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3333作文
1000篇1:古诗词改写的优秀文章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笑着,脸上滑过几滴水珠,不知是雨水,还是落泪。一缕冷风飘过,脸上的水珠也随之飘去,只留下水珠划过的痕迹。
天空更加阴暗,雨水更加密集;笑声逐渐变小,脸上的泪痕逐渐增多。此刻,任凭狂风暴雨无情的击打着身子,因为身子身子痛了心才不会痛。
空气中弥漫着泪的咸,雨的清与笑得悲,这一切仿佛是一种讽刺,讽刺人的愚蠢,愚蠢的以为自己很坚强。可以如松树一般,即使要接受大自然的重重考验,也坚强的站在那里。当松树被无情的砍倒时,人才猛然知晓,原来人是那么脆弱,经不起一点伤害。
世间的变化太无常,来不及让人思考。一对刚才手拉着手走在街上的朋友,此刻,愤然的甩开彼此紧握的双手,再无一丝回恋。往日的点点滴滴已随风逝去,从此他们分道扬镳,再无一丝回恋。瞬间人的决绝毫不保留的显露出来。
耳边响起那曲久隔于人世间的悠悠天籁,每当夜深入寂俱,残月独照影时,它轻轻挑起人内心最柔弱的神经,梦中的旋律已渐行渐远,而人却泪流满面。在那被遗忘的日子里,没有淅淅沥沥的雨珠,也没有丝丝凉意的秋风,只有漫天飞舞的雪花。雪中,凉亭内,一管萧,一把琴奏出曾经千年流水的神韵。当一曲终了,泪水落在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声音在雪中回荡,引发人内心深处的伤感。他们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到头来才发现,心中最重要的是彼此,最深的记忆是彼此的相拥,最快乐的是彼此一起奏出世间天籁。可是,一切都太迟了,他们只得带着遗憾离开。
半面妆,锁清秋,一丝悲凉在心头。尘世间万物的变幻,都展现着人情的苦涩。
篇2:《清平乐·村居》改写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低低的屋檐,小小的茅舍。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溪岸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农村里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茅屋里忽然传出了一阵吴音,絮絮叨叨地讲着家里的琐事,时不时传出一阵朗爽的笑声,还隐隐带着一丝的醉意。这是谁家白发苍苍的公公、姥姥呀!
大儿子正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他拿着锄头,费力地一下一下地锄着草。呼,终于锄好了!他的双脸通红,额头上,鼻尖上,都沁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大儿子却满不在乎地用手背擦了一把汗,靠在锄头上休息了。嗯,真是个勤劳的孩子!
二儿子正坐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树底下,手指灵活地编织着鸡笼。他的手指修长白皙,拿起一根竹条在鸡笼中穿来穿去,显得极为灵活。
最惹人喜欢的就是顽皮的小儿子了!他躺在地上,两只小脚不安分地摇来摇去。他正在剥莲蓬,因为没有经验,他的小手到处乱扯,可还是没有拿出莲子,恼得他眉头紧皱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像是摸索到了什么方法似的,手指轻轻地在莲蓬上一撕,嫩嫩的莲子就掉下来了。终于剥完了莲子,他从一小堆莲子中拿出了一颗小小的,绿色的莲子,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它,如同墨色宝石般的双眸中满是纠结。忽然,他抬起头来,看了看他的哥哥们和父母,确定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后,赶紧把莲子放入口中,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篇3:《村居》改写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朱柏霆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探出了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花儿悄悄地张开了笑脸,正对着路人笑呢。黄鹂在天上自由地飞翔,欢快地啼叫着,好像在呼唤同伴们:“快来啊,快来啊,这里多美好!”
河畔,柳条绽开了嫩芽,随风轻轻摇摆,温柔地抚摸着河堤,仿佛为春色而陶醉。水上的春烟,为小河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纱衣。
“飞呀,飞呀,飞得越高越好!”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儿童的嬉闹声。只见天空上,各种造型的风筝高低不一,有的还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有的借着东风扶摇直上,有的却飘到了天边,成了一个小黑点……原来是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在放风筝呢!他们一边顺着风向奔跑,一边扯着风筝线,跑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
篇4:小儿垂钓改写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一天,牛牛突然想吃红烧鱼,他就立即抓起鱼竿,提上水桶,冲出屋子钓鱼去了。
牛牛来到河边,不禁感叹道:“呀!河边真美啊!”河水清澈见底,时不时有一条条鱼儿从水里一跃而出,溅起的水花在空中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河岸上,绿油油的草长得很高,它们迎着风翩翩起舞;河的另一边是一片白桦树林,一棵棵亭亭玉立的白桦树直插云霄。牛牛找了一个干净的大石头坐了下来,用草把自己的身影遮住,开始专心致志的钓鱼了。只见他拿出鱼钩,小心翼翼地挂上鱼饵,左手抬起鱼竿,右手抓住鱼钩尖,奋力丢了出去。鱼钩碰到了水面的一瞬间,水面就漾起一圈圈,圆圆的波纹。心急的牛牛一直担心钓不上鱼,满脸忧郁。没过多久,鱼漂飞快地沉了下去。牛牛想都没想,猛地一提,一条红尾大鲤鱼便露出了水面。牛牛立刻阴转晴,脸上绽放出难得的笑容。
正当牛牛钓的起劲时,一个白面书生走了过来,左手握拳,右手摆掌,两只手放在一起,鞠了一个躬。一看就是有话要说,牛牛一下子苦恼了:如果放手,到嘴的鸭子就飞了;如果不放手,就是对书生不敬,怎么办呢?书生还没说话,牛牛就像书生使劲摇了摇手,示意书生不要过来,书生百思不得其解,失望地走了。
小牛牛又是一提,一条油亮油亮的罗非鱼就进了他的水桶。小牛牛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篇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改写5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六月二十七日,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因为一些公事而烦恼。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我只好来到西湖的望湖楼吹吹风,借酒消愁。
望湖楼对面的山,层峦叠嶂,水平如镜,晴空万里。偶尔一丝微风吹过望湖楼,我感到凉爽至极,拿起几瓶酒干了起来。然后来到岸边,坐上一叶扁舟,在西湖上欣赏美景。
可刚上船,我便察觉这六月底的天气变化比翻书还快,刚刚那晴空万里的蓝天,霎时间内却布满了乌云,但山峦边的乌云若隐若现,还可以看到远方一道碧绿的风景线。此时,一阵大风又吹了过来,比刚才的微风更加的凉爽,却使得船开始有些摇摇摆摆。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那白花花的雨絮乱无章地落进湖里,激起洁白的水花,水花活跃地从湖里又溅起来,溅进船里。船夫急忙把船靠近岸边,我又回到了望湖楼避雨,喝酒。
忽然间,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刚刚的乌云,雨也停了。太阳从乌云里探了出来,把阳光照上湖面,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渐渐,湖面也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了下来。
我再次喝下一杯酒,此时的我如醉如梦,被大自然的奇妙现象所迷住,心情好像开朗了许多,指着远方的山水念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篇6:村居改写500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寒冷的冬天已悄悄过去,春姐姐迈着轻快的步伐朝我们走来。
大地上的冰雪被太阳公公的光辉融化了,小草们一个一个地从土里探出了脑袋,看着这美丽的世界。天空中,一只只大雁,一只只黄莺,他们收到了春天的消息,全都在空中玩耍、嬉戏。池塘边的杨柳正在梳洗着自己的长辫子,河堤外的水平静了下来,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有一些醉意。
今天孩子们放学很早,他们纷纷跑回了家,拿出了自己的风筝,趁着温暖的春风放风筝。只见他们举着风筝线,迎着风筝,在快速奔跑。不一会儿,一个个风筝在风婆婆的带领下,飞上了蓝天,这些风筝形态各异,有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有的是一匹骏马,还有的是一条巨龙,它们在比赛,现在飞得最低的是只小马,只见它在费力地追赶上面的风筝;飞得最高的,是一只又大又长的龙,只见它摇摆着长长的身体,样子得意极了,它好像在说:“哈哈,这片天空是我的领地,你们谁也别想赶上我,还有一些蝴蝶、小鱼、大蛇也在追赶,再看看小选手们,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就像一朵朵花儿在竞相开放,谁也不让谁。
我见此情景有感而发,写下了《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7: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改写句子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5.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改为反问句)
6.太阳升起。(扩句)
7.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8.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改为反问句)
9.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
10.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直接叙述句)
11.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12.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13.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4.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5.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篇8:改写《送孟浩然》300字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孟浩然,你真的要走吗?”李白问道。
“必须得走。”孟浩然坚定地答道。
李白突然牵住了孟浩然的手,发出了坚定的声音:“答应我,一定要回来。”
孟浩然点了点头。
祝你一路平安。李白想道。
孟浩然的小船往东划,告别了黄鹤楼,往广陵去。
孟浩然的小船越来越小,航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但李白坚信:孟浩然一定会回来。
但孟浩然现在终究走了,李白心中有着无限忧愁。
“店小二,来一壶酒。”
李白拿起酒就喝,喝了一壶又一壶,他想要借酒浇愁,奈何“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心中的忧愁更深了,这忧愁,是因为至亲好友走了。
不知喝了多少壶酒,李白突然想给孟浩然写一封信,但刚拿起笔,心中的忧愁便加重了,根本写不了字。
最后,他只给孟浩然寄了一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60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天边,月亮从云层中钻出来,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却还是不小心惊动了树枝上休息的喜鹊。它扑棱着翅膀飞走了。一阵清风拂来,吹的树叶“沙沙”作响,在这风中,还传来了栖息在树上,知了那不满的咒骂声,仿佛是风打扰了它的美梦。多美呀,夜!
我与我的朋友走在这条我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路上,夜中,空气时不时传来浓浓的稻花香,我们说着“这些稻谷一定会丰收。”说起来还真是怀念,这些稻谷是我们之前亲自种下的呢!在小路的两边,水稻中还发出了如许的蛙叫声,小时候我们经常来这儿捉青蛙玩,其实只是我抓青蛙,而她只是来看稻谷的,那是我的胆可大了,抓着一只绿白相见的大青蛙,得意洋洋到她面前炫耀,而她也尖叫着跑向一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我这么一弄,她顿时哭得稀里哗啦眼泪掉一地啊,我也总须使出十八般武艺来逗她乐。
天上的星星仿佛不想抢月亮的“威风”,只来了七八颗凑个场面星星不来,雨妹妹到来凑热闹,不过它今天很开心,到没有像往常那样哭的稀里哗啦,所以雨下的很小,小到怎样的程度呢——连我的袖子湿了一大半都还没发现呢!直到朋友提醒我才意识到——下雨了。不过凭着我儿时的记忆,想起了这片土地庙附近的森林边上有一家小店,以前做了坏事,常装着一副休息的模样来这边躲避,那家店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姐姐,她似乎发现了什么,也没说,单只是笑呵呵地招呼我坐下,给我点茶。那时的我可是远近出了名的“坏小子”,起初心里还有点羞愧,但来的次数多了,也和老板娘“打成一片。”了。走过那座年久失修的古桥,才刚看见转角店前闪着灯光哎,雨呀,这个淘气的姑娘,偏偏在这时候……停了。
篇10: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中传02-12年新闻基础真题
全文共 4167 字
+ 加入清单中国传媒大学:20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试题
(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舆论学2、第四媒体3、新闻网站4、“竖三民”报5、拒检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注意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2、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2、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3、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策划2、记者述评3、非线性编辑4、背景音响5、新闻广播节目
二、问答题
1、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2、简述广播专稿接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
三、论述题
1、结合广播(或电视)新闻实践,谈谈隐性采访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作品分析
结合《一场不寻常的交通肇事风波》论述连续报道的特点,并分析该报道在舆论监督的特色。(亦可指出不足之处)
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新闻业务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录音评论2、现场直播
二、简答
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
何谓新闻谈话节目?其特点及制约谈话节目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发展的看法。
新闻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2、爱德华。莫罗
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
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2、新闻手段
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三、论述
试论述我国社会注意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20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电波战2、新闻理论3、新闻事业
二、简答题
1、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
三、论述题
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体裁2、消息头
二、简答题
社会新闻的由来、特点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晋绥日报》2、路透社3、徐宝璜
二、简答题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
三、论述
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客观性2、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三、论述题
谈谈当前新闻界“三项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集纳2、社会新闻
二、简答题
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三、把1000字的新闻稿改写成一则500字的消息,要求用倒金字塔法。(30分)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炉边谈话2、反“客里空”运动3、梁启超4、爱德华。莫罗
二、论述
《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新闻理论
一、名解
1新闻价值2《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简答
1事实对新闻传播者的制约。2新闻事业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
1联系实际,谈谈新闻事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新闻史
一名解
1《新莱茵报》2林白水
二简答
1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办报活动。2简述“新生事件”的经过。
三论述
1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经过及其影响。
新闻业务
一名解
1广播传播符号2谈话节目
二简答
1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的要求2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三评析题,就《解放日报》的一则消息按照消息和新闻传播的特点,分别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判断其优、缺点。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新闻学考研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新闻学2、新闻政策
二、简答:(10分/1)
1、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2、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三、论述:(20分)
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阐述
新闻史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苏报”案2、邵飘萍
二、简答:(10分/1)
1、简述20世纪20年代我国广播电台的创办情况2、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三、论述:(20分/1)
论述廉价报刊的创办和意义
新闻业务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编辑方针2、同期声
二、简答:(10分/1)
1、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及与主题先行的区别2、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区别
三、写作题:(20分)
两篇稿件,根据内容写消息.要求:双行标题,消息头和导语要规范,标出主标和副标.材料是:有关鸟巢工程钢结构卸载,引用的北京娱乐信报和北京晚报的消息.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五个根底2、新闻手段
二、简答题
1、新闻事业反应舆论的两重性。2、新闻事业联系群众的方式。
三、论述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请阐述你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2、星法庭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简答题
1、略述《人民之友报》的创办情况及意义。2、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
三、论述题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广播通讯2、公共广播电视
二、简答题
1、采写经验性新闻的要领?2、什么是新闻体裁?广播新闻体裁包括哪些?
三、改写消息
要求:将一篇新闻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消息,题目自拟。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考研真题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
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业务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则。2.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
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试结合实例)
三、应用题(15分)
分析下列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篇幅不超过800字。
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络评论的写作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借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互为掎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
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时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是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会的贡献。
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客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过甚其辞。这样的文体风格对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网络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于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
有这样的弊端,其实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的记者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列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对话,显然有利于时评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当下时评的问题不是应该做“减法”,让现在的时评压缩,而是要做“加法”,让更多的不同的人来写时评。这样,社会舆论的空间才会扩展,而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才可以实现。
篇11:改写清平乐村居400字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太阳高挂空中,鸟儿“叽叽”叫唤,唤醒了一天的期待……
一座座高山,在人们眼中树立而起。在旁,小溪正在“哗哗哗”地唱着欢乐曲。水珠宝宝们在圆圆的荷叶上嬉戏、玩耍。溪旁的碧草,享受着风的拥抱……新的一天已到来。
那低小的檐屋里,坐着两位老夫妇,虽已白发苍苍,但脸上浮现出和蔼的微笑。他们举杯饮酒,互相逗乐着,在窗前望着他们的儿子。
循着溪水往上走,便可以望见一个辛勤劳作的身影,是谁呢?是那两位老夫妇的大儿子。他光着膀子,不停地锄着地里的杂草,播种下新的希望。汗水已顺着他的脸颊流到了身上,但他毫不在乎,好像在想:“我一定要好好种田,让大伙儿有好东西吃!”
二儿子更是心灵手巧,他坐在树阴底下,编织着鸡笼。小鸡,母鸡,都围着他绕圈圈,欢叫着,好像在感谢二儿子呢!竹条在他手中自然地上下翻飞着,发出有规律的音响!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趴在窗下,两脚在空中上下摆动,两个葫芦辫也在一抖一抖的。风,慈母般地抚摸着他的脸颊。但他还在那剥着莲蓬,偷吃取乐呢!树叶也被他逗得“沙沙”作响……
晚风轻指着大地,张开了它那宽大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篇12:梅花汤饼——山间清供改写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宋人林洪《山间清供》
在家时,阿娘总做些好吃的东西,往常不觉得什么,如今离了家中甚久,格外想念。尤其那一道“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的梅花汤饼。
幼时,随阿娘清晨就起,踩着薄雪去山中采梅,绿萼白花,独见花而不见叶,敷了一树芳香。往往只摘那才开的,香气此刻闻不见,泡在水中便慢慢渗进水里。
阿娘说花是树的孩儿,该留些念想,便总不多采,小小的篮子铺了一层便回了。盆中舀上一瓢清冽的山泉水,将白梅花另洗净了扔将进去,阿娘又在柜顶取了少许檀香末儿撒在水中。
此刻阿娘却又去宰鸡,另起了炉灶,将洗净的三黄鸡肉切成块儿炖煮,又入了些葱姜蒜去腥。这一下便如突然停顿了一般,无事可做了。搬了小板凳坐在炉灶旁,一边烤火一边摇着蒲扇。
约莫过了一二个时辰,鸡肉的鲜香便溢了出来,问着扑鼻而来的肉香,忍不住擦擦嘴角的口水。此刻却还不能出锅,阿娘也挽了袖子忙将开来,将盆中水过滤好,便只剩下了融合着梅香与甘醇檀香味道的清水了。往里头加面粉,直到成了稍硬又不结块的光滑面团才作罢。揪出一个个圆润可爱的面剂子,自告奋勇帮着阿娘擀皮儿,出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皮子,惹得阿娘一阵笑。皮子五张一摞摆好,用那五出铁凿压出如梅花般的花样来,一个个摆放好。
这时候,鸡肉也可出锅了,金黄的鸡皮覆在粉嫩香滑的肉上,汤底乳白漂着一层着一层金灿灿的鸡油,点缀着一些葱花,不可谓是叫人食指大动。阿娘却将鸡肉单独捞了出来用钵钵乘好放在了一旁,只留了鸡汤,将那梅花儿般的面花儿挨个儿下进锅里,不消一会儿便浮了上来开出层层叠叠的花儿来。这时也是香味最是浓郁的是时候,梅花的香气,伴着檀香,似乎还融了新雪清冽,接着便是鸡肉的鲜香,油而不腻。
盛起一碗来,迫不及待往嘴里送了一朵,才入口就滑溜溜的滚下肚去,层层的香气回上来,叫人喜滋滋眯缝了双眼,只可惜这般好看又好吃的汤饼阿娘并不叫多吃,约摸着吃了二碗余便叫着停了嘴。
如今想来,又有几人有这般心思与功夫去做这般奇巧的吃食呢?徒留一个回味罢了。
篇13:改写田园四时杂兴作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昼出耘田夜系麻,村庄儿女共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园四时杂兴(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公鸡“喔喔”的叫鸣,小鸟“唧唧喳喳”兴奋地在树上乱蹦,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一大早,张大爷一家就开始工作了。张大爷虽然已年过花甲,但身体非常健康,一家九口过得非常美满充实。全家人吃完早饭就开始工作了,张大爷和他的三个儿子下地工作;勤劳能干的大儿媳妇在原子里浇花,喂养家畜;心灵手巧的二儿媳妇在家里织布防线;张大娘则在烧火作饭,等到中午给张大爷他们送去;而两个小孙子不会纺织也不会耕田,只好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模样锄草种瓜。
张大爷家种了许许多多的庄稼,麦田里开出了雪白的麦花,各种菜花稀稀拉拉的开了一地;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香味很浓,果实味酸,俗称梅子),杏树上挂满了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小铃铛”。
太阳升得高高的,篱笆的影子越来越短了,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篇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450字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春光明媚的三月,长江岸边繁花似锦,如烟如雾。李白得知孟浩然即将去广陵,便约他在黄鹤楼为他饯行。
黄鹤楼中,李白拿出一坛珍藏已久的美酒,给好友满满斟了一杯。孟浩然喝了一口酒,对李白说:“贤弟,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诗人。此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与你再相见。”“哪里哪里,孟兄的诗毫不逊色于我,想起往日与孟兄度过的美好时光——春天赏花吟诗,夏天饮酒赋诗,秋天观叶诵诗,冬天看雪作诗,我真不舍孟兄离去!”李白喝了一口酒,略带遗憾地说道。
就这样,李白和孟浩然喝了一杯又一杯,真心话说了一番又一番。时间不早了,孟浩然和李白一口饮尽各自杯中的酒,李白说:“让我送你一程吧。”
孟浩然慢慢走上了船,李白在岸边喊道:“孟兄,祝你一路顺风!”船开了,孟浩然在船上向李白挥着手,李白虽听不清孟浩然说些什么,但他心里明白好朋友想说什么。在满是货船的长江河道上,李白远远眺望着孟浩然乘坐的那只船……
望着友人的船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江水浩浩荡荡地奔向天际,李白心中惆怅不已,于是提笔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15:《舟过安仁》改写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作者:孙义诚
一天,杨万里想去游玩。他来到江边,正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着江边美丽的风景,使他得到了放松。
忽然,远处驶来了一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坐在船上的板凳上。他们离杨万里越来越近,当走进杨万里时,他们把撑船用的竹竿和船桨都收了起来。杨万里十分诧异,为何要把撑船用的竹竿和船桨都收了起来呢?这样船还能前行吗?
正在杨万里疑惑不解时,突然,其中一个小孩把随身携带的伞撑了起来,为什么呢?天空也没有下雨呀?这时,船慢慢地行驶了起来。杨万里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没下雨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为了利用风使船前进啊!杨万里豁然开朗,觉得这两个孩子真是天真可爱啊!于是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舟过安仁》。
篇16:舟过安仁改写400字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自从诗人杨万里放弃了自己的仕途,他就隐退到了山中,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上早朝,不用批改文案,也不用有礼节上的太多顾忌,十分快活。
这天,杨万里在家队近的一条小溪边散步。走着走着,看见了一条小渔船,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杨万里对自己当初隐退这个决定很满意,正想记录一下,突然见他们停下了船桨,收起了竹篙,心生疑惑,就继续在岸上看着他们要做什么。
他们走进船舱里,把竹篙和船桨都放回去,又拿出一把伞。其中一个小孩把伞撑开,放在船头。杨万里心里想:现在没在下雨,他们为什么要撑开呢?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原因,于是走近岸边,问其中的一个小孩:“喂,小朋友,现在并没有下雨啊,你们为什么把伞撑开呢?”那个小孩大声回答:“您瞧啊,撑船和划船让我们筋疲力尽,于是我们要想一个办法让自己轻松一些。所以我们把伞撑开放在船头,让风的力量使船前进。”杨万里一想,觉得有道理,再一想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
杨万里回到自己的茅草层、毛笔一挥,写下了舟过安仁这首诗。
篇17:《村居》改写1000字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阳光弥漫大地,春天便悄悄地到来了。
在温暖阳光的照映之下,小草从土地中探出了头。放眼望去,一片绿意好似不用墨线勾勒,只用绿色渲染的水墨画一样,给大地盖上了一层绿毯,犹如一片草的海洋。我,高鼎,在这一片绿的海洋中漫步。
细细一看,在这茫茫绿意中,似乎有五彩缤纷的一面。原来,在草丛中小花也冒了出来,开始探索世界了。这些色彩各异,红橙黄绿蓝靛紫青,各色俱全,花儿躺在草儿的怀中,点缀着绿毯,仿佛给春姑娘的裙子上点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边。
我再走进一瞧,才知道,原来并不全是所谓的野草。当中还夹杂着狗尾草。你看那株身上的“狗毛”十分丰满,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向前,时而向后,像极了一条正在摆尾的狗尾巴。其名曰狗尾草,果真是名副其实。
风一吹了,群草飘舞,好似从平静的湖面摇身变成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侧耳倾听,一阵叽叽哩哩的叫声,引得我抬头仰视,只见一支黄莺在空中展翅高飞,定睛一瞧,他那尖尖的小嘴上布满了粉色的小圆点,在这个圆点的缝隙上却是一片大红。他的翅膀是淡淡的浅黄,而是周边却是一条条黑色的镶边,十分醒目,也为这黄莺增加了分外的色彩。
然而这片宁静,却被一阵脚步打破了,原来是远处的那放学归来的学生结伴归来了。为首的是一位身穿一件绿色的棉袄,头上剪了个精光,只留前面的几根头发当刘海,他一见风一大,连忙将手伸进了背包,边伸边说:“风这么大,不如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吧!”一旁那身披黑皮衣的光头男孩也应声说:“这主意也不错。”说完就拿出了个“蚯蚓”风筝,与前面那人一起冲向草地。
那个光头男孩举起风筝,大吼一声:“俺一定是最高的!”话声刚落,就拿起风筝跑了起来,等速度变快之时,猛的把风筝扔了起来,只见那风筝慢慢高飞。“10米、20米、30米……”一旁的人,一边数,一边发出惊叹,“嗦——”的声音回荡在草地上。
那为首的绿衣男孩不服气,边跑边喊:“这算啥!以前我可是村里的风筝大王!”于是,他追起风筝来。不料,他脚下一打滑,一下摔到了地上,摔了个大跤,旁人一阵笑道:“吹牛皮啦!”
在欢笑中,时间也在逝去,夕阳下,他们慢慢散尽。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童年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可我依然那么期盼回到童年呀!
篇18:《两小儿辩日》改写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有一天,风和日丽。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到东方游学,途中见到两个小孩在辩斗,便走过去问原因。
一个小孩在头头是道的对孔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些。”他指了指另一个小孩说:“他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请孔大圣人明鉴。”
另一个小孩突然开口:“我的原因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 非常清凉,而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前一个小孩反驳道:“孔圣人请不要乱听别人的谗言,请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的盖子一样大,而中午的时候却像一个盘子一样大吗?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却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孔子见两个小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了半天也争不出谁是谁非,便问随行的弟子,弟子们也说不出对错,孔子觉得很没有面子,便带弟子偷偷回去查书了。
两个小孩见孔子都不知道这问题谁对谁错,就回家找小伙伴说:“孔圣人的智商与我们的差不多,不必整天想着向他拜师学艺了!”
篇19:春夜洛城闻笛改写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韩宇朝
夜幕降临,满天星星挣破夜幕探出头来,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像一颗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组成一条银河,仿佛给夜空系上了一条白色的腰带。
李白拿着酒杯,在屋子里静静的踱步。有一种“举酒消愁愁更愁”的感觉。突然,一阵笛声传入耳中,回想在耳畔旁。这不正是《折杨柳》曲吗?
李白走到屋外,那曲笛声更清晰了,他循着笛声往下走,街上空无一人,店铺也已关门了,医生跌宕起伏,在李白心中萦绕,勾起李白阵阵回忆,体会到“会得离人不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含义。也让李白回想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的场景。
心头不禁涌起深深的回忆:妻子坐在床头给二儿子讲故事,大儿子由长辈们看管着,在院子里奔跑玩耍,老人们正专心致志地下象棋:“走马,哎呀,错了。”妻子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多了一缕思念,她慈爱的看着儿子,那眼神里蕴涵着她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母爱,还有那希望他长大成材的期盼,二儿子已经两岁了,已经学会走路了,他总是望着远方,叫着:“爸爸,爸爸。”但李白最思念的是他的三儿子,他至今也没见过三儿子,从来往的书信中,得知:三儿子很好,胖胖的,眼睛很大,长得很好看。
李白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屋中。望着明月,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叹了口气,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又起身在已准备好的纸上提笔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完诗,他上了床,掖掖被角,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
篇20:卜算子·咏梅改写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一株梅花,在寒风之中摇曳着,在驿站外的断桥边,无比寂寞。
驿站人来人往,却没有人注意到它——这株香气浓郁却又孤独的梅花。
太阳渐渐沉了下来,用最后的余晖照亮了即将朦胧的大地,傍晚来临了。梅花渐渐把花梢低了下来,独自发愁:什么时候我才能去肥沃的土地?什么时候人们才会青睐我?想着想着,它把头抬了起来,坚毅中带着一份倔强,高傲中透着一股凄凉。
天渐渐冷了起来。梅花依然高傲挺立,豆大的雨珠从天上落下来,落在花瓣上,又从树梢上滚下来,到完全没有水分的土中——好久没有这种美好的享受了,梅花心想。
雨停了,梅花开得更艳了,香气更浓了。寒风呼啸而来,把梅花逼得东倒西歪,可是,她却好似翩翩起舞。
和风雨每天搏斗的梅花,从来没有想过去和风细雨的春天绽放,因为寒风的凛冽,正是她练就一身傲骨必需的营养。
突然,一辆马车急驶而来,掀起一股子尘土,又碾过这俏丽的梅花。或许,梅花早已被击破在雨中,碾压成泥,化作尘土。但驿外,仍旧隐隐约约地飘着梅的清香,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