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大全1000字(10篇)

年味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大全1000字,我们来看看。本文是小编为同学们带来的关于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大全1000字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2910

作文

320

篇1: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因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黄的、绿豆馅的······它的由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可靠的解释!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粽子?有人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也称为诗人节;也有人说,这个日子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节里,还会赛龙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到端午节我家总是很忙很忙!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了,裹粽子、烧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时候家里很多人,很热闹,我感觉到很温馨的感觉!

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在家乡过的那一次端午节。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就去拜拜祖先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条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了。作文

到了中午,就和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赛龙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龙舟一条比一条帅、威武。龙头大大的,一双铜锣般的龙眼,很长很长的龙须,还有那龙身,够长的了,起码有几米长;有的是黑红黑红的,有的是金色加红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时,我也可以去赛龙舟呢?在我发呆的时候,一阵响声,龙舟出发了,每条龙舟的龙头那,坐着一个人,在打鼓激励着选手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冠军还有亚军季军都出现了,选手们的努力,在比赛时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赛完了,我还跟小伙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现在,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赛龙舟之间的精彩。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我怀念家乡过的端午节,自己裹的粽子,看过的龙舟。家乡的端午节,虽然不像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没有很多的节目,可是,我对家乡的端午节情有独钟,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思念的!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习俗基本上和别处一样,有吃粽子、悬艾、药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节,大人们就到山坡上采艾叶、菖蒲,把艾草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榻,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小孩子则喜欢把艾叶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闻一闻香气。晚上,大人就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端午节时,小孩要佩香囊。这是听大人们讲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带过。现在,端午节前后,都有人在广场上卖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欢。

我最喜欢吃粽子。每到端午节,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吃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再捞干与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儿。然后准备好麻竹叶,将麻竹叶洗净、晾干。麻竹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我们学校在端午节前后卖的粽子也是竹叶包的粽子,个头虽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们包粽子。因为麻竹叶薄,所以我们用两片叠在一起来包。小小的竹叶在外公手里一晃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粽子。我也学着外公的样子包起粽子来。先拿两片麻竹叶叠在一起,再把它们裹成一个倒立的锥型,然后我开始放陷儿。外婆看到了笑着说:“别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来我把馅儿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馅儿,接着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扎实,就这样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扑哧一下笑了出来,“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细地与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较,原来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样了,别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个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我仔细地包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包得很好的没几个,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来煮粽子了,等我们起来之后,外婆让我们把芝麻弄碎,我们几个小孩都抢着干,谁也不想在旁边打下手,于是我们就轮流起来干。小表妹在旁边看热闹,不知是谁提议放几颗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们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们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们一手抓一个,顾不上精挑细选,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别人抢了,也不怕烫手,抓起来就解开绳子,把竹叶剥开,沾点芝麻就开吃。结果饭都不想吃了,每个人都拿着粽子在饭桌上啃。我们还在粽子里放上猪肉混着吃,味道真是好极了。外婆叹了口气,说:“真是服了你们了,连粽子都能吃出个新花样。”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是呀,如今生活好了,连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种,但吃起来终究没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粽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是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因为它太好吃了!这不,又要到端午节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让我回忆起去年过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有点阴暗,一个大好节日就被这天气给破坏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妈妈就在客厅里“河东狮吼”了。还没等我吃完早饭,老妈就“扯”着我到菜场去买一些粽子叶啊,糯米啊,猪肉啊,腊肉啊……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开始包粽子啦!

说来也怪,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灵性一样;妈妈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样;不出一分钟就包出一个;在妈妈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样;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没包出一个,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没吃饭一样,跟泄了气一样,有的都漏啦。连我都觉得有够烂,不对,是又丑又烂!!!气死我也!

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一会儿,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叶。嘻嘻——

品尝完了好吃的粽子,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点实力和我家都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节的习俗各地都不一样,但总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在我们家乡每到此时就会有很多习俗,比如门口插艾、吃煮鸡蛋煮大蒜,讲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饺、然后就是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脖子上挂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脐抹雄黄酒。

端午节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到地里拔回一些艾插在门上,听老年人说,端午节拔回的艾杀菌驱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门口上,既起到杀菌作用,又能避邪驱鬼魅。现在在城里,一到这个时候一些山区的农民就会在野地里拔一些艾到城里卖给城里人赚钱,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的坡坡岭岭上到处长的都有,到了端午节你在地里检一些长的又粗又壮的艾拔下来,拿回家插在门上就行了。

关于吃粽子、鸡蛋、大蒜,小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用意,后来我才明白主要是纪念屈原。据《读齐谐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罗江,人们听说后竞相划船来救他,但为时已晚,人们为了缅怀他,每到这一天,就会向江里投煮熟的鸡蛋、大蒜和用竹筒装着的江米,让屈原的在天之灵享用,以寄托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但投进江里的江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有一个聪明人就把江米包进棕叶里,再用五彩线捆上,蛟龙害怕这种东西,就不敢再偷吃了。后来人们为了求富祈祥,就用竹叶或者苇叶包成各种各样的粽子,从而演变成了一种求富祈祥的风俗。

关于佩戴香包、抹雄黄酒习俗。小时候听老年人说是为了避邪,其实不然,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五月初,女人们剪“彩”叠“福”,用软布裁制成“老寿星”、老虎、蒜头等小包包,包里装上香草、薄荷、杨杞枝、艾草等中草药,给小孩带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药制成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脐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虫的侵袭。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佩戴芳香药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污浊气味的侵袭,《楚辞.离骚》:“扈江离御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另据书载,汉代疫疠流行,“温气毒疠,千户灭门”,人们用薰草等7种药物,制成香囊“佩之可以疠”,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们佩戴芳香药物香囊,与当时防疠流行有一定的关系。

另据现代有些专家研究称,佩戴药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状态,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间习俗都有一定的出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实践的结晶,也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题记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近八年了。

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家乡那个可与春节相比的端午节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过那里,称她是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山城之一(另一个是沈从文的老家湖南凤凰)。

家乡的人十分看重端午节,在节日即将来临时,人们就上山去割艾草,也会把家里清扫一遍。五月初,这个小山城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艾草味了。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喷上雄黄酒。每当这时,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着一只漂着一层雄黄的海碗,嘴里嘬满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喷向老屋的每个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问:“奶奶,为什么要喷雄黄?”奶奶便会神秘地左顾右盼,然后悄悄地摆摆手,说:“小孩子家,莫问!”

我又偷偷地跑去问妈妈,她说:“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听到,若是它听见了,不就驱不了它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黄酒,学着奶奶的样子,往床头喷一喷。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做噩梦了。那雄黄酒的味道可真不好闻,不过一想到已经把“邪”给驱赶了,我就扬扬得意起来。

端午节,也同样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端午节一到,我从幼儿园回家,一进屋,就会看见厨房桌台上摆着一大锅煮好的艾草汤(其中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的草根、树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午饭后。妈妈就会用这艾草汤水给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着艾草的气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鸡”挂在我的脖子上,“公鸡”的尾巴上翘着几根长长的染红的鸡毛,下面是用艾草织成的装红蛋的袋子,我便欢欢喜喜地上幼儿园去了。

这可是我扬眉吐气的日子!平时在幼儿园,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这一天却不一样,我挂着“小公鸡”把头仰得高高地,两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扬扬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因为我家的“公鸡”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可以向长辈们讨红蛋了。我一边唱着“鸡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来看鸡仔,鸡仔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开到婆婆心里花花开……”,一边向奶奶、外婆要红蛋(红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红蛋放到艾草袋里。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两个妈妈+一个生母,一个养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几个红蛋。挂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时候我就想:哈哈,家里亲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乡的端午节!此时,我在广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近八年了。

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家乡那个可与春节相比的端午节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过那里,称她是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山城之一(另一个是沈从文的老家湖南凤凰)。

家乡的人十分看重端午节,在节日即将来临时,人们就上山去割艾草,也会把家里清扫一遍。五月初,这个小山城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艾草味了。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喷上雄黄酒。每当这时,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着一只漂着一层雄黄的海碗,嘴里嘬满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喷向老屋的每个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问:“奶奶,为什么要喷雄黄?”奶奶便会神秘地左顾右盼,然后悄悄地摆摆手,说:“小孩子家,莫问!”

我又偷偷地跑去问妈妈,她说:“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听到,若是它听见了,不就驱不了它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黄酒,学着奶奶的样子,往床头喷一喷。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做噩梦了。那雄黄酒的味道可真不好闻,不过一想到已经把“邪”给驱赶了,我就扬扬得意起来。

端午节,也同样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端午节一到,我从幼儿园回家,一进屋,就会看见厨房桌台上摆着一大锅煮好的艾草汤(其中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的草根、树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午饭后。妈妈就会用这艾草汤水给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着艾草的气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鸡”挂在我的脖子上,“公鸡”的尾巴上翘着几根长长的染红的鸡毛,下面是用艾草织成的装红蛋的袋子,我便欢欢喜喜地上幼儿园去了。

这可是我扬眉吐气的日子!平时在幼儿园,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这一天却不一样,我挂着“小公鸡”把头仰得高高地,两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扬扬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因为我家的“公鸡”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可以向长辈们讨红蛋了。我一边唱着“鸡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来看鸡仔,鸡仔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开到婆婆心里花花开……”,一边向奶奶、外婆要红蛋(红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红蛋放到艾草袋里。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两个妈妈+一个生母,一个养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几个红蛋。挂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时候我就想:哈哈,家里亲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乡的端午节!此时,我在广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

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

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说是。

2家乡的端午节

广西左江是龙船的摇篮,农历五月初五发大水,叫龙船水。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在门前插艾叶,把樟脑丸装在小丝网袋里,挂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黄酒,根据古老的传说,蛇精变成的人,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形。而包凉粽的习俗,是因为古时候一位叫做屈原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民众划着龙船向江中投放凉粽喂饱鱼虾,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龙船竞渡的习俗。

我家住在左江边上,从小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都观看龙船比赛,看惯了划龙船的队员矫健的身影,听惯了他们奋勇拚搏的呼喊和有节奏的锣鼓声。而最为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数年前,我县龙头乡的女子龙船队曾经参加澳门国际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边吃着凉粽,一边欣赏着精彩的龙船比赛,缅怀着古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传统,立志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习俗基本上与别处一样,有吃粽子、悬艾、药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节,大人们就到山坡上采艾叶、菖蒲,把艾草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榻,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小孩子则喜欢把艾叶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闻一闻香气。晚上,大人就将花草与水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端午节时,小孩要佩香囊。这是听大人们讲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带过。现在,端午节前后,都有人在广场上卖香囊,但是香味泛泛,我不喜欢。

我最喜欢吃粽子。每到端午节,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吃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再捞干与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儿。然后准备好麻竹叶,将麻竹叶洗净、晾干。麻竹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我们学校在端午节前后卖的粽子也是竹叶包的粽子,个头虽小但是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们包粽子。因为麻竹叶薄,所以我们用两片叠在一起来包。小小的竹叶在外公手里一晃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粽子。我也学着外公的样子包起粽子来。先拿两片麻竹叶叠在一起,再把它们裹成一个倒立的锥型,然后我开始放陷儿。外婆看到了笑着说:“别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来我把馅儿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馅儿,接着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扎实,就这样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扑哧一下笑了出来,“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细地与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较,原来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样了,别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个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我仔细地包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包得很好的没几个,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来煮粽子了,等我们起来之后,外婆让我们把芝麻弄碎,我们几个小孩都抢着干,谁也不想在旁边打下手,于是我们就轮流起来干。小表妹在旁边看热闹,不知是谁提议放几颗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们把花生、瓜子与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们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们一手抓一个,顾不上精挑细选,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别人抢了,也不怕烫手,抓起来就解开绳子,把竹叶剥开,沾点芝麻就开吃。结果饭都不想吃了,每个人都拿着粽子在饭桌上啃。我们还在粽子里放上猪肉混着吃,味道真是好极了。外婆叹了口气,说:“真是服了你们了,连粽子都能吃出个新花样。”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是呀,如今生活好了,连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种,但吃起来终究没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端午节经典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因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黄的、绿豆馅的……它的由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可靠的解释!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粽子?有人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也称为诗人节;也有人说,这个日子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节里,还会赛龙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到端午节我家总是很忙很忙!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了,裹粽子、烧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时候家里很多人,很热闹,我感觉到很温馨的感觉!

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在家乡过的那一次端午节。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就去拜拜祖先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老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条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了。

到了中午,就和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赛龙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龙舟一条比一条帅、威武。龙头大大的,一双铜锣般的龙眼,很长很长的龙须,还有那龙身,够长的了,起码有几米长;有的是黑红黑红的,有的是金色加红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时,我也可以去赛龙舟呢?在我发呆的时候,一阵响声,龙舟出发了,每条龙舟的龙头那,坐着一个人,在打鼓激励着选手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冠军还有亚军季军都出现了,选手们的努力,在比赛时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赛完了,我还跟小伙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现在,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赛龙舟之间的精彩。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我怀念家乡过的端午节,自己裹的粽子,看过的龙舟。家乡的端午节,虽然不像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没有很多的节目,可是,我对家乡的端午节情有独钟,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思念的!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