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阅读牵动我心开头【汇编11篇】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离不开书,由此可见,书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经典收获未来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078

作文

11

篇1:阅读牵动我心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阅读,尤喜在傍晚。常常是伴随着夕阳的足迹,走进书房,翻开书。阳光透过窗帘,橘黄色的光线立刻拥抱着我,陪我在书海中荡漾。

首先,我进去了书香苑中。是啊,除了苏轼还有谁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除了杜甫还有谁有“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胸怀;除了杜牧还有谁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抑郁不平之气。这些都是诗人一生的写照,虽然他们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放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去学习。

接着它又把我带进了小说苑中。在这里我惊慕于《简爱》中女孩的顽强坚韧;惊叹于《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勇敢无畏;敬佩于《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气概;惊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执着、坚强、自强不息。

随着夕阳沉落我渐渐的又进入了寓言故事里。品味着寓言语言幽默,体会寓言带给我们的深刻含义。《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晚;《揠苗助长》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要想成功,就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这些深刻的含义让我在成长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落日即将收起余晖,从山的那一头徐徐滑落的时候,我也合上书本。望着即将昏暗的天空,细细回味着在这溢满暮色的气息里,我惬意的合上书本久久抚摸,如同与一位多年的挚友交谈。

是啊,当我伤心时谁能如书般给我安慰;当我委屈时谁能如书般听我诉说;当我无聊时谁能如书般给我乐趣。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它陪伴着我读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同时它也给予了我太多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阅读牵动我心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幼时的我懵懂无知,但自从读书识字之后,阅读渐渐地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书籍厚度的不断增加,蓦然发现阅读已渐渐步入我内心深处,深入骨髓,刻进灵魂,我才终于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高尔基说过:“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白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孟德斯鸠也曾说过:“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红楼梦》,我感叹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一个豪门大家族的由盛而衰,一对情投意合的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演绎的是一场凄惨的爱情,更是当时社会的悲剧;读《三国》,我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佩服关羽的正直、善良和义薄云天,也佩服曹操的海纳百川,统一祖国的远大抱负等;读林清玄的《清欢》,我总觉得文字太美,流水与清风对于我而言仅止于大自然的馈赠,用笔描述,那是万万不能做到的,而文中的文字却像流水,哗然有声,又像清风,惬意舒心……

读的越多,才懂得越多,后来也才知道世上存在的所有真理,都来自于问,也止于问。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请教。有一次,孔子到太庙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很新奇,于是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应该要细细去品味字里行间所隐藏的细腻的情感,去揣摩蕴含在作品之中的人生哲理,去探究作者留给我们的问题,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去感知书本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欢愉。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炎热的夏季,蜗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倚靠在向阳的竹椅上,或是闭目养神,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或是遥望远方,尽享眼前满山苍翠带来的凉意;或是手捧书籍,让自己浮躁的心在书海里得到洗涤净化。此时此刻,我想我是愉悦的,是惬意的,是幸福的,当我阅读时,心中的苦闷就会不知不觉地消散。宁静的午后,拿上一本书,坐在树下,品着微涩的绿茶,鼻翼间弥漫着淡淡的书香,细细揣摩那字里行间的真实与美好,你会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请让我们打开心中的那扇门,让书香浸透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步伐变得平静,不在急促,让阅读牵动我们的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阅读牵动我的心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忆不起从何时我开始喜欢上阅读,也说不清曾阅读过多少篇激扬的文字,朦胧中,蓦回首,才发觉那些飘逝的光阴里,跳跃的文字常常伴我。风亦好,雨亦罢,皆成过眼浮云,生活中,明眸里,唯有美文是流淌过心田的小河。

某报刊曾有一篇谈“阅读”的文章这样描述:“阅读是最个人的事,往往会自然地使人从生活中扮演的种种角色回到自我,直面人生,直面良知。”现在想起来深有感触。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一个人变坏变俗太容易了,阅读是自我拯救、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最佳途径。阅读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阅读的水平、吸收的程度与读者的自身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联。阅读可以走马观花、可以信手拈来、也可以字斟句酌,纳入精髓。这便如饮茶,初饮时味定是苦的,待自我修得如仙境界,方才品出茗的芳香。走马观花地“阅”我称之为“糙阅”、汲取精华的“阅”我称之为“精阅”或“谧阅”。

“阅”是需要用眼和手的。用手来翻动闪光的华章、用耳来闻纸张簌簌的声响、用眼来直面跳跃的文字,这一掀一观一聪之间,在脑海里就形成了永久的印象;“读”是需要用口和耳的。用口来吟咏文章的诗赋韵律、用耳来倾听作者思想在寰宇中的回响,用心来咀嚼人生的哲理,这一吟一闻一悟之间,在心灵里便产生了永久的共鸣。这“阅”由手——眼——脑、这“读”由口——耳——心的玄微过程,则非读者不能够体会到的绝妙,倘若你有心在这过程中加以在曲径通幽的林中或是碧空下的原野或是漾着蛙鸣的田头散步的优雅姿态,锻炼身体、心旷神怡自不必说,陶冶情操、修心养性也不必论,但只说你的鼻翼中也会充满大自然的馨香。

阅读的视角是多元化的。从古到今,由中到外,从大世界到小家庭,由宏观社会到微妙的内心世界,包罗万象,无所不容。报刊杂志的卷首是我研读最久的,别人用十分钟可以看完的文章,我却要用半天的时间,毫不夸张。我先逐字逐句反复阅过,然后踱着优雅的步子大声地诵,抑扬顿挫,怡然自得,一遍不能过瘾,还要反复揣摩,最后要逐字逐句抄录下来,才肯罢休。这可能就是“愚”者自娱的最佳方式吧!因此,我静默的小屋显得极尽鲜活。随文章的研读,每到情感真挚处流泪也是常常有的,比如《卖米》、《声音的温度》、《我的世界下雪了》……这泪毫不矫揉造作,百分百发自内心,这是涤荡灵魂的泪水,是穿越心田的清流。

我阅读愿记录美文,不单纯是为了留作日后重温,关键是为切身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玄妙构思和快乐感觉,每抄写到精华之处,我便会掷笔而叹作者的睿思,我的思想也会追随作者的笔锋渐入佳境,我由一个忠实的读者生发出想做一个纯粹的作者,我自知雏翼稚嫩,但我欣喜,是阅读引领我开始了“质”的飞跃。

自从做了的忠实读者,才寻回一个充实的自我,快乐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阅读牵动我心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书像良师益友,无时无刻都牵动我心。

从小时起,我便开始尝试着接触些许启蒙书籍,那些不论是凶狠的大灰狼还是善良的小红帽,不论是化蛹成蝶的丑小鸭还是机智勇敢的士兵,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了我睡前的“必读之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般,带我领略世界的美丽与神奇,带我领略美妙的童话世界,使我流连忘返,难以忘却。

长大了点,似是脱去了稚嫩的壳,使我捧起一本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孔融让梨的礼貌大方,黄香温席的浓浓孝心与刘晏正字的聪明伶俐。更为我打下了牢靠的地基,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大展宏图,扬帆起航。

少时,仍是带着些许懵懂。逐渐阅读起些许名著,也似是早了一点,像看故事般看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著作,是它们用桃园三兄弟与一百单八将的团结仗义,让我赞叹不已,无比钦佩;是它们用林冲与赵云的英勇神武,冲锋陷阵,让我心惊胆战;也是它们,用吴用,孔明的有勇有谋,机智灵敏,让我感慨万分,自叹不如。也许,仅仅是因为书籍的力量,才让阅读牵动我心。

现在,竟连那些许的懵懂都已被时光抹去,只给了我,成熟与冷静。我开始利用为数不多的时间来阅读,来夹取一些有着文字较为优美的世界名著,《简爱》的悲惨故事使我为之同情,葛朗台的小气使我为之气愤,鲁滨逊的顽强使我无比钦佩,格列佛的奇妙经历使我为之神往,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历程使我敬重万分。在那段时日里,书成为了我唯一的朋友,在学习之余给我学校给不了的精彩体验。正是因为有了书籍,才使我从厚厚的书堆中抬起头来,变得更加快乐与自信。

谢谢书籍,让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成为一个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中学生,更感谢书的陪伴,使我走向成熟,走向理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为书籍,阅读牵引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阅读牵动我心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犹记得小时候,常伏在爷爷的膝头,爷爷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身前架着一个小桌子,上面只简单地摆了一把茶壶,两个杯子,一个小鼎和几本书。爷爷的大手在小桌上摆弄着,不一会,茶煮好了,一开,便溢了一室茶香。小小的我望着爷爷,爷爷的目光便透过氤氲的白雾,柔柔软软地洒了我一身。

我捧着一杯茶,喝着,觉得苦,便倒掉了,爷爷的目光从书中抬起来,看着我的小动作,也不恼,只是再次安静地看书,见我无聊,给了我一本《三毛流浪记》,也不管我看不看得懂。嗬,那时只觉得好玩,硬生生把一本全是字的《三毛流浪记》啃完了,虽然有一大半的字不认识。

这是我和爷爷在一起读完的第一本书。

爷爷有好大一箱书,那时不会数数,只觉得好多好多的书。我问:“爷爷,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爷爷回答:“是,也不是,我还没看懂呢!”

我没能和爷爷一起读第二本书,因为爷爷去世了,他那一大箱的书,都归了我。

妈妈不同意我把爷爷的书带回来,不是不敬重爷爷,而是觉得死者的东西,不吉利。我死死地护着书,那时也不懂书的意义,只是单纯地想把它们留下来。

妈妈最终妥协了。

我蜷在床的角落,一看书,就不由自主想起爷爷,似乎还被他那柔软的目光注视着。

爷爷没有走,在我心中陪着我阅读,陪着我成长,陪着我感悟生活。

童年很短,一瞬就过去了,爷爷和爷爷的书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爷爷最爱的一本书上,有爷爷的一句话:把读书放心上,它能让你为之所动。

爷爷没有正式上过学,但那句话,我视作名言。

清晨,窗外阳光正好,我正在用心读书。

[阅读牵动我心作文两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阅读牵动我心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我迷失在阅读中。

“宁静致远,向善而读。”因为这八个字,我放弃了浮躁,选择在经典中吸取精华。

真正开始读的第一本书,是《雷雨》。那是一本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双读本,我只花了三个小时就读完了,合上书抬起头的那一刻,有一种无言的情绪在心中漾开。一种别样的人生,让我曾经疑惑不解。到如今,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我只觉得受益匪浅。那种不平等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让人窒息。

后来渐渐地爱上了读鲁迅先生的书。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觉得先生的那雷电之笔写出来的文章,真真的是天才之作。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读到这里,我不禁莞尔。先生的文章啊,初读时浅白稚嫩,细细品味,却又觉得这是神来之笔。再如“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是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避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对于此句我觉得非常诡异,或者说魔幻又有深意。“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熏。”我只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但他真正好到哪里,我却也是说不出来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却也不是那么好懂的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我读鲁迅先生文章过后,最大的感想。

稍大些,我慢慢开始读外国经典。初读《格列佛游记》,我被作者想象力所折服,也仅仅只是佩服他的想象力。到后来父亲问我读出来什么,我只是笑着说我好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呀。父亲一脸惊讶,“你难道就没有读出那种奇幻想象后的政治见解吗?”我大为震惊,立刻重读。得到父亲的提示,再读时对于作者某些荒诞的言论也就开始理解了。说实话,外国的名著我现在这个年龄,真的不是能特别理解,仅仅能领会其中一二而已。然而父亲给我的方法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多了,也就理解了。

读《傲慢与偏见》,我看到了一幅优美的英国乡村画卷;读《老人与海》,我知道了什么是硬汉;读《哈利。波特》,我只觉自己置身那个雄奇瑰丽的魔法世界……

阅读是一条纽带,牵引着我去领略这个风云跌宕的世界,带着我感受人间冷暖,引着我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阅读牵动我心,我随着心的指引去虔诚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阅读牵动我心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在灿烂的阳光下阅读,聆听风吹书页的声音;喜欢在蒙蒙大雨中阅读,与小草一同呼吸空气的清新;喜欢在夕阳下阅读,同晚霞一道感受那份火一般的美丽。

这些小小的幸福,冲淡了成长的烦恼,留给我舒畅的自由。那淡淡的书香,总是那么迷人,我顾不了什么,只顾着在书中寻找自我。即便是迷失了方向,我至少可以体会到那份寻找的艰辛,和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认识了东汉末年名叫曹操的一个人,他有勇有谋,胸怀天下。古人与我们隔着千里时空,传来阵阵书香,只有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跳动。

捧读《红楼梦》,“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写下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林黛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丫环晴雯……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一怒一笑,仿佛都在眼前。

你看,《飘》里的女主人公思嘉的勇敢、顽强、乐观向上,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当她彻底失去生活中拥有的一切事,她抛开心灵的创伤与悔恨,相信“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阅读会让我在某个时刻开怀大笑;阅读会让我在某个时刻泪如雨下;阅读会让我在一瞬间喜欢上那个人物;阅读会让我在寒冷的冬日感到暖暖的春意。阅读,真的给我太多太多,是阅读牵动了我的心,让我在树的世界了感受世间五味。

捧着书本嗅着墨香,看向窗外绿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阅读——牵动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阅读牵动我心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我还是一个幼童时,有几分淘气,一点都不喜欢念书,最讨厌的就是去别人家做客。但别人家的孩子来我家做客,总是避不开的,看着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背诵唐诗宋词时张口就来,母亲总会用手戳戳我的小鼻子:“学学人家,多看看书,别每天只知道玩!”而我却不懂事的朝着妈妈发出不耐烦的“哦”的声音。

后来,我才尝试慢慢自己去阅读。这下可让我大开眼界。阅读的过程中,书籍带我去看辽阔无垠的草原,让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动物朋友;带我去看湛蓝神秘的大海,让我看到深不见底的水下还有这么多宝藏;带我去看浩瀚的宇宙,让我认识到原来地球那么渺小,而宇宙那么宏大,无边无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很快背上书包上学去了。庆幸有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她常常教给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什么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有人问她,她是怎样知道的?她笑笑,告诉我们:“我是看书知道的,它会让你学到很多知识,结识到很多新朋友。”于是,我又发现了另一片“新大陆”。我为沈石溪笔下的动物们的恩怨情仇而牵肠挂肚,因杨红樱眼中笑猫的世界而浮想联翩。

阅读犹如品茶,你会为它的清香而陶醉。合上书本,余香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阅读牵动我的心作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文学泰斗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余秋雨:“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这句话至今还印在新版《文化苦旅》的扉页上,特别引人注目,足以见得余秋雨先生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余秋雨先生的文学成就,自然不是我们这些茅庐还没出的小辈所能评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带着自己的观点阅读这久负盛名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恐怕大多数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苦”字上面,从何而苦,为何而苦,有多么苦?这的确引人深思。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虽然“苦”字惹人眼目,但真正的聚焦点却在这个“旅”字上面。

如将《文化苦旅》比作一个健壮的人,“苦”可做皮囊,让人一眼便能发现其感情如何,“文化”可做肌肉,填实充盈整个构造,而“旅”,是脊梁骨,矗起整个思想与灵魂。

怀着敬意,掀开目录,我倒吸了一口气,这份大手笔,的确值得在群雄并起的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四川都江堰,敦煌莫高窟,上京龙泉府,风雨天一阁……单是这些听过没听过的古迹,就囊括了大半个“文化中国”,甚至是“文化世界”,更别说在后面还涉及了极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第一篇“牌坊”却不是什么有名的地方,而是作者的家乡。“牌坊”带着些许怀旧的情调。这种象征女子贞洁的物品,在其柔和又含暗劲的语言中土崩瓦解,在一方淳朴中建立起对新女性由衷的赞美。

“道士塔”应该算是此书中作者痛心至极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莫高窟在近代悲惨遭际,冷峻的写实性语言丝毫不显悲惨,顶多透露着些许惋惜,但字里行间浓烈的爱国之情与痛心疾首的愤恨之意,任谁也不能忽视。

“旅”,在路上,也在心中。“巴金百年”就是一趟心灵的旅行,走进百岁老人巴金先生的人生,用旁观者的视角看文坛巨人巴金,其中透露出来的沧桑,着实让人叹息。

仅仅粗略读了一遍,便带给我这么多惊喜,这让我更加有兴趣深究下去。

“宁古塔”带给我莫大震撼,其中描述的大清王朝,让我心生惧意。

“宁古塔”自黑龙江宁安市写起,穿过时间空间,剑头直指大清王朝残酷制度的眉心。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熙编撰《四库全书》,加上明清八股文、文字狱,一代一代的文化摧残,原本盛况空前的“百家争鸣”,到明清,衰零飘落。掩卷长思,“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又何尝不是让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一蹶不振?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开放的新时代。

文化,藏于人心,却始于大地。文化的广度在地理位置,深度在历史背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仔细推敲,前者的价值要远远大过后者。《文化苦旅》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深厚,若非有自己的亲自体验与感悟,怎会有如此大手笔的佳作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阅读牵动我心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毫无疑问,阅读是有趣的。但小时候的我,看书总是被动的。关于小时候被母亲逼着看书的经历,实在是不堪回首。

以前母亲总是拿着木条逼着我背《唐诗三百首》、《三字经》。虽然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对我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迫于压力,还是只能装成一副特别喜爱的样子。要说真正开始爱上阅读,还是要从我开始读《安徒生童话》开始。关于那本书的记忆,时至今日,我依旧无法忘记。

那是我开始读的第一本彩绘书。那个时候还小,不知道里面在说些什么,只知道看书上面漂亮的公主激起了我作为一个小女孩的兴趣。此后一段时间里,我特别痴迷于王子公主的故事中。不识字的我,每日要求母亲为我读上一篇,便是我极大的快乐。《安徒生》、《格林童话》,使得我的童年都沉浸在美好的童话故事中,终日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住进像故事中的那种城堡。

后来上了小学三四年级,我开始尝试阅读彩绘版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起先是把我着实吓了一跳。毕竟满脸是毛的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西游记是一本恐怖小说。但是到后来,随着自己的不断长大,我也开始喜欢上了吴承恩笔下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三藏。我也开始为他们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感到揪心;我也开始为他们而打抱不平;我也开始为了故事的情节而久久不能释怀。

到后来小学六年级快毕业时,因为痴迷于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母亲为我购来了二十四本名著。于是乎,我便开始喜欢上了小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毕淑敏的一句话,让我开启了在小说新世界的新旅程。说真的,我也曾为要看完那二十四本名著而头痛;我也曾为那一篇篇冗长而乏味的文章而感到心烦;我也曾为作者高深莫测的文字而感到无奈。然而,在抱怨的同时,我又不得不感谢小说:正是小说,让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正是小说,让我在费神的学习后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快乐的园地;正是小说,让我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了一丝的暖意……

再等到上初中时,我又爱上了那唯美的宋词。陆游的一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让我不觉的为他的一番衷情而感到赞叹;苏轼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不禁为他豁达的胸怀而自愧不如;李清照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让我也不觉的为那暴风骤雨过后的残花落叶而感到怜惜。我曾与友人争论,唐诗与宋词,谁更胜一筹?朋友觉得定是唐诗要好,毕竟不失为中华的国粹之一。可我觉得不然。唐诗固然是好,却终比不上宋词的万丈豪情和小家碧玉。因此,宋词成了我心头的最爱。

书籍不仅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良师。阅读,伴着我经历了无数的伤心亦或是开心。阅读,一个简简单单的词组,却能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给予我明确的目标;能在我浮躁狂妄的时候,告诉我怎样保持低调;能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给予我以最好的陪伴……

回首成长的日子里,阅读带给我太多的感动。现如今的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心似乎也在不断的变得浮躁和冷漠。也正是因为阅读,才能让我始终勿忘初心,做最本色的自己。

冰心奶奶有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仔细想想,也并无道理。确实,唯有阅读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充实,变得更加的冷静、成熟,唯有阅读才能使我们在如今的花花世界里找到最初的自己。

阅读,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每每都牵动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阅读牵动我心征文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文学作品是打开了一扇窗,阅读生活是打开了一道门。

阅读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走近了我的生活,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晚霞逐渐隐去的时候,总喜欢洗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打亮台灯,然后在阳台上虔诚地掀开一片书页。任庭前花开花落,阅读中的世界却始终如一的精彩。

我相信作家是用感情用心灵去写作的,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异域展现给我们。每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面前就冉冉升起一片落日的大漠;每当读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面前就展现出烟雨江南的水雾纷纭;读着《瓦尔登湖》沉入梦乡时,我总成为了书中的主角;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含着热泪振臂高呼……阅读停留了时间,连接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连系了作者与读者的双眼与心灵。

“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诚挚,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尊重与敬意。

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我看到了一个集市,肮脏的街道,粗鲁的肉贩,逃课的孩子。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那个举起手掌游泳的孩子已深深地印入我心中。这是沈从文的《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语气如此平淡自然,就好像领着我在那一条道路上行走。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那一年,沉迷于哲学、心理学、《圣经》的我就这样惊醒了。抽象离我远去,我看到了自己贫瘠的思想。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躲在泡面房里的一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觉得,这些年来的阅读来得太轻易,太丰富,就像隔窗看花,拙劣地想象他人的梦。这种阅读太廉价,就显得毫无分量。多年来的积累,写出来还是一纸空文。我的阅读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写日记。写下生活中平凡的细节。走进了染满泥污的市场,亲眼 看肉贩子如何将零钱一张张铺在猪肉上,亲眼看鸡贩如何吹弄鸡屁股,亲眼看那行人如何将唾沫一口啐在泥污里任车辆驶过。那一夜,我跟从文一起阅读。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

是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是教会我们去阅读生活,教我们重回坚实的大地。当我的手在日记上游走时,我想我真到了一扇门面前,这儿,我读了,我写了,这才是阅读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