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巩义杜甫故里观后感合集3篇 作文怎么写合集14篇

浏览

4256

作文

14

篇1: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所周知,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名言。屈原是我们宜昌秭归人,作为他的家乡人,我因此而骄傲。我敬仰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惋惜他不遇明主、被小人陷害的不幸遭遇。怀着这种心情,我和爸爸妈妈在端午节这天游览了屈原故里

来到屈原广场,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以吟唱诗词,跳传统舞蹈的方式,传承诗人的爱国精神。从屈原广场走进去,不一会就来到了屈原祠门前,那大门像一个“山”字,配上飞檐翘角,显得格外壮丽。走进大门,里面建筑青砖黑瓦,飞檐白墙,古色古香。进入前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达3。5米,重达10吨的石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名叫“前言石”。继续向前就是著名的“十里诗廊”,这里,镌刻着屈原写的一首首著名的诗:《离骚》、《天问》、《九章》、《九歌》……

过了前殿,从南配房一路参观过来,就到了大殿。一尊屈原铜像伫立在我们的眼前,他身穿长袍,头戴峨冠,手持佩剑,正低头沉思,也许正在琢磨优美动人的诗句,也许正在思考拯救人民于水火,也许正在探寻楚国的前途和命运。站在大殿回首眺望,长江奔流东去,雄伟的三峡大坝如在眼前。我想,如果诗人还在,一定会为今天祖国的成就而惊叹,而诗兴大发吧?

走出屈原祠,山上、路边、房前屋后,到处都种植着橘树,满眼的橘树郁郁葱葱。我不由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屈原写的一首诗《橘颂》,就是赞美家乡的橘子甘甜可口的。

下了山,我们又收获了一个惊喜:饭馆里免费提供粽子。家乡的人们就是这样淳朴、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吃着美味的粽子,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吃粽子的美好传说:屈原被小人陷害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听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担心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游览屈原故里,我再一次沐浴在屈原的爱国情怀中,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爱国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巩义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自2008年起,我区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载体,以“素质教育”和“劳动实践”为主题,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金秋送爽,9月19日一早,我们回民一小六年级的学生们踏着晨光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巩义杜甫故里开展了主题为——爱我家乡,走进巩义的社会实践课程。

走进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了解杜甫卓越的诗歌成就,诵读诗人的经典诗歌,学习杜甫高尚的人格情操,引导学生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学生们离开家长,跟随班集体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们开阔眼界,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同学们走近诗人展区,游览了杜甫幼年成长的上院、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再现诗圣的成长历程和浪迹天下的旅程。’

接着带领他们参观了诗歌展区。这个展区通过立体雕塑与壁画展现杜甫的诗歌,还用投影来解说杜甫的诗歌。

在了解杜甫长安十年的悲惨遭遇之后,孩子们触景生情,不禁在心里默默吟诵诗圣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虽然内在含义我无法理解,但诗人的爱国情怀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杜甫故里景区观后感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乙丑7月26日回故乡祭祖,同时拜谒了我国唐朝诗圣杜甫故里纪念馆暨杜甫出生地。能与诗人同乡深感骄傲和自豪,踱步在古槐旁,吟诵着千古诗篇,不禁思绪万千·····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呐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诗人怒斥权贵的声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反映民众疾苦的铿锵之声穿过一千二百多年的时空隧道,抨击人们的耳膜,震撼人们的灵魂。

巩义市政府斥资一个多亿扩建、修缮杜甫故里纪念馆,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位卑未敢忘国忧的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巩义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9月19日,我们参加了以“爱我家乡 走进巩义了解杜甫品读唐诗”为题的游学活动。

下了车,“杜甫故里”四个大字在门上光辉耀眼。首先我们走到了诗圣大道,在大道的中央,有个高高的杜甫像,这个像,是由美术家项金国经过画图,雕刻出来的。在杜甫像两旁的石头上,还刻有许多的书法字。走过杜甫像,远远望去,一条长长的桥横跨在河面上,桥名为“诗圣桥”,桥为拱桥状,所横跨的河是泗河,泗河是伊洛河之一的河流。继续走了一段路,抬头看,那一座山多么像笔架呀,顾名思义“笔架山”。在笔架山的斜前方,我们来到了杜甫诞生的地方,“杜甫诞生窑”,站在门口看,我仿佛看见了杜甫曾经的童年时光。

带领我们的李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杜甫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诗人,受祖辈的影响,杜甫从小就热爱作诗,7岁时自己就写出了第一首诗«咏凤凰»。9岁时,杜甫的毛笔字已经练习的非常好,刚劲有力。在我们休息的过程中,我们男女生进行诗词比赛和背诗大赛,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又紧张又兴奋,最终第一局1:1平,第二局我们女生胜利。李老师还向我们说了杜甫三游,第一次游学是在吴越;第二次是在山东河北,并创作了«望岳»这首诗,第三次游学在梁宋,与大诗人李白相遇。在休息的时候,李老师领着我们回忆了曾经所学的古诗,还教我们背诵了«望岳»和«春夜喜雨»。

下午,我们参加了庄严的参拜仪式,是为了纪念大诗人杜甫。接着,李老师还带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分别是:«不眠忧战伐»«穷年忧黎元»«推己及人»«润物无声»,都是关于当年战争的片段。

就这样,一天的行程很快的结束了,我们带着疲惫和开心,返回了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一代诗圣再难及,“三吏三别”表诗情。

——题记

你伫立西阁,俯仰吟哦,你的声调,如此凄恻悲凉。你生时名不显赫,但逝后名声远播。你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你桀骜不驯,豪气千云……

你一生都是素白的衣衫,厕身天地之间,白鸥般孤独彷徨,这是天涯海角的颠沛流离,正如你至交好友李白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你憾之仕途不顺,任官又被贬数次,再加上安史之乱的风波未平,导致你满身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委身天下凄凉之地。你看不惯唐玄宗管理下唐朝的腐败,弃官隐居于乱世之中。自修草堂,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史之乱平定后,你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奈何命运扰人,两年后,你在归乡的小船上与世长辞。

杜甫啊,走吧,离开喧嚣的长安。少年的梦境——想致君整顿朝纲,可曾想,残杯冷炙,磨尽豪情壮怀,化作丝丝悲怆,最后的遗憾——巫峡变成了华岳,蜀江化作了黄河浊浪。寂寞的湖水似永夜的孤月,吞噬着乘一叶小舟的你。

你的诗篇,步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在这里,你是诗国的图腾,诗坛的君王。“不朽”是你诗篇的代名词,永存于历史长河,并真实地反映了家愁国难,时政实景。

其实,我们知道,你的愿望是将神州大地变成真正的天堂。

时代已使山河大地愈加雄壮。你应一展愁眉,放歌引亢,曾经夜夜惨黄的月色,如今已成永夜的光亮,不见你逐狡兔,不见你举杯品美酒流芳,但愿你裘马轻狂。

你看透了帝王的昏庸,朝政的荒谬。五更的鼓角,是寒风中的警钟在呜咽;三峡的星河,是永夜中乌云在潜藏。

啊,宫阙长满了野草,远处驰骋着一匹骏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参观杜甫故里过程中,汪国真每走几步就会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签名、合影、聊天、请教,而更多的是90后甚至90末的孩子。“我的诗更多是被70、80和90初年代人的喜爱,但没想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90后甚至90末的孩子也读我的诗,看来巩义读诗的氛围很浓啊。”汪国真非常耐心地为每位“粉丝”签名、合影。

“我们今年读高二,都特别喜欢汪老师的诗,初中时就在课外接触到了他的作品,今天能见偶像一面太兴奋了。”巩义某高中的20多名高二学生要完签名,又围着汪国真请教作诗的要领。而汪国真最后用自己诗中的一句话勉励同学们:“我想对年轻人说,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家乡的很多地方。有奔流不息的长江,有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还有美丽迷人的屈原故里……但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屈原故里。

春天,在观江台上看那江水。温暖的阳光照在江面上,金光闪闪,仿佛为长江穿上了金袍。突然,一阵风吹过,波光粼粼的江面,绚丽极了。小鸟唱着《春天奏鸣曲》,那歌声悦耳动听,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最活泼的就是小鱼儿了,游人们拿着干脆面等各种食物,撒给鱼儿们吃,它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可欢快了!

夏天,阳光照向大地,花朵们都开始接受蝴蝶小姐的拜作访。然后,就开始选美大赛。水之灵的喷泉里,在阳光的映照下,隐隐约约看见了美丽的彩虹。知了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好热啊!”

秋天,金黄的树叶如跳舞般地落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为屈原故里景区的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枫树上的叶子被霜打过,看上去红于二月的鲜花,真是应了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冬爷爷来了,因为跑得太快,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寒风便吹了起来。雪花为整个凤凰山穿上了雪白的棉袄,走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脚印,像是给雪地戴上的项链。

我爱美丽的屈原故里,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时代,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迫于生活困难和战争动乱,他到处奔波,亲眼看到国家的衰败,人民的疾苦,他怀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诗篇,记录了唐王朝的巨大变化。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杜甫的诗篇留下来的有1450多首。在创作方面,他继承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

作为中国古典诗坛的集大成者,他“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承继先贤,启迪后学,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顶峰,又被后世尊为“诗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你听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终身奉行,为了这些人格的尊严,你不惜纵然一跃,投身汨罗江,上天把富有诗性的河流给了你,也把楚国国民的众人之心留给了你。是什么让你不屈使节放弃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严,生命的尊严,对上官百姓的尊严。你将臣心喻为指南针,不知南边不罢休,这是你终身奉行的吧!可这又是什么?是忠诚的心。啊,是的,因为你的尊严与忠臣的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楚国国民,也感动了我。虽被流放,依然执着,那被石头所压的身躯啊,是一种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时的我,仅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现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尊严,为了尊严逝去,这是壮举,在于日本人的抗战中也有人为尊严逝去,屈原,他不愧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严都因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当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保全性命与尊严,但我没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诠释了这尊严。他——是第一个让我恍悟尊严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为了个人的小尊严而不低头,为了自己的尊严,我也可能会与别人争辩。尊严,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严是在正义面前的不低头,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风雨当中的执着。作文

屈原,你那深层的精神,不知是我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思考透彻,我还没有完全懂得,或许当我正确理解时,我会再次感叹与你的那种精神。

你让我明白了尊严是什么,怎么维护尊严,我很感激你。不愧为中华英雄,你用生命诠释了完美的尊严,用执着完成了艰苦的使命,用信念铸造了美好的精神。作文

我很感激他——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小桔灯全体同学一起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去玩,我们手拉着手,开开心心地走进了旅行车,旅行车马上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我们一眼就看到了跳跳泉,只见一串串透明的水珠从石头鱼的嘴巴里跳出来,就像水精灵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形容古时候楚国人弹琴时的拍子。令我最难忘的当然要数屈原祠了,屈原祠的大门像一个“山”字,所以也叫山门。走过山门,我们来到大堂里,只见一个高大的石像站在了大堂中间,这就是屈原。屈原那爱国的眼神看着每一个走进大堂的人,好像要告诉大家他爱国的情怀,在石像的一边,又有一幅幅人们为屈原画的画,可见人们对屈原的喜爱是多么深啊!我们还看到了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写得真好呀!

离开屈原祠,我们去看了一场皮影戏,表演得可真精彩,屏幕上两个小人儿打得不可开交,我们时不时的说:“好好,打得好,打得真好,快闪!”皮影馆里喊声震天,可惜时间不留人,转眼3点12分了,我们利用8分钟去给鱼喂食,我们把鱼食撒满了一整片池塘,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抢食物,还有的都打起了架。

时间不早了,我们坐下来做了一场游戏,老师出了几道谜题,我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来!”还有的都急得跳了起来。天色暗了下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屈原故里,在返程的路上,我们的车内十分安静,因为我们都在回想今天的美好时光呢!

晚上,我想:“今天我们知道了屈原的知识,还知道了屈原的作品,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而且我觉得今天是最开心的一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杜甫故里景区观后感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故里是一个游园式景点。休闲中,了解了不少杜甫的人和诗的事。来者无不为一代诗圣的诗情才气所折服,无不为其一生坎坷贫病却忧国忧民之志不改所震撼。

千秋诗圣,杜甫故里位于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故乡的水土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

唐著名诗人杜甫(712-770年)即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砖砌窑洞里。杜甫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1962年杜甫故里经过修葺,恢复了原貌,是一个坐东向西、大门朝南的长方形院落,原有宅院长20米,宽10米,小青瓦门楼,院内坐西向东瓦房3间,硬山式灰瓦顶,室内陈列杜甫诗集珍本,杜甫生平连环画和张大千、蒋光和、齐白石、曾竹韶的诗意画以及杜甫铜像1尊。

如今的杜甫故里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杜甫卓越的诗歌成就,学习杜甫高尚的人格情操,2007年,巩义市政府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投资1.5亿元建设杜甫故里,将其打造成为一处文化观光型游览景区。

杜甫故里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诗歌展区依托高科技手段,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诗人展区由杜公祠开始,途经瞻雪阁—诞生窑—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在何方,杜甫始终遥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巩义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杜甫的了解来自语文书的介绍,知道他是个拥有忧国忧民高尚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

今天,我来到了巩义——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我们牙牙学语时就开始背诵杜甫的诗,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一首首优美的诗篇熏陶着我们,他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人格和爱国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

走进杜甫故里园区的大门,一条诗圣大道向前延伸,迎面,一座高达10米的青铜杜甫立像屹立着,居高临下注视着我们。立像后方,泗河水缓缓流淌着,相传杜甫小时经常在这里玩耍。

我们来到笔架山下一孔窑洞前,洞口是砖砌墙壁,看似简陋,却是整个园区最值得瞻仰的珍贵遗迹,因为这是杜甫诞生窑,相传杜甫就出生在这个小小的窑洞里。

下午两点,我们举行了杜甫诗圣大典。表示我们对他崇高的敬佩,吟诵诗歌,为杜甫敬献花篮,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你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

接着,我们参观了诗歌展区。这个展区不仅通过立体雕塑与壁画展现了杜甫诗歌,还运用高科技多媒体手段解读杜甫诗歌。我们置身其中,听着教官的精彩的解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跟随杜甫经历了坎坷的一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诗作的意思与内涵我们未必能够真正理解,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谊深深打动了我们。

很快,这美好的一天就过去了,我仰望着杜甫的塑像,不舍得离开了这伟大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

我们坐着大巴,看着沿途的风景,终于来到了秭归。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跳跳泉,那些鱼儿就好像要跃出水面似的。它的背后就是苍翠的竹林,古朴的竹简,精美的鲤鱼雕像像站着整齐的队伍,张着嘴巴,水柱从鲤鱼的嘴里喷出,和着古典的旋律,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在阳光的衬托下引吭高歌。沿途的古屋旁边都是翠绿色的桔子树,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广场,几条喷泉如离弦之箭向上冲去,喷泉时而像美丽的少女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像漂亮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时而像一把箭直插云霄。在它的正左边,就是屈原祠了,屈原祠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整座祠宇被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苍翠欲滴的松柏之中。走进去里面的建筑古朴清幽,壮观肃穆,歇山大屋顶,白墙琉璃瓦。

我们参观了各个展馆,其中一个展馆里有一个重达三吨的屈原青铜像。他头戴峨冠,身带长铗,头微低,眉宇紧锁,迈动右脚,抬起左手,两袖生风,飘逸的长袍一展他士大夫的风采。身体前倾,颔首思索,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我想:是不是因为楚国在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深思呢?

爬上山,山泉发出“哗—哗—”的声音,正在唱着一首优美的歌,枫叶火红火红的,周围的桔树上是点点金黄,松柏苍翠欲滴,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色,我们下了山。

最后,我们满怀着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的景色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杜甫故里景区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我们学校开展了一学期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我们要去的是“诗圣”杜甫故里

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为一天的旅行做好准备。六点半我就到了学校,满怀激动地等待着大巴的到来。八点半左右,我们到了杜甫故里。一进大门,我就看见大诗人杜甫的雕像。它高大而雄伟,足足有10米多高,他的右手垂放着,左手则放在紧握着胸前,手里还紧握一卷诗书,前面还有一本巨大的书。之后我们去了杜甫幼时生活的村子和杜甫诞生窑。里面有许多对杜甫的介绍,还包括外国人对杜甫的看法。其实杜甫小时候比我们还调皮呢,少年时,杜甫就会爬树了,像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眨眼就到了中午,我们在一间走廊吃了饭。午饭后,我们来到了诗圣堂前,进行了严肃又庄重的祭拜杜甫典礼。首先由我们带队的老师朗读致辞,然后由两位同学为杜甫献花,全体师生三鞠躬。最后,我们所有同学齐声朗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和《绝句》。朗读完毕后,仪式随之结束。仪式结束后,我们在诗圣堂附近的穷年忧黎元、润物无声、推己及人等大厅中参观了一会儿。参观完后,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这次旅学我玩的很开心,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了解了“诗圣”杜甫的许多故事,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