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1997香港回归第几集(汇集20篇)

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优秀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836

作文

110

篇1:香港回归祖国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的香港已离开母亲——中国,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愤怒,原来被日本欺负,现在又被葡萄牙占领了一块土地,真是气愤!

香港啊,你是我们祖国的一块肉啊,你不能离开我们啊,我知道这样是没用的,你被葡萄牙夺取以后,我们每天都在想念你,我们以为你不能回来了,但是1997年又回来了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回归祖国,这时多么重要,多么重大,多么开心,啊!可爱的香港,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回抱了!多么好啊!

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多么壮观啊!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香港,为了你,我们花了心思,花了很多心思。香港!加油,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永远不能忘怀那个激动人心,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景象。人们相聚在一起,只为了见证这一历史上的一大盛事。1997年7月1日,这个值得让每一个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骄傲的日子,从此深深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分离了一个多世纪,盼望了一个多世纪,那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一直敞开着,那祖国母亲的深情眼眸一直张望着,张望着香港这骨肉早日回来,张望着香港这骨肉回来再也不分离。

多少年的思念长又长,多少年的佳节盼团圆。我知道,你一定是听到了祖国母亲深情的呼唤,你一定是感受到了祖国母亲含泪的等待,所以,你回来了,你要回来和祖国母亲一起谱写历史动人的新篇章。你回来了,你要回来和祖国母亲一起续写当代感人的新故事。

多少年,你受尽凌辱,饱尝痛苦,你历尽沧桑,经历风云变幻。你长夜绵绵无法安睡,你满心伤痕无人诉说。所以,你回来了,你要回来向祖国母亲诉说你的泪水与痛苦。你回来了,你要回来向祖国母亲倾诉你的思念与孤独。

紫荆花开20载,花开别样红。那艳丽的花朵,仿佛是香港同胞那颗对祖国母亲火热的心,那含笑的新姿,仿佛是香港同胞那份对祖国母亲真切的情。鲜艳的紫荆花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耀一世的红火,闪一世的辉煌。那香江的水意绵绵,情切切,流出的是香港同胞的情,内地同胞的爱。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共同创造爱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香港回归意义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一百年的沧桑,一百年的荣辱,香港啊别来无恙。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无所作为的小女子,不是政治家,不是历史家,没有渊博的学识。

然而做为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祖国富强、团圆,血也会跟着沸腾。 引用一下一位陌生笔者的文章片段作为结束: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伟大不朽的中华民族风风雨雨几百年。当崭新的镰刀锤头举过头顶的时候,有个东方巨人,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祝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前进的脚步越来越稳健;香港、澳门越来越繁荣茁壮;更希望离开祖国母亲怀抱很久的台湾兄弟能够早日归来。深深地祝福你们,中华的孩子们,愿你们永远这么年轻!永远健壮!永远蓬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香港回归意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对香港回归的感想初中作文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不让人们失望,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香港割让,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丧权辱国的向征之一。割让时,当年的主割派为淡化这个事件的严重性,于是对老佛爷慈禧说:香港嘛,象鸡蛋上的灰尘,吹吹就不见了,他们要就让他们拿去吧。慈禧点了点头,香港于是就割让给了不远万里来入侵中国的英国人。

当解放军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大陆并涤荡中国旧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污泥浊水时,来到了中国国土南端的深圳渔村。罗湖桥对面就是香港,中国人民解放军虎视眈眈,维多利亚港英国驻军则两股战战。就等中央军委一句话,解放军就一举拿下香港一洗百年侮辱。但中央军委说原地待命,于是又等了48年,直到97年在中国政府的软硬兼施下香港才从英国手中和平回到祖国怀抱。

回归前,主导香港回归谈判的中国领导人邓总设计师曾几次来到毗邻香港的深圳,凝视着对面,久久不言,只说过一句很想到香港中国自己的国土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可惜他在回归前几个月辞世,未能成行,香港在他手中收回但自己不能去走一走看一看,国人都替他遗憾。

回归十年,在中国最优秀的部队的保护下,这颗东方之珠——香港,继续璀璨逼人,繁荣依旧,人心稳定,让一些认为香港将衰落的预言家大跌眼镜。当然,十年时间太短,我们希望是永远。

我想时至今日,已有不少中国人到这块土地上走过了,看过了,当你刚踏上这块土地时,对这块失而复得的国土,一定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繁荣,更富强。

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

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 月1 日0 时0 分0 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盼待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

0 时3 分,******主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主席的讲话,6 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广场1 0 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

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

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4 7 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

0 时9 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启锚处正巧是1 5 4 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

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

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

[我对香港回归的感想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香港回归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集邮册里有许许多多的邮票,但我最喜欢的是那枚《香港回归》纪念邮票。

这张邮票的发行时间是1997年,邮票的主色桔红色,上面烟花怒放,闪着喜庆的光彩,下面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静静地依偎在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天空上绚丽的烟花与五彩缤纷的灯火交相辉映,旁边的邓小平爷爷深情地凝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仿佛看见了香港美好的明天。

在清朝的时候,因为国家贫穷落后,香港被强行租借,离开了祖国的怀抱。经过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地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家逐渐强大了起来,富裕了起来。在邓小平爷爷“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终于顺利的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一天,心连心的炎黄子孙,同根生的中华儿女都欢呼雀跃,中华民族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这神圣的一刻,鲜红的国旗冉冉升起,华夏儿女有节奏的唱着国歌。

一枚小小的邮票,讲述着中国百年屈辱,一朝雪耻的故事,更加激励着我们为民族振兴而不断努力,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和我的祖国”祝贺香港回归25周年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迎着朝阳,披着霞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它,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当世界笼罩于原始与愚昧的混沌中时,古老的东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种;当欧洲处于中世纪教会神权统治之下时,中国的四大发明迸出了科技的火花;当世人习惯于不知所踪的七大奇迹时,他们仍要为东方古国的兵马俑倍感惊叹!在历经沧桑、饱受摧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终于站起来了。我们的农业经济欣欣向荣,工业建设稳步前进,能源生产蒸蒸日上,交通电信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还有那深圳的腾飞,香港澳门的回归……这些不仅让我们自豪,更令全世界瞩目。

每当我站在中国的地图前,用手指抚摸着那一条条河流和一座座高山时,我就不禁发问,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为何如此多姿?如此神奇?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何如此英勇?如此聪慧?是什么让我们的山河湖海拼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什么使中华儿女血肉相连拧成一股牢固的绳?

我得到的答案是民族精神。正是有了它,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古老文明里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正是有了它,面对黑暗和痛苦,中华民族没有丧失斗志,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学习、承传民族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号召全体同学更加努力学习民族精华,崇尚民族气节,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母亲而奋发图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香港回归20周年征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桌上,放着一个紫荆花型的笔筒,妈妈说,这是我出生时,爸爸从香港给我带回来的礼物。香港,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二十年来,我和她一起成长。

一百年前,香港这块美丽的弹丸之地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从母亲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泪,多少思乡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 当年同一蓝天下的炎黄子孙因何而骨肉分离?华夏之香岛为什么飘起英国的米字旗?是的,那是一页写满屈辱而不堪回首的历史;那是一页溅满血泪遍透悲怆的历史。

二十年前,也就是我来到妈妈怀抱的时候,香港这个流浪的孩子终于回来了祖国妈妈的怀抱,祖国妈妈用最真的心,迎接迷失的孩子归来,炎黄子孙在妈妈怀抱里团聚了。从此,她在妈妈怀抱里快乐成长,因为有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有内地蓬勃而强劲的经济动力支撑,香港平稳度过了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经济稳步发展,依然是“东方明珠”。 香港有着世界最自由的经济,国际上广泛的联系,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制和经济管理人才的优势。回归二十年来,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市民自信心提高了,在妈妈的怀抱中,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它在骄傲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的一员,在祖国的怀里,我们很幸福!”

二十年树木,今年春天,紫荆花盛开了,花开得绚丽、灿烂、芬芳,因为它们还要以更加鲜艳的色彩,庆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也整整二十岁了,二十年来,因为祖国的培养,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爱祖国,爱学习,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每当看着桌上的紫荆花型的笔筒,我便会想起我心底的梦想,那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到香港工作,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春华秋实,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和谐 ,我也衷心希望我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回归的香港,我将和你一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香港回归纪念日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1997年7月1日,那块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牌上大大零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跳、在笑!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任泪长流!

终于离家德香港回来了!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那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多少代人多少年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让我们终于圆了一个团圆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我的1997》观后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1997》这部“四川造”献礼大剧是如何酝酿诞生的?该剧制片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华影文轩影视文化公司制片总监高成生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透露,早在拍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就有了拍摄《我的1997》的想法,“香港回归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未竟的志愿,而且香港回归即将满20周年,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把它单独拍成一部剧。”

对于该剧,央视电视剧频道项目部副主任王皓给予了高度肯定。在他看来,剧中无论是热血激扬的励志创业故事,还是在时代大潮中艰难跋涉的儿女情怀,都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新貌,以及“一国两制”为香港社会所带来的蓬勃气象。“香港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心中有着沉重的意义,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长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一国两制掀开了香港全新的篇章。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我的1997》通过展现两地20多年的岁月变迁,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王皓说,剧中主要人物的家庭、爱情、事业和梦想,都与香港回归密不可分,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众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

四川省广电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冯梅表示,《我的1997》是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她认为,《我的1997》通过小人物折射大事件,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力量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代表四川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该剧在央视的播出,必将催生出更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四川气派的优秀影视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香港回归之日作文

全文共 2084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一国两制”的理论和政策首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付诸具体实施.这一切均表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来到了我们面前.

香港回归是今年我国的两件大事之一,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显然是超年度的,它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可以说是世纪末世界上的一件大事.正如外电评论所说的,今年6月30日午夜的钟声敲响以后,香港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50多年的历史结束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样,对香港的回归怀有天然的欢欣之情;作为一名学者,笔者又不免对此产生了特殊的独立思考.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时间刻度,它高度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方面内容.笔者甚至对它抱持着一种十分微妙.细腻的情感和唯恐轻率地跨过这一“时间门槛”的潜意识.如同大多数周围的人一样,笔者从北京市中心中国历史博物馆正门前竖立起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之日始,便经常在心中暗暗地计算着它日益迫近的倒计天数.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所决定的.时间老人绝不会偏爱任何一方,也不会丧失自己的天职.

香港回归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将是自然而然地让中华民族挺立在一座历史的高峰上,平心静气地回顾历史.成熟理智地总结经验的十分恰当的时间座标.人们将穿越时间的隧道,从150多年的民族坎坷和积极奋斗中,从每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关键的转折时刻中,去寻觅历史的足迹,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尝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记录.其中,英国殖民者通过炮舰政策.海盗行径和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使之成为西方世界问鼎中华和掳掠东方财富的桥头堡.因而香港的历史命运正是中华民族150多年特殊遭遇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天,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香港回归祖国,百年的民族耻辱被洗刷,民族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这是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最基本的方面.

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长期反对强权政治的胆识和魄力.历史敎科书告诉人们: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分别割占《或强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从而成为强权政治捆搏中国人民手脚的一条条枷锁.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从不向外国列强低头让步的斗争历程.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的民众,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他们不屈不挠战斗的业绩,早已成为象征中国人性格的自然符号.而从1840年起,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跟强权政治作抗争的行动;并且,这种抗争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和不容争辩的伟大成果.人们会想起:1982年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来北京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十分坦率的会谈.这一时期,正是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趋于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当邓小平提出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并用“一国两制”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时,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柴契尔闻听此言,心慌走神,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险些跌了一跤.挟马岛之战胜利余威来到北京的柴契尔夫人,在会谈开始时就抛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的论调,声言中国只能收回新界,而香港岛和九龙则按条约永属英国.未料,此说被中国方面当场回绝,邓小平以坚定的口吻回答:“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第二年,英国政府推出“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再次遭到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否定.毕竟,中国不是阿根廷,中国已是一个站起来的大国,以强权政治为内涵的“阿根廷情结”在北京这里一点不起作用.

从1840年到1997年这样一个极大的历史跨度,包含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丰富内容,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这150多年的时间,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说它——香港回归——确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还包含了又一个方面的应有之义.它为中国正在从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两个大的历史主题:一是要争取民族和国家的真正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二是要争取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使中国走出古老文明的困惑而跻身于世界强国的地位.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两大主题不时地发生冲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民致力于解决第一个问题,即通过不懈的努力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出现于现代世界民族之林.而在距离我们较近的时候,中国人民才开始进入了现代化探索和建设的新时期.而恰在这样的阶段,对于中国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探索中有挫折,建设中有进步.更加重要的是,一个辉煌的前景已经展现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当然,香港作为一颗“东方的明珠”,无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有重要的角色.当这颗“明珠”回到祖国母体怀抱之时,它也就有了更加光明的明天;它也就能够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国际接轨”的极有力的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香港回归精彩作文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5秒,英国米字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降落,护旗手将旗帜摘下,叠起,像历史书合上最后一页;23时59分58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指挥抬起双臂,挥动指挥棒,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香港,结束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那一夜,香港大雨。一场酝酿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大雨——

时间上溯到公元1842年8月29日,烈日炎炎。一队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在自己的土地上,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此前的1841年1月26日,英军即已登陆并占领香港岛。此后的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再此后的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被租给英国99年。南海明珠,怆然北望。诚如金庸先生在《香港赋》中所言:“城下成盟,割我香港,百余年来,国人痛心。”

那一夜,大雨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后,英国查尔斯王子携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披着夜幕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起锚处,正是156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的登陆点。

那一夜,大雨以追昔抚今的方式,开启了“东方之珠”的历史新页。

“城上已吹新岁角,窗前犹点旧年灯。”在香港回归之前的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以“香港之死”为题,预言回归之后香港繁荣难再。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见怪不怪的有色镜,一时间领衔为西方部分舆论“唱衰”香港的急先锋。维多利亚港的波涛毫不理会,卷着雄辩的浪花,径自奔流。

二十年弹指一挥。站在太平山上,看“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盛况,溢彩流光,美轮美奂,“香港之死”的谬论,懒得一驳。

恰如国家主席xxx平所指出,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少见的。“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香江传奇,精彩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香港回归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一百年的沧桑,一百年的荣辱,香港啊别来无恙。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无所作为的小女子,不是政治家,不是历史家,没有渊博的学识。

然而做为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祖国富强、团圆,血也会跟着沸腾。如今香港回归15年,一片繁荣景象,我不禁对小平爷爷“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深深敬佩。

引用一下一位陌生笔者的文章片段作为结束: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伟大不朽的中华民族风风雨雨几百年。当崭新的镰刀锤头举过头顶的时候,有个东方巨人,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祝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前进的脚步越来越稳健;香港、澳门越来越繁荣茁壮;更希望离开祖国母亲怀抱很久的台湾兄弟能够早日归来。深深地祝福你们,中华的孩子们,愿你们永远这么年轻!永远健壮!永远蓬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关于香港回归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香港回归20周年感想1000字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捧一曲流殇月,流一脉思古情。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政府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

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香港不仅会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中获得莫大利益,还会从国家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当中,获取自强不息的发奋思路。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香港回归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扞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北京政府时期,在20XX年的巴黎和会和20XX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20XX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20XX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鸽子,一只传递欢乐的和平鸽。

我要作一次旅行,从我的家乡——台湾,一直飞到祖国的心脏,飞到我心中朝思暮想的北京,去看看祖国大地的锦绣河山,去呼吸祖国上空的温馨气息。

我,出发了,夹着一枝橄榄叶。

我来到一座新的城市,他回到祖国怀抱刚刚一年,从维多利亚港俯瞰,摩天大楼一座座托起火树银花不夜城,大街小巷一道道组成金碧辉煌光明路。香港,多么响亮、多么亲切、多么动人的名字!我呼唤着,我盘旋着,我欣赏着。我仿佛听到了江泽民主席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发出的庄严宣告,我清晰地看到了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招展,我的心在欢快地跳着,那是幸福,那是兴奋,那是激动……

我飞呀飞,怀着满心的喜悦飞得更快了。

远远望见一座高塔直耸云霄。我定睛一看,到了闻名中外的东方明珠。游目四顾,我差点儿惊呆了:从狭窄的马路到高架路盘踞,从黄浦江摆渡到第四座徐浦大桥通车,从虹桥机场到浦东空港,从和平饭店到东方明珠……啊,多年不见,上海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崭新的国际大都市加速前进呢!

我飞呀飞,带着内心的惊喜飞得更快了。

轰隆轰隆,不得了!长江中有动静。我飞得低些近些,只见大吊车上上下下,起重机奔来跑去,推土机南来北往……中华儿女正用血汗与智慧修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奔腾万里的长江终于驯服了。

我飞呀飞,继续向北飞,带着内心的冲动,我想马上飞到北京。

远眺,一座座山绵延起伏,如绿色屏障;一道道河逶迤迂回,像蛟龙戏水。山上,一条长长的城墙蜿蜒起伏——那不是长城吗?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喊:“到了!”

我从八达岭飞到了天安门,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中南海神圣静穆。我终于飞到北京了!我把橄榄枝交给了江主席,并对他说:“台湾是我的故乡,我只想回祖国看看。香港已回归,澳门将回归,上海等地发展迅速。我载着几千万台湾同胞的心,衔一枝象征和平统一的橄榄叶,不远万里,千里迢迢地飞来了!祖国统一、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欢乐。”

我又迎着初升的太阳飞去,飞得好快好快,我要把这快乐传到天南海北,传到祖国各地,传到我的家乡——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香港回归二十年

全文共 2042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岁月洗礼,发生沧桑巨变。回归二十年,香港举行成年礼。7月1日,两架分别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香港特区区旗的直升机从空中飞过,引得无数香港居民驻足仰望,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此后香港特区政府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此刻的香港 ,这一东方明珠,越发璀璨,她以自身的成功向世人表明,“‘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香港视察并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3166名解放军官兵现场接受了检阅,电视台和网络现场进行了直播。阅兵视频在移动端刷屏了,同样刷屏的,还有二十年前驻港部队接防时的那句对英军霸气而经典的喊话:你们可以下岗了,我们上岗。一股浓郁的民族自豪感,在网络上流淌。

二十年后的这场阅兵,规模可能并不算太大,但却以最直白有力的方式向世界表明:解放军20年来始终驻扎在香港,始终坚决维护着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并将永远是香港的定海神针!

7月1日,国家主席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为林郑月娥女士和香港官员监誓后,主席致辞,就“一国两制”谈了四点看法,他说,“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这一坚定的态度背后,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稳定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当然还有伴随着中国整体实力提升后的实力支撑。

回归二十年,中国探索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过程中,也曾经历风风雨雨。但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港府最终稳定了局势,发展的主流没有受到大的影响。1998年,当香港经济被大鳄索罗斯的闪击面临崩溃之际,中央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护它的联系汇率制度”,成功击退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攻击。20xx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港府推出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14项措施,提振信心、纾解民困、振兴经济。

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在过去20年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从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3.2%,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近年来,香港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以上)。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以事实证明,一国两制这一创造性政治设想的成功。

去年,在香港大学的一场演讲中,演讲者问及大家启蒙歌曲时,全场唱起《我的祖国》。现场视频,让人泪湿衣裳。是什么力量,让这首老歌横跨数代,激发如此共鸣?是旋律背后的山川河流稻香,乡关家国故园,是浓得化不开的民族复兴情结。这次主席在出席香港庆贺回归晚会时,和演职人员同声歌唱《歌唱祖国》,更是让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滋润着两地中华儿女的心田:共同的价值取向,不畏风高浪急,不惧山高水长。

正如主席在致辞中所言,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最为需要的公共产品。为此,主席再次强调: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异。“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提出来的,现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也将为未来的台湾提供镜鉴。

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特别是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对一些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甚至重大分歧并不奇怪,但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旋涡,人为制造对立、对抗,那就不仅于事无补,最终受到直接损失的只能是香港,而最终损害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只有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才能把香港这个共同家园建设好。路子走对了,才能行稳致远。 国家的越来越强大,祖国内地将成为香港发展的最大的支持力量。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香港作为国家连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将更为凸显。过去,香港曾是内地与世界经济沟通的中介;回归20年,香港与内地已经进入了合作发展的新时期。

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香港回归二十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香港回归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Welcome to visit wonderful Hong Kong. Hong Kong has a lot of buildings and botanical gardern.Hong Kong somewhere near the sea. You can do lots of outdoor activities. It supposed to be very hot. You can swimming, you can go camping.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a tent.

Traveling around Hong Kong by subway can cost a lot of money, but it’s usually convenient to by bus to most places.

It has a big shopping center. You can buy lots of things. It’s fantastic! Let’s go.

Welcome to Hong kong! I am your guide in Hong kong and my name is Wang ping. As we know, Hongkong was once a British colony and on July 1,1997,it smoothly came back to China.

Hongkong is in the south of China, and her neighbor is Shenzhen. She is made up of 236 large and small islands. We can visit many resorts here, such as Disneyland, the Ocean Park and the Wong Tai Sin Temple and so on. You are sure to have a good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香港回归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是在不经意中,也许是在苦苦等待之后,1997年7月1日就这么一天一天地逼近了,中国人的心啊,也随之跳得一天比一天更快了!因为那一天,是中华民族洗却百年耻辱的一天,因为那一天,是香港,这个百年的游子重回母亲怀抱的一天!

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我兴奋,我激动,我恨不得用我那并不动听的嗓音唱尽世间所有动听的歌曲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但当我翻开那写满中华民族辛酸血泪的历史卷册时,我沉默了,我怎么能不沉默呢?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这几张薄薄的发黄的纸片,竟然就使得香港与祖国母亲苦苦对望了一百年,却不能相认。美丽的香江,流淌着的,分明是母子百年的相思之泪啊!

为什么?为什么英国强盗竟如此蛮横猖狂?为什么中国却如此软弱可欺?我不禁怒问!

历史用它沉重的声音告诉今天:

落后,就要挨打!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法则。不仅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的今天更是如此!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何必那么紧张兮兮,世间太平得很!事实真是如此吗?君不见那个众所周知的大国依然挥舞着大棒,对中国指手画脚,一会儿人权,一会儿自由,恨不得将中国人的尊严践踏在他们的脚下;某些别有用心者还对中国的钓鱼岛虎视眈眈,屡屡侵犯;还有那达赖、李登辉们,依旧上演着一幕幕分裂祖国的丑剧。只要是中国人,谁又能对此不以为然呢?只要是中国人,谁都会问一句:他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历史告诉我们,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经济上依旧落后于那些西方大国,!

但他们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政府已不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清政府了,我们将对任何形式的侵略给予坚决地抵抗与回击!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在历史赋予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更不能逃避退缩,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人生态度与追求。

97香港回归是一个历史契机,它预示着中华民族大团圆的一天不再遥远;97香港回归更使中国如虎添翼。我们坚信,终有一天,中国人将用自己的筷子撑起这个蓝色的星球!

历史告诉今天,落后就要挨打。那就让今天告诉未来,我们将不再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纪念香港回归20年作文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新的历史时期,对于香港与祖国内地的未来如何融合发展,备受关注。

习总书记于6月29日抵达香港,除祝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外,还提到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与香港各界一道,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一百多年的发展史,无不与内地息息相关。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与其他殖民地不同,英国人主要不是为了掠夺资源,而是以香港为基地,瞄准中国内地的广大市场。事实上,因为随后上海的开埠,在英国占领的前一百年,香港发展并不算兴盛,逊色于内地不少大城市。

众所周知,香港经济起飞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中苏交恶,因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中国开始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接触,香港充当了连接中国与西方的桥梁,作用十分重要,同时也给香港带来了发展机遇。数据显示,1962年到1973年,香港实际GDP增速大部分年份在10%以上。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的桥梁作用继续发挥,香港经济一直保持较高增速,1997年回归时人均GDP达到2.7万美元,跻身高收入地区。

香港回归这二十年,两地经济融合日益紧密。协助香港抵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央政府针对香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在坚持“一国两制”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帮助维护香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诸如2003年宣布放宽内地同胞到特区旅游的个人游(香港称“自由行”),让旅游业成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确保香港业界在内地市场继续享受最优惠准入待遇。

数据上来看,香港2016年GDP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人均GDP达到4.3万美元。二十年间,港交所从一个区域性市场,变成了真正的国际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来这里投资内地资产:1997年底,只有10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20%;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2家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63%。

经济领域之外,二十年间香港与内地在文化、教育、技术等领域亦有融合。香港凭借率先崛起的优势,内地利用飞速发展后的资金优势,深度协作,成就不小。

二十年风雨兼程,成就代表过去。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内地与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一同发展向前。

对于香港而言,无疑需要继续借力中国内地崛起大势。发改委近日称,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提供政策指导,意味着香港搭上“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近期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深化;珠港澳大桥全线贯通,香港段预计2017年底通车,等等。这些都是香港与内地融合日益紧密的象征,未来,香港必能与祖国一同发展前行。

对于内地而言,香港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不少。高效的行政效率,乃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备;自由的市场、法治的环境,是内地一直致力的方向。此外,如港交所作为成熟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值得内地金融改革借鉴之处不少。

互学互鉴,这个香港与内地融合的模式仍将继续。而两地更加紧密地融合,一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未来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校长纪念香港回归讲话稿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的在这个场合,和大家分享我对香港回归十周年来的所感所想。我的演讲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自己的所闻和感受。香港,从百年的苦难向我们走来。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沙滩漫步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1840年,屈辱的南京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祖国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十年,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了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同时,广泛团结香港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x年风雨,x年辉煌,x年磨练,x年成长……香港——这颗镶嵌在祖国南海上的明珠,在回归祖国x年后的今天,更加光彩夺目和绚丽多彩。x年来,全体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一起开始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x年来,香港战胜了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xx疫情等众多困难,巩固了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x年来,香港不仅更加繁荣,而且社会也在稳定中迈向和谐。时至今日,回归在香港人心目中已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词汇,成为一个与希望、成就、自豪紧密相联的起点,成为一个让历史见证未来的过程。

十年间,在最困难的时侯,中央政府站了出来,不惜一切支持香港,而每一位普通的香港人,在香港经历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直到腾飞的过程中,也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回归的伟大意义,这个过程中,香港人民对祖国的了解和归属感日益增强,对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评价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渗透,融为一体。这十年,香港与内地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即使不刻意的去了解和总结,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说说与大家最为密切的交通吧。随着广九铁路改造、广深高速公路和香港新机场的运行,飞机、轮船、火车和豪华巴士作为交通工具,为两地的民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从内地到香港,从香港到内地,就像从城市的一边到另一边,这种方便,无论对两地经济的拉动,还是香港人生活上的便利,都是极为有利的,也给两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在十年前,到内地去、甚至通过近在咫尺的深圳罗湖海关,在许多香港人的想象里都是神秘和令人生怯的问题,港人到内地买房定居更是不可思议的,现在,除了较表层的购物、旅游,买房、就医等,更为实质性的交流也在逐渐增多,且成大势所趋。随着对祖国经济文化了解的越来越深,抱虚幻优越感的港人越来越少。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港人来内地工作、学习和参观旅游。没有中国政府这个娘家的支持,香港不可能发展的有现在这么好。香港要腾飞,要成为国际大都会,离不开内陆这个重要的根据地。我衷心地希望香港越来越好,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见证这段历史。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