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精品20篇)

导语: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900

作文

1000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和仲秋,因中秋的月亮比平时都圆,所以又叫月夕节,在八月十五的几天,人们都会与家人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

在中秋节这一天,我望着天空发呆,耐心的等待着月亮的到来。可等了大半会儿,仍没出来。我不耐烦了,刚要离去,月亮冉冉升起,我不禁赞道太美了!我一边看着盼望已久的月亮,一边吃着月饼

。这时,爸爸给我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又和姐姐玩起了猜字谜游戏。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月饼,有五仁的,豆沙的芙蓉的。玩了很长时间,我们早已疲惫不堪,只好向月亮说声再见,然后依依不舍的睡觉去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难忘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历史浩若烟海,华夏文明灿烂辉煌。一代代人的经验,积淀成这伟大的传统文化

——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段“圣德教育,改变命运”的纪录片,看完后,我百感交集……。

纪录片的内容是这样的:故事一开始就以世界各地的灾难引出“想要救现在的世界,必须回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的观点,专家认为:只有代表中国精神和灵魂的传统文化才能改变现状,端正人们的价值观。而这伟大的传统文化,在西文的影响和侵蚀下,几乎要后继无人了。所以我们要领悟“儒佛道”的核心思想,并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弘扬伟大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经久不息。

看完后,一个个“仁、义、礼、智、信”的字眼还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

现在社会上有部分人的潜意识是西方的文化更先进,于是不断地“洋化”,甚至比西方人还要西人,比如说:那些崇尚所谓的自由而脱光衣服游行的荡妇;那些为了赚钱而使用地沟油的奸商;那些为了推销汽车而一丝不挂的车模;那些为了赢得一台电脑而脱衣服的女性等等。如果说这是求“自由”、为了钱,就不顾羞耻;那什么又是尊严呢?有部分人认为古代的东西听不懂、不理解就是糟粕,谁又能说不是这些人见识短浅呢!

我认为古代的文化十分伟大,不然汉语怎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就比如说“圣”字古代的写法由“耳、口、土”组成,“耳”代表要擅于听闻、观察,擅于发现;“口”代表要传播伦理教育;一个类似站在地上的弯腰的人代表要结合实际,脚达实地,付诸行动。

我们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消失于我们这一代,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宣讲优秀的古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还有一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要提前举行中秋节活动——中秋读月。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了起来,还请了美术老师来帮我们装饰黑板。有的人在帮老师画黑板上的月亮和字,有的人在帮忙排桌椅,还有的无所事事,双手空空不知道要干什么。经过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不一会儿便把现场布置得充满了中秋的风情。

这时,家委们提着一袋袋东西走了进来,我在人群中发现了妈妈,或许其他人的心情是愉快的,可我一见到妈妈,我的脸便拉了下来,要是让老师向妈妈投诉,我可就凉了。这时,当家长们都入座时,主持人彦琴落落大方地走上了讲台,说了一番感谢的话之后,正式宣布主秋读月活动开始了。

可昕妈妈先上台讲述完中秋节的来历,接着各组的代表介绍完各地中秋的习俗后,便迎来了飞花令。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在家长面前显露一下。只见三名同学已经主动上台了,我们组的人好像个个都怂了,都不敢上台,最后我们在一催促梓植棋上台了,他见我们这样,也只能无可奈何地上台了。

台上的竞争可谓是十分激烈,我们也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在心里为梓棋打气,他们接古诗接得贼快,我都还没有听清就轮到了下一人了,当轮到梓棋时,他突然慌了,无助的目光向我投来,我刚才没认真听,他们说得太快了。我向他投去一个无可奈何的目光。

这时,柯老师忽然叫我上去,我后背一冷,我只是吃瓜群众,我不要上台。可面对老师,我只好上去了。站在台上时,我的心凉了半截,我今天要死定了。不一会儿,便轮到了我,我支支吾吾,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话,比起其他人的顺畅,我可就是一台死机的电脑。

过了一会儿,再次轮到了我,我看着台下数十双精眼睛,有组员们对我的期望,有别组人员恨不得我下来的目光,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已经把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额头上一颗颗冷汗落了下来,我的腿不断地抖动着。最后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好低着头,红着脸,羞愧难当地走了下来。

最后就是我们中秋读月的高潮——博饼。我们谁也没搏到状元,反而是我的同桌,无心争胜的老刘搏到了状元。

真的是,做人不要太攀比,要比就比真运气。不要有一颗争胜之心,反而要有一颗平常心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在春节,一家人在一起十分开心,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

奶奶住在乡下。乡下和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车,乡下处处都是牛,鸡,鸭。白天是鸡犬相闻,而不是汽车的鸣笛声。乡下的生活朴实简单。春节中的乡下伴随着的都是鞭炮声和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声音。

这天是到奶奶家的第二天。大家吃完了午饭都在寻思着下午和晚上干什么。爸爸出了个好主意捡柴烧火,趁着下午天亮的时候,我和爸爸爬上对面的小山丘去捡柴,虽说是小山,但还是有点陡峭的。爸爸在前面大跨步的走着。而我却在后面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走着,终于爬上了山顶,捡了些大柴小柴,还有野草,我和爸爸把这些胜利品放在地上。站在山顶望着对面清澈的湖泊,更高的山峰,风吹在脸上十分舒服,“走吧,爸爸说。”我回过神来,拿起柴下了山,接下来我和爸爸又爬到山顶捡了两次柴。看着应该够了就等着天黑了。

吃过晚饭眼看着太阳下山了,天也黑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烧火把白天捡的柴摆成一个金字塔状。燃烧一把草,把草丢在柴上,火就顺利地燃烧起来了,火势渐渐大了起来,火星升上夜空,我们一家人拿着椅子围坐在一起,火光照印在每个人充满笑容的脸上。十分幸福。我和妹妹趁这些火放了烟花,过了许久柴都烧完了,火也熄灭了,我们拿了几个红薯闷在金字塔的空心的地方,等十五分钟左右,将红薯拿出来捧在手中吃了起来,虽然只是普通红薯。但我却觉得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薯。

我们一家无人在乡下过的年可谓是年味十足,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十分的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画作文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国画是笔墨造化的艺术,虽无西方油画色彩的绚烂多姿,但是她以笔墨的变化万千、意境的深远并富于历史悠久的艺术而屹立于绘画艺术之林。她重意和神,而非形,并以意取胜。就意而言,国画中蕴含着人们理性的思考,所谓中国画的理性。

一、 笔墨造化的艺术,自然的理性美:

国画注重用笔用墨,以毛笔落墨的轻重徐疾,造成线色的刚直、柔和、飘逸等的不同变化,同时水墨的浓淡随画家的情感变化而出现微妙的变化。强调物我一体的境界,需通变,且有法可依,但求变化。法,即法则是前人的完整的经验总结。

《易经》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唐代的释亚栖道“风书通则变… …若执法不变,纵能入木三分,亦被称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就是要求书画要求变。

王羲之善于博采众长,学别人的而能求变,故而创立了千变万化的书法。王寅的《梅兰竹谱》云“凡绘画之初作工巧,… …久则熟,熟则精,精则变,变则一片化机,皆从无中出,是为超脱极致。”苏轼也说过“山石竹木水波烟云无常,故而有常理”。提醒人们:自然界中万物的状态有变化,中国画也一样讲求变化。但万物有本来的规律,必须不悖常理。总之,通过笔墨之变化来表现出追求自然、效法自然的哲理。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蕴含的哲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之美。

二、写意重神,虚无的理性美:

神本虚无,意本虚无,而国画体系中却蕴含神与意之论,赋物以神。这正是与西方注重色彩的明暗,追求散点透视的写实主义迥然不同之处。该论断,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神’反映的是人们追求的风度,魏晋时的谢赫倡导“气韵生动”,顾恺之的在实践中的“以形写神”,“传神写物正在阿堵之中”,点明了绘画中的风神、风骨、风度,反映了魏晋玄学中的哲理。

庄子的《庖丁解牛》的寓言进一步展现了对神的关注。庖丁为文惠王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最终达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的地步。强调的是神,从而很容易地引导了中国画从写实走向写意,写意由此萌芽。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画的写意重神必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是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而发展的,写神国画中人物画有尤重视而写意画无处不在,也无处不美。实际上神,意,虚无的哲学思想似乎含有唯心主义的哲理,并不是完全的虚无,也不乏对宇宙的探讨与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故而神、虚无是充满理性的,画中有大美而不言,意、神在也,理性之美常驻。

三、艺术的融合,统一的理性美:

国画不仅仅是绘画的艺术,而且还包含了书法、文学、篆刻艺术,是多艺术共同发展融合的艺术,并十分讲求各艺术的协调统一。如画中之题款,须讲究“画上题款,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他处也,如左有高山,右边空虚,款印在右;右边亦然,不可侵画”。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表现在它的技法上,而且也包含在其它艺术的协调统一。如果款题的不当,而国画注重空间的伸展与气势的恢宏时,无疑对画本身而言是一大惋惜。各艺术对立统一的特性,始终贯穿着国画创作的始末,蕴含着儒家和而不同的哲理,这是中国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四、诗文并茂,哲思的理性美:

诗文并茂始盛与唐朝。在宋朝,时人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的是文学美与诗的绘画美,表现出画美的主题。诗言简练,即能反映绘画的主题,也能流露出画家内心的情感与哲思。梅、兰、竹、菊历来作为画家广泛创作的题材,是国画家对中国传统的君子典范的追求。如赵孟頫的《岁寒三友图》、张无咎的《四梅图》。而题画诗更丰富了其内涵,反映出理性的光辉。郑板桥的一幅《兰竹图》题词曰:掀天揭地之文,震地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故不再寻常蹊径也。表达了画家的大无畏的精神,是画家反封建传统启蒙思想的反映。

同时,题画诗对于意境的构造也功不可没。总之,中国画充满着理性,并继承着中国传统的穿越时空的哲理思想,绚烂致极,有大美而不言。虽然国画中充满着理性美,同时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糟粕部分。如明清时期,“扬州八怪”的画作,有些偏于怪诞,不说常人无法理解,甚至连画家也琢磨不透其中的真正含义,意境过于玄妙,寓情于画却远于画外。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我们当以理性的头脑去加以判别、并果断地摒弃,进而将国画发扬光大,并继承国画纯真的理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生作文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个牛儿像,爸爸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能它在我家呆了好几代了。

我很喜欢这个牛儿像。没事时,就去摸摸它,所以我对它特别熟悉。这是一只不知什么骨头做的,但雕工却很细腻的雕刻品。不仅动作、神态雕刻的栩栩如生,连牛身上的毛雕刻的也很细密,感觉很柔很软,就像真的一样。这是一只卧着的牛,一只腿藏在身体下,一点也看不到,好像缺掉了似的。牛背上趴着一个牧童,手里拿着鞭子,背上背着斗笠,好像是刚刚爬上去,还没来得及趴好。牛神态安祥,好像正在回头与牧童说话。 这种情景总让我想起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嫂子对他不好,总逼他干很多的活。有一天,牛郎遇到一头正生病的老牛,牛郎心地善良,对老牛悉心照顾,很快老牛的病就好了。其实老牛是金牛星下凡。有一天,老牛对牛郎说:“山上的湖里正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衣服拿走,那件衣服的主人就是你的媳妇了。快来,我带你去!”于是牛郎就趴在老牛背上,被老牛带到湖旁,果然有几个仙女正洗澡,湖边放着一堆衣服。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的主人织女因此与牛郎相识、相爱,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牛儿像可能就是根据“老牛要带牛郎去找织女”的那段故事雕刻的吧!

你看,一个不起眼的牛儿像,不但反映了古代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还蕴含着神话传说呢!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感受到它,触摸到它。因为我们生活在有着丰富、灿烂文化的国度里,我们是炎黄的后代,我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家都知道,这是秦始皇赢政的陵墓,里面还有跟他陪葬的兵马俑。很是壮观呢!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整个帝陵是长方形的,从整体布局来看,分成内城和外城,这两座城外都有高达10米的城墙,还有珍奇异兽坑、马厩坑等,从这里出土的文物达万件之多。整个陵墓是由秦国的丞相李斯设计的,参与建造陵墓的人数有10万之多,历时37年完成,秦始皇去世都还没建成。目的就是为了秦始皇在驾崩后能长眠于此,而兵马俑在陵墓里是让嬴政死后还能统治这里

而秦陵的发现可以说是机缘巧合,1974年陕西省的西杨村的一个农民意外发现了一具陶制人,引起了当地村民的关注。于是上报给国家。这才发现了宏大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东侧就是兵马俑坑,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其中一号坑是最早被发现的.,井然有序的排成环形方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号坑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没有被火烧过的,所以陶俑颜色比较鲜艳。兵马俑虽然是陶制假人,可从远处望去,那数千名手持兵器的武士,那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行行,一列列,构成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秦始皇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而兵马俑则作为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应该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优秀主题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和中秋节,春节并列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到了,碧绿,有着清香的竹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看上去晶莹剔透;用调料腌制过的五花肉;毛竽,豆腐,青豆,板栗,蜜枣,豆沙,红枣……它们显得美味又诱人。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叶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一会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满屋飘香,把我馋的直流口水。我连忙打开一个粽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宝贝,别光顾着吃,你明白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妈妈问道。

“当然是因为纪念屈原。他是一个爱国诗人,看见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就满怀悲愤地投江自尽了。”妈妈带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烽火四起的楚国,看见了屈原跳江时脸上绝望的神情。老百姓把粽子丢到江里,期望能喂饱鱼虾,不让他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我喜欢过端午节,它不仅仅能让我吃到香香的粽子,还能让我了解中国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毁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依然相当于一个岿然不动的庞大军队。

那年夏天,我来到西安。刚一进兵马俑地窖的洞门,一阵清凉袭来,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几千年前建造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费的钱财和劳力可想而知,沉静的洞穴里传来一阵赞叹。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兵马俑雕刻得极其传神。兵佣的每一条手纹都了了可见,历历可数。每个兵佣神情各异。有些俑眼神愤怒,可能是被强行掳来当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沧桑的脸颊上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战死沙场再也照顾不了妻儿老小吧;有些俑却神情坚定,像是在大喊:“今天就让我马革裹尸吧!”所有的俑都形神兼备,每一张脸都折射出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另一边。那里全是战车和烈马,充满力量感。所有战马都昂首长嘶,像是在锣鼓喧天和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与主人冲锋陷阵,势如破竹。马群中有一辆最精致、最豪华的马车,车上雕满花纹、飞龙。导游介绍道:传说这是为秦始皇的灵魂准备的,可以让他仙逝后飞往天宫。我突然感觉打扰了泱泱大国一代帝王的肃穆和庄严。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将平复。至今,我还对那天的游览刻骨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年级的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明媚的一个早晨,红星小学六年级一班的一位小姑娘,穿着一身蓝色的校服,胸前戴着红领巾,红红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她在路上边走边想,今天是教师节,该送什么给老师代表我的心意呢?送礼,不行。不行,老师平时日夜操劳,给我们批改作业讲解课文,有些同学弄不懂,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给同学讲解?走着走着,就到了田野边,一朵朵小巧玲珑的野花美丽极了,这么漂亮的野花送给老师当>礼物不是很好吗?说着她便走进田野中摘起花来,然后用自己最喜爱的红丝带绑成了一束,准备送给老师。

一会儿就走到了学校,当走到李老师的办公室前,她发现办公室的门和窗都是敞开的,她将头伸进窗子里,左瞧瞧、右瞧瞧,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但李老师的办公桌上已放好了语文课本、备课本?在备课本上还没全干的笔迹。说明李老师走了一会儿,可能有一点事出去了吧?小姑娘想。他她把头探进窗子里,从书包里拿出摘好的一束野花,小心翼翼地放入老师的笔筒里。这是她突然想起了李老师为她补课的那件事,

那次是因为她生病,已经几天没去上学了,功课也落下了好多,一天夜晚,小姑娘刚要睡觉,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她开门一看,原来是李老师,她问:“李老师,您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吗?”李老师说:“你几天没有上学,我是来给你补课的。”每当她想起这件事,就很感动,眼泪就忍不住要掉下来。

“李老师早”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赶忙离开了,向教学楼走去上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初2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漳浦县城已有千年的历史,有句俗话:“西街通县前。”从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原来的旧县城有多大,而今经过四十年发展,县城已扩展到十多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淹没在历史里的庙文化也随之兴起。

威惠庙

脚踏在威惠庙

据有关消息,县政府准备要在原有威惠庙

重温宋代改革家吕璹一首诗:“当年平贼立殊勋,时不旌贤事忍闻。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孔庙(文庙)

缅怀对先师孔子的敬仰之情,走进2015年修缮后占地面积近20亩,投入3000多万元的文庙。览物之情,脑海不禁浮现出当年在这求学莘莘学子的身影,他们为了国,为了家,忍住过着十载寒窗的苦。在此,不禁问自己在这盛世如花的日子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有什么理由不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呢?怎能会忘却曾在文庙里发生过

“漳浦事件”这段历史呢?

武庙

2018年1月19日早上,随着漳浦县城北路古榕树边的烟花爆竹响起,始建于南宋,后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武庙

漫步在公园里,看到武庙

走进家乡的庙文化,我为家乡在改革四十年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感到骄傲,更为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处暑我想我们还是会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吧,现在的我们就即将要迎来处暑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处暑吧。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 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演变为我们积攒下了许多珍贵底蕴。许多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历史的文化,然而陷入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概念越发的薄弱,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带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春节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但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

说起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长得非常凶残,居住在海底,每当除夕夜晚,它就会上岸,到附近的村庄吞食牲畜,伤人命,所以大家都会躲到山上。有一年除夕夜晚,正当大家纷纷逃亡的时候,有一位老翁站在大家面前,他长着苍白的胡子,看上去十分和蔼,他说:“让我来对付它,它怕红色和响声。”人们都在门上贴上了红色的对联,用竹子相互敲打,发出“咚咚”的响声。“年”看到了,听到了,吓得落慌而逃。这个习俗在周围的村庄也流传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也变得十分富裕,对联被灯笼代替,竹子的敲打声变成了烟花爆竹。大家吃过年夜饭,在空旷的地方去放烟花,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烟花也在空中绽放,像花朵争奇斗艳,像流星雨,像花瓣,像天女散花。有黄、红、绿……把天空打扮得五光十色。

[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春节。

我们春节有很多习俗,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看春晚,春晚里面有很多好看的节目,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然后吃着瓜子,可悠闲了!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吃了年夜饭,年夜饭又香又丰盛,比平时的饭菜丰盛多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吃完了饺子,就开车来到了“南海观音寺”我一进大门就看到观音泉旁边的水池上刻着“学业”财运”“事业”“送子”这几个词。我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摸摸“学业”这个词就可以学业有进步!我肯定要摸一摸呀!然后我们进去寺庙里面,看到了很多像神仙的佛像,我们把点燃的香插在香炉里,然后我们一家人都拜了各位神仙,希望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的心愿能如我所愿!

一回到家,妈妈让我和妹妹换上花衣服跟邻居家拜年,我们说“叔叔阿姨新年快乐!”阿姨立马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大红包给了我们。我和妹妹说“谢谢阿姨”!

春节过年是多么好玩呀!我们小朋友是多么盼望过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的传统文化高二作文

全文共 177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

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眛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

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现在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嘴边一直挂着叔叔、阿姨什么的,会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学笑话,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国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东西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

但是,有好就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弹一星邓稼先”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榜样。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很多的人牢记,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心中的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心他们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从他们的身心上我学习到了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谦虚、待人友善,更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但是礼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自豪!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能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是那些受人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来继续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有的贴春联,有的放鞭炮,有的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全国一片喜庆祥和的和睦景象。爸爸要贴春联了,我自告奋勇来帮忙。

爸爸先搬来梯子,把旧春联揭掉。我则拿出扫把把地上的旧春联纸屑扫干净,并用小刀把墙壁刮干净。在我们俩同心协力下,楼上楼下的墙壁很快就光滑如新了。

接着,我从家里拿出浆糊,有拿出新春联,把浆糊均匀地抹在春联背面,然后递给爸爸。爸爸登上梯子,小心翼翼地移动横联的位置。一边贴,一边问我横联位置贴得正不正。我左看右看,果断地回答:“正了!”爸爸才将横联用力压紧在门楣上抹平。“迎祥接福”四个大字端端正正摆在我面前。紧接着,我又迅速帮另外的上、下联抹上浆糊。这下爸爸不用我帮忙校正了,我们俩分别负责上下联的粘贴。望着焕然一新的门框,我十分得意,摇头晃脑念起了新春联:“上联:春光辉耀家昌盛;下联:吉星高照人欣荣。横联:迎祥接福。”“既然你这么能干,干脆楼上的春联由你来贴吧。”爸爸说完就悠闲地走开了。留下我一个人目瞪口呆站在那。

说归说,做归做。终究我还得单独做完。我拿出春联抹上浆糊,登上梯子的时候不免人有些摇晃。我胆战心惊地伸出手贴横联,可是我不知道贴得正不正?迟疑中我灵机一动,按去年旧春联遗留的痕迹,对准后牢牢贴紧。很快我也将上下联贴好了。我拍拍手,得意地爬下梯子,忽然一个重心不稳,险些摔下去,还好我扶住墙才稳住,以后可不能鲁莽行事了。

贴新春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辞旧迎新,日子越过越美好。我看着两副亮红的新春联,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明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勤劳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有很多民族习俗,家家户户贴对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还有穿新衣,吃饺子,大人还要给我年钱。在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装年钱的小红包了。拿着小红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门,我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他们在楼下的小广场正进行烟花比赛呢!只听“呯呯”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这美丽的烟花,心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好多倍”。于是,我赶紧去买烟花,拿着自已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见“啪”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017年的春节快到了,我盼望着到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在对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赞叹不已之余,纷纷对节目的形式及内容表示赞赏。的确,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在日新月异的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小众,越来越被边缘化。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更热衷于那些外来的快餐化娱乐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与现在的教育体制、社会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只是蜻蜓点水一般,意思一下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让学生领会到传统的魅力。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与浮躁,也使学生没有机会、没有精力去探究传统的美。同时,社会文化也未能给与相应的引导,充斥着媒体的都是高富帅、白富美的社会价值观。

这次《中国诗词大会》所涉及的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即使这样也能让人们为之惊呼,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和深邃现在越来越不为人所知,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因此,希望这次《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不是昙花一现,应该以此为起点,逐步培养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大家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有序、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作文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茶之国,盛产各种名茶。在今天的语文综合课上,戴老师就和我们一起组织了一次活动——茶文化

上课铃声轻轻打响了,同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上课。只见戴老师满面笑容走进教室,开始了课程。这一课分为三大部分:介绍茶——泡茶——品茶,其中泡茶、品茶最为有趣。

“现在开始泡茶!”老师一声令下,全班一片沸腾。纷纷拿出了自己带来的茶叶,有茉莉、红茶、绿茶、千日红、柠檬等等。我组的特色是冯旭文的“千日红”。

我的手里高举着茶杯,杯里放了些茉莉花,刚想去泡茶,经过冯旭文的桌前,见她正专心致志的泡制着什么,不禁好奇地问:“小冯,你在干什么啊?”“别急,别急!我正在精心准备我的‘三开千日红’,等一下你来尝尝啊!”她神秘兮兮地说。我望着她,半信半疑,真担心,那时候的千日红还有味道吗?

抬头环顾四周,其他同学也各自忙忙碌碌地泡制着茶,张娴的碧螺春尤其显眼。碧螺春不时冒出一阵阵烟来,香味也随着空气慢慢飘到我的面前。恩,真香!当我沉醉在这美好的境界里时,梁颖浩一把将我拉了回来。“快,快看看我的‘苦尽甘来’茶!”我一边抱怨,一边仔细瞧了瞧这所谓的“苦尽甘来”,别说,还真是不错,泡开的茶叶像少女般翩翩起舞,优美极了!“过会你一定要来尝尝!”我拼命地点头。

该品茶了,我先走到冯旭文的面前,品了一番这三开千日红,味道很好啊!清清淡淡的,可口润喉!连一向挑挑剔剔的姜宇豪也赞不绝口呢!梁颖浩的苦尽甘来更是无话可说!首先抿了一小口,又苦又涩,真难吃。再抿了一中口,喉咙里冒出一丝丝的甜意。最后喝上一大口,味道好极了!突然,顾佳晖大肆宣传起他的“牛奶茶”来,“快来喝喝我的茶,好好喝的!”这一宣传,很多同学禁不起诱惑,跑去大开“口”界!不过似乎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这足以证明牛奶茶的味道了!

我品了许许多多的茶,对茶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在我的眼里,茶是一门艺术,要读懂它,需要耐心和恒心;茶也是生活,有着酸甜苦辣;茶更是一个人,有着自我所别具一格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文化记事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