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炮台的由来20篇

每年的农历腊月的初八都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就是腊八节,但腊八节的形成和宗教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个节日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古炮台的由来”,欢迎阅读与借鉴!

浏览

5573

作文

1000

新年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这么多节日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春节”,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在这一天,那些心灵手巧的姑娘们都用她们那双巧手剪裁出许多的窗花、福字,还有写字写得好的人,会亲手写出几副对联,有的贴在家门口;有的写了送自家的亲朋好友。通常人们会在春节前几天去买许多东西,像水果、鱼、鸡等等。而且在春节的那天晚上,全家会团圆在一起,一起吃“年夜饭”,饭后小孩去放烟花,大人在家里看春晚。

记得我八岁那年,和家人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在春节的前三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处跑,说是为了买年货。回来后,爸爸就忙起了写对联这项工作,妈妈则在打扫家里的东西。“呤呤”门铃响了,因为只我“游手好闲”,所以我跑到门前去开门,打开门几只窗花一套新衣服便映入我的眼帘。来的是姑姑,说是专门为我家送祝福来的,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春节红红火火。

到了晚上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了,因为大人要我给我们压岁钱了。“吃饭了”妈妈的一声喊叫打断了我的沉思,我疾步如飞地来到客厅,“哇”我这音量,我自己都被吓着,因为饭菜真的太丰富了,有炸鱼、炖鸡、红烧肉等等,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吃完饭后,我约了几个女同学一起去放烟花,差一点伤到人了。春节是一个隆重、热闹的节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可是我也要提醒各位小朋友们,放烟花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千万不要伤到自己或别人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擂茶的由来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Hi!大家好!你听说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吗?你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儿吗?它就在我没美丽的家乡——湖南桃源。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桃源,可一定要品一品我们家乡的特产——擂茶。滚烫的擂茶,色香味俱全的压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关于擂茶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据说擂茶最开始的名字叫“三生汤”,为什么会叫做“三生汤”呢?还是听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相传,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南征五溪蛮,路过我的家乡桃源的乌头村时,当时正是盛夏时节,暑气蒸人。马援的部队里大都是北方人,由于水土不服,一多半的士兵上吐下泻,染上了瘟疫。马援将军自己也染病卧了床,只好在乌头村扎营休息,并派士兵去找医生。士兵找来当地的一位老婆婆,听说她说能治好这种病。马援让老婆婆赶紧开药治病。谁知老婆婆并没有开药,而是吩咐士兵找来生姜、生米、生茶叶;砍来山楂树,把山楂树削成长两尺、粗两寸的棒;再找来用岩石打造的石钵。老婆婆把生姜、生米、生茶叶放到石钵里,让士兵用山楂棒擂成糊糊,再把糊糊倒进滚烫的开水里用棒和匀。一锅又黄又黑的汤就做好了。老婆婆让马援和染上瘟疫的士兵每人喝上一大碗,蒙头蒙脑盖上被子睡一觉。没想到士兵们出了一身大汗,打了些许喷嚏,瘟疫就全好了。

由于这汤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这三种材料制作而成,士兵们就把这神奇的汤叫做“三生汤”。

后来,人们又在汤里加入了花生、芝麻、黄豆等原料,喝汤时还配上了各种好吃的压桌,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今日的擂茶文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由来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下面让我说说“年”吧。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12月30日,年都会到村子里吃人,它跑得比风还快,叫声比雷还响。

有一次,一个外地人来到一个村子里,一个人都没看见,他自言自语的说:“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问有没有人在家,屋里的老人听到敲门的声音问“是谁呀?”他回答:“我是外地人,路过这里想借宿一晚。”老人看是一个年轻人就开门让他进去了,他问老人家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也没有,老人家对年轻人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种怪兽叫做年,每到12月30日晚上都回到村子里捉人。”年轻人听老人说完,忙告诉老人家,你们不用担心了,我知道年怕什么了,年怕三样东西,一样是红色的火,一样是火炮,一样是对联。老人听完,召集村民们,告诉他们这三样东西,村民们听完后,有的到家里拿对联粘在门上,有的在铁盒子里面生火,还有的把鞭炮挂在棍子上,到了春节的时候,年来到村子里,看见家家户户都有红色的东西,撒腿就跑了。

终于到12月30日,年再也没吃到东西了,最终被活活饿死了。这就是年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夜饭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少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神先的祖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每次都如此便不再出来了。因此年夜饭的习俗被逐渐发展,一脉相传流传至今。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除夕的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

全文共 273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们还借腊八节驱逐瘟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习惯,统称为“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朴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头,能够丰衣足食,应该感谢神灵啊!于是选择腊月初八,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其实,“腊八粥”的确也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每年腊八,老伴都要煮一锅腊八粥,什么大米、小米、黏米,豇豆、绿豆、花生,还有莲子、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应有尽有。喝着香甜的“腊八粥”,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形:那时家贫,进入腊月,生活更加困难,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喝上现在的“腊八粥”?只记得腊八那天,母亲在高粱面糊糊里加点豇豆、小米,权当“腊八粥”,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腊八粥”也分外讲究了。

说起腊八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看到芸芸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他苦苦修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间,释迦摩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经受的苦难,于是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解放前,各地佛寺于腊月初八,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这种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二说,相传在上古的时候,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他们认为大人孩子中风得病、身体不适都是由于恶鬼作祟。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三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而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离家路途遥远,粮食不能及时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于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四说,当年岳飞率部抗击金兵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闻知,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精神倍增,大获全胜。这天正是腊月初八,人民怀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以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终成习俗

五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他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路过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把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朱元璋冷饿交加,饥肠辘辘,他在房子里到处寻找能充饥的东西,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为了纪念受难时“吃粥”的日子,便把农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那天吃的五谷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六说,相传很久以前有户农家,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度日。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瓜棚遮天,鸡鸭成群,一家三口,不愁吃不愁穿。老俩口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了,常常拿些五谷杂粮接济人家。老人一再教育儿子“只有勤俭持家,才会一辈子不受穷”。可是儿子不听劝,父母死后,他仍然游手好闲,结果饿死在破草房里。人们给他收尸时,从他家的草房中扒出半碗五谷杂粮粥,此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为了不忘老人“勤俭持家”的教导,从此乡亲们就把五谷杂粮粥叫做“腊八粥”。

腊八节习俗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争奇斗艳。最为讲究的是在白米中搀入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余种。

还有的人家,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放在锅中煮。最为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它是由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醋与腊八蒜

腊八那天,华北地区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腊八蒜就是用醋腌制的蒜,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在腊月初八腌制,故称腊八蒜,而腌制腊八蒜的醋又称腊八醋。腊八醋,要要从腊八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饺子,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要用紫皮蒜,这样泡出的醋就会稍微带些辣味儿,醋的味道会更好。而且泡出来蒜颜色碧绿,清脆,口感好,普通大蒜就没有这种效果。

腊八醋的味道酸中带辣、辣中有酸,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实际上,腊八蒜吃起来既有醋的甘酸又有蒜的香辣,也是一道美味。

据营养学家讲,腊八蒜极富营养,对人体大有裨益。大蒜的绿色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做成腊八蒜之后,与醋酸结合更有健体之功效,且对降血压、血糖和血脂及软化血管皆有益处,大蒜还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防治糖尿病、缓解眼压过高、改善肝肺功能等诸多保健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年节日习俗的由来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同样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易经坤卦正是小年的体现。每年除夕过后,大年都会回到它的居住地北斗七星宫闭关积蓄吉祥能量,直到除夕夜(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它都会派小年先到人间,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补充,为它通报情况。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全文共 2014 字

+ 加入清单

大暑时节,恰似一位来势汹汹的侵略者,一手携着高温,一手握着暴雨,肆虐着大地。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七月的天气是闷热的,丝丝的热气萦绕在你的周围,痴痴的贪恋着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久久不能散去。

最热不过大暑。二十四节气里最热的时节,它是从何而来的呢?它的习俗活动又会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去看一看吧。

大暑时节的由来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时节的习俗

一、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着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二、浙江地区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

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三、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温汤羊肉是莆田独特的风味小吃和高级菜肴之一。把羊宰后,去毛卸脏,整只放进滚汤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说的是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四、鲁南地区“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

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五、台湾大暑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另外,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台湾也叫“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大暑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乘龙快婿的意思及由来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代,秦穆公最小的女儿名叫弄玉,长得非常漂亮,擅长吹笙,穆公非常喜欢她,一心要替她选择一个理想的丈夫。

有一天夜里,弄玉梦见天上西南方出现一个美貌的男子,骑着彩凤来到她所住的楼房前的凤台上,对她说:“我是太华山的主管人,玉帝叫我来和你结为夫妇,我们应该在中秋节这一天见面。”

说着,他就拿出身边带来的赤玉萧吹起来,音调非常好听;弄玉听得不觉陶醉了。第二天,她就把这个梦告诉了穆公,穆公立时派人到太华山去找这个吹箫的人。后来在太华山找到了,一个名叫萧史韵人,随即带到穆公的面前,并且叫他吹箫,这一次吹出来的箫声比弄玉在梦中听到的还要美妙。穆公常高兴,而在厅子后面偷听的弄玉,也情不自禁地说:“他真是我的好丈夫啊!”

当天正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他俩结婚了。结婚不久,萧史教弄玉学吹箫。大约半年以后的一个晚上,夫妇俩正同在月光下面吹箫,忽见一只紫色的凤停在凤台左边。又有一条赤色的龙停在凤台右边。这时萧史才说他原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和弄玉天生有姻缘,所以特地前来配婚,但不能长久地住在人间;于是萧史乘龙,弄玉骑凤,双双腾空而去了。

【原文】

“乘龙快婿”是一个神话故事。因故事里面萧史是乘着一条龙飞回天上的,而他又是秦穆公喜爱的好女婿,所以后来的人凡称赞别人的女婿,就说是他的“乘龙快婿”或“乘龙佳婿”。

此典出自《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子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风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风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旦的由来介绍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都会过元旦,可是你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么?国际上元旦英文名:New Years Day。

古时元旦由来,传说4000多年前的尧舜繁盛时期,尧在位时勤政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很受广大百姓的爱戴,但他的儿不太成器,他就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理洪水有功的禹,禹也像舜一样亲民爱民,百姓也都十分爱戴他。后来人们就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由于经纬度的不一样,各国元旦的日期、元旦由来、元旦放假都有所差异,但每个国家的元旦意义都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是世界各国的普遍习俗。

年,孙中山领导组织了辛亥革命,并以此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于是决定使用公历(实际开始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为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那时还并不叫“元旦”。

中国现在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在当代,元旦即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元旦放假是1天国家规定假日,两天调假,一共3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公历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新一年,总是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和希望。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不管元旦由来如何,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的由来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

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节夕又来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请出了灶炉神,让他去请一位神仙来除掉“夕”这只怪兽。灶炉神到了天庭之后,向玉皇大帝上报了“夕”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间找到了“夕”,经过一番恶斗,年终于战胜了“夕”。“年”高兴的对村里的人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后你们每年的腊月三十只要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色的对联……就可以驱赶像夕这种怪兽了。”村里的人们高兴的异口同声说:“太好了!太好了!”

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把节的由来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胡睿婕

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小龙女的生日。这一天,小龙女化做一条大鲤鱼到人间去,可是,却遭遇了不幸,被一个叫辛巴的人拿去炖了。

不久,龙王得知了这个消息,龙颜大怒,差点儿被气得吐血,他发誓一定要报复人类。于是,他含泪去天庭告状,天庭的众神听了,都非常地同情龙王,便异口同声地说:“对啊,应该给人类惩罚!”玉皇大帝劝不过众神,便说:“那依你们的。蝗虫大将军听令,带上你的所有军队和你的法宝去把人类所种植的庄稼给我吃光,这些就是你们的午餐!”

“是!”蝗虫大将军高兴地说了一声,便召集了成千上万的蝗虫向人类的庄稼飞去。

善良的百灵鸟把这件事一字不差地听在了耳朵里,不想让玉皇大帝的阴谋成功,也不想让人类受到伤害。并把事情从头到尾地告诉了村民。

村民一听很着急,因为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庄稼成熟的日子。正好,这件事被辛巴听到了,他为自己的行为很自责,便自告奋勇地对村长说他可以制服蝗虫。于是,辛巴把他的办法告诉了大家。

他才说完蝗虫就来了,蝗虫的到来,让晴朗的天空变得乌云密布,瞬间,蝗虫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地向庄稼冲去,不一会,一亩田就被吃光了。辛巴便立刻举起火把向蝗虫扑去,村民们也不甘势弱,跟着辛巴一起冲了出去,当蝗虫向火把飞来时,便成了灰烬,人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终于把蝗虫消灭得影子都没有一点。

蝗虫消灭了,庄稼保住了,村长为了庆祝这个胜利的日子,便把这一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彝族火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10教师节的由来介绍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2011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7个教师节。 从前,大概是孔子那个时代吧,就有教师节。最初的时候,每个老师门下都有若干的弟子,这些弟子每年总会相约在师傅的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仪式,用虔敬的心态向师长送去敬仰和祝福。

有关教师节的来历,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这算是一个自有来历的教师节吧。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五一劳动节由来小常识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劳动节简介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拥有的节日。

国际劳动节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的劳动节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3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劳动节的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父亲节的由来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目。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百姓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今天父亲节的庆祝方式和母亲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许只是父亲们喜爱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50字的国庆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

一: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新中国成立大典开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军乐队随即奏响了庄严激越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着响彻云霄的国歌声,礼炮轰鸣,毛泽东庄严地按下升旗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前的旗杆上冉冉升起……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简介: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150字的国庆的由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的由来作文300字左右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元宵节的时候,我们总会吃饺子和汤圆,意味团团圆圆,美美满满。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农民靠土地为生。所以,每逢元宵,每家的奶奶们总会炒花生,炒瓜子,这一习俗叫做“炒虫”,愿望来年的田地能没有虫子,五谷丰收。炒熟了,花生,瓜子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孩子们总是笑着,抢着,给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又到了元宵节,虽然身在异地他乡,可过节的气氛却不见减。家家户户都做了或者买了五颜六色的汤圆儿,妈妈也亲手给我们包了黑芝麻汤圆。妈妈先把糯米面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搅拌均匀,搓成一个大大的面团儿,接着揪出一个个的小团,将小团按扁,用勺子舀上黑芝麻馅儿,包成圆,一个就完成了。接着,将水放入沸腾的水中,直到汤圆漂浮在水面上,捞出。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汤圆就出锅了。我们吃着汤圆,一股别样的心情顿生心头。

到了晚上,鞭炮的轰隆声伴着礼花上升绽放的声音,萦绕在耳畔。爸爸也买了鞭炮和烟花,我心血来潮,叫上弟弟,一起去点鞭炮,沾点儿喜气。导火线呲呲的冒着,我们赶紧跳到一边,捂上耳朵。“啪啪啪啪啪——”,热闹极了!

我爱元宵节,爱元宵节的汤圆儿,爱元宵节的热闹,更爱元宵节家家户户溢发的浓浓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腊八粥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过年放鞭炮、除夕守岁、八月十五吃月饼……其中我最喜欢吃腊八粥的风俗,你知道腊八粥的由来吗?

现在就让我告诉你吧: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所以他被父母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地主对他很不好,时常虐待他,他经常挨打,吃不饱饭。有一次,朱元璋放牛回来时经过一座独木桥,没想到老牛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了,地主气急败坏、火冒三丈,用鞭子抽打朱元璋,把他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全身发抖,忽然他找到了一个老鼠洞,这是老鼠的粮仓!粮仓里有各种各样的粮食,有黑豆、有大米、有小米、有绿豆……每样都有一点,他拿全部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因为当时实在是太饿了,朱元璋把这锅吃得津津有味,感觉味道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各种美味食品都吃腻了。某天,朱元璋想起了小时候吃老鼠粮仓的美味,于是他马上下令御厨立刻给他做这种粥来喝。后来,这种吃法传到了民间,朱元璋吃到的美味粥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种粥就叫腊八粥了。

怎么样,你喜欢腊八粥的由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年夜饭的由来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称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这时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地齐全,许多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也总要在年夜饭之前赶回家中,因此这顿年夜饭又称“团年”。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饭菜要尽可能丰富,一是为了解馋,二是这种充实感预示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趣的厦门之旅——第二站胡里山炮台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7月16日上午,到了鼓浪屿,已经使我全身疲惫,下午有得马上赶去胡里炮台看看了。这一天可真是在忙碌和快乐中度过呀。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南部的胡里山海滨,乘汽车走了许久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一进入胡里山炮台,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座假山,上面会喷水,就好象美丽的瀑布一样。1997年9月,胡里山炮台与外商合作设立了“荣光文物宝藏博物院”,院内分为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世界古代宝剑陈列馆、世界古代火枪陈列馆和古树化石展示区五个部分,展品共计4305件。在胡里山炮台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古炮王,它的口径有280毫米,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轨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胡里山炮台里面还有一门世界上最小的火炮,它长11厘米,重0.22公斤,直径2.2厘米,口径0.8厘米,简直就是太小了。

在世界奇石陈列馆中有一块特别特别奇怪的石头名字叫“肉石”,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如果来到胡里山炮台,没有看到这快肉石,那也就等于白来了,我听了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飞过去看。这块“肉石”是自然形成的,挂在铁钩上,酷似一块猪肉,由皮、肥肉、瘦肉、软骨等部分组成,简直太逼真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可见大自然太奇妙了。

这次来到胡里山炮台,不仅让我过足了瘾,还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古炮与火炮,而且我看到了世界闻名的极其逼真的“肉石”,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冬至吃饺子的由来作文精选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国农历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但其实,冬至吃饺子也有一段古老的历史!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相传河南人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虽然常常吃饺子,但莫过于冬至和除夕这两顿饺子吃得最惬意和温馨,一方面是传统节日别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团聚,格外亲切热闹。

现如今,饺子的做法也很多,虽不为治病吃饺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饺子,专家讲,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制作饺子皮时不妨在精粉中适量加入高粱面、燕麦面等杂面,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饭店在饺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或者西红柿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节日还是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你们还不知道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叫楚国,另一个国家叫秦国。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叫屈原。

有一次,秦国要攻打楚国,楚王知道了这件事,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事让屈原知道了,屈原连忙找楚王商量对策。楚王说:“不会败的,放心吧!”后来,楚国战败了。屈原知道国家战败了,便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百姓得知屈原自杀了,便去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没有打捞到。因为屈原投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所以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往江里扔粽子,免得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