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家乡的元宵习俗为题作文热门20篇

浏览

2108

作文

453

春节家乡习俗作文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儿,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规矩”也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我大喊道:“贴错了,贴错了。你把它贴反啦!”爸爸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没贴错。”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却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着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如此,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呀?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来源于年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有了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了,直到今日。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原来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好兆头呀!

这就是我家乡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考文章2: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五月,家乡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做各式各样的香包之外,还包品种繁多的粽子。

妈妈最会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荤有素,还有桂圆馅儿的、五香味儿的,等等。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素粽子情有独钟,里面不仅有大大的枣子,还有花生和芝麻。妈妈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糯米的浓香里裹着甜甜的枣子,那真叫一吃一个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说屈原。汨罗江边,屈原大夫的内心充满无奈。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眼睁睁看着国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毁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国不复存在,于是绝望地在汨罗江边轻轻一跃,就此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担心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水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煮鸡蛋和在家门前插菖蒲等,真是不胜枚举,乐趣无穷。

年年都有端午节,我对端午节的感受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客家人过年风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变化优秀初中作文

全文共 2254 字

+ 加入清单

(一)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二)

我的家乡在东北吉林,那是一个很美的城市。那的天很蓝,花很美,空气当然也很棒。

我的家乡春天很短,几乎冬天刚刚过去,紧接着就是夏天,所以家乡的人们都会非常珍惜春天的每一天。不过当人们脱下厚厚的毛衣穿上凉快的夏装时,树也会悄悄的发生变化,春天树支上只有一些尖尖的小芽,可到了夏天小树就象吃了生长剂一样,一个劲的长,长得特别茂盛,远远看去,天仿佛都被树冠给挡住了。

家乡最美的季节是冬天,(.)当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大地穿上雪白的冬装时,我们就会在雪地里打滚、打雪仗,弄得满头满身都是雪,像个雪孩子似的。而且每当雪下得特别大时,堆雪人便成为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在看一起比赛,看谁堆得高、堆得大、看谁堆得最漂亮……那种快乐是无法形容的。还有雪落到树上,结了冰,就会变成雾松,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来到我的家乡看雾松。

不过听奶奶说,我的家乡从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在奶奶小时候我的家乡很贫穷、落后,原来我们家现在住的地方是一片菜地,菜地种着各种各样的菜。到了秋天人们就会把收获的菜,带到集市上卖,靠挣来的一点钱来养家糊口。不过到了我小时候菜地就被一条宽宽的大马路分割成了两半。一半盖起了一幢幢崭崭新的楼房,人们陆续从低矮的平房搬进干净整洁的楼房。另一半人们种上了一棵棵小树,在园林叔叔阿姨的精心呵护下,小树如今变成了参天大树,人们可以在里面锻炼身体。可到了我五、六岁时那已经变成了一片荒凉,树砍了,小鸟远离这里,人们也不在去那晨练了。我七、八岁时来了一群工人,那们把那片地收拾了一下,开始建筑起什么

,人们糊乱着猜疑着,最后我看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在建筑一个广场,当完工的时候我还特意的到广场上走了走,现在广场以经成为了人们散步休闲的地方,晚上广场上的一头放着精彩的电影,另一头有一些爷爷奶奶在那扭秧歌,一派祥和的景象。

奶奶还说;以前流过我们这座城市的大河水要比现在深得多,大坝以前只是一个小地坡,不过现在大坝两边都种着美丽的鲜花。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时,人们还待意把花摆成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字样的花坛,在遥远的家乡祝贺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哦,我明白了之所以我的家乡这么好,是因为家乡的人们开始寻求美好的生活,努力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努力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改变着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美丽的家乡。我愿我的家乡越变越好,越变越美。

[家乡的变化优秀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生作文: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我回到家乡后,爸爸对我说:“儿子,这个中秋咱们回老家过吧!”我听了心中又是欢喜,又不觉有点不愿,回家乡过的中秋节 初中生作文。欢喜是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回家乡过中秋了,在家乡过中秋节特别好玩。不愿的是我的家乡离中山很远,开车都得七、八个小时呢!我不会坐车,到回家是说不定我都已经在吐了。在出发前,妈妈特地煲下火的汤给大家喝,以免坐车时会不舒服。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着,我的状态还不错,也许是喝了妈妈的汤,我一路上都没不舒服,可是到了高速公路的出口时,看见家乡的公路每隔一段都会有裂开的地方,就像一条光棍被白蚁腐蚀后的模样在破烂的公路上颠簸的汽车,好不容易出了“陷阱”,开进了乡间小道,没有想到刚才只是暴风雨的前夕,这才是真正的“暴风雨”。刚进小道本以为能一路平行,因为下过雨,小道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了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这下汽车更颠簸,坐在车里的我好像在方轮车里坐着,我在抱怨这里的政府怎么这样啊,路都破成这样也不修!在摇摇晃晃中终于到家了,作文素材《回家乡过的中秋节 初中生作文》。

我的家乡是曾走出过许多富豪的潮汕地区,这里的民房大部分是祠堂,屋顶尖尖的向两边延伸,在房子里画着十分精美的壁画,有“满堂子孙”,有“仙姬送子”、“月华赠宝”等。还有刻的呢,最雄伟的就是“龙凤呈祥”了,那刻着一条龙弓着身子头在前,张牙舞爪,很威武。而凤凰就扇动着强壮的翅膀,尾巴飘着,像一团火焰,熊熊地燃烧着,和龙卷在一起呈现出别样的气势。在家里爷爷奶奶已等候多时了,看见我们很兴奋。我们也十分开心,终于到了家和爷爷奶奶团聚了。

家乡的习俗真的很神圣。

到了中秋节晚上,我们就开始了神圣的祭拜仪式。首先,将一张重大的桌子抬到庭院里,然后就将月饼、鸡鸭肉、水果、花篮等放到桌上,烧香烧烛,还放了一条横椅在桌边,让“月娘”坐的,等祭拜完了后,还要把漂亮的花篮烧掉,当时我想可惜了这漂亮的花篮了,据说是烧给“月娘”的。

再过来十几分钟之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时候了。“大开杀戒”啦,我拿着月饼使劲的往嘴里放,吃着手里的看着锅里生怕被“对手”抢完。我们坐在月下,一边吃一边赏着月,那月亮又大又圆,泛着一圈又一圈的金光,好美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天下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学生作文:家乡的中秋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三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31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遗留下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接下来和下面这些文章一起领略家乡的习俗吧。

一:我家乡的习俗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二:我爱家乡的风俗民情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的一个小村子,村名叫王五里,因为村子里姓王的占了大多数。其实我爸爸也姓王,不知道为什么,我姓孙,随我妈妈的姓。

我们家乡的青草很多,大片大片,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微风吹过,波浪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草地的北面,一条清澈的小河草河蜿蜒流过。之所以叫草河,一是河里草鱼特别多,二是河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因为这个缘故,村里很多人家都养了大群大群的羊,羊肉串也颇负盛名,大约二十元一只羊,物美价廉,准够你吃一天。到了冬季,再向那草地望去,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像新弹的棉絮,煞是好看。每到天寒地冻的日子,村里便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碎冰节。那时的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人们聚集到河面上,纷纷用脚踏来踏去,有的还用铁镐铇,先在冰上打出一个盆口大的窟窿,然后用自制的鱼网渔叉抓鱼,捉的鱼多的人家就是赢者。按照规矩,村里的人家要向赢者家里送些东西以示祝贺,无非是些盆、碗一类的生活日用品。我们家也曾得过两次冠军呢!到了晚上,全村人都聚集在村口的大场院里,把小学校的课桌抬出来摆成一个大大的王字,课桌上摆满了用白天捉来的鱼做的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那场景说多热闹都不过分。

村子旁边还有一座小山。从我们家出发,二十分钟便能到山脚下。山顶有一个石洞,能容纳几十个人,村民们把这个山洞供奉为神洞。传说中我们村子第一个姓王的村民就是在这个山洞里出生的。慢慢的,人多了起来,才形成现在的小村子。山洞里立了些石碑,上面刻着我们村里王姓家族世世代代的人名,很象是家谱。虽然我不姓王,但我也是家族的重要一员,在第十块碑上,就刻有我的大名。

我们村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大年初一那天拜完年,各家各户都会端出大小不一的一条鲤鱼,把它放归到村边的小河里去,象征着家家年年有余。然后,人们便会聚集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看舞狮子、踩高跷,卖各种小吃的也纷纷聚来凑热闹。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买上一串糖葫芦,边吃边看,那才叫享受。听大人们说,早年的时候,初一上午,村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会拿着弓箭聚在一起,箭上写着自己的愿望,射向天上的太阳,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那种万箭齐发的场面一定非常壮观。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我家乡这些纯朴的风俗民情,无不体现着团结互助向上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家乡的祖祖辈辈们才坚忍不拔的延绵到今天,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风光美不胜收。我爱家乡的人们,他们勤劳、忠厚、善良。我爱家乡的风俗,它给我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三: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我的家乡湖南平江一直都有年三十晚上去辞年的习俗。

家乡有句话说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灯。年三十晚上天一黑,家家户户都会将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敞开大门等待着别人来辞年。人们相信家里来辞年的人越多,来年的运气会更好。

辞年首先出动的是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年三十的晚上提着灯笼或打着电筒,背着或提着包包,挨家挨户去辞年。每家每户都备好了糖果等着小孩。小孩子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去,还没有走进人家家门口,就高声的说着某某伯父,某某伯母请你们辞年啦!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 主人就会热情地招呼着,尽量一一叫出小孩的名字并将糖果逐个分发到小孩早已准备好的包包里,有些大胆的小孩会挤上前去,生怕自己没有分到。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已分到的小孩连声说着多谢后就去另一家了。有时一次小孩来的多这边还在分着糖果,那边已分好的小孩已在隔壁邻居家里说着吉利的话语了。真是很热闹!记得我们小时候伙伴更多,会跑上一个村子几十个生产小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分糖果了,有些人家会派各式各样的鞭炮,还有各种零食,甚至直接分钱的都有了。等到到家的时候都是包包被装得满满的。有些甚至中途会送几趟回家。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稍晚一点点,年轻人开始出发了,一进到别人家也是会像小孩那样高声说着恭喜吉利的话语,说得主人家喜开颜笑的。年轻人一般就不会像小孩子那样跑得快了,一般每到一家就会坐一下才走,围坐在主人早就准备好的火炉前,摆满了零食、水果、高级烟酒、茶水的桌子前。年轻人也都会约好好几个人一起的,大家会围坐在那里讨论着这一年的开心事,讨论着来年的打算。特别是现在好些人都在外面,都只有趁这个机会才见上一面,这样的团聚真是很好。 有时正好遇上好几伙人同时到一家更是热闹。

再晚一点的时候年老一些,辈分相对小的大人们也会去别人家辞年,可能是开始他们也要留在家里招呼别人的原因吧,所以才相对晚些才出门。同样是会很开心地说着请辞年和一些吉利的话语。一般辈分高年龄大的人就不用出门。这样的人家里会有更多的人去。主人家里有辈分高年龄大的即使是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晚辈们都会很尊重地到老人家床前请辞年。

整个年三十年晚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可听到请辞年,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的声音,一直到12点的时候,开始听到热闹的鞭炮声了,开始了接天皇(也就是迎接新年),辞年才算结束。现在有钱人多起来了,年三十晚上放的鞭炮多了很多很多,有些人家会买上一车子鞭炮来放,因此放鞭炮也等不及到12点就开始放起来了。

四:家乡的风俗

今年,我们破例到乡下奶奶家过年。

“开饭了!”奶奶大声喊道,我从房间走了出来,这时,哥哥突然惊奇地说:“咦?外婆,您平时不是很节约吗?今天怎么……”我这才注意到,从房间到大厅,从楼上到楼下,凡是安着灯的地方,都金碧辉煌 .

我非常诧异地问:“奶奶,您这是唱哪出啊?”

叔叔开口解释道:“这啊,是在辟邪哩,相传,古时候有个‘年兽’,常常来吃百姓,后来,人们知道它怕响、怕光,就放鞭炮,点灯笼。这个风俗啊,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喔!”,我们恍然大悟。

吃饭时,我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人们专挑一种叫“芥菜”的东西吃,两大盘芥菜一会儿就零星无几,但却很少去碰那盘美味的红烧鱼,等到那盘鱼只剩一截鱼尾的时候,却被奶奶端进了厨房里。我正纳闷呢,叔叔便向我们解释道:“为什么我们都爱吃芥菜呢?因为,芥菜的‘芥’的谐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点都戒光了。而那盘鱼嘛,则是表示了‘年年有鱼(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来的劳动果实并没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年年都如此,就积少成多了。”

饭后,我想:这些风俗和习惯固然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无端的浪费,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弃以往的风俗,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进入腊月,就等于来到了春节,腊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谷、蜜枣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宝粥,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腊月的二十三,是传统的祭灶,据说那一天,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汇报的日子,去报告人间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灶王爷,还要吃灶糖,灶糖香脆可口,眼预示着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蜜蜜,之后,就陆陆续须的备年货了。

腊月二十四,是全面打扫的日子,全家人出动,把家里一年来堆积的灰尘清理得干干净净,迎接新春的到来。

腊月二十五,我们要磨一块大大的豆腐。

腊月二十六,家乡人都会杀一头肥嘟嘟的胖猪猪。

腊月二十七,我们会杀几只香香的柴鸡。

腊月二十八日,我们会把新桃换旧符。贴上喜庆的新春对联。

腊月二十九日,我、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中各式各样的花馒头,还会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鱼、丸子、虾。

腊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被记作除夕,今天我们洗菜、剁馅、包饺子 ,到了晚上,会祭祖、吃饺子、放鞭炮,我还会收到很多很多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们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着各式各样的糖果,零食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这些天家乡的鞭炮声连续不断,晚上会点很多很多的烟花。

正月十五,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日子,除了吃饺子和元宵外,老爷会扎很多很多的花灯笼,村里到处也都是挂满搭满了灯笼,从初一到十五间,每天晚上都会舞龙舞狮,锣鼓声振天,热闹异常,小朋友笑着、闹着、喊着,挑着灯笼,追逐着……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过年习俗的家乡过年习俗735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文:家乡习俗传统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习俗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有各不相同的节日习俗。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如:中秋、端午、清明、春节等……说到春节,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历数各种节日,最后落在春节上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按照老河口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再具体到老河口的春节,介绍其特色之处。)腊七、腊八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老人们经常说:“腊八要喝腊八粥,不喝一年就要冻耳冷手。”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特色一:过年从腊月开始,腊八要喝腊八粥。)粥是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来熬的。腊八粥是用八种不同食材煮成的。如我家就是用面条、绿豆、大米、肉丁、土豆丁、黄豆、花生、萝卜丁放在一起煮成的粥,乱七八糟的一大锅,不过很好吃。(详写腊八粥的制作,很有特色。)除此之外,还要泡醋蒜瓣,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做配菜。因为在我的家乡,过年时家家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饺子。(详写腊八粥,略写醋蒜)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碌。他们正准备着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过年时彰显出辞旧迎新的喜气洋洋。(这一句既是总结,也是过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迎春的一个小节,各家都忙着打扫屋子,转眼到了除夕。(按时间顺序来写,“小年”一笔带过,一句话过渡到写除夕,这是全文重点。)除夕可真热闹,家家飘散着鸡鸭鱼肉的香味。(年夜饭。)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装,门前贴着倒着的“福”字,代表着“福到了”的意思,门前也贴着红红的对联。(贴春联。)除夕家家都有放鞭炮、吃团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什么的。(团圆饭。)这一夜,外面的夜空是炫亮彩色的。一会儿哪一家门外放个“蝴蝶仙子”,一只小小的纸蝴蝶带着银白色的尾巴,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落下;一会儿这家放一个“冲天炮”,火芯冲上天空,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小学生作文 )我自己放了一个“银色喷泉”,一点点银色火芯从圆锥桶里慢慢喷出,随后越喷越多,越喷越高,短暂而美丽,如真的银色喷泉一般,涓涓细流,绚丽多彩。到了深夜12点,还要放一大挂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重点写放烟花、放鞭炮,小孩子最喜欢这些,所以成了除夕夜的重点描写对象 )

初一早上还要穿起新衣,放一挂大鞭炮。初一虽然没有除夕的热闹非凡,却也不那么平静,大家都忙着去给长辈、亲戚们拜年。(过完了除夕,那就到了大年初一,这是“过年”中较重要的一天,这个可以详写。)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光景依如初一,崭新而又快乐。(过渡。)

元宵上市,又一个节日高潮到来了,元宵节条条大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卖灯笼、放烟花的人们。各式各样的花灯都很漂亮,有动物外形的,有五棱柱旋转的,还有的边旋转边发出优美的歌声,真是各具特色。(元宵节的花灯,因为是过年的另一个高潮,所以写得较为详细。元宵花灯也是传统风俗之一。)

当然,元宵节这一天还要吃汤圆,是希望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内团团圆圆。(元宵节吃汤圆,也是传统风俗,这里特作交代。有些地方叫汤圆作“元宵”,名虽不同,物是一样的。)

元宵节过罢,也同时暗示着忙碌的新一年即将真正开始。(出了元宵,才算是过完年了 各地风俗大致如此。)

一眨眼,春节的美好时光已过去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忙碌起来,小孩子也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

这就是我家乡最重要的习俗——春节,很热闹、和谐、美满吧?请您有时间的时候来我的家乡做客,和我们一起分享家乡的幸福快乐吧!(赞美家乡的过年风俗,抒发一下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春节习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濮阳,是一个年味非常浓厚地城市。

浓烈地年味从腊月初八就弥漫在城市地各个角落,煮香粥、购年货、求平安……腊八节最重要地事情当然是喝腊八粥了。腊八粥主要是由大米、燕麦、花生等熬制而成,又香又黏,香飘满堂。古时穷苦人家过年,家里也没什么好吃地,只好一收缸底,把家里能熬得都熬上,从而变成了腊八粥,这种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年味渐渐就变浓了,祭神、买芝麻糖祭灶开始了。过了二十三,家里人开始购置年货,鸡鸭牛羊猪肉大块大块地买回家,从此家里一直漂浮着肉菜地香味。

除夕真有趣。在外地工作地亲人不论多忙都会抽空回家,吃顿团圆饭。那顿饭真是丰富啊——热气腾腾地饺子、清香四溢地鲈鱼、色彩鲜艳地炒菜……大家喜气洋洋地吃过团圆饭,就开始围坐在电视机旁观赏“春节联欢晚会”,不过新年钟声敲响不能睡觉,全家人要一起守岁。党你睡觉时,你会发现,枕头下面已悄悄地藏好了几百元大钞,啊哈,那是爸爸妈妈给你地压岁钱。把压岁钱放在子女地枕头下面,也是一种民俗,传说压岁钱会压住妖魔,不让妖魔靠近孩子们,如果不放压岁钱,孩子就会被咬摸摸头,从而导致高烧不止。

大年初一更是热闹。长辈们开始串亲戚,而跟着大人们地小孩子享福了。到了亲戚家,不仅会吃到香甜地饭菜,还有收到压岁小红包。这天,亲朋好友家地孩子们聚到一起,迎来了燃放鞭炮狂欢季,每个人都会拿出各式各样地花炮一比高低,摔炮、擦炮、五响炮、烟花、旋转小马、烟雾弹……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春假地最后一个高潮便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了。这一天,热闹劲儿一点也不亚于初一初二。赏花灯、猜灯谜、闹元宵,更有打扮得花红柳绿地民俗秧歌队,踩高跷地,划旱船地,锣鼓喧天,热火朝天!

快乐地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春节匆匆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我又在期盼着明年春节地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我爱我的家乡的初中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听这首赞美家乡的歌曲,我不禁也想歌颂我的家乡。我的家乡虽然没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也没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更没有鳞次栉比的大厦,但是,我依然热爱我的家乡明港。 "A green mountain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hite clouds around the mountains, a piece of terraces are green, and the sound of singing with the wind" listen to this praise of my hometown.The song, I cant help but want to praise my "hometown.Although my hometown has no rolling mountains, no blue waves, and no row of buildings, but I still love my hometown of Minggang.

三月,是五彩斑斓的季节,这时的家乡是我心里最美的依恋。瞧!那绿色的田野里,遍地黄花绽放。放眼望去,像铺了一地璀璨的黄色地毯。暖风习习,油菜花随风摇曳,花香四溢。小蜜蜂和小蝴蝶也像赶集似的,陶醉在这金黄诱人的花海里。络绎不绝的游客纷至沓来,沉醉在这香气怡人的花潮中,怒放的油菜花和美丽乡村相映成辉,呈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画。

穿过城市的喧哗与热闹,透过田野的安宁与寂静。一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着,它就是明河。明河弯弯曲曲,穿过繁华的小镇和宁静的村庄,潺潺的流水犹如游龙一样。河水浅浅的,清清的,依稀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尤其是明港镇政府宁要绿水青山,进行明河沿河景观改造工程后,清淤美化后的明河更加有特色、有韵味,古香古色的人文气息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回忆。

要说最让我自豪的就是我的家乡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高铁穿过我的家乡,明港机场建成后,将提升信阳及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能力和城市品位,对信阳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交流等产生积极影响。想一想,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飞机,和蓝天白云亲密接触,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我骄傲,我为家乡的腾飞而骄傲而自豪!

“油菜花开赛黄金,明河水啊清又清,高铁飞机助经济腾飞谁不说俺家乡美?”我的家乡俨然有“豫南小江南”的美称;我的家乡还俨然成为豫南的一颗璀璨明珠,魅力四射。

我爱我的家乡明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看灯展初中作文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刚过,又到看元宵灯会的时候了,听说董子文化街的灯会早就开始了。于是吃过晚饭,我就和家人一起去看灯展

灯展的入口,就是龙灯组成的大门。往里走,首先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戏台,上面还有演员正在唱戏呢。戏台右边是一个“群龙戏珠”的大型彩灯,下面铺满了红灯笼,看上去就像张衡的地动仪。再往前走,是一座高约5米、宽约6米的过街天桥。一路走来,有卖玩具的,卖小吃的,卖书的,还有摆套圈游戏的,人们一边看灯,一边吃着特色小吃,气氛喜庆又热闹。

这时,听到有小孩儿兴奋的喊道:“这些狮子真特别!”我听到后,也跑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群狮戏绣球”的灯,我凑到近处一看,哇!这些狮子居然是用瓷盘和酒杯组成的。在月光的照耀下,这四只狮子就像白玉雕刻似的。再向右看,是一座小桥,桥栏杆上是葵花形状的灯,站在桥上远远望去,湖面上一条红色的龙正在摇头摆尾。与龙灯呼应的是一盏叫做“凤舞九天”的灯,它是一只用粉色灯装扮起来的凤凰,我想这也许是龙凤呈祥的意思吧!

今年的灯展就像是灯的海洋,想要拍到全景可真不容易。在月光和灯光的照耀下,我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董子文化街。

[元宵看灯展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家乡习俗作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各地都有自己过新年的方式,那么接下来,就看看我家乡是怎么过年的。

过年前总是要置办些东西的吧,这不,我爸爸就已经买回来了,一大块猪后臀,我一直在问爸爸为什么要买猪后臀,爸爸对我说,猪身上的肉最好的地方就是猪后臀了。看,爸爸开始割肉了,今天又有口福了,想起那刚煮出的热腾腾香喷喷的大块猪肉,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嘿嘿,作为一个小吃货的我,是绝对不能不吃的。

今天煮过肉,那明天就要炸老家最出名的食物――面坨了,面坨呈圆形,金黄色,刚出锅的合格面坨应该是这样的:最上面鼓出空空的一块,圆乎乎的,活像一个金色小胖子,这才算合格。

炸过面坨过后,就该炸焦花了,把发过的面擀成薄薄的饼,然后切成长方形的样子,放上白芝麻,等油锅里的油热了以后把做好的焦花放进去,炸成金黄的颜色,这就出锅了。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请我最喜爱的美食――牛肉丸登场了。刚刚炸出来的牛肉丸,外焦里嫩,着实让人喜爱,再看它的造型,圆滚滚的,真是可爱呀。

我家的春节就是这样过的,你家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看灯展初中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一直下雨,那久违的阳光今天终于照在大地上了。爸爸和妈妈要带我去白鹭州看灯展,我欢呼雀跃地叫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出去见见阳光了!”

我们来到白鹭洲,大大的公园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坪,草坪上三三两两的摆放着一组组的花灯,争奇斗艳、形状多姿。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虽然赏灯的人很多,但每个人都那么从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眼前的灯太多了,我们眼花缭乱。最后,决定沿着赏灯路线走。右手边出现了一排排的荷花,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千姿百态,百花争艳,在微风中摇曳着那美丽的花瓣。

在荷花的对面,是小鲤鱼跳龙门。一只只小鲤鱼追逐着、嬉闹着。突然一只小鲤鱼跃出了水面,飞过了龙门。看着这些淘气的小鲤鱼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嬉戏的情景。

还有许许多多的灯,有《20xx个祝福》、《大红灯笼》……我最喜欢《龙宫借宝》了!只见孙悟空站在“定海神针”上,一手放在前额,瞭望着前方。老龙王想夺回“定海神针”,可是又不敢,只好皱着眉头在一旁生闷气。虾兵蟹将一个个威风凛凛地站在老龙王身旁,但也没有一个敢去惹孙大圣。

看完孙大圣,我就学着他在草地上翻跟斗。翻着翻着,抬眼一看。啊!一行白鹭排成“人”字形从远方飞过来了。我飞奔过去,哈,原来是白鹭灯呀!还有几只真白鹭栖息在一边和我一样盯着白鹭灯,可能在想:我的伙伴飞翔的身姿那么优美,怎么就是不前进呀?

看完了春天的花灯,我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也要抓紧时间,在这美好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西海岸新区的孟家滩,我们这的元宵节的习俗是放烟花、挂灯笼、特别是吃元宵,元宵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主要是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糯米,可汤煮、油炸、蒸食,元宵是大众小吃,中国传统食品。

还有我们这过春节的习俗,春节贴对联、倒挂福字、拜年、挂大灯笼、包饺子,人们会在饺子中放硬币,表示财源滚滚,还会放一些糖,表示生活美满,甜甜腻腻。还要去放烟花,在新年里大人们要准备好鼓鼓的红包给小孩子们祝福!

{saxue_innerad}

我爱我的家乡,欢迎你来我的家乡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榕树初中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榕树,又称“不死树”,因为它生长快,寿命长,家乡的榕树作文。福州,俗称“榕城”,在“榕城”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叫官坂的小镇,那儿的榕树也有不少,千姿百态。我的故乡就在官坂。

漫步在通往中学的路上,宽阔的水泥大道两旁尽是黄土堆与民房,不禁使人有一种特殊的伤怀。日落,余晖映射在黄土堆旁土坑里,水面如一面光滑的镜子,折射出落日的光辉。天,和黄土堆的颜色大致相同,都是一种淡淡的土黄。空中满是凝滞的云团。水泥路的灰白色和夕阳的金黄色配合在一起,映入眼帘,晚霞好似七彩的流苏,围绕着落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壮丽之感。

不知不觉,一株参天大树展现在眼前。这株榕树约有三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几十平方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又坚硬。树叶绿得苍郁,清楚地显示出这株榕树的饱经风霜。

生长了五百多年的榕树!对眼前这株榕树我简直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了。走近一看,布满苔藓的树干、树枝上支撑榕树母体的气生根,一条一条,在夕阳落山的情境中,如同一个个初生的婴儿紧紧依偎着母亲,拥抱着,在妈妈的怀里沉沉入睡……远远望去,给人以强大的视觉与心灵震撼,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榕树作文》。

想想看,这株榕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活了500多年了,经受过多少风吹雨打,雷轰电击呀!不管天气怎样恶劣,它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的寿命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生长快吗?

几百年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是打雷还是闪电,这株榕树都活了下来,一回又一回绝处逢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终于成为了小镇一方奇丽、壮观的风景。

家乡的“不死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节日文化作文之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初中节日文化作文之春节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