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会热点经济问题(汇集20篇)

关于小升初作文如何拿满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考场的作文低分六大问题,只要避开就能得高分。欢迎阅读!

浏览

1032

作文

104

2024两会前瞻: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政策调整坐标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羊年春节,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最著名的电子卖场群却门庭冷清。节后即将“转型”的中关村E世界里,多个知名品牌的店面已人去室空,一位玩着手机的店主说,现在来的也只有一些熟客和维修的生意。

如果将此萧条景象作为“先知之鸭”来评估消费乃至中国经济的温度,那么一定会得到一个明显偏离事实的结论。除了自身品牌的问题,传统电子市场由盛转衰的最大推手,其实是消费向互联网平台的大转移。

在北京西四环外一个小区的门口,多家快递公司三轮运货车一字排开。在数百件各式各样的包裹中,一位快递小哥正在对一位前来收件的女孩道歉:“您一看我这儿的情况,就能理解我为什么不能(把快递)送到您家里。”

门可罗雀的卖场、堆积成山的快递,这一景象诠释了“新常态”这一当下中国宏观经济领域最为热门词汇的内涵:传统的优势逐步消退,新的动力开始聚集。而新旧转换阶段最直观的特点正是各种指标的冷热不一。

即便是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这种分化的特点也依然明显。在工业领域,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至3.3%,但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却高达15.5%。在楼市,一二线城市房价稳中有升,但三线城市却跌幅扩大。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分化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一些分析人士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特点,还是依靠单一指标来分析中国经济,就会陷入判断的迷雾。

在中国经济系列核心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依然还是GDP增速。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GDP增7.4%,创出近24年来新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数据发布会上专门向媒体建议,在新常态下,不要只关注GDP多少年新低,而应同时关注就业、物价等多个指标。

事实上,淡化各方对经济增速的过度强调是本届领导人履职后的一贯思路。中共十八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增长”仅出现两次。次年,官方又为经济增速增添了“不会带来后遗症”的要求。

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官方更是明确诠释了新常态的内涵,要求主动适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这一系列的变化所传递的信号是官方不会轻言大规模刺激来换取经济增速的短期增长,而将重点放在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此举有效稳住了市场和地方政府的预期。

“以前总觉得,政府总会再来个几万亿救我们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坦承,“过去一年,企业丢掉了这个幻想,转而意识到,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很长的平台期。”

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29个省区市不同程度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将改革创新、着力改善民生等作为发展经济的优先选项。新常态背景下的坐标调整在不久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望得到系统性的呈现。

届时,官方料对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进行微调,以服务于把调结构放在更为重要位置的要求。物价涨幅、就业水平、粮食生产等指标的全年目标或许也将出现相应的调整。

而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官方如何应对人口红利衰减、制造业成本上行等传统优势的离去,如何通过简政放权、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等政策安排打造新的经济点都将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两会热点素材:征收拥堵费需形成共识依法实施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履新半年首次在“两会部长通道”上亮相的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拥堵费只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手段之一,征收拥堵费需形成社会共识,依法实施

李小鹏说,拥堵问题是大城市病。解决拥堵问题,仅用一种办法不行,要综合施策,打组合拳,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拥堵费涉及面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最大范围的社会共识,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决策,依法实施。

在谈到摇号、限行时,李小鹏说:“摇号、限行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治标之策,可以说是没办法的办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不方便。大家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贡献者。”

李小鹏指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加强规划,完善城市的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需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高服务品质;需要坚持公交优先的战略,倡导绿色出行。

对于共享单车迅速发展的现象,李小鹏说,共享单车是一种模式创新,应积极鼓励支持。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规范加强管理;企业要遵纪守法,改善服务;广大使用者也要文明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两会热点解读马化腾:用移动互联网防治雾霾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腾讯CEO化腾携四项议案参加2015年两会,这四项议案都与互联网联系紧密。关于霾的防治问题,马化腾在议案中建议: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把“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起来,有助于解决防治雾霾等民生问题。

网 友对此议案则有“赞”有“喷”,反应不一。支持者认为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去普及雾霾常识远比普通渠道效果来得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互联网防治雾霾问题确实 不是没有道理。而反对者则称,“现在中国的污染源头不在技术,而在制度和利益”,“用互联网治雾霾更像是媒体达到传播效果博人眼球的噱头”。更多的网友则 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政府治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两会教育热点之五:为教师学生减负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地方两会上,“学生减负”这个老大难问题因为被上海两会抛出而渐热,也很有可能带动两会以及整个社会来反思:如何为孩子减负,为教师减负,为学校松绑,厘清社会、家庭、学校的边界,三者尊重各自的主体地位,恪守各自的权责边界。

除了关注学生减负,还有很多人发出“为学校和教师也减负”的声音。网友“春暖花开”留言:“我们是最底层的农村小学,可是检查的任务还接连不断,教师们动不动就要加班。希望没有实效的任务能少一点,好让教师潜心钻研业务。”

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现在基层对评审评比评估“三评”问题意见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评”清单办法,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看,从部长到一线教师,“为校长、教师减负”是共同关心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两会十大热点之十:延迟退休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延迟退休:落实方案箭在弦上,弹性适度亟待细化

新闻背景:人社部数据显示,2015年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变为2.87:1,即不到3个工作人口就要供养1名退休者,而2011年为3.08:1。“十三五”规划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去年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延迟退休方案会按照相关程序批准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完善后再推出。

专家点评: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表示,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延迟退休政策涉及亿万民众,公众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公布方案,充分征求社会意见。政策设计要小步慢走,同时有适度弹性,符合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时事热点:共享单车现状及问题

全文共 212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随着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考试中以共享出行出题的几率会越来越高,尽早的积累词汇和内容,未来会减少很多压力哦!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越来越受资本青睐,这不ofo日前就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可见众人对共享单车的前景是积极看好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好不一定发展就好。就目前而言,共享单车市场还存在着诸多乱象,急需出台相关监管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如下:

共享单车市场现状:

共享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生产和生活,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了新的内涵。最近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不仅以共享经济为特征改变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也对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实践绿色环保理念、增进群众交流和个人健康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旺盛的用户需求促使资本与市场活跃起来。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5000万用户规模,OFO投放单车80万台,摩拜投放单车60万台。今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已经从最初的17家迅速扩大到27家。

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机构跟投。就在一天前,永安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者有蚂蚁金服、深创投等多家机构。共享单车已成为创投界最热门的概念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2017年初,共享单车行业融资总额超50亿元。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粗略估算共享单车的市场空间大概在120亿元至200亿元,在政府支持背景下,利润率如果在50%,大概会有60亿元至100亿元的最终利润体量。深创投华东总部总经理刘波预测,共享单车整个市场容量会到100亿元,整个用户数会到5000万,甚至一个亿。

不过,共享单车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摩拜、永安行等12个无桩共享单车品牌,总数量突破28万辆。而据有关方面研究,整个上海市共享单车容量上限是60万辆。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共享单车会走网约车的老路。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尚未有一个品牌给出或者探索一个可靠的盈利方式,这就意味着用户越多、市场越大,企业面临的运营成本越高。虽然眼下时不时传来共享单车企业融资成功的消息,可是,如此没有方向的“烧钱”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共享单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共享经济模式毕竟是新生事物,如前一阶段“网约车”一样,企业本身经营模式,政府引导和监管还存在空白。“共享单车”发展更急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在企业经营模式、政府监管等环节形成适应其经营模式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共享单车经营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企业自身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如ofo以大学生创业为主,对于绿色、共享等新理念理解较深,但是对于经营管理乃至社会公共管理存在提升空间。

2.金融监管缺失。部分企业为了加强资本运作,使用押金形式急剧扩张资本增量,甚至使用延迟退押金的手段加大资本沉淀。由于押金不受金融部门监管,资本安全也存在极大隐患。

3.车辆停放亟待规范。客观上由于使用者目的地不同,造成停放地分散。有的在市内街道繁华地区随意停放,造成了市容市貌混乱,也给治安带来隐患。

4.自行车增量使得去库存更加艰难。大量新的“共享车”生产,客观上将造成更大的存量库存,不利于资源优化。

针对目前“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四点建议:

1. 有关部门加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共享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组织力量加大“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对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的研究,将强对“共享单车”经营管理的调查研究,及时出台相应管理政策和规定,对于企业自身经营予以规范,对于社会道德层面问题加强宣传引导,对于社会管理层面问题加强引导和监督。

2.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由于“共享单车”发展迅速,对于收取的大量押金使用及监管存在安全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有预判、有干预、有监管,防止企业因经营不善,甚至恶意套取资金引发的经济风险和社会稳定。

3. 加快制定“共享单车”法规性管理办法。鉴于“共享单车”有可能形成普遍的新的出行方式,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启动立法调研程序,深入研究管理办法,尽早形成行政法规甚至报请形成法律文件。

4. 企业自身应加强经营发展研究,提高发展能力和水平。“共享单车”理念接地气、合民意、符国情,因此,企业不但是一种经营行为,应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着力解决民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净化社会风气等结合起来,应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提高自身站位,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为“双创”树立典型,为实现发展新理念做出自己贡献。

2017-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分析,共享单车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及资本家的参与,但同质化竞争和城市有限的容纳量,必然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企业,因此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两会热点解读废除嫖宿幼女罪呼声再起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再次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同时,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相关言论一经公开,引发网友们“一边倒”支持点赞。截止到3月9日,相关报道超过1600条,微博评论共计3467条。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对“嫖宿幼女罪”的印象大多是一种对不法分子的变相开脱和对幼女身心的二次伤害。网易网友“jiyingdoctor”指出,“嫖宿幼女罪这一定义把真正的受害者幼女的身份定位成了‘娼妓’!”腾讯网友“@一生何求cx”表示,“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很好,不要只担心国民经济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性侵问题、安全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社会热点问题之安全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城市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上演”了一场场不可挽回得悲剧,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得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因此,我向大家倡议:

1、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2、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 绿灯行,红灯停 ” 。

6、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7、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8、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9、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10、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11、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如果你记住以上得十一条倡议,我相信,发生事故的“机会”一定会少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两会热点:立法法修改,你该关注什么?

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关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关注两高报告,可别忘了,今年两会还有一个重头戏——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给立法部门定规矩,和百姓生活太远了。实则不然,抓问题就要抓住“牛鼻子”,对于“高大上”的立法法,必须走心。

征税征地,有权不可任性

今年前两个月,国家有关部门3次给成品油消费税“涨价”。

每次“涨价”都能引来一番热议。但再怎么动嘴皮子,咱百姓该纳税还得纳税,哪怕是税负重了。其实,有心人不妨观察一下,这3次税率调整均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的形式进行。一纸通知,就真的可以让咱多掏腰包吗?

以前行,以后未必!虽说宪法法律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但对政府来说,也得依法征税!征什么税、怎么征税、征多少税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有章可循。要是苛捐杂税、加重税赋、税费不分,这些咱老百姓是真真不能接受的。

税收法定是趋势。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拟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事项中,将“税收”一项单列出来,明确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相对于征税的平稳而言,征地就属于近年来社会矛盾纠纷的易爆点了。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岂可说拿走就拿走?

不幸的是,土地偏偏又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掩耳盗铃”式制发相关文件,标榜征收征用土地的合法性。

如今,这一招也未必灵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指出,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都必须由法律来规定。

限行摇号?NO LAW NO TALK!

看到这里,是不是该为立法法点个赞。

再来两段文字: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规定、命令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什么意思?打个比方,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个问题,怎么办?实行限行、摇号。如今,法律态度很明确,限行?摇号?面对各种限令禁令,可不能政府说是什么,咱就得认什么,不妨先问一句,“有法律依据吗?”NO LAW,NO TALK。

当然,凡事都不能绝对。法律起草同样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需要考虑切实可行性。为此,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还作出补充规定: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抓紧时间提意见!

本次立法法修改的内容还有很多,据说涉及44条,其中增加了11条,修改了33条。立法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法律,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其他全部法律的立法质量,这就影响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所以,如果有时间,你不妨仔细研读一番,趁着全国“两会”这个民意大平台,抓住“民主立法”这个好机遇,赶紧说问题、谈观点、提意见。

最后,趁着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之际,全国人大还向老百姓特别是他们的代言人——全国人大代表送来了多个“红包”:

——(全国人大常委会)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求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律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代表参加。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两会时政热点:发挥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主体作用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是对外经济合作的市场载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应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鼓励企业充当“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东盟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新时期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更是顺应大势和地区发展需要、惠及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合作构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非凡。

企业是对外经济合作的市场载体,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企业要发扬丝路精神,把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到国家战略中,积极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以经贸合作带动人文和科技交流,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然而,“走出去”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中国企业在投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对当地政治经济、投资环境、法律条文不熟悉,海外项目专业人才匮乏,“走出去”的配套政策和机制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充当“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还应鼓励支持民间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工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将协同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各个研究部门也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研究,协助企业拓宽战略空间及信息、项目和融资渠道,进一步激发市场要素活力,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此外,还应考虑设立专门机构或社会平台,促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进行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促进企业“抱团出海”,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带一路”是对古丝路的传承和提升。未来,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国门,拥抱世界。我相信,中国企业定会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两会热点解读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提至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她在空调行业多年调研发现,要切实提高个税起征点,起码提高到5000元。同时调整企业主征收个人所得税方式,平衡个税征收总额。

对 于广大民众而言,提高个税起征点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网友在支持的同时也表达出5000元的起征点有待商榷,甚至倾向于家庭缴税综合性个税改革。网友 “pinekxs”表示,在目前生活成本条件下,起码应该1万,而且应以家庭为征税单位,考虑到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缺失,赡养无社保老人者应做相应扣减。网 友“shujiaxiaoxin”称,按家庭缴税更合理,提高个税确实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两会前瞻:你应该关注的六大经济热点

全文共 5196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全球关注的2015年全国“两会”(即政协第12届全国委员会第3次会议、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将先后于周二(3日)与周四(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大幕。作为“新常态”概念提出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在经济问题上有众多热点备受关注。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GDP增速创近24年新低,“新常态”特征得到全面呈现。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今年两会将怎样看待目前的经济形势?会明晰哪些重点经济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腾讯财经为您梳理最值得关注的六大经济热点。

经济增长是否换挡调速?

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但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GDP比上年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

每年两会期间发布的《中国政府报告》,都会提出该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2015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今年两会的高频词。

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已成为人们评论中国经济时的关键词。它不仅意味着对片面追求GDP增速的思维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

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官方更明确诠释了“新常态”的内涵,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种变化所传递的讯息是官方不会轻言大规模刺激来换取经经济增速的短期增长,而将重点放在经济品质和效益的提升,相较于过去全国冲高GDP的热劲,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转化为逐步调整经济结构,追求可持续发展上。

在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除西藏设定的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外,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降幅最大的是辽宁、山西和甘肃,下调幅度均达3个百分点。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目标,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各省份大多将GDP增长目标设为一个区间值,而非绝对数字。

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2015年被有些人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是否会“断挡失速”?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说,今年是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适度调低增速目标将赋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政府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代表委员将充分讨论。

机构和媒体普遍预计,“新常态”的调整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同样会得到系统性的呈现。届时,官方或将对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进行微调,物价涨幅、就业水准、粮食生产等指标的全年目标或许也将出现相应的调整。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下调至7%左右,CPI、M2目标也将分别下调为3%、12%,但新增城镇就业目标可能仍设定在1000万人。GDP增速目标下调并不表明政府希望增速继续下降,而是在当前增长动能疲弱和就业可能转差的情况下,将7%视作今年保就业的增长下限;同时表明政府有意淡化经济增长目标,引导地方政府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速,希望在调结构和促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金公司预计,2015年GDP实际增速为7.3%。

彭博经济学家Tom Orlik2月27日撰文指出,今年会议主要关注的焦点料将是GDP增长目标。每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设定一个当年经济增长目标,过去三年,目标一直都是7.5%。今年,预计可能会降至7%,如果放胆猜测的话,甚至可能只给出一个预测区间。

中国上一次下调GDP增长目标是在2012年,从8%降至7.5%。当以GDP论英雄的时代逝去,今年新增长目标究竟确定为多少?人们期待两会给出解答。

宽松政策会否继续加码?

除了增长目标,本次两会还将提供财政和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信号。

就在两会开幕前三天,中国人民银行2月28日晚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继去年11月22日后,央行再度出手降息,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随着1月CPI增速创五年新低、PPI持续负增长,市场普遍担心中国经济会陷入通缩。虽然官方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进入通缩,但是通缩风险不断加大已成为业内共识,在有明确信号表明经济企稳前,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预期未来宽松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中信证券诸建芳称,通缩情况仍在恶化,经济下行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急需国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按照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后续仍将出台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

高盛的一份研报表示,由于此次降息幅度比上次要小,以及其他宽松措施体现出政府的谨慎态度,让市场担心中国经济能否重现去年二季度的反弹。高盛还预计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还有一次降准。

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在预期两会时表示,CPI和M2增长目标将分别下调至3%及12%左右。巴克莱银行业分析师还预计,中国将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因而金融改革及进一步放松银行业管制将是议事日程上的重要主题。常健表示,由于资本外流及实际利率增加以及用以支持社会性支出的财政赤字加大,需要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抵消上述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可以预测中国近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体框架将是“审慎”的。

货币政策放松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中金发布报告称,偏紧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起到掣肘,并拖累总需求。中金预计,两会后财政政策将较当前偏紧的状态大幅放松。

彭博经济学家指出,以往,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支持增长,而财政政策则相对较为保守。如今,银行过度放贷,而中国政府负债较低,两者的角色正在发生转换。

国企改革方案如何破题?

“国有企业要紧扣提高活力和竞争力深化改革,在看准的领域抓紧‘破题’,努力走在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前列。”李克强的这句表态,在外界看来释放出今年国企改革将提速的信号。

去年以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四项改革”试点,同时,地方版的国企改革也不断推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上海、甘肃、山东、江苏、云南、湖南、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青海、河南、辽宁、广西、宁夏、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明确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推进混合所有制、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成为各地方案的标配。

但是,中央层面的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尚未出台。

不过,这一方案公布的日期已经逼近。2月26日,据央视报道,来自国资委的消息,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已经上报中央,有望在两会后出台,最终有望以“1+N”的形式出台,即“1个指导意见+多个配套方案”。届时包括放开混改门槛、重启员工持股等方案将一一试行。市场预计将撬动24万亿市值。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将会更加明确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逐步推进职工持股也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将加快推进,预计在2020年形成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国企分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一定会先行出台;国企分类的问题还牵涉到考核问题,按照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资源与分配就会进行重新调整;此外,分类还会决定哪些企业会被合并等,预计2015年将会是国企大整合、大重组的一年,涉及的股权变动会非常大。”

可以预期,随着顶层设计完成,2015年国企改革将进入关键的实施年。随着更多民资的进入,以及更多国企红利用于民生支出,民营企业、普通民众将享受到更多国企改革红利。

价格改革还将在哪些领域推进?

今年1月份CPI仅上涨0.8%,延续了2014年来的低通胀格局。物价保持低位,也为我国推进价格改革提供了良好时间窗口。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国家发改委日前还提出,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开价格,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全面实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此外,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电力输配价格等都在改革之列。

不过,也有人担忧,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价格大涨?价改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

媒体分析称,此次两会将进一步明确今年价格改革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在更多的价格改革推出后,原先一些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将进行市场化定价,像住宅小区停车费价格等一些较为稀缺的服务可能存在涨价空间,但老百姓也不用担心会大幅上涨,因为价格改革不是一放了之,政府仍会进行监管和规范。

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价格放开之后,由于行业竞争会加剧,多数行业降价的可能性大于涨价,民众会享受到更多实惠的商品和服务。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深入?

春节期间,晒“年终奖”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年终奖”,犹如多棱镜般折射出不同行业的收入落差,也再度引发公众关于提速收入分配改革的讨论和呼吁。

在人民网最新推出的“2015年两会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高居关注度首位,七成以上网民对个人收入“不满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5年刚开年,各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养老金并轨等改革措施执行到位,以薪资调整为突破口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已按下“快进键”。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望出台更多惠民政策,在收入、就业、社保等方面构建民生保障的“铁三角”,实现从“国富”到“民富”。

自2013年《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收入分配改革呈现各个击破的态势,央企高管今年开始限薪,养老金也正式并轨,这些改革措施更多着眼于“控高”,谋求缩小收入差距。

在“控高”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今年两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布局,预料将偏重于“扩中”、“提低”上发力。

观察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在地方层面正加速推进。近期,四川、广东等地出台了“地方版”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意见,均提出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

进入2015年来,先后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深圳、北京等6个地区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深圳提高到203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首次超过两千元大关,成为目前全国最高的地区。

有专家指出,2015年将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年,以薪资调整为突破口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对中国现阶段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重启发展新动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全方位深入,中低收入者的腰包将会变得更鼓,收入分配差距也将加速缩小,“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可期。

区域协同发展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2015年的良好开局。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在区域发展上就做足文章,“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例如重庆两会提出将积极“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新疆两会提出要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等,全国两会或将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

国家发改委今年也明确表示,2015年将抓紧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出台《区域规划管理办法》。除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转型升级等区域战略外,还将扎实推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

官媒近日透露,“一带一路”规划已经获批并在小范围内下发,即将正式出台,京津冀顶层设计方案也有望近期发布。鉴于全国两会在即,上述消息颇有信号意义,这意味着以“一带一路”为统领,以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为着力点的区域协同发展已是箭在弦上。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

在当前全球经济疲弱,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骤增的大背景及经济新常态下,多位专家表示,“三大战略”绝不仅是简单地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问题,还被赋予诸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引进外资转型升级,推动优质资本走出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等更加重要的使命和更加丰富的内涵,“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均有空间上的交叠,这三大战略的联动实施,有望盘活中国全境与周边,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一盘棋”。

全国两会历来是中国政府完整阐述其重大政策的平台,亦是中央与地方执政者高频次互动、政策上密集“对表”的最佳时机。三大战略如何下好先手棋?国家层面的意愿怎样与地方发展思路同频共振,这也会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此外,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最新时事新闻:公积金新政14个热点问题解答

全文共 2154 字

+ 加入清单

公积金新政实施后,很多网友询问:公积金贷款如何办理?二手房的房龄如何计算?公积金贷款刚刚发放,是否可按照《通知》的贷款额度上限补贷?办理过程中的公积金贷款是否可撤销?

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整理了14个常见问题答案,有需要的过来看看吧。

1、《通知》何时实施?实施前已发放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家庭是否可以按照《通知》增加公积金贷款金额?

《通知》于2015年4月15日起执行。4月15日起受理的公积金贷款可以按照《通知》规定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条件不变。已发放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家庭不可以增加公积金贷款金额。

2、公积金借款人家庭的贷款额度如何计算?

借款人家庭在计算贷款额度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不得高于按照借款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的倍数确定的贷款限额(住房公积金账户按余额的40倍计算,补充住房公积金按账户余额的20倍计算)。

2、不得高于按照房屋总价款的比例确定的贷款限额(购买首套住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或者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20%;购买首套住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或者购买改善性第二套普通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购买改善性第二套非普通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60%。)

3、不得高于按照还款能力确定的贷款限额(其计算公式为:借款人计算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工资基数×规定比例(50%)×12个月×贷款期限)。

4、不得高于最高贷款额度上限

3、借款人家庭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步骤是怎样的?

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步骤大致可以分为:贷款准备阶段、贷款受理审核阶段、房产抵押及贷款发放阶段。

1、贷款准备阶段包括:签订购房合同、完成审税认定(非期房)和缴交维修基金(现房)等。

2、贷款受理审核阶段包括:申请家庭名下房产状况查询、公积金贷款受理及面签借款合同、阶段性担保落实(期房)、贷款审核审批。

3、房产抵押及贷款发放阶段包括: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过户和抵押登记、领取抵押证、贷款发放。

4、《通知》中二手房的“房龄”如何计算?

二手房房龄指贷款年份与房屋竣工年份之差。例如:2015年购买二手房申请贷款,房屋竣工日期为2000年,房龄即为15年。房屋竣工日期以《房地产权证》上载明的竣工日期为准。

5、按《通知》二手房贷款年限调整后,是否可以申请延长目前在还款中的公积金贷款呢?

已发放的公积金贷款不在调整范围内。

6、公积金贷款办理网点有哪些?

纯公积金贷款的借款申请人,请至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各业务办理网点提出贷款申请;组合贷款的借款申请人,请至公积金贷款受托银行各业务办理网点提出贷款申请。

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纯公积金贷款的借款申请人可拨打公积金热线12329预约办理网点(担保公司各业务办理网点和公积金中心区、县管理部);组合贷款的借款申请人,请至公积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贷款受托银行各业务办理网点提出贷款申请。

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公积金贷款受托银行、公积金中心区、县管理部地址请参见上海住房公积金网站www.shgjj.com或拨打公积金热线12329咨询。

7、公积金贷款刚刚发放,是否可以按照《通知》的贷款额度上限补贷一部分公积金贷款呢?

政策调整自2015年4月15日起执行。已发放的公积金贷款不在《通知》适用的调整范围内。

8、在办理过程中的公积金贷款,是否可以撤销,并按照《通知》的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重新受理贷款呢?

政策调整自2015年4月15日起执行。对2015年4月15日前已受理未发放的公积金贷款,在办理房产过户和抵押登记手续前,借款人提出按新政策调整贷款额度或年限的业务,应由借款人本人向受理机构提出撤销原贷款申请,并重新办理贷款申请手续。

9、《通知》实施后,对于借款人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的要求是否有改变?

在计算贷款额度时,借款人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仍为基本公积金账户余额的40倍,补充公积金账户余额的20倍。

10、若有夫妻二人申请公积金贷款,夫妻俩的公积金账户余额在计算家庭贷款额度时是不是和可以合并计算?

借款人家庭的贷款额度由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各自的公积金账户余额分别计算出的贷款额度相加得到。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的账户余额不能合并计算贷款额度。

11、之前办理的组合贷款在审批过程中,现在想按照《通知》调整后贷款额度办理纯公积金贷款,如何办理?

借款人申请人向组合贷款银行申请撤销组合贷款,然后携带资料前往纯公积金贷款的受理网点,重新进行公积金贷款受理。

12、购房合同已签订,是否可以直接在4月15日之后递交材料享受新的贷款额度政策?是否需要重新签署购房合同?

购房合同中的约定不影响公积金贷款办理的,不必重新签署购房合同,只要在4月15日后进行公积金贷款受理即可。

13、购房合同上约定贷款金额是30万元,现在想按照《通知》调整后贷款额度贷款50万元,是否可以?

购房合同约定与贷款实际金额不一致的,买卖双方应在协商一致后更改购房合同所约定的内容。

14、4月15日之前去申请公积金贷款复议是按照新政策的额度吗?还是届时需要重新申请复议?

在4月15日之前已申请的公积金贷款复议,若要贷到《通知》规定的公积金贷款额度,需要撤销之前的复议重新递交复议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两会教育热点之一:全面二孩与“入园难”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有数据显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新增适龄幼儿近600万人,“入园难”成了一个迫在眉睫、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成了各地两会讨论的热点

将关口前移,学龄前婴幼儿入托难问题也日益显现。天津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孙德红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通过现有幼儿园扩班,或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建立托幼机构,填补婴幼儿入托教育空白。

相较于城市,农村儿童入园问题更加突出,其入园率远低于城市,农村幼儿园的园舍面积、保教设施、师资条件和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除了硬件设施外,浙江省人大代表、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名誉校长陶月梅在调研中还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人数不足、整体素质待提高、待遇保障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办幼儿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入园难,但是,民办园仍面临“二等公民”的身份歧视。河北省两会上,政协委员刘教民建议,应进一步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园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的同等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北京两会八大热点猜想

全文共 3773 字

+ 加入清单

即便你对北京市的政坛时事一无所知,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只要你经过北四环到北五环之间的亚运村地区,便能从路边明显增多的警力中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气氛。

没错,北京市一年一度的“两会”就在这里召开。

作为省一级“代议制”的核心环节,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中,北京市“一府两院”上一年的工作和下一年的安排,都要经过769名人民代表的审议批准,

同时也要经过700余名政协委员的充分讨论。而每一年这个城市所面临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以及北京市民的民意走向,也一定程度影响着会议的热点

综观北京过去的一年,一些话题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市情的热点,我们不妨在开会前对这些问题精细分析,大胆猜想,梳理出今年北京市“两会”可能的八个热点话题,

这些问题也是民意关切和媒体报道的最大公约数,期待着在这次“两会”上得到回应。

猜想一:GDP降速后的“新常态”什么样?

2015年经济指标安排中,最受关注的GDP增速将定为多少?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统观“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的发展趋势,2011年到2013年一直维持在8%左右,2014年开始降至7.5%,目标水平有所下降。去年对经济指标的安排也已发出信号,本市已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减速增长。调整疏解、结构调整、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去年出台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已开始积极“舍”去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未来还将对新增产业更严把关。今年,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这些任务预计仍是本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参看今年上半年7.2%的GDP增速,预计2015年GDP增长安排,GDP指标或许还将有小幅度下调,为“新常态”下的疏解调整预留空间。

另一重要经济指标——城乡居民收入,今年将如何安排?综观十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GDP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目标安排,一路呈现逐步接近的趋势。2014年的经济指标安排,GDP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皆为7.5%,首次呈现完全持平的状态。市发改委国民综合经济处处长夏翊表示,“十二五”规划将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两个指标都定在8%,已经体现了同步的导向,目标一直是实现二者同步。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或将再次与GDP增速实现同步。 文/本报记者 林艳

猜想二:人口调控如何见实效?

据官方的统计显示,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14.8万人,“控人”成为治理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本之策。有媒体报道,从2000年到2013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接近60万,总人口增加了752万。人口在短时期内的过度聚集,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瓶颈”,带来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城市病”。北京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控制人口措施最多、力度最强的几年。近年来北京市控制人口的措施包括“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等,去年则通过外迁企业与大型批发市场的做法,发挥功能疏解、产业疏解对人口疏解的带动作用。

经过努力,去年北京的常住人口比2013年少增加了约10万人,实现了调控目标。今年,根据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市研究制定了人口控制目标。今后再做发展规划、上产业项目,有望由人口布局来倒推发展布局,从而形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的倒逼机制。作为人口调控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人口调控表述非常值得期待。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猜想三:怎样留住“APEC蓝”?

去年11月,整整六天的“APEC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人努力,天帮忙”,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现如今,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PM2.5年均浓度下降5%的目标,但是在“铁腕治污”的背景下,实际仅下降了4%。剩下的1%差在哪儿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回应称,这里面既有气象条件不利、沙尘天气增多等客观原因的影响,也有综合治理措施不够完善等主观因素。

半个多月前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再次明确,今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指标仍为5%。那么今年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确保不再重蹈覆辙?随着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的进程过半,明后两年的治理压力依然很大,相关政府部门又该如何应对?不难想象,在即将召开的北京“两会”上,“清洁空气”必将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热点。文/本报记者 王斌

猜想四:反腐重拳有多重?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反腐这个词从没有像今年这么热。去年中央巡视组到北京巡视,指出了存在小官巨腐和培训中心腐败等问题。此次“两会”期间反四风、促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也会是热点之一。制度层面,北京市委设立了“五人小组”,定期听取巡视汇报,增设了专项巡视组。北京市委下发关于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相关文件,北京市纪委完成内设机构改革,集中力量监督执纪。这些制度层面的设计在推进依法治国的首善之区的大背景下,很可能被重点提到。北京作为首都,纪检工作制度上有没有新动作值得关注。

具体来讲,北京市去年动作颇大,门头沟区长等干部落马,小官巨腐整治行动结束,立案和处分数均大幅增长,专项整治私人会所、培训中心腐败等,这些问题会不会在“两会”上得到回应?比如整治私人会所和培训中心腐败的成绩单,这些都颇有“看点”。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猜想五:“依法治市”有何新举措?

司法体制改革在2014年提速。继首批6个司改试点后,有媒体报道,12个省份有望进入第二批试点,全国近半省份将启动司改。

北京虽不在上述名单之列,但过去一年,北京司法改革着墨颇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挂牌,并在审案中起用“法官助理”,北京高院则在全国法院中率先在判决书上为“法官助理”署名;作为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地方法院、检察院试点之一的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紧随上海之后挂牌成立;最高检在全国设立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17个试点中,设在北京的3个试点也在有序推进。

2015年,在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试点基础上,北京或有望全面推行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由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推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实行主审法官、合议庭负责制的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或有望在北京法院全面推行。案件质量终审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或有望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这些热点问题期待能在“两院报告”中有所体现或回应。文/本报记者 邹春霞

猜想六:交通治堵还有哪些招儿?

2014年岁末,北京地铁、公交票价实现上调。在此之前,北京地铁刚刚经历了屏蔽门夹人之殇,而高峰时段的超大客流一直都是北京地铁躲不开的话题。

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单双号限行等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北京:交通顺畅、秩序井然,以及难得的蓝天白云。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曾公开表示,“APEC会议期间少了一半人、少了一半车,效果就这么好,这就反证了我们的容量已经超标了。”

去年年底,北京市法学会完成了《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政策法律建议》课题研究,专家给交通拥堵开出五个“药方”:立法明确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在拥堵的老胡同、医院、学校等附近设立“交通静化区”;立法保障行人、骑车人的路权;实施“购车自备车位”制度;在部分区域实施交通拥堵费。

这些建议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或许还有待考察,但交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北京市人代会和政协会议关注的焦点。经历了2014年的“交通热点”后,相信交通问题仍会是本届人代会和政协会上代表及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猜想七:京津冀协同发展怎么破局?

今年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预计将是一大重要议题,也或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呈现。去年12月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市委书记郭金龙部署2015年工作时曾表示,只要是区域整体发展需要的即使牺牲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所以,2015年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大方面如何安排,预计将是今年“两会”上的重中之重。

王安顺市长在安排2015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的一大任务就是今年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其中,怎样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在哪些领域率先突破?这些问题都盼望在“两会”上得到回应。文/本报记者 林艳

猜想八:申冬奥最后怎么冲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1000多年前,面对燕北寒风,诗仙李白写下如此的诗篇,仿佛是北京和张家口的时光剪影。今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将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最终举办城市,北京能否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也将随之揭晓。

随着申办冬奥会的升温,各项冬季运动在北京、张家口等地的普及与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喜欢冬季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业界估计,北京申办冬奥会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2014年,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共同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让开通京张客运专线的建设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根据规划,京张高铁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将于2019年前后完工,交通时间将缩短到50分钟,从北京市区一小时之内可以抵达张家口及崇礼太子城雪上赛区。

日臻完善的除了交通,还有其他配套设施,现在仅崇礼县便已拥有11家星级酒店,规模以上饭店20多家,可同时接待6000多人住宿,8000多人就餐,未来日接待能力可达到2万多人次,年接待游客能力将突破400万人次。冬奥会的申办将加快推动张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一个以冰雪为核心的旅游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全国两会热点前瞻:GDP增速、反腐新动作、司法公正

全文共 3333 字

+ 加入清单

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两会将于3月初召开。一系列热点议题备受瞩目。

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与3月5日相继召开(资料图)

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自那以后,每一项改革部署、每一个政策举措,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征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多少步?开局起步的情况究竟如何?同时,关键之年又会有哪些关键之举?将会开出怎样的改革清单,涉哪些险滩、啃哪些硬骨头?2015全国两会上,党的意志将会再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部分内容,将会再次转变为具体的政府决策。对于改革,我们始终充满期待。

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早在三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又“降准”,引发社会各界关于中国经济的冷思考、热讨论。

其实,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就成为人们评论中国经济时引用最多的一个词语,其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那么,“新常态”在2015年会有哪些具体的经济政策体现?特别是“降息”又“降准”后,还会降GDP增速吗?“两会”之中必定有看点。

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

同时,“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农”。文件专章部署依法治农,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一边是改革,一边是法治,相信这些新部署、新思路,必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按图索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两会也确实不离上述三大关键词,积极部署对接国家战略。比如,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核心省份新疆,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就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放在首位强调。

显然,“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究竟会给国家、各地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相信在全国两会上,这个问题一定会是热门话题。

制度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党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反腐有关,特别是对贪腐高官的查处令人瞩目,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查处省部级以上贪腐高官80余名,这种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撼。

“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年,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切实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进而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人们无比期待。

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设立巡回法庭、清理执法考核指标、推行司法公开……近日,有关法治的新闻再次屡屡见诸报端。其实,法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建设法治中国”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做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呼格吉勒图、于英生等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下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会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对此,“两高”报告自然是必读文件。

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

立法法,一部涉及立法体制、规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根据部署安排,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已经经历“两审”,多处修改值得再思考。

地方立法权真的会扩大吗?草案拟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将较大的市(包括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修改为“可以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同时,“红头文件”会得到遏制吗?根据草案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究竟如何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户籍改革,民生福祉有啥新期待?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将北京通州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这些地区将推进积分落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被称为硬骨头,特别对于特大城市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如今,积分落户总算是为外来常住人口融入北京等地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当然,民生福祉绝不仅仅是一纸户口。上学、看病、买房……这些事关百姓的民生问题年年都是热点,也说明百姓期望政府下更大功夫。正如很多网友所呼吁的,期待全国两会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促进社会资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

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如何荡涤“精神雾霾”?

群众不但需要充裕的物质食粮,也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人们的思想阵地,先进的思想不去占领,腐朽的思想便去占领。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恐怖的网络暴力、害人的网络谣言、低俗的网络色情以及其他种种网络丑态,正在影响百姓视听、玷污群众思想。

显而易见,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对于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今,如何让“真善美”发扬光大,让“假丑恶”退避三舍,荡涤各种“精神雾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是值得你我共同研究的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雾霾”“污水”,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够分量的“生态答卷”,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每年全国两会上,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雾霾治理等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今年应该还会如此,群众依然翘首以盼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责任,破解“十面霾伏”等一系列问题。

怎样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

2014年,香港、澳门、台湾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如何汇聚香港各界依法推进政制发展的“正能量”,并使香港进一步在国家战略的“大棋局”中找准定位;如何用好中央支持澳门的政策,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如何确保两岸关系这艘大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航道稳定前行,都将是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新形势下怎样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实践中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进入2015年,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如何将军队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等,都备受外界关注。此外,中国军力和国防预算也是海内外媒体聚焦两会的热点。

大外交格局如何打造“命运共同体”?

2014年是中国“主场外交”的丰收年,进入2015年,世界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而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令外界格外瞩目中国。习近平主席还将应邀赴美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中俄等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关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令中外舆论和观察家拭目以待。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两会教育热点之二:校园欺凌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2月,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让校园欺凌再次受到热议。

最高检通报,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但从“两高”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真正进入司法程序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人并不多。“校园霸凌”在法律上仍然存在盲区。

对校园欺凌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思量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亟待社会、学校、政府来作答。“建议上海尽快邀请第三方专业人士,完成对校园欺凌的界定,同时尽快启动上海校园欺凌专项普查。”上海市两会上政协委员朱建国、陈永亮将在2017年两会期间递交此提案。

除了将惩处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和制度框架以外,学校应该承担起预防的责任。有委员提出,面对“校园欺凌”,学校需要从心理、行为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将“校园霸凌”扼杀在萌芽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两会热点素材:教育公平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网站两会热点调查中,“教育公平”均名列前茅。从一张张网友投票中,从一次次鼠标点击中,我们不难窥见家长们对孩子能否上好学校的焦虑,对学校不分“重点班”的期待,对乡村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渴望……

一头牵着国运,一头连着民生。教育,背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担当着社会进步的重任,寄托着亿万家庭的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已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1824个县级单位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比例均超过九成;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规模和比例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我国将逐步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的难题。实现上述目标,推进教育公平,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破除坚冰、啃硬骨头、补齐短板,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产品质量,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目标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全国两会热点前瞻:GDP增速、反腐新动作

全文共 3260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自那以后,每一项改革部署、每一个政策举措,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征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多少步?开局起步的情况究竟如何?同时,关键之年又会有哪些关键之举?将会开出怎样的改革清单,涉哪些险滩、啃哪些硬骨头?2015全国两会上,党的意志将会再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部分内容,将会再次转变为具体的政府决策。对于改革,我们始终充满期待。

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早在三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又“降准”,引发社会各界关于中国经济的冷思考、热讨论。

其实,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就成为人们评论中国经济时引用最多的一个词语,其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那么,“新常态”在2015年会有哪些具体的经济政策体现?特别是“降息”又“降准”后,还会降GDP增速吗?“两会”之中必定有看点。

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

同时,“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农”。文件专章部署依法治农,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一边是改革,一边是法治,相信这些新部署、新思路,必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按图索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两会也确实不离上述三大关键词,积极部署对接国家战略。比如,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核心省份新疆,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就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放在首位强调。

显然,“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究竟会给国家、各地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相信在全国两会上,这个问题一定会是热门话题。

制度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党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反腐有关,特别是对贪腐高官的查处令人瞩目,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查处省部级以上贪腐高官80余名,这种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撼。

“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年,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切实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进而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人们无比期待。

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设立巡回法庭、清理执法考核指标、推行司法公开……近日,有关法治的新闻再次屡屡见诸报端。其实,法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建设法治中国”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做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呼格吉勒图、于英生等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下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会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对此,“两高”报告自然是必读文件。

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

立法法,一部涉及立法体制、规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根据部署安排,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已经经历“两审”,多处修改值得再思考。

地方立法权真的会扩大吗?草案拟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将较大的市(包括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修改为“可以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同时,“红头文件”会得到遏制吗?根据草案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究竟如何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户籍改革,民生福祉有啥新期待?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将北京通州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这些地区将推进积分落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被称为硬骨头,特别对于特大城市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如今,积分落户总算是为外来常住人口融入北京等地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当然,民生福祉绝不仅仅是一纸户口。上学、看病、买房……这些事关百姓的民生问题年年都是热点,也说明百姓期望政府下更大功夫。正如很多网友所呼吁的,期待全国两会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促进社会资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

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如何荡涤“精神雾霾”?

群众不但需要充裕的物质食粮,也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人们的思想阵地,先进的思想不去占领,腐朽的思想便去占领。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恐怖的网络暴力、害人的网络谣言、低俗的网络色情以及其他种种网络丑态,正在影响百姓视听、玷污群众思想。

显而易见,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对于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今,如何让“真善美”发扬光大,让“假丑恶”退避三舍,荡涤各种“精神雾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是值得你我共同研究的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雾霾”“污水”,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够分量的“生态答卷”,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每年全国两会上,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雾霾治理等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今年应该还会如此,群众依然翘首以盼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责任,破解“十面霾伏”等一系列问题。

怎样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

2014年,香港、澳门、台湾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如何汇聚香港各界依法推进政制发展的“正能量”,并使香港进一步在国家战略的“大棋局”中找准定位;如何用好中央支持澳门的政策,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如何确保两岸关系这艘大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航道稳定前行,都将是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新形势下怎样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实践中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进入2015年,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如何将军队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等,都备受外界关注。此外,中国军力和国防预算也是海内外媒体聚焦两会的热点。

大外交格局如何打造“命运共同体”?

2014年是中国“主场外交”的丰收年,进入2015年,世界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而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令外界格外瞩目中国。习近平主席还将应邀赴美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中俄等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关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令中外舆论和观察家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两会教育热点之八:高考综合改革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用三个词形容该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足见高考改革敏感度之高、政治性之强。

韩正说,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三年磨一剑”,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改革的关键是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真正体现制度公正、机会公平、运行透明。中国教改看上海,上海高考改革能否“初战告捷”,全国都拭目以待。

今年,上海、浙江基于“两依据一参考”新录取模式将要实施,山东等五省要推出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将使高考比较高概率地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讨论最热点的教育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两会十大热点之一:全面深化改革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深化改革:主体框架确立,加大力度攻坚

新闻背景:经过3年多努力,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的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在攻坚期、深水区积极作为取得进展,任务艰巨。

专家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年,需要抢险滩、啃硬骨头,要加大改革力度,统筹协调各方面改革工作,增强改革定力,加强改革协同。国有企业、土地制度、监察体制、社会保障等多领域改革方案将齐头并进,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对改革有更加全面的部署,各方期待有具体、深化的改革措施出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