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的巨大变化作文推荐精选20篇

云千变万化,五光十色。一会一个样,小编收集了变化的云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391

作文

1000

牛年春节中国人的记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三行情书”送给最美的“你”

寒冬已至,新冠疫情却没有“冬眠”迹象。手机上每日推送的疫情速报上,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时刻牵动着百姓的心。在这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在这里,笔者想借此平台,为最美的“你”作“三行情书”,愿春暖花开之时,共享平安相聚之乐。

我在这边,

家在那边,

距离却阻挡不了思念。

——致不能回家过年的“你”

今年的春运正好赶上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减少人员流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扩散,许多地方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期盼已久、归意正浓的游子来说,“异地过年”可能难以缓解“倍思亲”的乡愁,但春节团聚的情感羁绊与春运大潮的潜在风险相比,家人的平安健康才是第一位。正如古人云,心安之处即故乡。天津市的7条举措温暖人心,江苏省的现金补贴优惠多多,陕西省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政府的保障犹如一颗安心丸,是全国上下同舟共济,筑牢防疫壁垒的动力源泉。总之,谢谢“留守”的你,有了你的配合才能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

我不清楚你的模样,

但却熟悉你的声音,

你认真的言语是这世上最动听的旋律。

——致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

你扮演了多个角色,入户排查的“赶路人”、民事调解的“知心人”、上门服务的“暖心人”……特别是今年冬天新冠疫情复杂严峻,全国多地不断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社区防控压力也与日俱增。从地毯式排查、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核实居民信息,到封闭管理,做好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再到全民核酸检测,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告知注意事项,你们“逆行身影”成为了这个冬天最美丽的风景线,你们的“再三叮嘱”是居民心中最动听的旋律。谢谢你,广大社区工作者,正因为你们的坚守与奉献,让我们相信来日可期,团圆将至。

看不清你的面容,

但你白衣胜雪的背影,

却是我今生见过的最美风景。

——致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

他们是一群站在守护生命最前沿的“白衣战士”。发热门诊24小时的彻夜坚守,换来的是病人及时诊疗后的安心、放心;扫码、测温、登记的严格程序,换来的是就诊群众进出医院安全、有序。他们直面病毒,奋战一线,为生命保驾护航。支援武汉时,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应”的铮铮誓言;全民核酸检测时,他们全副武装入户检测,虽衣着不便、脚步沉重,但却从未影响到核酸检测的进度。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坚守与奉献,看到了最崇高的精神追求,看到了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医务人员的守护是战胜疫情的最大支撑,向你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初二年级话题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寒冬腊月,银装素裹,万物枯萎,一片荒凉;新春佳节,红红火火,张灯结彩,合家欢乐。 The cold winter lunar month, silver -wrapped, all things withered, a desolate; the New Year festival, red fire, tensor of lights, happy family.

严冬之中,新年之际,一家人围坐一团,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精彩的春晚,脸上荡漾着微微的笑,那笑脸是那样甜美,仿佛能笑出一个春天。窄小而又温馨的小屋中洋溢着欢快的笑声,陈旧而又美丽的老屋里充满着喜悦的气氛。相信此时即使狂风暴雪袭来,身处绝对零度,受尽寒冷的折磨。那热闹非凡的画面也能融化所有冰雪,温暖一切寒冷,沸腾整个冬天!

窗外是寒冷刺骨的坚冰,窗里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春节就是这么神奇,最寒冷的季节中最寒冷的一天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一天。

吃完热气腾腾、鲜香味美、皮薄馅大的饺子,喝一杯或浓或淡的香茶,推开房门,去外面放鞭炮。各式各样的烟花出现,腾空,绽放,最后在漆黑的夜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残影,令人神往。那烟花能与星星媲美,能与月亮争宠,能和春花争奇斗艳。幽暗的夜空因这些烟花变得亮堂堂的,恍如白天,但它确实是黑夜,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盛开后马上消失,它们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我拿出照相机,按下快门,将这转瞬即逝的美定格为永恒,珍藏到永远。放完烟火,看完春晚,人们躺在床上,带着对明天的期盼,带着岁月的祝福,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美妙的梦乡……

冬日的夜是漫长的,仿佛没有终点。人们总是耐不住欣喜一次次从梦中醒来,认为“明天”来临,却发现“明天”早着到呢,于是不得不感叹夜的漫漫无际,“明天”的遥遥无期。

熬了一晚上,大年初一终于到了。还是黑灯瞎火的五更天,人们早已出了家门,组成人数或多或少的队伍去拜年,给亲人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送上最真切的爱……

春节就是这样,即使在寒冬腊月,人们也能热血沸腾,即使千里冰封,人们也会热泪盈眶。春节总是少不了温馨与感动,少不了传统与新意,少不了情,少不了爱。春节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还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接触到这本满是学术言论的书,我是抵触的,觉得这书不是与我“同一世界”的事物。但毕竟是必读书目,在老师的引导与同学的陪伴下,我慢慢靠近它,渐渐发现自己改变了对《乡土中国》的看法。

它不像我以为得那样生涩难懂。文中常有生动的实例,如“文字下乡”一篇提到,教授的孩子虽在学校成绩好,被夸聪明,但与乡下孩子在一起捉蚱蜢时,却远不及他们灵活敏捷,这有力阐释了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与个人所处环境的需要有关,乡下人也并非愚的道理。

它不像我以为的那样远离生活。“差序格局”一篇中提到“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想想自己的生活,的确拥有与自己关系远近不同的人形成的如“波纹”般的交际圈。

它更不像我以为的那样平淡无趣。这本书充满了富有浪漫亦或哲理意味的句子。“从个人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寄寓于此的这一阵子,久暂相差不远,但是这个逆旅却是有着比任何客栈、饭店更杂复和更严格的规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它们激起我对此书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发了我更深刻的思考。

“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办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通过此书我也了解到,作者费孝通先生,原来是这样一位富有勇气与探索精神的开拓者,着实令我敬佩不已。

在这本书中,还有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土社会这种中国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固有结构,是保存还是被改变……大概会引起很多人的沉思吧!

《乡土中国》一书,让我收获了很多,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战疫纪观后感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座城市,叫做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做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做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做万众一心!

看了这场关于战疫情的课,我深有感触。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心中,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就是命令,一声命令,你们没有丝毫犹豫赶去武汉,你们叫我好好待在家而你们不为自己的安慰第一时间冲向“战”场,是你们舍小家,为大家。什么是尽责?这就是尽责!

你们穿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戴上口罩、防护镜和手套。虽然我们看不到你的笑容,但是我们能从你的眼睛里看出你们的喜悦;虽然你们脸上有着深深的印痕,虽然你们把头发剪了,但是你们在祖国心里是最美的。你们为了和病毒做斗争和时间赛跑,努力抢救更多的生命,每天八个小时不吃不喝,累了就在墙角边坐一下,不到一分钟又要开始工作了!不管多累你们努力给病人加油鼓劲,给病人最美的微笑,不让病人感到孤单,不让病人感到害怕,在我心中你们是最美的。什么是奉献?这就是奉献。

俗话说得好“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在你们的不断努力下疫情有了渐渐的好转,马路上的车变多了,人行道上的人也变多了。但是国家还没说“疫情结束”,我们还是要少出门,常通风,勤洗手,不要给国家添乱,不要再让病毒有一丝传染的机会。疫情将要结束,我们在努力一下,在第一线的逆行者他们都没有说累,我们怎么可以说累呢,我们只要在心里默默想到:不要因为你一个人,连累了全国。再坚持一下。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那些在疫情中为我们奔赴前行的人,是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承担了下榻的重量。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能做的就是“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支持。中华儿女从不畏惧任何困难,从不会退缩,我们坚信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能赢,也必须要赢。

我相信太阳总会升起,春天总会来到。武汉本是一座英雄城市,相信一定能挺过这次疫情,我们在一起去武汉看樱花!

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好好报答我们的祖国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假期,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名词就是“最美逆行者”了,他们不是我们熟知的解放军战士、武警特警,也不是消防员,而是能扶死救伤的白衣天使。为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挽救感染新型肺炎的病患,3.2万白衣天使逆行而上。他们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以血肉之躯,与病魔决斗。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尊敬、学习。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幸逝世。此前在微博上,他写道“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

90后医生宋英杰叔叔,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连续奋战十天九夜。因过度劳累心源性猝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在疫情防治工作中,以身作则,恪尽职守,连续奋战18天后,积劳成疾,牺牲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抗击疫情时,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不幸感染冠状病毒后,在住院期间,依然用手机发微信,打电话指挥着医院的工作,关心着医护人员和病人。可不幸的是,新冠状病毒夺去了他的生命。

……

我知道还有无数个白衣行者们,他们奋战在防疫阻疫的第一线,他们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不禁令我肃然起敬。我常常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妈妈说,是责任,是担当,是大爱,是深沉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心中的榜样,更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在此,我想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祝医护人员们:

身体健康,早日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春天是美丽的,人是受感动的。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试飞员——梁万俊。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开始重建,1888年改名颐和园,1895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我们走过宫殿区就看到了昆明湖,湖边就是长廊,这个长廊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长的景观步道有700多米长,长廊枋梁上有彩画14000多幅,它还分别有四个亭子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还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最大的桥洞上刻有一幅对联可惜已经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国第一个用上电灯的,中国最早的电灯就在颐和园。当时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把灯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对慈禧太后说:“我给太后带来了一些宝石,宝石还会亮,并且我让哪个亮哪个就亮”。慈禧太后不相信就来到了颐和园的乐寿堂,李莲英说:“红宝石亮,红宝石亮,红灯亮了,绿宝石亮,绿宝石亮,绿灯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莲英才道出缘由。古时候没有发电站,为了让颐和园里的电灯亮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骑一辆“发电自行车”才能保证颐和园灯火通明。

看完颐和园我不禁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华,正是因为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世界文化遗产6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他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在一个地方迷人地交汇过,并被最灿烂的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敦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亲自体验了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

我们来到了第96窟,导游说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站在他脚下,仰望大佛,感觉我们就像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这么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艺术家却把它雕塑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130窟,这座佛高约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师将佛像头部塑的较大,高达7米,超过人体的正常比例。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气侵蚀,此画已受到严重损坏。

随后,我们又来到第148窟,这是释迦摩尼的涅盘塑像。佛身长14.7米。由于涅盘像采用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者“睡佛”。塑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线条流畅。因为孔子有72个弟子,所以卧佛身边也有72个弟子,它们形态各异都站在卧佛后面。因为这座佛像已经涅盘,所以这个洞窟形状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顶上全部画满了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们又参观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盗贼给盗走了,有的被卖到国外展出。我国珍贵的文物流失了,多么可惜啊!

离开莫高窟,我万分舍不得,心里默默祝愿着: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变化作文65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的列车飞速前进,改革的春风劲吹华夏,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00后的我们,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我们的幸福感爆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与父辈们相比,处于一日三餐不离荤菜的我们无法体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滋味,身穿时尚新艳衣服的我们也无法体验穿满是补丁衣服的滋味,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也无法体验既要学习还要回家劳作的滋味。

没有对比就没有感受。

过去,学校是很破落的,教室里除了简陋的课桌椅也只有黑板,操场是泥土路,跑几步就会吃灰尘。现在学校经过重建,绿树葱葱,环境宜人,操场是橡胶跑道,摔倒了也不怕受伤,教室里崭新的课桌椅,电教设备一一俱全。过去,人们省吃俭用努力攒钱,就是为了交学费供孩子们上学;现在,国家出了新政策,不仅免去了学杂费,还提供免费的教材,据说还要在每间教室装上空调,让所有适龄的儿童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在过去,地上到处是垃圾,狭窄的泥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现在每条街道上都有垃圾桶,人们不再随便乱扔垃圾。政府还集资建设生态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间道路变得宽阔,不再受下雨的影响。在过去,人们通常步行,有自行车的家庭算是富裕的,但道路凹凸不平难走,现在修了许多沥青公路,而且村村通公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油门一踩,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没有对比就没有自豪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这些喝牛奶长大的00后与童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60后,70后,虽同处于新中国却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富民强,我们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家乡,在静悄悄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爱我的家乡——台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模板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是一部对后人影响巨大的作品。曹雪芹,名霑,号雪芹。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非常高的。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写到众人被刘姥姥逗笑的情节就十分精彩,让我有种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哎呦哎呦;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是写笑,每个人的神态动作却各不相同,描写生动、形象、具体,从侧面衬托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贾府上下喜欢她的原因。

再来看林黛玉,她性格纯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带着对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吸引着宝玉。她的“侬今葬花入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入亡两不知”,寄托了黛玉凄凉的身世之感,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社会闺阁中优秀的文学才女的风范。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何必假惺惺地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成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像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地落下,却没有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学的绚丽瑰宝。因此《红楼梦》还出了一门学问,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今后,它将一如既往地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中国传统节日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看到这句诗之后,大家应该知道我接下来要写什么——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前要逛花街、贴对联、准备年货、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拜年等习俗,但我最喜欢的是逛花街。

花街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花,而且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玩具,甚至有很多好吃的零食。花街的花姿态万千、颜色各异。有幽蓝的蝴蝶蓝、有烂漫的桃花、有肥乎乎的多肉、还有香气袭人的百合。这些花实在太漂亮了,我和妈妈忍不住要买,可买花的人太多,实在难以下手。但我还是依靠小小的身体,挤过人群,再拨开几位大大的身体,来到了漂亮的花面前,我挑选了几束毛茸茸的圆圆的黄黄的小花,最后我又精心挑选了三枝淡紫色的大百合。它们被包在一张大报纸里,我小心翼翼抱在怀里,一位叔叔看见了说:“小朋友,你选的花好美呀!”我听了叔叔的话,心里美滋滋的。我抱着花继续逛,弟弟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有我俩最喜欢吃的零食。

晚上,我们就可以吃年夜饭、看春晚了。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459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__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做自信的中国人观后感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看了微友推荐的视频《国人,你要自信》,忍不住要说几句。我能接受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言语方式也能接受他的看法,但我想说的却是别的内容。

首先是对题目的理解。“国人,你要自信”这个题目能够被理解吗?我的看法是不能。“不能”不是指看不懂这句简单的汉语,而是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传递。对这个问题,我经常会注意到,但估计从来都没说清楚过。看完这个视频,观众心中留下什么印象?有人说,美国、民主并非那么好。作为国人,我要自信。问题是,仅仅如此我真的能变得自信起来吗?每一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例如把这个视频看上10遍、100遍,甚至做到倒背如流,再去和老外接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会变得自信起来。没有机会接触老外的人,可以看看电影、新闻中的老外,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心里看到老外的心态的不同,看看自己是否变得自信起。我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也就是说,国人自信,这件事情只能发生在他们真实地接触并了解了老外之后,而不是看完某个视频或者听完某个演讲之后。间接知识是否真的可能,我深表怀疑。基于这个理由,我说,题目不能被理解。当然,对老外的了解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或迟或早,或多或少。

面对老外,在检查一下自己心里的感受,这样的事情我做过。不仅检查过自己的心里感受,还观察过他人的感受。我个人对西方的接触,应该是80年代开始的,除了西方制造的产品,还有西方人的著作、影视作品等。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周围人关于西方的评价。刚刚出过国的人向还没有出过国的人介绍起他们见到的花花世界时,手握洋货和没有洋货的人介绍自己的洋货时,心态或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这样的失真,也是要考虑在内的。

后来,我还专门学习了英语,能够自己阅读一些西方的资料、书籍。但无论如何,这些了解都是通过媒体完成的。这里所谓的媒介是指信息传递的介质,存在于我和真实的西方世界的影视导演、书籍的作者、产品的制造者等等都是媒介。因为有了媒介,所以媒介可能导致的失真就需要考虑。更为重要的,媒介是一种了解的渠道,同时也是了解的一种阻碍。刚开始没有直接了解的机会的时候是一种渠道,之后就是直接接触、阻碍了解的阻碍。后来,有机会和老外在一起工作,约4年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接触,但依然不够深入。无论如何,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感受是,看到老外我心里依然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个异样感,可以理解为不自在不放松,也可以用张教授的话表达为不能“平视”,这样的感受当然不会出现在我见到某个亚洲人的时候。或许是我个人对于神情过于敏感,才产生这样的异样感。不过,根据我对他人的观察,这样的异样感绝非只出现在我一个人身上,应当很是普遍。老外和国人是有明显差别的,不仅在外貌上,神情也是。看到新鲜的不一样的人就会有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点都不稀奇。来到深圳2年多,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更多的老外,因为在管理层,应该说也更深入。可以说,到今天,10年前产生于我心里的异样感差不多逐渐消失了。前两天,看到电视的,突然意识到自己看他的目光有些怪异,之前笼罩在他周围的幻影或者气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异样感尚存,就没有“平视”,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以我亲身的经历来证明一件事:平视、自信,是不可能在听完讲座看完视频之后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五年级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山清水秀,有着许多风景名胜。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去了重庆人引以为傲的大足石刻。

我们来到大足石刻风景点,整顿集合后,工作人员便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套古色古香的汉服。穿上汉服,同学们各个都像古代汉人一般。第一站,我们前往孔庙。在走向孔庙的路上,我们听到了悦耳动听的鸟鸣声,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其建筑精致且具有特色。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恭恭敬敬地叩拜了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像,而后谢师恩,诵经典,仿佛回到了古代私塾!

之后,我们参观了大足石刻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宏伟,里面收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贵佛像,完整展现了佛教由西向东逐渐发展的过程。每尊佛像都栩栩如生,有的双手合十,有的双手举过头顶,有的面带微笑儒雅大气,有的眉毛上挑严肃凝重……老师告诉我们,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很好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重要的宗教文化之一。

随后,我们进行了别致的女红课程体验。女红,是缝纫的古代称呼。针、线、纺织、缝纫,对于青少年的我们来说,那是非常陌生的词汇,而且鲜有体验的机会。每个同学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看完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演示后,我们开始亲自实践了。我拿起针,小心翼翼地一针一线地缝着。不一会儿,线就不听使唤了,全部从针眼滑落了。我拿起线,对准针眼,可就是穿不过去啊,我急得满头是汗,最后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把线穿了过去。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穿针引线,一个展翅欲飞的蝴蝶便“诞生”了。在一针一线的女红中,我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过一天传统文化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要更多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样一位人,他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冒着被新冠肺炎传染的危险赶往武汉,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攀是著名的儿科医生,他曾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冲锋陷阵,带领医疗团队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钟南山院士。

南山院士于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经有84岁高龄,却依旧挤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有人拍了这样一张照片:高铁上,钟爷爷在餐厅一个窄小的座位上睡着了,满头银发的他微微蹙眉,桌上还摆放着一叠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文件。这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泪水情不自禁溢满了眼眶。

到达武汉后,钟爷爷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病毒会“人传人”的结论,让全国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备。

“想来想去,我只不过是一个医生。”

“武汉一定能挺过关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

一句句平凡的话语仍然在耳边久久回荡。谦虚、敢正视真理、为民着想……种.种精神都在钟爷爷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当然,最让我难忘的要属钟爷爷积极乐观、永不服老的态度。

在一次盛大的颁奖典礼上,钟爷爷看到别人用“耄耋”这个词语来形容他时,爽朗地笑道:“耄耋?我还没这么老吧?希望国庆80周年时我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说话!”是的,钟爷爷每天都忙于救死扶伤,医治病人,虽然据他的妻子李少芬说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但他依旧热爱运动、乐观向上,更拥有一颗懂得追求的爱国之心。

或许我将来不会学医,但我依旧要学他那不骄不傲、永远追求的精神,或许只是当一个平凡的教师,一名公司职员,一位管理人员,但我一定会勤奋努力,刻苦向上,为祖国开辟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七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4·28撞车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有人说,多灾兴邦。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祖国,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扬眉吐气,才能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为人类文明谱写辉煌的篇章。过去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苦涩,但也有欢喜。29届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举办。这是人类一次最伟大的聚会,也是中国人百年梦想,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之前还被骂作“东亚病夫”中国人,而今已迈步跨入体育大国的行列,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史上最好的体育盛会。 奥运期间,中华儿女抱着对奥运精神的尊重、崇尚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世界友人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共同发扬壮大了奥运精神,谱写了“新奥运”的美妙篇章!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悲伤,但也有惊喜。从灾难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经受过挫折磨砺的国家必将是奋起的国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我们信心百增,看到了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脊梁已不是弯曲的,而是顶天立地,骄傲地挺立着坚强的脊梁。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19年,祖国七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雄壮的国歌,不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吗?让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中国传统节日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俗称过年。是农历的岁首,也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你知道吗?自从西汉以来,就有过春节的习俗了,一直流传到现在。春节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大人们忙着包饺子和做年夜饭,我们却玩得不亦乐乎,放鞭炮、贴福字、贴对联……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平时住在海底,除夕时出来吞食家畜和人。所以一到除夕人们便带着自己的老人孩子去山上的松树林中藏起来。

一年除夕,一位老人来到了这个村里面,人们都在往山上跑,没有人去管这位老人。老人叫他们不要慌,给他们的门前都贴了一张红纸,让他们在“年”兽来时放炮,可村民不干,只有一位老奶奶和这位老人留在了村里面。

“年”兽一进村,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它一看见红纸,便打了一个哆嗦;它又听见有人在放炮,吓得“年”兽嗷嗷乱叫;它又见家家户户都烛火通明,便抱头逃窜,一头扎进海里,从此“年”兽再也没来过了。

中国的风景绚丽多彩,文化也同样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伟大革命家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赋予人丰富的知识色彩。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红军精神。让我们现在拥有了如此安宁的生活。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鲜红血液换来的,为了这些,我们不得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的变化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万磨难,我们的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今天的祖国,万象更新,非同寻常。但在这之前,祖国历经多少磨难 ,也为我们付出了多少。

暑假里,我呆在舒适宽大的家中,吹着空调,看着电视,别提有多舒服,寒假里,我们围坐着餐桌,出着丰盛的食物。或许是习惯了这安然的生活,或许我们这些小孩“生在福中不知福”,总之,我并未感觉幸福。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根本没有任何思路,我难道一点也不爱国吗?,于是,我便去向妈妈请教一下。妈妈没有说别的,只是和我并排坐下。

“我和你讲讲我小时候的事吧,”随后,妈妈便开始向我娓娓道起来,“你知道我们家有哪些电器吗?”“小电扇总应该有一个吧?”“没有。”“这也没有哇?!那你们夏天要热死了,怎么办呀?”“我会告诉你的。我们家呀,只有一台破破的小无线电何一台九寸的黑白小电视,还算很好呢。”啊?我们真幸福,改革开放后,家家添了空调、电脑、彩电、冰箱、洗衣机……“那你知道我们小时候的饮料吗?”我思索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母亲,你的外婆,有一个‘秘方’,她倒上半碗水,放点醋,撒些糖,捣一捣,叫做‘酸梅汤’,我们可爱喝了,午睡一起来就抢着喝。”现在,国家强盛了,吃的喝的都越来越好了,你看,大家的冰箱里边添了可乐、七喜、果汁、雪碧……”我们呀,冷饮就是两西瓜,买块光明冰砖不得了……”“妈妈,别说了,我知道怎么写了!”……

从几十年前的抗日胜利到30年前的改革开放,从2008成功开展的北京奥运会到正在紧张筹备中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等,不都能看出祖国越来越强盛了吗?不都能看出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精彩了吗?

啊,祖国,我代表所有的红领巾,祝福你越来越强盛,好像一棵茂盛的松柏,四季常青,越长越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做自信的中国人观后感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对于西方的了解仍然是一种知识,只是停留在头脑中的一种想象。所谓想象,也就是大脑因少量的外部信息激发而形成的图像。想象是人脑的正常功能,也是人类创造的源泉,但想象并不是事实。几年前,西方就是完美的彼岸世界,就是我脑子里的一种想象。我相信,有这种想象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依据这种想象表态的人也不在少数。

追求完美、想象完美,寻找彼岸世界,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人们这样的想象、追求,源自于某种深层次的力量。尽管不能看到其全貌,却有理由相信,这种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卢安克说,他曾相信在东方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一个完美的人,于是他来到中国。最后,他说,如果自己不去亲身实践,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样完美的人。

想象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但想象毕竟不是事实。知识是知识,但人头脑里的知识也不同于心里的感受。头脑里的知识可能来自于书本、媒介,但切身感受只能来自于实际的近距离的接触、摩擦,而事实是身临其境时感觉到的东西。

第三点,看问题的角度。张教授演讲的思路是,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就,说明中国的政体是好的政体,说明民主的优越感靠不住,因此,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在政体层面,我们都可以自信。很明显,赵教授没有弄清楚,自信是首先从心里产生然后才被人觉察的东西,而非反过来,脑子里觉得“应该有”、“可以有”、“必须要有”,接着就会有的东西。前面用个人的切身经历尝试说明了这一点,这里想说的是衡量成就的尺度的问题,看问题的角度的问题。

张教授是用经济来衡量政体的。他说当年西柏林那边明亮,东柏林这边阴暗,是以经济繁荣为标尺来衡量的。不仅如此,对意识形态的价值,他也是用经济这把秤来秤的。不知道到张教授是否意识到除了经济价值,还有精神层面的价值。一家人很有钱,整天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这是经济层面的评价;另一家人没有什么钱,冷冷清清,但和睦融洽、其乐融融,这是精神层面的评价。可见,精神层面的价值也是通俗易懂、无容置疑的。衡量精神层面价值的秤,难免主观,没有足够的普遍性,好像靠不住。所谓话语权,话语体系,无非就是争长短时采用哪把尺子、哪根秤的言论。声音响、底气足的那方推荐的标尺可能被采用,那么,他就是有话语权的。但争长短,也不是所有人都迫切想做的事情。事实上,总是想着要争长短,倒是已经表明,精神价值的缺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