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色影视剧小兵张嘎的观后感【合集20篇】

长征精神是不抛弃,不放弃,在困难面前坚持到底。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下面开学吧给同学们推荐了关于红色影视剧小兵张嘎的观后感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3819

作文

129

红色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1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开国大典》这部电影,这个故事片是以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庆典命名的,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整举行了震动了整个北京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墙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部影片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展现。当我看到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领导人登上北京城墙上时,我真的感觉到很感动,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我想这个时刻真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尤其是当毛主席操着地方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作为任何一名普通的中国人都会真的感觉很自豪。就是我自己坐在宿舍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的时候我激动,喜悦的心情是无法掩饰的,真的感觉到很自豪。

在影片中毛主席的形象是那么的朴实,一身中山装,外加一件棉袄,还有就是条围巾围在胸前,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此的伟大与可亲,认真严肃中又透出点小幽默,简单朴实的道理中却透出了大智慧。

这部影片是我自己在宿舍看完的,其中的很多镜头对我很受鼓舞,有的镜头我甚至不断的倒回去看了好几遍。我想作为一个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什么是寒冷的生活在新中国幸福年代的人儿而言是无法深切的体会到革命先烈们当时为了争取新中国的成立所迸发出的那份不怕炮弹,不怕牺牲自我的激情。欣赏完《开国大典》我的心情真的是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触到革命的伟大意义所在,正因为有了前辈们不怕牺牲,不怕枪林弹雨的伟大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是他们昨天的牺牲与大无畏才有了今天我们的美好人生。但是他们却与这些幸福无缘,因为当好日子即将来临时他们却已经老去甚至逝去。我想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珍惜现在的美好,同时用我们的智慧为别人创作更多的美好。

影片在一开始,我人民解放军千军万马,英勇前进,展现了1948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不管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是啊终于解放了!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也来到乡亲们中间,此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有老爷爷露着几乎掉完的牙齿开怀的笑,中年载着满满幸福的笑,有小孩子天真的开心。而此时的蒋介石官邸也举行圣诞夜宴会,国民党要员们木然地听着张群宣读蒋介石的《新年文告》。同时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及党中央领导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最终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后来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被噩梦惊醒后的蒋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举行阅兵式。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为了推倒“三座大山”,争取人民得解放,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才迎得了胜利的曙光。对于我而言只有发奋学习,才是感恩先烈的最好方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的肺腑心声。因此,身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刚入大学,就庄严地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的英明领导,积极向党靠拢,争取在思想上先入党,在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现在正处于党对我的考察期,我知道自己距离一名正式的党员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更应该努力学习党的相关政策,争取在精神上能够早日的入党,提高自己,让自己无愧于党的使命。同时作为班级的团支部书记我会认真学习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向大家传递党的政策,带动大家认真学习为大家起到良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影片中我深深的体会了毛泽东领袖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毛泽东同志是时代的巨人。他开辟出井冈山根据地,带领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胜利的战役。他创造了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真实的神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言壮语永远笑傲在人类历史上。您的豪言壮语,您的英姿伟岸,你的思想光辉,永远振奋56个民族的大家庭,永远震撼着世界,我们敬仰,我们继承,我们高举,我们发展。

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党旗飘扬筑牢红色防火墙微党课第十二讲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行动,一场疫情防控正在进行。

万众一心,共同战“疫”。1月24日大年三十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紧急集合,到达武汉也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无数“追光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医务人员冲上去,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难关。

工厂的工人冲上去,他们忠于职守,制造口罩和防护服,为奋战在一线的“追光者”们提供更多物资……

他们在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从“98”抗洪到“03”非典,从“08”抗震到如今的战“疫”。有困难,中国人都能一起扛。

此时,万众一心地抗疫,所有人都是手足兄弟!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尽管防控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科学精神迎战特殊疫情,终能共克时艰,共同守护好爱的桥梁,感谢那些为生命逆流而上的追光者们,你们是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你们是空降到武汉的专家团队,你们是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的工人,你们是无数志愿者……

虽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但因为有你们,守在电视前握着手机的我们,多了一份战胜灾难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今天,我们全校来到了电影院观看电影《英雄王二小》。

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对河北西柏坡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二小的奶奶在扫荡中,被日军残忍地用火烧死。日军在扫荡期间实行了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二小的故乡龙沟村顿时成了日本鬼子的屠杀场。最后,由于八路军赶到,将这小股日军击退了。看到这,我不禁愤慨,要是八路军早一点或晚一点来,这一切就不会变成这样了。可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二小十分痛恨杀害他奶奶的日本鬼子。一次反扫荡行动中,他受张营长的命令,向西柏坡传送鬼子来扫荡的情报,与鬼子撞上了车。情急之下,他急中生智,带领鬼子在山里转悠,专挑难走的路,为老乡们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他把鬼子带进埋伏圈,鬼子小队长发现中计了,抽出刺刀向二小刺去。虽然八路军全歼了敌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可二小他却永远无法站起来了……

二小的故事就像一面明镜,照亮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正义和伟大;也照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和丑陋。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无法战胜的。八年的艰苦抗战是值得的,打磨了我们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精神。

这一次观影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色影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鸡毛信》是一个红色影视剧,是说一个叫海娃的小男孩冒着危险,给八路军叔叔送鸡毛信。其中有几个片断让我很打动,心情语录。海娃心里却想, 好哇,

让我引路, 我就把你们都带到八路军那去,把你们都毁灭了! 这里的路海娃太熟习了, 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 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

越落越远。“小孩, 你的缓缓地开路! ”鬼子说道。海娃罗唆飞跑起来。叭!叭! 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晓得, 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处所不远了,

就大声喊起来: ”鬼子来啦!鬼子来啦! 八路军叔叔, 快打呀!”果然, 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愉快, 爬起来就想跑, 刚跑几步,

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 "唉呀, 这不是海娃吗?”海娃睁开眼, 吃力地说:

"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海娃吃力地说着,话没说完, 又昏从前了。

故事里的这些动作,这些声音显明地出现出海娃的一种坚定对抗x本部队、爱国的感情跟不怕艰苦、一往无前、永不屈从的精神,这些情绪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个真正的、大胆的小好汉!我看了《鸡毛信》这篇红色影剧后,我必定要向海娃学习,做一个不怕难题、酷爱生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红色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场、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们让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是你们让我们这祖国的下一代享受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教师的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扎实教育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色电影小兵张嘎观后感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看了电视剧《小兵张嘎》,妈妈说她小时候观看的可是电影《小兵张嘎》,妈妈还说电视剧与电影故事内容差不多,但是电影比电视剧短。所以我怀着好奇心在网上观看了电影《小兵张嘎》,果然,电影讲的也是小嘎子因为亲眼看见自己的奶奶被杀害,所以一心想要为奶奶报仇,还一个跑到县城中找到了八路军侦查员罗金保叔叔,后来终于为奶奶报了仇。

我觉得电影里的小兵张嘎应该是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但是他却已经跟着老罗叔去执行任务了。还有张嘎是个很淘气的孩子,明明已经是个八路军小战士了,还要与别的小孩争抢东西和打架,这些都是不好的。不过最后,小兵张嘎改变了,他更加勇敢,而且变诚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片,《地道战》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久演不衰,其原因何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电影事业的繁荣,可以说是不无裨益。

要细究《地道战》青春永葆,魅力永驻的原因,我看主要还在其传统的“寓教于乐”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从它的“乐”,也就是营造其娱乐功能的因素来看,不外乎三点:一是有一个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地道战》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游击战争,这个大题材并不容易驾驭;而作为一部“教学片”,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弄不好就极易流入解说、诠释的枯燥。影片的制作者明智地以“一斑窥全豹”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就为沉闷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鲜活的载体,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交错其间的老村长报警,敌人乔装武工队等一系列的惊险情节的安排,即我们传统戏剧中“戏眼”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效果。其二是巧妙引导观众思维的投入和参与,从要不要挖掘地道到地道如何挖,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村落地道到地道网络,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个个提出,让观众和剧中人一道思考,共同解决,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获得一种参与的紧张和成功的快感。其三是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诸如三田队长、汤司令的一些台词,鬼子进庄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歌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和传唱。

其次是《地道战》的“教”。孔子有“诗、观、群、怨”说,中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地道战》的教育作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效益又是什么呢?一是让观众全面学习和具体了解当年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中,地道是否仍有当年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值得研究);二是使今天的人们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威力,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我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呼唤人们时时记住这段悲壮的历史,受到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组织群众来观看这部影片,就有其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今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老百姓有其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当今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困惑、迷惘的中国电影,如果能从自己幼稚年代产生的《地道战》等一批受到起观众钟爱的作品中,冷静地反思得失成败,认真地总结、扬弃,那么必定能走向清醒,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经历了血雨腥风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红色的旗帜倒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还有什么能让红色的旗帜褪色?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每一个人都用他们朴素的青春点亮红色的理想,而后又用鲜活的生命将这理想再度淬染。

然而,我们习惯了浮华生活,习惯了物欲横流,这历史渐渐被时间湮没。记忆的碎片割断了人们对历史的敬仰与怀念,慢慢沉淀在内心最边缘的地带。喧嚣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欲望扭曲了人们的心灵,人们淡忘历史,忽视精神,浮躁 地、无限地、肆意地扩张着自己对物质的渴求与占有。人们就这样漠视了历史,于是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理想,没有了感情,没有了责任感。人们渐渐迷失自我,与真正应被关注的历史渐行渐远,终将被历史遗弃……

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我们要唤起内心角落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

历史的狼烟掩盖不住岁月的风雨,星星之火渐成燎原。无数的革命先驱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了人间,绽开满目烂漫的红色。老一代人把这段历史的真实交付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用真实还原历史,代代传承,把那段红色的激昂岁月融入现代年轻人的脉络,使他们眼中的历史变得立体、真实、可靠,让红色历史成为他们精神的支柱、前进的动力。

质朴的故事曾被鲜血浸染,无华的图片曾被生命凝练。而这些流动着的随时会飘散在时间天际的历史在《红色记忆》中鲜活,让我们对那“腔腔热血、铮铮铁骨铸就的不朽丰碑”触手可及,让我们忍不住去重读那“百死后生凝结成的壮丽史诗”。

让我们在历史的字里行间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拔去心灵的杂草,播下红色精神的种子,让灰色的荒芜心灵重现生命的本色。让我们怀揣着一颗鲜红悦动的心,高举鲜血染红的旗帜,在世界的暴风雨中毅然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色经典改编《铁道飞虎》观后感

全文共 2172 字

+ 加入清单

范川,一个面馆的小老板,一个曾经大军阀的贴身护卫,是铁道飞虎里唯一正规却又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一个角色。他英俊帅气,衣服打着补丁却永远浆洗的笔挺。他话不多,是带着与村子里的人的距离,可他又总是在关注着枣庄发生的每一件事。很多人传着他的过往,上过战场,打过鬼子,是神枪手,可又总是瞧不起他的矜持,甚至从心底觉得他是一个打了败仗输了胆气的怂包。直到有一天,他戎装烈烈,策马提缰,伴着疾行的火车,神枪点射,弹无虚发的救下了危难中的飞虎队成员,那一刻,他们看他,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崇拜,而他对他们回以一笑,是炫耀是自豪更是他的骄傲。他,范川,这一个瞬间,不论是飞虎队员还是荧幕前的观众,脑子里想到的,都只有两个字“英雄”!

范川毋庸置疑是英雄,更是被导演刻画演员塑造的一个中式传统英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的处世哲学,范川也不例外。大帅兵败,他失了权势,所以他脱了军装,锁了配枪,曾经取人性命的手洗去血腥,开始搓揉起了白面,做个卖面的营生,计较一下哪碗汤少,哪碗肉多。如果只是这样,他只是范老板,不是那个叫做范川的英雄。所以导演设计了一个桥段。范老板普一出场,是军装大衣,纵马而归,特意嘱咐喂饱马,这一连串的动作话语,不单单是人物介绍更是后续的铺垫,他虽然不再是军人,可心未冷,克制着独善其身,却按耐不住热血豪情,未曾息了斗志。不然怎么会有后面的劫囚车,怎么会有拼死炸桥。只因为,他是英雄,他是范川。

范川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有三个独立的片段,而我们的演员朋友王凯先生在这三个片段里把这个角色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充实完整丰富升华,让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式英雄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第一个出场,骑马追火车,是让观众目瞪口呆的惊艳。纵马提缰,单枪歼敌,风萧萧,衣烈烈,如古之侠客,从天而降,救世的英雄也不过就是这个风姿。这里面除了要感谢导演的设计,更要赞叹王凯先生本人的演绎,高超的骑术,笔挺的腰身,舒展的动作,更有那配合的表情,从容潇洒,自信风流,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偏安一隅的面馆老板,而是一个战功累累的正规军人,是一个解除了封印的英雄。

第二个独立片段,是车厢中的对峙,我个人在这部分是收获了比惊艳更珍贵的惊喜。如果骑马展现的是动态的美,那这一部分展现的就是我最喜欢的,也是在电视剧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微表情处理。从进入车厢前,王先生的状态是一种恣意的轻松,因为笃定车厢内是炸药,所以挑开车门时的动作随意且散漫,推开门后是自顾自的解帽子,而在转身的那个瞬间,看到一车厢的日本兵,先是愣后是稳,沉着转身后是气急败坏的咒骂,再转身又是个冷面军官。一连串的小表情,电光火石间展现了意外、震惊、懊恼、沉着、冷傲不同的情绪,更是体现了范川正规军旅战争中积累的经验,是对人物智的补充。再然后是与由子的对峙,当面对由子的质疑时,范川没有慌张,王凯先生用一种轻蔑的挑衅的表情展现出了范川性格中的胆大与桀骜,那么的张扬,那么的笃定,迷惑了由子迷惑了日本兵也迷住了观众。再然后的那声“关门”,气派气度气势缺一不可,那是大帅身边的范川,那是指挥若定的范川,那是曾经发号施令作为一个上位者的范川,倘若没有这份经历,如何震的住一车箱的日本兵。再后来的那句“她不礼貌”,活脱脱的一个痞子将军,少年浪荡,戏谑挑逗又恣意任性,似乎压根没有想到自己身处窘境。动作不多,台词不多,王凯先生硬是让范川的过往更清晰,人物更丰富,还是那句话,好演员,演的不是当下,而是精炼角色一生的完整。

第三个片段就是全片中我本人最爱的一幕—坦克的对峙。根据访谈我才了解到,这部分实际是棚拍,王凯先生只是坐在一个苹果箱上拿着一根铁棍完成的。这不仅仅是演技的范畴,更是一个演员的想象力和天生灵性的展现。电影里,逼仄的空间,只有一束光打在他脸上,而在那个时刻,似乎也没有什么能夺走王凯先生眼中璀璨的光芒。那一刻的范川,是一个战士的觉醒,抛开了世俗的束缚,男人的血性,争强斗勇的荷尔蒙刺激着他和观众的每一根神经。“当年爷输了,今天爷就要赢回来”不加掩饰的心底独白,配合着范川眼中的专注与兴奋,是那么的贴合。在这么一个静止的时刻,却是范川血液中的激情最疯狂的释放,近距离的坦克主炮对决,是真正的艺高人胆大,刀头舔血的刺激让范川眼中的光耀眼的不能直视,大有一种“舍命千里外,只为爷高兴”的豪迈和桀骜。

落魄的是他的生活,可他灵魂的深处还是那个尊贵的正规军,枪林弹雨里打磨出的技艺融进骨血里永远不会忘记。摸着操纵杆,那才是那双骨肉均亭的手最喜欢的东西,那种挑战的征服的神情,即使看了四遍也止不住心底的惊叹。那一刻,范川整个人的拼图完整了,一个有着精湛技艺,有着正规军经验,有着最原始的征服欲,一个对胜利执着追求的男人,一个敢对同伴说“交给我吧”的男人,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完整的展现了。

所谓留白,是指留下想象的空间。导演用了,王凯先生用了,作为观众的我接收到了。而不同于欧美献祭式的悲情英雄,范川展现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可又有一颗匹夫有责的心,乱世的英雄,横空出世后的那种震撼和感动。他是飞虎队里的正规军,可又是社会里的小人物。他是从天而降的英雄,可又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我喜欢范川,喜欢他的矜持疏离,喜欢他的恣意率性,更喜欢他那份兄弟义气生死同命的胆气。谢谢你,我的演员朋友王凯先生,谢谢你带来了这样一个带着光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色影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初始《红色》也是小伙伴的推荐,没想到从一开头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蓦然相逢的天哥和丹姐直接就抓住了眼。片子开头就好似文艺片,川流不息的人群,紧张且自顾不暇的大多数人都过着自己的日子;满天灰白的世界里吹起的红色围巾成了最美的点缀,然后他们相遇——就如同所有美丽故事里那样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无法忘却你容颜。

同福里平静的日子似乎从这一刻起就再也不能平静了。喜欢天哥,喜欢他平静提着鱼走回同福里的样子,喜欢他为了丹丹奋不顾身的样子,喜欢他神色不变暗自计算的样子,喜欢他喜欢上丹丹后羞射却满足的每分每秒,连他哭着说我想回家时的样子也喜欢得不得了…

喜欢丹姐,喜欢她不自怨自艾的坚强,也心疼她为了复仇一夜之间仿佛无师自通成为阴谋家的成长,喜欢她不骄不躁和天哥相互担当的美,喜欢她恋爱中的小女儿姿态…喜欢铁公子,喜欢他的敢作敢当,喜欢他的直截了当,喜欢他的不畏强权,喜欢他为兄弟掏心掏肺两肋插刀,甚至喜欢他生气时瞪圆了眼睛像只小豹子的样子…

还喜欢柳如丝敢爱敢恨的气魄,喜欢方家夫妻毅然献身的洒脱,喜欢徐家阿妈的嘴硬心软,喜欢同福里每户人家…他们都不过是大社会下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有神态百千,不过缩影;没人会是完美无缺的,因而更显得每个人都真实地如同活在身侧。

若我能去到同福里,也能在天哥和丹姐桌边听着评弹或者吃顿红宝石,也想陪徐家阿妈搓几轮麻将,也能骑着自行车跟在铁公子后面巡街。这世界越不安稳,便越觉得他们乱世中的小幸福来之不易。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句子平日说来矫情,最后借着天哥的信缓缓读起来,也依然能叫我落下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色经典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

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己心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若表面不是,在内心深处也是脆弱的,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dxp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己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时为了它,历经几多沧桑几多岁月。中国的2008申奥,世界梦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圆了与未圆,又有什么区别,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依稀间,昨天也是今天的导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色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2月13日,我在家看了一部红色电影——《井冈山》,感触非常深。《井冈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老革命家在的带领下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斗争的故事。

看了以后,我非常有感触,老一辈们为了解救劳苦大众,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忘记那艰苦的岁月。我们今天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在那时,有多少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却挑起了革命的重担,不惜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的今天。我作为一个团员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红色经典《建党伟业》观后感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电影,翻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虽说只有两个小时,虽然相比于那段纷扰的年月我们只不过管中窥豹,但我仍感觉到先贤们于迷惘困苦中执着于真理的艰辛与可贵。震古铄今的伟业就起于几位看似狂妄的年轻人,而如今的我们也正当年,是否我们也能建立属于我们的伟业呢?

看《建党伟业》这是第三遍,每一次看,笑点还是会忍俊不禁,泪点还是无法不动容。三年前的我不会想到,三年后我会坐在北大里,和众同志观影,亲历着电影映射到现实的奇妙。我曾理所当然的以为波澜壮阔的光影中流淌的是与我银河之遥的故事,关乎战斗,关乎国运,关乎历史和未来。而此刻,我的目光从文艺审美升华到汲取受教,我的身份从观众叠加为党员,看到前排同学的背影投射到屏幕里五四运动时振臂高呼的有志青年中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光影里的人群中,有一个,应该是我。历史穿越银河,书写时间简史;党员生生不息,扣响时代之门。生于和平年代固然幸运,而燃烧于革命的熊熊烈火中才是幸福,惟愿党徽中一抹金黄的我能从此发光,去编织属于我的光影传奇,不朽我的奋斗离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色电影《残团》观后感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影院里播放了许多爱国主义的影片,而我则是观看了电影残团》。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距北平六十公里的牛栏山脚下一线,由傅作义所辖华北军第59军210叶启杰旅、218董其武旅与日军第8师团所辖铃木旅团和川原旅团在此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血战,中日双方从凌晨四时血战至下午七时,历时十五小时。塘沽协定”签定后,在何应钦强令下,叶启杰在愤懑之中不得不下令国军停止战斗。此战华北军击毙日军346名,击伤600百多名,国军牺牲官兵367名,受伤284名。

战斗结束后,战死官兵在当地就地掩埋,并在埋藏处种树为标记,1933年9月后,日军从怀柔撒退,傅作义在北平购买棺木,把寻找到的203具战死的蒙汉官兵的遗骸护送回绥远省归绥市,将烈士遗骸安葬在大青山下,并建立了“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平日的我对于这样的革命题材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这部电影却使我潸然泪下,电影中的每一幕都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里。

故事有情有义,有爱有恨,而其中最值得我敬佩和纪念的,就是像今天一样令人动容的,甘愿为人民利益而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中国军人之大爱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们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们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的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感想很深。这些抗日前辈们英勇的打败了一群又一群的鬼子,他们的精神感染了多少人!

有的人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他们也在我们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觉得冀中人民们那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面对着日本鬼子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他们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仍然英勇奋战,赶走了侵略者。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磨灭的,作为一名新世纪学生的我们,就必须努力学习,汲取更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卫我伟大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红色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刘胡兰》这本电影后,被刘胡兰深深感动了。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3岁参加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5岁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光是这些,就让我赞叹不已。

1947年1月12日上午,敌军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观音庙前,还抓了几个人在庙里拷打。刘胡兰预感情况不妙,摘下奶奶留给她的戒指,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帕(一位八路军烈士的遗物)和一盒清凉油(她的入党介绍人送给她的纪念品),把这三件小东西交给继母胡文秀。这点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刘胡兰的心爱之物。接着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有六个不向敌人低头的乡亲,被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了头。这时#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候,大胡子狞笑着刘胡兰,刘胡兰二话没说,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年仅15岁的刘胡兰,就这样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国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多么伟大的刘胡兰啊!那一次,我正好在拣菜,好多好多的菜要我拣。我边看边拣,快要累死了。正好电影放完了,我就想了:刘胡兰连死都不怕,我才干这么一点点活,不就是拣拣菜嘛,有什么不行的?我一想到这个伟大的革命小英雄,想到她十五岁就牺牲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怕苦啦!去年暑假,我还去奶奶家帮她种田播种翻土呢!刘胡兰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红色经典《建党伟业》观后感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铁骑铮铮,不为攻城略地,而为保家卫国。呐喊声声,不为震耳欲聋,而为发人深省。建党之路,是救国之路,是图强之路。不止为谱一曲英雄的传说,不止为诉一段红颜的宿命,为民族,为大义,为生命,为未来!当岁月已发白,当时光已匆匆,建党伟业依然在时间的琥珀中闪闪发光。

那段岁月里,国耻家恨;那段时光里,风流少年;那些背影中,血气方刚。恰同学少年,自是年少,韶华倾负。一双双充满着剧烈痛苦而坚毅的目光,锁定了未来的方向;一颗颗洋溢热情而饱满的红心,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一个个激昂的音符,就是最坚强的子弹,征服着骇人的幽静。有一代人,用团结的臂膀,告诉祖国:风雨中,我们一起兼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色教育片的观后感

全文共 166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红色教育观后感。二战时期苏联一个飞行纵队涌现出20名王牌飞行员。无独有偶,苏军某部飞蛇大队涌现了21名特级战斗英雄。究其原因,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敢于亮剑,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一秒。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具有培养英才的土壤。大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小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而铸就成这个团体亘古不变的灵魂。亮剑精神讲的团结的力量。

亮剑是一种团结。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二战时期苏联一个飞行纵队涌现出20名王牌飞行员。无独有偶,苏军某部飞蛇大队涌现了21名特级战斗英雄。究其原因,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敢于亮剑,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一秒。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具有培养英才的土壤。大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小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而铸就成这个团体亘古不变的灵魂。亮剑精神讲的团结的力量。

亮剑是一种气魄。一个有魄力的果敢领导者,才能带领团体无惧无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对困境是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让队友充满信心。具有这种魄力的人,

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真正的领导者,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亮剑精神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气魄。

观后感 《亮剑》我曾看过两遍,每次看到一些对白和情节的时候都倍感 震憾,此次看到狼性教育的短片,虽然这只是《亮剑》中很小很小的 一部分,但也颇有一些感受,比如说要团结、要目标一致的共同为一 个目标奋斗,但要打造一个敢打敢拼的团队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观后感《红色教育片观后感》。

一、 《亮剑》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这些内容都有其特定 的时间、地点和空间,好的东西我们是要学习,但也要尽可能的结合 我们公司和团队的实际。独立团是一个进攻的团队,这种团队精神更 适合于一个时刻需要冲锋的销售团队,而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更多的 是普通员工,更多的是技术人员,年龄跨度大,我们需要更多的精神 层面的教育,并且要把这种精神深入到广大员工的内心,这可能就需 要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二、以后还可以多采取这种观看短片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也可 以配合一些其他的方式,多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感 受和体会。

三、这个短片在制作上还有一些缺陷,最好是我们能自己 DIY 一 个,我们自己截一些感人和震憾人的情节,以及与领导能力、谈判能 力等相关的片段,自己边放边讲解,那样更有意义一些。我们公司很 有一点特殊性, 在很多地方只能采取相对柔和的方式配合硬性的制度 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可能更多的是以“情”带团,而非以“言”或 “行”带团。所以我们必须制订相对硬性的制度是关键,这样一个短 片给人影响的持续时间很短。

四、关于下发的那个红头文件。红头文件是很有权威性的东西, 所以在版式、文本字体、语言的严谨性等方面都要求很高,如果一个 红头文件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毛病来, 那这样的文件也就失去了红头文 件的意义了。比如对写观后感的要求,保留工资不是目的,目的是要 大家都写观后感,但这种方法是不合法也不太合理的,另外,对于文 件中所说的,当观后感不符合要求时会退回重写,其一,写观后感不 是目的,目的是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其中,并有感而发,有些人可能内 心有感触,但却写不出太多内容,这与每个人的文字功底有关,因此 不能硬性规定, 不然就成了写作业了, 大家也都去百度一个走过场了; 其二,既然有要求就必须要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谁也不知道怎样 去达到要求,所以如果对观后感有要求,就要说明标准,是要求字数 达到多少,还是要求理解达到多深刻,否则那所谓的“要求”就只是 凭个人心情或个人意志,这种要求也就不合乎情理了。 仅此感触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色电影小兵张嘎观后感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看一些抗日影片,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亮剑》、《小兵张嘎》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兵张嘎》,尤其是里边的主人公——张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暑假里,有机会我又看了一遍,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机智和勇敢所吸引,被嘎子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真是闻名如见其人!影片中的嘎子是多么可爱呀!“嘎”气十足!在路上,他误把罗金保当汉奸,虽然闹出了笑话,但显示了他的执着!与胖墩打架,犯了错误,罗队长关他禁闭,只要他承认错误即可,可是嘎子拗着头就是不说话。多可爱的嘎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鼓掌!

嘎子又是多么机智勇敢啊!他和胖墩,乐乐等结成了儿童团,他们与日本人斗志斗勇。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的奶奶牺牲了,这使嘎子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为了报仇,嘎子偷偷地溜进鬼子司令部,看见有日本人要骑摩托车走,他就找来两个钉子,将摩托车的轮胎给放了气,又将两个钉子放进了鬼子的车座上,那几个日本人没注意,坐在了钉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车子没开多远就翻了。看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为嘎子的机灵感到高兴。嘎子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会儿爬到树上,一会钻在车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内奸,搞的鬼子司令部鸡犬不宁。嘎子真勇敢!

在《小兵张嘎》这部电影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凶残,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横行霸道。在他们的枪口下,多少老百姓被无辜杀害,这些日本鬼子真是可恨至极!

当看到八路特派员被鬼子抓住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两眼紧紧地盯着电视。残暴的鬼子严刑拷打特派员。特派员宁死不屈,最后被鬼子迫害致死,光荣牺牲了。我的心情顿时变得很沉重: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练好本领。

《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不仅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从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色传奇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掘和利用党员革命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16年3月29日下午3点30分,七星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在社区二楼会议室观看《红色传奇》,由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作,共10集大型党员教育记录片:第一集、星火初照,第二集、千里来龙,第三集、英雄拔哥,第四集、壮家英魂,第五集、桂北之殇,第六集、雷声惊天,第七集、战地黄花,第八集、漓江亢歌,第九集、向死而生,第十集、风展红旗。该记录片以1925年梧州建党到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的历史为背景,突出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通过收看《红色传奇》,学习党的历史,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红七军从8000多人左右打到解放中国,只剩下70多人;韦拔群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开展对上请愿,对下清算中把自己家的田地分给农户,拔哥领导的东兰农运会,有9000多人参加革命,有2000多人成为烈士,革命烈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抗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党员们都心中肃然起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真切体会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的革命情怀和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红色影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赵冬零、赵宁宇编剧、宁海强指导的献礼电影《勇士》。本片遵循历史本色,发挥艺术处理,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勇士精神。《飞夺泸定桥》在很早以前就被作为课文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因此这个历史事件对当下的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只是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夺”之上,而在《勇士》里,导演却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事件的关键,是在“飞”上。

兵贵神速,中央红军看的通透,在人员、装备等各项条件均不如国军的情况下,红军要致胜,只能出其不意。三天的行程压缩成一天,240里,也就是120公里,直接说可能感受不深,举个例子更直观些,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当下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2分,120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全马,也就是六小时左右——但其实两者之间并不具备太深的可比性,红军战士要克服的困难远远不止是高原缺氧、山林无路,装备精良的敌人在看着,围追堵截,丛林像是怪兽的嘴,吃人不吐骨头,团长黄开湘(李东学 饰)感叹,能活到现在的战士,那个个赛关公秦琼,跑死?太不值当了。可是还是要跑,为了更大的胜利,就不能畏惧牺牲,为了完成中央红军交代的任务,就必须勇往直前。

胜利——总是需要代价的。

站在战争片的角度,《勇士》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敌我双方你来我往,排兵布阵,比较遵循战争片的创作规律,可是在细节处理之上,导演更是做到了认真严谨。无论是奔袭途中,穿着草鞋的红军战士被木头刺穿脚板,还是五人小队用娴熟的战争技巧阻挠敌军,再到最后飞夺泸定桥的大高潮的时候,专门设置的军号小队,情绪一步步推进,氛围一步步渲染,信念、责任、坚持、忍耐,一个个词汇慢慢清晰,最终都凝结成了两个大字——“理想”。和平,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理想,也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们的理想,但和平并不是一个假大空的愿望,而是体现在了每个角色具体的人物诉求之上。

团长黄开湘(李东学饰)很现实,他要的就是胜利,因为在战争中,不胜利,只有死,他看的真切;政委杨成武(聂远饰),细心体贴,不抛弃不放弃,真切站在战士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他用血性和耐心激发了红军队伍的斗志;主力战士廖大强(于小伟饰),老红军了,失踪的女儿是他一生的牵挂;神枪手老余(宋佳伦饰),当过孙中山的警卫,受过毛主席的赞许,历经北伐军、川军、滇军,从吃军饷的队伍到不吃军饷的队伍,那又是一个新的故事。少数民族战士云贵川(王梓程饰),打炮小能手田生才(徐洪浩饰),要饭娃“大渡河”(林妙可饰),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带着对和平的企盼和新中国的向往,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不懈追求,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当时革命队伍构成的代表,担当中闪烁出了人性光辉,炮火中展现出了革命激情。

历史过去了,和平已经到来,革命先烈们用汗水和鲜血铸就了我们新的长城,便更加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影片《勇士》尊重史实,用纪实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可贵,既有小人物的感动,也有大形势的渲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不输于好莱坞战争片的快节奏处理,对每个人物精准的定位和刻画,都让这部电影在诸多战争片当中脱颖而出,也让观众对那个年代的革命先烈们所坚持的、所信仰的、所追求的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段历史值得铭记,那些人值得敬仰,那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则给人以红色的洗礼,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