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应该怎么写(20篇)

直面历史,反思战争,历史教材与和平教育是建构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征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4648

作文

1000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个千年古镇上,它有一个亲切的名字,它叫石门。在我的家乡有着许多特产和名胜古迹。特产有槜李、小湖羊皮、榨菜、杭白菊……名胜古迹有吴越交界、罗家角遗址、京杭大运河……每一样特产、每一处名胜古迹,都让我追求和向往。其中,我最喜欢京杭大运河了。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第一条人工挖掘出来的大运河,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大运河。他由北京直通杭州,全长几千公里。路经石门,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的,竟然形成了一个马蹄形。所以,我们叫它石门湾……

我家后面是一条小河,它是京杭大运河岔进来形成的。京杭大运河在岔进来的时候有岔进了另一个岔口。就这样,京杭大运河通进来形成了三个角。被我们孩子称作“三角洲”。每个角上都有一座桥,分别是工农桥·木场桥和马家桥,其中最有名的还是木场桥,因为它过去就是缘缘堂……

我和京杭大运河有着许多故事,钓鱼·游泳·打水漂……每一件事都让我难忘,其中让我最难忘的事情是小时候和朋友在京杭大运河的河边打水漂时的快乐情景。

小时候,每年夏天,我都会跟朋友来到京杭大运河的河岸边,拿起几块瓦片,比赛打水漂。一漂·两漂……瓦片向河对面漂去。当平静的河面被我们打破,泛出一圈一圈的波纹时,仿佛它皱起眉头说:“别来打扰我!”当我是最后一名时,我便会很生气,就往河里扔砖头,它只好无奈地溅起水花……

我爱家乡的京杭大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的传统文化,春联抒情作文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我高高兴兴地跑出了家门。

今天是除夕,爸爸,妈妈,我在家门口玩。刚走出大门,就看见门的两旁贴春联,上面写着: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朵花。上面的字又黑又大,外面有一圈金色的外圈上下两面都有好看的花纹。

“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去看邻居家的对联吧!”我建议道。爸爸,妈妈点了点头,拉着我的手一起去看邻居家的对联。我们一路上看着,对联各种各样,语句各不相同,有的是:“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有的是:“旭日融和开柳眼,春风摇曳送莺喉,”还有的是:“岁自更新春不老,花多增艳水长流”......我看的眼都花了,不管哪一种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我看着看着,手开始痒痒的,不由自主地跑到爸爸妈妈前面,做了一个鬼脸说:“妈妈,爸爸我们把家里剩下的大门都贴春联吧!”“好的,不过你不要乱贴。”

“保证。”我和爸爸,妈妈回到家里一起去贴对联。我精选了一对春联,站在一个凳子上,把双手举得老高,脚踮得不能再高的时候,对联才找好了位置。

“爸爸,快一点,我快坚持不住了。”我在门口外面高声喊道。我举着对联在外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爸爸拿着胶水才出现在我面前,我和爸爸一起奋力地把春联贴了上去。

贴完了春联,妈妈就神秘兮兮地问我:“贝贝,春联有哪些历史呢?”我摸了摸脑袋,想了很久说:“您来告诉我吧!”

妈妈笑咪咪地说:“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四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幅春联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原来,一对普通的春联,也有自己宝贵的故事。我真是开了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文化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难忘那些品读诗词的日子:一个人,站在小区弧形的拱桥上,赏着这一方宁静,借着月光,凝望着平静如镜的潭面,不禁想起诗人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遂即跌入了诗词的幻想。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纽带,贯穿古今。

做客李白,迷迷糊糊间悟到了他那“一人饮酒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对饮酒的狂爱。我知道:那是一种无伴也欢欢喜喜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一种不醉不归的热情豪迈;那还是一种属于放荡不羁的游子的仗剑天涯;那更是一种一瓢葫芦、一把长剑的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在酩酊大醉里仍书写着千古绝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怀?那醉酒的青莲剑仙仿佛又是那样接近,我仿佛又被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所撼动。

问道杜子美,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细细揣摩,终于品出了那家破人亡的凄凉,生于这个安史之乱、战火纷飞的时代,子美,这个苦命的“诗圣”,作的诗可谓论不尽的哀愁、道不尽的忧伤。八月,秋风怒啸,卷起了他屋上层层茅草,悲惨的是,仍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酸楚。就是如此可怜的子美,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酣畅淋漓,不愧为唐的著名诗人。纵观杜子美,他的一生,不正好映证了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吗?

却看苏轼,他绝不仅仅是开创了北宋文坛的豪放派,更是胸怀大志,当他40多岁之时,仍能写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何等的狂,词人仍欲像汉代羽林军一般“锦帽貂裘”,一展英姿,一展宏图。苏轼的豪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豪放,不拘格律又恣意汪洋,处处都透露着他的一种英豪之气。

中国,这个名副其实的诗歌王国,孕育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取之精华,去其槽粕。诗词这条中国文化的血脉源远流长,诗词如纽带,把中国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古往今来,诗词总能承前启后,开创又一方天地。诗词作为一条纽带,真是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承中国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物质和人事的变迁往往出人意料,它不似花开花落、潮涌潮退那般循环往复。它往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不为人知的。当杜甫和辛弃疾的头像被人恶意涂鸦。当他们严肃深思的表情被曲解甚至被随意涂改不被重视时,我们不禁要深思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原因。

曾经被人口口相传的《静夜思》被如今的学生改得面目全非。他们无非理解“举头望明月”的凄凉愁思,理不能体会“低头思故乡”时的撕心裂肺。高速的工业发展、时代的演变甚至让这些孩子们看不到城市的月亮,不能让这些孩子明白“月是故乡明”中饱含的痛苦和无奈。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沟通有更多的渠道,故乡的概念甚至在年轻的一代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试想,在这样一个“在家靠网行千里”的年代,思乡怀人之情怎能被人理解?由是,孩子不能理解“他乡非故国”的凄惶,不能明白“月是故乡明”的痛苦失落,他们看不懂杜甫眼中的忧伤,看不懂辛弃疾亡国的深切痛苦。

许许多多的人看不到这滑稽表面背后反射出的现代人内心的巨大空虚和文明的缺失。正因为如此,他们不能理解甚至轻视中国古代的文明,或许这种差距来自于历史演变中的代沟,但我们仍亟须改变现状。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应该变这深邃、绵长的过去感到骄傲,而并非一再沉湎于物质富足内心空虚的巨大人生缺口。我们应当摆正立场,这种随意可笑甚至滑稽的涂鸦不是创造性的体现,恰恰相反这正是一个民族病入肌理的巨大反映!我们应当积极地直面问题,寻求问题根源。

可以想见,如果问题不被解决,文明的流失继续加剧,那么终将有一天,人们不再记得杜甫忧虑天下的目光;人们不再记得辛弃疾舍身为国的赤胆忠心,甚至在孩子心里就会形成恶搞插图的认知。这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

回首一顾,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金戈铁马,马里河山,不要让这画面成为历史中的一粒尘埃,仍需我们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讲解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览结束,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文化的“巅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高峻、最绵长的一条山脉,而李白无疑是这座山脉的“最高峰”。他如站立在喜马拉雅之上的珠穆朗玛,俯视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也代表着这片天地中“最精华”的一切。

李白,有着中国文化的豪情。伏剑击国,游历天下;散尽千金,挥洒光阴;结交八方豪士,纵览天地无垠;万里江山任由脚步踏遍,无边江湖任由心灵驰骋。在李白的眼里,自己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天地由我一人连。地虽广阔,我也能恣意奔腾,天虽高迥,我也能尽情遨翔。李白的豪情,是西域的情调与中原的古典的融合,包罗万象的盛唐甚至已经盛不下他的豪情,李白的豪情,理应存在于整个天下。

李白,有着中国文化的志向。李白一直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直都想象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李白希望以自己的学识与才华,名震江湖,出入朝廷,整顿纲纪,兼济天下,将这一最伟大的盛世延续至千秋万代。

李白,有着中国文化的傲骨。李白不愿意以科举入仕,在他的眼里,这样会玷污他的才华。而他最终也如愿以偿,凭着自己的才华进入了宫廷,到了唐玄宗的身边,但他没有科举的背景,也就没有入仕的资本,他有的只是皇帝的青睐。同时,李白并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御用文人,他想要有真正的权力,也想要以布衣之身谋求权贵的平等。可是经历了“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呼来不上船”之后,无奈的李白只能呐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最终,赐舍放还,结束了他短暂却传奇的宫廷生活。

李白,有着中国文化的无奈。看似风风光光的赐舍放还,却标志着李白梦想的破灭。曾游历天下的他只能“欲渡黄河冰塞川”;曾胸怀大志的他却只能“但愿长醉不愿醒”;曾一身傲骨的他只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但现实的世界与他的世界相差甚远,即使是盛唐,也没有让他的世界发展壮大的土壤。

李白终究是属于盛唐的,盛唐一去,诗仙也就跟着仙逝了。但李白的精神不会散去,因为它不只属于盛唐,甚至也不只属于李白,它属于整个中华文化。在我心中,李白就是中国文化的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文化遗产。但你知道颐和园吗?就算你知道那你了解它吗,这次和我一起来了解了解它吧!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地处北京北郊外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颐和园的旧称清漪园,在1888年重建便改名为颐和园。在万寿山脚下有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房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被号称世界第一廊。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个各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廷区和内廷区的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则是苏州街的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中国文化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繁荣。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中国的各项事业腾飞不绝,中华文化的复兴也随之展现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面前。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历久!弥香,虽历尽沧桑,但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个体五彩缤纷的生活,人们对精神空间的选择,对文化的追求,永不休止。文化不绝,民族不灭,在此基础上,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首要任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的经典,永垂不朽。从昔日的古诗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不衰。

《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豪爽的诗词道出了毫不掩饰的对心爱人的爱慕之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忠贞,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

中国诗的辉煌是不可磨灭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精神思想空间,文化极度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墨子,孟子争相而出,儒家、道家、法家,百家兴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也奠定了中华文化坚实的基础。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开山鼻祖。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教化人最多的一派学说。《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短短几句反映出儒家教化人的真谛。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映出儒家以仁爱为主体,以礼治国。

五千的悠悠华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他的中间点上他一手创建了影响两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上的一个闪亮点,是中国文化的辉煌。

了解中国文化,就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哲理,丰富自己,使自己内外兼修,中国文化更是人精神上的灿烂文明,是寄托感情,抒发感情的途径,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取决于精神生活的总体水平。

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精神生活,热爱全人类文化遗产,思考人生问题,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尽一份力,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讲讲中国美食,民族风情等文化传统

第一组开始表演了,非常精彩。他们的节目是唱歌和图片欣赏,那歌声好动听,好美妙!

第二组为大家带来的是图片欣赏和资料介绍。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的剪纸表演,从阮冰怡和崔钦尧手中剪出的蝴蝶,像真的一样活泼可爱。

轮到我们这一组了,我很紧张,恐怕会漏字或说错。我悄悄的鼓励自己,静下心来,认真的讲了一遍,没想到一字不差。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我讲完了,教室里立刻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高兴的真想跳起来。

后面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同学们看的是不亦乐乎!

走进经典,走进传统文化,我感受到了中国民族的悠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姚导,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共度着美好的时光,下面我们一起去游览北京的故宫吧 !

旅客们你们还不知道吧!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宫殿是以金碧辉煌的彩画;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它的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999间。宫内先收藏珍贵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进100万件,故宫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北京处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数不胜数,希望旅客们有时间去慢慢欣赏!

谢谢大家我说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元宵节我和妈妈看舞龙,我看见那望不到尾的布龙,就像一条无尾龙。好不容易看完布龙,我想回家了,但是又“飞”来了荷花龙。荷花龙把我的脚给勾住了,不让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们舞龙。

荷花龙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绳子,这条“绳子”是由许多人拿着假荷花构成的,。之后来了一条板凳龙。这条板凳龙是很多人举着板凳从我们眼前“飞”过,此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他们相敬相爱,他们住在荷花村。这年荷花怀孕了,过了是十来月,孩子却没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个男骇。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他好喜爱,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人看见了,就喊着:“你生了个龙种。”过了很长时刻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作了数十丈的长龙,飞上天空。自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百姓为了它,就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搞笑,你也能够查一查,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多么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世界文化遗产”满分作文65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号称“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就坐落在湖北,可我这个小小湖北娃还是第一次来游览。

从逍遥谷上山,一路迎着溪流,溪声也时时变换着调子。再往前走,一个个小瀑布带给我们一次次惊喜。瞧,水是那样清,水底岩石上墨绿色的青苔仿佛就浮在水面上;水是那样静,一群天鹅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哩。哟,逍遥谷的主人猕猴现身了:一只、两只、三只,一群、两群、三群……真热闹!瞧,那只调皮的小猕猴要去捡拾游客放在溪边的美食,猕猴妈妈一把拽住了它。它可不服气了,使劲儿往前蹿,好一个馋嘴猴!

猕猴的喧闹声渐渐远去,我们来到了紫霄宫,这里一片肃穆。一群须发飘飘的青衣男子,神色庄重,时而凝神静立,时而奏乐吟唱,时而翩翩起舞。浓浓的檀香从大殿飘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妈妈告诉我,这里正在举行道教法事活动。武当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不,它怎么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呢?

最难忘的还是坐缆车上武当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导游告诉我们,索道全长1500米,垂直高度600米。那么高啊!缆车门关上的那一刻,我不由得闭上了眼睛。缆车缓缓上移,怦怦直跳的心也稍微平静了些。我忍不住睁开眼睛,真奇妙,两旁高山似乎正随着我们在雾海中沉浮;朝下看,人流不见了,山路不见了,只见云翻雾涌,茫茫一片。

下了缆车,我们直奔金顶。仰望那笔陡垂下、层层叠叠的石阶,仿佛是玉皇大帝为普度众生挂下来的天梯。登上天梯,如腾云驾雾一般……上到金顶,极目远眺,武当山八百里风光尽收眼底,“七十二峰朝金顶”,果然名不虚传啊!群峰起伏,犹如海涛奔涌。这“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壮观景象,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君临天下”的气魄。

“武当山,我来啦!”群山一次次回应着我兴奋的宣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越过长河落日,望见远处深邃眼眸,如深潭静寂,如暗涌滚动。如若呼唤着我。

到了俑坑,暗淡的光线,显得兵马俑格外的神秘,一丝丝泥土浑浑的温暖,一丝丝剑影如梭的寒意。从上俯视兵马俑。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方阵,排列整齐划一。纵观全场,兵佣神态各异,或蹲,或坐,或立;或矫首昂视,或眺望远方,或低头沉思。他们的眼眸深邃而宁静,眼前是万里江山的坚定,是守卫大秦的坚定。

那时他们所向披靡,凝视着他们坚毅且镇定的面庞,想象着他们的南征北战、浴血奋战的场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所向披靡、奋勇杀敌的飒爽英姿。那样的震撼的美,镇人心弦。

兵马俑雕刻得细致入微。身着甲片泛着微光,发丝流动着不同寻常的影子。再次听见那声呼唤,来自的是骊山的深处。被风吹入冰寒潭水。辗转飘飘,在呢喃,在轻吟。呢喃,你看秦风雄伟,天下一统;轻吟,你望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岁月沉淀却没抹去我们的文明。

我呼唤,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在岁月中,步步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耳闻不如一见。一直没有机会的我今天终于有机会亲眼领略到了。

刚进入一号坑,眼前便显现出了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来,内心不免被震撼到了,本以为对于兵马俑有一定了解的我在听完导游的介绍之后才知道,制作兵马俑的过程十分困难,并且在这么这么多的兵马俑之中,没有一张脸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还近距离地观察了兵马俑,在几千年前各项工艺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出精美的兵马俑,任谁都要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兵马俑军队的各项排列也让我们了解到了秦朝军队的纪律的严明,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对兵马俑更好地修复,让我们更好地探索那个在历史长河之中消失了几千年王朝的秘密……

已经离开了兵马俑坑了,但是它所带给我们的震撼怎么能够忘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我高兴极了。

博物院真是雄伟壮丽!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门上那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大字,金光闪闪,能反射出太阳那强烈的光来。我们进了大厅就去参观一号坑,一号坑可真大啊!长230米,宽度62米,第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而且出土的陶俑最多,由已发掘的部分来估计,其中应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40余辆。听妈妈说,这里可以放上万种兵马俑。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号坑,相对于“右写”一号坑而言,规模稍小二号是‘左军“,由弩兵方阵、战车方阵、车徒结合与骑兵混编的方阵和骑兵方阵四个部分组成。

最后我们参观三号坑,三号坑的规模较小,分成车马房和南北厢房,车马房有几辆战车,南北厢房是铠甲武士俑。

秦始皇兵马俑体形高大,数量众多,形象逼真。艺术师们运用写实的手法和高超的技艺,赐于了它的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千人千面就是秦俑造型的最好表达。秦俑的脸型可以分为国字形、风字形、甲字形、申字形等八种基本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秦国的兵源来自关中、关东、西南、北方等全国各地。

走出大门的时候,妈妈说:“兵马俑不是只有这么多,总共有上千万呢!”今天的收获真大啊!随后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文化遗产兵马俑中考预测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举世瞩目的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

在此之前,我想象中的兵马俑是进了大门,浮现在眼前的便是几个大坑。早已破碎的陶瓷残片堆放着,但听了历史老师一番激情澎湃的讲解后,便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想着一定要去里面看个究竟。

走进大门,参观的人群比肩接踵。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每个坑都是有房子的,进到一号坑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约有几百平方米的坑。快步靠近,才看到历史老师口中那雄伟的兵马俑。

排列整齐的兵俑一个个笔直竖立在那里,灰铜色中泛着青绿色。带上眼镜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是有表情的,而且每个动作,姿势都有所不同。有的表情严肃庄重,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半身卧蹲,如果他们有肤色的话,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

顺势再向前望去,见到几位考古队员身穿工作服,手拿探测仪器,紧密细致地蹲在空中考古,发掘着仍未发现的兵马俑。我随着人流从后门走出,前往下一号坑。

二号坑明显比一号坑小一些,里面还有一些残缺的兵马俑。据说是因为当时未完工,就发生战乱,所以就地掩埋起来。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名叫幸运星的一尊兵马俑了,他是单独存放在外面的,说是因为发觉时,因为它保存的完好无损,所以名幸运星。邻近细看,就连每一个发际线,指甲盖衣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表情严肃而又坚毅,眼睛温和而又深邃。

从博物馆出来,我不禁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时至今日,陶俑们坚毅的面部表情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700字以上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岁月,巍巍长城。长城跨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气魄雄伟地盘旋在中华大地上。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因此又称“万里长城”。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长城十分高大坚固定,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很宽,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城墙外沿上有两米多高的齿形墙,叫作垛子,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口,方形洞叫射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城台,这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可以互相呼应。

长城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地势险要之处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而连接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此后各朝各代都在原基础上进行修筑,我们现在所见的是明代的长城。

千里江山,万里长城。巍峨的长城已不再是一块块砖石垒起来的冰冷城墙,而是凝聚着一股磅礴不息的生命力量。多少次梦回长城,望见“九万里风鹏正举”,龙腾星河。长城是你我身上共同的温暖衣裳,承载着生命的温度,又书写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

那是浩瀚无垠的黄土高原;是易水潺潺的九曲黄河;是日月盈昃的世界之巅。于长城之上俯瞰万物,望红日初升,照遍山野,听泉水击石,叮咚作响。似是置身于千年之间,见证骄阳洒满金石长城,满江碧透,雕栏玉砌。从断井颓废到海晏河清,从山河破碎到山河无恙,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一代代人奋发图强,创造了伟大奇迹——中国。在一次次的风吹雨打中,中国更加坚不可摧。

十里行长堤,百里望细柳,千里望狼烟,万里筑长城,如长城般,我们心连心,便有了国;我们手拉手,便有了家。我们团结一心,凝聚中国力量,坚守属于我们、属于中国的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平生哪无爱国心?纵由一片热血丹心,捐躯报国、坚守不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丰富多彩,上到节日下到名胜古迹。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写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类的一些文章,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想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先要请全中国人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去了解别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丢掉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打个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对圣诞节比较感兴趣,而却越来越冷落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至于端午节的申遗产文化权给了韩国江陵,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所以,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所有的国人多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多宣传,多多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千万不要冷落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眼泪中的中国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你心中的全部海洋。

——题记

我说中国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建了华夏的高阁。

回望历史,我们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法躲避他们脸上长流的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明蹒跚的脚步。

你看,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泪,飘洒,你听,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泪,表达千种风情。

我听到阮藉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了成名”而穷途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怒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许正因为这些泪流满面的感伤文人,才有了它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泪,又几经流传,流逝在后人的眼中。我们无法忘却这些感伤的文人,他们对人世的种种必然丢失不能对之坦然,对人世必有的缺憾总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安宁于生活的定数,却既不能战胜世界又不能战胜自己,这样的现实于是只能由泪来承担。

是的,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悄然而来,终于流下了风雨摇曳中的身影,流下了永不干涸的泪,而对无数的后人来说,则是流下了一个长久的永远的标志,一个属于东方的文化情结,一个不息地祈祷着昌盛的记忆。泪,于是成为烙印,镌刻着中华的文化;泪,于是折射着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

我总是这样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害怕在泪眼中无法了悟人生,了悟中国的文化。

原来,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原来,小小的泪滴,我们看见过去和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畅谈中国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话有力地诠释了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让我就此畅谈我国伟大劳动人民的结晶——服饰文化吧!

畅谈中国文化,古代服饰必不可少。

古代发饰繁多多样,种类不一。有步摇,华胜,簪、钗、凤冠,笄、梳篦、扁方之分。看起来复杂多样,实际上却是一个人是否有显赫家世的象征。一个女子所戴的发饰,不但表现了她的身份地位,也表现了她庄重,优雅之程度。《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鬓,绾着朝阳玉凤挂珠钗。”发饰的繁盛,把她的人物形象夸张化了,也由此显示了她万贯的家财和泼辣的性格,也足以体现出她管理贾府上下的身份地位。发饰,是尊贵的象征。而林黛玉却是一身素雅的打扮,没有过多的发饰,却由此散发出“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之优雅。发饰是优雅的体现。王熙凤与林黛玉两人鲜明的对比,让我对中国文化多了一份认识。

畅谈中国文化,古代服装必不可少。

唐代女装是中国古代女装最大胆的一种,足以体现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襦裙服系,指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配披帛的传统装饰。这种穿法在唐代非常普遍,就有了“燕瘦环肥”之美。飘飘然的裙尾,长长的披帛,无一不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的工艺高超。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盛唐时更有袒领。袒领的出现,把古代女性美给形象化了。由此表现大唐的思想开放和繁盛程度,为我国古代文化添上辉煌的一笔。

畅谈中国文化,官服有颜色之分。

一个个朝代沿袭而来,就有了品色制度。品色制度是限制每一品官员该穿什么颜色的制服。官员品级越高,穿的颜色就越显尊贵,三品以上的可佩戴玉。品级不同,官服所配的颜色、质料、纹样是有等级之分的。颜色由浅到深,品级就由高到低,每一个朝代亦是这样沿袭这种制度,以致表现天子的尊贵,和官员所掌握的权力大小之分,可谈之处,我国古代品色制度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

行文到此,一个服饰文化对我国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诠释,更何况我国还有其他地方所体现的中国文化。我所畅谈的中国文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它确实是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五年级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来都向往莫高窟,向往它的故事。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的和尚来到敦煌莫高窟,时值傍晚,云游四方的他想找个地方安歇。当他不经意昂头仰望峰顶时,看到三危山金光灿烂,像有千佛显灵。激动万分的他手持锡杖,向金光虔诚一拜,决定在此筑窟造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将自己的信仰筑成一个个洞窟。年复一年,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如今,我就站在它面前,看着依山而筑、蜿蜒十几里的莫高窟。信步跨过洞窟的门槛,只见光线暗淡的洞窟中,不论是墙壁还是龛顶,甚至地面上,到处都绘有婀娜多姿的飞天、姿态各异的佛。几乎每个洞窟都有释迦牟尼及其大弟子的塑像,表情泰然自若,栩栩如生。据说敦煌莫高窟区域内有洞窟700多座,为什么古人要建筑如此众多的洞窟,而里面的内容又千篇一律呢?

仅仅是因为乐和尚所见的“佛光普照”吗?

不是的。我想那只是一个开始。古时的人们为了平安幸福,在精神上需要有所寄托,于是,宗教应运而生。人们把所有的愿望都寄托于佛祖,为表达自己的虔诚,在这里凿筑一个个洞窟,拓宽自己的信仰道路。这也许就是精神的皈依吧。

走出又走进一个个洞窟,我的大脑渐趋恍惚。光影、色彩间的匆匆变幻,似乎将我带入一个又一个时空。之前所见是青褐浑厚的色泽和豪放粗犷的笔触,此时忽转变为精细流畅的工笔,瑰丽的色彩,妖娆的造型,仿佛壁画上的人物、鸟兽、繁花一下子被注入了鲜活生命似的,所有的雕塑都像是有了脉搏和呼吸。我屏住呼吸,无法想象当年那么多的能工巧匠在如此荒凉干涸的地方,经年累月地雕刻、上色、绘画,忘我地描摹心中的佛祖和人间幻景的情景,我也无法感知曾经在这里长久驻扎甚至终老的能工巧匠的艰辛、寂寞与虔诚……

恍惚中又回到现实,我不知不觉走入第148窟。正对窟门,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像:侧身躺卧佛坛之上,两肩舒张,双足合拢,左手很自然地搭在身上,右手则垫在头部之下,表情自然,面含笑意,双眼微张,泰然自若。传说佛祖在向百千弟子讲经说法时,打坐的身体忽然如我所描绘的样子躺下。弟子们十分惊慌,叫师父也不应,结果众多弟子失声痛哭,只有几个年长弟子面目安详,喜悦地为佛祖恭贺:佛祖涅,代表着他将与天地融为一体,与日月同辉……

在世人看来,佛祖的涅神秘而不可信。世俗的人,谁又能对佛家和佛事了解得清楚呢?谁又相信成佛之人的精神和肉体能够如此和谐统一,进而升华到一个超自然的境地呢?大多数现代人的肉身被繁复琐事所围困,心灵被阴郁烦忧所笼罩,或拼命工作,或埋头苦读,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折磨。而当我们看到、想到涅的佛祖时,不知我们的心灵会不会受到震撼。

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太深,底蕴太厚重,只有虔诚的心灵,仔细体察的眼睛和穿梭历史时空的思索,才无愧于这片佛教圣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