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爷爷作文记叙文【精品八篇】

母亲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的爷爷作文记叙文,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390

作文

8

篇1:写爷爷的记叙文:我的爷爷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孙子是爷爷的眼睛,而孙女是爷爷的眼中刺。我听了这话,一点儿也不相信,因为我这个女孩子是在爷爷的关怀和疼爱中长大的。

爷爷今年72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路,那模样真像一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在了我和弟弟身上。爷爷对我的关怀和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记得五年前,我和弟弟要上学了,爷爷说要给我们俩礼物。我和弟弟听了都高兴得活蹦乱跳,猜想着爷爷会送给我们什么礼物。

这天,爷爷把我和弟弟叫到跟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书包和一个十分漂亮的文具盒,说:“你俩明天就要上学了,爷爷该送你上学的礼物了……”在一旁的妈妈见了,悄悄地对爸爸说:“你看,爸这次的礼物像是给一个人的,你说他能送给谁呢?”“当然要给小亮啦,爸可喜欢这小孙子了。”爸爸十分肯定地说。我听了这番话,刚才那股兴奋劲儿立刻消失了。正在这里,只听爷爷说话了:“雅雅,快过来领你的礼物呀!”啊!这些礼物是给我的,我惊喜地伸出小手,接过了我盼望已久的礼物。再看弟弟,他愣住了,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爷爷,好像在不满地说:“爷爷,你怎么这样不公平呀!”爷爷见了,笑眯眯地说:“小亮,你对爷爷的不公平有意见吧?”“没——有,只是我明天也要上学……”弟弟委屈地说。“别急,少不了你的……”爷爷说着又从抽屉了拿出一个新书包和一个文具盒,给了弟弟、我和弟弟高兴得跳起来,欢笑着扑到爷爷的怀里。

爷爷处处都挂着我和弟弟。

记得爷爷七十大寿那天,正是星期天。姑姑、姑父和表哥们都来为爷爷祝寿。爷爷见了,高兴极了。为了让爷爷的生日更快乐,妈妈特意做了许多好菜。

大家一直忙到11点多钟,才摆好了满满一桌酒席,全家人围着桌子坐下了。这是,妈妈把我叫到一边说:“你姑父他们都在,你一个女孩子就不要上桌了。”我点了点头,就做了旁观者。在吃饭的时候,大家纷纷举起酒杯,开怀畅饮起来。忽然,爷爷放下酒杯,皱了皱眉头说:“今天为我祝寿,主要是为了全家团聚,怎么雅雅不在呀?”我见爷爷问起自己,急忙躲开,到了西间。“那是妈妈不让姐姐入席的。”我刚到西间,就听到弟弟向爷爷报告。“女孩子就不要入席了,散席后吃点儿就行了。”这是妈妈的声音。“不行”。爷爷说着走到西间把我拉到了他的身旁坐下,这时,满桌的说笑声租成了一支换乐的乐曲,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不相信人们当作歌谣传下来的那句话,而相信的是:“孙子、孙女都是爷爷明亮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看爷爷熬中药记叙文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是个乡村中药师,熬中药是他的看家本领,今年,爷爷已经60岁了,可是他的身体还是很健朗。

一天,有个老奶奶身体不舒服,希望爷爷帮她熬一幅治胃病的中药。下午,爷爷回到家,戴上他的老花镜,走进了他的药房处开始配药,我悄悄的跟着爷爷溜了进去,身体倾斜,露出半个脑袋好奇的看着爷爷熬药的动作,一不小心,被爷爷发现了,爷爷就拉过我的小手,慈祥的说:“来爷爷今天教你熬中药。”

我跟着爷爷走进去。 接着,爷爷配完了药,拿起了一个小漏斗,把药放进去先过了一下,一些细细渣渣就漏了出来,然后,爷爷拿过来一个小沙锅,将好的部分放在沙锅加上水开始熬制,开始时,火很小,爷爷边放边指着其中的一味药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我摇了摇头,爷爷细心的说:“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梧桐树树皮。”我大声的“啊”了一声。 很快的,药熬好了,爷爷拿起装药的碗盛了出来,让我给老奶奶送去,我高兴的喊着:“好的。”我端起碗,慢慢的走向奶奶家,老奶奶高兴的夸我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生长篇记叙文:爷爷

全文共 1991 字

+ 加入清单

1991年,农历8月19日,我们全家沉浸在一片欢愉的气氛中。农家的欢愉是有原因的,或着是家中有喜事,亦或者是遇到了值得欢愉的节日。但这天确实不同寻常,因为我的降临!

我们家族不大,爷爷就三个儿子。大伯、我爸、还有我三叔。大伯有了我三个堂姐,再后来,我爸有了我。那时候,农村重儿轻女的思想还是挺严重的。三个堂姐的出生严重地打击了爷爷,以至于后来三姐爷爷都懒得去抱一下。我的出生无异于在爷爷的心头去掉了一个重如千斤的磐石,爷爷几年都皱起来的眉头终于舒展了。知道懂事后听大人讲,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爷爷敲着玻璃窗户哼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牧牛”。

我满月以后,爷爷经常抱着我走出了大门,出门干什么去呢?在我的记忆里,天气好的时候,实在场中央的草垛子旁边去找牌友打牌晒太阳,刮风下雨时,就抱着我回到偏房炕上,给我一遍遍的唱“牧牛”。爷爷眼睛不好,听爸说,是因为在他们小时候,家里面穷没饭吃,爷爷经常发愁,生把眼睛愁坏了。所以晚上睡觉,爷爷从不开灯。后来,我上了小学,我便离开爷爷的脊背,背上了小书包。我的第一个书包是一个帆布书包,是爷爷从他床头一个破旧风箱里面取出来的,或许,这便是慈祥的爷爷给我准备的最珍贵的礼物了吧。我小心翼翼的把第一次领到的课本放进帆布书包,跨在脖子上爷爷眯着眼睛笑呵呵的说:“这娃娃像是毛主席手里的知识青年咧”。

爷爷永远是闲不住的。我想,着可能是爷爷一辈子都在为后代操劳养成的习惯吧,改不掉、抹不去,成为爷爷的性格和脾性。每天早上,爷爷总是背起背篓,装上镰刀或者是铁铲,割伤一背篓蒿草或者是贱一背篓牛粪回来。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已经烧起了煤炭。爷爷眼不好,年纪又大,腿脚不灵便。善良的母亲怕爷爷在外面摔着碰着,经常劝爷爷好好在家呆着不要那么辛苦。爷爷不乐意,翘起山羊胡子,抱怨母亲不会“跑光阴”挣钱,迟早是要挨饿的!母亲没办法,于是趁爷爷不注意的时候,藏起了爷爷的背篓或者是镰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找不到背篓时,爷爷总是无穷无尽的抱怨母亲和父亲,父母没辙,只好交出背篓,看着爷爷弯着腰,颤颤巍巍的走出大门。那时候,爷爷已经75岁了。

我小学读完以后,便去镇子里读高中。学校离家较远只能住校,于是我只能每周回家一趟,每周看一趟爷爷。每当我回家时,爷爷总是最高兴的,摸着我的头,笑呵呵的问这问那。然后,睡觉的时候,悉悉索索的从口袋里摸出皱皱巴巴的钱,拿出来对我说“娃,你看一下这是多少?”我拿着钱凑到窗台跟前,借着夜色,我看到那是一张皱巴巴的二十元钱。爷爷悄悄的对我说“娃,你拿上花去,想买啥就买啥,不要告诉你妈妈,她朝你要咧”。那时候,20十元对我来说绝对是大钞,于是我便惴惴不安的揣着钱回到了学校。一个星期后,又回到家,爷爷会问我:“娃,那钱你花完了没,买的啥”我会在一五一十的对爷爷说:“唐僧肉(一种辣条)、方便面、辣条、冰棍,还买了一支笔”。爷爷笑呵呵的听我说完,然后又哼起了小曲儿。

不久,三叔成家了,娶了邻县的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带一个可爱淘气的女孩儿,忽然之间我又多了一个妹妹。再后来我堂弟又降临了,爷爷又是一番欣喜,把曾经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又给了堂弟,只是爷爷的脊背已经完全直不起来了,再也没有力气抱起堂弟去外面打牌晒太阳。我记得,那时我12岁。

三叔和三婶有了自己的生活,于是三叔和爸便分家了。分家之前,我听到爸爸私下里问妈妈,要不把爷爷接过来?妈妈高兴的说,家里有个老人好啊!于是,妈悄悄的对我说,你叫一下你的爷爷,让他们跟我们一起生活吧。我欢快的爸妈妈的意思说给爷爷,爷爷只是笑着。老人总归是牵挂着最小的孩子,爷爷选择了和三叔三婶一起生活。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悄悄的抹了一把眼泪。

我上高中以后,去三叔家看望爷爷的次数减少了。每次一进大门,总是看见爷爷笑呵呵的望向我,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娃在哪儿念书了。我告诉爷爷:爷,我在城里念高中了。可惜爷爷的耳朵已经接近失聪了,我凑近耳边说好多次以后,他才笑呵呵的说:这娃能了啊!

爷爷是在我高二那年的暑假走的。我记得,我和妈妈一起刚下地回来,脸都没洗一把,就见妹妹急匆匆的跑进了家门,说爷爷不行了。我心头一颤,就往三叔家跑。到三叔家时,我看见了躺在炕上大口喘气的爷爷,大娘已经哭成了泪人,妈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快给你爸打电话。于是,我打电话叫来了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和大伯三叔一起料理爷爷的后事。庄子上的人劝说母亲和大娘:“老人年纪大了,该到走的时候了”。我记得,那是2010年。

从1923年到2009年,爷爷见证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和辛酸,操劳了一辈子,终归是丢下了我们走向天堂。爷爷离开我已经6年,那张照片因为质量不好早已痕迹斑斑。照片上,爷爷坐着一张木头做的靠背椅子,带着老花镜,依旧笑容满面。可我知道,爷爷已经永远的成为了回忆,我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记得我的爷爷,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起慈祥的爷爷是,能有一份慰藉和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爷爷优秀记叙文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许久不见

“爷爷,我来看您来了!”几个小时的路程,我终于到了爷爷的新根据地。

去年的四月春风飘拂,小草在地上也抓紧了根,头却还在不受控制的左右摇摆。我一路爬上山顶,没有打伞任由细雨如牛毛落下,轻轻的柔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像一只温暖的手在抚摸着我的头发。然而我的心里没有一丁点儿暖意,虽然围上了围脖,我却感觉还是有点手脚发冷。有些出神地凝视着面前的阶梯,不自觉的低头看看自己脚下经过长途跋涉的运动鞋,一大团泥巴掺着水粘上了鞋子,那样的棕黄色,像极了一坨大便。

“啊芷,在进入主人的房子之前不仅要先得到别人的同意,还要看看你的鞋子有没有沾上泥巴,要把你的鞋子弄干净了,这是一种礼貌。”我顿住了脚步,思想也开始停顿。眼前出现的,是某年某月某天某个时候爷爷那慈祥的面容在别人的门槛前拉着我的手,弯下腰慈祥的对我微笑。

小学的时候有很多人来窜我家的门,年老的、年青的、年幼的、男的、女的、熟悉的邻居以至于陌生人,印象中那些人总会不厌其烦的来敲我家的门,甚至有些老爷爷老奶奶人还没到门口我就已经听到他的大嗓门了。或许这声音的分贝吵到别人了,但这个时候我总会特别骄傲,因为……

“啊芷,你爷爷呢?我家新装修的时候位置没给弄好,墙壁上空出了一块大白色多不好看啊,所以啊我希望梁先生能够帮我画幅画,或者写个字都成。”那个老奶奶两手上下摆动着,即使两只手像两根软软的面条,此刻我也觉得她的身上填满了艺术的气息。

“小娃娃,老梁在这里不啊,我孙子想学书法,我看着老梁还有两手,也不浪费钱去请什么老师了。”那个阿伯是我家的常客,也是我爷爷的老棋友。

爷爷一般没什么事都在那间小河旁边的小茅屋里习作,他很专心,却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打扰而分心或者不耐。相反总是十分热情地给他们一只蘸了墨的毛笔让他们在铺好了的宣纸上描画,无论画的是什么,他最先说出的话一定是赞赏,然后是建议,客人们喜欢他的鼓励和谦虚。然后提出自己要留下并且暗示爷爷下次自己还会来的意愿。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我总会先领他们去哪间小茅屋,搬出椅子让他们在一旁欣赏爷爷的杰作。

虽然一直伴在爷爷左右,可我却没得到半点的熏陶,顶多就是喜欢看小说,渐渐地远离了电视,慢慢地自己也想要写小说,沉迷在文学的天堂里,感受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爷爷叫我泡茶,然而我只是喜欢上了喝茶,地道的好茶我却真正泡不出来。然而我总乐于给别人递茶水,特别是来我家的熟客。津津乐道听他们讨论我爷爷的书法,边品着我泡的茶,边欣赏的爷爷的画作,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小小的茅屋被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丝边,这样的场景美好并且悠闲。

如今呢?小时候的日子已经离我远去,爷爷与我,与他昔日的老朋友们阴阳相隔。如今,再也不能在河边的小茅屋里看见他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留下那遒劲有力的鲈鱼了,那些熟客即使来了我家也不会来找爷爷展示他的书法了,我也没有再泡茶给那些客人们喝了。

我把一片竹叶放在爷爷的墓碑前,用泥土把它埋好,每一年的清明我都会这么做。在我的心里,爷爷的气节就像那些挺立的竹子,他永远受人爱戴,他从未离开。

爷爷,许久不见,相信你过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爷爷家的小院_写人记叙文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家的小院虽然很小,可是它是爷爷精心设计的结果,是爷爷汗水的结晶。我非常喜欢它。

院子的布局井然有序。它的北面种着我最爱吃的草莓。夏天,一个个红红的草莓好象一颗颗红亮的珠子,可爱极了。

院子的西面种着各种蔬菜,有韭菜、辣椒、西红柿等。每当成熟的季节,韭菜一片绿油油,远远望去,好象一片绿色的地毯。辣椒像一顶顶红色的帽子。西红柿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没有成熟的......品种齐全,颜色很多。

南面是由木头搭起的葡萄架。夏天,天气非常热。爷爷和一些邻居就在这乘凉。秋天,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在藤上,晶莹剔透,吃起来酸甜可口。

院子的东面是花的天地,这里种着美人蕉、兰花草、蝴蝶花......姹紫嫣红,五颜六色。

这小院太美了。我爱小院,更爱小院的主人----我的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爷爷家的鸭子记叙文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家养了一群鸭子。鸭子们长得很朴素,嘴巴扁扁的,好似一把小铲子,上面还有两个小洞,这是它们呼吸的小鼻子,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好似两个镶嵌在头上的黑宝石。

鸭子的眼睛十分敏锐,它的视力范围是我们人类做不到的,它能看到270度范围内的东西。鸭子十分喜欢游泳,整天悠闲的待在水里。当我们还没有真正的靠近它们,它们就能够立刻地察觉到我们,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一下子游走了,并且“嘎嘎”地叫。好像嘀咕着:“不知道我们害羞吗!”

虽然鸭子的性格很胆小,可是吃起来却是标准的虎狼相。我爷爷家的鸭子最爱吃螺蛳了,有一天,我到爷爷家去做客,爷爷正在用砖头敲螺蛳,鸭子们都围在他的周围,瞧他们那个馋相,爷爷刚敲好一个螺蛳,鸭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把头伸过去抢,它们用那小铲子似的嘴巴,把螺蛳铲进了嘴里。扬着头,朝着天,一阵猛摇,象极了咽住的样子。就它这吃相,一点也不像大家闺秀,好像几百年都没吃似的。

因为吃的多,所以它的声音十分洪亮。有时候爷爷在池塘边干活,鸭子们也没闲着,在池塘里引吭高歌,好像在唱:“爷爷爷爷好好干,辛勤劳动才有饭。”在如此的高歌下,爷爷只好拿两个棉签把耳朵堵了起来。

爷爷有了这些鸭子作伴,在也不感到寂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爷爷的笑_写人记叙文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名小学校长,在别人眼里是很少言笑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笑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他瘦瘦的脸,微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皱纹看上去,像海边贝壳上美丽的花纹。额头上也堆起很多的皱纹,像是层层的梯田。看上去很和蔼、很亲切,像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在我们的脸上。

有时候,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我们也能看到爷爷开怀大笑。那时候,他的嘴张得大大的,眼睛眯得更小了,爽朗的笑声像四从心底发出来的一样。这笑声听起来真令人感动,让我们分享到他的快乐,让我们一起与他开怀大笑,让我们全家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愉快的笑声。

爷爷的笑就是这么迷人,让我难以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爷爷的地1000字记叙文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动车在头顶上呼啸而过,就连田地中的野草都受不得那风的强劲,仿佛随时将被连根拔起似的摇摆不定。

这片土地如今早已是迥然不同了。坑坑洼洼的土地上,布满了干枯的杂草。一根根粗大的水泥柱直直地插入土地中,仿佛要将这地洞穿了一般。原来的河流,现在灌满了水泥与碎土。动车不定时地就会从这片土地上头呼啸而过,那嘈杂的声响,就像是在狰狞地笑。成片的树林呼呼作响,仿佛是土地愤怒而又无奈的呐喊。

爷爷又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在我年幼时,这儿还是有多户人家的。大家都在房屋旁开垦了一块地,种些瓜果蔬菜,自给自足,日子不算富足,但也是滋润的。我记得爷爷在地里种过很多东西,像苦瓜呀、玉米啊、小麦等。每当苦瓜成熟后,爷爷总会留三四个不摘,一直让它长着。等到某个时候,爷爷就像是掐指算好了一般,到田里去摘来给我吃。这样熟过了头的苦瓜就不苦了,皮是橙红的,扒开来,里头的籽和汁水是鲜红色的,用嘴一吸,滑溜溜的,还没尝够味呢,就已经吞下去了。每当这时,爷爷总会笑呵呵地又去拿一个出来,扒开给我。这样的苦瓜,我不知吃了多少个了。不过近些年已许久未吃到了。

秋风一吹,玉米也都成熟了。爷爷掰下了玉米,留四五个新鲜的,其他的都串成串儿,挂在房梁上。秋忙过后,爷爷放了三两个玉米在锅里蒸,然后又用棍子扎了两个放在麦秆扎上烤。烤到略带深黄的程度便可以了,再顺带把锅里的玉米也捞了起来。我又是吃得满口金黄的玉米汁,煮的玉米香糯多汁,烤的玉米富有嚼劲,无论吃几个都不过瘾。这样的玉米,我不知吃了多少个,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了。

国家征地,动车组的道儿正好经过这片土地,所以大家的房都要拆了。起初,本都是死活不同意的,但日子久了,许多人都拿了钱走了。只有爷爷执意不走,旁边的房子都被拆光了,只剩下爷爷这一间,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爷爷不卑不亢,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耕地、生活。他不吵也不闹,只是越发地喜欢在黄昏时散步。他经常踮着脚,在田埂上踩来踩去,看似小块的地,但爷爷却总也走不完似的。他一个人静静地走呀走,踩着朝阳出门,又踏着余晖归家。爸爸不停地劝爷爷拆了算了。爷爷没有说话,只是弓着背,低垂着头,去墙角拾起锄头,默默地下地去了。他用他的行动来坚守他的信念。

随着工程的一日日逼近,这房是不得不拆了。在拆房的那天,爷爷一直在旁边看着。他看着那老房轰然倒地,挖土机将他的庄稼连根铲起。爷爷终究只是默然地看着,他吸了吸鼻子,弓着背,低垂着头,走到远处的田埂上,又踮着脚踩来踩去。爷爷唯一的地就这样没了。

那一次,爷爷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停下了脚步,坐在了田埂上。爸爸催促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站起来,拍了拍双手上的泥土,跟在我们后面慢慢地走。影子拉得又长又细,仍在那片土地上飘荡,风轻轻地吹着,像叹息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