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优秀销售团队申报材料范文500字【热门19篇】

浏览

5656

作文

407

篇1:材料作文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临产的孕妇不幸遇了车祸,大脑死亡,变成了植物人,可心脏还在跳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无大损。肚子里的孩子安然无恙。应其丈夫的要求,医院里用打点摘的方法维持着孕妇的生命,用剖腹产的方法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婴儿。

几天后,孩子本能地要吃母亲的奶水,当孩子吮吸奶水时,毫无知觉的母亲僵死了好几天的脸上似乎有微微的笑意。这使所有在场的人先是目瞪口呆,随后泪流满面。

后来人们观察了多次,每次的情况都是这样:孩子吃奶水时,母亲的脸上都会有笑意。孩子吃完奶水后,母亲又恢复了木然。

医生以为母亲的大脑并没有完全死亡,又做了多次检测,结果,最终的结论仍然是母亲的大脑已经死亡。

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母亲的生命在一天天耗尽。60多公斤的体重变成了50公斤、40公斤、30公斤……直到母亲的生命走到尽头。

“母爱“是一个既普通,又永久的话题,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关键是要写得感人。善于抓住生活中能集中表现母爱的细小的事情,摄取闪光瞬间的美,突出某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可以通过创新——如采书信的形式,不仅便于抒情,也可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可使文章增色不少。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动……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四、材料作文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1.要认真读懂材料,把握材料主旨。不论材料的形式如何,它总有一个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

2.要适当使用材料,既不能避开原材料,另辟蹊径,又不能死抠原材料。倘若写成议论性文体,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引发观点,可以概括材料内容,以此作 为论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拟题的依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文章的结论。倘若写成记叙性文体,我们更应把握材料倾向,引发联想,选好写作角度,完成作文。

3.要准确地理解材料,防止出现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材料作文时,尤其是在写成议论文时,一定要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道德、精神、情操、美德等多个方面作必要的思考,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有理有据,努力克服偏激、片面的观点。

4.要按要求写作。材料作文一般都是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试题的“指令”进行写作,切忌不看要求就匆匆下笔。

5.要选好角度,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开“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否则就是千人一文了,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材料入题最推荐!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以材料直接入题,以简练的语言来明确观点,开宗明义。这样的开头引题,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观点。

例1:《老鹰哲学》

南太平洋上的小龟纵然聪明,不过,最终还是葬身鹰腹!自然界中鹰享有盛誉,仔细总结,发现其有以下三个特点,称之为老鹰哲学。 (简述材料,抓住要点,明确中心)

老鹰哲学之一:看清事实

看清事实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小龟们看到侦察兵爬进了大海,便以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来,结果呢?只能遭受灭顶之灾。而老鹰却正好相反,它们看清了还有成千上万隐蔽在沙中的小龟,结果大获丰收!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否则会让我们遗憾终生!司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遗憾恼怒吗?我们不也经常因广告效应而买到一些伪劣产品吗?所以,我们需要看清事实。看清事实是一种智慧。

例2:《杯中窥人生》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了思考。——题记

在一堂课上,老师往空杯中放一块石头,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后是加水。一个杯子装上石头满了吗?安于现状的人说满了;装进了沙子后满了吗?聪明的人说满了;善于思考的人说还可以加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要通过反复比较、筛选出最好的材料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最关键的事情是选好作文的材料,没有好的材料,作文很难写好。首先我们要依据文章的中心,把能用的材料,尽量多地收集和回忆出来。做到尽量多地占有材料,在此基础上要从以下几点下功夫。

1。选出自己最动情的材料。作文要拨动读者的感情,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自己要先动情,因此,要选择那些最使自己高兴,难过,激动,愧疚的事来写,也就是选择曾使自己动情的材料来写,自己所选的材料都不动情,如何能打动读者呢?

2。要选出最新颖的材料。作文的灵魂是创新,因此,材料也应给读者以新鲜之感,要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出最新鲜,最有新意的材料,特别是选择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材料,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的课文,在这方面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加以学习和借鉴。

3。要选择不引人注目的小事来写。不少同学写作文,总认为事越大越好,越惊天动地越好,当然,大事,惊天动地的事能吸引读者,然而生活中遇到这种事的几率简直太少了,大多是平凡的事,然而正是这些小事,却也能反映社会的风貌,我们应锻炼自己捕捉小事的能力,用小事说出大道理,做到小中见大,例如《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两篇文章,无不是选择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小事,但却说出了很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个有之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方面:在干部选拔任用当中,能够严格按照:任人唯贤、德人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方面:本人从未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工作中始终做到对全体同志一视同仁。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方面:本人在这方面一直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了不相互拆台,故意贬低别人,不散发、传播不利言论;不造谣、不信谣。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方面:在各类民主测评、选举中等,本人从未通过宴请、打电话、发短信、委托等形式,请求他人给予自己关照,也从不参与协助他人拉票。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方面:本人在工作中从未答应给其他同志以名利地位,从未为他人提拔调动说情、打招呼,能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能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方面:本人在组织上讲服从,在行动上讲纪律,从不搞阳奉阴违。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方面:本人在思想行动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个别时候在遇到有些同志妄议中央时,未能够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选择材料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观点确定以后,就要围绕这个观点选择最典型的材料来写。如写《第一次做饭》,如果确定的观点是:做饭也充满乐趣,就可以从做饭时“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受到了表扬”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若确定的观点是“体会到妈妈做饭的辛苦”,就可从做饭“很繁琐”、“夏天做饭热”、“很劳累”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

三、按顺序写作,详写重点

1.按序写作: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详写重点:在叙述中,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重点事例要不惜笔墨详写清楚。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关键之处,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

四、照应开头,写出所感

1.照应开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联系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来写。

2.写出所感:“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也就是说,通过以上正文部分的叙述,你取得了什么经验?吸取了什么教训?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迪?有什么体会?产生了什么想法?有什么愿望?悟出了什么道理?等等,这些都是“所感”,选一个写出来,就能突出观点或升华观点。

五、认真检查

写好后,看看文章中是否出现错别字、丢字落字现象,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发现问题动笔改一改。

[六年级毕业作文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作材料分析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这个项目的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这个人PK,在桥中时间的时候,两个人相遇,我们在中间相遇,我们看谁的力量强?力量强的一方把另一方拽倒,他通过,这就是赢家,一定会有一个人下桥,这个人通过不了,还有一个人通过,然后PK出胜负来。但是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这个材料中间有“但是”,思维能力极强的同学会马上发现,会当作数学题当中的信息对待,一种是有效信息,一种是无效信息。这篇文章是长材料作文,信息材料是大于等于二,你得把这两个信息全都放到一块,并且梳理出两者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你才能写成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简单来说,以“但是”这个转折连词为中介分,“但是”之前的内容提供给我们的是整个材料中的信息一。

信息一的核心词汇是“规则”,以“但是”为中介,“但是”后面提供给我们的是信息二,但是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双双通过,抱在一起,裁判认为是有争议的,这两个同学的行为给我们提供第二个信息,不遵守规则,对于规则的颠覆,可表述为“打破规则”。当你把整个文章逻辑进行梳理和罗列,并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归纳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规则,一个是打破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材料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1、“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从2016年开始,高考(课程)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课程)考试将推出高考历史舞台,将实行社会化考试,满分为100分。

以上两段材料,前一段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后一段摘自《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10月21 日)。我们知道,习书记上任以来在很多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而《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10月21日)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国家最高领导人谈传统文化,某地区的高考改革也注重传统文化的考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材料作文/留只耳朵听_____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只耳朵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请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论文写作——材料、观点和文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论文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论文的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论文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材料二: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罗贵健,男,10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出生时长时间缺氧,罗贵健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站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罗贵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每天早晨八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罗贵健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不到200米的操场啊,耗尽了他全部的力量&&就这样,三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在学习上,罗贵健是个认真学习、乐于思考的孩子。上课时,他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有需要背诵的课文,他也总是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到老师面前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工夫不负有心人,每学期考试,他都是全优成绩。

罗贵健同学是一名坚强乐观、努力学习的学生,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材料作文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一要认真读懂材料,把握材料主旨。不论材料的形式如何,它总有一个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

二要适当使用材料,既不能避开原材料,另辟蹊径,又不能死抠原材料。倘若写成议论性文体,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引发观点,可以概括材料内容,以此作 为论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拟题的依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文章的结论。倘若写成记叙性文体,我们更应把握材料倾向,引发联想,选好写作角度,完成作文。

三要准确地理解材料,防止出现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材料作文时,尤其是在写成议论文时,一定要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道德、精神、情操、美德等多个方面作必要的思考,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有理有据,努力克服偏激、片面的观点。

四要按要求写作。材料作文一般都是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试题的“指令”进行写作,切忌不看要求就匆匆下笔。

五要选好角度,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开“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否则就是千人一文了,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审清材料作文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

(1)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则是不同形式的重组材料作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组写(将几则相关材料组写成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材料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 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 ,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立意指导】

审话题:可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过’ ”角度立意。材料提示了“错过”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美景应珍惜,不应错过。美景错过了没关系,但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错过也是一种美丽,成就另一番人生。可从这三方面立意。导语提示应写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情感真挚。

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 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副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情况

张XX,男,1xx年5月生,现年28岁,汉族,大专文化,19xx年8月参加工作,20xx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县XX局办公室主任,科员。

张XX同志于19xx年7月毕业于XX学校XX专业,同年8月分配到县XX工作至今。其间,20xx年9月考取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参加在职函授教育,于20xx年7月毕业,取得大专文凭。

二、德才表现:

自 参加工作以来,张XX同志能积极地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能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能兢兢业业搞好本职工作和 其它各项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强。在开展普法工作中,积极组织和参加普法讲课,组织各种法制宣传。在局办公室期间,能较好地协助单位领导抓好机关行政事务,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曾多次被县市局、县局评为工作先进个人;20xx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县“严打”先进个人,20xx年7月被地委、行署评 为地区“严打”先进个人。

张XX同志平时工作积极,作风正派,能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较好,廉洁自律,没有出现过各种不良行为。

三、主要不足:

理论深度有待提高。

四、民主推荐情况:

单位于20xx年8月18日进行科级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参加推荐15人,赞成15人,得票数列第一。

20xx年8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文材料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1、“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推出高考历史舞台,将实行社会化考试,满分为100分。

以上两段材料,前一段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后一段摘自《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10月21日)。我们知道,习书记上任以来在很多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而《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10月21日)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国家最高领导人谈传统文化,某地区的高考改革也注重传统文化的考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材料——王朴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读书小明星事迹材料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好!我叫刘嘉琦,是育才实验小学二(7)班一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其实就是个小书虫.在我家的书房里,整整齐齐摆放着我最最喜欢的各类图书有《云朵面包》、《十万个为什么》、《好玩国历险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父与子》、《我和妈妈》、系列绘本故事,《一直一直朝前走》、《大脚丫跳芭蕾》、《寓言故事》等等。每当我做完作业和闲暇时,我都会钻进我的书房独自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不知疲倦,有时会很入迷的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主人公,非常开心!《十万个为什么》一书让我了解世界的奥秘,《云朵面包》这本书是我最最喜欢的一本书,因为书中的故事带给我无限的想象,让我在自由的想象中感受到童话的世界是既真实又不可思议的,真想钻进书的世界里去。《一直一直朝前走》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坚持不放弃,不怕困难勇敢向前。我觉得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书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带给我很多快乐,陪伴我健康成长!

书是最好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书的世界吧!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享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