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合集20篇)

导语:写人物作文的时候,如何塑造具有特色的人物,使人印象深刻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人物描写的初中作文。欢迎阅读及参考!

浏览

462

作文

1000

学习今说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我们从我们的第一个生日以来的整个人生都在学习,学习应该说是永远都不会变成庸俗的话题,但有时候学习并不意味着只局限在看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现在是大学生,所以我们做事,学习都要讲究方法,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最重要的我们要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

但自信也不是平白无故地就会附着在人身上的,首先人要有真才实学,接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并把它作为一种极其有用的动力。

所以说,我们做人,就应当先做一个满腹经书,然后才充满自信的人。因为自信只是一种虚无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让自信附着于“实干”这一燃烧自信的机械上,以使自信发挥出它应有的力。

我们学习也要讲究方法。

从前有一位禅师,带领一帮弟子来到一片草地上。他问弟子们,怎么可以除掉草地上的杂草。弟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拔、铲、挖等等。但禅师说,这都不是办法。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什么才是的办法呢?禅师说: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到了第二年,弟子再回来发现,这片草地长出了成片的粮食,再也看不见原来的杂草。弟子们才明白的办法原来是在草地上种粮食。

这告诉我们,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有思维,有创新。

同学们,人生最昂贵得代价就是都在等待明天,但明天永远不会再来。因为来的时候已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可以把握得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用来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的机会,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就在今天,就现在!

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用认真得态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创造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今说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虽然我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的某些学科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但是学习方法和过程与同学们大同小异,只是重点把自己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几点体会罗列出来,与大家交流与共勉。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我觉得,能否抓住课堂——即:能否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讲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我们交流。因此,我们也要尽可能的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参与到听课进程中——时刻紧跟老师的讲解思路——主动地去获取、理解、思索、记忆,然后通过练习与巩固——把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当然,做好笔记也是听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过后的知识点的遗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听讲的时候,请同学们尽量不要放下你手中的笔,一是认真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在课本上画出来,二是及时把老师在黑板和多媒体课件中的重要板书记录下来,以备巩固和复习之用。

其次,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就是课下一定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加以巩固。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无疑是复习巩固的最有效手段。初中相对于小学来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目增多,作业量也有所增大,但如果连作业也不去认真对待和保质保量的完成,不仅会造成当天的学习内容不能被全部消化,恐怕还会影响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是最可怕的养成习惯和学习态度。如果做完作业还有余暇,可以再翻阅、追忆或检查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点是否都已经掌握,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到第二天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再次:要养成多阅读的习惯。开卷有益,课余时间一定要多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因为多读书不仅能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几次考试中,我的政治选择题和语文阅读理解题都丢分不少,想来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多读书的原因——因为我从小就是个电视迷,闲暇时可以盯着电视整整看上一个上午。但现在我通过某些信息了解到:看电视是完全不能代替看书的:电视画面给出的是全方位的直观信息,根本用不着大脑进行理解和思索,而看书则不然,不仅能锻炼你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你的思维想象力。况且,书本里一些人物的思想、内心活动的细节描写是电视画面难以表现的。

最后,一定要有恒心将良好的养成习惯坚持下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的学习成绩的取得绝非一日之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认认真真地听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份学案,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次作业,认认真真地纠正每一个错误,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一点儿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能有所启迪或帮助。

最后,衷心的感谢班主任以及我们的科任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最新的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

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

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9.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击的双浆。

勤奋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

困难说:人生就是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小路。

1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高考写作素材:输不起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度,但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宽容。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家安危,那不能输。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从古到今,“输不起”情结深植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纠结在领导们的脑子里,因为输不起,所以无法接受批评、拒听反对意见、打压异己、逆我者亡。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稍稍掌握一点权力的人,哪怕是保安,也大多输不起:不愿接受批评,不肯认输道歉,从不承认决策失败,不能欣赏对手的优秀,闻过则怒、闻功则喜。

朱棣还是燕王时,与刘伯温之子刘颢下棋,见局势不妙,发威说:“卿不少让耶?”刘颢正色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一听,面色发青。这盘棋,朱棣输了。及至朱棣登位,刘颢称疾不至,被捕入京,仍坚持原则毫不屈服: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朱棣将他下狱,刘颢不愿受戮,自尽而死。

下棋输不起,要别人让他:政治上输不起,让别人下狱。羞怒自卑至此,却还感叹:怎么就赢不了他呢?

“输不起”的故事喧嚷于史册中。拥有权力的人,或因无知,或因病态,为了“维稳”,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鞭尸的伍子胥可算典型。“输不起”的根子是什么?是自卑。

相对于“输不起”的,是一种开阔的胸襟、气度、容忍、包涵、雅量、欣赏……这些素质在史册中偶尔发光,却十分灿烂。

输得起的领导者,我首推秦穆公,他派遣三主将伐郑,在崤山之役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主张出兵的由余自请治罪,秦穆公说:“罪止寡人一身,与爱卿何干?”他穿上素服哀悼阵亡将士,并亲自迎接被遣回的三主将。承认失败,是何等了不起的胸襟,所以跻身五霸也。

楚庄王围攻宋城,大夫子反前去窥探宋军虚实,巧遇宋大夫华元也在窥探敌情。子反问华元:

“子之国何如?”华元老实地说:“惫矣,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子反又问他为何愿意吐露军情,华元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子反闻言,大为感动,也向华元据实以告:“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子反回来向楚庄王报告经过,楚庄王责问他为何泄漏军机,他从容地说:“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何以楚而无乎?”楚庄王默然。

这段往事的核心是“诚”,是子反的气度,楚庄王的包容。子反跳脱了你死我活的格局,从敌人的眼中看到了尊严,从而萌生雅量。楚庄王的默然,是一种高蹈。如果他把子反训斥一顿,或治以泄漏军机之重罪,然后挥军猛攻,宋军势必覆灭。果如此,“五霸”中还有楚庄王吗?

素材运用: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度,但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宽容。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家安危,那不能输。从历史寻根,将输得起、输不起的故事重现,无非是还原人性的尊严与光辉,以对照那些狭隘自卑的文化弊病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考作文素材主题类:幸福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笑,只是一种外在表征,笑的内在是幸福。如何写出不一样的“幸福”话题,不妨从幸福的外化形式之一“笑”写起,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史书上,笑是其中残破的一页。

杜甫是“大庇天下寒士”的愁脸,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苦脸,鲁迅是痛恨“麻木看客”的悲脸,蒋兆和的《流民图》里是一张张灾脸……重忧而轻乐、先忧而后乐历来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自觉精神追求。有学者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国的文化内核,“欢乐意识”则是西方的精神内涵。

柏杨说:中国人之所以笑脸少,可能是因为百年来战乱频仍,哭的时候多,依生物学“用进废退”的定律,以致想笑都笑不出。米兰·昆德拉说:再没有比懂得笑或幽默更困难的事了。

但笑得粗鄙,总比哭好

辽宁大学教授宋一苇在《中国人如何才能学会笑》中分析:革命成为一出崇高的严肃正剧,它拒绝喜剧性的幽默笑声。新中国建立后,胜利的欢声笑语很快被继续革命的高亢旋律所淹没,中国进入一个不会笑、不懂笑更不敢笑的时代。喜剧、相声、幽默、讽刺等文艺形式均不能幸免于难,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浩劫。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告诫:这些“满面笑容的人”,扮演了“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的角色,“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让我们的民族“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们的文化成了“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

中国人快乐感缺失真正缘由在于世人把快乐与物欲做了直接而粗暴的勾连,有人开出的药方是:儒家的“仁者不忧”,佛家的看破、放下、自在,道家的“道法自然”。不知疗效如何?

当下中国喜剧的讽刺批判精神被消遣性娱乐取而代之。表面上看,在娱乐消费时代,笑是最适于大众娱乐消遣的东西。然而,这些提供给大众的消遣性嬉笑,不过是一剂暂时有效的麻醉剂。老百姓是否真的乐呵,最终取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境遇。

(编者语:笑,只是一种外在表征,笑的内在是幸福。如何写出不一样的“幸福”话题,不妨从幸福的外化形式之一“笑”写起,化大话题为小入题,由表及里地写,同时层层深入,最终导出幸福的根源“取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境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作文素材之成语积累

全文共 323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高考作文堪称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春江水暖鸭先知——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语文预测热点题目作文素材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非仰之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方)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各位同学、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我方认为,“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是人之常情。

人们看到有德行的人就像看到自然的美景,欣赏美景是正常的心态,绝对不会想这景物如此美,我要毁坏它。高铁女司机金婉鑫读大学时,看到日本新干线上女司机穿着制服开车的视频,想到的是羡慕。所以她专业用功,最后得了第一名,此外她还努力学跳爵士舞、到特教学院做公益。金婉鑫以一种平常心态看到日本新干线上女司机的优雅,并视其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成就自我。不仅金婉鑫如此,其他人看到也是羡慕,而绝不会想着怎么诽谤她。所以说,“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自己的命运最终是由当初一个思想决定的。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孔子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告诫弟子也告诫后人,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要向之学习,与之看齐,见德行有亏或做事有误之人要反省检视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嫉妒和诽谤。司马迁读孔子著作之际,在内心深处极为敬佩这位古代的圣人。在司马迁看来,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来到孔子故居之后,他对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向往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见到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见到这些与孔子密切相关的器物以后,好像孔子的形象就在自己的眼前。孔子、司马迁只是众多仰慕效仿有德者的个例。翻看中国历史,我们看到无数人以德行高尚之人为榜样,效仿他们,成就了自己,影响了后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我方一致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集锦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一、爱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

4.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江泽民

5.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8.失去祖国的人,犹如丧家之犬。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二、集体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强调人团结的重要)

2.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毛泽东

3.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 —— 奥涅格 (个人发展离不开他人、集体)

4.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锋(个人发展了不能忘了集体)

5.人心齐,泰山移。(集体团结得力量)

三、人生

1.人生如同故事。 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 塞涅卡

2.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3.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善始善终)

5.一失足成千古恨

6.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成功是对自己而言,有价值是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而言)

7.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8.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歌德

9.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 阿?巴巴耶娃

10.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生活要乐观)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1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把握自己走好每一步)

14.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15.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作文素材:20则名家美段

全文共 973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文没有素材怎么行,一篇好的作文素材能让读者赏心悦目,让作者文思泉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想一想,这世界上的人为什么大部分都喜欢真花,不爱塑胶花呢?因为真花会萎落,令人感到亲切。

凡是生命,就会活动,一活动就有流转、有生灭,有荣枯、有盛衰,仿佛走动的马灯,在灯影迷离之中,我们体验着得与失的无常,变动与打击的苦痛。

在生死轮转的海岸,我们惜别,但不能不别,这是人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时间,两者都不能逆转,与其跌跤而怨恨石头,还不如从今天走路就看脚下,与其被昨日无可挽回的爱别离所折磨,还不如回到现在。(林清玄《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2. 将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看做一片虚无的荒原的家伙,享受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却鄙视中庸道德的中产阶级异类,受过良好教育却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生存价值的知识分子,内心充满渴求却不知渴求为何物的精神漫游者,与世界,与人类,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一匹孤独的狼。这种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一个内心自视甚高却在现实中无所适从的青年,一个不甘平庸企慕超越世俗的洁身自好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凡事喜欢追问意义的痛苦的文化人,他只限于在精神层面生活,他恐惧厌倦逃避真实的生活,他有知识却缺乏见识,他有思想却不够通达,他被自己的精神搏斗所困惑以至了无生趣。或许,我们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荒原狼”的影子。(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3. 成长的道路上,让人不知所措的真实接踵而来,所有的人都无处藏身。我们恐惧又茫然,我们根本一无所知,我们在黑暗中战栗,在恐惧中触摸至乐,欲望像潮水一样来临,势不可挡,对美的憧憬闪亮了梦境却又旋即破灭。因为禁忌而神秘,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压抑而冲动,因为快乐而战栗,青春期的黑暗正在吞噬着我们,竹子拔节的喜悦让位于蛹虫化蝶的痛苦。而少年淳朴的友谊拯救了我们,一种男孩子之间深厚得近乎恋情的友谊带来短暂的温情和即时的慰藉。我们磕磕碰碰,我们彼此温暖,我们相伴成长。(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4. 天地无私,人间有情,崇高而生死以之的友情,更是人间最可宝贵的一种情分。美国诗人爱默生有一句妙语:“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中国人素重友情,将春秋佳日登山临水的称为“逸友”,将奇文共欣赏的称为“雅友",将直方规谏的称为“诤友”,将品德端正的称为“畏友”,将处事正义的称为“义友”,而那些可以共生死的刎颈之交呢?那就是不可多得的为人所艳称的“死友”了。柳宗元贬到楚之南这荒州远郡,故交零落,消息闭塞,既无即拨即通的电话,也没有即发即至的电传,只有一条和岁月一样悠悠的古驿道,姗姗来迟的新闻早已成了泛黄的旧闻。既没有作家协会,更没有现今名目繁多的种种学术团体,他的诗文只能发表在纸上,供自己长夜反复吟哦。所幸的是,不久之后陆续来了一些贬官流人,共同的命运与志趣,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沙龙”,其中有南承嗣、元克己、吴武陵、李幼清和终生不仕的白衣卿相娄图南。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臧否人物,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今日的读书人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给柳宗元带来冬日的温暖,夏日的清凉,他们陪柳宗元登山临水,催生了一代文宗一记而再记的文章。(李元洛《独钓寒江雪》)

5. 临窗独坐,我突然有强烈的回顾欲望。拿出厚厚一叠日记,翻着。末了,既惊且愧,原来自己那种若有所失、若即若离的坏情绪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被低沉的调子困扰着。我们渴望有所作为,却没想到始终在叹息的边缘踌躇,几乎找不到积极努力的影子。是夜回首,才发觉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没有划分过生命的段落。没有划分,没有回顾,没有总结,没有对心绪的清除和整理,于是,我们才一再重复着前一个遗憾,并且一再悲哀地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最后连悲哀也失去了新鲜感。

让心灵永远具有“生命的段落”意识,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顾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明白连连的不如意责任是否都在身外,而牢骚满腹一无所获是否陷入了误区?这种意识,它虽不能包罗全部,但至少能让你比较清醒地生活,并且,由此可能引出纠正、调整、扭转、加倍努力等行为,从而使你的生命经常处在自觉有效的运行状态。

关于生命的段落,事实上我们早有不少划分的启示:星期、年月、阶段、日期……只是我们习惯于仅仅把它们当作时间的标志,而忘了利用它们来促进生命的进程。

具有“生命的段落”意识,无论在英姿焕发阶段,还是在两鬓染霜时分,都将推动生命走向充实。一个成功的人,总是懂得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展示自己,而不是只祈望另一个梦想,让自己在牢骚叹息中度过。(鲁蔷《生命的段落》)

6.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天下的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生飘蓬留不下一点碧痕浅波。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

从此岸抵达彼岸,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我们是永远的长跑者。不要因了五光十色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不要在思想的山脚下留连低回,而失去峰燕目尽千里的好景色。路曼曼其修远兮,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王梅芳《人生如箭》)

7. 不要拿缄默代表思想来作你畏首畏尾拙于启齿的挡箭牌,因为缄默对应思想是在一个人拥有丰厚的阅历之后。罗丹刻刀下的思想者就是一个湮没在岁月风尘中很有些年头的男人。不要过于在意你的音质是否有启人心智的冲击力穿透力,是否有润泽庸常鄙俗之心的感召力。生活是个大讲坛,听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相信其中不乏热心者宽容者。那么,就以每一个语音引爆一串思想火花吧!就像石头与石头的敲击终能擦出一星火花,并且点燃一片篝火那样,让你的青春亮一回,火一回。

悄然无声的青春是对生命最低级的敷衍和搪塞。

四平八稳或者沧桑的青春之声是滑稽和可怕的。

青春的你,如果听任那些奇思妙想甚至古怪莫名的念头蛰伏在心隅,除了说明你思维锈蚀;灵性犯困,口齿老化,还有什么可惜的解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演说家。没有涧流潺潺的轻吟,就没有江涛的阵阵轰鸣,更没有海浪豪气干霄的怒号。青春的发言,表达求圆熟,措辞亦难免生涩,但绝不可哑口禁声,绝不要让顾虑遮翳了你的才情。况且,那些生命力持久的名言佳句有许多当初就诞生在名人尚未成名的人生的青涩期。看好自己的未来,看重你话语的分量,别再对自己的默无声息心安理得。

留待且珍视生命赐予我们的这份特权吧。痛快响亮地释放你的自信,执著明朗地张扬你的胆识!

——让青春发言。(赵功强《让青春发言》)

8. 凝望生活,是一腔投入。以愿望的翅膀为钩,系一线的浮子;让期待在想象中高度充值;赋予时光以全新的定义。屈子凝望汨罗江,是失意的时候;李白凝望月光,是思乡的时候;朱自清凝望荷塘,是孤独的时侯;李商隐凝望乐游原,是黄昏的时候;弗洛伊德凝望墙壁,是寂寞的时候……那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沉默,是伟大与成功诞生的前奏。

凝望生活,是一支晨曲。在命运的每一次曲折跌宕、大起大落之后,一个个休止符开始了下一轮的自由组合;但休止不是停止,而是一个起点;后面的乐章,必将成熟稳重、热烈奔放、荡气回肠。

凝望生活吧,让思维和往事作一次坦荡的、毫无遮掩的交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蓄勇气,满怀执著,放眼又一段长征。但生活的改变,仅有凝望是不够的,凝望只是一块跳板,是思想的铺垫;凝望者不是没有泪,也不是没到伤心处,因为人生豪迈不应有悔,醍醐灌顶不应用泪,在凝望之中与理想和成功牵手,共点江山迷津,把过去、现在、未来收进档案制成拷贝,作为教材和编年史,去纪念流金的岁月,去安慰不安的灵魂。这样,即使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我们也永远胸有成竹。

凝望生活,生活也在凝望你。所有的竟争对手都在平等的氛围里重新谈判,所有的生命都在不同的命运里重新洗牌,所有的一切都在蓝天白云里重新开头。(蒋平《凝望生活》)

9.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0.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转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桨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逍遥吗?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11. 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择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好比扶一位老人上一个台阶。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避免选择太陡太高的台阶,并且在一旁尽量搀扶。这个较容易的台阶就是尽量注意自己表达的方式和尽量提建设性的意见。

不要成为“紧急”的奴隶。事分轻重缓急,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去做那些看起来“紧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时间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李开复《做好最好的自己》)

12. 人的感情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他也许对人是冷漠的,但可以对一个动物怀着永远的眷恋。

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象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

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是的,许多原来含糊不清的东西,今夜他似乎豁然开朗!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象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人处在幸福与不幸交织的矛盾之中,反而使内心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痛苦,看来近在眼前的幸福而实际上又远得相当渺茫,海市蜃楼。放不得抓不住。一腔难言的滋味。人哪!有时候还不如生活在纯粹的清苦与孤独之中。

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人生啊,是不可预测的。没有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路遥《平凡的世界》)

13. 战争期中各人不同的心理反应,确与衣服有关。譬如说,苏雷珈。苏雷珈是马来半岛一个偏僻小镇的西施,瘦小,棕黑皮肤,睡沉沉的眼睛与微微外露的白牙。像一般的受过修道院教育的女孩子,她是天真得可耻。她选了医科,医科要解剖人体,被解剖的尸体穿衣服不穿?苏雷珈曾经顾虑到这一层,向人打听过。这笑话在学校里早出了名。

一个炸弹掉在我们宿舍的隔壁,舍监不得不督促大家避下山去。在急难中苏雷珈并没忘记把她最显焕的衣服整理起来,虽经许多有见识的人苦口婆心地劝阻,她还是在炮火下将那只累赘的大皮箱设法搬运下山。苏雷砌加人防御工作,在红十字会分所充当临时看护,穿着赤铜地绿寿字的织锦缎棉袍蹲在地上劈柴生火,虽觉可惜,也还是值得的。那一身伶俐的装束给了她空前的自信心,不然,她不会同那些男护士混得那么好。同他们一起吃苦,担风险,开玩笑,她渐渐惯了,话也多了,人也干练了。战争对于她是很难得的教育。

至于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我们对于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

能够不理会的,我们一概不理会。出生人死,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我们还是我们,一尘不染,维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张爱玲《烬余录》)

14.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周国平《交往的质量》)

15.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毕飞宇《大地》)

16. 谦卑,并不是自甘低贱。谦卑是一种宽阔的胸襟,是一种内敛的气韵,是水稻面对乡村的最深依恋。谦卑的事物,往往能够展示单纯和美好。如蚂蚁,用团结体现力量;如小草,用起伏对抗风暴;如游鱼,用慵懒诠释自由。谦卑的土地,心甘情愿接受犁铧的穿透;谦卑的水稻,心甘情愿接受镰刀的切割。犁铧和镰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让土地和水稻感受到一种锐利的痛楚。春种秋收的过程,就是土地、水稻和金属碰撞的过程。人们总是会漠视脚下谦卑的泥土,而对金属投以敬畏的神色和贪婪的目光。土地和水稻的隐忍与厚重,在金属的熠熠光芒面前黯然失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了土地,忘记了水稻,去注视金属散发出的光芒。然而,正是谦卑的土地和水稻,不断地养育着我们,并且,从不向我们索取和提出任何要求。

每一束稻穗里孕育的果实,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水稻,就这样以隐忍和含蓄的品格,汲取天地的灵气,浓缩自然的精华,彰显生命的本质。它奉献出的粮食,是土地给予人们的厚赠。为此,乡村始终珍视着土地,珍视着水稻,珍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珍视着平平淡淡的每一个日子。

谦卑的土地和水稻,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本质,拒绝浮华,选择一种谦卑而真实的姿态生活。为了生活,我们可以步履匆匆,但需要保持着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但不能放弃人生的信仰与尊严。谦卑,就是一种蛰伏待机的过程,在蛰伏中提升能力、积蓄力量,为将来的萌发吸纳更多的地气与阳光。(杨春山《水稻的谦卑》)

17. 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地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老舍《大明湖之春》)

18. 我们相对而坐,久久无语。像那位向导让他震惊一样,他的讲述同样也让我震惊。是的,我们常常以为水这个名词所指的,除了雨水、河水、溪水、泉水、自来水等这些显性的概念之外就没有别的适用了,却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水,还可以是泥洼里的浑浊,是露珠的凝聚,是树的体液,是藤的腰身,是仙人掌的掌心,是麻竹的绿茎,是野丝瓜的肚腹,是花瓣的娇艳,是草叶的清香,甚至是松鼠轻盈的跳跃和小鸟婉转的歌唱——因为这些森林的主人每天要去的方向,一定有着适用的水……

我们往往只看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就以为已经阅尽沧海,却不曾想到,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上的一角。也许恰恰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越多,才漏掉的更多。诚如朋友所说,如果思想盲目,视力再好也没有用处——如果精神近视,奇美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必然就会浅显成一片简单的色斑。

我想,也许,我们的错误范畴绝不仅止于水,还有诸多领域的丰富和深情正在被我们狭隘的惯性忽略、挤压和简化。比如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爱,比如千姿百态千达百通的学习,比如与森林里的水一样的万事万物对我们心灵的广阔引导和纷繁启迪。

人生的沧海太深太深,而我们都沉潜得太浅太浅。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驿站,总以为自己又懂得了不少,其实那些才只是皮毛。

人生的这条大海有的不只是浪花,它拥有的更多的是惊涛骇浪。我们都不要幼稚地把这人生的大海等同于小溪,因为它没有那样的柔美与浅显,它太“残忍”与深邃。(乔叶《森林里的水》)

19. 我始终认为,坚守是一个优秀的品质。也许有的坚守不值得,也许有的坚守浪费了生命,但是,我坚信上天是公正而又善良的,他总会给坚守一个答复,一个安慰,哪怕是一个轻轻地抚摸。所以,我想只要坚守就会得到回报,哪怕这份回报迟到,但一定会是热烈而真诚的。如果说,坚守让生命有了深远的意义,那么,回报就是滋养生命的土壤。如果,一个生命没有滋养,那么,这个生命就索然无味。无味的生命,与枯竭的河流没有分别。所以,我选择了坚守,否则,这片叶子怎么会与我相遇呢?世间的叶子不计其数,有的只能擦肩而过,有的只能相视一笑,有的只是一个谋面,有的即便是相遇也会漠然地走过去,而只有这片叶子,却坦然地安歇在我的掌心。这不就是它从春到夏的坚守吗?如果,它在春风中迷失,如果,它在夏雨中逃离,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相遇。尽管,它生命中的最好时节不属于我,可是,它给予我的热烈与挚诚足以感动我。虽然,它触疼了我的心,可是,这何尝不是呵护呢?“如果把大爱比作波涛汹涌,那磕磕碰碰就是小小浪花。在大爱下,连磕磕碰碰都不能包容,还何谈大爱?”看到这段话时,我正走在路上。

由此,我深切地认识到,扼杀是对爱的一种玷污。

我轻轻地抚摸掌心的这片叶子,温暖再次袭来,疼痛也随之而来——我知道叶子总要归根。可是,我何尝不是根系呢?血脉相连,根根相系,是我们彼此不能逃脱的命。

那么,只有在坚守中,倾尽心血地灌溉了。(薛喜君《风中的落叶》)

20. 蛙鼓这东西又是极富诗意极富含蓄的。不是么?看到一片落叶,听到一声蝉鸣,你或许会想到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一段难忘难了的情。而倾听蛙鼓,你会感到这之中不仅有诗、有情,还有画;有寓意深邃的哲理,也有耐人寻味的意韵。这是对生命的本质感悟。它夹杂着泥巴味、青草味、乡土味的歌唱,是乡村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的确,没有蛙鼓的乡村,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的乡村呢?

蛙鼓最让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蛙鼓给人的永远是一种坚定的无畏的生命韧性,一种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蛙鼓所昭示的,永远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的存在。

我曾经痴痴地聆听过蛙鼓,对那种执着的生命表白方式产生了一份浓厚的情结,以至不愿走出那浓郁的氛围。但我终究走出了。我想我是明白蛙鼓的意味的。对我来说,蛙鼓蕴含着简洁、生动的生命过程。在内心需要清洗的时候,在平淡、诗意的生活中偶尔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倾听一下蛙鼓,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杨军《倾听蛙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卷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多味的生活中,不管是谁,是在学习方面,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各个问题的存在。而对于这些我们渴望追寻答案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问。“问”是勤奋的表现,它不仅能是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近,我们班也掀起了问外呢体的高潮。一下课,同学门就一溜烟地跑道教师办公室,争先恐后地问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各科老师都为同学们着从未有过的积极性而感到很满意。尽管这样会使他们很累。同学们陆续从办公室出来。与此同时,另一些同学有纷纷走进办公室。使得教师办公室空气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可大家似乎一点也没觉察到。

虽然,好问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但在对于“问”的类容上,也要加已选择。如果不注意,“问”就也许会成为让我们变懒惰的陷阱。如果一切问题都去问别人的话,自己就没有认真思考,开动自己的脑筋,而完全依赖于别人。所以,一定要做到:该问的一定要问,而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尽量自己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问的效果。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问,首先要虚心,要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只要不懂,就“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如果自以为是,不屑于问,就只能保持自己的所知,而不会向前一步。也有人说过:“不好问者,由心之不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成

一切知识的获得,都从发问而来,顾然所知,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应当从“问”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经典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一名黑人少校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位黑人,就没有敬礼。

当他擦身而过时,背后传来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请等一下。”

黑人军官对白人士兵说:“你好,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我并不介意。但你必须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的国徽代表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可以看低我,但必须尊敬它。现在,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

见此情形,士兵只好向军官行了军礼。

这位黑人少校,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维斯。

戴维斯是首都华盛顿人,1936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其父亲老本杰明·戴维斯曾在陆军里升任准将。作为一名黑人,戴维斯在白人面前为黑人赢得了尊严和荣誉,并为二战结束后美国军队中白人和黑人的融合作出了贡献。

美国黑人的骄傲、第一位黑人空军四星上将小本杰明·戴维斯7月3日溘然去世,享年89岁。面对他的离去,人们不禁想起他赫赫有名的战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衔全由黑人组成的“塔斯克基飞行队”、率领飞行队参加过200多次作战护航,令敌人闻之胆战心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议论文素材:把失败写在背面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吉米·哈里波斯,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他在赛车场上所经历的传奇故事,对每一个经历失败的人,都有意义。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退役之后,他选择到一家农场里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仍一直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有机会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为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那一年,他参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赛车比赛。当赛程进行到一半多的时候,他的赛车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

突然,他前面那两辆赛车发生了相撞事故,他迅速地转动赛车的方向盘,试图避开他们。但终究因为车速太快未能成功。结果,他撞到车道旁的墙壁上,赛车在燃烧中停了下来。

当他被救出来时,手已经被烧焦,鼻子也不见了,体表烧伤面积达40%。医生给他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之后,才使他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

经历这次事故,尽管他的性命保住了,可他的手萎缩得像鸡爪一样。医生告诉他说:“以后,你再也不能开车了。”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绝望。为了实现那个久远的梦想,他决心再一次为成功付出代价。他接受了一系列植皮手术,为了恢复手指的灵活性,每天他都不停地练习用残余部分去抓木条,有时疼得浑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坚持着。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之后,他回到了农场,换用开推土机的办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茧,并继续练习赛车。

仅仅是在9个月之后,他又重返了赛场!他首先参加了一场公益性的赛车比赛,但没有获胜,因为他的车在中途意外地熄了火。不过,在随后的一次全程200英里的汽车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又过了2个月,仍是在上次发生事故的那个赛场上,他满怀信心地驾车驶入赛场。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终赢得了250英里比赛的冠军。

他,就是美国颇具传奇色彩的伟大赛车手——吉米·哈里波斯。

当吉米第一次以冠军的姿态面对热情而疯狂的观众时,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一些记者纷纷将他围住,并向他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你在遭受了那次沉重的打击之后,是什么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呢?”

此时,吉米手中拿着一张此次比赛的招贴图片,上面是一辆赛车迎着朝阳飞驰。他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用黑色的水笔在图片的背面写上一句凝重的话:把失败写在背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许多同学写作的难题。因为缺乏素材,很多同学的写作时只能堆砌一些被无数人使用过诸如屈原、陶渊明、爱迪生或者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例,以致千人一面,难得高分;因为缺乏素材,也有些同学只能不断絮叨自己儿时的一些小事,以致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不得高分;因为缺乏素材,作文中只能将某些陈旧材料拿来扩写,或者“同构”材料中的事例,以致没有自己的创作而分数居低不高……

为什么产生这些弊病呢?这主要与大家自身的因素有关。客观上,由于年龄小、生活空间窄,经历简单,阅历不足,自然就没有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再加上学习科目多、任务重、压力大,自主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只会跟着老师转,哪个学科布置的作业多就应付哪科,不可能自觉主动地腾时间去阅读,素材积累自然偏少。主观上,由于写作本身是一个比较艰苦的活动,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很多人在思想上有着较强的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因此也就不愿意主动去阅读,去积累。

作文在整个高考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素材又是构筑作文大厦的基本建筑材料,素材积累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功与否。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的“内容充实”和发展等级的“丰富”,都与使用的材料种类、数量、是否新颖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储备大量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那么,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考生应该如何进行搜集、储备作文素材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高考作文素材:宪法的故事

全文共 449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高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4年12月4日,必将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将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014年12月4日,必将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将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现行宪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修改宪法应当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说宪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通过几位亲历者、专家学者的忆述和思考,一起来了解宪法、学习宪法、信仰宪法。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

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干了大半辈子的立法工作,参与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数以百计,然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1982年宪法的制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4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4部宪法,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形式上看,这部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实则不然,它并不是以1978年宪法为基础的,而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全民讨论,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重新制定的新宪法。”杨景宇回忆说。

为什么要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实践证明,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杨景宇指出,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制定的,它以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为依据,受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左”的错误影响,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说是1954年宪法的倒退。1978年宪法虽然恢复了1954年宪法一些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但当时党还来不及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对“文革”错误进行全面清理,不可能完全摆脱“文革”的影响,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9月举行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是完全必要的。”杨景宇说。

1980年9月15日,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宣布正式成立;1982年4月28日,宪法修改草案全文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全民讨论至8月31日结束。

“全民讨论宪法草案达4个月,讨论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杨景宇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杨景宇回忆说,在整个修改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先后专门讨论过八次,宪法修改草案每一稿都是经党中央原则同意的,每一稿又都经过充分发扬民主,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结合起来,使宪法修改草案一稿比一稿更完善。

1982年12月4日,几经修改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体会议采取无记名方式表决,参加投票的代表3040人,投票结果,赞成的3037票,弃权的3票。宪法修改从启动到出台,历时两年三个月。

“新宪法既是高度民主基础上高度集中的产物,又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的体现。”杨景宇说,这样制定出来的新宪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全国人民普遍反映,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合乎国情,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长期稳定的宪法。

以修正案形式与时俱进修改宪法

现年83岁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廉希圣是1982年宪法起草的参与者之一,此后还多次参与宪法修改工作,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宪法应当是稳定的,但同时又必须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进行修改。”廉希圣说。

32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4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廉希圣回忆说,1987年党的十三大后,党中央领导同志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研究对现行宪法作第一次修改时,就确定了两条原则:一是,,改革要遵守法律,法律要为改革服务;二是,修改宪法,只只限于不修改就会妨碍改革的条款,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有些问题采取宪法解释的办法去解决。

“这样做,有利于宪法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至于修改宪法的方式,经过慎重研究,确定采取修正案的方式,这是借鉴美国修改宪法的方式。美国宪法制定于1787年,200多年来宪法原文一直未动,采取修正案的方式修改18次,共27条,它比法国、苏联和我国过去采取的修改宪法的办法要好。八二宪法历次修改,都是遵循了同样的原则,采用的都是修正案的方式。”廉希圣说。

4个宪法修正案,共31条,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肯定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等等。

“对宪法所作的这些重要修改,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又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的深化,从而使宪法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宪法,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宪法的稳定,也没有因此而损害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廉希圣指出。

不过,廉希圣也指出,1982年宪法毕竟是在计划经济形势下制定的,后来经过修正案,加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内容,但是,经过修正宪法就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吗?还有哪些规定与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发展不够协调?这些都还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完善。

宪法与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1982年现行宪法通过之时,我正在吉林大学法律系念本科二年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回忆说。32年后,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学校宣传栏几乎贴满了宣传宪法的文本和图片。课堂上,老师一条一条地给我们讲解宪法文本,点燃了我们学习的激情。”

韩大元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应当充分发挥宪法作用,让宪法走进公民的日常生活。2009年,他主持的课题组曾经对1300多名领导干部宪法意识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宪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而认为宪法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加在一起才三分之一。

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宪法意识,导致了种种乱象:有的拆迁案件中,公权力与私权利发生冲突;还有一些地方,用土政策对抗国家法律。

“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的价值共识。宪法来源于人民,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韩大元说。他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这本身就是提高公民宪法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宪法意识的一个具体举措。应当在全社会进一步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全面实施。

27年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生涯中,韩大元经常有机会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每当看到一些国家的宪法纪念馆,整理留存宪法发展过程中的文献和资料,他都心生羡慕,因而在各种场合呼吁建立我国的宪法纪念馆。他还倡议在公共场所放置宪法文本,免费发放给公民,公民特别是公务员要携带宪法文本,培育宪法文化,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韩大元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展望未来,应通过宪法的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他认为:“宪法的实施不只是一套技术,更是一种价值和理念。通过宪法的实施,要构建一种公共生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宪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在宪法的阳光下获得尊严的、体面的生活。”

让宪法成为每一个人的信仰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从年轻时代就开始学习宪法、信仰宪法。

20世纪80年代末,林来梵东渡日本学习宪法,一去就是8年。

“我本科在福建师范大学学的是政治教育专业。政治学与宪法学关系密切,所以逐渐就对宪法学产生了兴趣。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氛围,学术界、思想界都在讨论中国该向何处去。选择宪法这个专业,完全出自自己的兴趣,也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情怀。”林来梵说。

留学日本期间,曾有老师提出,希望林来梵改学民商法学。他半开玩笑地回答:“民商法是齐家的学问,而宪法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还是更喜欢后者。”

林来梵回忆:“那时候一边学习,一边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宪法不只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还是普通老百姓

手中的法宝。只要制度齐备,灵活运用,宪法就能成为每个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

作为战败国家,日本的和平宪法是当年盟军主导制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这部宪法的理念,平时可以看到街头巷尾,很多普通的日本人都在谈论宪法上的问题,这给林来梵留下了深刻印象。“原来宪法是这么生动活泼、平易近人,与每个人的关系如此密切。”他说。

195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成为法治建设史上一个里程碑。但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和法律被束之高阁,导致了惨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回到正轨。

“宪法一方面制约公权力,一方面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所以列宁有一句名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林来梵指出,当前宪法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是建设法治中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林来梵认为,加强宪法监督,追究和纠正违宪行为,是推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

“是不是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目前社会各界的共识还不够。但是加强宪法监督有多重路径,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通过强化宪法解释来推进宪法实施,这也是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林来梵说。

他还表示,已有的一些制度也需要激活。比如立法法第90条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等机关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与宪法条文相抵触时,可以书面提出审查要求。根据这一规定,地方法院在受理具体案件时,遇到合宪性问题,可以先中止诉讼,逐级将问题上报到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查。他把这个做法称为“合宪性审查优先移送机制”。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对宪法的信仰。我认为,一是要把立法法等现有的制度规定用足用好,二是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从宪法实施过程中尝到甜头,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对宪法的信仰。”林来梵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考前必需看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1、后面有头狮子

伯乐在集市上选了一匹青鬃马。他说,只要经过训练,这匹马一定可以成为千里马。

可是,好几个月过去了,无论伯乐采取什么办法,青鬃马的成绩始终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离总是不超过900里。

伯乐对青鬃马说,伙计,你得用功啊,再这样下去,你会被淘汰的!

青鬃马愁眉若脸地说:没法子啊,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伯乐问:真的吗?

青鬃马说:真的,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又一天的训练开始了。青鬃马刚起跑,突然背后响起惊雷般的一声吼叫。他扭头一看,一头雄狮正旋风般地向他扑来。

青鬃马吓得魂飞魄散,他撒开四蹄,没命地狂奔起来。

晚上,青鬃马气喘吁吁地回到伯乐身边,说:好险,今天差点儿喂了狮子。

伯乐笑道:可是,你今天跑了1050里!

什么?我今天跑了1050里?青鬃马望望伯乐,伯乐的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

青鬃马心中豁然一亮。从此,他一上训练场,就设想有一头狮子在后面追赶自己。后来,他终于成了一匹千里马。

2、一双鞋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了下去。

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会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捡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很有用。这个人叫甘地,在印度,他被尊称为圣雄。

3、悠然下山去

森林中举办比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了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我的一位朋友,是个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64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当地讲起这段经历时,我们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联想起人生,一个人不怕拔高,就怕找不到生命的制高点,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穿越突破口,抵达更高的层次。如果说挑战是对生命的发扬,那么明智该是另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对生命的爱戴和尊敬。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命运对给予他处罚。

那样,揣一跟坐标尺上路该是何等重要!它能督促我们不懈努力地攀登,又能提醒我们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

仰之弥高,那是笨蛋的愚蠢和贪婪。一个智者,此时此刻,也许悠然而从容地下山去了。

4、苦难是金

有一本叫《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姑娘叫倪雅。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地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黑漆漆一片。惊惶失措的居民跌来撞去寻找出路,却又无法找到。但倪雅本来就看不见,这些年来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卖花,她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好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地行走,她的残废已成为好的财富。

5、三只杯子

我和两位朋友打算买一只便携式玻璃杯,闲暇时逛了几家大商场,但都不出售我们需要的东西,只好到步行街去找。终于在那里找到了一种有素淡花草图案的,一只喊价12元,我们最后以15元买了3只。

回到住处,清洗之后,我们开始用各自的杯子泡茶喝。这才发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精心挑选的3只杯子中,有两只有毛病。李兄的杯盖渗水,杨弟的杯座与体脱落,两人都显得有些失望。看到两信老友不满意,我也有些伤感,却又突然灵机一动李兄经党下乡,用我这只好的;杨弟蹲办公室,杯盖渗水无伤大雅;而杨弟那只没有了杯座的,正合我这个农民拿回家田间地头享用。如此调配,各尽其用,皆大欢喜。

[高考必需看的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考作文时事论据素材:试药人5天赚五千内幕详情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试药人5天赚五千 受试者:医生和中介喜欢不说话的试药人

神秘试药人5天赚五千:近日一则神秘试药人5天赚五千的新闻让我们对这个群体产生了关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个似乎有些神秘的群体:他们中有的身体健康,却以身“试药”,换取每月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报酬;有的身患重病、经济拮据,为了多一份生的希望,从而成为新药试验的“小白鼠”。

“都把袖子撸上去,检查针眼”,11月3日,在北京某大型医院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外,二十余名受试者排成四队,等待护士检查。

“这是前两天入职体检抽血留下的针眼”,受试者杨雪(化名)非常紧张,害怕不被选中。毕竟,“5天5000元”的药物试验很有吸引力。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几乎每天都有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这些药在动物身上试过毒性后,便开始在健康人身上测试安全性,之后在病人身上测试疗效。

试药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收入来源,同样也给新药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试药的风险跟赔付保障缺失,让职业“试药人”面临着巨大的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历史伟人的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276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以下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司马懿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人物介绍】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汉族,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

【人物故事】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蜀魏在渭水边的北原对峙,司马懿先是识破诸葛亮的计谋,使得进攻北原的蜀兵都损失惨重。

后来,郑文诈降蜀,被诸葛亮看出破绽,被迫修书给司马懿,叫他前来劫营。来劫营的魏兵遭伏击,全军十伤八九,主将秦朗也死于乱箭之下。上方谷司马懿再次中计,险些丧命,结果渭南的营寨尽落入蜀兵手中。

司马懿败退回渭北,自己烧了渭水浮桥,在北寨传令说:“渭南营寨,现在已经落入敌人手中,诸位将士如果再说迎战,一律斩首。”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每日派人来魏营挑战,魏兵只是坚守不出。

为了引诱司马懿出战,诸葛亮采用激将法,派人给他送去一封信和一盒子衣物,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红红绿绿的女人衣物以及金银首饰。

信中写道:“仲达你既然是统领中原数十万大军的主将,不披上坚硬的铠甲拿起锐利的武器,在战场上与蜀兵一决雌雄,却畏畏缩缩躲在老鼠洞里逃避刀箭,这跟女人有什么两样呢?

现在我派人送了些女人衣物来,如果你还不出战的话,这些衣服你最好还是穿上,做个彻头彻尾的女人。如果你还算个男子汉的话,不甘心受辱,那就按期决战吧!”

司马懿看了信,不动声色,欣然接受了这份馈赠,并若无其事地和来使交谈,询问诸葛亮饮食、睡眠等琐事,并不涉及军事。

使者回答说:“我们丞相日理万机,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每天吃的很少。”

司马懿对众将说:“诸葛亮事务繁忙,整天劳碌奔波,进食却那么少,他还能活得长久吗?”

司马懿更坚定了坚守不出、疲惫蜀兵的决心,魏军将领心里十分不满,不甘受辱,纷纷要求出城,与诸葛亮一决胜负。

司马懿推说魏明帝有令,让坚守勿动,不敢违背君命。众将再请战,司马懿说:“你们既然要战,让我先奏明皇帝,明帝说战,那时我们竭尽全力,与诸葛亮大战一场,怎么样?”

于是千里迢迢向朝廷请战。

明帝也知道司马懿的意思,就不准众将出战,司马懿又得到朝廷的支持,众将也无可奈何。

于是,不管诸葛亮用什么办法,魏兵只是按兵不动,疲劳蜀军。诸葛亮求战不得,只好在渭滨分兵屯田,作长期较量的打算。

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故军中。姜维等人按照其生前嘱托,秘不发丧,组织蜀军撤退。司马懿领兵追赶,但唯恐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不敢穷追,便率部返回关中。

终于,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他预期的目的。

平定辽东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

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

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58年),明帝曾叡把太尉司马懿从长安召回京师洛阳,命他率军前往辽东征讨公孙渊。

魏明帝问道:“四千里远征作战,虽说要用奇谋取胜,但也要有足够的兵力,不应当过于计较军费开支的多少。据你推测,公孙渊将采取什么样的计谋对策?”

司马懿回答说:“放弃城邑而预先逃走,这是上策;凭据辽水以抗拒我军,这是中策;坐守襄平而单纯防御,这是他成为俘虏的最下策。”

明帝问:“这三种计策,公孙渊将会采用哪一种呢?”

司马懿答道:“只有贤明智慧之人才能正确估量敌我力量的对比,并能预先对所用计策作出正确取舍,而这并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现在我孤军远征,他将认为我军不能坚持多久,因此,他必定先据辽水对抗我军,然后再坐守襄平进行防御。这是中下两种计策。”

明帝又问:“此次出征往返将用多少天?”

司马懿回答说:“去时行军一百天,回来路上一百天,进攻作战一百天,用六十天进行休整。这样,一年时间足够了。”

于是,司马懿率军向辽东进发。公孙渊派遣部将率领数万步骑兵时驻辽隧,构筑围墙堑壕二十余里,以此抵御司马懿进攻。

魏军诸将都想立即发起进攻,但司马懿却说:“敌人构筑防御阵地,这是企图长期拖住和疲惫我军,进攻它正好落入其圈套。

正是王莽时期王邑不肯绕过昆阳坚城而强攻硬打,几乎导致全军覆没的严重教训。敌人的主力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空虚,我军含此不攻而直捣襄平,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打败公孙渊是必定无疑的。”

于是,便命令魏军多插旗帜,伪装成要出击敌人阵地南端的样子,将敌人的全部精锐吸引到这里。

司马懿却率领大军偷偷越过辽隧向北,放弃眼前之敌不打而直驱襄平,一路打败敌将的拦截,顺利地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这时,众将又请求迅速攻城,但司马懿又未同意。

随军司马陈珪提出疑问说:“往年您率军攻打上庸,只用了五天就破城杀了孟达。如今长途跋涉而来,却变得安稳缓慢起来,对此,我实在有些迷惑不解。”

司马懿耐心解释说:“上庸之战,孟达当时兵少而粮食够吃一年,我军将士数量相当孟达军的四倍,但粮食则不够一个月食用,以仅有一个月存粮的部队去与有一年存粮的敌人相较量,怎么可以不采取速战速决?

用四倍于敌的兵力去打击敌人,即使损失一半兵力而战胜了敌人,也还是应当干的。因为,这不是从计较人员伤亡,而是从计较粮食多少这一情况出发所采取的作战行动。

如今的形势是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加之大雨如此不停,攻城器械未备,似此而急忙攻城又有什么作为呢?

我军从京师洛阳出发以来,我所担心的不是敌人向我军进攻,而是担心敌人不战而逃。现在敌人的粮食将要用尽,而我军对敌尚未完成合围攻城之势;如果采取掠夺其牛马、抄取其柴草,那么这就无异于驱使敌人逃跑。

战争是一种诡诈多变的行动,善于因变制故才能取胜。敌人凭恃其兵多,因此虽已处于饥饿困难的境地,但却仍然不肯束手待毙。对于此种敌人,我们应当伪装成无能为力的样子稳住它。如果我们贪求小利而惊跑他们,这不是好的计谋所为。”

不久,雨过天晴,司马懿令部队制作攻城器械,并迅速发起进攻,箭飞如雨,攻势迅猛。城中故人顿时陷于粮尽的困难境地,饥饿严重以至发生人吃人现象。

公孙渊窘急无奈,便派部将王建、柳甫出城乞降,请求解除对襄平城的围困,并表示公孙渊君臣一定自缚前来请罪归附。

但司马懿断然拒绝,并将王、柳二将杀掉。公孙渊见派将乞降未成,便突围而逃;司马懿挥军紧追不舍,赶到梁水岸边将其杀掉。

至此,辽东地区完全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讲规矩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规则的作文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规矩”一词被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及,并且明确提出“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2012年11月16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此后,在不同场合,他也多次强调“规矩”。在2015年1月13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政治规矩”这个词。他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2015年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理论】

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一些“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有的干部也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并集中概括为“七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七种恶劣作风的危害性,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表述】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真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

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这是个好传统,要注意保持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作文素材:心态决定人生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做人不能每天无所事事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知道自己做什么,为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挫折与困难,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与困难,曾经有个问题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呢?我想应该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吧!其实人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机会是同等的。唯一的是他们的心态决定了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吃懒惰的人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一生只能原地踏步的做个贫困人。而一个思想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目标的人将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或事。首先在工作当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困难。我们要摆正心态。勇敢的面对。想法设法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着去推卸责任。埋怨别人。俗话说的好:”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所以我们不得不去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犯同样的错误。其次我们在工作当中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注重细节,不要太过于工作情绪化。尤其是面对我们身边的客户也好。同事也好。在沟通和谈判方面要注重礼节和语气的轻重缓解。最后就是我们每个人面对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其态度要积极乐观点。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要知道很多东西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唯一只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总之记住一句话目前的失败不叫失败,只能是暂时停止成功。可能是我们还没做好成功的准备吧!

明确自己的目标,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愿意想的。往往不可以空想,有了目标和思维,还要去实践,去行动。不能每天无所事事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知道自己做什么,为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的严格要求自己。朝着那个目标去奋斗,去发展。我想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相信滴水穿石的故事,和以往古老成功的法则。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从来没有行不通或办不到,没有希望的事。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苏轼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写作素材:感恩教育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说到底,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个人品行修养的润物细无声教育,必然有个潜移默化、“身教大于言教”的环境影响过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近日,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学校校长赵志杰表示,源于该校近期组织了一次“学会感恩、励志前行”的主题教育,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属于学校个体行为。也有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表示不解,并指责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一种营销套路。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恩教育?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因为多年计划生育“只生一胎”政策的执行,涌现了一大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孩子缺乏现实生活体验,导致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基本礼仪、感恩意识淡薄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纵观时下热门的一些所谓“感恩教育”,无病呻吟式的致父母一封信、帮父母洗脚、在父母面前下跪、集体痛哭感恩等等,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孩子“深受触动、感激流涕”,而事实上将感恩教育“一阵风”化了,不禁令人质疑:如此强压硬塞式的感恩教育果真能奏效?

也许学校有良善的初衷,也许学校真的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邀请一些打着漂亮旗号,抑或“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专家进行感恩主题教育,用煽动性语言、做作的表情,惹得孩子们纷纷“深感愧疚、潸然泪下”,那么,如此一地一时的心灵洗礼有持久影响力么?孩子们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有理性全面的认识么?

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说穿了,这就是一种表演式感恩教育,就是学校感恩教育的一种功利化、形式化表现罢了。

说到底,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个人品行修养的润物细无声教育,必然有个潜移默化、“身教大于言教”的环境影响过程。

学校与其大费周章,花高价聘请所谓专家学者予以大动声势的“言教”,不如先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自身做起、从学校生活的点滴做起,去持续的影响、带动孩子们知道感恩、学会感恩,这显然比“快餐式”的感恩宣教来的更自然,效果也会更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