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探险文章写作20篇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章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6380

作文

31

篇1:5.劝说类文章的写作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教育特别强调观点的形成与表达,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和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作文训练中,主要体现在劝说文章写作上。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一直持续到高中阶段。

学生在进行劝说类文章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几点要求:

(1)导言部分陈述劝说的目的,给出理由;

(2)陈述充足的理由,用事实和例子来支持;每个事实和例子都独立成段;

(3)结尾总括全文,再次重申劝说的目的,鼓励读者去行动。

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过程,用简单的框架图表示如下:

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清楚而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作基础:学生如何写好想象文章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力是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那么大家知道学生如何写好想象文章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想象是以感觉、知觉和记忆为基础的。三者的区别在于:感觉、知觉反映当前事物的形象;记忆反映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想象则反映未曾经历过的或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及各种妖魔鬼怪,都是想象的形象,是非现实的。?想象在科学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受想象的启发而获得的,无数文学人物的形象是通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认为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绝对必需的。例如,茅盾说:“创作文学时必不可缺的,是观察的能力与想象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

想象力的基础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牢固的记忆力。较强的想象力表现为:善于控制想象的方向,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善于提高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善于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非现实的新形象;想象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这种较强的想象力主要是经由人的后天教育与环境熏陶,通过实践的锻炼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重视并且认真培养、锻炼想象力,就可使想象活动在写作中发挥开拓思路、强化感情、促进独创、深化主题的作用。

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写作中的想象按其创造性的本质来说,则都是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科学写作中的想象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而文学写作中的想象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

文学创作想象的主要特点是进行表象的分解与综合。只有在理解想象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经过不断的写作实践,培养出丰富的想象能力。

[写作基础:学生如何写好想象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章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316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在马海祥看来,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细节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9、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

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在马海祥看来,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

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

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14、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15、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19、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

此外,马海祥提醒大家写作的时候还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21、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22、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23、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24、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

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

此外,马海祥建议你可以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25、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马海祥提醒大家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7、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28、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29、远眺近看法

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

但是,远眺不可能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

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30、内外结合法

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

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法。

31、移步换形法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

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

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32、说明介绍法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3、环境衬托法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

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马海祥提醒大家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34、彩笔描绘法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

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

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35、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

马海祥提醒大家: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36、时序变换法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37、生长变化法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

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38、展开联想法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

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39、突出重点法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

在马海祥看来,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40、对照比较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

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41、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

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

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42、静态素描法

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43、总分结合法

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

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4、特征举例法

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45、特征说明法

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46、重点突出法

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某一动物,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写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时,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使重点部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有的对主要特点详细描述,次要特点一笔带过;有的则内写主要特点,不写次要特点。

47、成长变化法

用成长变化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把动物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写下来,不能采用写流水帐的方法,描写动物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时,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间衔接不上,使读者看了莫明其妙。

动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系统地观察,要不意识地写系列观察日记,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最后,只要将观察日记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动物成长过程的文章。

48、实验证明法

采用实验证明法首先要找出动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及习性,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动物确实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和习性。

在记叙实验的过程时,要把实验的方法、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这一类作文一般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明白道理的顺序写。

49、群体描写法

描写一群动物,最要紧的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动物,重点观察,重点描写,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写,或者略写一笔,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

马海祥提醒大家:对重点描写的动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绘,对略写的动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写一群动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现场目击法

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把观察的地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起来具有真实感,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

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具有科学性。

51、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52、动物自述法

动物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动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当作动物来写,这里要注意在写作时把“我”和动物融为一体,不能露出痕迹来。

动物自述法是采用拟人的方法来描写动物,因此在描写时,既要反映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特点,又要体现人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显得生动活泼。

53、议论抒情法

采用议论抒情法记叙动物,要对能给予启示的动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议论或抒情时就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抒情法要把动物的某些特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质、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

描写动物特点时,要为议论抒情作好准备;议论、抒情时,要围绕所描写的特点进行,采用议论抒情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54、景物衬托法

景物衬托法就是描写动物,首先要集中笔墨描写好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描写要成为文章的中心;其次描写动物周围的景物时,要为描写动物服务,景物的描写在全文中只是起衬托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55、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56、随时变化法

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

57、日内变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

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58、定点换景法

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

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59、定景换点法

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60、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61、围绕中心法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

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

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文章写作的构成方式和思路》的相关介绍)。

62、分类描写法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

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63、听看想法

听看想法一般用于对刮风、下雨、打雷、下雪等气象变化的描写。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围绕同一景物写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文章的笔墨既集中,又有变化,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到和看到的交代清楚,在写看到的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等。

64、描写议论法

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最主要的是把描写和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描写景物时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把有关景物写具体,议论时要针对描写得最具体的景物进行议论。

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同样要注意把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交代清楚;同样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具体的景物。

65、动静结合法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

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66、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67、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

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

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68、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

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

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69、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

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70、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

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描写环境的设施时,要注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地域特点的地方写出来。

71、参观介绍法

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环境一般按照参观的顺序写,因此记叙时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同时要根据参观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把看到的事物写下来,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把看到事物的外观特点和它的作用、意义结合起来写,这样可以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

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向导的介绍穿插起来写,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

72、画面组合法

采用画央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要从社会环境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采取画面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73、分类介绍法

描写社会环境,除了描写社会环境的景物外,还可以写人情风俗、地理风貌、气候物产和光荣历史等,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就是有重点地选择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进记叙,这样才能反映出社会环境的特点。

74、触景生情法

采用触景生情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必须是情由景生,有感而发,也就是看到景物以后,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好像非说出来不可,其次描述时要以情为主,以景为次,写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都应当句句是情,字字是情,这样写来的文章就特别感人。

这种写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两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

75、粗笔勾勒法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76、工笔细描法

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

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77、画龙点睛法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78、人物特写法

特写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人物特写法就是围绕人物的最显著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

采用人物特写法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把有关部分写具体,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79、动态速写法

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作过程中神态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下来。

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

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既要用简笔勾勒出人物神态和表情的特点,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80、动静结合法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

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81、展开想象法

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

马海祥提醒大家一点: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82、比较描写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以比较是反映人物特点的一种好方法。采用比较描写法,可以写出人物外貌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注意客观地进行比较,不要故意贬其他人。

83、人物漫画法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描写人物肖像时,有时对人物的某一特点进行夸第描写,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采用人物漫画法时,要注意夸攻得适当、合理,这样读者看了有真实感,人物漫画一般用于对人物的贬斥或讽刺。

84、自我介绍法

要描写自己,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自我介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描写自己,做到既不吹牛,也不自卑,要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知道别人怎样看自己,因此在平时要经常留心老师、父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

其次,描写自己要抓住自己的最主要特点写,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回忆,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写。

85、结合时代法

时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点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脑后都有一根长辫子;现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发或小平头,时代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旧社会的人穿着长袍、马褂;现代人穿中山装、甲克衫等等。

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时代特色,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外貌、衣着、打扮也不一样,少数民族的打扮与汉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样,所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还要注意地域性。

采用结合时代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把人物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外貌、衣着、打扮、形态描写出来。

86、步步深入法

步步深入法是肖像描写中的一种动态描写,也就是要写出人物外貌的发展、变化。因此采用步步深入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前后联系,做到前后描写,同中有异,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

步步深入法是在记叙人物活动时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因此描写时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不协调的感觉。

据马海祥了解:步步深入法是分成几次描写人物肖像的,而且每一次的描写均有变化,因此在描写外貌前,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地说明。

87、连续动作法

连续动作法一般用于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过程,如跳高、跳远、游泳、切菜、烧饭、钓鱼、挑水等,描写连续动作时,要按动作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通顺、连贯;其次描写连续动作,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

88、交替叙述法

运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动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比赛,如乒乓球比赛、下棋、摔跤、打羽毛球等;另一种是描写人和动物的争斗,如打虎、捉蟋蟀、钓鱼等。

采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双方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动作合拍,即防守一方的动作与进攻一方的动作对应;其次,要注意各自动作的连贯性,即每一方的动作都是连续的。

89、概括描写法

连续动作法和交替叙述法一般是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概括描写法则并不把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是抓住动作的特点进行概括描写。

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动作,要先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然后通过分析,总结出动作的特点,再进行描述,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比赛过程中的双方动作,要注意有总有分,有详有略。

90、天女散花法

天女散花法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活动场面中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即每一个人的动作都要与确定的中心有关;其次所选择的动作要有代表性,这样,全篇文章才能有整体感。

马海祥提醒大家一点: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的动作,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先介绍动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动作。

91、动作分解法

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的慢动作,就是把人物的快动作慢慢地放映出来,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这种慢动作的方法。

采用慢动作法来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的过程进行分解,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最后一步一步写下来,采用动作分解法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的细小动作进行描写。

92、独白法

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

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93、对话法

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

此外,马海祥提醒大家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94、直接描写法

直接描写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人物的心理,采用直接描写法描写人物心理时,要把想什么、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写出来,这样才能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其次,要把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写出来,这样读者看了以后,才有真实感。

95、回忆想象法

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

采用回忆想象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96、梦境幻觉法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往往是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梦境和幻觉有现实的基础,文章中对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往往用来表现人物的理想或幻觉,因此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写出人物的愿望和要求。

梦境和幻觉往往有一定声面,所以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把场面具体地写出来。

98、一事写人法

一事写人示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一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其次,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

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样,人物的思想品质就能得到充分表现,人物形象也就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深刻。

99、几事写人法

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

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

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

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100、对比写人法

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出高低、大小、好坏、多少,写人也是如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出先进和落后、高尚与卑贱,优秀和不良,对比写人法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变化;另一种是一个人和另一个比,歌颂其中一个人或使另一个人受到教育。

采用对比法写人时,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的和主要问题,做到主次分明,切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对比时要合情合理,不能采取故意拔高或贬低的方法,把好的捧上天,把差的贬入地,使人不可信,此外要注意前后照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申论文章写作技巧:策论文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也指出了“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小编收集了策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追根溯源——什么是策论文

所谓策论文,简言之即文章的正文部分以提对策为主。近几年的国考和省考文章命题中都有所涉猎,且题干或要求中已限定只能写策论文。例如:

[2013年国考地市]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是指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政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2010年广东省考]针对材料中所反应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二、明确规范——策论文的文章格式

作为申论的文章写作,行文规范是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政府机关工作的基本特点。对于策论文写作理应体现以下之规范:

P1:开头 概括材料,分析主题、提出总论点

P2:分论点一(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3:分论点二(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4:分论点三(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5:结尾 总结升华

从此规范可见,策论文的基本特点在于文章主体段落必须以对策加以呈现,望考生能谨记。

三、避免误区——策论文的注意事项

当前很多考生在写策论文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一:策论文即文章只能写对策,不能有分析。这是很多考生在文章写作常犯的一个错误,申论文章的写作在于说理,说理势必有理有据,因此自当有分析有对策,分析愈透彻,方显对策之针对性。

误区二:文章主体段落有对策即为策论文。申论文章角度的区分不在于文章篇幅的大小,对策多即为策论文,这是常见的误解。而根本性的判定文章是否为策论文在于段旨句是否为对策。

四、学以致用——策论文分论点来源

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管是作为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或是来自于材料中主题所涉及的对策都可成为文章写作的分论点。

以2013年国考地市文章写作为例,材料中谈到了很多文化发展的对策,例:发展文化人才、搭建文化阵地、扶持本国文化事业、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都可成为本文写作的分论点,考生可根据对策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策之间的密切程度酌情筛选,确定分论点。

同时,考生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对于文化发展的对策也可以结合自身,从实际中出发,例如,扎根群众,提高文化自觉性;认真学习,提升文化自信;抵制西化,捍卫文化尊严等等,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章写作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4.传记类文章的写作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二年级开始“聚焦传记”,三年级还有一次同样内容的文学聚焦活动。这时的传记是为别人写的叙述故事。五年级的文学聚焦则是自传。教师在教学自传的写作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自传的特征,自传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写作之前,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这种体裁的特征和写作方法。写作一篇自传,需要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作文必须是第一人称,注意语言技巧和惯用法、口语交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提供现成的自传作品,让学生阅读,以阅读带写作。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常见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2448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二十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

9、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14、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15、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19、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章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型,是中考阅读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什么是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不清楚,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以至于把写作手法与语言特点混为一谈,为使学生弄清楚写作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区别,现把各种写作手法罗列在下面。写作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同学们参考学习。有效提高中考阅读能力。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微笑文章标题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308 字

+ 加入清单

标题的意思为“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小编收集了微笑文章标题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篇点击量高的微信文章往往取胜在于标题上,标题是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了自然有人点击,其次就是看内容是否够吸引,就会有人转发,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微信文章标题的写作方法。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广告,读者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他们看到的第一个影像、读到的第一句话,或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可能就是决定这则广告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假如第一印象是无趣或跟自己没有相关性,那么,这则广告就不可能吸引销售对象;但如果这则广告提供了新信息或有用的信息,或承诺看完这则广告会带来好处,那么这份第一印象就可望赢得注意力──这是说服读者购买商品的第一步。

但具体来说,到底什么是“第一印象”呢?

对于平面广告,第一印象取决于标题和视觉设计。

对于宣传手册,第一印象取决于封面。

对于电台或电视广告,第一印象取决于播出的前几秒钟。

对于直效邮件,第一印象取决于封面文案,或销售信的前面几句话。

对于公关新闻稿,第一印象取决于第一段文字。

对于商品目录,第一印象取决于封面。

对于产品说明会,第一印象取决于前几页幻灯片或活动挂图。

对于公司网站,第一印象取决于首页设计。

对于电子邮件广告,第一印象取决于寄件人和主旨栏。

无论你的内文文案多有说服力,或者产品有多杰出,如果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广告就无法成功。大部分的广告专家会同意,能够赢得注意力的标题才是广告成功的关键要素。

建议你准备一个资料夹用来搜集一些精选范例,以便你在构思自己的营销素材时用作参考。假如你一时想不出广告标题该怎么写,这些范例会是最有帮助的灵感来源。

以下是几个标题范例的例子,当然,我的精选范例不只有这些。我会将这些范例加以分类,参考的时候比较一目了然。

1、在标题里提出疑问

日本主管有哪些美国主管没有的优点?

2、结合时事

和玛莎·史都华一样掌握市场先机,且不必像她那样做内线非法交易。

3、创造新名词

“强化隔离润滑油”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让你的机械工具寿命延长六倍。

4、传递新消息,并且运用“新推出”、“引进”或“宣布”这类词汇

国防部已宣布一项轻松降低预算计划。

5、给读者建议,告诉读者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点火烧烧看这张防火材质优惠券。

6、利用数字与数据

前所未闻,一棵树开出一万七千朵花?

7、承诺会提供对读者有用的信息

如何避免在建造或购买房屋时犯下大错。

8、强调你能提供的服务

即日起,我们的最佳新书提供预购,就如同订杂志一样简单。

9、讲故事,描述一段过程

我坐在钢琴前时,他们还在笑;然而当我开始弹奏……

10、提出推荐性的意见

现在就必须买进的五档科技股。

11、说明好处

管理UNIX系统数据库,已经从困难变容易。

12、做比较

只需要文氏洗涤塔一半的用电量,就能够解决贵公司的空气污染防治问题。

13、使用能够让读者脑中浮现画面的词汇

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在你的肚子里“爆炸”?

14、引述见证

超过50万英里的飞行记录证明,我们的凸轮轴在保证期限内运作优良。

15、提供免费的特别报告、目录或宣传册

我们的免费报告揭露鲜为人知的秘密,告诉你百万富翁如何守财、并且善用政府提供的资源。

16、直接点出服务内容

手术台修复服务,修复期间免费租借替代手术台。

17、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你必须买进的唯一科技股,不是你想的那一支!

18、承诺要公开秘密

揭露华尔街的潜规则。

19、具体说明

在时速60英里的驰骋下,新劳斯莱斯的最大噪音来自电子钟。

20、锁定特定类型读者

征求童书作者。

21、加入时间元素

不必久候,快速办理公司登记。

22、强调省钱、折扣或价值

价值2,177美元的宝贵股市快讯,现在只要超低价69元就订得到!

23、给读者好消息

银发族也可以拥有好听力。

24、提供能够取代竞争对手产品及服务的其他选择

没时间上耶鲁大学?参加我们的在家进修课程吧。

25、提出一项挑战

你的头皮健康经得起指甲测试吗?

26、强调有保证

保证应用软件开发速度增加6倍,否则退费。

27、明列价格

主机连接8台计算机,只要2,395美元。

28、做出看似矛盾的说法

靠“内线交易”致富,而且100%合法!

29、提供读者无法在其他地方得到的独家好处

鲜为人知的交易秘密武器,让您获利翻5倍以上。

30、指出读者关心的事

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以失败收场?我们提供突破之道。

31、不妨用“听起来难以置信……”句型

听起来难以置信,但今天一家股价2美元的小研发公司,不久的未来股价可能飙升到100美元。

32、画大饼

让您年轻20岁!

33、强调商品的投资报酬率

僱用不称职员工所造成的浪费,超过他们年薪的3倍。

34、运用“为什么”、“原因”、“理由”来写标题

制作公司在拍摄重要的电视广告时,偏好采用UnilusStrobe牌灯光设备的7大理由。

35、回答关于商品或服务的重要问题

委托债务催收公司前要提出的7个问题……我们对每个问题都有好答案。

36、强调买就送

免费送给您──现在订购,就送价值280美元的免费好礼。

37、协助读者达成目标

协助您在未来30天内推出突破性的营销计划,而且完全免费!

38、做出看似矛盾的说法或承诺

不需要开冷气,您家里的每个房间就能立刻凉爽无比!

标题是广告的一部分,功能在于引起注意,而引起注意是说服读者购买产品的第一步。

耍噱头、卖弄文句或夸张吹捧,都不是构成出色标题的要件。一则设计精妙的标题,当它的精妙之处能强化销售信息、加深读者印象时,才算真正具备价值。可惜许多文案写手为了创意而创意,导致精心的设计反而模糊了销售信息。

微信文章的标题是一篇微信文章成功的关键,第一印象一定要把握好,上述小编为大家介绍了38条写一个成功标题的条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国考申论文章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地说,文章写作题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下面小编就从文体、内容、语言和结构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好申论文章。

一、文体

申论文章必须写成议论文。申论文章写作题虽然没有文体限制,但一般都会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而议论文最能使文章的观点突出,详细的议论还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此外,申论考试阅卷时间较短,要使阅卷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文章观点、明确文章结构,议论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采用议论文意味着申论文章必须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1.论点。即文章所要议论、阐释的观点,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看法或主张,无论是阐释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具体措施,都要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

2.论据。即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文章写作题常用的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和统计数据等。

理论论据是指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观点。文章写作题常用的理论论据包括经典著作中的理论、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

3.论证方法。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则是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申论文章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二、内容

1.观点鲜明、正确

这一条要求包含两个方面:

(1)观点鲜明。鲜明,就是考生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要让阅卷者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展开论述的,而不能让阅卷者雾里看花。议论文不需要朦胧美。

(2)观点正确。观点正确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观点符合命题者的命题要求,没有离题。

二是观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认识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如“坚定的信念是一切事业成就的前提”,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并不科学,也不严谨。

三是观点符合官方看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申论考试是录用政府工作人员、模拟政府具体工作的考试,必然要求应试者从政府立场出发思考问题,因此考生提出的观点必须符合政府意志,并同中央政策精神保持一致。“主流价值观”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一个基础,观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是对公务员的必然要求。

2.见解深刻,有一定高度

这是对申论文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即作者思考问题时要尽力向更深层次挖掘,看到问题的本质。文章要避免大而无当、思想空泛,或面面俱到、认识肤浅,要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价值。

杜绝思想空泛的毛病,考生可以把论题范围变窄,并注意选择论述角度,适当缩小题目,论在实处。要杜绝认识肤浅的毛病,一要把研究的问题“吃透”,抓住要害和本质;二要强化政治理论素养,让自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要克服蜻蜓点水式的浮躁心态,从理论或实践上做深入认真的分析。这样的文章才会具有深刻的见解。

3.逻辑严谨

逻辑严谨,是指运用论证方法组织材料论证论点的过程合乎逻辑、合乎事理、严密周全,不存在以偏概全、论据证明不了论点、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4.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就是观点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通过例举实际情况来论证和支持观点。文章的论据要贴近现实。申论文章最忌假、大、空,空有观点而无事实佐证的文章会显得空洞无物、苍白无力,在考试中绝不可能得到高分。

联系实际具体要做到:首先,文章立意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从具体问题出发。其次,要有具体事例作为观点的佐证。

5.内容丰富

即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具体要求:

首先,文章论点要全面。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分解,提出分论点,用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

其次,分析充分,要有理有据。这要求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措施等,分析要做到深刻、有条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

三、语言

1.简洁规范

2.有一定文采

即语言的使用在保证简洁、流畅、规范的基础上要生动、丰富。这是近年来申论考试对文章写作提出的新要求。考生可以少量引用俗语、诗文,恰当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适当使用排比整齐、富有气势的句式,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结构

1.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首先要求文章要有题目、开头、主体内容和结尾。开头、结尾各自独立成段而不可与主体内容合并在一起。其次要求文章应在开头提出论点,主体部分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结尾得出结论,三者缺一不可。

结构是文章的“筋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算完成整个文章的写作意图。

2.条理清晰

申论文章有清晰的文章脉络,文章层次要鲜明。第一,要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组织安排文章的段落,例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第二,文章要尽量简化层次。申论文章较短,10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分为十几个段落明显是不合适的,文章会显得杂乱无章,每段内容必然也稍显单薄,无法将内容论述深刻。

但从另一方面讲,文章也不可不分段落,或仅开头、结尾分段而主体部分不分段。“开头——主体——结尾”的“老三段”在申论文章中不能体现清晰的结构脉络。一般情况下,申论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在三到六个自然段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章结尾写作方法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好的结尾大多是简练的、生动的、恰到好处的。那么我们在作文中如何做到有一个好的结尾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章结尾写作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作文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的结尾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我们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我们的“诗外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人与鸽子文章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学习了老人鸽子这篇文章后,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上看出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老人与鸽子”,可以写出老人养鸽的经过,可以写成--------------记叙文!

写出“老人与鸽子”是最好的搭配,从正反面去分析,可以写成------议论文。

“老人与鸽子”,鸽子可以为老人寄信,写成---------------------说明文

“老人与鸽子”,可以写老人与鸽子之间的感情,写成-------------抒情散文!

如果你情感丰富细腻,你可以写成-----------------------------------------诗歌!-----老人与鸽子!

好啦,以上就是老人与鸽子这文章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写作方法,有没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全文共 23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文章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今把各种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罗列到下面。

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表达方式:

1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1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1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表现手法:

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2、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3、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4、衬托 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6、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7、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8、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9、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0、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1、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2、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13、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5、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6、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17、意境: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探险议论文写作素材:有关探险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1、只有在探险中,一个人才成功地认识自己,找到了自己。——AndreGide

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3、有探险才有希望。——[古罗马]塔西佗:《历史》

4、勇士面前无险路。——英国

5、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林语堂

6、危险面前测勇气。——欧洲

7、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蔡康永。

8、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季米里亚捷夫

9、生命是一种探险,那些柔弱的小茎能在风中成长,我又何必在急长长的风季。——佚名

10、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汪国真

11、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霍金

12、能勇士面前无险路。——英国

13、探险的步骤通常会有成功的结局。——[波兰]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14、探险常常带来乐趣。——[英国]培根:《随笔集·论爱情》

15、读书是至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法郎士也已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见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杜威《读书的艺术》

16、当你第一次背起背包踏上远方的路,就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佚名

17、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

18、“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作绝招二文章主体段落三大杀手锏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举实例

思维短路,举实例!提出一个观点,举实例!提出一个方案,举实例!而且者也是我们揭示一个观点最好的方式,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无法继续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尽管举例子!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dvertisers have adopted every possible simulative factor in ma-ki-ng ads, such as sound, light, colours, cartoon films and human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to advertise a certain food, advertisers will ask an actor or actreto sit at a table and devour the seemingly delicious food while they fime him or her.

更多句型:

To take … as an example, One example is…, Another example is…, for example

二、做比较

方法:写完一个要点,比较与之相似的;又写完一个要点,再比较与之相反的;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指纹,没有相同的树叶,文章亦同,只有通过比较,你才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through comparison)和不同点(through contrast)。下面是一些短语:

相似的比较:

in comparison, likewise, similarly, in the same manner

相反的比较: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whereas, while, instead,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compared with …,

三、换言之

没话说了,可以换一句话再说,让你的文章在多一些字,或者文邹邹地说,是让读者更充分的理解你的观点。

实际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下面的句子实际上就三个字 I love you!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you. That is to say, I love you.

I am wild about you. In other words, I have fallen in love with you.

或者上面我们举过的例子:

I cannot bear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cannot put up with it.

因此可以这样说:I cannot bear it. That is to say, I cannot put up with it or I am fed up with it.

in more difficult language, in si-mp-ler words, put it more simpl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素材:关于探险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全文共 2248 字

+ 加入清单

1、水流加快了,一个急转弯,我们便来到“猿人世界”,在茂密的森林中,能看见人类的祖先活灵活现的身影。它们有的坐在草地上,围着一个圆东西看着,有的吊在树上嬉戏,还有几个在水边洗脸洗脚。

2、勇于探险者,是具备远大志向和一往无前的人。他们知道从未知到已知,是一定需要探险这个过程的。

3、探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的每一点成果都是勇于探索的结果。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探索?”驾驶宇宙飞船去考察月球、火星与木星,这是探索;攻克一道难题,学会做一件自己不会做的事,这也叫探索。当然,探索需要智慧,但是,更不可缺的是勇气。当你遇到一道难题时,你胆怯了,退却了,你失去了探索的勇气,那么一定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4、探险需要无私的精神。探险为了什么?探险是为全人类的未来去努力、去探索。这项活动,富于挑战性、刺激性,又极具危险性。通过探险,可以证明我们的意志力、信心,但一旦计划不够周密,出现疏漏,就有牺牲的危险。作为探险家,必须具备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样,他们才不会在死神面前低头,才能在危难时刻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开发出更多更有用的地球资源,为全人类服务。

5、此次探险之旅途径的“邓小山道”是圭峰山通向云峰山的捷径。“邓小山道”是邓家后人拜祭先人墓地时开出来的一条向山下走的羊肠小道,因起点处立着刻有“邓小山道”的石碑而得名。小道所经之地有真正的原始森林的味道,浓荫蔽日,厚厚的落叶和杂草、灌木覆盖着山体,枯死的大树东倒西歪地横卧在路上或两旁,平添了几分岁月的苍桑。

7、人类因探险而富强,生活因探险而美丽。拥有一份勇于探险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世界需要探险,生活需要探险,发展需要探险,只有探险才有创新!

8、乘险抵巇、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履险蹈难、 危在旦夕

9、船继续前进,洞的深处,出现了微弱的光线,无数庞然大物忽隐忽现。当船靠近时,我们俩才惊奇地发现,原来是许多形象逼真的恐龙。若不仔细看,还真要吓一跳。

10、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遇到传说中的蛇,大概是冬眠了吧,这使探险变得既不“惊”又不“险”。

11、奇怪的是一只鸟儿也没有看到,夏天,这里是鸟儿的乐园呢!看来夏天才是探险的最好时机。

12、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对探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英国的探险家斯克特和他的队员们第二个到达南极,在归途中全部遇难;中国登山队王富洲等四名队员在1960年成功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探险绝不是一种激情的释放,更不是一时幼稚的冲动。探险,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13、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许多的秘密。探险家的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14、探险需要永不枯竭的力量。任何一项探险活动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完成的,他可能耗费探险家一年、两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有很多时候,我们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由于时间或者空间因素的影响,我们却始终不能到达成功的巅峰。这时,我们必须用耐心、信心、热心去鼓励自己,积蓄出向前奋进的力量,一直向前,向前……

15、探险需要永不言弃的信念。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辽阔的天空、巍峨的高山、浩瀚的大海……但地球上还有许多我们人类不曾涉足的地方,那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作为探险家,必须敢于用自己对探险的热情和勇气去挑战自然、挑战困境,无论这条路上有多少荆棘。执着的信念会让我们的探险换来硕果!

16、船随着水流的速度向前冲,突然,船拐了个弯,进入一个漆黑的山洞,里面伸手不见五指,还时而响起恐怖的蝙蝠叫声。

17、丛林穿越,崖降,溯溪,溪降这一路,深山幽谷,溪水涔涔,基本保持原生态,自然风光是原始质朴的美。虽然已经被开辟为旅游线路,所幸人为因素算来不多,不显,就是在陡峻之处加了防护的铁链及助力的钢管。漂流艇出发前,教官嘱咐我们要爱护万泉河,保护生态。心里有记着,但玩得高兴也有忘乎所以的时候……

18、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迷人魅力的巨大宝库,人类以其坚强的信念和巨大的意志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去探索、解开并诠释着自然的种种奥秘,而探险家就是人类探索过程中杰出的代表。哥伦布、麦哲伦、徐霞客,阿姆斯特朗、加加林等,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顽强毅志、以及与自然做斗争的乐观精神和了解自然的坚定信念。

19、探险,不需要一定得胜利,只需要一定的价值,成也英雄,败也英雄,这,才是探险真正的意义。

20、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赞颂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都在赞颂英勇的使者郑和;都在赞颂勇敢的冒险者鲁滨孙,都在赞颂伟大的徐霞客、王雨生。而他们一生所追求的事业,正是探险。全世界的人都为着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而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留下我们的足迹,如果说探险不是一项有益的活动,那么这些难道是人类愚昧无知的表现吗?

21、在进行探险的时候,一些难以想象的环境因素会随之出现,这些难题是在探险前无法想到和预计的,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参考方法和处理方案了。探险者必须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能克服困难的!

22、任何探险,不论是小是大,只要有心做下去,都会是一件了不起、有意义的事,因为一个人同不可战胜的厄运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因为他曾经奋斗过,并且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即使是失败了也是值得赞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划线句子就是点名文章写作意图写作目的的句子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1.指出其结构作用:总结全文;

2.指出其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点明本文的写作意图,倡导人们  做什么   。

例如:人们种植香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社会消费香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吸烟,严重损害着自己的生命,威胁着他人的健康。我们要切实行动起来,高高扬起禁烟的旗帜!

划线句子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倡导大家积极参与禁烟行动。

解这种题型,首先要看划线句子属于哪种类型。类型判定要准,否则就要出现错误——因为不同类型的划线句子,答题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基 础能力,比如说明方法的判定能力、中心句的判定能力、承上与启下的判定能力、不同说明方法带来的表达效果等,只要这些必要的基础都具备了,回答这类问题就 会变得异常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作的基本方法的文章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支观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指导观察,激发兴趣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教案《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3、出示学习目标。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学生回答。2、教师适时板书。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2、交流讨论。3、小结:(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2)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1)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2)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3)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习作题目:自定。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二)读写迁移,运用写法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1)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2)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3)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4)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五、课堂练习

1、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描写类文章的写作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严格地说,它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一种文章类型。可是,美国语文却把它作为单独的类别,作为写作专题,训练学生如何写作“描写”。同样,在写作专题训练前面有这样的引导语:

描写是用词语绘制的画面,它可以帮助读者去看,去听,去品味,去感觉,去闻一闻你正在写的东西。在你自己做描写之前,先以学生的作文为示范。

如何进行描写?教材提出指导要点:

好的开头告诉人们要描写的东西。好的描写包括表示感觉的词语,如:大的,小的,高的,短的,矮的,黄的,灰的,等等。好的描写使用细节。

这是对一年级学生描写表达方式的训练提出的要求。不同年级的描写要求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四年级的描写要求就比一年级略高:

好的开始句告诉读者将要描写什么;准确、生动的词语在读者脑中构建心理画面;按照时间、空间和重要性来安排细节先后;感觉词语能帮助读者想象描写的画面;结尾概括描写的内容。

五年级的描写要求比四年级又会略有提高:

开头交待要描写的内容;形象化的描述让读者想象它看起来、听起来、闻起来、尝一尝、摸一摸是怎样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读者心里产生清晰的画面;按照时间、空间或重要程度的顺序安排细节;结尾总括全文。

这种对描写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一直持续到高中阶段。可见,他们把具体细致的描写当成一种踏实的文风,当成写好作品的关键元素来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申论文章写作技巧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申论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和古代的“八股取士”中的“策论”相同。小编收集了申论文章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1、标题。标题就是文章的龙眼,一定要体现文章的内容。

2、正文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纶材料来进行。

(2)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分析问题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3)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到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备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的精神;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最好是前后对应;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使之既照顾到全局,又照顾到特殊情况,既解决主要问题,又控制次要问题,特别是杜绝新问题滋生。

(4)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或者使用段旨句,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总之,考生应当明白,无论从阅卷教师具体情况还是以机关工作作风来衡量,这种简洁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值得提倡的。

(5)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还考虑到政府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做,法律对为些应该怎样制裁。

(6)考生要注意,清洁的文面和工整漂亮的文字能够让评卷教师赏心悦目,也便于他们清楚地阅读和理解,在保证文章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以帮助考生获得较好成绩。

二、申论答题步骤技巧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2、思考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中心论点。注意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国家利益着想。

3、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能恰当证明材料,在头脑中酝酿写作提纲,对全文进行全盘布局。

4、将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文章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要随意修改,不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清洁。

三、申论审题技巧

申论审题切忌草草了事,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边看边总结,每看完一段材料,就在草稿纸上写个本段的一句话的总结,并且标上段落编号。二是看完材料要简单的进行分类,把所有内容相近的段落的编号归为一类;发现某两个段落有因果、对象一致、角度相同等异常亲密的关系,就在草稿纸上把他们的编号用线条连接起来,注明何种关系。

四、正确认识什么是申论

什么是申论,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和古代的“八股取士”中的“策论”相同。考试都是纸上谈兵,至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并不可能马上做出调研和论证。所以这里面就有个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问题,而这也正是申论可以速成的根源所在。这也好比相亲,花前月下不一定看的很真实,是东施还是西施,一时很难做出判断,所以里面有一定的蒙混过关以次充好的投机空间。

1、申论的提出问题一定要有客观的论证,所谓客观就是一定要有建立在可信度基础上的可操作性,让人读来在30秒钟时间内觉得你很独特。

2、申论同时也是你所真正面对行政调研论证工作的第一块试验田,你所写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是你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的展现。

3、要善于和命题人及改卷老师沟通、对话。你和命题人对话的媒介是申论所给出的大段大段的材料,你和改卷老师对话的媒介是你用笔在规定时间内所写下来的文字。你和命题人对话的目的是,要揣摩他命题的意图和要旨所在;你和改卷老师对话的目的是,要猜测改卷老师的预期想法和评判标准,以期能得到很好的评价。这样展开联想,你就会把握住申论写作的“七寸”所在。

4、考试的心理状态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太志满得意,感觉很放松,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也不要太有紧迫感,感觉时间就象日本鬼子的刺刀插在你的胸口,突突的狂跳不止。你是考试的主人,不是奴隶;你是在向人展现你的才华和魅力,不是在应付一件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幸福的文章:朝向“幸福”的写作——献给2024年的高考生

全文共 44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是唱歌的孩子,我们歌唱只为那最美的晚霞。

——王峥嵘《唱歌的孩子》

没错,我说的就是幸福,和生活有关,和高考有关。

“幸福”,我狠狠地敲下键盘,就像我在还用笔书写的年代一样,重重地写出了这两个字。这打小就认识的字,我要读它一辈子,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却为之背负了一生的行走。在我小的时候,母亲一直为没有在新年的时候适时地给我添件新衣服而内疚,看她满眼的辛酸,我就以为,有吃有穿就是我们的幸福。幸福是儿时的一碗红烧肉,虽然我的筷子只能每次沾上一点肉汤,但在母亲的眼里,我足够幸福。幸福是寒天雪地里一件温暖的棉衣,虽然那棉絮是从姐姐的旧棉袄里扯出来的,但在哆嗦着身体的父亲的眼里,我足够幸福。幸福是父亲为我制作的一把木头弹弓,幸福是从隔壁小伙伴那借来的一本连环画,幸福是上学路上一路嬉戏的烟尘,幸福是母亲从手里接过成绩单时的笑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幸福很遥远,但幸福又很切实。最忆是童时的夏夜,一张大的竹床摆放在过道上,小伙伴们一起赤溜溜地躺着,仰望满天星斗,点数着星星的颗数,我们对未来的畅想也在那时化成了天上的星星,风,轻柔的,天,幽静的,自然而又纯真……

然后,我们读书,中学,大学。然后,我们工作,恋爱,结婚。然后,我们成了父母,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却已经在年华中老去。风景换了一茬又一茬,故事演了一出又一出,庄稼收割了一季又一季,不再是青涩的少年,世界变幻着脸谱,可是,我们还是在追求幸福。

幸福,本来是很朴素的理想,可这个年代,我们的幸福越来越抽象,支离破碎的我们,我们还幸福吗?喜欢走在雨后干净的阳光下,感受那清新的空气滤过肺腹,身心都变得通透,那一刻就是幸福。可是,我们的天空是沉沉的雾霾。喜欢享受饭后路边的散步,看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化成飘渺的绸带,精神就会愉悦,那一刻就是幸福。可是,满街的阻塞拥挤的粉尘,看不见河流,只看见车流,望不见彩虹,但只闪烁霓虹。生命的使命原本是尽情地绽放自己,可是这个物欲横流功利浮躁的年代,我们却越走越狭窄越走越苦闷。红尘中的人们不再愁吃愁穿,可是幸福依旧只在海市蜃楼处。盖洛普2010年全球幸福感调查(2010 Global wellbeing Survey)数据说明,只有12%的中国受访对象认为他们的日子过得有滋味,而高达71%的受访对象表示他们在为生活而挣扎(struggling )在痛苦之中, 另外17%的受访人群说他们彻底生活在痛苦中。真正的幸福来自心灵,保持知足者常乐的心态我们才会有幸福,于是,我们开始幻想自然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该是何等的浪漫,但那所面海的房子,房价早已经高得让你不得不从明天起只能“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最终顺着山海关的铁轨去投奔他的幸福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而我们却没有勇气,只在这拥挤的世间跌跌撞撞烦躁不安。没有了纯真,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舒展的笑容,没有了真心的对视,幸福,在职场的文件和合同里游弋着,在竞争和压力的氛围里变异着,在日渐疏远的心灵间渐行渐远,我们开始怀念那儿时的平淡和贫瘠,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流水,还有那一颗颗金子般的晶莹的魂魄。

一朵城市的花被欲望的风吹落在琉璃地上,它缩成一团,被一双双物质的鞋践踏。一棵草,却在乡野一隅静静地摇曳,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无所谓魂绕梦牵。梁漱溟先生有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常常会念着这个书名,和你一样,念想着我们可以触摸着的幸福,让这个世界和我温柔相处。

黄小琥这样唱着幸福:“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

幸福,成了我们的憧憬与期待,每时每刻,每个空间,甚至高考作文场里。

苏格拉底说:“各种学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生命,生存生活的最佳境界是幸福。高考作文,就是一场朝向“幸福”的出发。“幸福”,是所有高考作文的最终归宿,也是高考作文的精神密码。正如安妮宝贝说:“写作,最终方向是汇入人世间万物的整体秩序,汇入大心的领域,如同水滴汇入大海。”那么,你看看大心的领域里,一张张焦灼沧桑的脸庞,那深深烙着的生活奔波的印痕,你就会懂得,当幸福成为我们唯一的渴望时,幸福也就是高考作文不二的朝向。

很简单,现行高考作文命题的终极目标是“立人”,就是希望我们能脚踏实地地幸福地站立在大地上,并且能够仰望星空。这种站立必须是阳光的、健康的、和谐的、稳定的,也就是幸福的。高考作文,其实你真的不用太多猜测,它就在写我们如何找到幸福,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他唯一的方向。

看看浙江省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你就更明白了幸福追寻的无处不在。“门和路”,是要引导你走上人生的幸福之路,叩开幸福之门。“童心早泯”,我们并不幸福,三句话说的其实是幸福,缺失童心的社会不幸福,泯灭真纯的人不幸福。“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她很幸福,虽然不是班级里最出色的的最优秀的,但这无碍她的幸福。幸福不是你一定要成为跑道上的英雄,而是在于你能创造出平凡生活中的美丽。拥有“我的时间”的人无疑是幸福的,能在这拥挤高速的时代留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去看看山,去读读水,去守着家人做自己爱着的事情,这是一种多么真实又情不自禁的幸福啊。只可惜,俗世红尘,多数人忙忙碌碌,最终才发现幸福其实就倒在门槛上。“角色转换之间”,那是一种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幸福,幸福应该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所有的幸福都发生在我们攀登的过程中,所以,我们有很多角色可以实践,为自己的幸福,也为他人的幸福,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氛围中我们找到了共同提升的快乐。“绿叶对根的情意”,则是用美丽的歌词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幸福在感恩中,幸福在念想中,幸福在回报里,世界因爱幸福,人世因爱而美丽,这样想着,我们就明白了绿叶的歌唱就读懂了根的守望。为什么要“触摸都市”“感受乡村”,其实就是让我们去触摸我们真正的幸福,是城市里变幻的霓虹还是乡村袅袅的炊烟,是科技时代机器的便捷,还是牧耕田园乡音的淳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关于都市的触摸或者乡村的感受,其实都在让我们寻找我们真正幸福的心灵家园。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著的《幸福之路》一书中说,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城市,农村,哪个才是我们幸福的码头快乐的驿站?“生无所息”是一种坚持,“生有所息”,劳逸结合,孰是孰非,谁更给我们真正的幸福?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往往用诗意的表达哲理的语言来呈现,但你细细一想,你真能读懂这其间的幸福诉求。记住,幸福,我们写作的最终指向!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这样致辞。物质浮躁的年代里,我们总希望遇见一份理想,来激发共鸣,来拨开雾霾照亮前行的路。灰色的心情里,我们还存有一份鲜艳。幸福,我们不绝望。高考作文是社会情绪的一个窗口,在中国的考试场上,它已经超越了知识的负载,而化为一种人文的社会的净化。虽然,考生还如此稚嫩,瘦弱的肩膀还无法承担起社会理想的重任,但我们别无选择。

平凡的世界,又扑朔迷离,我们何去何从?“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汪国真带着他的诗歌走了,留给世界的是永远的背影和他经典的点化。幸福,高考永远的“清平调”。

再读读2014年全国各个高考作文题,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幸福,或者不幸福,都是我们考场作文里的诉说主题。北京卷从“老规矩”里看当代人的生活得失,是希望我们追求幸福;江苏卷是在“不朽”中理解生命的幸福;四川卷告诉我们幸福是“人要自己站起,世界才属于他”;福建卷,对“空谷”的理解不同,你追逐的境界也不同;广东卷则是在“胶片与数码时代”的对比中理解记忆和现实的反差,怀旧,新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留恋的幸福,这和辽宁的“科技改变生活”如出一辙;湖北卷在“山顶的风景”上看出人与人的幸福境界;湖南卷里一声“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说穿了就是内心的幸福;甚至每年都雷到人的安徽卷,是剧作家和演员的艺术生命幸福思辨……文化、情感、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等,高考作文,无论怎么样的命题,写到深处就是触摸我们久违的但又必须要追求的幸福。思考幸福,我们不能丢弃向往幸福的心,淡雅如玉,清净如兰,幸福,究竟在怎么样的视线里?

有时,我会掠过一阵忧伤。成人世界里的幸福丢失,我们却在高考生的作文卷上学会意淫。命题者是很懂这个社会的,社会缺失什么,高考作文就写什么,仿佛高考生的文字能帮助我们净化世界达成心愿。

“这个世界会好吗?”,原谅我,又想起这本书的名字。

我们看着这个世界,看久了,我们把每个行走的人都看成一支支股票,一行行合同。物欲横流的年代,那撑着的伞成了我们调侃和发泄的借口。整个穹顶之下,世态扭曲般的呈现,幸福,我们亵渎着,又在拼死守望着。

所以,唱歌的孩子,别再担心你的高考作文。你的心是如此纯净,你的思想是如此简洁,岁月没有在你的脸上刻下伤痕,世俗的风还无法尽情吹入教室的角落,你如此善良,你有理由去念想这个世界的美好。你美好着,世界就美好着。我们就这样幸福,在你的文字里。

所以,唱歌的孩子,别再害怕过几天的高考作文。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拨开云雾我们能找到一点光亮。记住,朝向幸福,朝向生活,写出我们最幸福的时光记忆,写出我们对于幸福怀念的思索。也许是母亲额头的皱纹,也许是父亲弯曲的脊背,那遥远的田间小路,那隐隐约约的山间野花,那清澈如昨的童年小河。想一想,我们曾经怎么样的幸福,想一想,我们现在怎么样的忧伤,想一想,过去和现在间,我们究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再想一想,我们该怎么样找回我们的快乐的流淌。描写,是生动;叙述,有沉重;抒情,是引发感慨;议论,让我们走向理智和清醒。一朵花落下,它如何做到平静地离开。一片叶枯萎,它怎样成为生命的延续。农民工的脸上,为什么会在寒冬里写着春天的诗歌。城市的高楼处,竟然不是我们幸福的闪烁。我们为什么要爱着,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我们怎么样简单又阳光,我们的生命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有尊严的歌唱,哦,亲爱的孩子,你的笔下都在表现生活,你在做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你知道吗?“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拉美特利说的,你所以幸福。

所以,每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真想对你说声谢谢,因为你们在为我们的幸福思考和写作!

很喜欢听一首歌《唱歌的孩子》,很民谣,那几句歌词在吉他的伴奏下,很快击中了我的心。“我们是唱歌的孩子,唱歌的孩子,在阳光下,在榕树上,有我们欢笑的脸庞。我们是听话的孩子,不想长大的孩子,在一片片凋落的回忆里,你的模样是否已变化。”歌唱,只为那最美的晚霞,只为我们苦苦经营但求留住的幸福。幸福,很多时候,是回忆,是憧憬,所以,李健的《贝加尔湖》让我们有了远行的冲动,出发,在秋叶满径的时候,一路浅笑,收藏阳光,我们就这样走向心灵的圣地。

给理想一点时间,给幸福一个出口,高考作文,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心灵慰藉。虽然,我们更多的是在文字上幸福忧伤。

记住,我们是唱歌的孩子。记住,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