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应用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说明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精品20篇】

描写自己的亲人,感情流露很重要,下面是应用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说明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为大家提供参考。

浏览

274

作文

216

篇1:爱的表达方式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什么?

爱是风,爱是雨。爱有时是激昂的,澎湃的,爱有时又犹如一片羽毛从身上滑落时的温暖的柔美。

当你用手轻轻抚摸小狗身上柔软的毛时,你就付出了爱。而小狗冲你摇了摇尾巴时,你的爱就得到了回报。

当小溪在岩石间穿梭,它轻轻触了触岸边摇曳的小草,向它问好。这,也是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当老鹰将小鹰走出温暖的巢穴,当小鹰还没有长出丰满的羽毛时,就让它在狂风中练习飞翔。当小鹰被风残忍地卷起,又被老鹰再次重重抛下。山谷边树木的残枝上,依稀可见小鹰身上掉落的羽毛。可小鹰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学会了飞翔。你难道能说老鹰不爱小鹰吗?不,你不能,因为这也是爱,只是表达方法不同罢了。老鹰的爱,叫做舍弃。

当好心的人将仅有的钱捐给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免受饥饿之苦,寒冷之痛,重返校园,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尽管有人说他很傻,但,他仍相信自己是对的,因为他知道等那些孩子长大了,就会报效祖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好心人的爱是奉献。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不是爱,这是对孩子不好的行为,他们一定认为帮孩子做这做那,不让他们受任何委屈,任何伤害。可他们是否知道,这种爱,叫做溺爱。

我敢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有的严厉管教,有的狠心对待,有的慈爱善待,有的细心呵护。爱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有严有松,有恶有善,尽管他们的出发不同,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故乡巍峨俊俏的山,也爱故乡清澈秀丽的水,更爱那里善良纯朴的家乡人,但我最爱故乡皎洁的月亮,在纯真的岁月里是她给了我最美好的记忆和向往 。

不知何时起,喜欢月亮;只觉它总给人一份宁静和思念,让不平静的心灵得到慰藉,让生活不再迷茫。

小时候,听长辈讲农夫伐木的故事:月亮里有位勤劳的农夫为了修房,不辞辛劳,日夜伐木,坚持了很久,终于有一天,实在太困,依着树不知不觉沉沉睡去,时间过了很久很久,农夫醒了,可发现自己已经长在了树里,永远也没法离去。那时的我半信半疑,总喜欢在有月亮的夜晚一个人独自盯着,想看看到底月亮里有没有一个正靠着树睡觉的农夫;就这样带着好奇一天天长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尤恐迟迟归。离开故乡,远走他方,从此农夫的故事不再让我彷徨,但也会独自一人看着月亮;想看看故乡是否依旧,想确认亲人幸福安康。圆月依旧,世事却已变迁;想起月圆人圆的过往,潸然泪下,模糊中似乎月里有母亲在为我缝补的画面,思念划破天际,仿佛将自己带回了久违的故乡。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花开了又落,似乎已走了好久好久,都有些倦了,可每个有月亮的夜晚,内心的某个角落总还是被照亮;是啊,虽然城市的灯火阑珊,会让人流年忘返,可当夜深人静,一个人看着这轮高挂的圆月,不免思乡,故乡是否依旧?亲人是否安康?明月啊,你是否把故乡照得更亮?我想是吧,月是故乡明,有你的陪伴,故乡就永远是故乡。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都匆忙得不再有想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中,似乎都已忘了家的方向;人生是一条走出了就不能回头的路,可心灵得回到最初的地方,睹物思人,睹月思乡,就让家乡的这轮圆月把我带回梦开始的地方。

心中有月,便有了家的方向。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雅思写作考试常用的警句整理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里的就是无限,永恒也就消融于一个时辰.

Life is a chain of moments of enjoyment, not only about survival

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Lets write that letter we thought of writing one of these days.

曾打算有那么一天去写的信,就在今天写吧.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道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Dont waste your time on a man/woman, who isnt willing to waste their time on you.

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表达对母亲的爱的作文_描写妈妈800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生病的时候,是您陪伴在我的身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您帮助我渡过难关;当我伤心的时候,是您在我身边安慰我,让我开心。我挚爱的妈妈,是您——为我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我小的时候,就是您的小尾巴,天天黏在您身上。有一天,您陪我去午睡时,怕我口渴,就从奶奶的房间里提了一个暖瓶。您拿钥匙开门,把热水瓶顺手放到地上。我想给您帮帮忙,就去提热水瓶。由于个子太矮,没能把热水瓶提起来,热水瓶倒了,滚烫的热水瞬间倾倒在我的脚上。您听到我的惨叫,回过神来,立刻脱去我的鞋子。已经晚了,脚上的皮肤已经粘在了袜子上。您抱起我就没命地往医院跑。我的脚就跟被火烤着似的,钻心地疼痛。一路上,您滴到我脸上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不知道您那里来的力气,一口气把我抱到了医院。到了医院,您一直求医生:“救救我的孩子,她一定很疼很疼……都怪我太大意了,对不起孩子,让你受这么大的罪……”您一直伤心地哭。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您就一直抱着我睡觉,陪我打点滴。每次换药的时候,是我最疼痛的时候,也是您最伤心的时候。您听到我的惨叫声,心疼得把嘴唇都咬破了。那段时间,您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到我恢复健康。

那时候,我年龄还小,不太懂得您的爱。在您的精心照顾下,现在的我已经是十几岁的大姑娘了。现在的我明白了,您的爱正像那照耀我的阳光,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直到现在,每次洗脚我都背着您,因为您一看见我脚上的疤痕就会落泪,就会特别自责。妈妈,我要告诉您,我不但不讨厌我脚上的疤痕,还有些喜欢它们。因为它们的是记载了您对我的爱!

我知道您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感谢您,但是我记住了您的话——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对您的感谢!我爱您就像您爱我一样。马上要过母亲节了,我要大声地说出我对您说:“妈妈,您您辛苦了!我会永远永远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技巧:描写动作刻画心理

全文共 177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物的动作,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抓住人物扱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写作技巧:描写动作刻画心理,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行动反映法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曾经说过:“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可见,具有人物鲜明个性的动作对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往往具有特别传神的效果。譬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这样通过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来反映其心理的: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因为孔乙己从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帮,所以对来自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相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他便将九文大钱——“排”在柜台上。“排”这一典型化的动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你们是些什么东西!只能花四文大钱,有我阔气吗?

三、语言透露法

古语云:“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同的场合,人物会因心境的不同而说出不同的话,这些不同的话语恰恰透露出人物特定的内心世界。譬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刻划“母亲”的心理的: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这两次截然不同的语言,形象地透露出在“母亲”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有钱没钱,准确地刻划了“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四、环境衬托法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话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划人物,反映主题服务的。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往能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态。譬如在《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田地里碧绿的豆麦、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宛转悠扬的歌吹作了尽情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神态、行动、语言等描写,有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融为一体,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力求使所描写的神态、行动、语言等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的心态,不能为描写而描写。第三,要强调描写的真实性。唯有真实才能透露出人物内心的秘密,才能打动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考书面表达写作指导:虚拟语气语法

全文共 4003 字

+ 加入清单

一.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中

1.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或不可能发生:条件状语从句:一般过去时(虚拟语气中be→were)主句用:would(should, could, might)+动词原形。

If we had time now, we would read it again.

If I were you, I would work hard.

2. 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或不可能发生:条件状语从句:had+过去分词;主句:would(should, could, might)+have+过去分词。

If he had taken my advice, he would have succeeded in the test.

If I had known your telephone number then, I would have called you.

3. 表示与将来的事实可能相反或不可能发生:条件状语从句:①一般过去时②should +动词原形③were to+动词原形;主句:would(should, could, might)+动词原形。

If it should rain, the crops would be saved.

If it were to snow tomorrow, they would not go out.

P.S 虚拟条件句的特殊情况

(1). 混合/错综型虚拟语气

当条件状语从句表示的行为和主句表示的行为所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时,称为‘错综条件句’,动词的形式要根据它所表示的时间作出相应的调整。

If you had followed my advice, you would be better now.(从句说的是过去,主句是现在)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taken his advice.(从句是现在,主句是过去)

(2)省略if的虚拟语气

如果从句中含有were/ should/ had时,则可以把这三个词置于句首,省略if.采用倒装语序。

If it should happen, what would you do? →Should it happen, what would you do?

If he had recognized me, he would have come over. →Had he recognized me, he would have come over.

(3) 含蓄虚拟条件句

有时候假设的情况不以if引导的条件从句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个介词短语,连词或其他形式表示。常用的词或短语有:without, with, but for(要是没有), otherwise, or, but等。

Without your help(=If we had not had your help), we could not have succeeded.

But for electricity(=If there were no electricity, there would be no modern industry.

He felt very tired yesterday, or/ otherwise he would have attended the party.

(4) 在if it were( had been )not for ….句型中的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也常用于‘if it were/(had been) not for ….’句型中,意为‘要不是由于…’。

If it were not for peace, we could not be living a happy life today.

If it had not been for your timely help, I would have gone bankrupt.

二.虚拟语气用在名词性从句中

1.主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这种虚拟语气主要用在it is+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that+主语+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这种结构中。

常见的这类形容词有:advisable, anxious, better, desirable, surprising, natural, necessary, strange, important, regretful.

常见的这类过去分词有:decided, demanded, recommended, requested, desired, required, ordered, suggested.

常见的这类名词有:duty, pity, no surprise, no wonder, regret, shame.

It was suggested that he(should)join the club activities.

It is strange (surprising, disappointing) that she (should) not have been invited.

It is a pity that he (should) refuse to accept the offer.

2. 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①wish 后面所跟宾语从句谓语动词用虚拟语气(意为要是,但愿…就好了),其形式主要有三种:

表示对现在情况的虚拟:wish后接一般过去时的从句

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虚拟:wish后接过去完成时/should,could have done

表示对将来情况的虚拟:wish后接would,could+动词原形

Iwish it were spring all year round.

I wish it would be fine tomorrow.

She wished she had stayed at home.

②在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等动词后的从句要用(should)+动词原形。此类动词有:suggest, advise, propose, demand, require, insist(要求), order, prefer, command, ask, request.

The teacher ordered that all the books (should) be handed in on time.

P.S. 当suggest表示‘暗示,说明’之意;insist表示‘坚持认为,坚持说’之意时,从句不用虚拟,用正常的陈述语气。

The man insisted that he had never stolen the money.

The smile on his face suggested that he was satisfied with life.

3. 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在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名词后的表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should)+动词原形。常见名词有:advice, desire, request, demand, proposal, suggestion, preference, requirement, order.

He gave orders that the guests (should) be hospital entertained.

His proposal is that we (should)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

三.虚拟语气在其他情况中的使用

1.在as if/ as though引导的状语从句中,若从句与事实相反,则要用虚拟语气。其形式如下:

主语+as if/ though +主语+一般过去时(从句的动作与主句同时发生)

主语+as if/ though +主语+would/could+动词原形(从句的动作相对主句来说在将来发生)

主语+as if/ though +主语+过去完成时(从句的动作先发生于主句动作之前)

He talks as if he knew all about it.

She speaks English well as if he had studied in America.

He learns English so hard as if he would go abroad.

2.在it is (high) time that …句型中也用虚拟语气,从句常用过去式,有时也用should +动词原形,表示早该做而没做的事,含建议的意味。

It is time that we went home.

P.S.此句型中,注意与‘It/This is the +序数词+time that+现在完成式的区别。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been here.

3.would rather后接动词原形,但接从句时要用虚拟语气(宁愿,但愿)。

Would rather +主语+一般过去时(表示与现在或将来相反)

Would rather +主语+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相反)

I’d rather he didn’t go now.

I’d rather you hadn’t done it.

4. if only后接从句也用虚拟语气,其形式与wish的用法一致。

5. 动词hope, intend, mean, plan, want, think等词用过去完成的形式,表示的意思为‘本想,本打算,本认为’

He had meant to buy the furniture last week, but it rained.

(他上周本打算去买那件家具,但却下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作文中叙述和描写方法介绍500字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要求

通过写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即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旁观性的见闻)学习各种叙述描写方法

(二)初中作文中叙述和描写方法练习指导

1.叙述

是记叙文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即对人物的活动、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一般性的交代和述说。

叙述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主要是:

(1)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介绍事悄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z)一般地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使读者能有概括的了解。

(3)用于开头、结尾、插叙、补叙、过渡、照应,作这些成分的表达方式。

(4)作抒情和议论的一种特殊手段。

叙述有种种分类。从叙述方式上,有顺叙、倒叙、擂叙、追叙、补叙等;从叙述角度上,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从叙述的详略上,有概叙和详叙。

概叙,也就是概括叙述,即用简明扼要的句子介绍人物或事件的梗概.使人对人或事获得一个轮廓式的印象。

详叙,也就是具体叙述.即把人物的情况和活动,事情的面貌和过程,比较详细,连带各种细节述说出来。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往往配合起来使用。在行文中,或者先概括叙述事物概貌、背景.再具体叙述事物详情和过程;或者先具体叙述事物详情和过程,再作总貌或结论性的概述,或者把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交叉起来进行.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往往表现为一种条块组合,并运用于对事物进行的点面结合的介绍说明之中,把概述交代事情进程、人物行踪和具体叙述事情进程中各阶段的面貌、情景,人物行踪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这叫条块组合,这是一种叙事模式。对事物的介绍往往又要用点面结合的方式。“面”指照顾全面的大面儿上的材料.这往往用概叙方式,“点”,指在事物全面和整体上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点材料,这往往要用详叙的方式。点面结合.概叙详叙结合,便能使人对事物获得既全面而又具体的印象,也最节省笔里,符合语言表达上的“经济”性原则

2.描写

是记叙文的另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即对人物、事物、场面、景物所作的具体、形象的刻画和描幕.它是用语言为人、物、景造形、“照相”,再现景物风貌、人物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使人获得对人物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窥其心,对物如睹其状、如临其境的鲜明、真切的感受。

描写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又有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场所描写.人物描写又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而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中又包含了细节描写。(见前面章节)

叙述和描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表达的语言内容,能否在读者头脑里形成画面,形成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使读者获得某种体验或共鸣。不能,即是叙述;能,即是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公务员写作常用开头方法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常言道,一篇好文章讲究“凤头”,只有开头吸引阅卷人的目光,才能保证所写的文章在考试中拿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很多考生的开头却难以逃脱“平凡的宿命”。在此,特向广大考生介绍两种最常用的开头方式,相信经过勤奋练习,一定能帮助大家在写作上有所突破。

一、名言警句开头法

这种开头方法所遵循的公式为:名言警句+描述背景+分析+总论点。例如,以“领导干部需以人为本”为总论点写一个名言警句的开头,我们首先要想一个与总论点以人为本相关的名言,接着描述当前领导干部政绩观的相关背景,既可以写积极方面,也可以写问题,或者两者兼顾,然后分析以人为本政绩观的重要性,最后直接提出总论点即可。参考开头如下:

【引用名言】早在两千多年前,《管子》一书中便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并指出“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只有重视人在执政中的地位才能使得国家稳固昌盛。

【背景】然而这与现如今不少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事却是“遇到小事不不处理,遇到大事往后退,遇到苦差事相互推诿,遇到好事冲上前”。

【分析】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脱离群众就会亡党亡国。

【总论点】因此,要想夺得人民信任的高地,就需树立以人为本政绩观。

二、转折递进开头法

这种开头方法所遵循的公式为: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分析+总论点。例如,以“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为总论点写一个转折递进的开头,我们可以按照公式的指导来写。首先描述文化的积极方面,然后跟上文化消极方面的描述,紧接着对于文化的重要作用做简要分析,最后得出文章总论点。参考开头如下:

【积极方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我国拥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宝库,灵动的山水画耀眼夺目,铿锵的击缶音震动天地,整齐的活字印刷摄入心魂。

【消极方面】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存在挥之不去的文化烦恼,人民对文化需求的增长已非文化的自然增长可以满足;欧美日韩文化的一拥而入使少数人失去了文化自信。

【分析】文化是彰显民族个性,提升民族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总论点】因此,当务之急是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在用此种方法写开头的时候考生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描述积极方面的时候切忌“万能的积极”,很多考生无论消极方面写的是什么,积极方面永远一成不变的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分死板且陈词滥调。建议考生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最好是描述同一领域同一话题。比如上述例子积极方面描述的是我国文化内涵丰富,消极方面描述的是我国文化面临的问题。

文章写作是灵活多变的,书山有路勤为径,相信只要大家认真揣摩,勤于动笔,一定会取得显著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写作常用句型汇总35句

全文共 4854 字

+ 加入清单

一、~~~ the + ~ est + 名词 + (that) + 主词 + haveever + seen ( known/heard/had/read, etc)

~~~ the most + 形容词 + 名词 + (that) + 主词 + have ever + seen ( known/heard/had/read, etc)

例句:

Helen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that I have ever seen.

海伦是我所看过最美丽的女孩。

Mr. Chang is the kindest teacher that I have ever had.

张老师是我曾经遇到最仁慈的教师。

二、Nothing is + ~~~ er than to + V Nothing is + more + 形容词 + than to + V

例句: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receive education.

没有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事。

三、~~~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 too much.(再怎么强调...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例句:

We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yes too much.

我们再怎么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四、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 S + V ...(不可否认的...)

例句: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qualities of our living have gone from bad to worse.

不可否认的,我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每况愈下。

五、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 句子~~ (全世界都知道...)

例句: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rees are indispensable to us.

全世界都知道树木对我们是不可或缺的。

六、There is no doubt that + 句子~~ (毫无疑问的...)

例句: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ur educational system leaves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毫无疑问的我们的教育制度令人不满意。

七、An advantage of ~~~ is that + 句子 (...的优点是...)

例句:

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solar energy is that it wont create (produce) any pollution.

使用太阳能的优点是它不会制造任何污染。

八、The reason why + 句子 ~~~ is that + 句子 (...的原因是...)

例句:

The reason why we have to grow trees is that they can provide us with fresh air./ The reason why we have to grow trees is that they can supply fresh air for us.

我们必须种树的原因是它们能供应我们新鲜的空气。

九、So + 形容词 + be + 主词 + that + 句子 (如此...以致于...)

例句:

So precious is time that we cant afford to waste it.

时间是如此珍贵,我们经不起浪费它。

十、Adj + as + Subject(主词)+ be, S + V~~~ (虽然...)

例句:

Rich as our country is, the qualities of our living are by no means satisfactory. {by no means = in no way = on no account 一点也不}

虽然我们的国家富有,我们的生活品质绝对令人不满意。

十一、The + ~er + S + V, ~~~ the + ~er + S + V ~~~

The + more + Adj + S + V, ~~~ the + more+ Adj + S + V ~~~(愈...愈...)

例句:The harder you work, the more progress you make.

你愈努力,你愈进步。

The more books we read, the more learned we become.

我们书读愈多,我们愈有学问。

十二、By +Ving, ~~ can ~~ (借着...,..能够..)

例句:By taking exercise, we can always stay healthy.

借着做运动,我们能够始终保持健康。

十三、~~~ enable + Object(受词)+ to + V (..使..能够..)

例句:Listening to music enable us to feel relaxed.

听音乐使我们能够感觉轻松。

十四、On no account can we + V ~~~ (我们绝对不能...)

例句:On no account can we ignore the value of knowledge.

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知识的价值。

十五、It is time + S + 过去式 (该是...的时候了)

例句:It is time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took proper step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该是有关当局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交通问题的时候了。

十六、Those who ~~~ (...的人...)

例句:Those who violate traffic regulations should be punished.

违反交通规定的人应该受处罚。

十七、There is no one but ~~~ (没有人不...)

例句:There is no one but longs to go to college.

没有人不渴望上大学。

十八、be + forced/compelled/obliged + to + V (不得不...)

例句:Since the examination is around the corner, I am compelled to give up doing sports.

既然考试迫在眉睫,我不得不放弃做运动。

十九、It is conceivable that + 句子 (可想而知的)

It is obvious that + 句子 (明显的)

It is apparent that + 句子 (显然的)

例句:It is conceivable that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可想而知,知识在我们的一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二十、That is the reason why ~~~ (那就是...的原因)

例句:Summer is sultry.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dont like it.

夏天很燠热。那就是我不喜欢它的原因。

二十一、For the past + 时间,S + 现在完成式.(过去...年来,...一直...)

例句:For the past two years, I have been busy preparing for the examination.

过去两年来,我一直忙着准备考试。

二十二、Since + S + 过去式,S + 现在完成式。

例句:Since he went to senior high school, he has worked very hard.

自从他上高中,他一直很用功。

二十三、It pays to + V ~~~ (...是值得的。)

例句:It pays to help others.

帮助别人是值得的。

二十四、be based on (以...为基础)

例句:The progress of thee society is based on harmony.

社会的进步是以和谐为基础的。

二十五、Spare no effort to + V (不遗余力的)

例句: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beautify our environment.

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美化我们的环境。

二十六、bring home to + 人 + 事 (让...明白...事)

例句:We should bring home to people the valueof working hard.

我们应该让人们明白努力的价值。

二十七、be closely related to ~~ (与...息息相关)

例句:Taking exerci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alth.

做运动与健康息息相关。

二十八、Get into the habit of + Ving= make it a rule to + V (养成...的习惯)

We should get into the habit of keeping good hours.

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二十九、Due to/Owing to/Thanks to + N/Ving, ~~~(因为...)

例句:Thanks to his encouragement, I finally realized my dream.

因为他的鼓励,我终于实现我的梦想。

三十、What a + Adj + N + S + V!= How + Adj + a + N + V!(多么...!)

例句:What an important thing it is to keep our promise!

How important a thing it is to keep our promise!

遵守诺言是多么重要的事!

三十一、Leave much to be desired (令人不满意)

例句:The condition of our traffic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我们的交通状况令人不满意。

三十二、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 (对...有很大的影响)

例句:Smok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our health.

抽烟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三十三、do good to (对...有益),do harm to (对...有害)

例句:Reading does good to our mind.读书对心灵有益。

Overwork does harm to health.工作过度对健康有害。

三十四、Pose a great threat to ~~ (对...造成一大威胁)

例句:Pollution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our existence.

污染对我们的生存造成一大威胁。

三十五、do ones utmost to + V = do ones best (尽全力去...)

例句:We should do our utmost to achieve our goal in life.

我们应尽全力去达成我们的人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常用的说明手法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做引用、作比较、摹状貌、画图表、作假设、作诠释

作用举例:

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2.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的……特征,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条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4.做比较:清晰明了地说明……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

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

5.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

7.作诠释:对……加以具体的揭示说明,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

8.引资料:具体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是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9.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

10.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是说明更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方法:描写动作刻画心理

全文共 226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写作文,写人物要把人物写活,写出立体感来,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小编来说说怎么通过描写动作刻画心理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描写人物时,您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要把人物写活,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具体行动来描写。任何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活动的,行动描写是构成事件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没有行动描写,人物就会静止不动。好像放幻灯,画面上的人虽然有手有脚,就是活动不起来,没有生命力。如果你写的人物是这样的假人,怎么能使文章产生感染力呢?任何人物的活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支配的,因此,我们的作品应该通过对人物一连串行为、动作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中心思想。

描写人物的动作,第一应该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有代表性的动作、细节,作具体的刻画,把人物的思想融于动作的细节描写之中。

如歌手那英在舞台上演唱时,常常紧闭双眼,像是沉浸在音乐中不能自拔,又像是在独自享受唱歌的感觉。如果描写那英,就可以抓住她这个动作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做得的细致、具体的描写。它对刻画人物,尤其是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必不可少。一个真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塑造能够起到両龙点睛的作用,使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加详细生动。细节描写在行动描写当中是最常见的,这些对行动的细节描写,仅用寥寥数笔,一下子就抓住人物最本质的特征,通过对人物、动作的勾勒,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洱以契诃夫的《变色龙》为例,文中有两次对奥楚蔑洛夫的细节刻画:

“曰加洛夫将军家的?嗯!……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

“嗯!……叶尔德林,给我穿上大衣吧。……好橡起风了。……怪冷的。”

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刻岡,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紧张和尴尬。

还有的作者描写动作细节时,为了充分发掘细节的意义,多次反复描写,起到重笔渲染的效果。

描写人物的动作,第二要注意锤炼刻画动作的词语,使之准确、精当,只有选好了动词,才能生动、传神地把人物性格准确地勾则出来。

《范进中举》一文中,这样写胡屠户的贪婪像: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说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一攥一舒,动词选用准确,形象的刻刚出胡屠户爱财如命的形象特点。

每个人物的动作,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抓住人物扱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另外,要想把人物的动作写好、写活,丰富自己的词汇知识十分重要,一个动作往往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动词来表达,用词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同学们,我们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多读一些优秀作品,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把人物行动描写成功,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展示。

此外,要写好人物,还要细致的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表现人物在想什么或想要做什么,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心理描写,实际上也是动态描写,是人物内在的动态描写,即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表述,通过心理刻画,反映出人物内在的感情的形成、发展及转化过程,再加上与人物的外部形态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从里到外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好的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很大的作用。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深刻细致,即使不写外部面貌,也可以展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我们要求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容貌、仪表、姿态、举止、风度的美丑)和内在的灵魂(心灵、品格的美丑)的统一、和谐,就必须借助于心理描写这种写作方法

不少同学对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到困难,因为它不像人物的肖像、语言和行动,是直观的,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别人的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写起来无从下笔。其实,想了解别人的心理活动也不难,除了直接向他本人询问,向他人间接了解之外,很重要的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表现在外在的表情神态上,从一个人的神态表情上可以了解他的内心活动。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就是通过对人物表情的刻画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突出他的性格特点:“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脸色十分苍白、神色张皇”等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由此可见,留心观察人物的这些外在神态,有助于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了解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内心独白。

这种方法常用于人物第一人称,以人物自己的口吻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第二,直接刻画、交代和说明。

这种方法常用第三人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作细致人微的描述,这种方法在描写心理活动中是最常用的。

第三,梦想、幻觉与梦境。

梦幻的描写是一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心理描写,是人物心理的一种曲折、集中而形象的反映。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强烈感情时,常常借助于梦幻描写反映心理活动,反映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运用上述三种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借助人物的神情、姿态、动作、语言来描写。因为它们直接受人的思想的支配,而又最能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们既懂得了如何去观察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又慵得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几种方法,经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实践,相信一定能通过心理描写,更好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让人物有生命,还宥思想,这样的典型不是更具魅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作基础:把叙事与描写结合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8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把叙事描写结合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春雪的抒情美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守望一冬的春雪,在二月末又一次飘然而至,用飘逸的舞姿,飘飘洒洒,化作春天寄给大地的请柬,在向大地发出诚挚邀请之时,奏一曲“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的激情咏叹。

我站在五楼上,隔窗登高望远,欣赏着这一场春雪诗情画意般的韵致。天地苍茫。风已绝无冬日的凛冽,凉凉的,爽爽的。如梦似幻的雪花如万千翩翩飞舞的白蝴蝶,似数以亿计飘飞的柳絮,纷纷扬扬,飘舞在天地之间,悄无声息地一边飘落,一边融化,在“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的优美意境里,软了春泥,醉了春风,让这萧条的初春平添了浪漫和灵动,让春天的絮语踏着这片片雪花的天籁之音悠然飘来,把天地间装扮成一个最纯洁、最优美的童话世界。

走进春雪漫天飞扬的天地间,静听着落雪的私语和脚下积雪“咯吱、咯吱”的声音,仰面悠然伸开双手,捧手接住那飘舞的雪花,任凭雪花亲吻着手和脸,继而在我的体温里悄然融化,感受着雪的凉爽,春的浸润,孩提的温馨......此情此景,让我仿佛觉得红尘里的世俗和污秽,此刻都在这春雪飘舞纯洁中荡然无存,顿感惬意与轻松。任凭雪花把天、地、人、树木、房屋和城市都变得银装素裹,令我陶醉在一幅无形的巨幅水墨画里,感叹这场春雪绝俗之极的凄情和超然物外的妩媚。

当春雪塑造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纯美世界时,置身于“梨花”盛开的花海,望着一颗颗树木如同梨花盛开,恰似雪白的珊瑚丛在空中摇曳,让人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枝桠间的积雪在阳光的辉映下,如一根根晶亮的绒条。一阵春风吹来,积雪随风飞舞,枝条抖动摇曳,碰撞时发出环佩撞击时清脆声响。那最先融化的一滴春水,悬坠着抱紧枝头,像是春天最初的音符。贴地的积雪在大地的情怀里悄然化作春水,浸润着干旱龟裂的土地,孕育着春天的生机。

哦,春雪,是你用美妙的舞姿装点了人们的视线,是你用自身的纯洁净化了初春的尘埃,是你用自身的消融孕育着生命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议论散文写作的开头方法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性的散文应该怎么开头才能吸引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散文写作的开头方法,欢迎参考阅读!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天平和七弦琴》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学会历史的旁观》)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勿以好恶论断之》)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心中的天平》)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

“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有了‘感时花溅泪’的悲戚。(《怎一个“情”字了得》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我爱唐装》解说: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议论的方式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立论和驳论。

立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驳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是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的论述,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二者之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在确立一个正确论点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批驳和它相对立的论点。而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则必须确立与它相对立的正确的见解或主张。

立论和驳论不是简单地表示赞成或反对,而是要提出理由,进行阐述,说明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因此立论、驳论的关键在于设法证实一种观点的正确或谬误。立论和驳论的重点在于立和驳,而不在论。“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立”和“驳”是文章的逻辑形式。

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其要求是要合乎逻辑,要正确地使用各种推理形式,合乎相应的推理规则。“不能推出”、轻率概括、以偏概全、机械类比,以及在论证中滥用权威、因人废言、感情用事等都是要注意避免的。

1、立论

立论在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要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在立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反驳,以增加论证的效果。

在议论文体中,“已知的真实判断”就是论据,真实性有待证明的判断就是论点(论题),而论证方式则是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逻辑形式,它的作用就是从论据的真实性推论出论点的真实性。

2、驳论

驳论是就某一事物或者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反驳别人错误的或反动的言论。

驳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一定要对存在的错误作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主要应该揭示错误的性质,分析它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这样才能击中它的要害,使读者认清这种言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如果反驳的要点抓得不准,理由讲得含糊不清,对错误的性质又没有揭露出来,这样的驳论就不能以理服人,更不能驳倒错误言论。

(2)、一篇驳论所驳的错误论点一般只能有一个,也可以叫做反面的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着这个错误论点来进行反驳,不能任意转移或分散。驳论也要做到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使读者一目了然。

(3)、“破”中有“立”,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就能从中表达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有时在反驳中还需要把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明确地提出来,使读者容易明辨是非,更好地达到反驳的目的。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而且驳论与立论经常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是以驳为主,驳中有立。驳论的根本目的是要证实对方论点的虚假性,但在具体反驳时,可以根据对方议论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如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中考写作素材:描写梅花的诗句汇总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不禁:经受不住。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后:进入腊月之后。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信:信使。

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信:消息,征兆。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

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

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儿》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疏花:很少几朵花。

宋·侯真《踏莎行》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宋·辛弃疾《江神子》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着意:特意。

宋·辛弃疾《仆算子》:“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剩水残山:冰雪覆盖下露出来的山水。无态度:没有生机。料理:妆扮。风月:美丽的景色。

宋·辛弃疾《贺新郎》

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客店外面。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了·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间奇迹,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香。

宋·林逋《山园小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背后香

宋·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两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

元·王冕《墨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基《古戍》

清香传得天心在,或许寻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纯的情意。寻常:普通。

明·方孝孺《画梅》

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的表达方式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爱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之间,爱是小打小闹;同事之间,爱是互相帮助;亲友之间,爱是互相扶助,而我爷爷奶奶之间,爱的表达方式却是“互怼”。

记得去年过新年时,我们住到了爷爷奶奶家。一天晚上,爷爷奶奶计划着做芋头丸子,因为那是我最爱吃的。芋头丸子是由芋头和纯正的红薯粉制作而成的,需要第二天一大早去较大的菜市场购买。

第二天爷爷奶奶起得很早,当我们坐下吃早餐时,爷爷奶奶早已换好衣服。我喊着让他们吃饭,可他们笑着说早就吃完了。奶奶急急地准备出门,爷爷叫住了她:“老婆子,你去哪啊?”奶奶回答:“去买芋头和红薯粉啊,得早点去,晚了就没了。”爷爷又说:“你腿脚不好,还是别去了,我去就行。”奶奶瞪了爷爷一眼:“你也好不到哪儿去,好像自己十八岁似的!”“这么说你可就误会我了,我腿脚灵活的很,一年前我还跟茜茜一块儿上珞珈山呢!”爷爷一点儿也不服气。“那是一年前,一岁年纪一岁人,老先生,莫吹牛了。”奶奶不甘示弱。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爷爷奶奶差点吵了起来,爸爸和姑姑赶紧出来当和事佬,才平息了“战争”。

这场“互怼”的结果是:奶奶去了菜场,爷爷留在家里陪我写毛笔字。

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爷爷奶奶的“互怼”并不是互相嫌弃,其实是因为爱。

爷爷奶奶家住在老式单元楼的五楼,没有电梯,从一楼到五楼看似近,其实要爬许多层。每层之间是两段楼梯,加上地下室一共要爬十一段呢。而爷爷已经八十二岁了,手抬起来都会不住颤抖,这正是奶奶为什么不让他去的原因,这是奶奶对爷爷的爱;而奶奶也快八十了,还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关节炎,这也正是爷爷不让她去的原因。而这,是爷爷对奶奶之间的爱的方式。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有爱。或许,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心中有爱,就算是“互怼”,又算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高考写作素材之借景抒情

全文共 264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借情于景,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写作素材之借景抒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皎洁的明月不禁引起我的无限遐想:圆圆的月亮中是否真的有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存在呢?是否真的有执着的吴刚在砍着月桂呢?是否有那纯洁的玉兔在仙子的怀抱……一切都是那么迷离。

2.我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日月星辰;我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天际回音;我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万物生灵;我闻到了,闻到了,闻到了天地间一人的芳香!站在窗前的我仰望天空,仰望那日月星辰,瞬息万变;我俯视大地,俯视那芸芸众生,和太安康!

3.夏日的午后,lucifer的羽翼遮天蔽日,重重阴霾笼罩人间,破碎的魔盒,释放黑暗与恐惧,孤独的舞者,小心的在天地的夹缝中生存,她微小但不卑贱,那坚定的目光划破长空,硬是撕开钢铁般的灰暗。

4.每个人的故事都会长大,臭小子和疯丫头变成了英俊少年和婷婷少女,那是一段充斥着叛逆逃离和波动的岁月,一如茧中之碟,苦苦挣扎着的青春,谁又敢,谁又能遗忘,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为了证明我活着,我愿生如夏花般灿烂。

5.旋转,永不停息的旋转。像是上了发条的玩具,每个动作标准到不差毫分。她是人生的舞者,生命不息,舞蹈不止,跌倒,再爬起,受伤,咬牙继续。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你能够再跌倒后站起,让您情愿受伤。那些被童话浸满了的日子,她最爱丑小鸭的努力,白天鹅的优雅,那些被梦萦绕着的岁月,她日夜不忘。

6.印象中的秋应该是杂草枯萎、树叶飘落、满目萧条的景象。如今眼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不免有几分反常。虽然说清晨起来能感到丝丝凉意,日落黄昏能体会到朦胧的悲凉,但感觉秋还是离我们那么遥远。可能面对同一片蓝,察觉不出秋那轻轻的脚步声,或许处在温暖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中,秋来得特别漫长。

7.不是树的冷漠无情,也不是风的追随,只因为叶的无奈……所以选择了离别。它知道选择离别,让它的老母亲伤心难过,让它的老母亲被别人说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是它也没有办法,它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因为从它长出来一后,它就被上帝安排好了命运,上帝的使命,无人能改变。

8.伴随夕阳,现代孔明,西边的落日,在天边的云霄中沉浮。火红的晚霞,早已染红半边天空。踏着田间的石子小路,来到你身边,放眼望去,你依旧是那样地变幻莫测。看着你永不停息的沉下山底,坐在河道旁的草地上,抚摸着那富有青春活力溪水,欣赏那河水与晚霞共长天一色,闻着小草下泥土的气息,嗅着夕阳下泥土的焦味,我的思绪早已飘到了远方。

9.秋已来临,可确实感觉不到秋的存在,其实是自己心境的原因。如果你保持一颗愉悦的心,生活就到处风景如画。我想到了我们老师说的一句话:“心在哪里,哪里就有亮丽的风景。”

10.脚不小心踩倒了几株小草,我蹲下身将她们扶起。草地是碧绿的,绿得含烟,绿得滴翠,仿佛一块无瑕的绿毡,轻盈得铺在地上,为大地穿上了绿衣,为世界带来了生机,将青翠欲滴的绿色送至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贫瘠的荒野,还是肥沃的土壤,哪里都有你的身影,“野火烧不惊,春风吹又生。”火烧不尽你,雨打不倒你,小草啊,是不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你?荆棘丛生的成长之路上,若是也有小草这般闯劲,纵使鲜血淋漓,也能凭借顽强的毅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11.轻轻吹过的微风中裹夹着几丝淡淡的清香,是从花丛那儿传来的。我走近花丛,轻触花朵,一朵朵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们千姿百态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若是有一双鞋无情地踩了你,你也会倾尽所有把香气赠给鞋底。我该怎样形容你的无私?生活之中,亦是如此,少一份计较,多一份谦让,便也多一份美丽。

12.秋天空气挺清爽的,不像夏天那样浑浊了,不时也飘落几片树叶舞在水泥道上稀稀疏疏的,落叶随风飘舞时,像蝴蝶悠悠的舞姿,让人陶醉。忽而翻了几个跟头,忽而荡秋千似的,忽而又被风吹到远方去了。等到落在地上,便静静地不动了,带着丝丝缕缕。待下阵秋风到来,那时又像蝴蝶般起舞了。

13.水边的鸟刚悠闲地从河畔伴着云儿飞过,蝴蝶又在水面上飞舞,似乎给大地带来一份滋润,似乎新的希望马上来临。夕阳收回了最后一丝笑容,消失在西边的天空,鸟也归巢了,到处亮起盏盏明灯。此刻,我真切的感到心灵的踏实与自由,我又得到了安慰。

14.晨曦,天还未亮的时候,我借着微弱的灯光,来到窗台前。环视四周,天地间还沉浸在一片蒙胧之中。仰望天空,俯视大地,我感受到了其间的奥秘;天空洒下“醉意的粉尘”,大地的生灵都享受着这甜美的梦境!

15.天渐渐亮了,太阳以崭新的面貌再次露出红润的脸庞。顿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着光芒照红了天;照明了地;照进了房屋;照亮了我的心。风,带着天地的灵气吹进我的胸膛;水,汇集天地的灵气流进我的心房!

16.月牙儿出来了,悠悠的挂在天上,像个慈祥的妈妈,笑眯眯的哄着地上的娃娃。月牙儿出来了,静悄悄的挂在天上,像个俏皮的娃娃,规规矩矩的看着稀稀朗朗的星星。月牙儿出来了,弯弯的挂在天上,像个金黄的小船,平稳地驮着那闪烁的金光。月牙儿出来了,轻轻地挂在天上,好像个笑着的眼睛,在黑暗的天空里,发出闪亮的光明。月牙儿出来了,多么美好,多么祥和,多么可爱!

17.生命中总有这么些时光,为春天百花争艳而迷恋,为夏天炫丽多姿而热诚,为秋天红叶洒疆而痴情,为冬天冰封万里而狂舞;踏着朝阳向青春问好,寻着微风向现在奋斗,伴着霞光向未来致敬;我们走过的流年,错过的风景,虚度的光阴,而时只剩下残缺的记忆,每一段都播放着喜与悲、苦与乐、泪水与欢笑。此时流年过半,我,你们都坚强。每一份辛酸都承载一段故事,我和你就书写在那春、那夏、那秋、那冬、那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因为那有你我完美的邂逅及微光的红晕。

18.操场边的绿化带里树立着一排苍翠挺拔的水杉,我走近它,用手抚摸它。疙疙瘩瘩的树皮上布满了斑驳的裂纹,组成了不规则的图案,透露出一种沧桑的美来,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一个个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的日子,时光流逝,四季变迁,水杉就像一名英勇的战士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寸步不离。酷暑炎炎,烈日当空,我仿佛看到他已经大汗淋漓,但他仍在为我们避暑遮阳;寒冬腊月,朔风凛凛我仿佛看到他已经瑟瑟发抖,他仍在为我们挡风避雨。水杉的毅力令我赞叹,令我倾佩。人生的道路上是充满障碍的,但若是有了水杉这种坚定不移的品质,又有什么能阻扰得了我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之人物描写的方法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中,人物描写方法有许多,不同的描写方法刻画的人物性格会有所不一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作之人物描写的方法,欢迎参考阅读!

一、白描

利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色彩修饰,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最大限度的少用形容词,单纯的描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胳膊下挟着一叠大小不一的书籍。”《藤野先生》——鲁迅

寥寥数语,变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对教学的治学严谨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用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把人物塑造为形态各异、千奇百怪、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润滋《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母亲的中考写作素材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风轻轻地撩动着窗棂边的风铃,在悠长的音韵中,我的思念慢慢沉淀下来,象沏成了一杯香茗,我没有仰脖而饮,而是静静地凝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流金的岁月,不再见她乌黑的发,如水的年华,不再见她美丽的脸,只有那微笑依旧荡漾。——题记

如果不是那一次的错误,我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母亲的味道……

夏日的黄昏依然还是那么淡热,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压抑的气氛让人几乎窒息。我照例走到阳台拿换洗的衣物准备洗澡,却发现雪白的T恤衫上沾着几抹红色,当我看到旁边的红色外套时,我一切都明白了……

气急败坏地我拿着衣服冲到楼下,站在厨房门口就冲母亲大声嚷嚷:“妈,你这衣服怎么洗的,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衣服要分开洗,我以后怎么穿呀?”母亲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盯着衣服看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对不起,我没注意,下次不会了。”哪儿还有下次,你总是这样,你是个不合格的妈!”我气势汹汹地喊到,母亲的脸“唰”的红了,她委屈的低下有,像个犯错的孩子,两只手在围裙上下不停地摩挲着,眼中似乎有泪光闪过,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话好像说得太重了,想道歉,却张不了口,母亲默默走开了。

第二天清晨,我被“唰唰”的流水声从睡梦中拉起,出于好奇,我循着水声走到卫生间,却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母亲弯着身子,在洗脸池旁一遍遍搓洗着我的衣服,她面色疑重地看着那一块红斑,两只手交替地搓柔着,汗水已浸湿了她的衬衫,额头上沁出了一颗颗汗珠。我吃惊地望着这一切,泪水模糊了我双眼……

母亲看到我,有些紧张,半响,她才微笑地对我说:“早饭在桌上,你先去吃吧。”我仍然盯着那件T恤衫,她极不自然地对我笑道:“这衣服我再帮你洗洗。”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冲了上去抱住了母亲,紧紧地搂住她的脖子,泪水如雨般滴落在她的肩头,沾湿了她的衣服。

母亲笑了,泪光点点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