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

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祭灶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

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传统习俗作文45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清明节,天清气朗,我去外公老家扫墓祭祀。路上车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装了很多钱。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个林子里,下了车,大人们便开始劳动,外公烧香倒酒,一个衣着时尚的奶奶爬上坟头,锄着杂草,而哥哥拿着棍子和我打架。

接着,要烧钱了。钱都是假钱,有一百万的,有一万亿的。姐姐拿着一叠钱,喊道,发工资喽,发工资喽。爸爸说,这些钱是给鬼用的,不是给人用的。我们纷纷把钱投到火里面,烟灰卷着向上窜,外公笑着说,现在烧了这么多钱,你们二位(公公婆婆)可别争钱呀。

森林里人多了起来,热闹起来,人头在坟头间移动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扛着一个耙子,扫着叶子,有个大妈在墓碑前倒酒,一对叔叔阿姨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小土坟前点香。

我爬上一个坟头,拿着一根棍子当做枪来射击。爆竹声中,浓烟腾起,嫩绿的枝叶间香灰到处流窜,人们纷纷移动。

下午,我回到老家吗,去奶奶的坟前祭拜。

爸爸烧的钱很少,外公烧了一大摞,面额是几百万几百亿的,而爸爸只烧了几叠,等我们仔细一看,面额居然是两块的。外公打的爆竹响了几分钟,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钟就打完了。

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气。爸爸辩解道:“不要讲我小气,我也给奶奶也送了一套别墅,还有洗衣机,太阳能……”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回了家。我觉得,清明节,真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中秋节作文素材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徐徐升上天空。

我和爸爸妈妈走到了门外。圆圆的月亮好像逗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真有意思。

啊,月亮上有一块黑影!那可能是嫦娥随风飘动的丝带吧?旁边那一小块黑影,可能是玉兔吧?我真想和她们会会面,可惜那是神话中的人物,我们是不可能会面的。

一直看着月亮,会就的月亮这个大“玉盘”越来越缺,所以,为了再次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家里举行了一次“吃月饼大赛”,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嘴上都是渣子,为的是好好过这个中秋节

接着我们便进行了“超级大‘解剖’”我们那起刀,往月饼上面一下分成两块,然后四块,六块,八块,然后我们用叉子把它们插上,又开始吃起来,欢歌笑语的声音一直在我们中间回荡。

这次的中秋节正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秋节习俗作文开头结尾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中秋节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可想到父母与自己相隔两地,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除了傻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笑之余又似乎隐约有泪的味道,实在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见的泪,说不清的孤独。中秋的夜晚,别人的幸福与欢乐,我不羡慕也无羡慕的必要,与其羡慕不如找些理由来填充心里的孤独,为自己找一丝的安慰。我无法说清我内心里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不过说清也许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经发生了就只能面对,无法拒绝也抗拒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件事却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春节习俗

说到烟花爆竹,各家各户可能都放过。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买各式各样的炮仗,在大年除夕开始放起,但是,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有学问的。

传说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都出来吃人,人们都很害怕它。一次,年怪兽巧遇穿红色衣服的人,又听到有放炮声,吓得四处惊窜奔逃,人们知道年害怕什么了。每年除夕都贴红联,放鞭炮,年怪兽就在也没有来过。现在,每到春节,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春联也叫“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所以名叫春联。春联的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人们就会把已经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所以贴春联就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来,穿上最帅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就和爸爸妈妈出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我们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呵呵,给压岁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以前的拜年方式外,拜年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短信拜年。

春节的习俗真是丰富有趣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中秋节也不例外。说到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多得可以装满一箩筐!

离中秋还有一段时间,生产月饼的厂家、商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月饼的广告也各种各样,有的画着一位明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的写着一副对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横批为:”花好月圆“;还有的干脆把月饼切开,露出”迷人的笑脸“,馋得人们口水直流。超市、商场里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有肉的、蟹黄的、芙蓉的,应有尽有。菜场里的芋头,也成”吉祥物“了,芋头不尽好吃,还表示”年年有余“呢!

晚上,圆圆的月亮像”玉盘“一样照在人们脸上、头上,使人们回想起,以往的一切美好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我穿着漂亮的衣服,梳着漂亮的头发早早起床。这是为什么?因为今天是中秋节,你不仅可以吃大鱼大肉,还可以赏月和吃月饼。想到这里,我很开心。

午饭后,我开始做作业。虽然这个话题有点难,但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找建议。通过不断的努力,所有这些“障碍”都被我消除了。

下午,我的祖父母和姑姑都来我家做客。我妈妈准备了许多好菜,包括煮活鱼、红烧肉、啤酒鸭等等,肉、蔬菜等等。看着满满一桌子美味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鸭腿狼吞虎咽,让客人们一个个哈哈大笑。

晚上,在阳台上等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全家吃月饼,突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白玉盘子”。哇!月亮像一个魔术师,突然照亮了天空。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水调头》,就开始深情地吟诵,“月亮是什么时候的?向天空询问酒的事。我不知道天上的故宫,今天晚上是哪一年?……”让全家人开怀大笑。

唉,中秋节真快乐。不仅月亮是圆的,人们也和他们的亲戚聚集在一起。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秋节的习俗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夜早已来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也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少的游子们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不过在他们眼里出现的并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微笑的脸庞。在他们心底燃烧的并不是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

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浓浓的乡愁因为我每天都与亲人在一起。在我看来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雨天我总能感到温暖的亲情总能看到一轮圆月。但我却希望可以体会一下思乡的感情。因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时候家也在思念着我所以我感到的并不是思乡的愁绪而是亲情的温暖。

那些游子们呀!在这中秋之夜只要你们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温暖那么我相信一轮圆圆的明月也会在你们的心中升起一种团圆的喜悦也会在你们的心中燃烧。

十五的月亮仍然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的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中秋节习俗的随笔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中秋节了!

我国的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那天,我一边大口大口地吃饭一边赏月,可开心了!月亮又大又亮,真好看!吃完饭后还有各种各样的月饼吃!吃完月饼,我们这些小朋友就去玩花灯!有的小朋友的花灯上刻着一只美丽的天鹅,有的刻着一只顽皮的百灵鸟,我的花灯上刻着一只凤凰……我点了火,花灯马上亮了起来。我把它举起来一看,哇!真漂亮!

过中秋真美好!我特别喜欢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秋节习俗700字作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全国各地也有不同,但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吃月饼习俗最为普遍。

中秋节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借月饼寄托对团圆之意。

[中秋节习俗7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秋节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吃过团圆饭,我直奔楼顶上去赏月。

只见深蓝的天空中,月亮的“脸蛋儿”分外皎洁,像一个洁白的玉盘。我不由得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来。今年月亮比较小,听妈妈说,是因为月亮离地球比较远。

妈妈让我背诵有关月亮的古诗,我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姨父听了直夸我聪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抬头看天,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戴上“帽子”——月晕,旁边也聚集了许多碎棉花似的云朵。俗话说:“云交云,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看来,明天是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

到了11点,我们一家人才恋恋不舍地回房睡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节传统习俗作文45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这首诗,而我家乡的传统习俗却截然不同。

每到清明节,不管你多忙都必须得赶回来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祭拜,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对祖先大不敬。

清明节一早,家家赶做祭拜品,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做东西,我就在旁边打下手,妈妈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万事兴,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该包纸钱了,他们把一大堆的纸钱十张十张的包了起来,然后又把它晒在太阳下面晒干,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晒干呢?妈妈笑了笑说:“不晒干怎么好烧呢。”

在晒纸钱时也要吃饭,吃饭前要“叫饭”,就是把饭什么的都准备好后,叫死去的亲人来“吃饭”。说是吃,其实这也是一种礼仪罢了。他们吃完“饭”后,未满12岁的小孩能吃他们吃的饭,要重新盛饭。

饭也吃完了,纸钱也晒干了,是时候出发去给他们祭拜了。

我们来到祖宗的坟前扫墓祭祀,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坟前,然后边烧纸钱,边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情形。

清明节,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真是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有一个节日是中秋,每当中秋节到来,有的人吃月饼,有的人赏月,有的人团圆在一起吃饭。

在中秋节的时候,月亮非常亮,我们可以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有很多大人,讲故事,说笑话,吃月饼,赏月,团圆,还有的品尝着瓜果,都在笑乐乐过着中秋节。

可能在农村里吃莲片,在大街上有人放鞭炮,这中秋节有很多人说月亮上有嫦娥在走,不是,是有黑云弄住了。

我看着这月亮,我情不自禁的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我的爸爸在上海,我和他也可以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爸爸可以在上海赏月,我可以在家过中秋。

这中秋又美丽的月亮,又可以代表思念家人的感情。中秋节,过得真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节日中秋节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本来爸爸晚上要带我去宝盖山赏月,可是担心山上会刮大风,怕不安全,就只能在家里的天台赏月了。

晚上十点多,我和爸爸到天台赏月、乘凉,我用眼睛一直盯着天空,盼望着月亮赶紧出来,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慢慢地扒开云朵钻了出来。

这轮圆月又洁白又明亮,就像一个白玉盘高高地挂在空中,又像用面粉打成的白年糕被粘在了天上。

天上云很多,随着风,这些云慢慢地变幻着,有的像一团团的棉花絮,有的像一层层薄薄的白雾,有的像猫咪的绒毛,轻轻地飘在夜空中。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躲进了云里,我想:这么晚了,月亮一定也很困了,把云当作被子睡觉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八年级重阳节传统习俗作文通用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缺少了我最赞赏的地方,恒景拜师学艺,杀死瘟魔才让九月九登高的风俗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