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一篇有关花的作文(实用20篇)

大家喜欢金黄色的油菜花吗?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的景色非常壮观,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我爱金黄色的油菜花的作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浏览

4207

作文

1000

篇1:描写玫瑰花外形的作文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后面有很多玫瑰,因为玫瑰很美丽,所以住在后面的人才买这么多玫瑰,那里的玫瑰有红、黄、紫......,我最喜欢玫瑰,每天夜晚我都闹着爸爸到后面去看玫瑰,你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玫瑰呢?就让我来告诉给你听吧!因为玫瑰的瓣有一阵淡淡的清香,闻起来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因为玫瑰在许多国家都有,有的在印度、有的在美国......,因为这样我才那么喜欢玫瑰。

有一天晚上,我叫我的朋友来我家睡觉,朋友都到了以后,我们都在看电视,看了好一会儿,爸爸妈妈说要出去散步,爸爸妈妈出门了,我叫朋友去后面摘玫瑰花瓣,朋友们多说好,我先去拿钥匙,拿了之后,我们就一起出门,到了后面,后面住的人还没有回来,我的朋友看到了有这么多的玫瑰,都想摘一朵,可是摘一朵的话,别人会知道,我们静静悄悄的取了一片花瓣,然后就悄悄的走回去,不好了,别人都回来了,他们看见了我们都摘了一片花瓣,就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要摘花瓣?我就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玫瑰有一阵淡淡的清香,而且我还很喜欢玫瑰,别人就说:“没关系,你下次再来摘也行,反正你那么喜欢玫瑰,我就很高兴,到了下一次,我又来拿的时候,别人竟然给我一盆玫瑰,我就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种花的发现日记400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看着浩浩荡荡的种工具,我和徐宇轩出发了。

门口的大门首当其冲,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咣”地一声,门关上了,可是我们来来回回没有手空闲着,再来开门,这可怎么办?草丛中,有许多石头,其中一颗最大最明显,对了,我们用石头夹住门,不就能让门一直开着了吗。徐宇轩放下了手中的东西,跑了过去,手抱住石头:“发重啊!”抱不动。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想办法,“抱不动,可以滚啊”。徐宇轩笑着说,这可真巧了,石头正好是圆的,可是把石头滚过来后,难关又挡住了我们种花大军的去路,我们抱不动石头,就没法把石头放在楼梯上,放在门前,门却又正好过去,这个怎么办?我们想来想去,也只有把石头搬上楼梯,这个办法有用。猛得一推,不偏的正好夹在门上,门开了。

我们之后的麻烦也是不少,可大铁门却最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回来的时候,门又莫名其妙的关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朝花夕拾琐记读后感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在鲁迅先生《朝夕拾》这册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别具一格,那就是《琐记》。《琐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

文章先从衍太太这一主角入手,回忆了鲁迅先生儿时与衍太太之间的故事。文中写了“衍太太”的一言一行,表面看来像是在夸赞她,实际却讽刺了她的虚伪举止。也让我从中懂得了不能凭借表象来判定一个人的好与坏,事情的对与错,而是要从内心、从本质上来决定。

而后文所写去学堂一事,则更是耐人寻味。文章中说的城中唯一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一天的时间都消磨在一科的学习上,满脑子的英文或满脑子的古文。学堂中根据等级的分别,竟然连宿舍的好坏都算在其中。好的就在人前耀武扬威,不好的就低头不敢言语,连走路都要让他三分。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理解与排斥。

文中最搞笑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封建制度使人本身的思想被深深地囚禁,怪不得鲁迅先生要医好人思想上的病。

总而言之,《琐记》虽提名为琐记,但却颇能展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透过阅读此文,让我长了不小的见识,真是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朝花夕拾小学生读后感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放假这几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夕拾》,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很多事情,我很有感触。虽然这本散文集仅有十篇,但是记叙了作者许多生活片段,让我体会到他的性格。

前几篇写了他童年生活,我体会到他年幼时十分有趣但又有一些淘气;并且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人物。7、8两篇写出了他面对人生的选择;9、10篇写了对老师藤野先生和友人范爱农的怀念。这10篇文章总结了他童年到青年的经历,虽然有时一些语句我读不懂,但我还是很喜欢他的作品。

我认为他的作品很值得学习。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在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上,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可以十分传神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创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语言清新流畅、洁净优美、亲姐感人,而且色彩纷呈。虽然只是叙事,但读着却不乏味,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对比、夸张、烘托等强化主题。

《朝花夕拾》真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七年级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朝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他将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断写成散文,并对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夏天炎热长妈妈睡觉成“大“字,挤得作者无翻身余地,推不动、叫不醒,生动说明长妈妈很胖。而且长妈妈还懂许多作者不喜欢的规矩:人死了只能说“老掉了”,晒裤子的竹竿下不能钻等等诸如此类的规矩,主要写了元旦说“恭喜”,吃福橘,表现出长妈妈渴望得到幸福的美好愿望。作者原本还因为踏死了心爱的隐鼠而“恨”长妈妈,后来长妈妈带来了作者渴望的《山海经》,使作者不觉对长妈妈产生了几分尊敬。长妈妈去世了,作者还是对这们善良迷信的女工产生怀念之情。

对景物的描绘也十分形象,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依次介绍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窜向云霄里去了,油呤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断砖下的蜈蚣,从斑蝥后窍喷出烟雾----这些将百花园的趣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还有对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抨击、对旧社会的批判。

《狗·猫·鼠》里用“浑身发热”、“以动机来褒贬作品“讥讽陈西滢;《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旧社会对孝道的虚伪的定义,指责封建思想“多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回忆录,还是批判社会的典范,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

《范爱农》中,范爱农不满于黑暗社会,受到了迫害。最后鲁迅失去了这位友人,对友人十分怀念。

《父亲的病》中的几位“名医”故弄玄虚,欺诈钱财,作者暗示对这些骗子的憎恶。

《藤野先生》中,作者除了对老师怀念,还赞扬了藤野先生民族平等的高尚品格,还有意识到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要于医治肉体疼痛,使鲁迅弃医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菜花观察日记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买回了十几棵大白菜。我挑选了一个疙瘩最大的“白菜王”。然后小心翼翼地剥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拳头大的疙瘩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把它放在一个盛着少许清水的盆子里,开始仔细观察

远看,它就像一座精心雕刻的宝塔浮雕,层层叠叠,每层都有几个嫩黄色的小芽儿,可爱极了。

近看,可察觉到顶层的小芽最多,呈深绿色,活像一个大菠萝,正笑盈盈地等待着人们来品尝。

我再次仔细观察,发现白菜疙瘩的根是由二十多根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的须组成的,乍看真像个长着长胡子的老爷爷。

我又摸了摸那饱满圆鼓的白菜疙瘩。呀,真硬!

我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嫩黄的小芽儿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正贪婪地吸吮着疙瘩“妈妈”的“乳汁”,茁壮地成长。

嫩芽在水的浸泡下,更加水灵了,仿佛在向我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童年,它如一本笔记,记录了我们懵懂时期的点点滴滴;它如一首歌,唱出了我们那时的欢声笑语;它如一支笔,勾勒出我们的天真无邪。回想小时候,你是否也闹过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呢?是否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趣事呢?

鲁迅所著的《朝夕拾》里有一篇文章就是讲述了鲁迅童年的快乐生活,可是他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完美。因为他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去书塾里读书了,虽然十分严格,但也有让他找到乐趣的地方。他可以在书塾后面的院子的折梅花,寻蝉蜕、抓苍蝇、喂蚂蚁等。不过也只有那么一点时间,同窗们到院里太多,太久,先生就会把他们叫回来,让他们继续读书。

看过先前他在百草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后,又看了他在书塾里的生活,我不禁觉得书塾里的生活有些索然无味了,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了吧……”“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都覆盆子和木莲们!”这些话无不表达了他对百草园自由生活的不舍与无奈。

其实,自由的童年生活可以使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又何必束缚他们呢?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幼鸟,封建式的书塾教育如同一条铁链,束缚住了孩子们的翅膀,哪怕他们可以从书塾中学到东西,会慢慢长大,可长大了以后呢?他们已经习惯了被锁住的生活,翅膀软弱无力,又怎么飞得起来呢?

现在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送孩子到补习班,希望他能先别人一步,能有更好的成绩,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我并不认为这是对的做法。难道放养孩子吗?不让他们小时候学点东西?不,当然不是。家长们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孩子们拥有了开心的童年,也能有一技之长。再看那些小时候就开始补习的孩子,哪怕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长大了之后就会发现,比自己成绩好的多得是。到了成年迈入社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又有谁会聘用你呢?现在的大城市里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又何必让自己的孩子做他们中的一员呢?不如让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是吗?

童年是美好的,那是我们最纯真无邪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我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用为将来而考量,只需要开心的活你自己。家长们,不要一味的困住你们的孩子,展开翅膀,才能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天的花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前后,腊梅便绽放了。在冬天,腊梅还是一个个小球儿,如今已经绽放了自己的小脸儿。王安石就写过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可真是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呀!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在春雨的滋润下,樱花也露出了笑脸。它们一团团地簇拥在树枝上,宛如一片片美丽灿烂的.云霞。

“轰隆—轰隆----”春雷响起来了,惊蛰到了。滚滚春雷唤醒了青蛙,唤醒了乌龟,还唤醒了美丽的桃花。桃花的“脸”红红的,像一个个含羞的小娃娃。 春分到了,海棠、梨花、木兰也伸个懒腰“起床”了。海棠像红红的火焰一样挂在枝头,梨花冰清玉洁,洁白如雪,而木兰却给人们沉稳庄重的感觉。

“清明时节雨纷纷”麦花、柳花也腼腆地笑了。它们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哦,花,美丽,五彩缤纷的花,你们给春天带来了生机,没有你们,春天就少了很多灵动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朝花夕拾读书笔记700字

全文共 309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的文字,我一向认为晦涩难懂,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但他的《朝夕拾》,却给我一番别样的美。

风景如画的百草园,意趣盎然的五猖令,是鲁迅童年生活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这“美”之中,总掺杂着一些风波:美女蛇的故事使其忐忑不安,心情急切地去看五猖令却无奈地被父亲拦阻。在使人莞尔一笑之余,更能感受鲁迅那颗充满妙趣的童心。

《朝花夕拾》中更深层次的方面,是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原本因害死隐鼠被鲁迅仇视的长妈妈,却费尽心思地买来了《山海经》。尽管她睡姿丑陋、拘泥礼数……可她却有如此“伟大的神力”,实属难能可贵;那位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在那个国人被随意欺凌的时代,却践行了崇高的师德;最为离奇的莫过于《无常》,地狱勾魂的使者白无常,因怜悯自己的寡妇阿姨,竟偷偷放她死去的儿子还阳半刻。这种只有圣人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出现在铁石心肠的白无常身上,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温情。

最扣人心弦的是《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童年的鲁迅看完《二十四孝图》后,立志要像故事里的孝子一样报答父母,这颗无私的孝心,是无价之宝。最能给我震撼的,是鲁迅父亲即将逝去时,鲁迅希望父亲快点离去以免受痛苦纠结的心理,那一刻,我似乎跨越了百年时空,感受鲁迅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份喜怒哀乐。

鲁迅先生,似乎永远紧绷着一张拘束而古板的脸,用犀利的笔锋刺下一个个直抵人们灵魂深处的尖锐文字,严肃得令人生畏。读了《朝花夕拾》后,他那冷酷的形象瞬间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童心、热爱生活、甚至有些孩子气的鲁迅。

#739706朝花夕拾读书笔记700字6 #739706 Reading 700 words 6

暑假里,我读了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随着鲁迅先生那生动传神的文笔,我走进了鲁迅的童年。

《朝花夕拾》这本书里最令我回味无穷的是《藤野先生》这一篇了。当年,鲁迅在日本留学。在鲁迅的周围到处都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仇恨、歧视、侮辱。可是,鲁迅的导师藤野先生却恰恰与其相反。鲁迅交上去的讲义,藤野先生每隔一星期都要看一回。可每次藤野先生看过之后,鲁迅大为吃惊。讲义从头到尾全部被藤野先生用红笔改过,还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被一一订正。血管移动了一点点,可是藤野先生却认真地改掉。他对鲁迅是那样地认真,那样地细致入微,以至于鲁迅在书中写到:“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之中,他是最令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没有歧视中国人,没有侮辱中国人,他对鲁迅的关心是时时处处的!

书中其次令我难忘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了。那篇文章写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在那里,鲁迅可以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在那里拔何首乌的根,在那里摘覆盆子,在那里拍雪人、塑雪罗汉……。冬天里最有趣的是和闰土的父亲学捕鸟了:积雪盖了一两天,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撒些秕谷,棒上系着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看着鸟儿下来啄食,把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三味书屋读书,鲁迅在书屋后面的那个小园里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或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在上枯燥乏味的课时,先生读书很入神时,鲁迅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下来……在鲁迅的童年里,他是那样的快乐,是那样的自由;可是先生是那样的迂腐,把儿童的天性给束缚,把儿童的天地给束缚。

书中的童年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早晨的花儿傍晚再摘,花香是回味无穷的。现在,我正在一点一点地远离童年,所以我要珍惜童年,想鲁迅一样,热爱自然、热爱快乐、热爱自由!

#739705朝花夕拾读书笔记700字7 #739705 Reading 700 words 7

书中的十篇文章是鲁迅“想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作品,题材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是鲁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忆写。从这些描述中,呈现出鲁迅情感的另外一面:对于童年生活的珍爱,对于坎坷人生的珍重,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对于乡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自然、朴实的笔调背后充满温馨的柔情,蕴含着万千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义的鲁迅形象,令人百读不厌。

我很喜欢其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本文真实地反映了阿长的形象,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阴暗,心地善良。全文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文中关于阿长的形象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表现的。本文还写了作者前后不同的心理变化,原来并不大佩服她,但在她给作者买来《山海经》后,作者发生新的敬意了。

最后,“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也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每一个人。

巴金评价:“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89363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700字8 #893633 Reading 700 words 8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鲁迅先生的记录时事的散文集,记录了鲁迅先生儿童时期的各种经历的事情。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一个人运用了许多描写,那便是带领鲁迅先生的女工“长妈妈”,她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还要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等等。有一次她踩死了我最喜欢的老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虽然到这里我们肯定会认为“阿长”是个粗鲁的人,但她有善解人意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很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因为“阿长”所做的一切,鲁迅先生十分感动在‘阿长与《山海经》’结尾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爱。

这一个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受尽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着高科技的电脑,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伙伴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从这也能看出鲁迅先生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反对当时社会的压迫。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名着,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的一个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读朝花夕拾有感400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朝夕拾》,其书中的主要内容是:

描写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似渴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感受到了作者的探求精神也会体会出了当时那个年代进化论及资产阶级对青少年的进步和影响,也反映了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如今,中国还有很多陋习,我想我会改变它们,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的知识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要再把社会变得像鲁迅那时那样的黑暗,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未来,更美好的世界努力吧。但是现在的玩们向往自由,希望能无忧无虑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肯定会误入歧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朝花夕拾读书心得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朝夕拾》是文学巨匠鲁迅写的一本小说,这跟书主要由《小引》《五猖会》《无常》《后记》等十几部分组成。

鲁迅,原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他是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下面我来说说《朝花夕拾》中几部分内容所写出的感悟:

《五猖会》写出了鲁迅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旧的教学方法的抨击。

《无常》写出了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琐记》写出了鲁迅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的知识,离家出去的故事。

读完了《朝花夕拾》,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鲁迅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所写的每一本书,都有很多的人生道理。

这就是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所写的《朝花夕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在国人眼中,他的文字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人们麻木的心灵;在虚伪的人眼里,他的文字是一把把利剑,刺痛了他们黑化的良心。他,看清了这个阴暗的社会,以笔作武器,勇敢地去控诉这个充满负能量的时代。他,就是鲁迅。他的著作《朝夕拾》同样带领我们看清了这个复杂的社会。

《朝花夕拾》这本书,首次品读到的是鲁迅先生在谈论童年的件件琐事,可第二次翻开此书,他对黑暗社会的怨恨和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旧时代的悲慨,对国家前景的忧愁全部抒发在一篇篇小文章中。无不体现出他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的热爱。同时在描写他的童年时,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当时封建教育的腐朽与反动,生活在那个年代,孩子们处于高压之下的可怜。鲁迅先生以犀利的文字,揭示了这个时代的迂腐和黑暗,他的心如明镜一般,让一个个肮脏的良心无地自容。他,才是最清醒的!

《朝花夕拾》中,《狗.猫.鼠》让我们知道了一些打着“正义与公理”的旗号四处张扬,为非作歹的虚伪的人;《阿长与山海经》让我们了解到一个质朴善良、充满希望的农村妇女形象;《二十四孝图》则揭示了封建孝道下打压儿童的虚伪和残暴……这一个个故事带我们领略了旧中国的动乱和虚伪,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鲁迅先生犀利的笔锋下,藏着一颗忠于国家,希望社会安宁的赤子之心。他是淤泥中的清莲,黑暗中的光明,他是那么高尚、那么纯净、那么伟大!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中暗藏着锋芒的旧时代,险恶的世界中又蕴藏着人间的温暖。他的思想后人无法超越,他的文学艺术后人也无法比拟。鲁迅,永远是那片黑暗中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以养花为话题的优秀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他有着高高的个子,身材瘦瘦的,可他的身体结实,力气大。他那深邃的眼睛,随时给人一种威严感,只要他眼睛一瞪,我就会怕得直发抖。他鼻梁高高的,呼气还会有微弱的声音。他的嘴巴大大的,可唠叨了,说起话来简直就是机关枪。虽然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但养才是他的最爱。

记得有一次,我的爷爷正在给花做养护。只见他一手拎着水壶浇水,一手拿着小锄头给花除草,一挖一浇的,可辛苦了。就在这时,奶奶对爷爷说:“家里的醋没了,你去买一瓶回来。”爷爷嘴上是答应了,可就是没有行动,还在那继续浇花、除草。正巧,我学习兴趣小组回来了,看见爷爷在院子里养护花,便和他打了声招呼,说了一声:“爷爷,我回来了。”随后我就去了厨房看奶奶,奶奶正在烧菜,看到我便问道:“你爷爷回来了没?如果回来了,就快点帮我把你爷爷买的醋拿过来?我等着用呢!”“爷爷……他……不是在浇花吗?”我一脸疑惑地指着庭院的方向。“什么?看来他是又把买醋的事给忘了,一天到晚就知道伺候他那些花,我现在就找他去。”奶奶丢下锅铲,气呼呼地走出了厨房,冲到爷爷面前,刚准备开骂。哪知爷爷一看到奶奶,就立刻想起了买醋的事,他一拍脑袋,连忙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就一溜烟地跑没了踪影。

这就是我爱养花的爷爷,虽然因为养花发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但我还是很喜欢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朝花夕拾中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在来去如飞的世界里,在流云中,可曾有过这么四个字——“朝夕拾”,在过去的时间里,踏着记忆的风尘,日暮中,拾着一枚枚闪烁的光芒,但在鲁迅眼中,那光芒总是在叹息中闪过。

鲁迅在散文集《琐记》中写到了衍太太,大家一定也有听过这名字,就以衍太太为例子,她是庇护鲁迅的,对小孩是温和的,但是,衍太太也是不关心小孩的,正因为这样,她才随意对待小鲁迅,看到鲁迅和其它小伙伴在一起吃冰时,她从未关心关照过他们,还对鲁迅说:“我记着,看谁吃的多。”衍太太说话也是有技巧的,从这么小小的三个字——“我记着”,就可以将自己整个好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衬托出衍太太的温柔以及对小孩子的态度。还有一次鲁迅到她家中谈需要的钱时,衍太太就演戏说:“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衍太太还讲可以到大厨的屋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打住!总可以寻出珠子是什么意思?说明了衍太太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当我按衍太太的话去行事后,竟流言出鲁迅偷家中之物,衍太太就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人,鲁迅骂人还真不带脏字话!《琐记》这文中就能明白鲁迅的讽刺,这是一个沉重的大石。

拾到的贝壳总是纯亮的,鲁迅的童年梦幻而又悠长。我小时候也有摘过桑麻,我喂蚕时,总得拿出几片桑叶的,那时我是开心的,如鲁迅一样,我的童年也是充满乐趣的,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我总能寻出自己的一些影绰绰的回映。

踩这卵石的路上,杂乱的碎花漫天飞舞,弯下腰,放慢脚步,总能寻到一股香,那便是杂琐中一点一点的碎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写的《朝夕拾》,书中共有十篇文章,如《狗猫鼠》,《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比如说《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透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还有《无常》,透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比较,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些散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是值得大家品读的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玫瑰花作文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玫瑰的身材很美,它颜色各异,比如有:蓝色、粉色、白色、紫色等等。但大家常见的颜色是红色的,因为红色是玫瑰的天然色,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玫瑰花除了身材、颜色、味道还有一个保护自己的东西—利刺,利刺长在玫瑰的茎上,玫瑰把利刺长在茎上是为了让人们不去伤害它,所以大多数人不敢去碰玫瑰花,要不然利刺会把你手给刺流血的。

我发现玫瑰花的叶子有两种颜色,一种是浅绿色,一种是深绿色的,浅绿叶的后面有一点暗红色,所有叶子都有看起来很锋利的锯齿,但是摸起来一点也不刺手。

玫瑰花有很多用处,可以泡澡,令你的皮肤变的白白嫩嫩的、滑溜溜的;可以泡茶,有提神、美白、淡斑之功效;可以做颜料,渲染出美丽的画、喜庆的衣服;还可以装饰房间等等……

玫瑰,不仅是上帝的宠儿,还是我最喜欢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字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朝夕拾》是鲁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书中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又真实地描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一角。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最喜欢的也是给我影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两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对师友的怀念。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师,他对鲁迅甚为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很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更是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养花为话题的优秀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一种,是凤仙花。我喜欢凤仙花,其实不是因为它多么的漂亮,而是因为我们的科学老师让我们种凤仙,并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它。

凤仙花就像我的好朋友。有一次,我们家外出游玩几天,没来得及给它浇水,它原本很有力的叶子,直直地垂了下去。当时我急得都快哭了,像朋友受了伤一样,心想:种的这么久的凤仙花,难道就因为外出游玩没有浇水,干死了吗?就在我伤心的时候,我的姥姥,也就是我们家的“植物学家”对我说:“没关系,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给它浇一点水,过一会就好了。”我听后立即十万火急地给它浇了水。过了一会,凤仙花果然恢复了原样。

凤仙花在还是小苗的时候,就会把花长大了会是什么颜色告诉我们,不过它可不会说话,但它会通过根告诉我们,比如说,“如果根是红色的,那么花开出来就应该是红色的”。就在前不久,我的第一个花苞开出来了,它的红的,果然和根的颜色一样。

凤仙花还像一个娇气的小姑娘,当它的花谢了的时候,一碰它,它就会弹出种子,所以它又叫“别碰我”。

怎么样,这就是凤仙花,相信你看过它之后,一定也会喜欢上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寒假的业余时间,我终于一点一点的把《朝夕拾》看完了,这是一本好书,作者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这本书看起来挺薄,其实内容很深奥,在读时,如果没有书下的注释,我还真看不懂呢!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是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的小故事,一共10篇文章,在读《朝花夕拾》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手法,在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讽刺的写作手法,多数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朝花夕拾》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有很多种,里面比如有:写人吃人、吃血馒头等等!在《从百草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是使用了大量的墨笔写在百草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有写到他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了。这样,前面写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写了自己童年往事趣,通过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例来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我也懂得了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好的,以后让我的子子孙孙都要懂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种花观察日记四百字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6日星期五半阴开心

红豆苗们就快有六七厘米高了。这可真叫我惊讶:他们才发芽,不几天就能长这么高了!我平时都没怎么浇水呢!大豆是红豆苗中长得最高的,有整整六七厘米多高呢!我很为它感到高兴。还有小小豆,给它浇了点水它就像吃了增长剂似的长,我猜它长不高就是因为没浇水。我猜,周天能长过15厘米。

今天我给它们浇了水,平常可没有这等好事。

10月17日星期六晴天一般

今天我打算观察观察它们。

从远处看他们他们就像绕在了一起,看起来像婆婆的绿毛线。但是走近一看,红豆苗就像一栋栋大楼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但是也难免有些交叉,过了好几天,可乐成了最高的红豆苗,它和梦梦缠绕在一起了。红豆苗的叶子很奇怪。蒙蒙(名字)和爱爱(名字)的叶子跟别的红豆苗的叶子不一样:蒙蒙的叶子形状是两头尖,中间圆,像可爱的小柠檬。爱爱的叶子是心型的。而别的叶子却是一头尖,一头圆。那些叶子摸起来像这一张软了的,皱巴巴的纸张,但是纹路却很硬。我给它们浇了一些水,浇过水后的叶子,摸起来湿答答的,阳光照上去就变得闪闪的,红豆苗们像穿上了一件光丝做的衣服。浇过水的叶子清凉凉的,王者没什么味儿,不过看起来倒像是柠檬味的。你最好不要食用红豆苗(生吃),那真的不好吃,味道特别生,还有点清苦。

红豆苗们快快长大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