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30篇精选20篇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训,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经念。他告诉我们读书要动笔,随时记下读书的心得体会。我们上语文课的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把读书后的收获记下来呢?浅谈几点肤浅的体会:接下来就是开学吧给同学们分享的一些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30篇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701

作文

1000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它们分别是:“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围绕教师自身的不同角度,如胸怀、态度、修养等方面,使教师的形象更为丰满和实在。

每每看完一个故事,我就会对照自己,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或者自己没在意这些,而忽略了。

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一文中,吴非老师第一句就指出:“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作家柏杨早《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窝里斗”。都在社会,到处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时不敢“冒尖”,有时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免不了要看小鸡肚肠们的脸色……追根原因,教师对自身的作为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面对的是一张白纸般的孩子,如何看淡事情、处理事情,孩子们都默默地看在眼里。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度就越高,所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反应无不影响着孩子。看来,把自己的胸襟放开,合理处事,扬长避短。我们真是处处该为孩子着想了。

在《老师,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中,吴非老师写到,学生在学校学习,接触新的知识,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不一样,用同一种考试标准,当然会有差距。学生在校通过学习获取能力,他在以后的岁月中要持续发展这种能力,仅仅用几次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是不准确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最好是全面看待学生,综合地评价学生,学校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格基础。有时班级里看到孩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我们会为之大为着急。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一刀切,用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和学习,才是首选。

整本书中,吴非老师多次提到,教育是一件“慢”事,不能心急,要学会等待学生明白道理,要等待学生丰富知识,要等待学生发展能力,决不可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东西。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同时,他也说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也是件“慢”事,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可见,虽然发展是一件“慢”事,但我们仍然要抓紧每分每秒,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才能真正地发展,如果一味地贪图“慢”字,那么,可能花费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得不到发展。

一遍遍品读《致青年教师》,深深感到吴非老师是富有智慧的老师,总是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他深感在“想到”与“得到”这间必须加上两个字“做到”。因而,我们作为年轻的教师都更应该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创新,那样才能不断进步,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父与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读了《父与子》。刚看时是捧腹大笑,到最后还是捧腹大笑!这一对父子真的就是一对活宝。

《父与子》的故事内容多取材于家庭生活,一小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整部作品中,虽然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 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才能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全 书就是以幽默的形式呈现。

第一章是糟透了的家庭作业:内容大概是这样:儿子不会写家庭作业,所以父亲帮着儿子写。到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后发现儿子的作业全部错误,所以老师就来家访, 结果发现作业是父亲帮着儿子写的,老师居然把父亲揍了一顿。我的是漫画《父与子》,所以看起来更有趣。还有一章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内容是:妈妈做好 了饭要父亲去叫儿子吃饭,儿子正在看一本书,父亲叫走了儿子自己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结果妈妈又要儿子去叫父亲。

父亲看起来的却是一个老顽童,用妈妈的话来讲是“童心未泯”。父亲和儿子快乐的生活着。

读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快乐随处存在,只要我们的内心乐观。平常的生活一样可以创造奇迹!推荐大家快去看看读读,其乐无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心情是急切的,很想从中摄取新知识,以解决课改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于是迫不及待地跳过开篇的引言,直接从第一章读起。浏览了几页,感觉却有点茫然。第二天再读,我改变阅读习惯,从《序》到《引子》逐句细读,竟有意外收获,这些收获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后面章节的内容,而且《引子》所讲一位老师的备课故事更让我悟到许多,特别是“教育无痕”这一点。我不禁感慨:抛砖引玉虽然是典故,但抛出来引玉的可不一定都是砖。

关于教育无痕,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以前在各种理论培训学习中也有所闻,但都没有这次体会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学《思想品德》,这次读书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行动)不行(行动)”的问题,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当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时,就很难让他坚信。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逆反心理增强,对成年人的一味说教和唠叨有抵触情绪。所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多选择感悟教学策略:教师自己少讲或不讲任何道理,让学生自己生成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用现场教学资源说话,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课程源于生活,新课程为了生活”。

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她应当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德育追寻“真、善、美”的境界,课堂教学可以用多媒体辅助,营造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在美好境界中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无痕的境界。《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我读了很久,认真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真的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要从现在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加工能力、课堂组织引导能力以及评价反思能力。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操作,“重视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性,采用感悟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动静结合、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感悟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德行上的自主构建、自主发展。还要努力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灵活驾驭课堂,掌控好课堂教学环节。

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想要随着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必须要多学习,还要多读书,从自己面临的现实情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认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调整,同时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创新,自觉运用新课程的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研究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岩》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阅读的“旅途”中,有很多“风景”,但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是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它讲述的是像小豆豆那样不被普通学校所接受的一群特殊的孩子,在巴学园幸福、快乐的学习时光。这段童年的学习时光虽然非常短暂,却对这群孩子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长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他们的灿烂童年。特别是有一次他带领孩子们上的一次突然决定的游泳课。大家都光着身子一起玩耍,像泰明那样曾经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也不知不觉地消除了。这虽然是一次普通的游泳课,但在校长先生“无论怎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无拘无束地玩耍,快乐占了上风。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不再自卑,自信自己的身体是美丽的,谁都不会怀有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

自信让这些孩子健康地成长,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像高桥君那样身体上有残疾,但心灵是健康的,并且在长大以后都很有成就,包括小豆豆。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段学习经历,他们可能不那么自信,更不用说以后的成就。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自信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记得我以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合唱比赛。我担任班级合唱团的指挥。我从来没有做过小指挥,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虽然外婆给我紧急培训了一下,但毕竟是业余的,我对自己的指挥水平还是缺乏信心。比赛开始了,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都指挥得有模有样。我不禁更加担心起来。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台了,当音乐响起时,我机械地挥动我的手臂,身体僵硬得很。这样下去,我们班的名次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画面,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小朋友都能那样自信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我为什么不能克服这样一点点的紧张呢?于是,我将头略微向上抬高,努力保持微笑,随着音乐的节拍,自如地挥舞手臂,手臂渐渐地感觉轻松了,自己感觉动作也渐渐优雅起来,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音乐的情境之中。当我们班表演结束时,教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获得了年级段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也获得了“最佳小指挥”的称号。这些荣耀都归功于自信的力量。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在我一次次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是那样一群小豆豆们的自信一直激励着我,并一次次让我看到自信的力量。身边的人时时为我身上所散发着自信的气息而赞赏,它将伴着我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皮皮鲁传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快乐的暑假已和我们挥手告别,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在这个暑假里,有的同学和小伙伴打闹嬉戏,还有的同学在学习下半年的新课程。而我却看了一本书,它就是《皮皮鲁传》。

《皮皮鲁传》是举世闻名的郑渊洁作家写的著名经典童话书。这是一本关于想象的童话故事书,此书已销售50万册了。在这本书中《鲍尔历险记》隐藏了很深的含义,皮皮鲁给绒熊猫鲍尔打了桔子水,鲍尔就复活了,过了几天以后,鲍尔变活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城市,生产玩具的厂家老板,动物园管理熊猫的工作人员都想把鲍尔带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记者来采访,鲍尔不想连累皮皮鲁一家,写了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在逃避的一路上,鲍尔结识了许多人。有清道夫,锁柱,王生,大旗,小玮,导演等人。在这些人中,最让鲍尔惦念的,是清道夫,这是因为它能为了鲍尔去对抗自己的天敌,不惜自己的生命去拯救被困在笼中的鲍尔。

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童话故事都让我百看不厌,比如说;《皮皮鲁分身记》、《皮皮鲁和水姑娘》、《名画风波》等等,其中,皮皮鲁想象童话故事中,最具有想象力的童话就是《皮皮鲁外传》。主要内容是;皮皮鲁坐着二脚踢飞上了天空,他见不远处有一栋楼房,就跳窗户进去看了看,见到了传说中的‘地球之钟’。皮皮鲁因为好奇就把时钟转快了2圈,导致人们都生活在梦境中了。在人们梦境中,虽然有了许多有趣的比赛,但也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国家,于是,皮皮鲁坐着‘卧车飞机’飞上了天,把时钟转回了原样。

《皮皮鲁传》这本书给我的想象作文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百万英镑》读书笔记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了《百万英镑》这本书,我的感受很多。这本书讲了一个人意外得到了一百万英镑,然后从一个乞丐到每个人都尊重他的传奇经历。

这本书的作者很幽默,那个乞丐得到了一百万英镑,原因是两个人打赌,看那个人成为富翁之后,一个月的时间,不花一分钱能不能生存下来。结果,那个人从以前人见人烦到现在人人都想巴结他。他去那个饭店吃饭,还没等掏钱,那个老板恨不得把这个饭店送给他,去买衣服,因为找不开钱,老板送了他很多衣服,他去的那个饭店,一夜之间火了。

那个人一个月之内,竟然和皇家贵族平起平坐,甚至许多伯爵也很尊重他。结果,一个月之后,那个人没花一分钱就过的好好的。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世界上有多少人世故圆滑,如果不是,那为什么那个人以前受人之气而现在却受人尊重,所以,我希望世界上不要再有这种人了,世界上毕竟有正义感的人还是更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父与子》读书笔记 王翌州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们的语文寒假作业里有一项是读了《父与子》全集,妈妈把书买回来以后,我就把妈妈给我买的《父与子》全集读完啦!书里面的故事即搞笑又充满了温情,我是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本书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爸爸的爱。

书里的父亲是一个胖乎乎的人,秃着头,慈爱而亲切,还有点童心未泯,儿子留着刺猬头,调皮而可爱。我非常喜欢那个顽皮,有点爱捣乱,却又透着机灵的儿子。

“一天,儿子在家里打球,一不小心打破了镜子,几块碎片掉在了地上。儿子害怕父亲批评,焦急的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用球棒把镜面全部打碎,再用颜料在原来的在原先挂镜子的墙壁上画上父亲的样子。画好后,父亲正好来照镜子,儿子看着父亲,生怕他看出破绽。父亲一边照”镜子“里的自己,一边打着长长的领带,当他转身时,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领结的,可他刚才明明是打领带的呀!儿子看到父亲疑惑的表情,急忙溜走了。”

“瞧,文中的儿子机灵吧!”

看 了这本书之后,不由感叹,人类的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眼里是多么一样的美好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和内容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对幼儿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理性的观点看待事件,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去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才能以更好的心态进行教育。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和撰写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亲爱的笨笨猪》读书笔记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读了爸爸刚从新华书店给我买回来的新书《亲爱的笨笨猪》。这一本书可真有趣,每当我看完一段文章,就会笑的眼泪直流。笨笨猪怎么那么逗人喜爱呢!

故事内容讲的是:笨笨猪表面很笨,但是它的生活比谁都快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笨笨猪太天真了。在笨笨猪上学的第一天,课堂上老师教同学们念字母“a”时,刚好赶上笨笨猪肚子饿了,肚子发出“咕咕”的响声,引得全班同学大笑。还记得在小熊的生日会上,只因笨笨猪贪吃,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结果坏事变成了好事,救了生日会上所有的小动物们。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天真并不代表笨,同学之间要团结,别人做了和自己不一样的事情不能嘲笑他们,应该理解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金老师送给我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心里就很好奇:小豆豆在窗边干什么?小豆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书中讲了什么?……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我的妈妈对这本书也很感兴趣,所以我和妈妈一起读完了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书中的小豆豆很幸运!她有一个理解她的好妈妈;有一个热爱学校、热爱孩子的小林校长;她还拥有那么有趣、有耐心的老师……书中的小豆豆有一个自由自主的成长环境,她在巴学园学会了如何思考人生、思考自然。“冰雪已消融,烂漫儿童嬉戏忙,奔跑小村中”是巴学园的真实写照,我非常羡慕小豆豆,要是我能有这样的学校该多好!

说完书中的小豆豆,想想我自己:我有一个爱我们的金老师,有一个时刻关注我成长的好妈妈,虽然我没有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但是在老师和妈妈的关爱下,我一样可以像小豆豆一样快乐成长!

我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巴学园虽然始终没有校歌,但是小林校长曾经创编的校歌“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却成了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我希望以后也能拥有这样的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父与子读书笔记 陈锋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看一本好书,就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我对这句话深受感触,现在我就要分享我读一本好书的后感,那就是《父与子》

《父与子》是一本漫画书,里面有一个肥肥胖胖的光头爸爸,和一个长着刺猬头瘦瘦的儿子。爸爸既善良,脾气又好,儿子虽然调皮,但也深受爸爸的宠爱。《足球》这个片段更能体现出爸爸对儿子的爱,故事讲得是:一天早上,爸爸和儿子在楼下踢足球,突然不知道是谁把下水道的井盖给打开了,球滚到了下水道里。爸爸没有生气,而是准备到下水道里拿球,儿子很担心爸爸就在外面等了很久。过了一会,儿子担心地说:“爸爸你找到球了吗?”“找到了”。下水道里传来了爸爸的声音,儿子这才放松了下来。这个《足球》的小片段体现了爸爸为了让儿子快乐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这本书讲了一对普通父子的一些平凡的事,又让我们在故事中明白了伟大的父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之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全文共 332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假期,学校推荐了很多好书,我随机选择了这本由朱煜撰写的《讲台上下的启蒙》。

本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墙外白杨瑟瑟摇”、“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以及“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书中所述既有作者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又有对小学教育的看法,还有读书笔记和关于亲友的杂记,体裁上有随笔、对谈、日记、书信、散文等。

初看此书,好像对于我这样的幼儿教师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指导作用,但是“教育是相通的”,朱老师教育小学生的方式方法,幼儿园又何尝不适用呢?抱着完全接纳的态度,我认真阅读起来。

书中第一辑“放在心上”写到: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到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动人的过程,教师将从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亦将与其生命历程融为一体,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这让我无比震撼。书中聊到学生因为一个很小的事,关于方言的问题请教语文老师,当时语文老师不清楚,老师说,等他查到资料后再告诉学生。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给学生,就因为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家长说,老师是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了。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照顾的孩子更是比小学生懂得少了,很多常识常规都需要我们不断提醒和教育,我们更是要把孩子放在心上,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有其他更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这是封面上的一句话,用来诠释朱煜老师对“启蒙”二字的理解。我们常说启蒙,也常认为“谁去教化谁”就是其最基本的含义,而康德认为“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才是启蒙。朱老师与康德不谋而合。

幼儿园的教育常常被人称之为“启蒙教育”,可见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启蒙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启蒙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勇敢、善良、诚实等优良的品质。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早晨按时入园,主动向老师问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未经允许,不随意拿他人东西;上课时不随便讲话等等。好的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每天面对这么多单纯可爱的面孔,忽然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也不小。

《讲台上下的启蒙》这本书和平时常见的教育教学随笔集有些不同,将近三分之一看上去好像与教育都没什么关系。书中的第三部分是读书笔记,可评论的几乎都不是教育类书籍。第四部分则是关于亲友的杂记和游记。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大的教育价值,但是却正是这样淡淡的文字,让人感觉亲切,似乎这些事我也经历过,难免会让人回忆连篇,在回忆中找回最纯真的东西。

书中有一篇小随笔,说的是作者儿子的成绩单。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孩子母亲很不满意,一直在帮助孩子寻找退步的原因和“抢救措施”。回想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有多少日子手里拿着父母不满意成绩单,低着头“等候发落”?现在也还有些家长、教师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总急于找出立竿见影的好点子。他们在书本里找答案,他们也会尝试着与孩子交流,试图走进儿童的内心。可越是急,结果越是糟。孩子成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孩子的教育是慢的教育。任何拔苗助长,违反儿童成长规律的行为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里就提前学会了多少位的加减法等等之类的话。可这些不顾孩子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的家长不会去分析,孩子是否是真学会,这样的学习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潜能的发掘、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儿童教育得慢慢来,即使是孩子在某方面早慧,也得仔细分析,科学引导,区别用力。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反复时,更要平等对话,悉心指导,宽容地对待。尊重孩子,真正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在我教学的活动中,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自然发展的教学情境,坚持做到放手让孩子尝试。即使出现了错误,那也是可喜的,因为这就是成长的过程。有人说,儿童是成人之师,说得太对了。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孩子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创造条件,在生活中家长也需要这样做,让儿童慢慢地自然成长。如此,孩子就能时时给我们惊喜。

在我看来,《讲台上下的启蒙》这本书并不能完全算作是学术类的书籍,它还有很多细节在里面,可见作者在写作时是真的投入感情的。书中还详细描写了作者的父亲和母亲,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琐事,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吧。

孩子不仅仅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老师的爱。在教师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辛勤的园丁。我觉得那样太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这一个称呼了。在孩子纯净的眼里,世界是一首最动听的诗歌,老师就是神奇的造物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物,可以吹起春风般的温柔;但也是最可怕的人,一句话,甚至一个极其细微简单的眼神就可以让孩子“死亡”或着“或者重生”。但是,我同时明白,事实上老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虽然有自己威严的表情,可是他们也是普通人,只是在学生面前,他们有时只是多了一个高大外在的形象而已。所以在和孩子接触的时候,老师应该卸下面具似的形象,蹲下去交流。教育的本质不是给予,而是唤醒人潜在的欲望,它如生命的阳光和空气,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的种子使之萌芽和绽放提供一些良好的条件。

以前我的一个外地同学就很受我们班的歧视,大家都不是喜欢和他交往。当然我们的老师很一再善意地教导我们,学会了爱别人,这样才会被人爱戴。很多年后,我也走上了教师的岗位,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话是弥足珍贵的。因为爱别人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石,人没有爱人的心就不可能有受别人尊敬的条件,你用什么方式看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对你。我也是老师,那就需要去爱我的每一个孩子,否则尽管我自己的才华再怎么好,教育也是不可能会成功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说:“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没有关心教育将会失去基础,而这种关心应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之上的。三毛很不幸,遇见了一个算不上好老师的教师,因为数学一次成绩的不好而扼杀了这位文豪幼小的心灵直到很多年后,她还是没有走出曾经的阴影。而相对而言席慕容她很幸运,她求学生涯的时候遇见的是一个善于关心和包容的老师,没有因为数学成绩的不好而否定她的全部,因此很多年后,她会用她的文字怀念她的数学老师曾经给她关心与爱。至于三毛平生或许最讨厌的就是她的数学老师。那是一个老师连对学生最起码的关心的信任都没有,明明是她努力的结果,却怀疑她的成绩是抄来的……

我们教师应该坚持“三会”主义: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赞美。

学会尊重:尊重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或许在我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可是大家都是人的个体不会改变,因此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而不是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一件事情,用一些污秽的词语秉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诋毁他的自尊。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先要相信孩子,然后再去认真的解决事情的本质。绝不能进行人格的攻击和诽谤,例如班级里有人丢了东西,就随意判断是某个平常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偷的,甚至进行暴力搜查,这不是解决问题关键,重要的是我如何去解决问题。

尊重孩子的感受,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宽容:爱因斯坦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含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以后总事业与学生真挚的热爱。”对孩子的宽容要表现在用心去包容他们稚嫩的童真,因为他们很小,有时在学习过程难免会有错误,作为教师应该要用博爱的心去理解孩子。也可以让我自己学会培养一种内在的修养和气质,言教胜于身教。

学会赞美:不论是孩子成绩的好坏,他们都希望自己被教师注意和夸奖,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赞美。

我自己曾经也一度希望自己是被我的老师关注和夸奖,因为那似乎是教师对我本身的一种肯定。总觉得自己是教师所喜爱的学生,随之我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舒畅。赞美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推动着彼此间的信任。有些情况下适当地赞美如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能够让学生心灵滋润,这也是体现师爱的表现。

尊重是教师走进学生心里的最基本的捷径,宽容就是给学生他自己的空间,包容他们纯真的心灵,赞美是给予他更好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完美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孩子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孩子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孩子需要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明白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孩子园有为孩子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孩子园比较注重孩子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孩子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孩子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带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孩子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取应当尊重孩子的自主选取,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就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们怎样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孩子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就应让大多的孩子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孩子园实际的课程,就应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孩子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就应是孩子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孩子教师知识

虞老师认为,孩子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孩子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孩子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孩子园老师来说,务必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孩子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孩子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孩子,关注孩子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快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孩子,任何的活动都就应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孩子去遵守,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孩子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蓝色的兔耳朵草》读书笔记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杨红樱写的《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之后,我很被笑猫的执着所感动。

虎皮猫是笑猫心爱的猫,虎皮猫在钟楼敲钟为人们祝福,耳朵被钟声震聋了。笑猫为了治好虎皮猫的耳朵,去蓝山上摘一颗蓝色的兔耳朵草,一路上危机四伏:

巨大的山蜘蛛,它要把笑猫做午餐;母老虎把笑猫给自己的孩子做学具;残暴的公花豹把笑猫当玩具,抛到空中再用嘴接住;还有那湖怪,把笑猫做猎物。笑猫义无反顾,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猫头鹰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蓝色的兔耳朵草,可是被贪吃的小兔子偷吃了。绿毛龟对笑猫说:”只要心中有爱,奇迹一定会出现。“从此,笑猫天天陪着虎皮猫,不厌其烦地讲去蓝山的遭遇,奇迹终于出现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读书笔记摘抄5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但1851年,列夫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列夫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列夫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他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但是他却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甚至于被开除了教籍。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

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雪国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之所以读小说《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主要是反映一些社会想象,但是由于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逐渐脱离现实,而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有所发展。小说《雪国》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他前后期思想的分水岭。

热烈般的爱着岛村,但岛村最多把驹子当做是朋友罢了,只是他在旅途中无聊消遣的玩伴,在驹子身上展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岛村身上展现出一懒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虚无中,岛村和驹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了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小说《雪国》中运用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学的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说后,我又看了电影版的小说《雪国》。在电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读小说时我对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过后,我就对这个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岛村和叶子的关系中,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岛村对叶子有好感,但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是会有时问问驹子关于叶子的事情。在驹子含糊其辞时他也没有怎么去深究。在叶子为了救人而从二楼摔下来时他也只是看着驹子和叶子抱在一起,对叶子感到同情,没有什么太多情绪流露。显然岛村对于叶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星星之火》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726 字

+ 加入清单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将革命的力量比喻为星星之火,“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那如今中国那些反动力量算不算“星星之火”呢?我认为要从多种情况去看待。星火要成为燎原的大火需要充分的燃料,中国共产党这把大火燃烧了62年依旧兴盛不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反动分子哪怕只剩下一个火星都能死灰复燃,是因为有追随他们的崇拜者的支持。看待一股力量是否为星星之火,是看它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若其只是一部分偏激分子的所作所为,那么其终究不得民心,也将会被扑灭。若其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那么这股力量无论当时多么弱小,都有可能成为燎原的大火。

而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是否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呢?每一个政治力量都代表了一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中国如今的反动势力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所作作为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事。比如2009年7月5日,境内外分裂势力制造的新疆乌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009年7月17日,造成197人死亡、1 700多人受伤,331个店铺和1 325辆汽车被砸烧,众多市政公共设施被损毁。对于以牺牲人民利益来谋取利益的行为,绝对得不到人民的拥护。

“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本质,而把它的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本质入手。自1927年革命失败,党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可是毛主席仍相信“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在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则正好相反。

毛主席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只有认清现实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争夺不休,蒋桂冯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生存的持续考验下,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逐渐消失,从而支持可以带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共产党。现在的中国需要革命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民需要的只是丰衣足食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在的中国的总体生活水平不如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许多人都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虽然社会上仍然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但是却不是社会最深层的弊病,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变革。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件件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挑战,而党始终做得很好。“愈是恶劣环境,队伍愈需集中,领导者愈需坚决奋斗。”自2008年开始,世界包括中国天灾人祸不断。面对国内的灾难,党始终团结一致,带领群众抗灾救灾,帮助当地人民走出灾难的阴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胡锦涛书记立即作出指示,温家宝总理下午抵达四川成都,立即赴往灾区指挥救援工作。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反观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走进灾区,与灾民共进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在现在的社会上也有一些对党不利的言论。但是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依旧是中国大地上那把“燎原的大火”。因为它的群众基础依旧存在。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党内仍有一些害群之马,可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党仍然是当初那个为了人民而建立的政党。

那些反动势力引起的点点小火,看到其本质,就不会被其表面所迷惑。毛主席在文中说:“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给予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发展。”要瓦解那些反动势力,要依靠群众。前面说到,反动势力的力量来源于他们的追随者,若是失去追随者,他们也将失去对社会的威胁性。而要做到如此,首先,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尤其在一些比较偏僻、政治历史地位比较特殊的地区。再者,国家要支持边远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共同富裕。最后,党要做好自身党风建设,不断完善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契诃夫作品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740 字

+ 加入清单

● 狼也罢,熊也罢,各种野兽也罢,我统统不怕,惟独怕人。野兽来了,你可以用枪或者别的什么武器打死它,救出你自己,可是坏人来了,那就任什么解救的办法都使不上了。见着野兽可以开枪,可是你开枪打死一个强盗,你就要负责,那可就要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了。――契诃夫

● 因为气候智力精力趣味和观察力的差别,人和人之间是永远谈不到有什么平等的。因为不平等才应该把自然法则当作确定不变的规律。但我们能使不平等变得不易觉察,正像我们把不平等视为雨或狗熊等寻常之物一样。这里,文化教养是起主要作用的。――契诃夫

● 在当前这个时代,凡是信得过的诚实的不灌酒的工作者,只有在知识分子和农民当中,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极端当中,才找得到――此外就找不到了。――契诃夫

●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契诃夫――契诃夫

● 凡是对别人的痛苦有职务上业务上,关系的人,例如法官警官医生等,时侯一长,习惯成自然,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即使有心,也不能对诉讼人采取敷衍以外的态度。――契诃夫

● 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在饭桌上谈论宗教,对于禁食和僧侣听惯了只是笑嘻嘻地微笑着;到末了,她竟突然对他们说,他们说服了她,她和他们已经意见一致了。孩子们反倒感到尴尬:他们很难想象,他们没有了宗教的母亲,以后会做出什么事来。――契诃夫

● 托尔斯泰的思想也许是最高尚的哲学,最伟大的利他主义,不过这种思想对生活来说却不适用。有成千累万的事例表明人们必须用侮辱来回报侮辱,不能不这样回报。到处都得有为个人的神圣权利的奋斗;如果不要这种奋斗,那就是不道德。――契诃夫

● 有一个哲学家说,如果邮差知道他们的邮袋里装着多少愚蠢庸俗荒唐的废话,他们就不会跑得那么快,而且一定会要求加薪,这是实话。――契诃夫

● 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就有一千句蠢话;这个千数压倒了一数,就是都市和农村进步迟缓的原因。――契诃夫――契诃夫

● 那些没事干的所谓“统治阶级”,长久没有战争就活不下去;要没有战争,他们就觉得无聊,闲散得不耐烦,使得他们生气。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生在世上,只得拼命地互相咬嚼,不给对方留余地地恶口相加。――契诃夫

● 某俱乐部,只因为全体会员心绪欠佳,致使一个很体面的人落选,这样,他的前途就完了。――契诃夫

● 公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又聪明又愚蠢,又和善又残酷――这要依当时的心情而定。它永远是一群羊,需要好牧人看羊狗;牧人和狗把它领到那儿去,它就永远跟着走。――契诃夫

● 别墅生活是魔鬼和女人想出来的花样。魔鬼干这种事是出于恶毒,女人呢,出于极端的轻浮。求上帝怜恤吧,这不是生活而是苦役,地狱!眼下又闷又热,呼吸都困难,可是你从这个地方奔波到那个地方,像个游魂似的,怎么也找不着一个安身之处。――契诃夫

● 检查建筑工和完毕之后,那些受到贿赂的委员们兴高采烈地在午餐中大吃大喝,那简直像追悼他们已经丧失了的名誉的会餐。――契诃夫

●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也不会听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契诃夫

● 求人帮助的时候,求穷人比求富人容易。――契诃夫

●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盛行着两种对待女人的态度。有些人测量女人的颅骨,打算证明女人比男人低下。他们寻找女人的缺点,以便嘲笑她们,在她们眼里显出男人高明,为男人的本能辩护。另一些人却竭尽全力把女人提高到自己的水平上来,也就是逼她们背诵三万五千种昆虫,照男人所说和所写的那样说些和写些蠢话。――契诃夫

● 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契诃夫

●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契诃夫

●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麽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契诃夫

●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父与子》读书笔记 王翌州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们的语文寒假作业里有一项是读《父与子》全集,妈妈把书买回来以后,我就把妈妈给我买的《父与子》全集读完啦!书里面的故事即搞笑又充满了温情,我是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本书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爸爸的爱。

书里的父亲是一个胖乎乎的人,秃着头,慈爱而亲切,还有点童心未泯,儿子留着刺猬头,调皮而可爱。我非常喜欢那个顽皮,有点爱捣乱,却又透着机灵的儿子。

“一天,儿子在家里打球,一不小心打破了镜子,几块碎片掉在了地上。儿子害怕父亲批评,焦急的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用球棒把镜面全部打碎,再用颜料在原来的在原先挂镜子的墙壁上画上父亲的样子。画好后,父亲正好来照镜子,儿子看着父亲,生怕他看出破绽。父亲一边照”镜子“里的自己,一边打着长长的领带,当他转身时,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领结的,可他刚才明明是打领带的呀!儿子看到父亲疑惑的表情,急忙溜走了。”

“瞧,文中的儿子机灵吧!”

看 了这本书之后,不由感叹,人类的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眼里是多么一样的美好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师教育书籍读书笔记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阅读了学校为老师赠送的《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也记得初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又觉得很苦闷。因为这不是一部小说,更不是什么故事,实在是不太喜欢看,也担心看不懂而领会不了其中的涵义?但是一篇一篇地拜读之后,多少领略到了一点(人文卷)的精彩。

欲立人则先立己,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现代教师读本》的主编之一钱理群说,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是他们最基本的信条。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建构独立的个体人格,而且要培育现代公民人格。“立人”的教育就绝不是跪着的教育。代表着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对教师思想精神的重新塑造。

现在的教师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个人。”因此,现在的教师需要进行思想的再次塑型,重新在思维中树立真、善、美的绝对维度。

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应当是一个善于剖析、善于反思的思想者。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事后要进行反思、提炼经验、总结不足。就如我们平时上的每一节课,课后一定要进行分析,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应该如何调整,这样才会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如果不会反思,不能成为思想者,只能靠别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就丧失了教育的资格,他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同时,他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就不可能从教育中获得愉快。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思想者。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天天在课堂、办公室之间忙碌,几经铃声大作,几度疲乏无力。辛苦着,麻木着,无异于知识的传声筒。教师要什么?有人说,教师工作稳定,待遇不错,“教师也是人啊!”这样的教师一年年在年级间切换,丰富的是教龄,伴随着这种辛苦和麻木的,是一种集体的沉默,是可怕的思想失语和独立人格的沦落。周而复始的工作方式使很多教师忘记了自己的立场,负担过重使他们失去了创造力,丧失了表达为教师尊严的话语。

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共有8个部分,“生命在于精神追求”这个部分是我最喜欢看的一个章节。生命的意义在于人能够获得精神的愉快,同时,生命的意义也在于人对社会的作用,一个人能为他所热爱的事业付出血汗并甘之如饴,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作者毕淑敏在她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写到,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假若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凄压抑,行锁骨立。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决。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间精神小屋无论多么漂亮,多么富丽堂皇,一定要留一些空间给自己。

我们都是教师,都是教育者,从事教育,并不仅仅是为谋生,也未必仅仅是选择了一项适合你的工作,重要的是,你能从这项工作中获得身心的愉快,能从这份工作中发现生命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