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实用20篇)

导语: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中。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712

作文

439

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他生于鲁国昌平乡,逝后葬于曲阜北郊的泗水边,即今日孔林。孔子生前,以“仁”为中心,不仅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事业上有所发展,还帮助别人做到这些。

我最感兴趣的是“孔子的教育特色”这一章。孔子怀抱着改革天下的宏愿,除致力政治外,尤其注意百年树人的大计。我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弟子三千,品类复杂,有贵族、巨贾、贫民、大盗等,富贵贫,孔子皆一炉而治之,并没有藐视穷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所以我十分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

读到这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虽然李老师并没有孔子这样的创举,但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感动、敬佩。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正专心地上课,无意中,把书本斜了一下,就是这一下,我认识到了老师的认真:崭新的书本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鲜红的字,我惊讶了,平时我们做的笔记只有一点点,但老师却写了整版的笔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可能就要备几个小时,我仿佛看见李老师在课桌前专心致志地查资料、备课,我被感动了,更认真地听课,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老师课前课后所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的一封

尊敬的孔爷爷:

如果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您对写作的付出。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出一幅美丽的彩图来描绘您写作时的活力。如果我是一位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您伟大的画像。

但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您对祖国付出。您和您的弟子记录了一部书,看了这部书,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能让我从中学到勤奋自勉、谦虚进取、机敏好学、加强修养。所以我感谢您与您的弟子记录下的一部书《论语》。我在这部书中学到了有谈学习方法的、学习态度的、修身做人的。

我在学习《论语》十则中学到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您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悟。虽然您与我们二十一世纪隔得很远,不能亲口对我们说,但您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时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凭此可以做老师了。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所以时常温习旧知识。

我希望我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我需要对知识掌握扎实,并能灵活运用的,这样我才可以为人师表。还有您的一句话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自我反省。在生活中,我看到不贤的人就自己注意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如果有,我就会及时改正,补上自己不足的地方。

您说过“岁寒,然后只松柏之后凋也。”到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时,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在这句话中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体现了深刻的道理:在恶劣艰难的环境中,才能显出坚贞不屈的人格。我真希望您能够针对我的缺点给予帮助。

粗心是我的老毛病,每逢考试妈妈总是反复叮咛我:“要细心!要认真!”我却常常一进考场便忘得一干二净。我实在是痛恨我的粗心。在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肖老师对我说:“你平时数学成绩挺稳定的,基础也蛮扎实的,这次数学竞赛就让你去吧!”我是又高兴又害怕。比赛那天,一开始我就告诫自己要细心,可解题一入迷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完卷后我就检查,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就是没有“查”出一道做错的题来。

我得意地想:这回拿不到冠军,少说也是个亚军吧!十几位老师当场改卷,没等该下来我早泄气了。加号看作乘号,千克于克没互化,结果……我难过极了。孔爷爷,我希望您帮助我与粗心这个“敌人”永别。还有,我现在在班集体中当了班长,多少我管不住他们,他们天天都在教室中吵吵闹闹,成绩也不好,我总是很苦恼。

孔爷爷,希望您能教我一些方法,怎样管好这个班级,怎样让我们班成绩提高。我想我也只有从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论语》中体会吧!

调皮的90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给孔子写的一封信格式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你好!我有幸给您写,借此机会,我要把对您的尊敬与意见全部说出来,希望您能够接受。

通过历史,我了解到,您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就是我崇拜您的原因之一。我虽然不了解什么是儒家学派,但我至少知道,要做一个学派的创始人,必定得下不少功夫。想必您这些时间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吧!您努力的成果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作用呢——有一次,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夹了一块看上去很好吃的菜,谁知味道与菜色相反,我便给了妈妈,随后就是爸爸的训斥:“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你自己不想吃,不能给你妈妈吃,要养成一种好习惯!”我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现在,因为您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我养成了一个不挑食的好习惯!

孔子先生,我很佩服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不得不纠正您的错误观点—耕种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而是一种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我们失去了粮食,就什么也干不好,那粮食又是哪儿来的呢?是辛勤的农民的的劳动成果。如果不是他们洒下的汗水,我们能足食吗?如果不是他们黝黑的皮肤,我们能丰衣吗?通过耕种,我们能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不是吗?您怎么说他们是卑微的呢?恰恰相反,他们默默无闻的伟大精神,是任何人也无法超过的!

或许我说的太多了,您不会生气吧?在这样一个机会上,我已经把我该说的说完了,希望您还能够接受我的意见,做一个完美的“创始人”,领着20x的“新生”,向着朝阳的方向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子的烦恼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嘿!告诉你们一个特大新闻:孔子要穿与时空隧道,来给我们当老师啦!

一大早,孔子就来到学校。只见他头上扎着一个高高的发髻,留着一把长长的白胡须,穿着长袍,脚蹬一双黑靴子。他走路非常慢,后面还跟着两个弟子,一个抱着一大捆竹筒,另一个拿着笔、墨和戒尺。孔子一进学校,很是惊讶:怎么满院子有这么多又高又大的“石头怪物”?校长见了,连忙上前迎接,十分热情地说:“哎呀,这不是大思想家孔先生吗?快里面请!”说着就伸出手想和孔子握手,孔子却忙把手往回缩,十分严肃地说:“男女授受不亲,这万万不可呀!”校长只好无奈的把手放下来。领着孔子去教室。一路上,孔子每上一个台阶都要提一下长袍的下摆,走着走着,脚踩住了衣服,孔子就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长叹了一声:“呜呼哀哉!”他又怕别人看见了笑话,连忙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接着走。

终于到了教室,这时的孔子已是鼻青脸肿!他把弟子拿的东西放在讲桌上,看见墙上有一大块黑色的木板,不解的问学生:“这是何物?”我们说:“那是黑板呀!是老师用来写字的。”孔子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似的。开始上课了。孔子打开竹筒,给我们读上面的文章,我们却什么也听不懂。孔子见读学生们听不懂,那就写吧。于是,他就拿出笔墨纸砚,让弟子磨好了墨,他拿起毛笔往黑板上写字,字还没写出来,墨水却洒在了衣服上。我们实在憋不住了,就哈哈大笑起来。整个教室嘈杂得如同戏院里一样。孔子拿起戒尺,装着要打人的样子走下讲台,一迈步,脚又踩住了衣服,幸好一位同学扶住了他。

无奈之下,孔子只好来到校长室,对校长说:“时代发展太快了,我还是回去吧!”说完,穿越时空隧道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子电影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4037 字

+ 加入清单

客观而言,《孔子》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一部工整流畅的准文艺片,本不该有什么太大的波澜;但作为万世师表的人物传记,成为舆论焦点也不足为奇。真正有价值的争议,是冷静的声音、相对理性的批评,以及可以探讨的诚意和余地。胡玫导演在《孔子》开拍时就说过“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情,这或许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无论如何,电影主创对《孔子》的诠释还是充满诚意;无论他是圣人,还是凡人,“孔子”在当代都需要知音;在这个时候,通过电影去讨论甚至争议《孔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诠释圣人:理想主义者的实践论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个圣人,这是早已定评的历史。回到彼时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政未果致力于教育事业,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圣人也是人,要食人间烟火,有生老病死的问题,更有理想和现实的权衡挣扎。反之,圣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是因为能凭借智慧超越这些羁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造周围的世界。影片的说服力,精华与窠臼都来自于这个矛盾。电影开头,孔子以倒叙的形式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就是一个老人在回忆从前走过路,为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做总结。

还原历史,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和人物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一部电影想要做到人人都服气,势必要旷日持久下很大的功夫。电影《孔子》为了尽量立体、丰满、客观、合理地描述孔子,可谓苦心孤诣。影片有多处打动人的地方,孔子参政、护主、重民生、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比如,“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男人的见义勇为,只要有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去做。

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他从来不考虑做这些事情“小我”收获了什么,而是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朝着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发展,隐恶扬善,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国。他用智慧和反对派、既得利益者沟通迂回。从来都是言行一致,用事理去说服人,用行动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折服。

片中,有两个细节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傀儡的鲁定公感叹孔子,说孔子不会装糊涂,处处得罪人,非要一意孤行施行理想;二是,孔子向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求教,老子大意是说天下事物有其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面对君上的消极劝导,和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都没受太大影响,而是继续积极前进。孔子在鲁国没能实现理想之后,奔走春秋列国,带着一干不离不弃的弟子试图去寻找新的支点,继续践行自己的主张。阻力、压力把他淬炼成更加顽强。

影片最后,孔子回到了久违的鲁国,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是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但这不等于孔子放弃了理想,不过是转换了一个方式罢了: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生命毕竟有限,必须通过教化来影响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主张才能万古流芳的进行下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既是一个圣人远见卓识的高明选择,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长时间的挫折之后,最后唯一正确的精神出路。“圣”和“人”再次合为一体。

二、走下神坛:双面孔子的局限性

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

导演之外,作为主演的周润发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个人,因此他曾几番拒绝。对于当初(2007年)的拒绝,周润发说:“因为第一稿里孔子有光环,我演不了,我觉得我不仅要演一个圣人,而且也要演一个人。第二那个孔子太年轻,就是用电脑特技我也扮不像。两年后我再看剧本,从51岁开始演,我觉得合适”。从接手出演《孔子》那一天起,他就已经走在他表演生涯里最险峻的钢丝上面。光靠众多的文字资料,历史典籍,去判断孔子的心态、气度、言行,需要耐心和领悟能力。周润发演绎的孔子,既没有把“普通人”孔子演得单板生硬,也没有把圣人孔子演得出神入化,不可企及。落魄潦倒之余牵马而出,被马撞到在泥水里,起身后哈哈大笑的豁达;被困山谷,缺粮缺水情况下操琴明志,却把最后一口肉汤分给弟子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形似,而是深入骨髓的通达。

当人们在争论着《孔子》上映宣传期间,周润发一跪再跪的八卦新闻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炒作、噱头,用恶搞来争夺报纸头条,为电影造势。却很少有人想到“克己复礼”的故事,周润发想复跪礼,除了入戏太深脱不开身,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气质已经钻到孔子那个时空里,也想把人拉到那里一起感受。再说表演,周润发的演出使得“圣”和“人”的衔接自然而稳健,有很强说服力。他的倾心和努力,对达成这两个矛盾而又互生的“双面孔子”,作了自信、有力的证明。

已经被岁月雕刻成一个老顽童的周润发,从大侠、游子、杀手、作家、赌神、黑帮老大等黄金时代的身份中突围,把自己的心态、气场有效收敛集纳,放到孔子生活的时代进行打磨、碰撞,小心翼翼地揣摩、分析、拿捏人物,力图把圣人的“圣”和“人”两方面作一个全面的领悟。因为《孔子》,在自己的从演履历上贡献了一次最正统、最舒展、最深沉的表演。这或许是岁月赐予周润发的时间财富,也是一个勤勉、稳健的演员,无师自通,用心体悟的结果。

把一个神圣的思想家、教育家,襟怀广阔、低调审慎的谦谦君子,拍成一个像邻居大叔一样的普通人,在观众的第一直觉上建立一个亲和、亲切的氛围,娓娓道来的故事,如沐春风的影片语境,让观众不因为历史久远,而和人物产生艰涩生硬的隔膜;同时,又要把圣人不同于凡人之处的“神圣”表现出来,人生态度,生活智慧,人格魅力,思想影响力融贯杂一起。周润发把这些东西具体而真切地“写实”出来,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去说服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周润发身上举重若轻的风骨,不是简单的清高自负、敝帚自珍,而是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明亮心境和执着坚守。可以这么说,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这是作为男人的孔子,作为生长在男权社会里的孔子的局限性,因为孔子是一个人,男人。

三、寻觅知音:孔子其实离我们很近

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

胡玫曾说“质疑声一定会有,一路都有人在不断地警告我,连我妈都说我,你这不是疯了,找死吗,干嘛拍这么一部片子?”。因此可推,胡玫大抵是敬仰孔子这个人,并对孔子形成自己的了解和想象,才会多年来东奔西走地筹拍这个片子,不然有那么多帝王将相等着她去演绎,何必要碰孔子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她用电影这个生动的表现方式,在一拨拨的观影人群里,找到孔子思想的知音,理想主义的共鸣。就先把自己变成了孔子的知音,电影是她的成品。电影《孔子》即便不能让更多人成为孔子的知音,也是胡玫从业生涯里的一个惊叹号。

颜回在冰河里一次次打捞逸散的经卷,最后殒命,就像《海盗电台》里狂热的电台DJ在海水打捞唱片一样,都是在为心中纯净的理想而献身;子路临死前“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念,则影响了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不断扶正官帽的陆谦这样的读书人、官员。这些细节的设计,纵然有想象的成分,但是这些弟子都是孔子和其身后完整的思想体系的知音,他们献身的是“道”、“仁”等这些看不见却可以实践的东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去融入生活,检验理想。电影试图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精神的再次发光。而演完孔子的周润发也说:“《孔子》跟现代人的生活、感情都是很近的。你觉得两千多年前很遥远,等你看完《孔子》你会觉得,孔子跟你是很近。”

如果说,一次观影经历就是一次和电影,以及电影里的主人公沟通的过程。那么从主观出发,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电影院里真要能走出一些“知音”,善莫大焉。电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可看性,认真看过,而且有独立思想的观众会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结语

《孔子》是一部商业意图的大型文艺片,有剧本略显仓促,台词不够严谨考究,古文和白话衔接得不很自然,很多地方对历史的把握、“合理的想象”不够稳妥扎实等很多不足之处,下的功夫还不够,不能让观众有效地吸收、消化,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拍惯了大型古装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还没能从电视剧的视角里转换回来,有些地方还是在用电视的方式来拍电影,放大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煽情过甚矫枉过正,而一笔带过了值得特写的心理转捩点。只是,电影本身还不至于诚意全无,不忍猝睹。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新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他边写作边参加长跑的事情。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争论电影《孔子》的是是非非,功败垂成?还是孔子本人、儒家思想,更多电影之外的东西?那些准备发言的人,都先来想一想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心中打好腹稿,大家的心态和气度都会变得友好豁朗起来,视野和胸襟也会为之开阔,建设性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电影《孔子》和圣人孔子的知音也会一个个生长起来,如果孔子在世,这应该他乐意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看完《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影片《孔子》,不论它拍得怎么样,注定都少不了一场口水战,实际上,自从传出胡玫要拍《孔子》的消息后,这种口水战始终就没消停过。

影片上映没几天,关于《孔子》的新闻也不少。王菲复出,选择了以《孔子》为平台,献唱一曲《幽兰操》;有人炮轰《孔子》的史实和台词错得离谱,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应;其中还穿插着周润发颇有些雷人的感言,据说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过,我是真的哭了…

在这场喧嚣、混乱的闹剧中,其实人们恰恰忘记了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的问题: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其自身的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难道只有靠这些炒作的娱乐八卦才能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屑于回答,也许是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不便,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都显得有一点暧昧。说起来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味道。

20年前,说到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趣味性,以及市场票房、赢利、圈钱之类,大家还是很不情愿的,要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儿,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有点耻于言利的意思。

现在似乎不必这样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物在发展中有时也会走到自己的反面,这些年,言利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言精神、理想、信仰的,倒显得理屈词穷,低声下气,有时还露出一点羞涩。

我们都经历过耳提面命的、灌输式的教育,至今,这样的教育也还没有绝迹,于是大家对涉嫌要教育我们的东西都很敏感,身体会自动生成一种抗体,进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纵自己的方式,以为我们只需要娱乐,这种自轻自贱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随波逐流、没心没肺、几乎完全物质化、只求一时快乐的日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过去讲反潮流,现在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坚持。我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的,更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

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孔子》中,孔子来到卫国,卫国国君问孔子:"卫国人多,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卫国国君继而问:"可是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了,国家还是乱,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人们!"这一段,也许是对当今中国的折射吧。

在《阿凡达》美国文化和电脑特技的强烈攻势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的上映期内,也许正体现了某些国人的良苦用心:重拾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孔子写的一封信格式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您好,也许您不认识我,那么我来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一名来自21世纪的中学生。也许您在别人心中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是您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您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您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从不曾离去。

我第一次见您是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您那高高隆起的脑门,充分显示了您的资深与博学,当时我心里就莫名地升起一种对您的敬畏感。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努力读书,将来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还不甚理想。直到走进了《论语》,我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您的谆谆教诲让我如沐春风: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使我深深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您的“仁爱思想”教育我做人应有高尚的美德;当我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时,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不能读死书……

有一次,上学要迟到了,我从家里飞快地跑向公交车(一种现代的交通工具),因为太累,上车就占了一个座位,却没看到一位老奶奶正站在我的后面。当时我一转头,没想到书包碰掉了老奶奶的包,原本我是不想帮她拣的,但一想到您的“仁爱思想”,又立即帮她拣起来,还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奶奶,老奶奶直夸我有礼貌,把我夸得怪不好意思的。那一刻,我懂得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内涵,理解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深刻含义。

谢谢您的著作,有了它们,我才会与书交上朋友;有了它们,我才了解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它们,我才有如此多的感慨。

我相您的著作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伟人。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崇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孔子名言名句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思而后行!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孔子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还有一次, 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我可以拜他为师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与孔子相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书生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门前讲《论语》——不自量力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夫子游列国——净是礼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孔子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然而观影归来,大家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黄石广电影迷成员们在华夏电影城集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这个时段多出不少,而且很多都是穿着校服来的学生们,看来纷纷开始放假的学生群体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电影院的主力人群。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孔子观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故事一:孔子误会了颜回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 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孔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最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潜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盼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着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资料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透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孔子的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这部电影讲述公元前七七O年——公元前四七六年,外有戎狄入侵,内有诸侯割据,周天子失去权威,社会动乱、礼崩乐坏;诸侯车间竟相称霸,战火连连,纷争不断,而孔子正是生活在春秋后期的鲁国。他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他在鲁国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世间不容其推崇。他曾多次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最终年迈之时返回鲁国,在失意中离世,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

时至今日,他的思想在我们现在的21世纪具有很高的评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教育原则,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此,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

结合电影《孔子》,我受到如下启示:1、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才可能正确实施因材施教。2、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从教育教学上要善于启发诱导。4、从学生出发,用爱来温暖学生,热爱学生,敬业爱岗,为教学奠定基础并储备内在动力。5、提升自身的素质,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因材施教,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的所有真理都是经历时间的磨砺才站稳脚跟的,正如孔子的儒派思想;并且所有的真理都不张扬,它是慢慢潜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所以朴素的也只有是真理了。最主要的,真理其实很普通,正如春耕,秋收,日起月落它不会披上羊皮,迷惑人们,它只是支持着事物最根本的本质,而没有半点虚假。孔子之所以比凡人更高一层次,因为他是安贫乐道之人且早已领悟天地人之道,应该说这就是君子的表现,所注重的是心灵世界,而凡人为名利操劳,图的是物质世界,简而言之:凡人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由此一想,要是没了孔子,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正是有了孔子的真理,世界变得靓丽了起来。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自己只把自己当成浩瀚的宇宙中一颗没有光亮的小行星,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有关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孔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在世,谁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可实现这些需要走一大段并不平坦,荆条丛生的坎坷的路,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勇敢坚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唯有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才能在遭受各种困难,遇到各种危机时迎难而上,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退缩,即使再大的苦难,只要勇敢坚强一点,也是可以过去的。有时候,要努力几次,也能成功,就像孔子。再一个国家中穿梭,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当中有必不可少的失败,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一个能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苦难的人,才是最精彩的,闪闪发光,令人敬仰。

我过的事丰衣足食的生活,从未尝试过外面的艰辛,我也有远大志向,有一颗爱国的心,总是幻想着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一切起来就滔滔不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没有付出行动,平时一遇到困难就轻易退缩,在远大志向的道路上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但从未在失败中前进,奋发。坚强和勇敢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的动力桨,但我还没有拥有,不知不觉偏离了轨道,坚强和勇敢这两个字眼和我很遥远。但我相信,我会从此时此刻开始,努力把方向重新调整过来,让坚强和统一与我同行,像孔子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庄子故事,流放百世;孔子名言,启迪心智,感受那深邃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孔子名言名句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礼之用,和为贵。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过,则匆惮改。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有教无类。

3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朽木不可雕也。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4、不学礼,无以立。

6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7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0、巧言令色,鲜矣仁!

81、不迁怒,不贰过。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8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9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孔子的形象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文化的创造者,是我们大家印象中的圣人。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严格、严厉、严谨的人。但在周国平写的《孔子的洒脱》中,看到孔子在和四个学生聊天时,有三个学生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歌唱。孔子听罢,竟谓然叹道,他曾和曾点的理想一样。我很惊讶,在我印象中孔子是很严谨的人,没想到他也那么追求自由。不过孔子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不洒脱呢?

有人说孔子的外貌其丑无比,甚至还有人说孔子像个丧家之犬。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外貌也罢,人类最重要的不是内在吗?孔子的外貌可能不是很好,但他的内在很美,孔子他公正、有修养、有常识、知分寸、谦虚,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会不耻下问地请教别人,就算成为了老师,有三千弟子也不会骄傲,这让我足以崇拜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您好!很高兴能够给您写一封,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高兴。不知该怎样称呼您呢?您是那么的知识渊博,让人和蔼可亲。所以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孔爷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话是多么的熟悉啊!如果没有您,哪里还有这样的名句?如果没有您,哪里还会有以“仁”为本的己想?如果没有您,那谁还能当我最恭敬的历史人物呢?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您身上,我也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春秋时代,您被人们尊为“圣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多人,您是多么受人民爱戴。您学识渊博,大家有问题都会向您请教,但是您仍然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您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您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虽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但您却答道:“有事必问,有什么不对?”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还有一次,您的弟子问道:“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字’”,您说到:“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您的身上,真的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啊!

一个外国人曾经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说的榜样不就是您吗?不!您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敌的教诲啊!

现在,您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您的“儒家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无数代人。

尊敬的“孔子爷爷”,您永远受到我们大家的敬重,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最后,愿天堂的您一路好走。

永远敬重您的一位中学生

20XX年5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舞剧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287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视阈中的孔子,被赋予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孔子的艺术形象,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展示塑造。然而终其一生,孔子的基本“职业”却是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孔子开办书塾,教化学生,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教育成就,奠定了他万世师表、教育宗师的地位。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舞剧《孔子》,把孔子作为师者的形象演绎得生动鲜活,淋漓尽致。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形象,在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唤起人们的诸多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师节的当天观看舞剧《孔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里谈三点感受。

一、舞剧《孔子》是对孔子教育宗师形象的成功再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唐代韩愈此说,已经成为关于教师职业职责的不易之论。舞剧《孔子》着重突出的就是孔子的弘道。

春秋乱世,列国纷争,生灵涂炭,人心涣散。孔子进谏以仁,推行礼制仁政。“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论语》有58章谈论“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多达109次。舞剧《孔子》的“序”篇,以恢弘而沉静的执羽舞,表现孔子对“仁”的思考。“仁”是什么?在孔子看来,关键是要爱人。《论语·子罕》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唯有爱,才有仁,才有天下的和平与大同。

第一幕《乱世》,孔子以“仁”上谏,却遭到“臣”的百般阻挠和羞辱。孔子不屈不挠,坚持弘道,舌战群儒。其果敢勇毅,非区区只会读死书的腐儒可比。“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时代的读书人,有相当的社会天下的责任担当。对比孔子,面对时下一些仅仅把教育事业当做谋食饭碗,对工作对学生缺乏温情和关怀,甚或把教育当做赚钱工具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反躬自省?

然而,仁政的理想在乱世之中,显得那么的孤独而不合拍。面对“臣”的叛乱,“公”怯懦惊恐,百姓流离失所,孔子再次踏上逃亡之路。饥饿的难民被“臣”以口腹之需百般戏弄,孔子坚持操守,不受嗟来之食。面对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他不禁仰天长叹:道何在?仁何在?

第三幕《大同》,以美轮美奂的幻境,演绎了孔子理想的乌托邦。杏坛上,孔子弦歌讲学,众弟子虚心受教。大道学说和仁的思想,如和风细雨,如兰蕙芬芳,使人沉浸而滋润。《玉人》舞,托玉言道,借玉讲仁,表现像玉一样纯洁无暇的道和仁的境界。这是孔子的理想,美好而令人向往,然而因为是梦,在带给观众神圣愉悦的同时,却有水花镜月的虚幻感萦绕心头,使得梦破的忧伤交织其间。第四幕《仁殇》,表现乱世之中孔子大道与仁政的幻灭,是悲剧的高潮。十四年周游列国,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艰难坎坷尝遍,却仍是大道微茫。孔子有失落有惆怅,然而怅惘之中却依然不弃不休,执着追寻那微邈的大道之光。终其一生,孔子问道求仁,把弘道和推行仁政当作不可推卸的己任。这份担当,使得作为教书先生的孔子显得伟岸高大,使得师者的职责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

时局动荡,孔子离鲁。周游列国,是为了继续寻觅知音的“公”,推行自己的理想学说,然又何尝不是身无所安的仓皇奔逃?坎壈岁月里,孔子耿耿于怀的是大道和仁政,不敢忘却的是师者的责任。路途之上,休憩之时,孔子随时随地不忘教诲诱导学生。《孔子》把孔子的师者身份演绎得非常充分。对弟子个别讲解,因材施教;与弟子探讨辩论,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第三幕的大同幻境中,孔子杏坛之下,抚弦作歌,教化弟子。又浴乎沂水,风乎舞雩,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这幅蓝图,不正是每一位师者的理想愿景吗?

二、舞剧《孔子》中的女性与孔子的女性观

《孔子》中,“妃”是杜撰的艺术形象,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孔子向“公”进谏,遭到“臣”的阻扰。孔子舌战群儒,终究仍被阻隔,万般无奈,心灰意冷。此刻,“妃”出现了,她美丽纯洁善良,对孔子毕恭毕敬,以舞问仁,又把孔子的谏书送到“公”的手里。无奈“公”只对“妃”的美貌感兴趣,沉溺美色,无心朝政。“妃”惆怅而失落。把沟通天庭的重大使命交付给弱女子,或许首先是出于舞台表演的效果需要,但根本上也投射出中国古代人政的脆弱和无奈。汉代以来,华夏政权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和亲之举,不也是这种痼疾的体现吗?北宋欧阳修批评昏庸的汉代帝王以女子和亲之举的荒诞可笑,说“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孔子》中的“妃”,纵然一心向善,尊师问仁,但在战乱之中自身尚且不保,又能有什么作为?“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欧阳修《明妃曲》)。男权社会中,女子纵然有奇才宏略,终究不过是男性的点缀。“妃”在叛乱中的被欺凌和无助,仿佛是女性悲剧命运的一曲挽歌。而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使舞剧《孔子》更具有悲剧的撼动力量。

《孔子》中还塑造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就是孔子的母亲。在孔子连遭挫折的时候,他的母亲及时出现,以亲情、信任和温暖,给落魄孤独的孔子以抚慰和信心。这两位女性角色的设置,似乎彰显出编剧对女性的温情和敬意。

历史上的孔子,对女性的态度称得上是冷漠的。《论语·阳货》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这句话的解释之一,是把“女”当做女性来理解。如果这样,说明孔子对女性似乎并无好感。这是《论语》中唯一正面提及女性的文字,态度却是如此。舞剧《孔子》塑造的两位女性,充满温情、母性和正能量,是正义的化身,是爱的源泉,是男性在孤独无助时的慰藉和支撑。这和孔子的女性观有着明显差异。孔子如果泉下有知,不知是否能认同编剧的这种创作意图?

三、舞剧《孔子》与历史孔子

经过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演进,历史上的孔子,已经被赋予太多的内涵,太沉重的使命。因其如此,当我们谈论孔子、想象孔子的时候,会联系到蔼如春风、循循善诱、铁肩担道,果敢勇毅、万世师表之类的字眼。而舞蹈是一种身体艺术,要借助形体语言和肢体动作,在音乐、灯光和道具的配合下,以舞动的韵律推动情节、传达内心,演绎故事。可以说,舞蹈是舞剧唯一的语言,是舞台上无声的台词。

整部《孔子》的演出,节奏紧凑,色彩鲜明,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加上音乐、灯光和舞蹈的高度契合,给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剧目。然而,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舞台上飘逸灵动、轻舞飞扬的孔子,我有好一阵子不能适应。当然,演员的表演是一流的,舞蹈功底深厚,角色把握到位,表演细腻精美。令我不能适应的,是舞剧灵动的形式和传统的孔子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从现场观众的小声议论和陆续推出的评论文章中,我发现这种困惑不独我个人为然。“孔子会跳舞吗”?类似的发问,虽然有些调侃玩笑,却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凡一定的艺术形式,应当有它特别适宜的表现内容,或许也会有一定的题材局限。作为一种艺术,在选择题材、创作剧本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到其宜与不宜呢?舞剧《孔子》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最后,若论白璧微瑕,就是剧目中孔子的形象似乎缺少变化,从序幕的仓皇奔逃,到最后的演绎《幽兰操》,孔子历经十四年的周游,遍尝艰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应该在演员的表演中得以展现。或许这样,舞剧《孔子》所塑造的孔子,才是更加血肉丰满、更加接地气的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孔子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2428 字

+ 加入清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编收集了孔子关于教育名人名言,欢迎阅读。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2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中庸》

3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31、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论语•子路》

32、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33、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34、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 《论语》

3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论语》

3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7、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论 语》

38、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论语》

3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4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 《论语》

41、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4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43、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 《论语》

4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45、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46、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4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4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4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5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5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5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5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5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55、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5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57、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58、 知耻近乎勇。 ——孔子

59、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6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61、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62、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63、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6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65、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66、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 《论语》

67、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68、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69、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70、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