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根据颐和园写一篇作文(精品20篇)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颐和园景观的小学四年级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973

作文

188

篇1:颐和园游记优秀作文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前年暑假里,我去了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参观了不少景区,其中颐和园最令人难忘。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在第二次xx战争中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在前往颐和园之前就已经听说过颐和园的大了,但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才发现比想象中的仍要大很多.单说这么大的土地面积的修建就已经很困难了.当时既没有挖土机,也没有压土机等任何现在看来已经很平常的机械,但是他们仍旧把这个园林给建造出来了.仔细看,湖中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万寿山下号称”世界第一廊”的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8000多幅彩画,无处不显现出园林的精致.无论从园林的整体布局还是从每个细微的地方的精心雕琢,都能表现出工程的宏大及我国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手艺.

但是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慈禧太后挪用救国救民的钱来修建这座豪华的皇家园林,当作自己的后花园,为的只是自己以后能够安稳地逸享天年.北京城正中央的紫禁城已经不够用了?!旁边的圆明园也满足不了皇室家族的度假需要了?或许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每个平凡的日子,他们修建起来只供自己游玩的园林会到了真正人满为患的地步吧.其实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皇室单单几个人,住着这么诺大的园林里面不会显得冷清么?每天需要多少人防守?多少人打扫卫生?的确难以想象.

正如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也就亡在这安乐上吧.倘若一个人整天都沉浸在这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中,又怎能体会到外面世界的贫苦与凄凉?又怎能体会得到外面这动荡世界的变化?闭关锁国已经造就了当时的劣势,而这挪用军费就把当时的中国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当中国的大门被野蛮地轰开的时候,那些外国人吃惊了,面对这精致无比的园林景色,他们吃惊了.面对这精雕细琢的石刻画像,他们吃惊了.惊奇于原本以为破旧腐朽的中国有他们从未曾见过的美丽.他们把这个地方称作”夏宫”.

当我们现在踏入颐和园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对里面能工巧匠们的精心雕刻感叹,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对历史的反思.更应该记住的还是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吧!

[颐和园游记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颐和园世界遗产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颐和园,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能让您大开眼界,使你留连忘返。别光说了,我这就带大家去游览一下吧!

进了大门就来到大殿,参观了大殿一眼就能看见那条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完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三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登万寿山从上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桥,那座石桥通往一个小岛。那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客们这次旅行就到这儿了,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颐和园一日游作文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站在颐和园,仰望历史的天空。

清朝末期,打仗、失败、签约,仿佛成为定势。旧中国被无边的黑暗笼罩着,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苟延残喘。就在这危急时刻,慈禧太后竟挪用每年海军经费的一半,重建了颐和园。戊戌变法,似乎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然而短短一百零三天后,变法夭折,而这次维新派和守旧派的主战场,便是颐和园。维新派失败后,光绪皇帝也被囚禁在颐和园。

在颐和园的清漪园内,有一块巨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它本在大房山群峰中,明朝太仆米万钟发现后,不惜财力,要将此石移到自己的花园中,为搬此石,米万钟倾其所能却终未成,巨石弃于乡间小道中,“败家石”也因米氏家败而得名。后来,乾隆发现此石,视为珍宝,下令将石搬入清漪园内,而当时清漪园正门已修好,乾隆下令拆破墙门,将巨石搬入园内。皇太后忽感不祥,说“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石不祥。”虽不能说石头怎样,但清朝至此,真的走向衰败没落。

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摧毁了曾经亭台楼阁的颐和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走投无路土崩瓦解。

我站在颐和园,脚下是新生的土地,但我无心去浏览烟波浩渺、红花掩映的颐和胜景,我仰望历史匆匆踏过的痕迹,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楼阁上都镌刻着伤痕累累的历史,每一阵风吹绿叶的沙沙声都哭诉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块土地见证着苍白无力的过去,我仿佛听到来自历史的呻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颐和园日记200字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走近颐和园,只见高高的大门上方是琉璃瓦屋顶,门旁边八根巨大的门柱,非常醒目。门的两边分别竖立着一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令人难忘。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七孔桥。这座桥是白色的,有十七个洞,是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排列的。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子雕刻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桥上放眼望去,是那水平如境的昆明湖,它与郁郁葱葱的万寿山相互衬托,湖光山色,非常好看!

我们划着小船,尽情地欣赏昆明湖和万寿山的美景,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颐和园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颐和园游玩。

我们从东宫门,也就是仁寿门进入颐和园。一进仁寿门,我便看见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色青而润,造型奇异,壮如寿星,从石头上的介绍中我知道这块石头叫“寿星石”。再往里走就是仁寿殿,穿过仁寿殿,我又看到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非常大,造型也很独特,名字更奇怪了,叫“败家石”。我们顺着右手边继续往前走,拐了几个弯,看到了一面湖,湖面微波荡漾,游船在湖面来来往往,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昆明湖。我们沿着湖边慢慢地走了一会儿,看见了一个长廊,大约有几百米,一眼都望不到头。抬头往上看,只见长廊上面有五彩的画,那些画非常漂亮。画的有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还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呢!我们走完长廊,来到一座山的山脚下,通过查看游览图,我知道了那是万寿山,远远望去,半山腰有一个三角宝塔型的建筑,原来那就是佛香阁,不过我没有进去看。于是我们绕着湖边又走了一段路,然后乘船到了十七孔桥,我数了数,那座桥果真有十七个孔,在十七孔桥的柱子上,雕刻了很多小狮子,那些小狮子活灵活现,可爱极了。

颐和园真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颐和园年级5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风光旖旎的颐和园

颐和园的风景十分优美,绕过大殿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有五百四十八根柱子,一直通到了万寿山的石丈亭。长廊的横栏上有各种各样的古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边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微风吹来,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便来到了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下仰望山顶,高高的山顶上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金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被太阳照的闪闪发光,我被这的美丽景象震撼到了。

登上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上面俯视下面,我看到了昆明湖上开满了荷花,长满了荷叶,美不胜收,如同在仙境一般,人人都是来欣赏着美景的,从我们这儿看去,整个湖面都是绿的,中间点缀着粉色的钻石。

我从万寿山上下来,站在十七孔桥上,望着昆明湖,清澈见底的昆明湖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满池的荷叶都在轻轻摇动着,仿佛成千上万又大又圆的绿扇子,把带着荷花清香的风都吹上岸来。荷花娇嫩的像小姑娘似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鲜艳。

能建造出颐明园这样的建筑,足以说明我国的古人是极有智慧的,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像颐明园这样的美丽景色将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京颐和园日记200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乘坐826路公交车去了颐和园

颐和园真美呀!清清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湖面上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细长的芦苇,一阵阵夏风吹来,欢快地摇摆着,像宫女们在跳舞,还有几只鸭子在湖面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游客在悠闲地划船。湖的岸边长满了又高又大的柳树、杨树,弯弯的石拱桥横跨湖面,迂回曲折的长廊,弯弯的石阶小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亭子和假山,环绕在山水之间,让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可真大,我们走了六个多小时,累地脚痛地实在走不动了也没有游完,只好作罢,打道回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颐和园日记两百字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我们去了颐和园

颐和园有个万寿山,我们先游览了悬阳洞,到了悬阳洞,洞内不是太深,但是很黑,爸爸和在这里游览的人不约而同地把手电筒打开照明。我们借助微微的光看到了许多肖像,李米娜的台阶十分陡峭,我一不小心踩空了,幸好爸爸一把拉住了我。

接着,我们来到了桃花源,桃花源的桃花虽然谢了,但是还散发出一阵清香,让人神清气爽。

再往前走,到了一线天,一线天是两座山之间的一条缝隙,本来就非常炎热突然走进去让人非常清爽,会让人感觉一阵清风袭来,让人庆幸地以为来到了避暑胜地。接着,我们来到了昆明湖,大白塔,走过了古香古色的长廊,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游览完毕后,我们踏着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270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迷人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了。绿漆的柱子,一望不到头。这条长廊足足有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监上都有五彩斑斓的画,画着很多人物、花草树木风景,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晚上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宝塔。

颐和园到处都有没丽的景色。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如果你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琉瓦屋顶和朱红殿的宫墙。

这是不让你流连忘返吗?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8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a Park Composition 8

在北京的颐和园,有许多亭子,长廊,彩绘……还有数不清的树木,让颐和园绿意盎然。

春天,花儿结出了花苞,初春时只有黄色的迎春花独自开放,不久粉红色的桃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给颐和园增加了一抹色彩。小河里,支离破碎的冰,浮在水面上,像一面被打碎的镜子。小松鼠一定收到了春风姐姐送来的邮件,于是,睁开了朦胧的睡眼,一蹦一跳的到地面上找吃的。冰缝里倒映着不完整的佛香阁。

夏天,后山的树木长的郁郁葱葱,十分的茂盛,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给人们带来了一丝阴凉。阳光从树隙中穿过,洒到了地上,像一颗颗地面上的星星。谐趣园中的池塘里,有大片的睡莲,荷花在炎炎烈日下盛开,鱼儿们躲在荷叶下面,黑天鹅在水中游泳、戏水。湖边的柳树垂在湖边,用水梳理她那翠绿的“长发”。波光粼粼的湖面,就像镶满钻石一样闪亮。几只小船在水面上轻轻的划着。

秋天,夕阳落在十七孔桥后面,桥洞中像着了火一样红。中秋节的晚上,十七孔桥、大戏台、铜牛、文昌阁、谐趣园……亮起了灯,在黄、绿、蓝……许多颜色的灯的照耀下,颐和园显得更加美丽了。秋风一吹,树叶更像蝴蝶一样飞舞,不一会,地上便出现了一层枯叶地毯,金黄色的,踩上去沙沙作响。

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扬,像一个个白雪小精灵。亭子上积了一尺厚的大雪。湖边没有完全结冰,放眼看去像一大片,一大片的拼图。铜牛像穿着白色的衣服。风儿玩着屋顶上的雪,一不小心,没拿住,哈!屋前下了一股小雪!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9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ummer Palace Composition 9

我去过很多地方,有被火烧掉的圆明园,有被毁得差不多的万春园,有仙气飘逸的五台山,还有气魄雄伟、蜿蜒万里的长城……可是我觉得风景最好的地方非颐和园莫属。

走进南如意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耸入门的山峰。阳光像利剑一样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在大地上,透过树叶的缝隙,看见前面一片金光,跑进一看,原来是昆明湖。“百里银盘长龙锯”,看不到边的湖面上,十七孔桥横卧在昆明湖的一角,宛如一条巨龙盘在自己的地盘上。

沿着昆明湖往前走,可以看见一条长廊。长廊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不断展现在我们眼前。长廊上,这一幅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画卷让人们乐不思蜀,移不开脚步。

继续往前走,可以看见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我试着往上爬,可是佛香阁真的太高太陡了,我每爬几米就累得气喘吁吁。我感叹道:“噫吁嚱,危乎高哉!此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过了好久,我终于爬上了佛香阁,此时,我已经累得大汗淋漓。我伸头往外一看刚刚走过的笔陡阶梯,又赶紧缩回了头,双腿还打着颤。我透过扶杆俯视昆明湖,昆明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把颐和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映照在里面。湖中间的小船像一条条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着,正如皇帝所题:“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颐和园还有许多古老的庭院,曾是皇帝避暑住的地方。这里还有美丽的苏州街,尽是江南好风景。“一片清漪,十五寒暑,终现锦绣园林。”颐和园处处散发出江南水乡的淡淡香气。颐和园真是太美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10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ummer Palace Composition 10

今天,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再次修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乐寿堂的匾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颐和园昆明湖

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游览颐和园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颐和园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和妈妈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我心心念念的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就看到了佛香楼,我们马上来到了佛香楼,“啊!好壮观。”千手观音栩栩如生,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佛……我们走出佛香楼的大门,就看见墙壁上刻了许多个小佛,满墙都是!而且每个佛的表情都不一样喔。然后我们登上了万寿山。万寿山上树很茂密、草绿悠悠的、百发齐放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歌,让我心旷神怡。

我们走着走着又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上很平静,水也很清,清得像一面大镜子,昆明湖边有许多个小凉亭供游客们休息、玩耍。我感觉到累了,就坐到了凉亭的小凳子上休息,突然吹来一阵微风,让我请神清气爽,顿时一点也感觉不到累了。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有很多荷花有白色的、粉红色的一朵一朵的挨在一起。花儿开得那么鲜艳,真美啊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了颐和园。

你去过颐和园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颐和园四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去颐和园,吃了早饭,出发!到了颐和园,就走进苏州街。

街头小巷,各式店铺,还有仿虎丘剑池的建筑,好像又回到了苏州。走出小街,开始爬山,在半山看见一座塔,形状像动画片了懒羊羊的头发,顶上由一个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案组成,造型奇特。再往上走是一座佛寺,它的四面墙壁上都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形态的小佛像,感觉很严肃。再往前走就是皇帝烧香拜佛的地方:佛香阁。佛香阁的外墙被粉刷成了红色,再加上金色的雕花,就更加的金碧辉煌。站在这里向下望去,就是著名的昆明湖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游湖,就往下走了。经过排云殿,走过七百多米的长廊,廊顶上 一幅幅精致的图画,每幅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无心细看,赶紧奔向码头,坐上游船,湖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两岸柳树成荫,十七孔桥联接着两岸,桥上栏杆上一个个不同形态的狮子,好像卫士一样守卫着园林。

坐在船上想象着以前的皇帝是多么的昏庸,侵略军都打进来了,他们还在游玩,享乐,所以清朝才会灭亡。颐和园好大呀,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有空你们也去感受一下皇家园林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

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太阳照向湖面,湖面金光闪闪,五光十色,在湖面上,有几艘小船在荡漾,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平添了几分色彩。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地绽放,一朵朵的荷花仿佛在说:“快来看看,我美不?”

随着三五成群的游客们走向十七孔桥,十七孔桥的桥头上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狮子,并且这544只狮子,神态各异,姿态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每个桥墩上都雕有瑰丽的图案,这些图案美观大方,十分和谐,就连桥的里面都雕刻的十分古朴。

再往里走,就来到了长廊,长廊总共有一百多间,长廊的柱子上天花板上都刻有古代画家的名画,还有些提诗提词和人物,非常的生动。如果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休息一下,长廊两旁,百花盛开,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烂无比,一簇堆在另一簇上,美不胜收……

出了颐和园,我还久久沉浸在这园子的美当中,颐和园真真地让人流连忘返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冬游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寒假里我终于去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领略到了北京冬天的风采,并在颐和园中度过了惬意的一日,冬日的颐和园虽不似春夏两季有花红柳绿,却又别有一番情趣。

深冬的颐和园,天空是瓦蓝瓦蓝的,像是刚从染缸里染出的一披蓝布被挂上了天空,几朵淡淡的云轻盈的飘浮着,好像在这披蓝布上添了几朵杂染的白花。柔和的阳光照耀在湖面上,树梢上送来几分暖意。

我和家人悠闲地漫步在园子里,穿过“文昌阁”透过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就能远望昆明湖了,古诗中那一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最能让人感受到那份不忍让人打扰的静谧。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一眼就能望到湖底的鹅卵石。只有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了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

继续沿着湖畔前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来到十七孔桥跟前,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狮子,都仿佛在迎接威严的帝王上朝。有一头狮子正歪着头,又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仔细一看,发现一头小狮子正偎依在狮妈妈的怀里吮吸乳汁,还有一头小狮子正趴在妈妈的背上,探着头,和妈妈掌下压着的那头调皮的小狮子玩耍。我数了数,这一根石栏上就有九头狮子,多有意思呀!往前再走几步,看见一头凶猛的雄狮,昂着头,瞪着眼,怒视前方,长长的鬃毛都竖了起来。它眼前的一只小狮子瞪着大眼睛露出了惊恐的眼神,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惊呆了。我沿着桥边,一个桥栏一个桥栏地看着,那石狮一只比一只美,真是千姿百态,奇妙无穷!

你若像我一样在这和煦的冬日里游一游这园子,一定也会被这份难得的静谧和悠闲留住脚步,时光仿佛带我穿越到繁华的帝王时代,我变成了一只小小的鸟惬意地沐浴在这冬日的阳光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颐和园游记观后感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中旬,正直晴天艳日,与下午至颐和园

作为国家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有着壮丽的艺术风采和恢宏的建筑风格,无论设计布局还是长廊宫殿,都凝聚着古国高超的艺术和劳动者的智慧汗水。

也许颐和园的历史不算久,但它所蕴含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具有绝对的价值,同样它承载的历史沧桑与使命是无可比拟的。

颐和建于前清乾隆年间,本为乾坤孝敬母亲而建,占地二百九十公顷,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仿杭州西湖而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而它的出生注定了是多灾多难的。当落后的农业社会与欧洲工业社会第一次碰撞,结局毋庸置疑,清政府惨败而落荒而逃,侵略者长驱直入北京城。而颐和园咸丰十年为英法联络洗劫破坏,光绪十四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与它相邻的圆明园遭到同样的命运。

颐和园的辉煌依稀可见皇家的奢华和歌舞升平,当年的女王慈禧太后在这里办公听政,皇室远离战火,躲避在这里不知明日几何。

颐和园它是国耻的见证、是一把尖刀,试试刺痛国人奋发图强。

站在十九孔桥之上,吹着昆明湖上的凉风,远眺山巅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阁楼宫殿、乘着小舟泛游在湖上,看着无数的石林,高山、树木长廊,心也会沉醉于美景之中,看着长廊千万福艳丽的绘画,惊恐于这高深的艺术。穿梭于长廊仿佛游走在艺术的殿堂。游走在一座座宫殿惊讶于里面的辉煌大气和无数珍宝。无法想象西方列强看到这艺术的震惊和占为己有的野心,无法掠夺的甚至疯狂的烧毁掉了。

国人之殇、名族之痛,怎敢相忘。

现在颐和园做为国家5A景点区有着巨大价值,当清风明月抚摸着山涧松涛,一湖清水包容着欢喜悲伤,它静如禅师、动必将惊涛骇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具家族之游美丽的颐和园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颐和园,奇妙的东北大森林,诗情画意的水乡,威尼斯的小艇,都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的画面。那么,文具怎么旅行呢?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那就随我一起看看吧!

一天,在晚上繁星闪烁时,美莉然(铅笔盒的主人)一家商量游行计划,被文具们听到了,铅笔小妹心里痒痒的,她想去旅游啦!小妹对哥哥钢笔说:“哥哥,我们也去旅游吧!”钢笔说:“好吧!”这话说者无心,听者有心,这不,大家都喊起来了!“我要去!”“别忘了我!”“我也要去!”……看到这儿,小妹叫大家安静下来。出来了,太阳出来啦!小妹带上吃的、喝的,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说干就干,小妹带着大军到了颐和园呢!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才来到长廊,哇!有这么多幅画!还有那么多花!来到万寿山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下。最后,它们来到了颐和园最美的地方——昆明湖,湖上有几只小船,水面上波纹在荡漾,有十七孔桥,还有这么多狮子,真威武呀!明天,它们将去东北大森林,有什么趣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兴健的一座大型皇家山水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顷。从东门进,便能立刻看到昆明湖。

昆明湖水平如镜,湖水清澈见底。一眼望去,视线开阔,能清楚地看到对面连绵不断的山峰。昆明湖右侧是气派的万寿山,左侧是壮丽的十七孔桥,平和的湖水遇上宏伟的建筑使整个画面变得十分和谐。昆明湖不但景色优美而且对整座北京城极为重要。1956年以前,昆明湖是京城唯一的地表水源,到了1966年,新建的京密引水渠把昆明湖视为主要的调蓄水库,可以说是当时北京城的生命线。

长廊也是具有特色的风景之一。总长728米的长廊一望无际,枋梁上的彩绘更是引人注目。这些彩绘记载了包括名著、典故、神话等等,每一幅都生动形象,颜色搭配巧妙,最小的细节也画得十分精美,看完后不禁让人赞叹宫廷画师们深厚精湛的绘画功底。这一条长廊堪称是一座中古典文学博物馆,涵盖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方方面面。

苏州街也是十分著名的景点。这是一条水街,站在河中的一座拱桥上,可以看到河畔的各式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红墙灰瓦、灰墙红瓦的房屋相间着,屋顶插着五彩的旗子,屋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在清代,皇帝常常坐着船游苏州街,这些房屋有点心铺子、首饰店、茶楼等各具特色的小商店,店员常为太监和宫女。通过苏州街,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古代皇帝的生活情况和古代的店铺与楼房。

古代生活、文化、历史都在这颐和园内有所体现。这样一座皇家园林应当加以保护,但是我们可以在园内时常看到地上和水里随意乱丢的垃圾。我应该保持园内洁净,让她永远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览北京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清代诸多园林中最亮丽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园明园毗邻,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我也慕名前来一睹颐和园的风采。

走进颐和园的北大门,第一个景点就是 “苏州街”了。苏州街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画般点缀在颐和园中,更衬托出颐和园的宁静典雅。张灯结彩的街道,古色古香的房屋,各式各样的茶楼商铺,正是苏州街的特色所在。

颐和园的特色还在于它的牌坊。在颐和园三步五步就能看见一座牌坊,牌坊上雕龙画凤,很是壮观。

在北园,还有一处十分有特色的藏传佛教建筑群。高大的围墙,宏伟的喇嘛寺,红白的完美结合,造就了颐和园中这一方风景。

乾隆皇帝十分热爱佛教,在园内建造了诸多的佛教建筑,佛香阁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南面是昆明湖,北对智慧海,八面玲珑。周围建筑围绕在它的两侧,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在佛香阁一层的大厅中摆放着一尊千手观音,观音面朝昆明湖,好像在说:“我会保护一方平安的!”

冬天的昆明湖煞是好看,阳光洒在湖面上,湖面像一面大镜子,照映着太阳,又像一颗宝石,是那么闪亮。

从佛香阁向南走,要通过一条长长的楼梯,从上往下看,曲径通幽,末尾处仿佛别有洞天。来到尽头,原来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啊!行宫内摆设十分精美,龙椅、花瓶、屏风,都不愧对“皇家”二字。

顺着长廊走,我开始注意到了长廊上的壁画。“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火烧赤壁”、“关羽千里走单骑”……一幅幅壁画活灵活现,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出现在我面前。

颐和园是中国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我们要去珍惜它、保护它,让它可以永世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颐和园一日游作文200字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走近颐和园,只见高高的大门上方是琉璃瓦屋顶,门旁边八根巨大的门柱,非常醒目。门的两边分别竖立着一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令人难忘。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七孔桥。这座桥是白色的,有十七个洞,是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排列的。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子雕刻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桥上放眼望去,是那水平如境的昆明湖,它与郁郁葱葱的万寿山相互衬托,湖光山色,非常好看!

我们划着小船,尽情地欣赏昆明湖和万寿山的美景,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颐和园700字作文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终于盼到星期六了,你问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告诉你:“爸爸说星期天带我去颐和园玩儿,你说我能不高兴吗?”对!去找爸爸,爸爸说:“明早5点半起床,不要误了早班车呦!”“知道了!”我爽快的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和爸妈准时坐上了公交车出发了,到了天桥车站又倒了趟车,终于来到了颐和园大门。爸爸买了票,一进大门,首先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殿前有个大铜缸,听说人们以前在这里投币,是乞求幸福安康的。

饶过大殿,来到长亭,真不愧叫十里长亭,长亭的横槛上画着五彩斑斓的壁画:山、水、鸟、虫、鱼、人物……数不胜数,美极了!坐在长亭的栏杆上尽情地欣赏这一幅幅画卷时,一阵凉爽的风吹拂而来,真舒服!爸爸说:“你看,南面的昆明湖波光粼粼,多美呀”!“儿子!看——远处的十七孔桥!”妈妈大声喊到。我迫不及待地边跑边喊:“爸妈,快,我们去划船”!

来到湖边,清澈见底的湖水,宛如一块天然的翡翠;湖水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我买了鱼食,爸爸划着船,水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金鱼,互相追逐、嬉戏,好不自在。我连忙把鱼食撒在水中,鱼儿们尽情地抢食吃,一种既温柔恬静又愉快的感觉由然而生。

不知不觉来到了十七孔桥,桥身真长啊!有十七个桥洞,怪不得叫十七孔桥呢!桥面两侧有许多望柱,柱上雕刻着千姿百态的狮子:有的低着头好象在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偎依在母狮子怀里,好象正在睡觉;有的藏在大狮子后面,好象在做有趣的游戏……。又登上了万寿山,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更加耀眼。真不愧是名不虚传的皇家园林啊!

“不早了!该回家了!”爸爸提醒到。

今天在颐和园中神游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观真使我心旷神怡、留恋往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颐和园导游词_350字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贾文雯,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是颐和园,请大家跟随我走,现在我手指的的这个地方是着名的长廊,他全长700多米,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的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那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荡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过,都可以听见船上有人们的欢歌笑语,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昆明湖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怎么样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四年级:贾文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