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学论的心得体会汇总20篇

浏览

5100

作文

1000

初中生物教学日记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

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低年级动物词语教学设计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形容动物的名词与形容词;

2.理解能力:学会如何与描述动物;

3.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词语和句子组织成一篇文章。

2. 让学会掌握描述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游戏导入(通过玩游戏让小朋友描述物品,培养小朋友描述动物玩具等的能力)

1.蹬蹬蹬蹬,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口袋,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卡片,小朋友们想不想玩啊?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让一个小朋友偷偷拿出一张老师口袋里的卡片,然后向其他小朋友描述。描述的小朋友不能说出是什么东西,可以说说颜色啊,长什么样子啊,平时怎么玩啊等等,想办法让其他小朋友猜出来是什么。让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描述的最好,哪个小朋友最快猜出来。(卡片最好都是动物类的)5min

2.【白板小游戏1】看动物猜名5min

二、说一说:看图说话

1.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呢?为什么呢?有没有养过小动物?(小白兔、小鹦鹉、小猫、小狗、小乌龟)

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让学生形容并询问学生感受(老师将形容动物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3.【白板小游戏2】连词成句。10min

4.(以小白兔为例,重点形容描绘) 热烈欢迎小白兔闪亮登场。(出示小白兔图片)你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取个什么名字呢?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

小白兔,那么说说你最喜欢它的什么呢?(红宝石的眼睛、调皮的性格、洁白如玉的皮毛)

5.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下你眼中的小白兔,大声读出来。(刚才说的是眼睛,还有其他的吗?耳朵、绒毛、嘴巴、颜色)

6.演一演:我们再往下看,哇,好多小兔子,假设你就是一只小兔子,你会怎么来演呢? (一同学有些腼腆,老师说“这是一只斯文的兔子”,)

4. 老师交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任务,今天回家,把小白兔介绍给爸爸妈妈,现在,谁想先来试试呢?

三、写一写:写作。(有时间课堂完成,没时间课后作业)

1. 你想写什么?(小老鼠、小鹦鹉、小猪、小白兔、小乌龟)

2. 要求:用今天所学的形容词和句子组织成文。

3. 写作(播放轻音乐)。

[低年级动物词语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设计

全文共 3282 字

+ 加入清单

我会讲故事:

你知道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吗?(莫言)

他在瑞典文学院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讲故事的人》)

他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想想也是啊,我们读书就是听别人讲故事,写作就是——?(自己给别人讲故事)那讲什么故事呢?

莫言还说:“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他的作品就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这告诉我们:我们经历的生活就是写作的素材库啊!

所以,写作不难,就是——讲生活中的故事而已。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别人的故事,听听我的故事,讲讲你的故事。

一、初识文题

师:“每当我们静静回望走过的道路,每当我们轻轻打开记忆的画屏(红粉板书“记忆”),一定有许多精彩的画面浮现(红粉板书“画面”),在我们的脑海深深定格(红粉板书“定格”)。今天,我们写作的题目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请前面一位同学读完整的文题,教师用白的粉笔完整文题】

【师生对话,解析文题,及时板书】

师:“面对文题,我们必须先审清题意。说说你对这个文题的认识吧。”

预设:“写一件难忘的事。”“你从哪个词语中想到了难忘?”“定格。”“嗯,这是个好方法,通过理解文题中的词语审清题意。你的提醒真好,为我们掘得了第一桶金!谢谢你!(提醒做笔记:听过留痕才能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对课堂中的重要内容要及时整理才行。)

那我们再用这个方法去理解一下其他的词语中蕴含的写作要求吧!思考、倾听的同时可要记好笔记啊。

记忆:倒叙

画面:写人、写景(选材广泛)

在解析“画面”这一词语时,打开学生选材的思路:可以人入画,也可以景入画;可淡化情节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也可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要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并生动地描绘一些细节……

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今天,我们就先选取其中一条道路去探索一下:“精心地讲述一个故事,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生动地描写一些细节。”

【板块小结】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想大家对这个文题定是刮目相看了——原来,这并不是笼统地写一件难忘事就可以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别人的故事,定格感人的画面。

二、看看别人的故事,定格感人的画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名字叫《母亲的勇气》:这位母亲的勇气体现在哪里?这勇气的源头什么呢?【播放视频:《母亲的勇气》2分33秒】

讲故事:

在你们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满满的感动。是什么感动了你?(母爱等,教师板书“爱”)

师:“是她的勇气给予了我们感动,而这勇气的源头就是爱。能读懂这份母爱的人也一定是心中有爱的人。那么请带着心中的爱和感动讲讲这个故事吧。”

选画面:

一条线,是由点组成;一段影片是由画面组成。那么,你刚刚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一句话勾勒画面。

【初露锋芒:一句话勾勒画面】

例:她紧抱行李包,在茫茫人群中显得孤独无助;她拿着一张纸焦急地向路人打听地址;她在冰冷的椅子上休息;她差一点摔倒;她奋力地奔跑;她轻轻地摩挲照片时眼神中是平静的幸福……

一幅幅画面汇集在一起,共同表现了母亲的坚韧、爱和勇气。如果你恰好在现场目睹了这位母亲被拘捕的情景,那么,你在讲述故事时会选取哪幅画面给予详细的描绘呢?(双手合十,苦苦哀求)

这正是我想提醒你的:讲一个故事不难,在这个文题中,你还要做到——(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此外,如果你还能对画面进行细致描绘的话,你讲的故事一定会让感动更多的人。

绘画面:

【牛刀小试:一段话描绘画面】

先说再写:“我看见……”

通关标准是:50字以上,卷面整洁,描写细节。

通关流程是:

A.独立写作:写至课堂笔记。(约2分钟)

B.展示佳作:本人念读,同桌表扬其优点,其他听众提出优化建议。

明确要求后展示画面,依次进行。教师依据学生的评议加以引导,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是连续的概括事情而不是定格在画面上。

回顾“定格”与“画面”的含义。我想告诉你:你必须把一幅画面从连续的事件中剥离出来。希望我的提醒能帮助你更准确地认识题目中的“定格”与“画面”的含义。

②描写了画面,但是太单一。建议学生用心去看,关注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

“我看到警察把中药包拿走后,母亲双手合十地求他们把中药还给他。”

③不讲究观察的顺序。

④写实性强而忽略了感受性的虚写,要运用联想思考人物的内心情感。

总结方法:用心去看凸显画面,用心去想延伸画面。

师从大师:(指名读)沈从文说:“……脱去一切陈腐的拘束,训练自己的耳朵、鼻子、眼睛,把各种官能同时并用,在现实以至于在回忆和想象里驰骋,学会把一支笔运用自然……”

【终极考核:手中妙笔可生“画”】

用红色笔修改你的文段,然后展示。

师:“只要你去听、去看、去感受,文字就会自然地流露于你的笔端,就像小溪潺潺地流淌于山间。”

教师准备:

如果需要,可以下面的修改提升为例进行讲评:描写顺序、句式整齐、人物情感、立意温暖。

“我看见她双手合十,额上那凌乱的头发无暇梳理;我看见她双眉紧蹙,眼边那滚烫的泪水滑落脸庞;我看见她嘴唇微启,似乎那焦急的哭诉响在耳畔。她在用最简单的动作乞求他们,求他们能理解一位母亲焦灼的心!这个画面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我想,这就是世上最真的母爱——哪怕千山万水路途迢迢,哪怕被人误解孤独无助……”

【板块小结】

在一个故事中,剥离一幅画面出来,细致地去写。

三、听听我的故事,定格感动的画面

这位勇敢的母亲,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呢?虽不是如此惊心动魄,却一定也是满满的温馨感动。我想请你听听我的故事。

【教师展示自己的随笔】

如果不是那次偶然的回望,我一定不会看到那幅画面……

“妈妈,我把彩笔落在姥姥家里了!”儿子焦急的声音在自行车后座响起。这时,已走出家门二三十米。我一下子急了,中午时间短的很,他怎么丢三落四?

“我得回去拿,下午还要用呢!”他央求我。

好吧,下车,掉头。

就在那一刻,我看到母亲依旧立在门口的胡同里,望着我俩走的方向!脸上是慈祥,眼里是专注。邻居家的梧桐有一枝伸出墙外,因为那天的阳光很好,连映在地上的剪影都格外生动,还有散落一地的花朵静静地点缀在母亲的脚边。

“怎么啦?”她见我们调头回行,快步迎来并大声地喊道。

“我的彩笔落在写字台上了!”儿子回应。

她便转身回去拿了,小跑的样子显出她的努力。

可是,刚刚那幅静立目送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

是不是,在我们匆匆转身的每个中午她都静静地目送?是不是,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回望,这个画面永远都是我看不到的秘密?

曾经以为自己的每一个日子都平淡无奇,但此刻我想起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才明白:原来,这样的爱也在我的身边啊!

我俩走到门口的时候,母亲恰好拿来了彩笔。“以后仔细点......”她在身后嘱我们。

我心里暖暖的,我知道她一定会目送我们到那个拐角……

这就是定格在我记忆中的画面——因为有你,我多幸福!

由刚刚的片段写作,到现在的全文欣赏,相信你对这个文题一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绝不像写“一件难忘的事” 那么简单,真正的好文章应该能做到:精心地讲述一个故事,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生动地描写一些细节,细腻地传递一份感动。

四、讲讲你的故事,定格一幅画面

【心中有爱,凝视生活】

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能讲出动人的故事:可以体会到亲人对你的付出,像朱自清那样;可以读得懂老师对你的严厉,像鲁迅那样;可以领悟出自然给你的启迪,像宗璞那样……

现在,该讲讲你的故事了,用生动的画面去感动你的听众吧——

【板块小结】莫言说:“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们要完成作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我要做到:

1. 温暖地讲述一个故事:采用倒叙,设下悬念。

2. 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精心立意,定格心田。

3. 生动地描写一些细节:工笔细描,精雕细琢。

4. 细腻地传递一份感动:心中有爱,笔下有情。

五、想对你说

写作并不难,莫言说就是“讲故事”。

怎么讲故事?沈从文说:“……脱去一切陈腐的 ,训练自己的 、鼻子、 ,把各种官能同时并用,在现实以至于在 和想象里驰骋,学会把一支笔运用自然 ……”

我对你说:“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库,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愿你用心生活、热爱阅读,用文字讲述你行走中的故事!”

[定格那一刻作文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学准备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课前了解成语的故事,收集一些常用成语。

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这样的导入,在平滑无缝间过渡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巧妙的铺垫。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刚才我们背诵了有数字的成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另一类成语《有故事的成语》(板书课题)

2、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识字方法的交流、体现了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提醒大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学会帮助别人,欣赏别人,加之小老师的作用,让孩子们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也可以激发孩子们求知的愿望,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通过猜生字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巩固识字,。

1、读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请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2)、齐读2、自主学生字这些字娃娃就是大家 要认识的新朋友,请和你的伙伴小声拼读两遍(课件出示生字)(1)、哪些字娃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错呀?请你给大家友情提示,并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两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指导梁、父的读音)(2)、你又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字娃娃的样子呢?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3 、识字游戏猜生字:

三、层层递进,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抽学生读,了解学生情况。

3、学生齐读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学生把成语读正确,流利,读出成语的韵律美。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成语内容的感悟。小学生最爱看动画片,借此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精卫填海游戏中贯穿了写字指导及巩固成语,一举两得。

4、师生对读

5、男女生对读

6、击掌读,开火车读

7、试着背诵。

四、趣猜成语,领会感悟

1、这些成语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你能根据图片内容猜猜是文中哪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你想知道哪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师放课件精卫填海)

3、你想对小精卫说些什么?

4、做游戏精卫填海。(1)、指导书写。(教师着重对梁、卧进行指导。)(2)、练习成语填空。五、小结,课后延伸。

[成语故事课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316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并能多角度描写景物。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著名人士,令人叫绝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是《我的家乡》。那么,你们想一想,《我爱家乡的——》、《我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

明确:自然风光——修文阳明洞、六广河大峡谷、高枧石仓、回水石林等

土特产品——麻辣洋芋、臭豆腐等

(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写完以后要修改。)

(二)、 注意观察,注重描写的方法

1、多角度描写景物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例如《我爱家乡的巨峰葡萄》,可以从巨峰葡萄的形、色、味不同方面,写出我对巨峰葡萄的喜爱之情。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例如,《我爱家乡的古漪圆(或法华塔、孔庙、秋霞圃)》,阳春三月的古漪圆和金秋时节的古漪圆景色决不会相同,按时间顺序写出自己对古漪圆的爱。

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我爱家乡的——》、《我的家乡》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

3、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三)、赏析【优秀习作】《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阴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着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在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我爱家乡的小河——“土河”。老师用红笔划去了“土”字填上了“徒骇”二字,我才知道我喜爱的小河的真名叫徒骇河。

(四)、总结

总之,要根据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品及著名人士等资料来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真挚的爱。写作时必然以描写家乡的景或物或人为重点,把景(物、人)的特点和自己的热爱、喜爱之情融在一起写。

例文:1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很美丽,独特、迷人。一座座漂亮的房屋,红红的瓦片,就像燃烧的火焰。白白的墙,就像雪一样白、一样美、一样纯洁无暇。无论走进哪一户人家的院子,都会看见成片成片的鲜花,有桃花、映山红和各色的太阳花,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就像天上的彩虹那么缤纷绚烂,就像天边的彩霞那样美丽耀眼。你还可以看见苍翠欲滴的爬山虎,像油漆一样严严实实的“凃”在墙上,一片碧绿。

春天的田野也很美呀,刚刚还穿着鹅黄嫰绿的“衣服”,转眼间,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海洋了。到了夏天,天刚蒙蒙亮,一开门,你就看到外面一片晶莹剔透的世界。这时,万户千家的花起作用了,它们幽幽的香味儿就准时的“叫”人们起床了!家乡的秋天更是迷人。瓜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人们摘下果子分给乡亲们,你一个,我一个,分的时候比吃的时候还有味呢!冬天的人们像一个个的大面包似的,你想:一颗颗“银花树下”摆上一些五颜六色的“面包”,那该多好啊!对,乡下的冬天就是这样的。

我家乡的人很随和。做饭时打声招呼,你拎走我的酱油瓶,我也可以掂走你的盐罐子。乡下的孩子很喜欢交朋友,他们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一二一,一二一,我们都来玩游戏,你追我来我追你,是谁都可以??”你看,乡下人就是这样。你去他地里采花,他去你池里抓鱼,见了面就亲热的说一声:“嗨,你好,来我家玩玩?”你瞧,乡下人就是这样好客。

乡下人很和睦,像一家人。假如你满面春风,乡亲们也会替你高兴,假如你满面愁容,乡亲们就会为你排忧解难,假如你要过生日,村里人就会替你买蛋糕,若是正值农闲,在生日那天还会有“农民乐队”呢!乡下人就是这样祖祖辈辈的互相关心着,和和睦睦的相处着。

我的家乡四季如春,美好和谐,如果你不相信,那么,请来我的家乡做客吧,看看哪里还能比我的家乡更美呢?

例文:2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覃塘区三里镇的水仙村。春天鲜花盛开、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阴;秋天果实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可是屋里却暖烘烘的? 听爸爸说,过去的水仙村可贫穷了。有一条坎坷不平的泥泞小路通到村边,孩子们的学堂是陈旧破烂的瓦房,每当下雨天教室好象“水帘洞”一样,所有的锅、桶、瓢、盆都用上了,到了艳阳天好象一道道金光从屋顶上直射下来。人们住的都是低矮破旧的瓦房,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有一个露天的粪坑,村边的周围和屋檐下时不时溢出粪水,特别是下大雨时简直是“仙水”铺路,走到村边一种“仙味”扑鼻而来让人鼻息倒胃。没有什么家具可言,每家每户都有一张神台和八仙桌,他们睡的床、坐的凳也是用自己的木头做成的;他们喝的用的水都是从村里的井挑回来;他们吃的很简单,甚至连白米饭也吃不上;他们穿的比较朴素、陈旧;可是他们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

有了党的好政策,现在的水仙村和城市相比差不了多少。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到村里,路的两旁和村的周围是他们自己肥沃的稻田,春天他们正忙着翻地播种可热闹极了;夏天绿油油的禾苗迎着微风吹来象翻起绿色的海浪;秋天一片片金黄的稻谷象金子般铺满田野;冬天有的在收果蔗,有的在翻地,有的在建蘑菇房,一排排的蘑菇房很特别程A型,是用稻草和薄膜造成的。住的就不用说了,家家户户有了可观的收入基本上盖上楼房,再也没有“仙水”铺路和“仙味”扑鼻了。他们穿的都是漂亮衣服,自来水都是从山泉上引下来的;每家每户都有了摩托车,部分家庭有小轿车;屋里的家具一应俱全,有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漂亮的沙发??。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小朋友们高高兴兴的上学。早上、晚上老爷爷、老奶奶都聚在老树下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逗着小孩玩。

你说,我的家乡是不是变的越来越美丽?如果有机会,欢迎您到我家乡来游览一番,我家乡的人们不但勤劳,而且热情好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度暑假教学致家长一封信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你们好!

感谢您为孩子成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

一、防溺水事故:家长要切实监护好子女,随时提醒教育子女不准单独或与朋友结伴私自下河游泳、戏水,不到河、沟、塘、渠、水库边玩耍,防止溺水伤亡悲惨事件的发生。家长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要及进劝阻,要教育在发现有人溺水时大声呼喊救人,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二、防交通事故:教育子女外出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无证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不违章骑自行车,不违章穿行机动车道,不乘坐无牌、无证的“黑车”及超载车辆,不在公路上打玩、追逐、搭人、游戏、攀爬车辆。未满12周岁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路。家长要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引导孩子遵规守矩,并要管好家中机动车辆的钥匙,不准默许孩子无证驾驶机动车。

三、防食物中毒事故:暑期气温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要教育子女不买不吃“三无”产品或腐败变质食品,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不知道的食物。

四、防气象灾害事故:暑期是台风、雷电等极端恶劣气象灾害的高发季节,要教育您的孩子在台风、雷电到来时,不到户外活动,特别是雷雨时不要在树下躲雨。

五、防传染病: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要对您的孩子进行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六、防人身侵害:孩子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走亲访友必须由家长接送,不准单独外出,不准私自到同学、亲友家玩耍、留宿,外出时要教育子女不走偏僻小道,要走大路并做到3人以上结伴而行,在路上遇见陌生人不与搭话,不随意听别人的话,防止上当受骗;要教育孩子离家外出活动务必预先告诉家长,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防黄赌毒和网络侵害:要教育孩子远离黄、赌、毒,不进入游戏机室和网吧,在家上网要健康文明,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学生。

八、防其他安全事故:暑假期间必须十分重视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防绑架、防传销等工作,孩子在家不准玩火、玩电,防止触电伤亡、烧烫伤事件的发生。

九、暑假放假时间为:7月6日至8月30日,8月30、31学生回校注册,9月1日正式开学。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安全情系千家万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密切配合,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到平平安安过暑假,快快乐乐返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语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高二的几位老师都有同感:学生的作文越来越难改,批改一篇作文花上的时间要比写一篇作文的时间还要多,而学生也越来越害怕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甚至讨厌、不写作文。这个既令学生又另老师伤脑筋的问题还真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几个一起查询资料、讨论,以求找到解决的办法。现简单小结一下,以促进今后的英语教学

一、 向学生解释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如果学生对写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搞好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立情绪,英语写作就会半途而废,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让他们了解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要求的异同。

二、指导学生写作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组织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求所有学生至少每周写一篇作文。而不少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太差,写作相当困难。因此作文迟迟交不上来。基于这种情况,后阶段作文我们对于部分学生适当放宽了要求。

2.坚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后学会用复合句表达,先写正确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同样,不少学生,尤其是对英语不感兴趣的一些男生每次写作时总是以“不知道”为由不写。我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哪怕是先写自我介绍。第一次就写出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和出生地。第二次你还可就自己的爱好写一两句或者介绍自己的家庭也可。学生哈哈笑了:这个容易。但事实上就这么简单的他们也犯了不少错误。这使我更明白了对于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3.分程度要求。当今的素质教育主张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对学习好的要求要高,对学习差的要求要适当低一些。要避免有些学生轻而易举而沾沾自喜,而有些学生却无从下手。

4.注意讲评。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学生也一样。因此我们要经常指出学生的优点,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委婉地指出缺点和错误,避免以后重犯。

5.基础知识和能力并重,听说读和写并举。在平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遇到优秀的句、段或篇提示学生注意欣赏作者的表达法,把它们作为范例,在自己写作中加以模仿和运用。又如遇到英汉表达方法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注意英语的正确表达法,切忌出现汉语式的英语。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切忌一点到底的错误方法。

6.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宁简勿误,不能养成随随便便的习惯,要养成严谨推敲的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校园我们的教案作文教学片断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确定中心

师:同学们喜欢咱们的校园吗?

生:我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我特别喜欢校园。

师: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生:校园里绿化得很美,有很多果树,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特别是夏天和秋天,校园里有各种鲜花。

生:我喜欢校园里很多体育设施。如:联合器械架,攀登架,单、双杠等等。我可爱在这儿活动了。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生:在校园里我们搞了许多有意义、有趣的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师: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情感,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书:一、中心思想)

(二)指导写作条理

师:我们描述校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以进校的路线来写校园的各个地方。如:进了校门走上甬道,来到操场,然后进入教学楼。

师:思路很清楚。

生:老师,我按校园的各个方面分类写行吗?

师:当然可以,你说说看。

生:我常常站在四楼窗口俯瞰校园。我按这样的顺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的景物和同学们活动的情况,再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都那么生机勃勃,有特色,最后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及师生的关系。

师:很好,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板书:二、叙述要有条理)

(三)指导写重点段

师: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应该考虑详写和略写的问题。

师:是的。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细得当了。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详写部分。

生:重点描述的地方也要有一定的顺序。

师:很好。首先要确定“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每个同学练写一个详写片断。

〔板书:三、详细描写(重点段落)

(一)确定立足点

(二)按方位描述

(三)表达真情实感〕

生:写片断后谈:我走出教学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旁左侧的参天的古槐。夏天,那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我们在树荫下跳皮筋,做游戏。再往前走,有几棵石榴树,结的石榴又红又大,真想摘下一个尝尝鲜。不,那是集体的财富。接待室的两侧的柿子树更引人注目,在这金秋季节,深绿色的叶子中透着红,红中闪着亮,远远看去像火焰一般。走近一看,一个个熟透的柿子,坠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这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多美呀!

生:教学楼里有几个专用教室,我特别喜欢四楼的计算机教室。这里全是先进设备。地上铺着木纹地板革,看上去是那么柔和、舒服。抬头望去,嗬,一盏盏圆形花纹吊灯,镶嵌在屋顶。平视教室,数十台中华学习机和“310”机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长队。瞧,正中的那台就是我用的。雪白的外壳,红色的键盘,打开显示器发出了“嘟嘟”的响声。在这里上课真是一种享受。

二、教师总结:几位同学写的内容都较具体。在完成全篇作文时,不仅写景物,还要写出人的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资料提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作文教学的感悟

全文共 4857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们常苦于写作文。于是,一篇篇学生习作要么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要么空洞无物,言之无味。究其原因,作文教学不得法也。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呢?让我们把视线移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他曾经以睿智的目光穿越深邃的时空,以他对语文教育真谛的深刻把握,透视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阐发有关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叶老早就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我们如果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那样,局限在课堂内教作文,局限在笔头上练作文,那注定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倘若“作文成为生活的必须”的话,学生还会怕作文吗?学习、借鉴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有几点感悟

一、写作源自生活,需给学生自由生活的空间

1、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多年的教学,我也深刻体会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写作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多彩的生活,才会有多样的文章。

2、写作是生活的需要。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作文?对此,叶老有过这样精辟透彻的论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从写作的目的上来看,写作是因为自己有话要说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生活中人人都有说话的需要,都有需要倾吐的时刻,“写作就是说话”,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学生就可以把写作看作是稀松平常之事,就不必从心理上去害怕它。这对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3、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叶老指出,“意思情感和表达方式都是从一个人的整个生活中而来”。“必须整个生活产生得出精妙的意思情感与适宜的表达方式”,才能写出像样的文学作品的希望。”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更深领悟古人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深刻内涵。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种情感、一点感悟都可写进文章中来,真实的情感是我们写作的灵魂。

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给了孩子多少广阔的生活的空间?整天呆在“象牙塔”里、埋首于“教科书”中,孩子们能产生出多少“精妙的意思情感与适宜的表达方式”来?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实乃难事。叶老说,写作之前,要让孩子“知人知事”,这“人”这“事”,必须使孩子们去亲眼目睹、去亲自体察才行。叶老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的教科啊!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书本以内的教科啊!”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表述:要让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观察事物,丰富见闻,只有生活才能赋予学生具有这样的本领。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的生活,让他们有自己主宰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节假日,孩子们可以去郊外踏青、去乡间游玩,亲近生活、走进自然;双休日,孩子们可以去逛街购物、去参观游览;更别忘了让孩子们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大”的人际关系。

二、写作基于阅读,需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统一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不明白这一点,会让我们局限于作文训练这个狭隘的圈子里,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事,写作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水平低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阅读”这一关没过好。叶老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写作的技能、本领应该是从阅读中来的。但是如何教我们学生阅读,我认为要注重方法:

一是教学生自己感悟。一篇读物的意义,可以是作者作文的本意,也可以是读者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发现文章所包含的种种意义,也就是说读物的意义并不等于作者写作的本意,读物的意义应该有读者和作者共同来创造。我想,这样的阅读才是开放的阅读,这样所获得的文章意义才是积极的意义。有人歌咏向日葵的“目标专一”,有人却鄙视它的“毫无主见”;有人钦佩春蚕的“全心奉献”,有人却讥笑它的“作茧自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证明了“读书解义”并不是读者被动接受作者所给的意义,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过程。学生读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应是教师把作者、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切己体味,通过眼前所读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积累、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再现作者笔下的情景、去体现作者的生活感受,至于能体会多少、体会多深,教师大可不必强求到位,即使主观上有这个愿望,客观上也不可能。小学生读柳宗元的《江雪》与中学生、大学生读之所得体会一样吗?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允许见仁见智,允许创新求异,关键是去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例如,对于《趵突泉》中的“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永远那么活泼”这句话,有学生读出了自然界的“神奇”,有学生读出了大自然的“伟大”,有学生读出了泉水的“持之以恒”,有学生读出了泉水的顽强生命力,对此,我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因为这是学生切己的体察,这是一种体现主体意识的自我阅读。

二是教学生在读中传情。在学生“读中领悟情、切己体察情”之后,教师还应要求吟诵玩味,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作者的意境、传达文字的情趣、抒发自己的感兴、演绎文章的旨趣。学生如能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诵读达到了另一境界——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悟到了情,还要传达出情,这才达到了“读中悟情”的第三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渲染、音乐背景、实物再现等手段,带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情动于中,形之于声。例如,在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通过音乐、语言、画面把学生带入了美好的暮春田园。“你看到了那金灿灿的菜花地了吗?你闻到了菜花的阵阵香味了吗?你听到了孩子们的声声欢笑了吗?”三个问题,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调动了学生多种的感官去唤起记忆中的感知,“菜儿黄,蝶儿飞,孩儿戏蝶欢”的场面形象的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我就要求学生不要用语言而是通过朗读把你仿佛看到的景、所能体会的“情”表达出来,即“读中传情”。

三是教学生在读中领会知识。课堂上读起来了,课文就活起来了:鲜活的语言形式使学生直接而充分地感知了,丰富的语言现象让学生直观而自如地接触了,那么,在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下,那些关于语言、语法的一些知识的获得、一些常见的语言运用的规律的掌握将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知识”包含着应该积累的语言材料、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运用的习惯,也包含篇章结构的知识、写作的知识,这种知识切忌以十分理性的“面貌”去告诉学生,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自读自得,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三、写作贵在真实,需给学生自由为文的空间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呢?叶老说:“那是为生活上有记载知闻,有表白情意的必要,时时练习,时时把知闻记载下来,情意表白出来,这样成了习惯,才可以终身受用。”由此看来,写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需求,是一种内需,是一种真实的感受。叶老指出:“写作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叶老曾这样论述作文的认真与不认真:“自己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反过来,自己没有什么而勉强要写什么,就是不认真。”如何使学生达到叶老所认可的“认真作文”的状态呢?我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要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由。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于是每个人笔下的生活也是千姿百态。因此,老师应给学生绝对的自由写每个人的生活。不要一味以“法官”的眼睛去审视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作为写作的题材。学生写一天的“流水账”,那也是他一天的生活。只要生活存在,就有“倾吐”的权利。试想,一个还刚刚七八岁的儿童,就被告知这个不可以写、那个不可以用,那会泯灭他多少情感“表达情意、记载知闻”的需要。长此以往,他还会认为“写作是生活的必须”吗?

二要给学生选择表达情感的自由。由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出发的写作比仅仅从描摹生活的需要出发的写作,来得更为深刻,对写作的意义也了解得更为透彻。因此,教师不适宜给学生出命题作文,更不适宜给学生的作文定中心。学生需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与心绪,那只能出于他个人的需要。即使非出命题作文不可,也应做到叶老说的“题者何?思考之范围也。必以学生所有的东西作范围,或学生尚未全有,亦宜以其力所能搜索为范围。”

三要给学生选择写作时间的自由。每周2节定期作文课的安排,从作文意义的本意出发,也不够科学。叶老说:“咱们学习写作,也要像说话一样养成习惯。凡是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错过需要写作的机会,便是自己对自己的禁遏。一回错过,两回错过,禁遏终于成功;于是,你觉得一支笔有千斤般重,搜尽肚肠你觉得没有东西写的,你不会写作了。”多么透彻的写作心理分析!我们应让学生养成“凡是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的良好的写作习惯,那样才会让学生感到真实,让学生受益无穷。同时我们也要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写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不要总是“今天布置作文,明天立马就交。”

四要给学生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既然写作是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倾吐见闻的需要,可以随便写,可以随时写,那么一切都应该是自然的:生活的自然再现、情感的自然流露,应该如泉水“滔滔汨汨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是非常澄清的”。于是写作(非文学创作)似应无章法可言,更多的是“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琢。”对于小学生作文更应该是如此。叶老多次强调,“写作系技能,……不能空讲知识,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围绕着写作技能的作文训练会让学生陷入新八股的窠臼,迫使学生循格就范,写出“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作文来。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是“时时写”。“凡是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有所得即刻写作的记录的好习惯。如当时条件不允许马上写也应养成即刻记录的好习惯。老师可建议学生身边常备一个本子,一点新鲜的事物,一点心灵的感动,随时简约的予以记录。二是“日日记”。叶老提议:“日记最好能天天写,对修养有好处,对写作也有好处。”许多有作为的人,在谈到成功的经验的时候,许多多归功于他们所养成的“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把一天中的要事记下,把白天来不及写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一记录。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日记,不仅培育了情思,锻炼了文笔,积累了材料,更养成了“思考、审视、坚持”等等人生必备的优秀品质。三是“常常作”。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写作是一种能力,“凡能力必须继续不断地磨练,才会越来越精强。”在叶老语文教育理论中,“实践”的思想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范畴,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就更大了。一学期8篇的作文练习量是无法培养出“自能作文”的学生来的。“多读书、多写作”是许多人总结的成功经验。大脑同四肢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写作当然也不例外。有了“时时写”、“日日记”的过程,相信“常常作”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样的教学才是叶老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

全文共 2225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教学原理我们知道,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观察、思维、表达”三者能力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作文教学中,认真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作用,尽到语文学科应尽的职责,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为此,我探索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作文训练模式。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其根本目的是获取输入信息的表象材料。形成表象材料的源泉有两个,即直接观察(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间接观察(即对书本等画面的认识)。由此,我们清楚,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和有事可写,就必须提供给他们比较多的表象材料(即生活知识的积累,书本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积累)。为此,我采取如下方法增加学生的表象材料,一是组织学生随着季节变化观察校内外环境、植物、日出、日落等现象的变化。如春季,面对柳枝抽芽,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咏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经典诗句。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在身临其境中,顿悟诗句深刻含义,体会出诗人作诗时的细腻感情。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审美的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给学生安排赞美家乡、赞美大自然,反映地方特色、民族风貌、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三是要求学生主动跟随家长外出游玩,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革命胜地或走亲访友,并写出游记,获取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四是要求和布置学生观看少儿电视节目和军事、文学、戏曲频道,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五是组织学生集体和个人订阅报刊杂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和了解获取传统文化的信息和渠道。六是寒暑假制订具体监督检查措施,落实30万字阅读任务。七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大量进行写作练习。大量的阅读观察和生活积累,使学生具备了充足的输入信息,奠定了学生选择材料的基础,达到了巧妇不为无米之炊而发愁的境界。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把观察获得的信息(材料),经过选择、组织、加工、组合等制作,最后在大脑中形成一篇能表达自己看到或听到或想到内容的腹稿,这就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过程,即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为此,我编制了一些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模式。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命题目撰写作文,并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学会思考,学习写作,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写作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另外,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桥一亭以及乡风乡俗、乡亲乡情都是学生作文的训练的绝佳题材。通过寻访,让学生读出在家乡这部书上的沧桑意蕴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可以叩访家乡先贤,了解先贤们的成长历程、奇闻逸事,把收集到的资料写成一则则小故事,既可以励己,又可以励人;可以寻觅家乡的古老建筑,一座石桥,一座清真寺,一堵残墙,山头上的烽火台,都可能蕴涵着一段故事,它们的名号、建筑风格都是可资探寻的内容,通过探索、发现,进而叙写,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考究家乡村名、路名的来源,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世事沧桑,如良教沟、下治泉村等地名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而我们关于家乡的作文训练,仅仅局限于对家乡景、物的描绘,作文资源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

通过口说和书写的方法,把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输出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的健康,语言的丰富,表达技巧运用的恰好成为重要因素。我们通过用诵读、说讲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要做好它却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级段的诵读内容。比如,低年级可以安排学生诵读《三字经》,《论语》等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具体时间安排可以每学期诵读的内容,每周一两节课,也可利用晨读,课外活动,成立诵读小组等。对所选内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让学生懂得了见利要思义……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同时,采用说一说,讲一讲的方式,以成语或歇后语为载体,引导学生编写故事,既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内容,又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好机会,而且由于时代变迁,又会使歇后语、成语赋予新的内涵,闪耀着现代孩子的智慧和光彩,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教学过程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一、启发回忆,确定习作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

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习作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在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诗人言之凿凿,用简洁的言语道出了写作的真谛。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在阅读渗透作文教学,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三周,我参加了青年教师培训,观看了《儒林外史》这个课例,课堂的主要特色是欣赏了语言美,品味了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的写字方法,从事件的发展当中激起学生想象的欲望,大胆猜测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引起悬念,突出写作方法的指导。之后,我思考了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品味教材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二、丰富语言积累,成竹在胸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三、抓住契机,多练笔

阅读教学中会有很多好的练笔机会,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一定要抓住契机,指导作文,让学生想写,会写。很多文章都根据课文特点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些机会,还可以适当安排写一些读后感,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方法

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所以,我们要抓住课文阅读这个契机,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渗透其中。

1.仿修辞手法

一篇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必须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所以在理解课文时,要趁机指导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

2.仿结构

(1)、连续结构段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是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

3、仿详略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道写文章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的,突出主题的部分要详细写,其余部分略写。

除此之外,仿立意,仿选材,仿顺序……都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想象作文教学目标

全文共 2372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反思教学目标。以下是“想象作文教学目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教学目标: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重点: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难点:

想象大胆、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指导前师生的准备活动  。

指导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黑猫警长》、《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有趣的科幻故事曾把我们带入多么神奇的世界啊!你是否也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幻想: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到神奇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臧;到未来世界,感受科技的进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你所想的内容写下来吧。先想好情节,再确定几个角色,编一个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幻想故事,同学们早就熟悉了。从小看过的童话书、动画片,大都算作幻想故事,但是细分起来,幻想故事还能分成许多种,其中就有科幻故事。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加上幻想构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记叙文,他不仅给人一定的科学知识,更能增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涌起。要写好科幻故事,应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来点儿科学。科幻故事不能平空乱想乱写,要以当代科技水平为依据。这是一个难点,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很难写出象样的科幻故事。《西游记》是神话故事,那里用不着科学,想飞起来就腾云驾雾,想揭穿妖怪的真面目,就运用法术,科幻故事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了。读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吗?那里的人物也会飞,但他们乘坐的是太空车,原理类似宇宙飞船。如果他们也能腾云驾雾,那就不是科幻,而是神话了。当然,四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很有限,编出的故事不必很复杂,只要有点科学知识就行。

2、来电儿幻想。科幻故事并不是当今科技世界的重现,而应有所发展,

写的是未来的科技世界,所以幻想占有重要位置。这本来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但是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要格外注意幻想与科学的紧密相连。最稳妥的方法,是先想好所熟悉的科学知识,再它的基础上展开幻想。幻想不能漫无目的,除了课本上提出的“想好情节,确定角色,内容具体“等要求,还应该做到含义明确,也就是你要通过这个科幻故事告诉人们什么。看来,成功的幻想真要费一番脑筋啊!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范文

太空学校

星期四,校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国际环境组织批准,我们桥口小学将迁到遥远的木星上去,校名改成“太空学校”。

我们的太空学校坐落在一朵巨大的花上,我们天天都嗅着扑鼻的芳香,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全都由机器人来担任,他们的手里都没有教鞭,对同学说话的口气很温和。今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名字叫J。这是我们到木星后的第一课――生活课,J教我们怎样在木星上飞翔。

“同学们,在家里,你们的生活全都由机器人照顾,但是在学校里,你们要学会怎样生活。我告诉大家,在你们的身上,都安装了飞行装置,电源就在食指和拇指上,将实质和拇指碰一下,就可以接通电源,你们就会飞起来了。”同学们惊奇的睁大了眼睛,有几个同学忙按了一下,真的飞起来了。我害怕得手都颤抖起来。J老师慢慢走到我身边,用手抚摩着我的胸口,轻轻地说:“别害怕,你一定行的!”片刻,我的心不再跳的那么厉害了,J老师微笑着说:“现在你试一试,好吗?”我把拇指和食指一捏,咦?我飞起来了!“同学们,现在我们起飞吧!”我们真的像小鸟一样自由地在蓝天上飞呀飞,白云环绕着我们,好像是我们身上飘舞的纱巾,真快活!

回家后,我把作业送到电脑里。J老师在家细心地为我批改,我的作业竟然得了“优”。这是我上小学以来得到的第一个“优”!我看着屏幕上大大的“优”字,高兴得蹦了起来。

真的,在太空学校里上课,没有成堆得作业、试卷,没有分数。后来,我们得经历当然更有趣了,你想到我们太空学校来吗?那就赶快报名吧!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习作:

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二、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下水文:

新 型 眼 镜

“哎哟!疼死了!”一听就知道又是病人们因为眼睛疼痛发出的呻吟声,我见此情形决定发明一种多功能眼镜。

我发明的多功能眼镜有200多种功能,在医院里,如果需要拍片子时,只要医生戴上它,人体里的五脏六腑、每一根骨头、每一个细胞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对方的身高、体重、血型,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什么毛病一看就知道。最神奇的是这种眼镜还可以自动把病情记录在镜片上。这就是专门给医生设计的医用眼镜。

一般人戴的新型眼镜可以更奇妙。它可以照相,可以自动播放电视节目和音乐;它的防御功能让你出门无忧:每当你遇到坏人或猛兽时,只要戴上眼镜看着对方的眼睛,对方就会昏迷,当坏人醒来时,他已经在警察局里了;当你眼睛很疲劳时戴上它,可以帮助你调节疲劳并预防近视,玩电脑游戏戴上它只有好处毫无害处,而且两边的架子上的电子感应器还可以通过脑电波让你的大脑放松;最奇妙的是这种眼镜只要转一下镜片就能看到远近不同的方位。它还有防沙、防紫外线的功能,最主要的是它很结实,无论怎么摔都摔不坏。

怎么样,我的发明不错吧!可惜还没上市。只要加把劲,我的新型眼镜很快要和大家见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教学

全文共 2328 字

+ 加入清单

课余生活是不是很丰富多彩呢?关于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怎么展开教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教学,希望能帮到大家!

训练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3、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促使学生较好完成习作。

指点迷津:

一、导言:课余生活简直就像个七彩的万花筒,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探险、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干了好事、趣事还是傻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活动内容?哪句话看出是课余生活?哪句话说出了活动时间?从这首诗中我们会知道些这次作文该怎么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题,可以写什么?

①内涵理解:生活——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课外学习

——课外活动

——课外爱好

②习作之间:我的课余生活和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应是“子题”和“母题”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

7、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  束手无策  七手八脚  笨手笨脚  探头探脑  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  得意忘形  笑逐言开  欢呼雀跃  哄堂大笑  防不胜防

作文举例: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喜欢打乒乓球、溜旱冰、唱歌、画漫画……它们就像天上的繁星,装点着美丽的夜空。在我的夜空中,有一颗星最璀璨耀眼,那就是“空模制作”。  我是如何喜欢上“空模制作”的呢?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我四、五岁时,有一次,我到外婆家玩,走着走着,忽然摔了一跤,便张开大嘴“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为了哄我,便用纸做了一架飞机送给我,我随手一飞,纸飞机从我手里腾空而起,转了一个弯,飞到妈妈面前。我挂着满是泪水的小脸,顿时开心地笑了起来,便缠着妈妈要求给我做许多飞机……随着时间的飞逝,我长大了,便喜欢上了做“空模”。  现在一有空,我便把“空模制作”当作我的业余爱好。课余时间,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空模”制作中。在我的“小小制作间”里,有着许多制作空模的工具,裁纸刀、纱纸、胶水、充电器、螺旋桨……应有尽有。我每次把做好的飞机、火箭放在我的展台上,有空就拿来试飞、改装。  这次学校选我去参加市中小学生“五项智能”比赛,我参加了空模的“纸飞机制作”、“火箭助推与飞机滑翔”、“长征三号火箭伞降”和“电动飞机自由飞行”四项比赛。因为有着平时做飞机的经验和吴震老师的平时指导,我胸有成竹地来到比赛现场,我先做燕子飞机。燕子飞机是许多纸飞机中的一种,比的是在空中飞翔的时间长短。我洋洋自得地做好了一架飞机,一飞,还满不错的。接着,我又做起了火箭助推与飞机滑翔、长征三号火箭伞降等,并一一进行了试飞和比赛。最后,我不负重望,取得了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空模制作,是我的最爱。它既可以开发智力,又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真是一举多得啊!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跑步,看书,游泳,爬杆……其中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我爱看的书很多:《金银岛》、《会飞的教室》、《淘气的马小跳》、《吹牛大王》……只要我看得懂,我就喜欢看。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书迷,有时候在看书时连周围发生的事都不知道。(概述地写出“我”爱看书)记得有一次,我在看我最喜欢的《童年》,恰好妈妈对我说:“尹尹,我有事情出去,今天的晚饭我会回来烧的,不过你和爸爸先把菜买好。”“哦。”我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继续看书。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最好举个吸引人的例子,比如主人公怎么样等,只要一两句话,读者就会觉得你真的是看入迷了。否则,有点虚。)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砰!妈妈回来了!妈妈走到厨房去烧菜,一见菜没买好,就走到房间,就叫我:“尹尹,你还在看书啊!”这时,我才“苏醒”过来了,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妈妈无可奈何地对我说:你这个书迷啊!连我叫你,你都不知道了!”我调皮地说:“我就是喜欢看书。”(从“记得有一次”开始,举了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我很喜欢看书,连妈妈的吩咐也忘记了。)

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书迷,我喜欢看书,我的生活离不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兴趣爱好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862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遇到许多的困惑。一直在困惑中不断地探索。这种困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依然存在着。为此,有必要对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进行反思,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整合,实现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1.作文教学,教师的作文素养有待提高。众所周知,作文的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受教师的写作水平、个人素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为什么同一篇作文,不同的教师会给不同的评价,而且评价的差距很大?这很大程度受语文教师的语文素质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容易造成错误的或者是朦胧的作文行为导向。今年,辅导学生参加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举办的“新童谣、儿童诗歌”征集活动。学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学校里,教师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都不一、而得到老师们好的评价的作品竟然没有在这次比赛中获奖,被遗忘的作品《青蛙歌》竟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等到比赛获奖消息传来,教师们才如梦方醒,对《青蛙歌》仔细的分析,才感觉到这首歌确有许多优秀的地方。这说明,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这种评价的偏差不仅存在于重大的作文赛事中,特别普遍存在于平时的成绩测试中。常在期中和期终考试阅卷中出现好的作文得低分,而抄袭、生硬模仿的作文得高分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了损害学生的利益,也为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和障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与老师的作文素养有直接的关系,与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教风和文风也不无关系,与应试教育“分分分是命根的”管理影响分不开。基于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水平,端正中小学教师文风、作文教学的教风便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如若在这一方面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并在政策等方面支撑,作文教学整合的路将会更加的宽广。

2.亟待改变学生作文的文风。二十年前我在一所乡中心小学任语文教师。当时学生想抄作文根本没途径,因为没有可抄写的作文选供他们抄。他们所写的作文大都是自我发现,自我心灵的抒发……时至今日,学生的作文抄袭之风盛行,大有无法遏制之势。每次接任新的班级(一般从三年级接任语文教学),总是发现学生作文抄袭现象,而总是下大精力对这种抄袭行为进行纠正,总是收效甚微。细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小学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缺乏,作文基本常识也几乎是零。对于仍处于应试教育管理环境中的他们来说,抄袭无遗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其次,大量的作文选为学生抄袭提供了一定的方便。这些作文选有的不泛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品,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生作文基础上教师的再加工。加工过的学生作文几乎失去了童真,语言也趋于成人化了。这些作文一旦被处于作文最低级阶段,渴盼考高分的小学生们阅读,加上作文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家长们的趋分不良心态以及没有制止和控制这抄袭行为的有效措施,作文选必将成为他们抄袭或模仿的范本,且有蔓延的趋势,至今仍表现出很强的势头。因此,切实转变小学生作文观念和扭转不良文风迫在眉睫。

3.教材编排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应该为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教材编排应该充分地考虑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以儿童生活为主要素材,即便是历史性的或是儿童陌生的,也应该以儿童的特点为圈改编,使其适合少年儿童接受。教材编排还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教师教学有时间的保障。作文教学不是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往往要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动手制作等相配合。如果教材编排内容多,时间短,一不利于教师教学,使作文教学就像夹生饭一样,半生不熟;二不利于学生的作文,对于处于作文低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作文经历必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又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初次作文的夹生将让他们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厌作文的情绪自然而生,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顽症。反之有时间的保证,学生作文将更加的宽松,兴趣将会更浓。本人在95年开展的直钩钓鱼作文全程教学(见案例),就用了四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的那种激情,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至今天令我难忘。可是把此教学的方案送去评选时却遭遇了冷落。原因是课时不符合大纲两课时的要求。而要是按照两课时来教学,是无法达到如此效果的。

4.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还很落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本人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中小学的管理现状令人痛心而无耐。主要表现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前几年,中小学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中小学校长一心为钱而忙,忽视教育教学管理,对教育教学研究只搞形式,这对作文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管理的制度不合理,有的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教学研究成果不仅予肯定,反而想方设法打击,如: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征文比赛,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可是获得的成绩如在报刊发表等,学校不认可,在职称评定和学校评先进中也不算数。这些管理的行为已经与新课标的有关理念和有关政策相悖,是作文教学整合的一块绊脚石。因些,加强中小学校校长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要,应该将那些教育教学行家提拔到中小学校的管理队伍中来,让中小学真的的姓教。这样的管理环境中,作文教学整合才会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5.政策不能制约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教育政策是为了为了保障教育有序和更好的发展,对维护师生利益,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国家未来的富强都是有必要的。但是政策的制定不能限制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对教育政策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片面化。这将直接导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僵化甚至被禁锢,走上应试教育老路。举几个现实例子来说一说。

教师没有权力组织学生订阅报刊,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才能向学校向学生推荐。往往推荐的是主管部门主办的报刊,又是班级人手一册,组织订阅了也不组织使用为教育教学服务。这就不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因为:(1)少儿报刊不是教材,没必要人手一册,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2)少儿、课外阅读应该广泛,单一的阅读势必造成课外知识的单一;(3)少年儿童思想活跃,爱好不一,他们有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目的自由;(4)教师教学的风格也不一,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行为的默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教育教学是需要大量素材来支撑的。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教学不能再坐井观天式,必须搜集和使用大量的材料来辅助教学,而这些材料的来源一大部分要来自适全少年儿童阅读的报刊中。当然,有的教师向学生推荐报刊书目是为了挣点外块,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教师还是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而为之的。关键是我们的政策和管理。做为一名教师,连最起码的教育教学份内的事儿都不能为之,还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约定束成,可想而之,教育教学的自由空间会有多大。为此呼吁:给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空间。

编辑短评: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教材编制、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思,所言中肯,具有普遍意义,建议广大教师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论创新作文教学

全文共 2317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生活是作文源头活水;真情表达,注重特色,张扬个性,让学生的心灵纵横驰骋。

[关键词]真情实感创新作文

叶圣陶说:“作文贵有新意。”作文教学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升到关注个体生命的层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活境界,写出个性化的习作,再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文新局面。笔者结合平时对作文教学的观察、思考与实践,对“创新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素材。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是学会感悟的基础,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经常体验生活,就会找到富于真情实感的素材。比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学生在电视机前看到温家宝总理亲临指挥,忙碌而憔悴的身影;解放军叔叔舍身忘死,紧张而有序的抢救;各地人民群众捐款捐物,无私又无悔的施援……从中感悟到党政军民的无私大爱,写出了不少虽稚嫩但鲜活感人的好文章;有些学生把捐款时发生的感人事件一一记录下来,如一位身体不好的退休老教师颤抖着双手把捐款投入捐款箱;一位老师献血时手臂上留着小针眼,没休息又匆匆赶回教室上课,等等,读起来让人感动。这些都是生活,都充满着真情。学生只有仔细观察生活,才能发现和体会真情实感。

2.深入思考,感悟生活,提升内涵。思考就是感悟,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只有不断深入思考,才能让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才能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比如,有感于上学路上看到的蚂蚁拖蚯蚓,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蚂蚁的智慧》的作文,感悟出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缺失了合作精神,小小的蚂蚁怎么也无法征服远大过自己的蚯蚓。又如,以“平常的一天”为话题写作,有位学生正有感于初三生活的枯燥,爸爸的严厉,却因一次放学时下雨爸爸淋湿了衣服来校接他而发现:生活本身是多么朴素,父爱是多么深沉。

3.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找寻灵感。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可以获得写作灵感,触发写作动机,提高感悟社会生活的能力。比如,参观烈士陵园,开展调查本地爱国主义故事传说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走出课堂,最要紧的是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材料的自觉性和善于捕捉的能力,当然这还需要老师多引导学生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认识生活的意义,理解生活的实质,感受生活的价值,掌握生活的特点。因为 只有真诚拥抱生活,才能抒发心灵深处的真情。

4.读写结合,激发灵性,勇于创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教师须引导学生从各种认识误区和精神迷雾中解脱出来,主动融入知识的海洋,吸取智慧的琼浆,培植情操的乐园,增强拒腐的抗体,激发写作的灵性。

5.关注自我,关注世界,提升人生境界。创新作文重内在质量,轻外在模式。如果能将单纯的自我表白提升到对平凡生活中的人和事的留意感悟,提升到对社会现象、媒体热点、新闻事件的议论品评,提升到对纷繁多彩的自然现象的深沉关注,这样的“关注自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作文”,才有真正意义可言。比如,《假如地震中残废的人是我》、《假如我们也进行东京大屠杀》都会引起学生内心剧烈的震荡,这样,把自己的生活与社会紧紧联系起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境界就又高了一层。

二、让学生成为写作主体

1.特色语言,真情表达。

(1)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如有位学生写自己一天天长大“岁月的年轮拓宽了我的身影”,通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见:阳光下,一少年像杨树一样正长粗、长壮,身后留下了一个健壮的影子。

(2)凝练含蓄,意义丰富。如有位学生写《我的小学》“那儿是我的家。只有在真真正正的家里我才会感到温暖。那儿有充足的阳光,可以照到每个人的心里,那阳光永远值得怀念和回忆。”寥寥几句就写出了对小学生活的深深依念,意蕴隽美,让人玩味。

(3)多用修辞,富有变化。如: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有的学生写到“这几天很想家,那一种感觉是昭君出塞时的一步一回头,是雏鸟对归巢的渴望,是余光中《乡愁》中的一枚邮票。”

2.独树一帜,张扬个性。

(1)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环境。我们要还学生以自主选择读写的自由,充分尊重其个性,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熠熠生辉、意蕴隽永的作文。学生作文可以不受题材、体裁限制,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散文、小小说、杂感、日记体、自传体、书信体,等等,都可自由挥洒青春与激情,如《假如恐龙没有灭绝》、《假如我是你》《假如地球没有重力》等题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天地,使他们能够自由发挥。

(2)让学生说其想说,写其想写。中学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对传统观念和社会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思考有可能是偏激的,但正是这种活跃的思维,却常常使创新的火花四溅。所以要放手让学生写“放胆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个性色彩。比如,笔者鼓励学生自由作文,有人便写了《电脑这把双刃剑》,说这把剑刺伤了好多孩子的眼睛,砍坏了好多孩子的体质,割走了好多户外的欢乐,把对电脑爱恨交加的情感描写得惟妙惟肖。

总之,这个彰显个性的新时代,要求中学生作文要有新的面貌。让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文主体性,放手学生自由地、大胆地去写他们想写的、爱写的一切,去尽情展现带有他们生命痕迹的心灵和风采。笔者想,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写作过程会转变为个体生命思维深化、情感升华、个性发展的心灵感悟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作文教学目标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01.写议论文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是为‘解决真正问题”而写作,要对现实的针对性。

02.用“以景结情”的方式改写一篇文章的结尾。

03.写作文至少有一处超常联想。

04.每个议论的话题,都有“反面”存在;能从写这样的反面内容进行说理,通过对比论证正面的观点。

05.思路打不开的时候,能接着作文题中的材料往下写,从而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06.在议论说理时(通常在开头),写“但是文”(“尽管”“同样”)展开议论。

07.在“一般论证”的基础上,写“选点论证”的文章。

08.像拉橡皮筋那样拉长句子,扩展议论文。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要说,世界上发现美的眼睛实在不少,但热爱美与珍惜美的心灵就非常罕见。要爱美,但更要珍惜美。

09.在“理性”的文章中加入“水词”,既使本来抽象的议论说理生动活泼起来,也使本来内容不多的文章丰富起来。

10.论说一个观点时,尽可能分出几个小点(原因、做法)来。

11.就任何一个观点,快速写一段前后连贯且紧扣中心的“四句文”。

一切“理解”都要落实到“运用”上;“学进去”“说出来”“做熟练”;“懂了”远远不够,还要“会做”;人,需要展示,更需要充分展示;展示是表达,充分展示是完善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学过程

全文共 2529 字

+ 加入清单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

(1)师描述:前天,我们去秋游,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的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谈一谈真实的感受)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教师也谈一谈,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展出: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

(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虽寥寥数语,却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使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

(5)师:是呀,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一叶知秋”“榈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红于二月花”“霜干片片轻”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秋日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播放录像,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录像中可以加话外音,然后播放同学们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情景。在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时候,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再从一簇树叶到一片树叶。

(播放录像与展示学生搜集的叶子,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3、展示分享。

秋游的时候,同学们都做有心人,不仅搜集了许多树叶,而且不少同学回去还进行了加工,制成了书签,绘成了“树叶画”,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杰作”。)

4、小结。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随着学生的发言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

(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扇形的,还是爪形的、针形的……再瞧瞧它们叶柄的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

(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伸出小手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

(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教师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3、启发回忆。

(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的姿态,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三、在想象中张扬。

1、播放录像。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把你联想到的写在你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上或叶形纸上的句子,教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赞扬,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出示课件。课件上出现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上面写着一些句子,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写在树叶上的句子有:

(1)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2)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3)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4)一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5)风走后不久,那片树叶的脸红了。

(6)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7)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4、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写在黑板上的题目有:《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秋叶抒怀》《秋叶赋》《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树叶的秋天舞会》《漫天红叶》《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浅谈高考作文的创新教学论文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从高考作文的立意新颖、见解独到、材料新奇、构思精巧四个方面,简要阐发了高考作文的创新要领和获取高分的诀窍。

关键词:立意;见解;材料;构思

作文的创新,是高考要求的一大亮点。它重在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教育观,更体现了高考人才选拔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高考作文的创新主要包括立意新颖、见解独到、材料新奇和构思精巧四个方面,以下逐一阐述。

一、立意新颖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记叙类、抒情类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新颖,也可说是“立意高远”,即“站得高看得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摒弃平庸或一般,做到与众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具体的办法:或借助想象,展开联想,创造新境界;或借助理性思维,写出思辨色彩,拓展新视野。做到了这些,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境界高,新颖而大气,这是评价一篇优秀作文的一大亮点所在。

二、见解独到

“见解”,一般是指议论文中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提出的论点(在记叙类或抒情类文章中可理解为作者对事物、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见解独到,即有个人的独特理解和看法。要做到这一点,要么考虑与众不同的角度,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写出新意;要么借助逻辑推理(类推事理),阐明观点,得出新观点。这一点,是评价一篇成功议论文的出彩之处。

三、材料新奇

“新奇”,就是新鲜(时间离现在很近)而又特殊(少见)。要获得这一类材料,重在平时积累。首先要广泛地阅读(包括收看影视剧等),其次要精心筛选那些富有时代感、给人眼界开阔的材料(含家庭、学校、社会、艺体、时事等)。拥有了这些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实际上就拥有了写作资源,甚至拥有了写作欲望,因为这些材料本身就涵盖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本色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构思精巧

“构思”,就是对文章思路的构想设计;“精巧”,就是别致巧妙。文章构思的精巧表现为:或标题的创新(巧用比喻、拟人、诗句等拟题),或情节的曲折有致(有波澜、有伏笔等),或结构的出新(开头、结尾的照应,中间的过渡等);或文章技法上的模仿——创新(在模仿中翻新)。要做到这些,重在平时不断地训练和积淀,多读范文,在读中体会;在读中仿写;在仿写中创新。做到了这些,其实就已经把握了文章的内在结构(线索和思路)和外在形式(结构和层次)。

以上四个方面涵盖了作文创新的基本内容,高考作文的创新亮点加分也莫过如此。只要掌握了作文创新写作的基本要领和规律,平时加以练习,持之以恒,我想考生在高考场上一定会夺取高分的。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