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庐山的作文1000字(经典七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说的就是庐山,说的也是庐山的云雾。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写庐山的作文1000字,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2357

作文

301

篇1:庐山之旅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庐山,是避暑胜地,是江西名山,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

今年,我回到了南昌。因为天气太热而登上了庐山去避暑游玩。当我们上山至半山腰时,一阵阵凉风迎面扑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庐山景点地势高,热气升不上来。庐山的天气特点是早晚很凉爽,特别是晚上睡觉不用空调风扇,还要盖上薄薄的被子,所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这里避暑游玩。

庐山景点共分为东、西两线,我们第一天走了东线。我们在东线的第一站是含鄱口。在那里,坐缆车可以见到世界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但是,当天的大雾影响了我们的计划。所以我们只好顺着旁边的石阶继续往上爬。当爬到顶峰时,我才发现,在这里也可以观看到鄱阳湖。

我们的第二站是五老峰。车子驶到山脚时,五座高峰立在了我的眼前。我们向上爬的时候,突然,一个悬崖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原来,那里有一棵树上绑着一根十分粗的绳子,一看就知道悬崖下有人在采东西。当我上前问过后,才知道下面真有人在采灵芝!过了一会,一个人爬了上来,他的篮子里装满了直径3分米的灵芝。当我们爬到五老峰一峰顶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海,十分的美丽。

我们的第三站是花径—白居易草堂。白居易草堂始建唐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九江)司马时,曾来庐山游览,当时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桃花仍盛开,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人们也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现园中还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在他的草堂里,我还买到了一本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序》真迹复印版。

我们的第四站是锦绣谷。那里有奇峰怪石、悬崖峭壁等。我们一路观看,见到了“天桥”、“好运石”、“仙人洞”等奇观。

我们的第五站是美庐别墅。这幢别墅是蒋介石1933年从英国人买来的。“美庐”的这个名字是蒋介石起的。美,意为宋美龄。庐,意为庐山。也意为美丽的庐山。当年蒋介石逃离庐山后,毛主席也曾住过这别墅,工作人员想将“美庐”二字去除时。毛泽东主席制止了并问:“‘美’字反过来怎么读?”工作人员回答道:“大王八。”毛泽东主席听后说:“那就对了,蒋介石就是在骂自己‘大王八’。”听了这话工作人员们都笑了起来。在别墅里,有许多名人当年留下的物品。我见后,心想:名人的物记真多啊!

时间飞似过,转眼间,分离的时间到了。我一步三停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庐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学习,谢谢。

【汉字书写】:不识庐山真面目

【汉语注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出处】:宋.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中性成语;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庐山:江西九江市的一座山。不知道庐山真正是个什么样子,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近义词】:不明真相、一无所知、雾里看花、疑团莫释、不得而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反义词】:了如指掌、一清二楚、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

宋朝时期,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到庐山游玩的时侯便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他在诗里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说的是作者在庐山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爬山越岭,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峰,横着看一片山岭连绵不绝,侧着看便是狭窄的山峰。站在庐山的不同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可以看到庐山的形态各异,苏东坡感慨万千地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到庐山的整个面目,只能站在远远的地方才可以看到,而当你置身在庐山之中的时侯你的视野都被重重的山峰遮挡了,却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例句】

宋.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十一回》:“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出来这位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低调的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个产品看起来并不显得光彩夺目,但功能却是相当的齐全,真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庐山游记散文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顾往昔,庐山一游,遥生得这般念好,滋生得这般朗貌,尤生得这般俊美。

八十年代,我们一行慕名苏鲁交界处的庐山,协同学友前去一游。

晨起,顶雾近山脚。举目望上,庐山貌美,翠色生荡,绿波生烟。顺着小路前行,荫荫茂密,一径蜿蜒。但见小径旁,左有杨柳相拥,右有榆槐夹道。左簇右拥,茂密叠荡。继续上行,幽幽趋坡,亦行亦趋。几多松林映遮面。或高或低,错落有致。一览清秀,苍翠生得浓浓绿烟。或波涛,或起伏,交相辉映,生生醉焉。

请上眼,那如针的松叶铺展落地皆是,偶有松塔可供捡拾留念。突地一声尖叫“啊呀”。闻得一女生惊叫,抬望眼,交错的松枝上,擦身居有松鼠成溜烟窜去。且不知,是我们一行惊扰了这松鼠,还是松鼠侵扰了我们一行。

但见得松鼠居枝翘首,举目相望,似乎有讶惊。望着我们这些陌生的不速来客,又似乎在相探。进得山,也许这巧小的松鼠便是这大山的杰灵。见那巧灵的松鼠,毛色俊秀,隐隐生光,顺滑生色。行动悠远,尾巴高高地卷翘着,一双黝黑的眼睛晶亮生光芒,尤显灵性非常。

到了半山腰上,乍细看,松树上竟有爬动的虫蛹,方言人称“松虎”。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松虎能吃的”,这下提醒了我们几个。于是摘采些许,生火烤食。原来,真是挺香的,确确的野味。大山里的,就是不一样的。那番滋味,那番味嚼,至今口留余香,回味依然。据说这东西不能食用得太多,否则,食用者嗓子会起毛生烟的。

有道是“剩十里半九成”。近得山顶,方觉路陡坡峭,崎岖无比。感觉中愈上愈难,越来越艰。高险处,有一种不敢俯视于山下。回顾身旁,尤在云里雾里,不曾料,山下风静,山上风急,呼呼的山风从自己的身边掠过,吹拂过来的云雾,渐渐慢散开去,如云泊,如烟荡,给人一种荡胸生层云的愉悦!

雾,慢散在脸上,抚在身上。亦潮亦润。纵人人确是很累,终是掩饰不住清心,掩饰不住那种赏心悦目,那种沁人心脾的愉悦。几多轻松,几多欢悦,几多惬意!一朵浮云走来,伸手可及,一慢雾散去,触手可及。似梦如幻,直教人恨相见晚!

举目远眺,远望山下,不可不谓“一览众山小”。这庐山南北,兀的是山连山,山套山,山中有山,山外抱山。南北横亘数百里,不失为海岸线之后的陆路国防线。看那山山起伏,交相辉映,山山迥异,各不雷同。感觉着叠状的群山,感悟这跌宕的山峰。这绿色的翠,纵是让来者赏心悦目,终是添醉,添痴,添恋念。卷舒中,心生醉焉,眷恋中一览目阅。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似是游览这仙境庐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庐山游记作文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一首七律诗,勾起了我对庐山的向往。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块神奇的土地,来领略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

刺激大漂流

上午刚到庐山脚下,下午便驱车赶往庐山旅游第一站——漂流大峡谷。

坐上橡皮筏,我和妈妈各持一桨,便顺着水流,沿着通道,伴着一声声惊呼,冲了下去。本以为接下来是平静的水面,谁知,这庐山的漂流竟是一浪高过一浪。在橡皮筏冲下去的一刻,拍起的水花有如赶着千百只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哗啦——”冲过一个又大又急的直角弯,激起的水花彻底地把身上“清理”了一遍。头向上看时,满山的绿色,那连绵不断的山头,还真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

幽深三叠泉

回到宾馆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从漂流处继续向上走,便到了三叠泉风景区。

“155,156,157,158……”数着步数,登着台阶,我正在用着导游教的方法,在心里盘算着离三叠泉的距离。不过,现在的我已是气喘吁吁,望着那层层堆积的台阶,仿佛摆在眼前的是“过五关斩六将”般的困难,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听着旁边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那渐渐上升的温度,我的信心一点点在下降。

“唰唰唰唰……”突然,我听到了那盼望已久的瀑布声,“咦?这都到了?”我一下子惊喜若狂,向声源处奔去,但出现在眼前的,只是一个落差不足五米的小瀑布。唉,空欢喜一场。

继续努力地往上走,远远地就看见了三叠泉,远远地就享受着它那腾起的水花的清凉,远远地看见了那一条悬挂于两山之间的一道银色白帘。走近了,听那声音,是大漠朔风,是磅礴海啸,是铁骑声,震耳欲聋。它节奏分明,如铜管齐鸣;它刚柔并济,如枪击钢板;它清鸣脆耳,如百鸟争鸣。

留连锦秀谷

谷如其名,名不虚传。天刚刚蒙蒙亮,就来到了那风景秀丽的山谷——锦秀谷。

来锦秀谷,一登险峰,二尝粟子粉,三观仙人洞。经过一番艰苦的上上下下后,终于登上了险峰。险峰真险,一路可上,一路可下,四周皆悬崖绝壁。站在之上,面向万丈深渊,更面对一个个布满青树翠蔓的山头,其景其情,美不胜收。观景之后,尝一口清凉爽口的粟子粉,仿佛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也不过如此。接着,再到那仙人洞上一柱香,祈求万事如意,真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串串彩色的回忆都被定格在一张张精采珍贵的照片上,这段庐山游记,我将永记在心。

[庐山游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庐山游记高中作文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沿着曲折的山路,车子终于到达庐山山顶。放眼望去,各种姿态的树木,各种式样的房屋……而眼前的这一切都被说淡不淡、说浓不浓的雾气笼罩住了,为庐山更增一分神秘,也引起了我满心的期待。

庐山的瀑布堪称一绝。未到其所在处,颇有气势的声音便早已传入耳中。忽然想起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开场。正想着的时候,一行人已到达了目的地。望着宏伟的瀑布,我脑海中浮现出了风人雅士的各种赞美之词,无一外乎的是说壮美震撼人心。而它给我的感觉,却是如此接近。隐隐的竟有水珠溅在脸上,鼻翼里充盈着一股清新至极的气息。整个瀑布被雾气包裹着,也算是一种朦胧之美,神秘之美。说这瀑布,若比作丝绸则略显俗套,比作银河那有抄袭的味道。在我眼里,庐山瀑布像一位绝色美人的一头秀发,只是这秀发是银白色的而已。如此的灵动,如此的风情万种,使人沉醉其中。若是石猴在这,它的一个跟头是否也能发现这瀑布后面如水帘洞般的别样洞天呢?我心想。

看完瀑布往回走,目光情不自禁地被各种树木所吸引。许多树我都叫不出名字,唯一知道的,就是那些已生存了上百年的银杏。高大挺拔的身躯,黄色的扇形树叶,我轻轻地抚摸着有许多纹理的树干,很粗糙的感觉,但是非常厚实。那些看似随意而又交错有致的树枝,更是为这棵百年银杏增添了不少风采。微风吹来,带着树木特有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微微仰起头,视野里是一棵散发着无限生命力的银杏树,树的上方是微蓝的天空,我深呼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美好时刻。过了一会儿,躲在云朵里的太阳也出来了,阳光温柔地照耀着树木,树叶的反光便在别处投下一个又一个亮亮的光圈。阳光又透过枝丫随意地落在地上,播撒出一个个的圆形小斑点。

观赏各类树木的同时,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走上前面的道路。银杏的树叶铺满了整条路,别有一番风味。走在树叶铺成的路上,脚步都变得轻盈起来。路边的银杏树、路边的房屋、路上的游人,三者的搭配是如此和谐。我情不自禁地走到路边的青石砖旁。这石砖有些年头了,有些地方已长出了些许青苔,手摸上去有奇妙的触感。近处的房屋因为雾气的原因,仿佛在云里一般。我想陶渊明也是走在这样的路上去赏菊花的吧,也难怪他会写出那样美好的句子。之前我体会得并不深刻,可当人真正站在这里的时候,就能充分体会诗人那时候的情感了。

庐山只有诗里说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吗?不是!我通过某些细小的地方,也认识了真正的庐山的另一角。

[庐山游记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庐山游记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登上了庐山。庐山不愧是中国的四大名山之一,满山隽秀,说不尽它的清雅;群峰叠翠,道不完它的雄丽;云深雾锁,说不出它的神秘。身处嘈杂、喧闹城市中的我,深深陶醉于庐山这人间仙境般的自然美景中。

含鄱口

从未爬过山的我,忘不了“含鄱口”攀“犁头尖”。陡峭的石阶,高耸的山峰,我扶着一旁的木栏,深一步浅一步地爬着。往后望,人们越来越小,都在我的脚下,就像蚂蚁一般。心随着脚下的步子越来越紧张,山路也越来越窄,而右边就是山崖。脚像灌了铅似的变得沉重,而身体变得酥软,总害怕自己会掉下去,背上渐渐渗出了冷汗。

终于到了最高顶,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居高临下,极目远跳,我被这美景深深陶醉了。一片片云海在山峦的包围中翻滚着,含着被阳光折射出的金黄。一点点,一片片,一层层,一簇簇,一堆堆,深一点的,浅一些的,一层压一层,一浪接一浪,涌动着,奔腾着。透过一团团像棉花裹的云海缝隙,隐隐约约地看到梯田和农舍。

在云海右边,有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峰,那就是五老峰,又叫领袖峰。因为那青翠的山峰连成一体,如毛主席的睡姿,真是太奇特了!

五老峰

伴着两边状如卧龙的松柏,伴着两旁茂盛的绿草和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伴着潺潺的溪水、清脆悦耳的鸟鸣,走着、攀着五老峰。

山间开始起雾了!雾慢慢升起,如仙女的纱衣从天而降飘落下来。等到我和妈妈爬上最后一峰——五老峰,雾已经弥漫了整个山间。此时,站在五老峰最高处的悬崖扶栏边望去,山峦已被滚滚云海吞没,团团云雾从四周升腾上来,一浪又一浪的云雾从身边袭过。此情此景,令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这是真实的吗?闭上眼睛,想着如果是晚上,我一定伸手就能摘到星星,一跳就可以抓住月亮,坐在月亮上荡秋千了。

三叠泉

爬过五老峰,再下三叠泉。为了保存体力,只好选择坐慢车绕过漫长的溪水之路,领略满山葱绿、潺潺溪水。来到山脚下,本以为到了三叠泉。咳!原来还要下近千级台阶才能见到三叠泉。我几乎是“贴”在栏杆上行走了,实在是太累了!忽然耳边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妈妈兴奋地说:“快点,三叠泉快到了!”我顿时来了精神,欢快地跑了下去“啊,到了!”我大喊着,高兴极了。

三叠泉,它是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时给人的联想。它如骏马奔腾而下,溅到石头上,激起无数水花。游人们不顾溪水的冰凉,脱掉鞋子,跳进水里,放纵自己亲近自然的心情。我也忍不住脱下了鞋子,在溪水中尽情嬉戏,刚刚的疲倦顿时被溪水冲刷得无影无踪。

庐山,它使人流连忘返,它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庐山游记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到喽!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暑假。旅游是暑期必不可少的事情。久闻“匡庐奇秀甲天下”,于是,爸爸妈妈今年便带我去了美丽的庐山

经过了火车上一夜的休养,我们先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接着换乘大巴,沿着400多个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向着此行的目的地进发。大约行驶1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抵达位于庐山中心的牯岭镇。从街心公园往远处望去,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们走在绵绵的山海中,就如走在云雾之中,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如同身在仙境一般。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三叠泉是庐山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它又被称为三级泉或是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经过了陡峭的阶梯,我们终于来到了三叠泉脚下。离瀑布数十米远,就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清凉水气,同时也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摸了摸那环绕在岩石之间的清凉泉水,顿时感觉浑身的劳累烟消云散,轻松无比。泉水流入潭中,清澈见底,湖底石块清晰可见。流入潭中的瀑布,在阳光的折射下,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水花四溅,如诗如画,美丽至极。难怪大家都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呢!

五老峰也是庐山的游玩亮点之一,它是庐山最雄伟险峻的五座山峰,形状恰似五位老翁,因此得名“五老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五老峰,别有一番风景,或像诗人吟诵、武士高歌,或像渔翁垂钓,老僧盘坐,千姿百态。正如李白所言“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我们刚爬上第一峰,就被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了,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正所谓“站得高,望的远”,于是我们更加急迫地往更高的山峰攀登,去欣赏那更加美丽的风景,经过了第二峰,我们来到了第三峰,三峰是最为险峻的,山下深不见底,在悬崖绝壁上,有一棵刚劲的“五老松”身在蒙蒙的云雾,令人陶醉。经过了海拔最高的第四峰,我们又来到了视野最为开阔的第五峰,站在五峰向远处眺望,宽阔的鄱阳湖尽收眼底,景色极佳,再加上那飘来飘去的云雾,如同神仙一样在腾云驾雾,游览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又陆续游览了美丽的花径、大天池,险峻的龙首崖等秀丽景点,每一处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虽然已经坐在返程的列车上,回想着这几天在庐山的一幕一幕,我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默念叨:“庐山,你真是一个如仙境一般的美丽世界,下次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庐山游记为题目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