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儿(精品20篇)

浏览

5329

作文

1000

端午节的高一英语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Dear Charlie,

I’m LiHua,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 Union.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our Dragon Boat Festival celebration, which is to be held in the Lecture Hall at 14:00 next Monday.

The Duanwu or Dragon Boat Festival, generally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er, falls on June 18 this year.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festivals i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Legend holds that this festival is in memory of Qu Yuan, a patriotic poet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celebration, you can enjoy a performance about that legend and watch live broadcast of dragon boat racing. In the meanwhile, varieties of Zongzi, an essential food for this unique occasion, are available, which take different shapes and various fillings. Come and join us!

Your early reply is highlyappreciated!

Yours,

Li Hua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高三语文精选作文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由于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就像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像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有端午斗蛋的习俗。

为了迎接端午,星期三这天,我们班提前举行了一场斗蛋大赛。因为我没有带蛋,所以有一点儿遗憾。不过,同学们比拼的场面特别激烈,让我看得很过瘾。

比赛开始了,雷佳宇拿出了他的“鹅将军”向缪洪科发起了挑战,只见他用手轻轻往前一推,缪洪科的蛋就被KO了。“第一轮比赛雷佳宇胜!”我高兴地说。

第一轮胜出者,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对手。丁老师一声令下,第二轮比赛紧接着又开始了。我看见雷佳宇准备和陆辰恺一决高下。这时,陆辰恺表现出了背水一战的表情,他叫道:“哈!来吧!”雷佳宇的“鹅将军”把“头”一顶,陆辰恺的蛋被顶到了桌脚上,瞬间也被秒杀了。

经过四轮的比赛,冠军巅峰之战终于打响了。只见雷佳宇再一次把他的“鹅将军”派上阵来。钱楷雯呢,也派出了她最信任的“鸭大将”。

教室里呼声越来越高,他们两个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了。看得出钱楷雯在犹豫,好像在想:是直接冲过去攻击呢还是防守为好?忽然,钱楷雯偷袭了雷佳宇,一招“旋转风波”向雷佳宇的蛋撞去,雷佳宇的警惕性高,钱楷雯的“鸭大将”没有占到便宜。紧接着,雷佳宇发起了进攻,“鹅将军”向“鸭大将”弹去,“鸭大将”一个转身,“鹅将军”没得逞;他猛地又扑过去,这下扑着了“鸭大将”的屁股,只听“啪”一声,钱楷雯的“鸭大将”碎了。

全场响起了欢呼声,这次的冠军,实至名归属于雷佳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文化端午节高三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具风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于驱蚊蝇,净化空气。

端午节也是爱国节。

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范,以防被秦国所灭。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而今天,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我看着妈妈在包粽子,心血来潮,也想尝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可万万没想到,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妈妈见状,在旁悉心教导我。我开始做得很顺利,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叶片怎么也压不住。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果不其然,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绳子捆紧。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我们也要向屈原学习,做一个爱国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作文大全

全文共 395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__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是我们奉化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为什么要插艾草呢?大人们都说艾草是用来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驱蚊虫,还能令人保持神清气爽。我不想停留于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个爱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来,于是我便去问爷爷,爷爷把艾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的一清二楚。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来到人间打探民风,因为那时候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老神仙来到了人间,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可怜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个破碗,来到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门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在农妇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说:“去去去,臭乞丐,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大嫂听了,顺手将墙上挂的被虫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来,扔给老神仙,凶巴巴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气了,用袖子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又大又显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光。化作一缕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脸色白里透青,好久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朵,手中拿着瘟药,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儿子,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儿子在匆忙赶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么大的抱,小的牵!于是又变成了一个老头,倒在路发出一声声的呻吟,女人的看见了忙问,“老人家,你怎么啦?”“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把手中的孩子一放,随手在路旁的草丛中摘了摘了几片艾草叶,放到老人的伤口上,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问了:“你走得这么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村里有个大嫂,脾气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气了,说三日之内,让我们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们急着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起来,说:“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去逃命吧!”“那你为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噢!”老神仙听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就办错了事!天下还是好人占多数,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你们大可不必担心,也不用逃命了,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顶上,就不会得瘟病死去了。”说完,便跳上云朵,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里。一到村子,女人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人间处处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国人特有的节日——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这个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同。

听爷爷说,相传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一生才华横溢而投报无门,他痛恨朝廷腐败无能,愤然投江自尽。人们怀念这位才子,惧怕他的尸体被鱼虫啄噬,遂投喷香的肉粽疏散鱼群的注意力。故事就是这样,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爷爷一起过,因为爸爸妈妈太忙,不能回来团聚。奶奶离开我们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爷爷和我相依为命,我们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却有滋有味。爷爷也因为有我这么个听话的孙子而自豪,逢人便讲。可是只要讲到我学习上的忙,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好爷爷的建议,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爷爷给我找了家教老师,以弥补我学习上的缺陷。

今天爷爷早早地买来了粽子、还准备了我根本就没有见过的东西——雄黄、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东说说,西问问,好像当年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奇。爷爷没有因为我“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边整理这些东西,一边跟我说话。

只见爷爷用棉花棒从雄黄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额头、手臂和脚背上,说是可以防蚊虫叮咬的;接着又讲雄黄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说是可以防止和驱逐蜈蚣、昆虫和蛇之类的害虫“入侵”。

听爷爷说起,端午节还是天气变化的分界岭,有古话说得好,“吃过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说,过了端午。天气会慢慢转暖,不再有冷空气空袭了,人们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细线慢慢解开,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将早就不听话的鼻子往前凑了凑,好歹也先让鼻子“享受”下这天下无双的美味吧。一缕缕粽子的香味随即飘逸过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慢慢品位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位爷爷。

“快吃吧,亮亮!”我被爷爷的话语打断,这才睁开双眼,用筷子夹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来。“嘉兴肉粽,飘香万家”,一点不假,我吃的就是嘉兴肉粽。

“小娃儿穿绿衣,系上一根绿丝条。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特产粽子了!粽子可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的好东西呀!让我来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被别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为了大鱼不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给大鱼吃。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个包粽子能手,她会包许多种粽子,有猪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枣粽等等一些各种各样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节的时候,她就会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给亲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我刚来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把包粽子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猪肉,已经煮过的粽叶。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张粽叶,把它折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层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说:“这样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开。最后用粽绳紧紧的系上,就这样,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开始包了,看着外婆轻轻松松地包了许多个,可是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叶给包碎了,就是把米给漏出来了,好不容易包好一个,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较,简直是天差地别!外婆劝我别灰心,她说只要认真去学一定会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我想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和外婆包的一样好!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虽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会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的屈原大夫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后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会自发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节,妈妈也买来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种,有蛋黄味、有肉味……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红枣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纯糯米做的,形状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个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绑在粽子外层的线,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叶一层一层剥掉。一个金黄色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软软的,带有竹叶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尽,老百姓全力打捞他的尸体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一只粽子就被我消灭了。

我吃完后想:粽子这么好吃,希望在遥远的未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失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端午节的日记4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按照端午节的风俗,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喽!

今天下午,奶奶就把准备好的粽叶拿出来,开始包粽子了。我觉得包粽子应该很简单,也很有趣,便对奶奶说:“奶奶,我也想帮你包粽子。”奶奶说:“好啊!”

说干就干。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拿了两张粽叶,把它们叠好,再绕个圈,把短的那一头放在里面,然后在里面装上糯米和蜜枣,最后再用粽叶包好,不让米漏出来。可是,在我包的时候,那米老是漏出来,包不好。于是我又重新包了一次,还是不行。第三次、第四次也是如此。唉~包粽子看上去挺简单的,原来那么难呀!但我没有放弃,因为,在我的词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我包好了一个“一角粽”。虽然这个粽子不太好看,但是也可以吃嘛!

接下来,我又开始包第二个。这一个粽子包得很顺利,一次性就完成了,但好像比第一个还要难看一点,是一个“二角粽”。唉~再看奶奶包的,可比我包的好看多了。

奶奶看了我包的粽子,笑着对我说:“包得还不错嘛!我孙女真能干!”听了奶奶的话,我是既高兴又惭愧,我知道奶奶是在安慰我,其实我包得是一点儿都不好。

唉~包一个好看的粽子对我来说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难忘的端午节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关于吃粽子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屈原是楚国大臣,秦国要攻打楚国,他主张联合齐国一起抗击秦国,可他却被楚王罢了官,还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他抑郁不得志在农历5月5日那天投进汨罗江自杀了。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往江里投了很多食物。

有一天,有位老人在梦里梦到了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食物,您吃到了吗?屈原说:你们送的饭都被鱼虾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鱼虾吃了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棱角状,鱼虾以为是棱角就不会吃了。于是人们都把饭包成粽子的样子投进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的农历5月初5包粽子、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肉粽、蛋黄粽、红豆粽等,每一样都很美味。我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包的肉粽,刚出锅的肉粽香气扑鼻,吃上一口美味极了。下次家里有材料时,我也想和奶奶学学怎么包粽子,要是学会了,以后就不愁没粽子吃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粽子虽然美味,可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优秀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到了。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把门上插上艾条,小朋友们的手臂上会扎上五彩丝,脖子上戴上香包来辟邪并带来一年的好运,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为我扎上了漂亮的五彩丝。和爸爸妈妈来到姥姥家一起包粽子。我看到姥姥早已做好了包粽子的准备,盆里泡着墨绿色的粽叶,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像喝饱了水的小珍珠,这些都让我感觉到非常新鲜。只见姥姥搭好几片粽叶,再放上糯米,折来折去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拿起来就要放到锅里去煮,姥姥笑呵呵的说:“先等一下,它还有一个伴儿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粽子是一对儿呢,姥姥又包了一个,用草绳把它们绑在一起,一个粽子才算真正包好了。就这样,我们全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包了一大锅胖乎乎的粽子。

终于要煮粽子了,姥姥点上旺旺的火,倒上满满的水,火在锅底舞蹈,水在锅里歌唱,木柴烧的噼里啪啦,水被烧的吱吱呀呀,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啊等啊,粽子的香味飘出来了,我贪婪的吸吸鼻子,呀!好香啊!

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论着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有趣的风俗,这个端午节过的真开心。

我喜欢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喜欢飘香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高二端午节的训练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不少人家中都会有粽子。庆祝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会赛龙舟,放河灯等等。那端午节的来历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们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问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说:“端午节的来历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十分伤心,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以免让蛟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一些公公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问起公公婆婆们关于一些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的时候,他们说得更起劲儿了,他们说:“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东西了,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总会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诉说着对世间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端午节了,今天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包粽子。我也很想要学包粽子,可外婆和妈妈都说我太小了,力气不够

,外婆还说要等到18岁再学,那还要再等十年啊。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人,叫屈原,因为他很爱 国,而且很有才能。

今天外婆和妈妈包了两种粽子,蜜枣粽子和香肠粽子。她们包的粽子外形有点象小老鼠的头。我喜欢吃蜜枣粽子

,甜甜的。下午我吃了一个,还想吃,但妈妈说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会不消化的。外公说我是小馋猫,外公真是太“ 讨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端午节的高三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来了,大家都忙个不停。妈妈在包粽子,爸爸在煮粽子,一会儿就做好了。

我看着香喷喷的粽子,忍不住流了口水,爸爸看见了哈哈大笑。妈妈给我绑上五筛线儿,爸爸把艾叶插到门上,我们围着桌子,阵阵香气向我扑面而来,我把白糖撒到粽子上,动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妈妈一看,原来是我的脸上全是米粒,像一个小花猫。

吃完粽子爸爸就给我讲,端午节的传说。原来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非常爱国,他提出了爱国的政治主张,但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屈原只好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今年端午节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从婆婆端出那盘香气扑鼻的粽子开始的。

端午节的准备,往往从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了:婆婆每次出门买菜,都不忘看看哪里有好的粽叶、糯米以及红豆、肉之类,提前挑选到最满意的食材,做好充足的准备。端午节的前一天,还要淘糯米、泡糯米、腌肉、静置,一应准备,半点马虎不得。

去年端午那天,正好周末,在家里闲得无聊的我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去婆婆家学包粽子。

“你要学?怕是要把粽子做成了糯米稀饭了哟!”婆婆听说我要来学包粽子,立马开始打趣我。

“怎么会呢?不有婆婆你在旁边指导嘛。”

“那行,婆婆教你包。”婆婆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其实这个包粽子啊,说简单也很简单: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上七分满的糯米…”婆婆边说边做,把粽叶想裹纸筒那样卷成了漏斗,装上了米,再把粽叶折下来,缠上线。这两步切记要捏紧了,不然会散架…,一个小角就出来了。把粽叶沿线折下来,另外三个角也出来了。最后缠上线,粽子完成。

看着婆婆三下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迫不及待地上手操练了:“这个好简单哦,我学会了!你看……”说着就照着婆婆的样子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装上了米。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时候婆婆把我叫住了:“哎哎,莫忙,你看你的粽子下面有洞的嘛。”

“哦?好像是这样,那婆婆你说啷个办嘛。”

婆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悄悄地给我说了一个小诀窍:先把粽叶往里折了一点,再卷成漏斗的形状,。照着婆婆给的小窍门,我把粽子拆散了重来:嘿,还真没有洞洞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继续往下:压粽叶,缠线……虽然顺利包好了,但这包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甚至粽叶都破了。算了,再来!我就不信我包不出来。

反反复复,嘀嘀咕咕,吵吵闹闹,好不容易花了小半个小时,才包好了我第一个勉强像样的粽子,我不禁深深地感叹起这小粽子的制作艰难:古人是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要?这祭品的置办这么费工夫!反正我是没这个技术了,那就负责吃好了。

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我的手拿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品尝到第一口端午节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端午节的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初夏时节,迎来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次,我们到奶奶家过端午节。

刚走进奶奶家门口,奶奶就迎了上来,笑眯眯对我和哥哥说:“今年我们不买粽子,自己动手包粽子吃。”说着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粽叶、红枣、腌肉、生糯米和细绳等。我拿起一片长长的粽叶,好奇地问:“一片粽叶可以包一个粽子吗?”奶奶马上回答说:“要两片粽叶才能包一个粽子。你先看看我是怎么包粽子的。”奶奶先把两张长长的粽叶围成一个三角形漏斗的样子,然后装上一些生糯米,再把里面装上一颗红枣,最后用粽叶一圈一圈的缠绕起来,包得严严实实的,再用细绳紧紧扎上,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可真厉害!包粽子又快又好。

“您包得真好呀!我也要包!”我和哥哥兴奋地喊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妈妈赶紧提醒说:“小宝贝们,这里有红枣、腌肉两种菜,包的时候只选一种就行了,红枣只放一颗就够了,不然会太甜的。”我照奶奶的方法先包了一个红枣粽子,可我包的这个粽子经常漏出几粒米来,样子瘪瘪的,比奶奶包的粽子差多了。这时我看到哥哥手里拿着刚包好的粽子,看起来像个金字塔,感觉和奶奶包的差不多,我包的粽子完全不能和他比。一下子,我又伤心又着急,奶奶急忙安慰我说:“别难过,我小时候第一次包还没你包得好呢!你再多包几个就好了。”我听了奶奶的话,立刻信心满满,包了一个又一个,看上去真的一个比一个好,甚至比奶奶包的还好,顿时心花怒放,开心极了。

感觉时间只过了一会,粽子就包完了,好大一盆,有好几十个呢!不一会儿,粽子浓浓的香气充满了房间,馋得我直流口水。我饿极了,香喷喷的粽子一上桌,我就头也不抬地大口吃了起来,甜甜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这时,我问爸爸:“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要干什么?”爸爸眉开眼笑地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划龙舟。”我突然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就跟奶奶讲了一遍,奶奶夸奖我故事讲得很精彩。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事情要一次次尝试,不断积累,才能真正做好。回家的时候,我对奶奶说:“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粽子好吃多了,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便闻到粽子的香味,集市上人来来往往,小贩吆喝道:“卖粽子嘞!卖粽子嘞!”便扬长而去……

“小懒虫,起床啦,快快快,趁热吃粽子!”眼前还是系着围裙漂亮的妈妈。粽子很香,很甜。从我慢慢为它“宽衣解带”,那洁白的肌肤便裸露出来。窗外依然熙熙攘攘,叫卖声,鸣笛声,讨价还价此起彼伏。咬入一口枣粽,脸上洋溢出满足的笑容。旁边坐着的弟弟早已按耐不住,焦急地用小胖手指着粽子,双脚不停地踢着桌子,使着小性子。一个个粽子下肚,迟早会有些胀。抱着安安,出门看晨曦中洱海的景象。

洱海上早已布满条条龙舟,颜色赛似夜景大理的灯光。灯红酒绿惹人醉,现在是五彩缤纷的龙舟耐人欣赏。安安挣脱我的双臂跑去海边,于正啄食粽子的白鸽嬉戏。海边,粽子,不禁联想到投河的屈原,有理想,有抱负,多才多艺。自从《思美人》开播后,更是钦佩他的爱国情怀。

人越来越多,声音愈发嘈杂,都聚集在海边。

下午,日光曝晒,船员们个个高大魁梧,怒吼着。声声号令响起,一片片水花涌到台上,箭似般飞向终点。“咚咚咚……咚咚”鼓声有节奏响起,“咚咚”“咚咚”观众欣喜若狂,看着红衣队马上就要胜了,不停地叫着“好!”“好!”安安边吃粽子,双眼边放出光芒兴奋地看着龙舟赛。只见蓝衣队不甘落后,紧跟着红衣队船尾,两艘船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在残酷的竞争中,红衣队仅以不到一秒之差输给了蓝衣队。观众为这反转局面惊得目瞪口呆,久久无声。突然,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在人群中大喊:“精彩!”随后掌声如雷鸣。

晚饭,同样有香味儿十足的粽子。一家四口比赛谁解开的粽叶最长,长者为胜,获得最美味的甜粽。安安专心致志地解开粽叶,小手谨慎地拉开绳线。一双美丽的眼睛与我突然交汇,示意我解慢些、撕短些。大概五分钟后,一个个粽子雪白地立在盘上。再看四个盘里的粽叶大多细而短,唯独安安盘里的长且漂亮。我们笑了,他也笑了,像花儿一样,他拿着甜粽天真的笑至今难以忘怀……

赛龙舟,品粽,解粽叶,传统佳节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小姨都会包许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枣粽子给我们吃,尤其是我和母亲最爱吃。还可以和长辈。妹妹们一起聚在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的度过端午节!而今年却没有那么热闹了。因为舅舅和小姨们出去赚钱了,姨丈也带着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了。显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为母亲会包蜜枣粽给我吃,谁知母亲却在忙着做家务。中午,父亲煮了一桌好饭好菜,叫外公和外婆过来吃饭,但是没有洋溢着一点儿欢快的气氛!下午,母亲为了不再让节日过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便带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们去了菜市场,却没有看到半个粽叶的影子,去买粽子却没有蜜枣的,我有些失望,母亲安慰我说:“下次看见有卖蜜枣粽子的决定买给你吃!”听了这话我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母亲逛完了服装店又带我们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还给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从超市里出来后,我们已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因为很想舅舅和小姨,还有四岁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网和他们一起视频聊天,小姨笑着对我说明年端午节一定包很多的蜜枣粽子给我吃,让我吃个够。虽然今年我们没能在一起过端午节,但是还可以在网上和他们相见,也是很开心的。舅舅和小姨还跟我约好,明年端午节一定回来过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安康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超市里堵了个水泄不通:有的人在称东西的重量,有的人正在试吃零食的味道,有的人排队等待付钱……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一点做粽子的食材。

回到家,我们把材料摆出来,妈妈拿出一片粽子叶耐心地教我怎么包。我认真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先把叶子折成漏斗一样,接着放一把大米,再把红枣、蜜枣、葡萄干塞进去,最后再铺上一层大米,包紧叶子后用线绑起来就好了。

我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粽子,但总不能成功,米粒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往下流,妈妈对我说:“要把洞扎严实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子捏得密不透风,再依次放入材料。这回,我终于成功的包了一个粽子。

“吃粽子啰“妈妈把我们亲手包的粽子蒸好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粽子,大大咬了一口:“啊!好烫啊!”谁叫我贪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全家人看着我的窘样都笑了!我赶紧拿了一把扇子把粽子扇凉再吃,那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我连声说:“好吃!好吃!太好吃!”

我真喜欢这个端午节,既让我学会了包粽子,又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不能马马虎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安康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孩子们总爱在胸前带香包,在操场上奔跑,香味在十里之外都能闻。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做香包。

以前我只带过香包,从来也制过。我觉得香包很好做,只需要用针缝几下就做好了,可是动起手来就后悔万分。老师首先把用品发给我们,我得意洋洋的打开,里面艾草好香啊,当之无愧成为制香包的最重要用品之一。我们先把桃木球串上,再把针串到线上。我这个从来没做过针活的女孩,注定困难重重。连打个扣都不会,真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女孩?连缝针都不会,捣鼓了“七七四十九天”可算学到了缝荷包的“秘方”一针一线缝着,尽管做不好,针也不“听话”,可我并没有放弃,虽然制出来的像个“没吃饱饭”香包,但还是很开心。

这时,我想到了平时在外面买的香包,被我随便乱扔。家人做的,也从不珍惜。现在,知道了家人为我做的香包,每一针都充满了爱,外面卖的香包,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要好好珍惜。

我想端午的制香包要好好传承,不忘屈原的美德,不忘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农历5月5日便是端午节,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端午节中自然少不了粽子。由于不会包粽子的缘故,我只能从超市购买,不过那味道棒极了,将蒸好了的粽子放在盘子上,慢慢解开绳子,再慢慢地将粽叶一层一层地拿掉,一股有些清香味的粽叶刚好把它的香气与粽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话不多说,开吃。

我用筷子轻轻夹下粽子上的一角放入嘴里细细品味,它稠而不腻,我吃的是香肠馅的,仿佛每一粒糯米都成功地与香肠合成一体,入口即化,口感独特。如果喜欢吃甜的,还可以放些糖,带了糖的粽子也十分美味,它能让你的每一个味觉细胞都充满活力。

我的端午节第二大爱好是戴五彩绳。妈妈总是会在端午节前一天给我买好绳子,等到端午节那天,亲手为我系上五彩绳。绳子们都五颜六色,红色偏多,因为红色有喜气洋洋的意思,所以中国人比较喜欢红色。每当到了端午节,我总是会与邻居家的孩子们互相交换绳子,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好运从每个人身上走一遍。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五年级端午节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自于屈原的故事:屈原,一个爱国诗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来丰富国家和加强人民,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被逐出了皇宫。他非常生气,跳下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船,把竹筒里的米顺着汨罗江撒向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个人都把装满竹筒的米饭变成粽子,把划艇变成了龙舟。每个人每年都庆祝端午节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庆祝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真正的粽子制造者,我的母亲。所以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很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叶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芦苇叶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准备:将芦苇叶放入水中煮沸,将准备好的糯米和红枣分别洗净,准备就绪。

芦苇叶凉了之后,她开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边,夹在中间,把三片叶子卷成一只圆雉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中间夹几个枣子,最后用线把叶子绑起来,包一个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来像一个正在睡觉的老佛爷。当她包好粽子后,在高压锅里蒸40分钟,然后放上3到4个小时,让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随时食用!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简单,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闻到它就会激起你的食欲。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当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总是吃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说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妈妈做粽子有什么秘诀。她每次做粽子,总是很美味,能激起人们的食欲,让他们变得贪婪,并准备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于端午节的庆祝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欢的是龙舟比赛。几十名水手手里拿着桨,用手在全身划动。击鼓的水姿势很高,而且他们有规律地敲打。快点,快点!体育场边上的啦啦队充满激情,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大喊大叫,欢呼雀跃,迫使水手们更加努力地划船。整个龙舟竞赛如此壮观和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个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二年级作文的快乐端午节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以及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光瑞美好乡村过端午节。一进乡村大门,眼前两条路,都是用木头条搭的,路两旁的护栏也是木头条,顺着大门左边的木头通道走了一会儿,右边出现一大块金黄的麦地,此时麦子已成熟,金黄金黄的,这让我想起一首歌《风吹麦浪》。沿着木头通道继续走了一会儿,右拐进一木头通道,通道左下方有三个大笼子,其中一个里面关着四只肥大的兔子。我拔些野草,它们争着抢着吃。笼子前方是一个蔬菜大棚,里面种的全是玉米,高高的杆上已结了玉米穗。房子也用木头条搭建,就一层。屋里大小大概跟自己家客厅的大小差不多,摆有俩沙发、一张床、一个茶几、一对木凳,角落里还有个小木桌,往里走有一间小小的厨房和一间超小的厕所,墙上挂着电视,可以看。

屋外有个小院,小院被木桥分隔成二个地方,稍小那块摆了一个双人吊椅,吊椅对面是大太阳伞,伞下有一个木头桌。稍大那块有一个大遮阳棚,下面有一张长方形大桌,能够围坐十几人。

我们放下行李,返回大门口,放眼望去,乡村到处都是同学家那种小木屋。顺着主道往前走。主道像小桥,桥下左右两边是小木屋,屋前地面铺着一层假草坪,草坪上竖着个大遮阳伞,伞下是大木头圆桌或小木桌和一些藤椅,还有鸟巢一样的吊椅。再往前走,进入的木头屋是总服务台,穿过去又走上木头桥,桥下右边棚下有个很大的整套的石磨,石磨上有面粉,我推着石磨上的木棍感受了下驴拉磨磨面感觉,感觉挺轻的。接着往前走,左右两边有个带顶棚的长廊,廊里有好多休闲桌椅,用来喝茶聊天休息。再往前走,一大片绿草坪上有几个底色是白色的蒙古包,很漂亮。总之,我们进入了一个木头的世界,木头房子木头路,木头桌子木头椅,这里的一切设施基本都用的木头条,感觉很像我们小时候拼的木头玩具一样,只不过是放大版的。除了木头,就是到处铺着绿草坪,一派田园风光。

回到同学家的小木屋,和同学们一起吃烧烤,吃粽子,玩三国杀,玩抓人……

这个地方真美,我们玩的不亦乐乎,今年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