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安过年的风俗作文(推荐20篇)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所有人都开心的走在路上。那你知道高中春节趣事作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西安过年的风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600

作文

1000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里,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腊八节虽然不像元宵节那样张灯结彩,但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关于腊八节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过一独木桥,牛失足滑下桥腿摔断了。后来他做了皇帝,又想起这事,于是就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杂粮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上一个腊八节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红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莲子等等。回家后,把它们放进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然后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加热水,开火熬粥,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慢慢的,粥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

终于开吃了,我给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然后坐下来慢慢品尝,味道还行,虽然吃起来不如闻起来香,但是我也算是体验了节日的习俗,亲手煮了一次腊八粥,过了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腊八节。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晚上一天比一天短,预示着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人们就要开始准备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了,这个年也算完整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又被称作为“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里商乡洞坑口村,那儿十分优美,山美,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现出不同的舞姿,人们也是十分热情好客。

在我们老家,到端午节就十分热闹,每家每户都早早起了床,忙了起来。我们家也不例外,奶奶准备好了糯米、粽叶,粽绳与馅儿。依次摆好,我迫不及待想包了,奶奶看了我那着急劲儿说:“甜,别着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奶奶的话像定心丸我的心一下就平静了下来,我拿了两片粽叶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可看似简单却怎么包也包不好,无奈之下我只得向奶妈求助了。

奶奶看了看我的粽子,有不对的地方,她马上给我指出。在困难的尝试中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突然我心中有了个疑问:“为什么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包粽子?”于是我问了下奶奶,奶奶对我说:“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意见不被国君采纳,反而被罢了官。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这天,屈原投泪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这样年复一年,九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奶奶一边说,手中一直都没有停下过,总之就都包好了,我十分吃惊对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包好的粽子立马被放到水中,泡了一个桑拿不一会儿就好了,一股清香在鼻子中不停回味着。

我喜欢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还包含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喜欢里商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人偏爱甜食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有吃重阳糕的风俗。每当提起重阳糕,我自然会联想到重阳节以及王维的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背景,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据记载,吃重阳糕的习俗源自于唐朝并一直沿袭至今。传说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便是古人九月做糕之意。明朝的状元康海曾用糕来庆祝自己中了状元。

对于小孩子而言,美食的诱惑力自然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是甜食。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长辈们忙碌地准备着制作重阳糕的食材:糯米粉,米粉,玉米粉,白糖,各种干果等。我也蠢蠢欲动,准备届时敞开肚子大吃一顿。望着摆在桌上的各色的果仁,馋虫便被勾了起来。

可是制作重阳糕偏偏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儿,我实在等不及了,便也来帮忙一起和面。两只小手上沾满了白色的糯米粉和米粉,粘粘的甩都甩不掉,可还是照样卖力地揉捏着,仿佛要把这和谐欢愉及祝福也一同揉进面团里。可是,妈妈却每每对我说:“快去玩吧,别把粉弄得一身都是。”我听到这话,便匆忙跑到镜子跟前,望着镜子里一头一脸一手的白色,对着镜子扮起了鬼脸。

玩了一阵子,又来看看做糕的进度,此时我发现白色的糕胚被装进了模具里,最下层的是白色,中间夹着一层红色的豆沙,最上面的那层似乎最吸引人:有红色的大枣,金黄色的板栗,绿色的果脯,还有浅黄色的核桃仁,光是看这颜色就使人直咽唾沫。

过不了多久,就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我就知道已经在蒸糕了,不多会儿就能把它装进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心里不断盘算着到底要吃几块。重阳糕终于出笼了,冒着阵阵的白气,夹杂着果仁的香味,我恨不得爬上桌来,把肚里的馋虫给压下去,再也顾不得妈妈在一旁的劝阻,挑了一块果仁多的,对着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呼呼地往外吹气。

“别净顾着自己吃,快给外公送一块去。”我赶紧奔向外公的房间:“外公,外公,快来吃重阳糕吧,我今天也一起参与做糕了,您快来尝尝好不好吃。”

传承至今,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在这一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充满美好祝福的重阳糕,小辈们往往会为长辈们做一件事,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一片孝心,这也非常符合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或许我们应当珍惜和牢记这份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的产物,因为这是专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节日有许多,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其中我最喜欢春节了。

春节的时候可以给大人拜年,然后他们就会给我压岁钱,压岁钱可以用来买东西。

除夕中午,我们一家吃了团圆饭,团圆饭是妈妈和奶奶做的。我正在写作业的时候,闻到了香味,馋得我一口一口的直流口水。妈妈说:“快来吃饭。”我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边称赞妈妈和奶奶做的饭好吃。

我们吃完团圆饭后,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联欢晚会开始了,节目很精彩。到了九点多,妈妈去包饺子了,我看见了说:“妈妈,我也要包饺子。”妈妈说:“嘘,小点声,别把他们吵醒了,我让你包饺子。”我说:“好。”妈妈把一个硬币包在饺子里面,我问:“这是给我的压岁钱吗?”妈妈说:“不是,这叫做幸运饺子。”我们包了一个小时,上床就睡觉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起吃饺子,我吃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咬了一下,有一个东西硬邦邦的,我拿出来一看,是一枚硬币。我开心极了!连忙跟妈妈说:“我吃到幸运饺子了!”妈妈说:“你会在新的一年里很幸运。”听到这话,我很开心。

我喜欢春节,希望我在下一年的春节里会和这一年一样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高一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老北京的民谣唱出了以前对春节的期盼。昨天二十三,可现在高楼中的我们谁还会想到今天是灶王升天?想起几年前在农村,厨房的灶台前总贴一幅灶王像。

一张朴实的木刻版画,记忆中灶王总有两撇儿小胡子,旁边满满的挤着一堆人。不过灶王是最大的,其他的都小许多。在画的上面有几排我们叫做“萝卜钱”的剪纸。像金字塔一样站在上面。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恐怕这物件现已不多见。

以前过年村里总有几家要杀一头猪。我看过几次杀猪,村里几个粗壮的汉子把猪绑起来,几个人按住,一个人用刀子插进猪脖子,刺穿心脏……整个过程中猪的眼睛都是被一块红布蒙着的——这是一个传统。或许你会认为这很残忍。没错,这的确很残忍。

但又有几个人能为保护生灵而终生吃素?杀它们是对自己心灵的蹂躏,但有些吃肉的却看不起那些为他们杀猪的。

猪全是自家养的,吃的是五谷杂粮,长得天然健康。每次杀完猪,主人家都会把最好的几块肉给村里的老人送去,其余的便是各家分分卖了。这时主人家不会计较钱的多少,当然乡亲们也不会让人家吃亏。农村人厚道,买买卖卖的不是钱,那是感情。

算着日子还有七天过年,听听窗外只是汽车的鸣笛和风的呼啸。据父亲讲,他小时候过年前十几天便是鞭炮声不断,家家张罗着置办年货。是啊,就是我小时候,家家现在也都开始忙活开了,打扫房子、买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可现在,人人都还在为钱拼搏着,好像把年忘了。

政府开始限制燃放烟花,说PM2。0过多。但这再多多的过化工厂吗?化工厂给我们带来生活用品不错,但烟花不是更使我们心情快乐吗?放鞭炮是我们的一个传统,它更烘托出年的味道。不知为什么,那硝烟的味道总令人那么开心。

今年是癸巳年,再过几天就是甲午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年有如此韵味,我似乎又听到了锣鼓喧天;又看到了神龙飞舞;又闻到了母亲包的饺子的香味。

我喜欢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真开心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啦!睁开双眼,耳边响着鞭炮声,盖上被子,心烦意乱,不得不爬下床来,收拾东西,准备去外婆家过年。舅舅开车过来了,放置好东西后开着车去外婆家!路过一条石子路,我们在车上晃晃悠悠的,真刺激!

我们到了外婆家我先和弟弟一起玩,爸爸妈妈去做饭。我反反复复跑向厨房问妈妈:“妈妈,饭做好了吗?”妈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对我说:“好没呢,贪吃鬼!”我等待中……饭终于做好了。我们开始吃饭了,今天的才有西瓜、牛肉、饮料……真丰盛啊!外面没有声响,今天过年,不该热闹热闹吗?我买来烟花和爆竹,放了起来。舅舅和弟弟一起去放烟花,放了很多很多呢!舅舅说:“我们再玩!”弟弟说:“好!”舅舅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点燃烟花,烟花在空中绚烂多彩,有的像开在天上的花儿,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还有的像一张可爱的笑脸,各种各样的形状,美极啦……外婆给了我红包,我很高兴。我们要回家了,外婆再见!

过年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去外婆家拜年日记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牛年的大年初一,是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带着春节的喜悦和礼物,回到老家去拜年

我们先去了我爷爷家。还没进门,一幅红底金字的大幅春联,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上联是“华堂盈瑞气”,下联是“牛年如意春”,横批是“万事胜意”。

当我和爸爸、妈妈正在欣赏春联时,爷爷、叔叔、婶婶和堂姐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堂姐说:“祝大伯、大妈和思齐弟弟新年好!”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直夸堂姐嘴甜!接着就给她发了一张100元的压岁钱。我也向爷爷、叔叔和婶婶祝贺新年,他们也给我发了压岁钱。

到了午饭时间了,饭菜端上来了。爷爷家的年饭可真是丰盛,有鱼有虾,有鸡有肉……大盘小盘的摆了满满的一大桌。爷爷高兴地拿出品王酒要和爸爸对饮,我和妈妈、婶婶、堂姐喝的是酸奶和饮料。饭桌上,我和堂姐向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不停地和大人们碰杯,个个肚子都喝得鼓鼓的。

吃完饭,我和堂姐又到院子里去放鞭炮。鞭炮的品种可真不少,有“二脚踢”、“大雷子”,还有100多响的小鞭炮。鞭炮声噼里啪啦,震得我们个个双手捂着耳朵,远远地站着。我和堂姐手里拿着“雷子”和鞭炮,堂姐胆小,不敢放,让我去放。我壮着胆子,点燃了一串鞭炮,刚刚点燃,我就飞速的向远处跑去,一看堂姐,她已经远远的躲进了院子旁边的蚕室里。放完鞭炮,堂姐说:“弟弟,我来放雷子!”我说:“放雷子危险,你敢吗?”

她说:“敢!”没办法,我只好把一个小雷子夹在砖缝里,把引火棒烧好,让她去放。她小心翼翼的走到“雷子”跟前,还没点燃,她就把引火棒一扔,撒腿就跑。炮没点着,她倒是先摔了一跤。这次,她是再也不敢放炮了。

今天在爷爷家拜年,我们玩得确实是太开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不留人,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昼夜不舍。”时间还是在圣诞老人到来之后,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14。不知不觉中,充满我们美好回忆的201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带着期待和期待迎来了2014年。期待2014年的新年,我很期待!其实我们学生所期待的,不过是过年的红包而已。

新年的到来,象征着我们大了一岁,走向成熟的一步。新年钟声敲响前我许了个愿,让大家在新的校园生活中更加和谐,成绩蒸蒸日上。在这里,我保证新的一年我会好好学习!

2013年成了我脑海里记忆的一部分,有开心的,有受伤的,有伤心的,有开心的,那么多美好。让我们怀念昨天,把握今天,期待明天。

时间不会离开任何人,时间不断推动我们前进。新的一年,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从新的起点出发,我会创造新的幸福和美好。我相信,只要我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迟早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做到。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又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没有人愿意落后。时间抹去了过去的一切。大家从现在开始看谁能最终坚持到终点,在终点笑得最灿烂。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过年传统文化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早上,我七点多起的床,没顾得上吃早饭,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

在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一个小朋友在放三角雷,他把五颗三角雷的引线拧在一起,再用小铁锹在树坑挖了一个小洞,把三角雷埋起来,只露出引线,等他点燃引线,三角雷便在树坑里炸开了花,因为以前我也放过三角雷,所以我对它十分了解。那个场面就好像打仗时地雷炸开的景象,只是没有地雷的威力大。

到了爷爷家,我和弟弟就这屋那屋的跑开了,妈妈问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俩就说:“我们想放炮,看爷爷给我们买炮没有。”果然不出我所料,在阳台上找到了一个黑塑料袋,打开看看,果真是爷爷给我们买的一大包炮,把我和弟弟都乐得大叫起来。人家都是见钱眼开,我们这是见炮眼开,赶紧的就拿了些炮下楼去放了。

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我更是起了个早,四点多钟就起床了,跟随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去了老家拜年,一转就是一大圈,把老家的爷爷奶奶,叔叔大伯们都拜了一个遍,还真是累人啊!这个年过的真充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陕北,说起我家乡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而最热闹的当属大年初一了。

大年初一这天早晨,家家户户一家老小都会准时起床,一起动手包饺子。而且包饺子也有分工:通常是一个人和面,一个人制作肉馅,剩下的人便擀皮包饺子。一家人忙活起来,热火朝天,仿佛时间在他们那里比什么都重要,而这种气氛,则给原本就喜庆的大年初一更加增添了年味。

包完饺子后,接着便是煮饺子:将饺子放在用高粱杆编成的圆盘中,一个一个地往下“跳”。

随后就是另一大步骤:炝粉汤了。炝粉汤时,总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父亲或母亲亲自下锅炝。在炝的过程中,不时会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在放鞭炮,但那其实是在用油和醋在炝锅呢。粉汤炝好后,会传来一股丸子、卤鸡丝、豆腐条和粉条等食材诱人的香味,让人真是垂涎欲滴。

饺子出锅后,便和粉汤开始“跳舞”了,当两种主要食物烩制好后,粉汤饺子便出锅了!出锅的饺子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几碗,谁如果吃到包在饺子里面的钱币,那谁就是新年里运气最好的。今年大年初一,我吃到了两个,嘻嘻。

这一天,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与友情啊!春节也就此拉开序幕,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风俗腊八节600字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几天又到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了,每年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

在历,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一千字

全文共 1161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的年味:大年三十的流动电影

1974年,公社在上级组织的支持下组建了流动电影放映队。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怀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义不容辞地参加了放映队。我们小组一共三人,其他两名同志分别是姚广亚、陈志强。我和姚广亚同志负责影片放映,陈志强同志负责“跑片”工作。跑片,看其字面意思,难以理解,其实就是负责将本场放映好的电影胶片送到公社其他大队给另外的放映队用,然后将他们播放过的拿回来播放。

那时娱乐活动很少,村民们一连好几个月也看不上一场电影。1980年除夕夜,寒风凛冽,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在盘头中学操场上给乡亲们放映了一部《美猴王》,欢庆春节,给乡亲们带去愉悦。消息真可谓是传得比电报还快,十里八村的都跑过来看。吃完年夜饭的乡亲们三五成群地走过去,坐在小凳子上,说着聊着。随着电影的放映,一束光投射在幕布上,电影开演了,人们渐渐安静下来,进入光影里的奇妙世界。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在路上耽搁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乡亲们观影的热情,操场上站满了人,房顶、树上都是人,骑自行车的就站在自行车上,小孩就骑在大人脖子上,银幕就挂在树上。当时时间紧急,因为昨天电影结束的时候,天太晚了,没有及时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就赶急赶忙地装车回家了。那天放映之前没来得及检查,放出来才知道是结尾,结果当场哄堂大笑,因为变成倒放了,这算是我工作中少有的失误。姚广亚手疾眼快,没有慌乱,立即卸下胶片,手动倒片,乡亲们也焦急地等待着,大概3至5分钟以后,便重新放映了。16毫米的放映机架在人群中间,坐在放映机射出光柱前边的一个小孩,用手捂在一起作各种姿势投影在银幕上,像各种小动物,男女老少,很多人都会玩并乐于玩这种把戏。为了图人少,不少人当时直接跑到银幕背面去看电影,那儿看到的图像左右是反过来的,但不影响观赏。

电影还未结束,天空中就飘起了小雪,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并没有提前离场。乡亲们摩拳擦掌,不停地跺脚,只为驱赶寒意。电影结束后,乡亲们喜笑颜开。空中爆竹声连绵不绝,寓示着掸尘去灰迎新年。当所有乡亲们离场后,雪越下越大,我们来不及休息,赶集赶忙收拾设备,生怕设备由于天气原因受损。所有设备收拾完毕后,两人头发上已经满是冰碴。稍微修整过后,我们骑上车就走,家里人还等着回家吃年夜饭呢。农村的路坑坑洼洼,还没有路灯,姚广亚骑车,我坐在车上打着手电,顺着路边,前往回家的路。回到家后,已是半夜。尽管很辛苦,但是我们并不后悔,想到乡亲们对电影的期待,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给乡亲们带来了快乐,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条件允许的家庭也买上了电视机。除夕夜的流动电影放映队逐渐销声匿迹,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每家每户守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的年味渐行渐远,但记忆永远不会磨灭,令我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年级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

虽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也没有远近闻名的景色,但在宝清人的心里,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正是我们心中的全部,人们朴素的性格,极具风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们留恋它的原因。

东北,冷的代名词,哪怕是立春,也仍旧是一片白茫茫,宝清人爱杀猪菜,就像北京人迷恋北京烤鸭,在冬天,严寒也抵不住我们火热的心,叫上几桌亲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唠一唠家常闲话,小孩儿成群结队,到外面拉爬犁,转冰上陀螺,到了饭点,再端出用酸菜,血肠,五花肉做成的杀猪菜,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不仅杀猪菜,汤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宝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食品更容易储存,逐渐的成为宝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尝试过在冬天钓鱼吗?对于宝清的钓鱼爱好者,这些都再平常不过,与两三个好友,来到冰厚一米的水边,用专属的工具在水面凿出两个洞,搭上帐篷,摆上炉子,坐等鱼儿上钩,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炉子温暖的火光,与朋友之间钓鱼的快乐,将这份看似难熬的时间,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乐趣。

说到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锣鼓,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舞着,舞着,期间既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60来岁的大爷阿婆,还有一群玩玩闹闹的孩子,好不热闹!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地冷,心不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川过年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成都的城乡。这天是成都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成都“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过年风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日,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

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

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

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高一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也知道期盼已久的过年快到了。过年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过年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

离过年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咱们快。

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

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可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

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今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接着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

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过年!啊!过年!一年365天,盼个啥?过年呗!为什么?

首先,过年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过年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过年呢?年味这么浓,你闻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的感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我的家人们也从远处赶回了家中,一起过年。

过年的晚上,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出门放炮了,想都想不到,天空上不仅有月亮还有美丽的烟花:一个很小的点向天空飞去,过了一会儿,散发出了一朵大花,花有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好看极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烟花,首先出来一个大的烟花紧接着大的里面又带着小的烟花一朵接着一朵,最后有好几个小点点飞向天空,同时间,他们一起开了花,真的好像一个五颜六色的花朵围成了一束鲜花,最大的在中间,好像是一个完美的组合舞蹈,真漂亮。这些烟花又给天空中画上了一幅精彩的图画。这个夜晚,再也不会只是孤独的月亮挂在天空中,而有很多的烟花陪伴着月亮,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我们也不甘示弱,也放开了炮,这个炮,形状像一个三角。打火机点燃引线,不一会儿,它渐渐地出现了一个小火花,开始的时候非常的小,渐渐的越来越大,这些四处溅开的小火花,就好像水的那些喷泉。火花越来越高,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画面,真想把它留住。一会儿的功夫,它渐渐向下走,慢慢地就消失了,但当我们要靠近它的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小“水花”,下了我们一大跳。

我喜欢过年,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看到美丽的烟花,可以放炮,大家伙可以团团圆圆的,体会到了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喜欢春节,大人们喜欢春节的热闹,小孩子喜欢吃饺子、收红包,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端午给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项习俗。说到粽子,我特别兴奋。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叶里,然后放入锅里蒸。这样,大米中有了竹叶的味道,吃起来就特别的美味了。

在端午这天,人们不仅会吃粽子,还会插艾蒿。天还没亮,爸爸就把我从睡梦中喊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割艾蒿。我随着爸爸来到小河边,看到已经有好几位邻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边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也割起艾蒿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割了几棵。艾蒿上沾着露珠,闻起来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队士兵在为我们家站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说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村子的人都特别坏,上天派一个神仙来调查,决定要惩罚他们。神仙驾着祥云来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俩个孩子往村里走,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地上却领着一个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云头,来到妇女面前,问她为什么。妇女回答说,因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邻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听完,觉得这个妇女是个特别善良的的人,决定要救她,就对她说:“大姐你好,您是个善良的人,请您把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会保佑你家平安无事了。”说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烟回上天去汇报去了。妇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决定放火烧掉这个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妇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妇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从那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这种美食,还有“插艾蒿保平安”这么美好的传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要传承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我爱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安古城墙日记400字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五一,我终于达成了我的心愿——去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最大的四个特点是:人非常多,路灯十分有特色,城楼多而美丽和城墙十分雄伟!而且我还收获了不少知识呢!

去城墙游玩的人很多。我们到售票处买票,却发现买票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买到票。一进城墙,我便目瞪口呆,城墙上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参观这个饱经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文化古都。

城墙的路灯也很有特色。每当我抬头仰望时,都会看到这个威严的“侍卫”。忽然,一个高大的“侍卫”展现在我眼前。有一些路灯最为奇特,灯杆上方盘着一条中国龙形的灯头,中国龙的前爪挂着一串火红的灯笼。所以,傍晚城墙上便灯火通明,十分美丽,散发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气息。

城墙的城楼多而漂亮。走在城墙上,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一个城楼。这些城楼十分漂亮,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城堡……这些城楼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城墙十分雄伟。西安古城墙建于明代,长约13.74千米,高约12米。对于防止敌人进攻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登上城墙后我和爸爸妈妈租了一辆三人自行车,奋力向城墙的尽头骑去。城墙的路十分颠簸,所以,我们经常控制不好方向。从傍晚到夜晚,历经了两个多小时才骑完!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夜晚的西安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城墙的路灯,城楼的霓虹灯,城门的照明灯……

饱览了夜晚的古城墙美景,让我体会到了西安浓浓的历史厚重感,我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