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春天简笔画(精选10篇)

春天,大地从严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的陈旧的树木,又茁壮地抽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这时,漫山遍野的青草像一条望不到边的绿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2024最新春天向我走来初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浏览

4471

作文

10

篇1: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但这时,有一个人对这些美丽的景物不感兴趣,那人就是我。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些美景?听了我的答案,你一定会哈哈大笑,说:“你这一个瘦子还是吃货?”可别笑,听我说说你才知道。

一到田地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荠菜的身影:啊,荠菜,你怎么来了?像碧绿的翡翠似的,只见荠菜大步朝我走来,我连忙抓住它,说:“荠菜,快变成饺子,让我尝尝。”但回到现实后,才发现我在做白日梦。谁说不是舌尖上的春天呢?

某个晚上,梦见我来到了草莓基地里,眼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莓山”,真像一座宝石堆成的山。我跳进里面,大吃特吃起来,满嘴全是草莓的香,草莓的甜。这时,一个草莓翘着脑袋:“放心吃吧,我们生产得可快了。”做这样的梦,难道不是证明了我最爱的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下午去李明阳家楼顶的沙坑玩,眼前满是美味的马齿苋,我又开始发呆了:眼前,一群马齿苋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像一只只小白兔似的。它们看了看口水直下三千尺的我,说:“我们做一盘凉拌的马齿苋吧。”我正享受着美味的马齿苋时,被一股凉风吹回了现实。不过,此时此地发这样的呆,不就是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又一次,我太困了,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梦见了许多灰灰菜在水里游泳,像一条条鱼。我对它们说:“灰灰菜,你们给我留一只啊!”灰灰菜愣了一下,道:“没问题,等你把辣椒面和孜然粉拿过来再说。”便游走了。当我想着吃香喷喷的灰灰菜时,就醒来了,嘴角还留着口水呢!这难道不是证明了春天在舌尖上吗?

还有一次,我跑得气喘吁吁,躺在了床上。迷迷糊糊间大巢菜像鸟儿似的飞了下来。我喜出望外,对它说:“大巢菜,给我一些好吃的吧。”大巢菜说:“可以呀。”于是它给了我不少芽,不愧有救荒野豌豆的美名呀。这时,我的美梦又被妈妈吵醒了。不过,这再次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

看吧,比起美景来,我更加喜欢美味。这就是舌尖上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乍暖还寒的季节小草刚刚露头,蒲公英就跟着钻出了地皮儿。几天后就一支独秀地走上餐桌,拉开了春天饕餮美食的序幕。

蒲公英、芥芥菜、蕨菜、鸭嘴菜、蛰麻子、老山芹、老牛挫、柳蒿芽、黄花菜、野白菜、苦菜、车轱辘菜、野鸡膀子……各种应季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吃个遍,吃个够,几个热天就过季了。

记得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除了做饭时在饭里多放一些土豆或者倭瓜以外,就是经常用这些野菜拌玉米面蒸菜团子吃。以至于我老舅一看见玉米面、山野菜就反胃。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早已不再是充饥之物,而是作为一种高营养、低污染的美味食品雅俗共赏。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大兴安岭的春末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大小饭店,餐桌必备野菜。饭店里给应季的野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春天的滋味"就是蒲公英为主料的汤配上洁白的蛋清,滴上几滴芝麻油,微苦清香,色泽诱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几种野菜和地产小菜拼盘,蘸着酱吃。排骨最适宜炖野菜,柳蒿芽、鸭嘴菜、老山芹、芥芥菜、野鸡膀子、老牛挫都是因为味道微苦,喜欢油性大的配料,野菜炖排骨中排骨的油性被野菜浸去,不腻而清香,野菜因为排骨的醇香而退去了苦涩,清香而不油腻,营养却又健康,堪称野菜系中的王公贵族。今年我又创新了两个菜--柳蒿芽汆肉丸和松香鸡翅。新鲜的里脊肉与小葱一起剁成碎末,加入少量辅料后打入蛋清,挤出樱桃大小的丸子,用羹匙刮入鸡汤或清汤锅里,柳蒿芽焯水后在起锅前放入,浓郁的肉香与柳蒿芽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舌尖就和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松香鸡翅,就是把嫩松针用榨汁机榨出汁腌制鸡翅,用平锅慢火煎熟,黄亮亮的鸡翅上包裹着翠绿的松针末,极具卖相,味美馨香。

野菜中当属蒲公英、荠菜、蕨菜最知名。

"婆婆丁,水灵灵".学名蒲公英的婆婆丁,在历经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迫不及待地推开泥土之门,来赶赴这场春的盛会。一度春风一夜雨,山坡上、小路旁、房前屋后,皆有星星点点的绿意绽开。婆婆丁洗净后用凉水浸着,叶子水灵灵的,不加任何调料,就自然散发着大地与春天特有的清新味道。婆婆丁的吃法多种多样,掐上一撮,蘸着酱吃;切成小段炒鸡蛋;切成末炸鸡蛋酱、肉酱;焯水后凉拌;调汤;涮火锅;包馅则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总之,无论那种吃法,鲜香爽润的滋味都是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还是春寒料峭时荠菜就带着泥土的芬芳,拱出地面吟唱:"荠荠菜,顶锅盖,你妈叫你你不在,你媳妇叫你跑得快……"荠菜味浓,食用前最好打个水焯。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荠菜包馅,馅料随个人的口味,可荤可素,与猪肉、牛肉、鸡蛋拌馅都好吃。熟了的饺子、包子、盒子从面皮外面就能看到绿馅,口水止不住往外流,山野气息跃在眼前,那翠绿的初春色彩浸润着眼眸,那馨香的初春味道凝固在舌尖上的感觉真是幸福美妙。荠菜不但能做汤,还可以炒鸡蛋、尤其与土豆一起炖,配色好看,汤汁浓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蕨菜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在日本,作为长寿菜的象征,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备有蕨菜,被誉为"雪果山珍".人们成袋子成箩筐甚至开着小货车去采蕨菜。为了储存蕨菜或焯水速冻、或晾成干菜。干蕨菜烧肉,比霉干菜更胜一筹:五花肉肥而不腻,蕨菜干劲道耐嚼,吸饱了鲜美汤汁的蕨菜干香味悠长。新采的蕨菜焯水后切寸段,拌以细盐、蒜末、味精,浇上小磨麻油,恍如青玉簪,入口脆、嫩、滑。吃腻了"生不逢时"的大棚蔬菜,能吃上一回应时的野菜,味蕾特别给力。

南方的朋友带孩子来旅游,我特意点几种野菜。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每个菜端上来都要猜谜似的研究一番。蕨菜上桌,朋友提起了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中以此裹腹,大家都不由感叹,看似卑微的植物,实在不容小觑。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李白、温庭筠、孟郊、陆游、黄庭坚等都有描写蕨菜的诗句,一种生长山间的普通野菜,竟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如此不惜笔墨,恐怕也只有蕨菜才有如此的身份吧?

大兴安岭的春天和人是没有距离的。你不用像城里人那样去郊区,就在房前屋后,足之所覆,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绿汪汪的野菜,一簇簇,一蓬蓬,任你采摘。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是春天送给我们的养生佳肴,是我们舌尖上的春天。携一篮春光回家,不仅丰富了我的餐桌,还惬意了我们的生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引领着春天,一路从唇齿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的一天,我跟着外婆和妈妈去踏青。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来到的山边,一股淡淡的、说不出名字的、甜丝丝的、若隐若现的香味把我吸引住:有新翻的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淡淡的油菜花、苜蓿花的混合味,让我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几口气,顿时觉得清新爽洁,真舒服。山旁边这儿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那儿一片粉红绚烂的桃花、洁白如雪的梨花......风儿一吹,我醉在这甜蜜清新的田野里,挪不动脚步了。春姑娘真是心灵手巧的画家,这一幅幅春天的画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啊!

就在我陶醉其中的时候,外婆和妈妈蹲下身,在山边的田埂上忙碌开了:只见一簇簇、一朵朵野草被她们精挑细选着放进了篮子、袋子里。这就是传闻中的野菜:三瓣叶的苜蓿(草籽)嫩嫩的,绿绿的;像八爪鱼一样,紧贴着地面生长的荠菜;绿绿叶、红红梗的马兰头、绿油油、水灵灵的水芹这里一丛那儿一簇,和不知名的野草一起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把春天的田埂装饰得格外生机勃勃。外婆说:“乖乖的,回家外婆给你做好吃的。”我边想象着这美味边找了野菜,一会我被一种绿色的、香味像菊花一样的野草吸引住了,妈妈告诉我,这是青,书上叫艾草,是我们这里春天一种传统食品-麻糍的材料呢。

下午,篮子满了、袋子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这新鲜碧绿的野菜在水的清洗下更加水灵滋润,而外婆和妈妈开始做起了春天独有的美食--麻糍。外婆把蒸好的糯米粉放在古色古香的石臼中,妈妈把采来的艾草洗净,把湛蓝色的汁水挤干,洁白的米团,碧绿的艾草,在石锤的反复搡揉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白色的米团变成了墨绿色,在擀面杖的挤压下,变成了书本一般厚的面糕,清新的艾草香夹杂着甘甜的米香,让我这只小馋猫猛咽口水,哈哈。

晚上,一桌野菜宴隆重登场:凉拌马兰笋丁、乌葱烧鲫鱼、清抄水芹、荠菜炒年糕、香椿菜炒蛋、排骨春笋汤。真是透骨新鲜、味道好极了。

这是春天的美味,独一无二春天的味道。你们也来体味一番吧,一定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另一乐事便是品尝各种野菜!思想游弋于春天林簧竹海间,轻轻夹起一根绿意盎然的野菜品咂,就像用舌尖行走在生机勃勃的郊野。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后,土地变得松软,麦苗渐渐返青,继而葱郁。在麦地的田间地垄,荠菜早已开始探头探脑,葱绿肥嫩的叶茎,肆意摊开着,等待人们的采摘。弯腰抬手间,不一会功夫便可采满一篮。

带回家,捡拾干净,锅里的水早烧开了,把满蓝的荠菜倒进锅内,即刻间,荠菜由葱绿转为墨绿,用漏勺捞了转了色的荠菜,随即放到清水里漂洗,整个过程叫“过汤”,大凡烧野菜都要经过这道工序。随后切碎,再配上麻油、盐、蒜等佐料,放锅内煸炒,五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荠菜便上桌了。荠菜还可以剁碎后和一些碎肉虾泥等调成馅料,制成饺子、包子等不同的小点心。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绿如翡翠,看之愉悦。轻轻咬上一口,顿觉清爽入喉,唇齿留香。荠菜,是春天里最早上桌的野菜。

蕨菜虽是众多野菜中的“丑者”,但却是我的最爱。深咖啡色的根茎笔直向上,头部卷曲状如小儿拳,这是蕨菜中最为鲜嫩者。蕨菜在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诗经》中的“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描绘的就是人们成群结队、谈笑风生,在南山采蕨的情景。蕨菜采回家“过汤”后可配上姜、蒜、火腿丝等佐料清炒,又可切成寸段后晒干密封保存,等夏季取出,用水发开,再配上五花肉,隔水蒸熟。此时的蕨菜呈深紫色,五花肉则剔透晶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蕨菜香,使得炎炎夏日少了几许暑气,多了几份清凉。

苦衣菜和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苦衣菜烹制方法极简单,其嫩芽“过汤”后可直接沾甜面酱或者辣芝麻酱食用。而马兰头拌豆腐则是江南农家的家常菜,洁白无暇的嫩豆腐配上青翠欲滴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拒绝都难。近年来马兰头被农民移进大棚栽培,但从大棚出来的马兰头味道逊色了许多,清淡寡味,如同嚼干草。

春日里,可供食用的除了山凹地头的绿色野菜,还有各色美丽的花卉。桃花和紫荆最易采得,晾干后可浸酒饮用,也可与粥同煮,制作过程简单而不失浪漫。

各色可食用花卉中,我则偏爱紫藤,春意浓浓的日子,云淡风轻,满架的紫藤花灿烂如霞,串串披垂如璎珞,如流苏,绽放的花骨朵犹如一只只紫蝴蝶向你飞来。紫藤花有着甜雅的清香,香味既恬淡又悠久,即使做成菜肴、糕饼后,仍依稀可闻。紫藤花的吃法很多,最直截了当的是将花洗净了,加入精盐、葱末、姜末、蒜末、肉末用旺火炒片刻,立即装盘,保持着原香、原色、原味,食之清香甜美。另有一法是将紫藤花瓣洗干净,和面粉、鸡蛋一起加水搅匀,摊成薄饼,令人不忍动箸。

而我则常常在清明踏青时采摘几串带露的紫藤花,晒干,封存,留与岁末。食用时再用清水发开洗净,把腊肉切成薄片覆盖花上,上锅蒸熟,春天的味道就这样可以整整保留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喜欢春天,有人喜欢春天的和风细雨,有人喜欢春天的鸟语花香,而我作为新一代的吃货,却更喜欢春天里那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

轰隆隆,轰隆隆……春姑娘被闹钟吵醒了,她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拎起洒水壶,轻柔地给大地花园浇水。瞧!不远处的墙角边冒出了一丛丛嫩绿的小叶片,欢快地朝春姑娘挥动手臂:“好好喝啊,谢谢春姑娘!”。小叶片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快将墙角染成了翠绿色。我挎起小竹篮,哼着小曲,轻快地来到墙角边,采了一撮小绿叶,放到鼻子下,轻轻一嗅,一股清新的菊花香气窜入我鼻腔,让我顿感精神一振:“菊花脑好香啊!”我俯下身,这边采一撮,那边采采一片,很快就装满了我的小竹篮。

“妈妈,妈妈!你看,我摘了好多菊花脑,晚上做菊花脑蛋汤吧!”妈妈笑眯眯地接过小竹篮,拿起毛巾轻轻地把我脸上的脏东西擦去:“小馋猫,妈妈今天给你做一桌春姑娘的美食,好不好!”“春姑娘的美食?”我挠着头,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狡邪地眨了眨眼睛:“保密,一会你就知道啦!”

厨房里不时飘来阵阵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春姑娘的美食对我太有诱惑力啦。“开饭啦!”得到号令,我飞速窜到桌边:“哇!妈妈太棒啦。”桌上摆满了各色美食:有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的油焖春笋;有油光锃亮、鲜香肥美的香辣螺丝;滑润适口、味道鲜美的蒜香豌豆头;金黄油亮、松软香脆的香椿头煎饼;还有一道翠绿嫰黄、清香扑鼻的菊花脑蛋汤,用勺子?上一大勺,清香鲜美,口齿生津,无法用言语形容啊!

哦!我爱春天,喜欢春天的风,轻抚面颊;喜欢春天的雨,为大地挥洒出万紫千红;喜欢春天的阳光,带来生机勃勃;更喜欢春天的美食,清香扑鼻,强身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的百花盛艳,让人应接不暇,赞美、留恋;而我却为满目的惊艳感到晕眩,甚至有种想逃离的冲动。春天里美丽的花太多,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或视觉混淆,别人或许不会,但我特别明显。还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时候饿怕了,常以杂粮、野菜果腹,一个月难见两次荤腥,做梦都想着吃肉。杂粮、野菜打造出来的机体面黄肌瘦、弱不经风,随时病恹恹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粮食不足,野菜也少,掺和着杂粮,咀嚼着咸菜,度日如年。

《映山红》对于别人兴许只是一首老歌,对于我,则是曾经内心最真实的期许和独白。每次听到“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总会情不自禁动情,回忆过去。春天到来,草木发芽,各种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咸菜,至少可以换换口味,别提多高兴。

那些年的春天里,我们就像刚从饥肠辘辘冬眠中醒来的动物,满脑子都是食物,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是多余的,通通可以省略。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受青睐,没有什么比吃更让人兴奋。春天来了,就意味着有新的食物,就意味着能够吃上各种新鲜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养成了习惯,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极大改善,但还是爱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欲望就像忍耐、积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我不喜欢春天里的繁花,因为看花顶替不了吃饭,肚子不饱是没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叶芽、香椿芽、椿头芽、五加风芽……在云南,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脚的除了桌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吃的,更有少数民族有言‘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作为纯正的“水又族”,虽没那么夸张,但是能吃的芽还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经历了严冬的寒冷和干渴,青涩中渗透着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凉拌生吃,有的则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为润口的吃法则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时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后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里吃野菜,简直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纯正的原汁原味、浓郁的春天气息,弥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畅快在喉咙。那种自在不单单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为之张开,记忆与现实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统一在味蕾的调动下。

对于春色,我毫无痴迷,即便群芳争艳、百媚千娇,也了无兴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唇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对于春天,我承认自己是贪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也是美食的季节。在我有关春天异彩纷呈的美食记忆里,香椿芽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在乡村,最好吃的,风味最独特的春菜莫过于香椿芽了。

香椿树在乡村是最常见的树木,几场春雨过后,老家的房前屋后,粗壮高大的香椿树紫色的枝干上,探出紫色的芽苞,羞羞答答的像暗自怀春的少女;又宛若婴孩刚睡醒的样子,似绽未绽,半开未开,惹人爱恋,给人一种含蓄内敛的美。一小撮红顶在枝头,像一朵花儿在凌寒的春风中摇曳。初长出的香椿最好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但母亲是不舍得吃的,一定要等它多长一些才可以食用。过几日,叶便轻盈地舒展开了,绿叶红边,望去,犹如玛瑙、翡翠。一股淡淡的馨香,那股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味道被风一吹,就弥漫开来,总会让人们内心激动。

大人们在春天是很忙的,要播种,要耕耘,能有时间摘椿芽的就只有孩子们了。够得着的用手摘,够不着的用带钩子的长杆去钩椿芽。一朵一朵地飘下来,飞撒得满地都是,每次都有一大抱,一朵朵粉嫩嫩、鲜茸茸的绿,芳香得真是可爱,呛得鼻子直发痒。拿回家的时候,总能看到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

“嚼之竟日香齿颊”,椿芽是餐桌上的绿色食品,其入馔,可烹调出好多种美味菜肴。单拌椿芽简单爽口;椿芽炒蛋,鹅黄柳绿,清香氤氲;记忆之中,椿芽炒腊肉是母亲的拿手好菜,椿芽似白泛紫,腊肉微微带红,实在是色香味俱佳。腊肉的醇香和椿芽的清香相互融合,是大自然赐给人间的美食,那一定会突然使你眼睛为之一亮,食欲顿时萌生,吃到嘴里,慢慢嚼一嚼,那种香,沁人心脾,全身的毛孔,淋漓痛快,没有一处不舒坦。现在回想起来,那哪里是吃椿芽,根本就是在品椿芽,感受春天,在咀嚼中唇齿间四溢春天的汁液和香气,仿佛把春天都留在了舌尖上。

椿芽的时令很短。“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谷雨过后,香椿的叶子就变了味道,虽有香气,已不可食,父亲似乎不甘心,他会叫妈妈把椿芽腌起来,夏天来临,我家的餐桌上常会有腌香椿这道菜。腌香椿里多了份陈香,味道亦美。

一茬新叶一茬香。椿芽的香,是清香,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清香,咀嚼中,香气会变得悠长而浓郁,春光里,有了椿芽儿芳香的浸染,心底流淌着的是浓浓春意、融融暖意、深深情意,幽香的椿芽叶仿佛在书写着一个春天的童话。春风里,阳光下,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我们走进春天,敞开肚皮,去品读美丽香甜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春天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江南甬城,吹暖了千家万户,吹醒了沉睡的笋芽儿!

我看见生机勃勃的风景,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而最美妙的是,用嘴巴去享受舌尖上的春天!

春天适合喝汤,汤里的食材不同,因此炖出来的味儿也非常不一样,各具特色。北方人有芝麻益肤汤,有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而我最喜欢排骨春笋汤,排骨多汁鲜嫩,春笋清脆爽口,两种食材混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味道。排骨春笋汤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将排骨放入开水中烫,这样可以保证鲜美的肉汁被锁住,Q弹有嚼劲儿;第二步将刚从土里刨出的春笋剥皮,清洗,切片;第三步将水里焯好的春笋和排骨,加入姜片,料酒,一起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这样,一个简单而滋补身体的春季养生汤就做好了。

春笋是南方人迎接春天最合适的食材,古人还写过一首赞美春笋的诗:“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现在,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这舌尖上的春天!好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东北,在我的家乡,春天是格外的短暂。在我记忆中,只要那婆婆丁一钻出泥土,春天就算开始了。

婆婆丁是我们这里经常食用的野菜,说的更准确一点,就是春天家家必须具备的一道蘸酱菜。现在吃它的意图并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享受一下天然无公害健康食品的美好。更主要的传说吃它有对身体败火的功能。所以一到春天,日子在忙,人们也总想急着吃上第一口婆婆丁。于是人们就约上亲朋好友去山里挖,实在没时间就在市场买。拿回来洗干净,蘸着自家酿造的东北特产--大酱,那浓浓的酱香拌着婆婆丁的甘苦,既有野菜的风味,又有怀旧的情感,还能败败身火。

但没过几天,就会有人告诉你,婆婆丁都开花了,不能吃了。不过没关系,也会有好消息传来,听说老山芹出来了,都长挺高了。于是人们又是采的采,买的买,家家都飘着老山芹猪肉馅包子的味道。老山芹用开水抄一下,在配上五花肉剁成馅包包子,蒸熟后那种无法替代的野菜清香,越吃越过瘾,越吃越舒坦,到最后,用吃饱了还想吃的口气念念不忘地夸着野菜的好,那喜欢的态度就好象非要和野菜相亲似的。

然而,没过几天,老山芹也老了,但早市又传来消息,柳蒿芽都有卖的了。于是男女老少又开始上山菜柳蒿芽,有的是为了卖钱,有的是想自己吃。柳蒿芽说白了就是一种能食用的蒿子,传说达斡尔族在过去饥荒年代,经常拿这种廉价而食用的野菜充饥度日。后来人们又把它当成天然无污染的传统野菜保留了下来。每年春天这里的人最喜欢吃柳蒿芽,柳蒿芽用开水抄了,把猪排骨炖到八分熟,然后放上柳蒿芽和土豆,也有放饭豆的,不愿意放就不放,都是自己说了算。不过,这柳蒿芽吃了没几顿,夏天就到了。夏天一到,这柳蒿芽也就老了。

其实我们家乡的春天就如这野菜一样短暂、简单、草率。这里的人们就是这么质朴、坦率、耿直,没什么大惊小怪,也没有太多的向往与期盼,他们喜欢春天,就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吃几顿香喷喷的野菜,把春天放在舌尖上舔着,然后在无声无息地咽到肚里去,这样他们才觉得整个春天都是幸福的,都是喜悦的、都是满足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