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102

作文

1000

关于传统文化话题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又不停息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

我们在圆明园里认识了祖国的屈辱和悲愤;在长城岭上,认识了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绿色的草原、无边的海洋,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大道上,认识了祖国的悠久和渊博。

穿越历史的长河,在这段悠长的记忆里,涌现了许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刘胡兰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多少人,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鼓舞着我们奋发向上,继续前进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看到那闪着光的五星红旗,我们心中是否会响起这样的信念:祖国就是母亲,国家重于小家,我长大后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孟郊的《游子吟》赞颂了伟大的母亲;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这些文化都经过了历史摧残,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的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及其珍贵的部分。

造纸、火药,是中国人的骄傲;泰山,黄山,风景秀丽;故宫、长城,气势辉煌。今天,我们更应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学习的报负,有为祖国富强献身的伟大志向,用全部的智慧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传统文化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齐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的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我们小孩子,取得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这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阳光撒满了大地。我和妈妈兴高采烈的去街上买东西,街道上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大街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还挂着红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脸带微笑地走向各个市场,有的购物,有的观赏,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到了晚上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看的我眼花缭乱。“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点燃了烟花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展开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我爱春节,爱这热闹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文化端午节三年级350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大夫屈原,一直热爱国家,可他这颗爱国之心遭到了子兰、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对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怀爱国忧愤,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里自杀了,楚国老百姓万分悲伤,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在汨罗江里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只好把竹筒里的米饭撒下去,希望水里的鱼儿不要啃屈辱原的尸体。打那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里的米饭撒到江里,再后来,人们把竹筒里的米改为粽子。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买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粽子用绿色的粽叶包住糯米和枣,还有人包了肉……颜色和样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独一无二,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爱吃。

每当我吃到粽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味变淡传统文化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越来越好了,而年味反而淡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过年原本是最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此刻却引发很多年轻人集体吐槽,年轻人集体怀旧小时候的过年情节,更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过年回家种种责难与拷问,成为“恐归族”。媒体调查80、90年轻一代对中国年的感情,结果显示年味随着年龄增长热度退减,昔日那个欢天喜地的中国年,已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打不起过年的精神,对过年越发没有了那种热烈的情趣与兴致?为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享受也越发富足的今天,我们却对传统节日丢失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怀?这个问题不只是关乎着大家过年能否开心,更关乎着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谁抢走了我们童年对过年那种眷恋情愫,又是什么让年轻人过年不乐观,反而“压力山大”?

年味都去哪了,年味为啥淡了?很多理智且颇为成熟的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是啊,因为长大了,我们肩头多了责任与使命,更添了烦恼与忧愁,儿时过年那种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在成长之路上。小时候,过年吃顿饺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头上插朵花,这些今天看来似乎再平凡不过,甚至老土的过年方式,就足以让过来人大发怀旧之情。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来只有过年才会操办添置的东西,现在分分钟都能得到。孩子需要的东西家长可以随时去买回来;而成年人买新衣服更不是过年的“专利”,现在只需轻轻点下鼠标就能搞定;原来一年最重要的宴席“年夜饭”也可以在饭店订个套餐,免去油烟之苦……这些种种,让人们对过年没了期待,也迷茫着过年应该要干什么,“年味”慢慢变成了“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文化鬼节作文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是鬼节,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喜庆的日子。这一天我将不被许可走出家门。这个决定让我十分沮丧。听老一辈人说“这一天啊!许多鬼魂要被放出来,去看望自己的亲人,所以不能让小孩子撞见喽。”这段话让我想到了从未谋面的就离我而去的爷爷。我想爷爷会不会在这天来看望我?我感到期待。

这天家中要数奶奶最忙了。搭起个祭坛,便摆上些酒、肉、水果等。在烧上香、蜡烛走上前拜几下。就等天发黑。

夜穿上黑衣,便拥有了几分神秘。天上的星星比以往的还要少,月亮看上去若隐若现、躲躲藏藏。街上没有一个人凉风不断的吹来虽然是夏天但是还是让人发冷。只有几个人蹲在自家门前烧纸钱。奶奶也要到楼下去烧纸钱,我不能出门只好趴在窗头静静的看着,奶奶在纸钱上写下爷爷的名字。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要写上爷爷的名字呢?”妈妈笑了笑:“怕爷爷收不到钱,就被其他的鬼抢走,所以要写下爷爷的名字。”

“哦”。我对妈妈的回答半信半疑,街上好冷清连猫也躲开了,这个节日大概是让人们去怀念自己死去的家人,能让我们的家人有一种安息的意思吧。

纸钱一张一张的烧了起来化做了浓烟。满载着奶奶、我、爸妈,饱含着对爷爷深深的思念。希望爷爷能在天堂上过的幸福。火烧的越来越凶,成为了灰。“爷爷能收到吗?”我天真的问。妈妈沉思了一小会“一定能”。烧完奶奶恋恋不舍的上了楼,街道更安静了。

说来也巧,奶奶上来,家中无意发现了一只不速之客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我正要上前打死它的时候。奶奶却阻止了我:“这个可是爷爷的化身啊”。我疑惑了。奶奶却笑眯眯的说:“传说死去的人在鬼节因思念亲人化身做小虫子飞到自己亲人家中去看望他们。以知道亲友的平安”。“那怎么说这是爷爷的化身呀!”我大吃一惊。奶奶用树枝挑起了小虫,飞吧,飞走吧。那小虫似乎在留念什么,依依不舍的飞走了。

不同的日子,不同的节日。虽然不是喜庆的、快乐的。但是我们也要过完每一天。每一天也会让我们意味深长,就比如说:鬼节,鬼节是让我想起死去的死者,让我们怀念不以这个节日让我想念,爷爷虽然我从没有见过爷爷,可是在鬼节却让我知道爷爷以前曾有存在过,疼爱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苗族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省黔东南一带苗族的节日。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也有在二月内选择一个吉日进行的。敬桥,就是祭祀桥梁。

节日早晨,每家每户的男人提着一只公鸭、三尾鱼、糯米饭、酒、纸钱、香以及用纸条剪成碎纸缠在竹条上的一种祭物,到自家立的桥上祭祀。敬桥时先杀鸡,把血洒在桥面上,然后拔些鸡毛贴在上面;再插香、烧纸、念些简单的祝词,倒些酒饭在桥上即算完成。事后要把剩余东西提回家。这一天还要煮糯米饭,全家共进节日美餐。有的人家要在这一天架桥。所架之桥有木桥、有石桥,一般为木桥。在野外架桥时,桥木的根端都要朝家门方向放置。桥木为杉树,一般为三根,也有五根的,但绝不用双数。桥架好后进行敬桥仪式。第二年同一时间进行“谢桥”活动。第三年进行“结束新桥”仪式,以后便是正常的敬桥。桥坏了要修补,同时多选择在敬桥节这一天进行。还有的人家要在家里立阴桥,据说立阴桥家中会出能人。

民间认为,立阴桥出能人伤害地方,所以一般是悄悄的立,不让别人知道。立阴桥只是用两根杉木夹一根椿树埋在大门内的地下,敬桥时也敬阴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年传统文化的主题作文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新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大风涣涣,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这条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巨龙,自黄帝与蚩尤交战开始,便在这广袤的天空中腾飞,创造着最灿烂的中华文化。然而随着经济大潮的浩荡而至,网络文化的泛滥,传统中华文化开始受到挑战,并且被挤到了悬崖边缘,传统文化正在消逝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快节奏的生活,享受的是各种各样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传统文化以逐渐被抛之脑后,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埃。

君不见,许多人已经将祖先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不知道中国经历了多少王朝历代,饱受了多少腥风血雨,曾有过哪些辉煌;他们以为陶潜与陶喆是亲兄弟,看到《满江红》便要岳飞给他们填词;他们甚至不知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经历的苦难。

有人说:“当一个民族忘记了它的历史,忘记了他的传统文化,那么它离毁灭还会远吗?”的确如此,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文化都可以放弃,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呢?

现代人已经很难再静下心在渔业孤灯下品味《史记》,面对雄伟的滕王阁也很难再想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面对困难也很难再吟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切的一切都已经逐渐烟消云散“新青春派小说”,我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文化”,我们追求的速度生活已经渐至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已被我们逼到了悬崖边缘,这难道就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做的?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到中国寻找文化传统的根源,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却把这些忘记,这应该是一件可笑的事吧!

“大风涣涣,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自豪的大声朗诵出这一句话,将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悬崖的边缘拉回并重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传统文化的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的长河携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中国大地,养育着龙的传人源源不断,川流不息。

仰望苍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炎黄子孙奉行的处世准则;回眸文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中华民族自古崇德尚义的传统;追溯历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是中华儿女追求梦想,百折不回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息息相通,它们在时代的摩擦与进步中不分彼此,文化是民族孕育之下的文化,民族是文化熏陶之下的的民族,其二者都流淌着中国华夏鲜活的血液,它们的结合为国家,为人民,为全世界跃动出了新的希望。

这是一个平凡的民族,这又是一个不凡的民族。

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儒学逐渐跃居正统。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甚至是今天闻名全国的孔子学院。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抗争,经历了碰壁与变革。流失了多少珍贵的的文物,毁坏了多少难以复原的古建筑,被迫割去了多少土地,牺牲了多少无辜百姓……即使是如此坎坷的中国道路,中华儿女也未曾遗失了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但曾有人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的发展起到的是阻碍作用,理应完全舍弃,顺应时代的潮流。其实不然,没有传统,又何谈创新呢?没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又何来的民族底蕴呢?没有之前的探索与拼搏,又何来今天的适应国情而又独具特色呢?一部中国历史,足以令观看者眼花缭乱,令世界各国感叹东方醒狮的后发力量。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思索片刻,明确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他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当我们沉沦在民族的危难之中时,是什么使中华民族一雪前耻,步步崛起的呢?是中国精神!

但何为中国精神呢?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山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覆,但在浪潮退去后仍顽强的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中国精神标志着中华民族待人处世的方式,深远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古语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古儒家的“礼”、“仁”和三纲五常约束着我们要“敏于事,而慎于言”,万事都应以礼为先,以仁德为准则。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今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由此,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最美司机——吴斌,忍着剧痛,以超人的意志力安全停车,保证了全车人的安全;乡愁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台湾老兵信守承诺,将战友的骨灰罐带回大陆,一一安置;林俊德——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持在工作,有限的生命被放大,绽放出一朵倔强的马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一切中国精神都源于一个词—爱国!这真正是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精神动力。

冰心曾写下诗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中国,这个沉沦与抗争并存的民族凭借着中国精神在百年的风雨中挣扎和拼搏,却依旧屹立不倒。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中国大地,中华民族,中华儿女,百年激荡,百年拼搏,百年奋起,中国精神将传承着经典文化,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国家与个人,描绘出一幅新世纪的宏伟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五千年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些年中也流传下来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元宵节了。

在元宵节,每家每户都会挂上大红灯笼,看起来喜气洋洋的,特别有节日的氛围。

元宵节最重要的就是吃元宵了,我们会从街上买来各种味道的汤圆,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还有山楂馅的,各种美味的汤圆煮在锅里,盛出来端在桌上,大家一起吃,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总是会团团圆圆。

除此以外,美到了元宵节的晚上,大家都会出来到街上看放烟火,五颜六色的烟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美丽无比,我们在这种节日的氛围下总是会觉得特别的幸福。

这就是元宵节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你从泱泱古国走来,满身繁华;你从浩瀚的中原文明走来,带着厚重的文化气息;你从中华的历史走来,带着中国人的特点,刚柔并济。

都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悠久绵长,先辈们的创作举世无双;都说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群星闪烁。但是,现在有多少流传下来,不被世人遗忘呢?

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民族合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除汉族外的五十五个民族,身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如此盛大而庄重,真是一朵朵灿烂的花。反观汉族,再普通不过的白色短袖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这身简洁的着装,在其它民族华美的服饰中多么突出,多么刺眼。莫非汉族人就只能穿外来的短袖衬衫、牛仔裤吗?

你要问,汉族人有自己的服饰吗?当然,我最爱的,便是汉族的服饰——汉服。

曾经听过一个新闻,有一个女孩儿,穿汉服去逛街,却被人认为是日本的和服,当街被打。当时,我多么气愤,怒气占领了胸腔。打她的人可都是汉族人啊!我们竟然连自己的传统服饰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而日本把自己的传统服饰——和服当做最重要的珍宝,唯有最重要的节日,才拿出来穿。而汉族,重要的日子男生穿西装,女生穿晚礼服便为隆重,可是,这些衣服都不是我们民族的。

诚然汉服宽幅大袖,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现代的生活节奏,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快到让人无法琢磨。但是,汉服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宁静、优雅,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却有一种从容与淡定。从这么一件衣服上,看出了汉族男儿的铮铮铁骨,汉族女儿的温柔细腻;看出了汉族的繁荣与鼎盛;看出了汉族祖先的智慧。

想当年,李白、杜甫的空国情怀;项羽“背水一战”的决然;岳飞的誓死抗金,为国牺牲的精神,似乎都蕴藏在了汉服之中。

不是我不喜欢现代,现代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公平、民主,这都是古代比不上的。我只是想要中国人忆起自己的“根”。

我希望汉族人能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爱护自己民族的传统,不要让它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过去。不止汉服,其它很多也是。

古人的文化,博大精深,就以汉服为例,它看上去华丽优雅,飘飘欲仙,其实却有很多内涵。唐装领口内方外圆,意味着天圆地方;皇帝冕服上有着像征着皇帝地位的十三章纹;而头上的“冠”也有讲究,两耳外垂下的“充耳”是提示帝王听大臣们的意见。就连衣服的颜色,也有讲究,霸气的冕服代表着皇帝的至高无上,而女子的服饰更是体现出女子的温柔,却又有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不由让人想起花木兰,樊梨花这些女中豪杰。

国家是由一个个民族组成的,而世界又是由一个个国家组成的。若是连民族的传统都保护不好,何谈守护国家的文化?

别看传统文化是过去的文化,但是如果没有了它,那么一个民族就如同沙滩中的一粒沙子,变的平凡无奇。正是有了传统文化,民族才会独一无二。

愿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万年,永不凋零;愿先贤精神,万古流芳;愿广大炎黄子孙,铭记先祖,不忘初心;愿先人遗志,永世流传;愿中华文明,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五年级话题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电视,计算机,电话等许多包含现代化的东西被发掘出来。人们追求新科技,却忘掉了我们千古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V, computers, telephones and many other modern things are excavated.People pursue new technologies, but forget the culture we have passed down throughout the ages.

可以说,现今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几乎每家每户都配有电视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每每一打开电视机或电脑,浮现出来的往往是综艺娱乐节目。娱乐方面的却比新闻或电视剧方面的要多得多,在这些娱乐节目中只有些许节目遵循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听写大会”这个综艺节目可以使我们学会很多我们平常很少用到也可以说是从未见过的词语,让孩子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让人们懂得更多道理和知识,还有像“天天向上”这类娱乐节目,既可以让我们娱乐也有着许多的文化知识让我们学习,在现在的社会中恰恰也需要这样的综艺节目来引导我们。

但在这些娱乐节目中,却也有着那些荒芜了我们的文化特色的节目。比如说最近很火热的一个节目“中国好声音”,它很容易使观众们错以为只有长得好看,歌唱的好听就一定能出名,但这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在这儿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不知是谁问了选手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国古代的诗仙是谁?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会回答出来是李白。但问出这个问题后,台上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就连那所谓的导师也都表示不知道,这也就显出了那些所谓的名人明星对文化的不重视,才会导致尴尬发生。

再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最爱看的一类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全都是那些主持人在台上东拉西扯,俊男靓女们一起嘻嘻哈哈,不顾形象。也很容易给公众们一个这样的误导:只要歌唱好,把游戏做好,就能又出名又能大把赚钞票。还有就是有一类关于宠物的综艺娱乐节目,我们又不是每家每户都要养宠物,又何必花费时间花费金钱去做这类节目呢?还有相关的娱乐节目,比如有:“男生女生GO”“活力大冲关”“星光大道”等,压倒了一切包含了文化物质的电视节目,也还占用了相当大的资源空间。

也许,在这个社会中,当人们工作之后需要放松心情,都会观看像这样的娱乐节目,好让自己放松一下,人们就一昧接受那些节目中的搞笑因素,而逐渐忽视了新闻等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多看那些能增长我们知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少看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决不能痴迷于此,忘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脚踏实地,不能让自己的灵魂成为娱乐的对象,希望人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娱乐文化,提升自己的娱乐品味,追求崇高!

最后,希望各位影视媒体的节目安排除了发挥好娱乐功能外应多策划有文化素质的节目,继续把我们所重视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娱乐,低俗满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对笔者触动很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厚植文化沃土,扎下稳固根基,保护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化是历史的索引,要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文化与文明,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篇章,是古代智者先人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留给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优秀文化可以催人奋进,亦可以发人深省,我们可以顺着文化这条索引找寻心灵慰藉和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在学习中坚持辩证的观点,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又要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不断探索新时期下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文化是思想的牵引,要把稳中华儿女精神之舵。文化是一种内生动力,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幻化成文字、诗歌、舞蹈、歌曲等各种形式,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补充能量、凝聚共识,是人类的心灵导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共同的文化牵引。民族文化能释放出“强磁场”,汇聚成“大能量”,将亿万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中华儿女点亮心灵之灯、把稳精神之舵、照亮前行之路。

文化是时代的显照,要推动文艺创作大放光彩。文化的传承既要回望过去,也要立足当下,文化创作要紧跟时代节奏,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与人间百态,与时代同频共振。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时刻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社会正能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要为文艺创作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不断推动新时代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也要有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源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源于天长日久的文化积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中华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说它是封建迷信,倒也不全是。今天就让我给你讲一讲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到大年三十,家里的男孩们都要跟爸爸和爷爷去坟地“请家神”,家里的女孩都跟着妈妈和奶奶在家里打扫屋子,准备贡品。大年初一,任何人都不能往地上丢脏东西,也不能扫地,这样是怕脏了“家神”的身,房子里还要放两把椅子,是让最大的“家神”坐的。大年初二一早,又要把“家神”们送回他们该去的地方。

在大年初一,还要“贡鬼神”,鬼其实就是“家神”,神是天上的神仙们,有钱的人家要贡上整个猪头,比较穷的人家也要贡上一块猪肉,因为在古代,猪被人们认为是富足的象征,贡品要在大年初三才能吃,在贡完鬼神之前人们不能先吃饭,要在鬼神吃完之后,人们才能吃。

大年三十还要贴对联,“家和万事兴”,“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吉祥的祝语应有尽有。大门上还都贴上福字,贴福字可是有讲究的,要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了!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一般都吃素饺子,代表一年幸福安康,包饺子的时候长辈总是包里边一枚硬币,谁吃到新的一年会好运不断,晚上吃面条,我们这儿统称“汤”,表示日子过得杠杠地!

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真是“家家户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小孩最爱的就是收压岁钱了。传说,以前有一个叫“岁”的怪兽,在小孩睡觉之后把小孩变傻,以后,人们想出了镇压“岁”的方法:在小孩的枕头下面放一个红袋,里边放上钱,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压岁钱。

几千年来,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这也是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无论相隔千山万水还是近在迟尺春节都要相聚在一起。年,讲究的就是圆满、喜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我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我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五千年的礼貌史,延续到这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好处的就是端午节。春节,这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就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就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就是祖国的瑰宝,就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向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文化作文题目二年级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时间在此沉淀下的不仅仅是繁华的变化,更多的是让人难忘的传统文化,在众多的佳节中最让我喜爱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春节。我在过节时总结了五大民俗:

一:贴窗花。简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一把剪刀,一张小纸,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透过小小的窗户传递着生活的幸福与喜悦,不能不让人感到欢喜。

二:贴春联。贴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张春节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短短的两句话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以及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

三:年画。贴年画是春节里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民俗,旧时,家家户户在春节里由大门到厅堂都贴满了各种各样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今日,年画依然是人们烘托春节欢乐热闹气氛的良品。

四:放鞭。在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迎接新的一年一直是春节里的又一项民俗,可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项春节里的项目在城市里虽不多见,但在周边的农村依然是让人兴奋欢呼迎接春节的一项。

五:饺子。北方的春节里绝对少不了饺子的身影,吃完饺子送祝福,接红包也许是孩子们喜欢春节的又一目的吧。

也许春节里的民俗还有很多等着我去了解,它浓厚的文化味等着我去探究,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早日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却能剪出一幅构思奇妙的艺术作品,虽然表面上平平常常,但从剪纸中,却能看出一些寓意。这就是咱们中国“艺术之塔”上的一颗明珠-剪纸!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么有趣啊!一个身着民族服装的活泼小男孩,他真在用力地拉着两头小骆驼,他的神情十分认真。围绕在这幅剪纸旁的是一片绿色的草地,草的上有着美丽的蝴蝶和可爱的小鸟,他们在美丽的夕阳下快乐地嬉戏。我还给这幅剪纸编了一个小故事呢!

从前,有个可怜的小男孩,他一出世,就失去了父亲,只好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家里十分贫穷,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供他上学,他从小就为富人放骆驼。早晨,太阳和他一起把骆驼拉去草的上吃草;傍晚,夕阳伴随着他一起把骆驼送回家。太阳看这个小男孩太可怜了,就将充足的阳光照射在他的身上,消除了他心中的阴影;同时,因为这里的阳光十分充足,也吸引了蝴蝶和小鸟来这里嬉戏!

我是一名小学生,生活条件自然要比他好的多,我也要像他一样有一颗乐观的心,不和别人攀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娃,我们也应该了解祖国的历史,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小队活动,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以扇文化为本次四叶草小队的研究主题,接着队长开始分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资料集中起来,做成PPT,准备汇报。

现在就让我开给大家一一讲解吧!扇子,最早的名称叫“翣,”在我国三千年前就已经有蒲扇和竹扇了,但人们一开始并不是用扇来乘凉,而是在王和后的身后立着,以示威风。到了汉代,湖南的竹扇和山东的娟扇才用来乘凉。相传那时,长安有个特别厉害的工匠——丁绥,曾制出一种很大的七星扇,可以让许多人感到凉爽。

扇子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用途呢!扇可用于消暑,古代女性用来障面等。但大家知道吗?扇子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只是中国皇族,连欧洲的贵夫人也很重视扇文化呢!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扇子,我们四叶草小队来到了中国扇博物馆参观。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五大名扇的分类、扇子的种类和样式、扇子的文化寓意……知道了羽扇和龟扇的材料、扇的故事。我们还动手自己做了各种各样的扇子,真是形态各异。

从这次活动中我增长了许多知识,例如:做队长要有耐心、学会了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在以前,年糕是过年时才有的美食,传统捣年糕就应运而生,而如今社会进步了,这些传统的文化也就慢慢遗失了。不过,今天我有幸见识了一回。

妈妈说云周有传统捣年糕的活动,我怀着新奇而又兴致勃勃的心情去了云周。来到云周的文化大礼堂,那里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有的人都已经在津津有味地嚼着香喷喷的年糕。我挤到了前面,首先看到一个大石盆,边上放着一个大石锤,这时一位老人端着一锅热气腾腾地米团走了过来,一下子就倒在大石盆里,一个中年人抡起大石锤,在米粉团中来回搅拌四五分钟,接着把石锤举过肩头,再用力朝着米粉团用力砸下来,石锤再次高高举起的空隙,只见老人用双手快手翻面团,说时迟那时快,石锤又刚好砸下来,米团在不断地打击和翻转之下,显得越发柔软。米团制作成功后就可以做香香甜甜的年糕了,另一边早有一排人马在等待制作了,我也突发想要做一做。我拿到一个模具板块,捏一块米团,塞进模形,再慢慢一点一点想要脱模,没想到第一次失败了,拉出来的是一条模糊不成形的面团。于是有人教我要先在按板上抹一点油,再将面团在按板上不断按压,再慢慢塞满模具,原来做这个还有不少讲究呀。我扭头一看只见大人们速度极快,十指齐动,他们熟练的捏、揉、按、压、不一会儿就做出扁长的年糕,或是“金元宝”,或是模型“状元糕”。但是我感觉最好吃的还是“年糕饺子”,那是以年糕米团为皮,咸菜豆腐干为馅的包子,因形状似大饺子,最小的做出来也有我的拳头般大小,真不愧是“大饺子”。

我第一次见识传统捣年糕,我不知这传统文化能走多远,希望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时,我看到大家都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年糕,我想这才是过年特有的味道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汇聚中华。

——题记

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

草、行、楷、隶

是谁在执笔下书草、行、楷、隶?

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会写草、行、楷、隶书了,这些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样消然沉寂了,我们用电脑打字,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却将他们冷落了。我们在忙碌的时代生活中为追求快,追求便捷,将它们抛弃了,我们的祖先一次次改进,一次次用心去将它们创造出来,我们却把他们抛弃了。

一次,我问上小学五年级的妹妹,什么是草、行、楷、隶书,她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摇了摇头,我不禁哑然,这些悠久的文化,我们能舍弃吗?

笔、墨、纸、砚

深夜执笔在灯下,飘飘洒洒下几个毛笔字是何等舒适啊,可我们,不能了。

我们盲目的追求时尚、前卫、个性,却把我们的传统给遗忘了,何时才能再铺纸疾书,让刚劲秀美的字跃然纸上。

笔、墨、纸、砚,它们经历了五千年的挑战,到了我们这一代,却……难道,我们就可以舍弃么?

唐诗、宋词、元曲

听,是谁在吟那“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谁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谁在吟那“黄藤酒,红酥手”?

是他们,是李白,是苏轼,是李清照,是李商隐,是……是他们,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咳,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积淀!

短短几句诗词,内含着多少情思与哀愁,短短几句诗词,让世界因中国而辉煌,这是传统,这是文化,这是精华,这是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丢弃,不该丢弃,我们用心去把丢弃的东西找回来。

执笔、磨墨,取纸;手一挥,草、行、楷、隶文跃然纸上,欢腾跳跃;记下唐诗、宋词、元曲,悠远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不该丢弃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