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有传统意义的礼物合集19篇

孝道是我国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孝道作文

浏览

5641

作文

85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三个“更”突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与稳定性,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

文艺是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文艺在传承经典、输出文化、彰显大国自信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文艺工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入实践,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群众带来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文化观念与文化行为。

在文化传播中创新文艺工作,打造优秀文艺节目。文艺工作承担着文化传承与输出之大任,在传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要时时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文艺工作者犹如文化自信道路上的引路者,引导大众去传承我们悠久的辉煌历史、去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了解我们先进的现代文化。以央视文化类节目为例浅析文艺类节目对传播文化,夯实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作为文化输出类节目《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以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吸引广泛的观众去了解我们的文化,认识我们的文化从而真正信任我们的文化。《百家讲坛》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典型节目,创新科教知识传播形式,让文化传播更有趣、更有意思。《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文艺节目的形式传播我们优秀的诗词、诗歌文化。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此类节目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经典走向群众,让美育教育滋润成长。同时,此类形式的美育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于古人实现了古今对话,让我们在古人的诗词言志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国家宝藏》则是以各地博物馆为主,展现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受《国家宝藏》节目的影响我每到一个城市便先去当地博物馆看看,现如今依旧清晰记得在上海博物馆时保安大哥给我讲述馆藏文物历史时的自豪与自信。

在文化传递中沉淀文艺工作,塑造精良文艺作品。文艺工作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扬之重任,任重而道远,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是能引发共鸣与反思的,是值得反复琢磨与思考的。如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空中几位年轻人的选择和命运,看完电影不仅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一心为国的爱国精神,而且不由思考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我们这代人能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文艺工作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需沉淀自身、需静心坚守初心、用心打造作品。现如今流量明星、各路网红等占据各大空间,真正静心打磨作品的却寥寥无几。实际上,流量明星应承担传播文化之责任,多加积累,厚积薄发。各路网红也应承担传播文化之重任,植根文化,用心表达。“大师、大家,不是说有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因此,文艺工作者要静心、用心,努力去打磨精品、塑造经典。

文艺工作要想推动文化自信,必须走进实践,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必须于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深入民心的经典;必须“创新+静心”,用心用情用功发扬优秀文化、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文化意义:在节日中回归传统,增强文化使命感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就像其他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一样,也是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比如端午节吃什么,做什么,南北各地就不尽相同。

端午节食俗中除了全国各地共享的粽子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区喝雄黄酒,湖南常德、张家界等地还吃糍粑,江汉平原一带吃黄鳝,山东、江西等地吃茶叶蛋,河北地区吃印有五种毒物花纹的五毒饼等。长江黄河以南人们包粽子都用竹叶,而北方地区多用芦叶。这些均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在端午的习俗中,消灾避疫、驱邪避魔是最原始的主题和最主要的动力。例如喝雄黄酒,《白蛇传》里有一个情节讲的就是许仙听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现出了原形。这种建立在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基础上的节日主题,自古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端午节习俗是人们对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期盼。它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而变化。从对辟邪驱瘟主题、舍身报国或舍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开始,逐渐又通过各种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既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得以长盛不衰。

端午节之所以特别受到民众的喜爱,还源于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认同。纪念屈原是端午节最鲜明的主题之一。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便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将诗会与赛龙舟活动相呼应,更能够体现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大融汇的今天,守住自己的身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高尚的品格,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作文:传承中华孝道传统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发见的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长辈也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却仍然需要。

一个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谓五常,是家庭和睦兴旺的根本。然而因中国近代的衰败,今人将古代的一切思想视为封建思想,称不适用于今世。于是不讲孝道,导致很多老人无人赡养,并引起诸多社会及国家问题。

中国诸子百家思想虽各异,但无不注重孝道。如今中国可谓每一寸肌肤对孝道都充满了饥渴。老人渴望孝道,因为其急需人赡养;中年人渴望孝道,因为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老年;孩子渴望孝道,没有孝道也就没有慈爱;社会渴望孝道,没有孝道,社会将变得冷漠;国家渴望孝道,没有孝道,国人将不忠于国。华夏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据守本土四千年而不被异族所统治、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繁衍五千年而至今不衰的民族,何也?孝敬祖先,忠于国家。不讲孝道,则家不为家;不忠于国,则国将不国。不忠不孝,四分五裂,华夏何以存在世界五千余年!

近代有人称:“中国古代孝道意味着绝对服从,是愚忠愚孝。”这种观点以偏概全。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又称“君为轻。”怎能称儒家思想中君对臣有绝对的支配权?关于孝顺,孔子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又称:“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如此怎能称古代孝道意味着绝对服从、是愚忠愚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孔子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果然,上世纪批判孝道的人在他们老后大多受到了其子女的虐待,几乎没有人享到天伦之乐,其子女不孝行径之恶劣在中国历史记载中从未见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不孝子孙占大多数,而我们却依然诋毁孝道,莫非又要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如今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养老不可能,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出路。莫非只有等到老去那一天,子女不管不顾、凄凉等死之时,才会明白孝道的深意?我们离不开孝道,如果认为古代孝道有问题可以进行修正,但如果只是一味诋毁孝道无异于自掘坟墓。今天社会问题实因不孝而起,非孝道不能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十岁的生日,一个整十的岁数,怎能不让我心花怒放呢?再说,每逢我的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都会给我准备小礼物。像“扬帆待发”的小船啦,“展翅高飞”的雄鹰啦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小玩意儿也多起来了。早晨,我躺在床上,心里在猜测着:今天,爸爸妈妈又会给我准备什么样的小礼物呢?一定是比往年更好玩的玩具吧。起床后,我故意提醒爸爸妈妈:“爸,妈,今天是我的生日。”他们冲我微微一笑,说了声:“知道了。”就各自干活去了,表情挺神秘的。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爸爸为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就连忙问:“爸爸,生日礼物呢?”“在这哩。”爸爸说着,从背后掏出一块破旧的手表。“什么,这就是生日礼物?”我睁大眼睛诧异地问。“一点不假!”顷刻间,我一天等待的那股激情被从头到尾浇了冷水,十分懊丧,同时也略有点气愤。这时,爸爸的微笑不见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开始耐心地给我做解释说明:“你知道吗?这块手表是曾祖母祖传下来的。在当时,人民的生活十分贫穷,能买得上一块手表,是多么令人眼馋的事。当时,曾祖母为了能掌握时间,教育子女珍惜时间,就咬着牙花钱买下了这块手表。这块表一代传一代,如今,我把它送给你。这个手表走时精确,到现在,还是‘宝刀未老’。它虽然很旧了,但是它是我们家里的传家宝!”爸爸给手表上足了发条以后,又接着说:“你听,这个表的响声多么清脆悦耳,嘀嘀嘀……”爸爸越说越激动,我专注地听着,渐渐地,我不再讨厌这块表了,反而越发喜欢它了。我拿起这块表,高兴地说:“爸爸,我明白了,谢谢你。”爸爸听了,嘴角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份奇特的生日礼物,我觉得比什么都好,因为它不仅是祖传的,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爸爸的心意,他是要让我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是呀,只有抓紧时间,只争朝夕,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多拾珍贝。在众多的生日礼物中,我觉得这份礼物最奇特,也最弥足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九月九日,为传统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成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星期天的下午,我做完作业后,就去马路对面的广场跑步,刚来到斑马线,就看到一位老爷爷持着拐杖正要过马路,他用艰难的脚步向前走,一辆汽车从远方缓缓驶来,按着喇叭,一点也没让礼的意思,我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到老爷爷的身边,把老爷爷拉了回来,老爷爷说:“谢谢你啦,小朋友!”我摸摸头,羞涩的说:“老爷爷,谢谢您的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是直接扶您过马路吧。”说完,我就扶着老爷爷一步一步慢慢地朝马路对面走去,紧接着我继续沿着道路一边跑步一边哼着小曲儿。

大约过了20分钟,跑累的我正往回家的路上走着。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个瘸腿的老奶奶,驼着背,还一直不停地咳嗽。见她这般摸样,不忍心的我赶紧过去扶她回家,送她到了屋里,老奶奶表扬了我,说:“小朋友啊,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们学校的老师还有家长把你教育的真好。”我一听,脸红了起来,说:“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今天是‘老人节’,也是我们帮助老人的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帮助老人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的礼物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我的爸妈对老人一向孝顺,虽说不上晨则省,昏则定,但也是事事都尽心尽力地安排周全。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和我陪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了一个特别的重阳节。重阳节前夕,妈妈特地为老人们安排了一次旅行,去杭州风水洞和宋城游玩,老人们可高兴了!一路上老人们谈笑风生。到了杭州风水洞,景区里形状各异的石钟乳、一眼望不到底的溶洞、一条条可爱的娃娃鱼老人们看见这么多他们不知道的东西,都发出了阵阵惊叹。

事先早就为这次旅行做足了功课的我,此时充当起了家庭导游,把我网上查的,书上找的关于风水洞各个景点的传说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一讲解。听了我绘声绘色的讲解后,他们更是连连称赞大自然的鬼虎神功。杭州宋城是外公梦寐以求的地方,听说这次要到宋城,别提有多□了。在宋城,我仿佛又看到了欣欣向荣、热闹繁华的宋代:房屋都是宋朝时的样子,工作人员都穿着宋朝的衣服、街上到处是热闹的小吃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我仿佛觉得自己是穿越到宋朝的历史之中了呢。

外公来到宋城可就活跃了,就跟个孩子似的立刻去买了小吃,一边吃着小吃,一边还给我们讲开了宋朝的历史。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我们那里看的名叫《宋城千古情》的精彩的魔术表演!舞台上,旖旎的灯光加上舞者的精彩表演,使大剧院不时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啧啧称赞:演得太精彩!

晚上,大家和几位老人一起吃了团圆饭。看着老人们一个个都□得红光满面,笑着,说着,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瓣,每根皱纹里都漾着甜甜的笑意。爸妈也因为能让老人家高兴而特别高兴。我心里想着,原来老人们的快乐原来如此简单,孝顺也是并不是一件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的礼物作文300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将在这一天纷纷涌现。比如: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陪他们郊游、散步、登高、吃重阳糕、赏菊等。多为老人做好事,让她们吃好,穿好,住好,儿女报答养育之恩等;让老人保持精神愉快。我们华阳镇的社区还把老人们聚集在大坝院一起吃九碗;坝坝宴。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绽放,一阵阵笑语飞扬,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坝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是啊!爷爷、奶奶们风风雨雨几十年,历经坎坷,为儿孙们创造了良好物质生活的环境,很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要常回家看看他们,哪怕是陪他们说说话,洗洗碗筷,他们也会高兴地像小孩一样。我的外婆、外公就是这样的,重阳节这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婆、外公时,他们已经返老还童了,他们还陪我唱歌、玩捉迷藏呢!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我们学校也应该组织九九重阳节感恩教育活动,要为老爷爷、老奶奶们服务:送一句祝福、泡一杯茶、送一个礼物、敲一次背、听一个爷爷奶奶的故事、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敬爱的爷爷、奶奶们:祝您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重阳节登高的意义精选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 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夏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为阳数,故称重阳。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会”。此俗源于一个古怪离奇的避邪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有详述。从魏晋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阳风俗犹盛。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为最著。此山汉时建有一亭,晋元帝渡江传说“马化为龙”,遂命此亭为“化龙亭”;山侧有梁达摩古洞,游者甚众,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庆十年(1805),由胡兰川太守(江宁知府)等府县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有制军、抚军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楼”,长夜明灯,既为导航灯塔,又可观览胜景,被远近百姓誉为善事。

重阳节,南京人喜食重阳糕,“或粉或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称骆驼蹄”,饮菊酒,赏菊花,制重阳旗赏给儿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时鲜盒,谓“重阳节盒”。

如今人们逢重阳也欣然登高,但不为避邪,而是欣赏祖国壮丽河山及建设新貌,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 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十二岁生日生日,今天也是我第一次在家开生日会。所以我感到特别地高兴,当我在班上所邀请来参加我的生日会朋友时。当朋友一一来齐时,我感到格外的高兴。

当生日会开始时,唯独一位我最要好的朋友—嘉慧却姗姗来迟。门铃突然响起,当我走去开门时我发现一个人站在那儿那位就是嘉慧。我只见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真让我感到生气。

当我把朋友们所送给我的礼物拆开时,我发现嘉慧根本就没有送礼物给我。这时我的心就好像被一把火燃烧着似的。于是我便开始对嘉慧不理不睬。

当生日会结束时,大家都各自回家了就只剩下嘉慧一个人。这是她才把她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我。当我把礼物拆开时,我打开来看时原来那份礼物是一本相簿里面记载着我和她所经过的点点滴滴。

我看着那本相簿时我的眼泪在我眼眶里打滚。最终我的眼泪还是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我这是才明白原来嘉慧为了要给我这份礼物所以每天不眠不休得为我准备。所以我会非常地珍惜这份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统文化重阳节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有宏伟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有美丽的神话,如女娲补天……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府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意义的重阳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

倾城!我早早的起了床,便开始想好,并用笔记录下来,今天我一定让爷爷奶奶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第一件是帮爷爷奶奶收拾房间整理衣服,第二件事是帮奶奶爷爷捶捶背。第三件事是晚上,嗯跟爷爷奶奶,讲些故事,倒洗脚水,泡泡脚。等等。……

中午阳光明媚,我们一起吃完饭后。我带着爷爷奶奶一起去碧洲公园游玩,我们一边欣赏着河边上各种各样美丽风景,一边吃着东西。不一会儿,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来!我想起爷爷奶奶出门的时候忘记穿厚的外套了,于是我和哥哥一起牵着爷爷奶奶的手,我们匆匆忙忙的赶回去拿了衣服给爷爷奶奶穿,奶奶,夸奖我们说:真懂事!

晚上我和哥哥一起煮了几个荷包蛋给爷爷奶奶吃,奶奶笑的合不拢嘴,妈妈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奶奶尝了一口笑道,这味道真是太美味了,简直是无人可比啊!吃完,我和哥哥一起为爷爷奶奶揉揉肩捶捶背,讲故事,表演等等,奶奶笑着说,今天,真是一个,很开心,很幸福的日子,对我和哥哥来说,这更加一个很有意义的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有意义的礼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台步步高学习电脑,那是妈妈去年暑假妈妈给我买的。

二年级的时候,我就特别想买一台学习电脑,可妈妈总说太贵了,电脑的事儿就再也没有提起过。

一转眼暑假到了,那天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精心的挑选了几本作文书,又买了三年级的字帖和口算题卡。该买的都买完了我和妈妈正准备要走,一个推销学习电脑的阿姨却叫住了我们:“我们正在做暑期活动,现在买步步高电子教育产品,我们就有精美的书包相送”。本来我和妈妈就想随便看看,可是那个阿姨说,现在学习电脑特别受学生们得欢迎,而且这种的电脑都可以用到高中,还带有扫描笔,难题扫进去就可以解答。后来那个阿姨又说现在得家长都忙,孩子没人教,而且有些英语许多家长都教不了。阿姨的最后说的那句,英语许多家长教不了,彻底征服了妈妈,妈妈问我:“妮妮你是不是一直想要的就是这种学习电脑,我暗喜,难道我今天还能收获到这台我日思夜想的学习电脑,我立刻点点头,那个阿姨一看我点头,趁着妈妈犹豫,又说了一大火车学习机的好处,妈妈一狠心,一跺脚,我的学习电脑竟然轻而易举到手了。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要爱惜这个贵重而又有意义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在街上看见到处都有“和睦、尊师、节俭……”等标语,我疑惑不解。今天,学校正好观看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的视频,我终于懂了: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街道上贴的宣传语原来都是祖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我迫切地想知道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急忙返身往回跑。我一进家门,正好撞上爸爸,爸爸看我跑得满头大汗,就问我:“儿子,你跑这么急有什么事吗?”我结结巴巴地说:“爸-爸,我们的家风和家训是什么?”爸爸眨了一下眼睛,问:“你为什么要问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训?”我对爸爸说:“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写有和睦、尊师、节俭……的标语后,就想到了我们应该也有家风和家训吧。”“哈哈!”爸爸笑了起来,接着爸爸把家里人都叫了出来。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从书房里拿出一幅字出来,用手轻轻地摸了摸,郑重其事地交给我,然后严肃地说道:“儿子,请你和姐姐把这幅字打开看看。”我小心地与姐姐一起将这幅字慢慢的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书法字:厚德载物。我和姐姐看着这微微泛黄的书法字,陷入了沉思。爸爸说:“他的意思是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君子要像此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是我们的家训!你们可要好好琢磨琢磨。”

我想,我们家的家训应该是让我们谢家人不断学习,提高修养,以宽容、良好的品德对待人和事。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和姐姐相对一笑。我在心里暗暗对子说:“从今往后,我要更加努力,不断进步,争当美德少年,发扬我们家厚德载物的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历史浩若烟海,华夏文明灿烂辉煌。一代代人的经验,积淀成这伟大的传统文化

——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段“圣德教育,改变命运”的纪录片,看完后,我百感交集……。

纪录片的内容是这样的:故事一开始就以世界各地的灾难引出“想要救现在的世界,必须回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的观点,专家认为:只有代表中国精神和灵魂的传统文化才能改变现状,端正人们的价值观。而这伟大的传统文化,在西文的影响和侵蚀下,几乎要后继无人了。所以我们要领悟“儒佛道”的核心思想,并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弘扬伟大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经久不息。

看完后,一个个“仁、义、礼、智、信”的字眼还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

现在社会上有部分人的潜意识是西方的文化更先进,于是不断地“洋化”,甚至比西方人还要西人,比如说:那些崇尚所谓的自由而脱光衣服游行的荡妇;那些为了赚钱而使用地沟油的奸商;那些为了推销汽车而一丝不挂的车模;那些为了赢得一台电脑而脱衣服的女性等等。如果说这是求“自由”、为了钱,就不顾羞耻;那什么又是尊严呢?有部分人认为古代的东西听不懂、不理解就是糟粕,谁又能说不是这些人见识短浅呢!

我认为古代的文化十分伟大,不然汉语怎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就比如说“圣”字古代的写法由“耳、口、土”组成,“耳”代表要擅于听闻、观察,擅于发现;“口”代表要传播伦理教育;一个类似站在地上的弯腰的人代表要结合实际,脚达实地,付诸行动。

我们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消失于我们这一代,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宣讲优秀的古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3有意义的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了,我要给奶奶一个惊喜。

我们到了奶奶家,我说:“重阳节了,奶奶,我要煎几个荷包蛋给您吃。”奶奶笑的合不拢嘴:“好!好!我的小孙女长大了!”妈妈也会心的笑了。我便开始煎荷包蛋了,我左弄弄,右弄弄,忙的满头大汗,奶奶则在一旁欣赏。终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荷包蛋出锅啦!端到了饭桌上。我夹起一个荷包蛋,放到奶奶的碗里,说:“奶奶,快尝一尝您孙女的手艺吧!”奶奶尝了一口,笑道:“简直是无人可比呀!太美味了!我的乖孙女!我过了一个很开心,很幸福的重阳节!”

小朋友们,你们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阳节的礼物中学生作文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

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国庆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重阳节那天,我在放学回家路上我猛然间想起来今天是重阳节,我还没想好送给奶奶什么礼物呢。回家后,我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里,放下书包,从储蓄罐里拿出我所有的“私房钱”,由于平时大手大脚地花费,所以,嘿嘿,钱也没有多少,这里我也不好意思说。正当我拿着钱“偷偷摸摸”走出家门时,奶奶叫住了我:“乖孙女,到哪儿去啊,鬼鬼祟祟的。”“没事,我出去运动一下。”说着我像作贼被别人发现似的夺门而出。

一路上我不停地在思考,我就这么点钱能买些什么呢。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了,奶奶只忙着给家人编制毛衣手套,自己总是说熬一熬就过去了。我去给奶奶买一双手套吧,这样奶奶打毛衣时就不会感到手冷了。

我来到专门买纺织品的商店一看,这里稍微好一点的手套就要卖到一百多元,最好的更不用说了。我看看手里攥着的钱,正准备垂头丧气地离开时,售货员阿姨叫住我,和蔼地问我来买什么,我沮丧地说:“今天是重阳节,我来为奶奶买双手套,可惜我钱太少了,买不到。”阿姨亲切地拍拍我的小脑瓜,说:“你真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就冲着你孝顺这一点上,我给你优惠。”我如在黑暗中看见了曙光,那股兴奋劲又从我心底涌出来,“谢谢阿姨,谢谢您!”我挑了双有蛇图案的手套,奶奶是属蛇的,这双手套简直太配她了。我付了钱,兴冲冲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手套藏在背后,笑嘻嘻地走到奶奶面前,把手套递给她,说:“奶奶,祝您节日快乐,这双手套送给您,这样你打毛衣手就不会冷了。”奶奶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呦,乖孙女懂事了,晓得为奶奶着想了。”奶奶搂着我,久久不愿松手……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老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在这重阳节里,我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们一生。

[重阳节的礼物中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悟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阳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 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咱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咱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咱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咱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咱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礼物的意义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天空的礼物是风,大地的礼物是植物,情人的礼物是一束花,每个人的礼物都不一样。也随着时间而改变,礼物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送礼物?慢慢地,我了解到,礼物是带给大家欢笑,也带给大家惊喜。

从小到大,受到许多人的呵护和照顾,他们常送我许多贵重的礼物,我最喜欢的,是一只叫做“史努比”的小狗。我记得收到它的那天,我高兴地又叫又跳,跟那位阿姨一直道谢!那天是我的生日,许多人送我玩具或小电玩,但在许多礼物中,它是我最宝贝的一个!

我在打开礼物时,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这个礼物是什么东西,这我的心情很紧张,也很好奇,当我拆开礼物时,内心惊喜极了!我常看有意义的礼物时,马上和他说谢谢,并好好保存起来,在有需要时马上拿出来用。

每份礼物都对我很重要,每份礼物都是一份心意,他们跑到超市买了礼物,所以我都很珍惜,并且永远保存那珍贵又很重要的情感和心意。

这份礼物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在我心中发出了闪耀的火花,我为拥有这份礼物而高兴,因为这个礼物,所以在我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礼物的意义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4705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历史渊源: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此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演变过程: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的山岳崇拜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