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作文(精彩20篇)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小编分享了参观鲁迅纪念馆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864

作文

32

篇1:七七事变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作文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在庆祝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所有的报纸上、电视媒体上,都在讲述着抗日战争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为了打击日寇,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不计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合作,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把日本人从中国的土地上赶跑了……

为了民族的解放,无数前烈不惜牺牲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一篇篇悲壮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狼牙山五壮士,还有人人皆知的杨靖宇、左权,他们为了祖国的胜利,与敌人周旋、奋斗,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听爷爷奶奶说,血战台儿庄、平型关大捷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战役,他们讲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共同对外的伟大情操。

前几天,我还看了《小兵张嘎》呢,嘎子机智、勇敢,小小年纪就能帮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们祖国饱受腥风血雨的煎熬,付出千万伤亡的惨痛代价,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换来了民族的解放,用热血扞卫着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我们要牢记历史,呼唤和平,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文化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

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从卢沟桥打响第一枪时,中国就开始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我们今天,和平的鸽子在蓝天翱翔,那段历史,可曾又有人会记起,今年,七七事变0周年。让我们在此敲响历史的鸣钟。

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而我们中国人只能在旁手握空拳,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圆明园里拍照留影,放肆。南京大屠杀,多少中国人民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枪下,我们却无能为力去帮助他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这是中华人民内心的呼喊!中国人民用壮志的口号,用顽强的行动让帝国主义者滚出了中国的领土!

但是,我们并不能忘记国耻,因为这样的事实有可能还会发生,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灿烂!

[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征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很快要到2017年7月7日了,回首80年前历史的那一时刻,置身在北平芦沟桥畔隆隆的炮声中,你我作为和平年代生长的中华儿女,应该有份怎样的心情。是悲愤?是哀伤?是沉思?抑或是血脉愤张?但也有可能是漠然。。。。。。

时值纪念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为缅怀抗日先烈,讴歌英雄事迹,牢记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振兴中华!受新浪博客圈---怡心阁邀请参加爱国征文活动,尽管我的文笔拙劣,但作为当年杀敌卫国、宁做战场鬼,不做亡国奴的中华热血儿女的后来者,我深感要为先烈们做点什么。

看到众多网友的纪念诗篇,那一篇篇的诗词寄托着我们的哀思与怀念,那一篇篇诗词坚定着我们的意志和决心,那一篇篇诗词代表着我们的胸襟和力量!突然间,我仿佛回到了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那激战正酣的芦沟桥畔,回到了历史上的那个时刻,面对疯狂骄横又不可一世的凶残日寇,面对百年来列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屈辱,就让我们和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起冲锋吧!我是多么渴望能够生活在一九三七年---那个铁血与荣耀并存的时刻、那个正义与邪恶交战的年代、那个不再容忍日寇侵略终于全民起来抗争的觉醒不屈的中国年代!能够让我们亲自与外敌拼杀,纵然战死沙场又是何等的荣耀!回想起台湾抗日义士徐镶,大甲溪一战身负重伤,临终前的一句话“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何等快哉!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后来人,我们是否有些生不逢时的感慨!恨只恨当年无我!!!

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不论时间之河流淌多少年,作为中国人当牢记这段历史,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是自一八四八年“鸦片战争”以来,正真意义上中国全民族共同起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是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开始团结一致对外抗争的第一次,正因为如此,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的爆发,虽然是狂妄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全面灭亡中国挑起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此次事变孕育了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国,最终将第一次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团结的中国将不可战胜!团结--这个启示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依然有着及其现实的意义!

我不会写诗,我个人认为,诗歌是我们中间具有才学灵性的人才可以写的。但我想,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是心灵相通的。仅以此篇纪念抗战先驱,我心足矣!

抗日战争牺牲的中华儿女永垂不朽!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永记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念七七事变作文2000字

全文共 1998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XX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1500字,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不觉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牢记这一天是关于纪念七七事变的,在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

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

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为我们的英雄们敬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饮水思源”。

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国,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回首过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却,让这些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基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的历史意识,国难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以为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自强精神是国家之根本。我们不但要有爱国意识,更要有忧国意识,牢记历史是我们将悲痛转换为动力的办法之一。

“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儿女用生命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她们是中国崛起和富强的永恒动力。可以说,只要保持着“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国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记这一天,为我们的英雄默哀,也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前的今天,日军铁蹄踏上卢沟桥。

今天,为和平,为祖国的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以理性和深情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突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兀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七七”我们拿什么来纪念?1937年的7月7日,日军进犯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抗战拉开序幕。我们该拿什么来纪念69年前的“七七事变”?有人写评论建议,将7月7日定为“国耻日”;此前,也曾见到有人建议将“九·一八事变”之日确立为我国法定的“国耻日”,以警醒国人。可我总是在期待我们能以更多更实在的纪念方式,来纪念值得纪念的“纪念日”。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新旧文化并存,菊花与刀并存的“双层文化结构”的国家,有许多让人瞠目但又不得不敬佩的厉害之处。一位深入研究日本的前苏联学者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本人善于捕捉生命运动的最隐蔽的形式。”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面对人家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在纪念日的时候,我们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沉甸甸的战果来!

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现实层面,我们都更需要务实求真,不必过多地空喊那些愤愤然的口号。早在198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对“七七事变”的一个纪念,虽然无声,却有教益。那时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到6月,而开考语文的那一天恰恰是7月7日。1987年距离1937年恰好是50周年,在考场里唤醒学子对我们民族深重苦难的回忆,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八年抗战“战场”上的枪炮声,无声地弥漫于今日的考场,这比多少空洞的说教和虚拟的纪念都要好上数百倍。

作为纪念日,有的是喜庆的,有的是耻辱的,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新立的,有的则无关痛痒。现今国人见得最多的,大约是“疾病日”,如今几乎每一种常见疾病都设立了一个“日”。人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健康。此时此刻,我的耳际回荡着《松花江上》的那个曲调,那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37年7月12日在西安创作的歌曲,是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的血泪控诉,也是一位作曲家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最好纪念———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忘了作者是谁了,他回忆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懵懂中将“九一八,九一八”听成、唱成“救一把,救一把”,从而让那歌声更加悲切感人,矢志不忘!

听到了吗,在今天,我们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纪念招数,那不如干脆唱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一唱“九一八,九一八”吧,在心中,在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七七事变作文1000字优秀篇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XX年前的今天,日军铁蹄踏上卢沟桥。

今天,为和平、为祖国的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以理性和深情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七七”我们拿什么来纪念

1937年的7月7日,日军进犯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抗战拉开序幕。我们该拿什么来纪念69年前的“七七事变”?有人写评论建议,将7月7日定为“国耻日”;此前,也曾见到有人建议将“九·一八事变”之日确立为我国法定的“国耻日”,以“警醒国人”。可我总是在期待以更多更实在的纪念方式,来纪念值得纪念的“纪念日”。

日本作为典型的新旧文化并存、菊花与刀同在的“双层文化结构”的国家,有许多让人瞠目的厉害之处,一位深入研究日本的前苏联学者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本人善于捕捉生命运动的最隐蔽的形式。”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面对人家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在纪念“纪念日”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沉甸甸的“实”来!

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现实层面,我们都更需要务实求真,不必过多地空喊那些愤愤然的口号。早在198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对“七七事变”的一个纪念,虽然无声,却有教益。那时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到6月,而开考语文的那一天恰恰是7月7日,1987年距离1937年恰好是50周年,在考场里唤醒学子对我们民族深重苦难的回忆,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八年抗战“战场”上的枪炮声,无声地弥漫于今日的“考场”,这比多少空洞的说教和虚拟的纪念要好上无数倍。

作为纪念日,有的是喜庆的,有的是耻辱的,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新立的,有的则无关痛痒。现今国人见得最多的,大约是“疾病日”,几乎每一种常见疾病都设立了一个“日”。人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更要紧的是精神的健康。此时此刻,我的耳际回荡着《松花江上》,那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37年7月12日在西安创作的歌曲,是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的血泪控诉,也是一位作曲家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最好纪念———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忘了作者是谁了,他回忆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懵懂中将“九一八,九一八”听成、唱成“救一把,救一把”,从而让那歌声更加悲切感人,矢志不忘!

听到了吗,在今天,我们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纪念招数,那还不如干脆唱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一唱“救一把,救一把”吧,在心中,在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七七事变征文

全文共 579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1921年秋天出生的,1937年秋天离开北京时刚满16岁。

那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完高中一年级,暑假里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我那时懂点事,但不成熟,读报中看到宋哲元每次谈话都是“能和就能平,能平就能和,和平和平,和就是要平,平就是要和”。但日本人一动手,中国人想和平也和不了。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在当时也是一座大城市,居然没多少日子就被日本人占领。北京城里人心惶惶,我们也只好迁回湖南老家。

以往回湖南很容易,坐火车从北京到汉口只需几天。我们那次一走啊,就是40天。北方打仗,铁路断了。我们只能先到天津,然后坐船去青岛,从青岛换火车到济南,再坐火车到徐州,最后转郑州到汉口。离开北京那一天,天气很凉,火车站里人很多,可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四处弥漫着亡国的死寂。一个多月后回到老家,一个姑妈见到我说:“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我的脸原来很圆,一路不得休息不得吃,非常辛苦。

到了长沙还要继续读书,因为我从北京去的,很不适应。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我们在北京读书接触白话文比较多,湖南的中学生古文功底好。考大学时,我的三个志愿报的都是西南联大,能考入西南联大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愿望。

我和母校西南联大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个姐姐是这个学校的,妹妹是这个学校的,姐夫、妹夫是这个学校的,我老伴也是这个学校的。我从1939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时期。

在西南联大,我读过四个系,不过都没念好。那时候转系很方便,只要学分念够了可以随便转,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名人的课,因为好奇我也偶尔去听听,比如,外文系陈福田先生的西洋小说史,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小说史,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楚辞》,朱自清先生的课,钱锺书先生的课……当年清华四大导师里我赶上了陈寅恪,他教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陈先生的课正式上的人很少,大概七八个人,但是他名气大,大家都知道他是泰斗,所以经常有人趴到窗户外面听,我也夹在其中。联大的学生水平的确不错,但更重要的是学术气氛。

回想我这一生最美好的岁月,还是联大那七年。当然,那也是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一段时期,可是幸福不等于物质生活,尤其是不等于钱多,那么,美好在哪里呢?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另一个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美好。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生活非常艰苦,可士气却没有受到影响,也并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流行,大家总是乐观、天真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最幸福的所在。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有90%的大学受到日军的轰炸和摧毁,约106所高校被迫迁移,但万千师生一路办学不止、教学不止、求学不止,文化的种子撒播到穷乡僻壤,产生出更多的力量。这也被后人称为“一次荡气回肠的文化长征”。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的硝烟逼近杭州,浙江大学不得不举校西迁。这次西迁途经赣、湘、粤、桂4个省份,行程2600多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省遵义市。由于遵义办学条件有限,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学院的理学部又迁往75公里外的湄潭县城。

据不完全统计,在湄潭的7年中,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中国的物理学年会连续4次在湄潭召开。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物理评论》经常收到来自“中国湄潭”的论文,其中仅用“湄潭”两字做标题的论文就达25篇,如《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动物志》等等。据说,在70年前,只要写上“中国湄潭”4个字,国外的科研刊物便会准确无误地寄到时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浙江大学图书室。

1944年10月,应竺可桢之邀,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来湄潭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浙大的教授们宣读了多篇论文,李约瑟被这些与世界同步的科研成果震惊了,他说:“我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这里是东方的剑桥。”

1954年,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出版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序言中他告诉读者,他1944年考察疏散到湄潭的浙江大学,结识了校长竺可桢和王琎、钱宝琮等学者。1992年8月,在浙江大学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究会上,时任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的何丙郁宣读了李约瑟的贺词,特别提到三位已故学者竺可桢、王琎和钱宝琮,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最初曾受到他们的启发。十多年前,我已搜集到李约瑟及其夫人李大斐走访湄潭浙大的不少文献资料,唯独没有发现那次访问的历史照片,颇为遗憾。

2008年12月,我意外地收到了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捷克籍在读博士胡吉瑞的电子邮件,询问我祖父钱宝琮与吴文俊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问题。我立刻回信,并顺便请他在研究所查阅是否存有李约瑟湄潭考察时的历史照片。胡吉瑞复信曰:“李约瑟在湄潭拍了一些照片,其中两张可能有您的祖父,但是我们都不敢确定。”他还从研究所档案资料中找出了李约瑟自制的“钱宝琮卡片”,卡片将钱宝琮称之为“中国数学史杰出权威”。第二天,胡吉瑞又来信说:“李约瑟在湄潭文庙拍的照片都不太清晰,有的还有双重曝光。”

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喜不自胜,立刻回信:“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么多一手资料,因为它们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从你提供的照片来看,我已认出了王琎(戴眼镜,有点谢顶的老者),他右旁边很可能是祖父,由于是背面,而且不清楚,还需要再看”。时隔不久,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馆长莫弗特专门来信,请我进入其馆藏网页,要我辨认李约瑟湄潭照片中的浙大教授,还允许我下载并公开使用加有其网页标签的老照片。

如此珍贵的浙大照片岂能一人独享!2009年1月,我带上照片去拜见106岁高龄的贝时璋先生。老人家手拿放大镜仔细地查看照片,兴奋地喊出王淦昌、王葆仁、王琎、丁绪宝等教授的名字。我又将照片分送给诸位教授的后代,也捐赠给了浙大档案馆、湄潭的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原计划在浙大逗留四五天,结果发现可看的东西太多,对浙大的学术成就非常惊讶,因而留了整整八天,称“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他为英国《自然》杂志撰写了亲临浙大的所见所闻,并将自己拍摄的几张浙大照片刊登在他与夫人合编的《科学前哨》(文献)和《中国科学》(摄影集)上。

李约瑟研究所提供的照片包括校长竺可桢主持的中国科学社学术会议(图①)、研究人员在试验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②)以及营养学家罗登义、生物学家谈家祯等做实验的照片。

70多年以前的照片已不够清晰,并且还有重叠现象,说明李约瑟当时操作相机的水平并不高明。然而,作为当时的科学史家,他适时捕捉信息,及时按下快门,定格历史瞬间,已是相当可贵。

李约瑟拍摄的浙大照片不仅见证了学校西迁办学的艰辛,记录了浙大人可贵的求是精神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填补了西迁浙大时期中外学术交流资料影像的空白,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浙大西迁史乃至中外科学史最为珍贵的史料。

今年上半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受到各方的关注。目前,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不但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而且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就设在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内,这不能不让人回想起上世纪40年代初,中国考古人在抗战烽火中所进行的川康古迹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科学考古主要集中在中原,以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和山东龙山的城子崖为代表。战争爆发后,两地的考古被迫进入到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然而,田野考古的炬火并未因之而熄灭,广阔的西南成为这一新兴学科勃兴的又一主场。

川康古迹考察由迁至四川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博物馆前身)、中国营造学社三家机构的人员联合组成。在李济的领导下,考察团从1941年5月正式开展古迹考察和文物发掘工作,以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永陵为代表,在中国考古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吴金鼎、曾昭燏、夏鼐、高去寻、陈明达、王介忱、赵青芳……他们构成了考察团的基本力量,也成为今天的考古人经常回望、不断汲取力量的名字。

吴金鼎,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国学研究院,在李济先生的指导下攻读人类学。1928年在山东城子崖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以区别于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1937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主持了云南苍洱的考古发掘。他是此次川康古迹考察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夫人王介忱也是伦敦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毕业,无偿地参与了他所主持的项目,使中国的考古发掘从此有了女性的身影。

曾昭燏,中国杰出的女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中央大学胡小石的得意弟子,1937年获伦敦大学考古学硕士,战争爆发后舍弃在英国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彭山崖墓发掘期间的后勤工作、后期整理、服饰研究等繁重工作均由这位杰出的女性完成。

当然还有夏鼐,我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1939年获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后,返回了处于战争状态的中国。这位领导和组织了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大学者,其考古生涯正是从川康古迹考察团开始的。他承担了六座崖墓的发掘工作,并留下了珍贵的发掘日记。

陈明达则是古建筑学家,1932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生学习古代建筑,是刘敦桢的主要助手。抗战时期曾在西南35个县进行古建筑考察。为了加强考古中建筑学的研究,考察团特别邀请他来负责崖墓古建筑部分的测绘和摄影。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众成员在彭山县江口镇东南的寂照庵内的一张合影(图③)。寂照庵是他们当时可以找到的最好居所。

在半年多时间里,考察团先后探明崖墓共900余座,发掘了8处遗址、77座崖墓、2座砖室墓。1942年12月,严寒的冬天来临,岷江水位急速消退,吴金鼎等人不得不停工撤退。出土的各类随葬品、所采集的石质建筑实物标本等,分装三条大船,顺岷江浩浩荡荡驶往李庄镇码头。总计达22吨的文物,抗战胜利后运往南京,成为目前南京博物院颇为重要的收藏。

通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们第一次证明了崖墓这种四川特有的墓葬形式为中国本土文化之产物,以实物形式生动再现了东汉时期四川彭山地区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寨子山550号崖墓出土的秘戏石刻,对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并在其最新开放的雕塑馆展出。

今天你去成都,永陵博物馆依然是不错的选择,琴台路也是当地人喜欢聚集的繁华之地。五代前蜀皇帝王建之墓是抗战时期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的首个古代帝陵。永陵未发掘之前,陵墓高大的土冢被后人附会为汉代司马相如的“抚琴台”,修建了现代的琴台建筑。1940年秋,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抚琴台北面修筑防空洞,突然被一道砖墙所阻,四川省考古学家冯汉骥闻讯后,亲临现场断定其为重要的古墓葬。1942年秋,冯汉骥等考古人员进行了第一期发掘。1943年早春,川康古迹考察团结束了在彭山的考古便前来支援。吴金鼎作为团长,营造学社的梁思成、莫宗江、卢绳等也一同前往。由于科学发掘,中国这座唯一的建于地面之上的帝陵,出土了王建本人的石像雕刻、重要的玉册、玉大带以及雕刻有24乐伎的棺床……郭沫若曾说,若是在和平年代,这样的考古发现怕是要轰动世界……

李庄,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从重庆坐船要走三天,没有基本的药物,甚至没有纸张可供书写,没有印刷设备来出版书籍,但有六年的时间,一大批文化机构栖息于此。这里有当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13万册中文图书、上万册的西文书籍和两万册中外杂志成为做研究的最好保障,大家把借书说成是“上山去取经”。这里的九宫十八庙、板栗坳、张家祠堂见证了董作宾的《殷历谱》、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史语所的《六同别录》的完成……

西南地区的考古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水准,丰厚的收获也是抗战中的奇迹。而那些在李庄一面接受最为艰苦的乡村生活,一面执著于学术研究的先生们,才是中国文化奇迹的重要创造者。

纪念七七事变征文篇二: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呵,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80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80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时间回到2017年7月7日,七·七事变80周年纪念日。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征文优秀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七七事变78周年,我们想起了为捍卫祖国尊严而牺牲的先烈勇士,我们的胸中激荡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顽强抗敌的豪情。

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二,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看完电影,我联想起许多。我有幸出生于抗战胜利之后,虽未亲身遭受战争苦难,但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和年老人讲述抗战期间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半年,日寇铁蹄便踏遍了华北,我的故乡韩城的黄河东岸山西便被日军侵占。日军经常隔河打炮,韩城禹门口附近的民房弹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红头飞机常常在韩城低空盘旋,袭击在田野农耕的和平民众,而中国没有防空能力,任人狂轰滥炸。初则农民十分恐惧,沿河农民纷纷逃进西山,我的祖母、母亲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亲的同学)家避难,父亲在同州师范(今大荔师范)上学,祖父在家看家和农耕。万恶的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地轰炸手无寸铁的农民,让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小时侯经黄河岸边去舅舅家,看见过为抗击日寇修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当时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渐长,才知是碉堡,是国民党军队筑的,很坚固,大拇指粗的螺纹钢在外裸露着。也看过黄河岸边崖畔上挖的小洞掩体,这些遗迹记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为什么有4万万5千万民众的泱泱大国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躏呢?

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受欺。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不忘屈辱历史,永远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以为把该歌曲定为国歌是一个无比英明伟大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帝称霸,想打谁就打谁;日本一些人仍疯狂,叫嚣“入常”;“台独”势力抬头,图谋不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百倍戒备,绝不能让以前的悲剧重演,要让所有侵略者和台独、藏独分子闻风胆寒!努力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试看天下谁敢敌!

时值七七事变78周年,谨以此文,祭奠英雄亡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发言稿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7月7日上午,重庆国博会展中心北区随着中国国歌的恢弘奏响,国旗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升起,现场瞬间热闹非凡。“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暨中国·重庆航天军事展开幕盛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空前盛会、一生一次“开幕盛典上国防科工局等相关部门及领导做了重要讲话,给本次活动做了未来的展望。科工局领导、抗战老兵、小小航天员一起宣布开幕,瞬间活力十足的飞行战队表演和礼炮齐鸣点燃了全场氛围,还有全场发大招的红包好礼,伴随着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全场充满了欢乐与活力!

据了解,这次展会是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指示,是全民助力“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的具体行动,也是迄今为此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航天、航空、军事品种最全,实物最多的一次尖端科技盛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次航天与国防公益科普宣传活动;是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和“中国航天”60周年的盛事,是展示中国军事脊梁和航天科技的综合性盛会。

据“2016中国探月航天科普暨大型军事展组委会人员介绍,本次大展多采用声、光、电、影、实物等多产品、多角度,从视觉、听觉与触觉展示给重庆3600万市民的一场一生一次、百年难遇的大型”空“前盛宴;本次展会共计占地10万平方米,共分为六大区域——航天展区、航空展区、海陆空三军军事装备展览区、模型售卖区、互动体验区及名特小吃区,而且各展区主题鲜明,并配置了相当壮观的展品和奇趣的互动,无论是感官还是体验上绝对让你耳目一新、叹为观止。不管你是军事迷、航天航模爱好者、学生、小朋友还是做过航天梦或是纯粹来打个酱油看个热闹,2016中国探月航天科普暨大型军事展总能俘获你的心!

“探索瀚海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限追求的梦想”。据2016中国航天航空暨大型军事展组委会的人员介绍,本次展会将从7月7日持续到8月22日,历时一个半月时间,目的就是给重庆市民一个充分了解中国航天、航空与军事实力的舞台,传播“固我国防、扬我军威”的爱国精神,此次的开幕式为接下来的展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勿忘国耻、高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据了解,本次活动邀请了大批抗战老兵和1937名小小航天员共同见证这伟大的时刻,活动重在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不忘国耻,壮我国威,传承老一辈先烈艰苦卓绝的牺牲精神,团结合作反法西斯、反侵略的精神,祭奠千千万万为解放战争而付出生命的先烈,强调不能忘了7·7事变中打响的抗战第一枪,不能忘了中国守军第29军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团长申仲明,也不能忘了林海雪原中抗击日寇的杨靖宇,铁血将军张自忠 ,我们更不能忘了那千千万万为保我山河,护我人民而牺牲的中国军人与国际友人!

本次展会除了祭奠“七七事变”之外,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的指示而开展的一次全民助力“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的具体行动,也是迄今为此,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航天、航空、军事品种最全,实物最多的一次尖端科技盛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次航天与国防公益科普宣传活动;是纪念中国航天60周年的盛世,是展示中国脊梁与科技的盛会。

开幕式后,参会人员一起参观了本次展会10万平方米展区——航天展区、航空展区、海陆空三军军事装备展览区等六大展区。抗战老兵和小朋友特别参观了叹为观止军事展馆及实物珍品:歼击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海上巡逻机,96A主战式坦克、火箭军矩阵、05A两栖突击车战队、04A履带步兵战车战队、红旗-17雷达导弹车战队、警用装甲车战队、导弹拦截系统战队、火箭炮战队等等,“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会后,参会领导、嘉宾、1937名小朋友及所有到场人员共同在在“军令状”万人签字墙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与按下了手印!以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有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997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年纪念七七事变活动汇总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198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坐落于全民族抗战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馆名。

1997年7月7日,纪念馆二期工程竣工,江泽民亲笔题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

2005年7月7日,在纪念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主持开幕式,开幕式有2000人参加。现场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乐曲声,60发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3000羽和平鸽飞上蓝天。

2007年,抗战馆在当年的7月7日举行了千人大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同时举办《难忘七七珍爱和平》史料展。与之相配合,抗战馆推出了一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的纪念封。由抗战馆参与的纪念抗战历史书籍——《北京抗战遗存》和《抗战家书》在京首发。

2012年,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共同举办了主题音乐会。

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在2014年7月7日上午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77年前的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恐怕将 作为耻辱而又令人振奋的-天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了。五十年后,当我们重新回忆起八年抗战的风风雨雨.我由衷地感到万众一心的民族团结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要做到国富民泰.不团结是不行的。不团结就会成为一盘 散沙,各行其事。我们已经吃过不少“散沙”的苦头!鸦片战争 是清朝政局散乱造成的、小日本敢于侵华又是由于当时军阀 割据、长期内讧造成的……相反.抗战时期,我们万众一心,团 结奋战、那么即使贼虏再逞豪也终究被我们赶出了中国大地。

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为现在和 将来想一想。中国在搞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之一便是能否万众一心。如果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上面的政策左耳朵进去,右 耳朵出来;企业和机关相互之间踢皮球,搞窝里斗的话,那么 改革便将必败无疑。非但国家搞不好,还会导致外国经济渗透 等等的“非战争性侵略”。因此我们必须不忘前车之鉴.时时牢 记“团结”。团结而心齐,那么非但没有人敢来同我们动武,而 且在经济和政治上我们都不会被挟迫。

怎徉才能做到团结而心齐呢?苜先要做到不自私:因为集体的行动往往使一部分人受益而使另一部分人牺牲一点利 益。如果专挑好的拿,不愿承担--些艰苦和损失.就不能达到 团结共进。其次是要做到从大局出发。因为上级的政策往往 会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从大局出 发,服从上级的领导.否则就会造成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而最重要的在于:要做到有主人翁的精神。因为只有大家都来做 国家的主人,才能感到肩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紧密团结.奋发向前。七七事变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在今天的大好形势下旧事重提,将抗战时期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用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来,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间离1937年7月7日,已经80年了。

历史总象一个老人,给我们讲述着那年那月年日发生的事情,还有多少人知道那日,还有多少人纪念那日,我不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写不出华丽的词藻,写不出动人的诗句,仅以笨拙的文笔纪念那些无畏的先烈,纪念那个给中华民族留下耻辱的年月。

事过境迁,虽然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年轻人,都不曾见过战火,都不曾闻过硝烟,但历史的老人,能够把这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真的是这样吗,先烈们,如果你们能够看到现在,现在的有些国人,有些国人的行为,你们会作何感想?曾一时有些人以身披“太阳旗”为荣,以身穿“皇军服”为荣,以收藏“日军功章”为荣,“军刀”竟然被国人公然出售或佩戴摄影,并以此为荣。有人把“918”、“77”当作吉日,开业,结婚。不想到来的日子总是来的那么快,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去你们的墓前献一束鲜花,看到你们的墓前冷冷清清,你们会不会觉得孤单,英雄的你们,会不会伤心,伤心什么,为什么而伤心,是不是因为太多的国人将你们遗忘呢?

79周年到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真的不知道,不知道我独自一个人去献花是不是很傻,英雄的先烈们,我没有忘记你们,你们在我心中永远是英雄,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让他继续的来看望你们,安息吧,英雄的先烈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有感作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七月七日,也是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历史上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时刻,把血腥的屠刀指向中华民族,致使几千万中华儿女惨遭日本鬼子的蹂躏涂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惨痛的历史教训给人类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让中华儿女们没齿难忘。中华儿女要永远汲取历史教训,自强自立,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繁荣富强,屹立在世界上,决不能让七七事变的悲剧重演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警惕,握紧钢枪,防范豺狼卷土重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战争狂磨刀霍霍,狼子野心不死, 企图把中华民族扼杀,不断的寻衅,挑事,从陆地到沿海,霸占我们的岛屿,侵害我国的领海主权,……这些蠢蠢欲动的卑劣行径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防范的意识不能放弃。

随着美国的所谓战略东移,在中国周边建立起围堵的态势,鼓动一些利令智昏的,忘恩负义的家伙来挑衅中华民族的底线,如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等动作频频,意在重演过去“七七事件” 悲剧。近日,日本安倍政府积极配合主子行动,而且对二战后和平宪法修改,解禁自卫队行动法规,出口武器,右翼军国主义抬头,重蹈二战老路的明显举措,令亚洲乃至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不安……

在饱受日本鬼子的欺压蹂躏的中华民族,怎能忘记这不幸的往事,血的教训。牢记过去的耻辱,团结起来,用最大的力量,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牢记历史,莫忘国耻,汲取教训,激励壮志,防范敌人入侵,让和平鸽翱翔在神州大地,翱翔在蓝天中。

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崛起,为人类和平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800字,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卢沟桥上响起了一阵枪响,拉开了七七事变的序幕,也即卢沟桥事变。这个事件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他们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丑恶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点,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从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计划,其险恶之心人尽皆知。

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情景之四,中国国民党第29军有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却遭到了国联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唯有强大,唯有崛起,唯有发展才能让我们挺起腰杆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骄傲宣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然而,最近菲律宾的挑衅、日本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却让我们提起了警惕,我们还没有那么强大,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念七七事变作文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68年前的七月七日,是历经百年风雨的卢沟桥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夜里,卢沟桥的日本侵略军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国驻军营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本兵失踪,要求进入位于北京西南的宛平县城进行搜查,中国守军拒绝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居然开始进攻中国守军,中国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而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使得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走向了亡国的危急关头。但,日本侵略者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正是卢沟桥的枪声唤起了一个民族的彻底觉醒,平津危及!华北危及!中华民族危机!给我们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日本的侵略没有打垮我们,反而使中华儿女更加团结,他们用血肉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这座长城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攻击,不会被任何人击垮,它的地基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甭塌,因为它生长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1000字,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

全文共 2009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之际,我们在此祭奠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在历史中所犯下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