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面

全面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全面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全面问题。

分享

浏览

5433

作文

465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之路。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胜利果实很快被封建余孽和野心家窃取了,中国继续深陷在战乱与贫困之中„„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破茧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高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民族蒙难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8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历史生动地证明,从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成为领导这场艰苦卓绝革命的最杰出的民族英雄和人民领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关于“落实‘四个全面’、率先建成‘三市’”征文启事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沙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人才支撑,长沙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联合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市委组织部、长沙市委党校、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长沙晚报社等单位,面向全国开展“落实‘四个全面’、率先建成‘三市’”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文主题

落实“四个全面”、率先建成“三市”。

二、征文形式

题目自拟。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体验调研文稿均可。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

三、征文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研究“为长沙落实‘四个全面’、率先建成‘三市’提供人才保障”的战略路径和思路举措。

2.立论准确、主题鲜明、逻辑严密,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征文应是未公开发表的成果,引用他人成果须注明。

4.征文截稿日期为2015年11月15日,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会员踊跃参与。征文电子稿发送至长沙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

邮箱:**********

联系人:**********

学会秘书处联系人:**********

四、评审表彰

由长沙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并设组织奖和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者将在“为长沙落实‘四个全面’、率先建成‘三市’提供人才保障”高层论坛上进行学术研讨和颁奖表彰。

五、成果运用

获奖论文由长沙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推荐在全国、省级相关刊物发表,在学会高层论坛开展交流,在长沙晚报上择优刊发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全面放开二胎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胎”。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胎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胎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吗?2015年7月12日,国家卫计委首次正式回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同时,卫计委通报了我国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情况。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在去年末已达13.68亿人。中国人口政策正在调整,但就如何调整以及调整时间,学界观点并不统一。

2014年10月16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论坛上发表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全面放开二胎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国家卫计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曹景椿表示:“单独二胎”实施后的巨大落差,迫使政府加快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推进。他分析说,“单独二胎”申请人数之所以太少,是因为这些年生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养育孩子成本的高昂。“单独二胎”已无法缓解中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全面开放已是当务之急。

如今“单独二胎”放开近一年,申请再生的人数远远低于卫计委预期,这成为鼓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直接依据。多名学者对早报记者表示,从“单独二胎”的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因此全面放开二胎只是时间问题。不过针对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问题,这些学者都无法给出一个具体全面放开二胎时间表。

展开阅读全文

人口: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合国情顺民意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计生办计生助理周颐说:“大家都在谈论二胎生育话题,我第一时间做的工作就是核实全镇育龄妇女的人数,并统计有二胎生育意愿的家庭。”

周颐说,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做起来难度很大,在新政策出台后,计生工作者得学透政策,然后将政策传达到每一名育龄妇女家庭,计生办的职能也要由以前的管理向对育龄妇女提供服务指导转变。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是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作出的积极回应,对于解决中国劳动生产力不足、老人赡养负担等社会问题都有极大的针对性。”鞍山市铁东区泰昌社区居民李伟说。

朝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金生说,这次生育政策调整,合乎国情,顺应民意,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朝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符合朝阳人口与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大多数家庭生育意愿的需求。朝阳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落实工作。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全面两孩:让人口发展更均衡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百姓诉求】:在听到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时,深圳市民刘女士欣喜万分。她的儿子今年十岁,由于她与丈夫都不是独生子女,“再生一个”的愿望一直未能达成。

【建议摘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点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全面二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观后感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演讲风格语气平和、神闲气定,常引用小故事、寓言来比喻一个个道理,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是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四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自信。

于丹老师的演讲里讲到的“有时候人的观念态度会决定这个人的行为事迹,一个人要想写下无悔的青春,要想写出人生瑰丽的诗篇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世界对人的发现,对山水的发现,对规则的发现,对社会的发现,一切发现的能力都折服在孩子们的生命中。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这些话语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了我,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了一些看法在十月份罗李翰阳生日宴上我的感谢致词中就写到希望她做一个自立、自重、自强、自信的人,从她小时候我就是这种要求,但过程中坚持的不够,以后我们家长还要好好学习好的教育方法并且一点一点的实施,让她逐步逐步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实招八大行动全面落实好政策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提问:各省份已经出台了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办法,江苏是怎么贯彻落实的?

沈健:考虑到江苏明显的区域和城乡差别,我们一直认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核心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是在农村。

我们已经通过一系列举措,比如,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改造计划、省级师资培训计划、对口支援、少数骨干教师和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等等,以此着力改变江苏乡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留不住、下不去、用不好的问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颁布后,江苏省非常重视,积极广泛调研,进行系统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明确了全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意见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主要从8个方面进行落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拓展师资补充渠道;改革人事制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加速教师城乡流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师荣誉制度。

去年底,江苏省政府下发了实施意见,要求省级各部门根据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逐步落实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优秀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4677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我们要结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这一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引领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视野、智慧和韬略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跟上大时代需要大胸怀大视野,应对大变局需要大气度大格局,解决大问题需要大智慧大思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瞻远瞩,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视野、智慧和韬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较量和博弈十分激烈。综合国力竞争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较量,深层次则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能力的角逐。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可以说,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是对一国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的直接考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在世界大变动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迫切需要胸怀全局、统筹谋划,对治国理政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前沿,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推进,以非凡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社会主义社会从诞生到现在还不足100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有60多年,治理好这样的全新社会,使其表现出比其他社会更高的优越性,满足和停留于以往的理论和实践是不行的,必须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潮流,把握现实需求,提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使我国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实际效能的重大创新,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这一时代课题的认识和实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现实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叠加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两难”问题明显增多。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复杂情况、新的实践要求,决定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和碎片化方案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来思考、设计和破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党中央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部署。这样一个大思路使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战略更加有效,是我们不断解决复杂问题、化解风险挑战新的韬略和法宝。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权益得到更好维护。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又要紧紧扭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考虑、整体布局,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切、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努力产生乘数效应、达到倍增效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

综上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科学分析我国发展新需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的非凡战略眼光和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达到了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它们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这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整体性目标,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牵引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而“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每一个“全面”都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每一个“全面”都有管总的目标,都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效果。四个“全面”合在一起、协调推进,就是一个“全面”,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战略布局体现的是一种战略谋划、一种总体安排、一种顶层设计。这样一种战略布局和战略安排,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进一步回答。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科学统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同志曾经深有感触地谈到他的执政感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还不高,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和卓越领导艺术的生动体现,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了全面系统、辩证平衡的观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突出、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全面”二字。这一全面性首先表现在它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分析事物,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是一种很全面的观点,不是单打一”。它对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对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深化”,对法治的要求是“全面推进”,对治党的要求是“全面从严”,并把四个方面科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强调“四个全面”。这深刻体现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要求,彰显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是全面系统、辩证平衡观点的实际运用。

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既注重抓住关键问题,又强调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强调“全面”并不是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求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全局问题的解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每一个“全面”既有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又有明确的目标、抓手和针对性,在全面中凸显重点,以抓重点来带动全面,体现了问题导向和整体思考把握的有机统一。

体现了“破”与“立”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统筹把握、协调推进,彰显了“破”与“立”相结合的思想方法。治国理政的理想状态,就是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就要处理好活力与有序、“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使社会活力得到有序释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兼顾、“破”“立”结合,为有序释放社会活力提供了有效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立规矩、守规矩、讲规矩,让法律作为最大的规矩来调节和规范社会行为,使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生动地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在一“破”一“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理政整体思路。

概言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以及全面系统、辩证平衡观点和科学统筹、协调推进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也是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出的总要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扭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抓住了当前我国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擘画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归根结底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到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用以指引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新进展,不断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讨论发言稿

全文共 1676 字

+ 加入清单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有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是要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好做法、好经验保持下来,以整风精神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不断增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杨根乔说。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广大党员干部认为,根据时代发展和管党治党的新要求,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内政治生态健康的有力保证,更是完善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耿延强代表表示,党代会报告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努力方向。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不少来自基层的党代表颇有感慨地说,严是爱松是害,严管才能有效,才能让党员干部知道“红线”在哪、心生敬畏,这对党员干部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主要平台,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郝欣富指出,现实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摆在特殊位置上,长期不参加所在组织的活动,甚至不知党内政治生活为何物;有的地方和部门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搞形式走过场;有的民主生活会,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鸡毛掸子”,如此种种,让“利器”变成了“钝器”。郝欣富认为,种种变形走样、不严不实的党内政治生活,折射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漂浮、宗旨意识淡薄、党性原则不强,不愿担当负责,或因自身不正不敢严格要求别人。

“严明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省党代会报告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之策。张日升代表表示,我们要按照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提升党内生活质量。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表示,新形势下,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就必须用好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党总结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深刻剖析党内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新情况,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而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党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的迫切任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共同思想基础上团结起来的执政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战斗力的源泉。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以党员干部个体细胞的“纯洁”和“健康”,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保持政治定力,强化使命担当,确保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促进全面从严治党讨论稿

全文共 2378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长期实践证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三年多的实践深刻表明,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扎紧制度的笼子,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切实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

首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根本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这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要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刻根源。

其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体党员党性锻炼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党性状况。党性就是立场问题,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党员的党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加以锤炼。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培养自己党的意识,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做到忠于组织。

再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领导班子克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的主要方式,也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辨别力,保持政治上头脑清醒的法宝。尤其是中高级干部,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政治生活庸俗松懈,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

最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能够更加胜任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党的历史一再表明,我们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严肃认真的时候,就能够使我们党更加团结,更加具有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否则,就会使我们党自身的建设受到重大损失,党的事业也会遭遇挫折。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我们党开辟和领导我国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提供了重要保证。现在,我们党要做到“四个全面”,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矛盾涉及面之广、利益调整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遇到的阻力也必定前所未有。我们党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练内功,才能够领导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六中全会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12个方面作出规定、提出明确要求。准则既是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也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举措的系统化;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是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准则管不管用,关键看能不能执行到位。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认真起来,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只有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涵养政治文化,才能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筑牢全党步调一致的根基;只有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才能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只有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才能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只有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才能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只有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既继承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又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绳墨之起,为不直也。”以准则为遵循,迎着矛盾改、对准问题抓,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成效。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定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107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政府决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既是收心会,又是学习思考、鼓劲加压会,也是“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的继续。这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次学习班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十一届一次人代会精神以及中央和区市有关政策的学习研究,加深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市情的认识思考,动员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中来,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确保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市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的程度深,小康建设的难度大,上级组织的关注度高,群众的期盼值高,能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系重大,意义深远。这既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工作,也是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需要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合力攻坚,全面夺取新胜利。

下面,我重点围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谈谈我的想法和学习体会,供同志们思考。

一、认清“四个问题”,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的必然要求,是全市上下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基本前提,贫困问题解决不了,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小康是扶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忽视了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会脱离实际。全面小康对新阶段扶贫攻坚提出了更高标准,扶贫攻坚工作必须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谋划推进;扶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立足贫困落后的市情来规划落实。如何确保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必须要认清“四个问题”:

第一,如何定位新阶段的扶贫攻坚?贫困是全球性的三大难题(贫困、人口和污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西海固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市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经过“三西”建设(1983年至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年至2000年)和新世纪十年扶贫开发(2001年至2010年)三个阶段近3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特别是新世纪扶贫开发10年来,扶贫开发的思路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不断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扶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还有50.1万贫困人口,一些群众生活在不宜居住、不宜发展的地方,可以说发展任务最重、脱贫压力最大、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中之难。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扶贫开发已转入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不仅要在解决吃饭、花钱的问题上攻坚,还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攻坚,必须把扶贫攻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定位,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上定位,使各项扶贫措施更加治根本、利长远、惠民生,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第二,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小康”一词早在西周时候已经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康了”,表现了当时老百姓对安定康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对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内涵更丰富、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其本质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质量上看,体现了更高水平。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是一个逐步提高富裕程度的阶段。从布局上看,体现了更全面。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注重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政治、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阶段。从空间上看,体现了更均衡。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更加注重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各阶层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阶段。总之,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第三,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差距在哪里?根据统计部门测算,2011年,全市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1%,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20.1和8.3个百分点,比区内其他市低4-19.6个百分点。23项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中,4项指标已达到100%,4项指标达到90%以上,5项指标处于60%到90%之间,10项指标远低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教育3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全市人均GDP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26527元、23836元,仅是小康目标值31400元的27%。GDP增长基本依赖于投资拉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效益差,二产刚起步,三产层次低,工业增加值是全区的2.34%,人均工业增加值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1800元。二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城镇产业发展滞后、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体制机制不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1年到2011年10年时间,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5.0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18.52和17.05个百分点,距小康目标值60%相差27.25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微弱,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2933元和1366元。大型企业少、就业渠道不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6931元和27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实现程度为零。四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滞后。农村公共设施、公共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差、服务不均衡。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仅为45.6%,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7年,距小康目标值还有3.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22%,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仅为6.46%,实现程度分别只有24.4%、40.4%。五是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一半,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因素较多,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大。六是潜在的压力较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GDP能耗,虽然目前实现程度较好,但这是在经济不发达、工业经济滞后的情况下的表面现象,随着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将会带来巨大挑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的问题,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影响和制约我们跨越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第四,我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机遇和条件有哪些?认真分析形势和市情,我们面临很多重大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倾斜扶持力度,尤其是把六盘山区列入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第一位,集中政策项目倾斜支持。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固原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了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战略,制订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实施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原则同意召开第五次固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固原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张毅书记多次强调:“要对固原的工作多支持、多重视,能办的都办,无论怎么帮助、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形成了倾斜固原、支持固原、发展固原的浓厚氛围。三是国家批准并启动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必将从根本上破解我们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市场等方面的难题,促进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四是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经济总量多年保持13%左右的增速,为今后打下了坚实基础。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跨越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争取和引进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将集中实施,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五是矿产资源、文化旅游、地理区位等优势突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势头强劲,政策和项目组合的效应明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大有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如期实现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明确“五项目标”, 高起点定位部署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去年,市委、政府制订了《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固原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今年,市委、政府即将制订下发《固原市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攻坚计划》,对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计划安排。要按照“把握一个主题、推进三个转变、实施六大战略”的总要求,做出计划,倒推目标,明确责任,紧紧围绕小康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核心指标,集中力量在关键措施上狠下功夫,确保2017年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基本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现价),比2011年翻1.6番;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亿元(现价),比2011年翻2.3番。人民生活大幅提升。2017年基本上实现40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分别达到34200元和10000元以上,收入分配差距缩小;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0000元和14000元以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建成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文化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达到72.9%,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达到98%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更加文明和谐。2017年全市社会和谐实现程度达到92.3%,民主法制实现程度达到97.3%,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全市社会和谐、民主法制实现程度均达到100%,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突破“五个难点”,夺取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经济总量翻番、居民收入翻番、城镇人口比重大幅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五个方面是我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硬任务,也是今后工作的最大难点。

一要在扶贫攻坚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好全市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是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底线。新时期的扶贫对象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一般的经济增长无法有效带动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措施攻坚克难。一是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必须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和“四不”要求,提前完成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彻底拔掉“穷根”。特别要从长远出发,超前规划布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技术培训、社会管理等,把移民新村建成小康村,使这部分人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以提高贫困村户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入手,认真落实“四到”措施,示范带动,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确保如期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打好慈善牌、六盘山牌,举善旗招商引资,上项目拉动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到固原投资兴业、互利共赢。争取更多的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和中央、区属企业对口帮扶,落实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工作产业化、项目化,使更多的重大项目布局固原、惠及贫困群众。

二要在提升经济实力上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是我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最大问题。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加速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人均量。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表明,在贫困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产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产业结构以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二产业推动;在小康阶段,产业结构以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推动;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产业结构以服务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从固原实际出发,要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固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结构由过去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转变为“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多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和源头,产业兴才能经济兴,产业强才能实力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工业化实现富强和现代化目标,从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苏北崛起”,都离不开工业化这条主线。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四大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资源集约,形成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经济板块。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马铃薯、草畜、设施农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关键,加快“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引进一批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培育一批“六盘山”品牌农产品,走“一优三高”(优良品种、高新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农业发展路子。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70%,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5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速的提高将达到1.5-2.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带来经济增长提高2个多百分点。从我市实际出发,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商贸物流、购物生活“三个经济圈”,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GDP的增长和民生的改善。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和生命线,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加强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措施研究,全力抓好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开发和储备,精心策划包装,主动对接争取,使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计划,把各项工作转化为具体项目,确保用重大项目来支撑固原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条最重要、最有效的捷径,要完善对外招商项目库,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配套政策,放宽准入条件,开放一些政府垄断的行业和领域,创新招商方式,瞄准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加强项目推介和联系对接,引进一批战略性投资项目,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夯实基础。

三要在增加居民收入上取得重大突破。收入是衡量城乡居民贫富水平最直观的标尺,是其他指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指标中,最难达标的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抓住“两个关键”、“三个重点”、“两项改革”,确保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两个关键:一是把农民素质提上去。从解决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创业本领着手,加大农民技术培训,把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培养成职业技术工人,把一部分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培育成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技能。二是把农民数量降下来。通过生态移民,把不宜居住、不宜发展地方的群众异地搬迁,彻底拔掉穷根;通过发展劳务产业和推进工业化,引导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通过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加快农民变市民。三个重点:一是产业引领致富。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扶持发展规模化种养大户,支持参与到园区建设、基地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使经营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二是创业带动致富。创业是致富之道。我们居民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差距就是市场经营主体太少、创业氛围不浓、财富来源单一。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社、经纪人、个体工商户,打造一批创业街、创业园,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二三产业发展中来,参与到市场链条中来,实现创业增收致富。三是就业促进致富。就业是生存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靠发展,尤其要在发展工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容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同步。两项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今年开始,每个县区选5个村进行试点,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资源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让农村产权能够流通、抵押和变现,使农村和农民的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干部职工、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

四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提升2.25个百分点,带动就业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带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到2020年我市城镇人口比重要达到60%以上,按2020年全市152万人计算,城镇人口要达到91万人,任务相当艰巨。要切实把城镇化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宁南城镇集群。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特色目标,加快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四县大县城为支撑、中心镇为补充的宁南城镇集群。以拉开框架、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提高品位为重点,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管理保障,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基础项目、民生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功能,打造连通内外、承接东部、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四县县城扩容提质。实施好城镇改造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重点镇。实施幸福村庄计划,改造建设特色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突出抓好产业聚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产业是城镇的命脉,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城镇。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为方向,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基础设施与产业培育同步,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园区是城镇经济的重要载体,城镇规划建设要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要依托城镇聚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城市空间和就业空间。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变市民。户籍制度改革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道关口,这个壁垒打不破,城镇人口就很难聚集。要抓紧开展户籍制度情况调研,准确掌握群众需求,研究城镇的承载能力,创新完善鼓励农民变市民的政策措施,放宽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条件,研究配套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政策措施,加快农民变市民,推进人口聚集。

五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小康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大力发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建立覆盖全民、满足基本需求、高效低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计划,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就学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提高15岁以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二是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固原”建设,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公益性文化项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做好社会保险、救助、福利、慈善等工作,巩固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四、处理好“三个关系”,为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关系到每个干部群众的切实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不足、经济落后,是我们最大的市情;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谋划,同步推进。要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争取国家级生态补偿示范区为载体,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城乡绿化和封山禁牧力度,加强全市移民迁出区生态治理恢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开展以“美丽固原、洁净城乡”为主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一个清洁安全、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二要处理好争取支持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发展永远是低速低效的。要加大对中央和自治区政策研究,全力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尤其要抓住“两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拓展与阿拉伯国家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推进大开发、大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克服等靠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勤劳致富奔小康。

三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的关系。发展经济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稳定是发展经济必备的前提条件。离开了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要深化行政体制、金融、财税、户籍、农村产权等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升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巩固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深化“平安固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

这次学习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时间很紧,机会难得。希望大家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真正静下心、安下神,心无旁骛,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悉心研究,力求学深学透,学以致用。学习期间,没有紧急工作的,原则上不要请假。对无故不请假的,一律通报。各组召集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签到制度,引导组织好集中学习讨论活动,原则上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要准备发言,发言内容要做整理。

新年新气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希望同志们尽快紧张起来、立即行动起来,从过年的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来,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深入查摆全面从严治党存在问题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思有句名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共产党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点和成功经验。只有明确管什么、治什么,抓准弄清管党治党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强化问题导向,要始终找准“靶子”,对准焦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组织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省党的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七个有之”和“十个主义”等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省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还不牢固,一些地方和单位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还不到位、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不全、管党治党宽松软,“四风”问题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仍很突出,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屡禁不绝。“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全力克服,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正是来自于始终强烈的问题意识。

强化问题导向,要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为什么突出强调要高度重视和不断解决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是因为管党治党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就会“退千寻”,问题反弹、故态复发就会失信于民。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解决问题虎头蛇尾。全省上下必须不断强化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的责任感,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在深化中坚持,在坚持中深化,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时刻保持“赶考远未结束”的忧患意识,不断增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责任担当,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们就一定能为改革发展稳定积聚强大正能量,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就是不断将一个个梦想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因为梦想,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因为梦想,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幼年时的我充满了童真,似乎是将所有关于天真、可爱之类的形容词放在我的身上都不足为过.由于天真,我整天都胡思乱想着,编织着一个个待追的梦.记得那个时候,我常躺在草坪上望着蓝天,发呆,一看就是老半天,还对着瓦蓝瓦蓝的天嘟嘟嚷嚷道:“我喜欢蓝天,我喜欢你的色彩,长大后,我一定要当一个飞行员,每天都近距离地接触你的美……”到了现在我都能感觉到当时的那份天真,又不缺乏追梦的心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我渐渐地失去了追梦的热情.时常感到生活是凄凉的.秋天,望着窗外已泛黄的树叶,缓缓地从空中落下来,我并没有感觉到事物有新陈代谢,而是觉得大树爷爷在为我哭,哭我在人间的不幸福.这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活泼,变得沉默,变得没有了朝气.因为现在的我,明白了将儿时的梦想转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乎,我舍去了太多玩耍的时间,拼命学习,徘徊在知识的大洋中,只为了能实现幼时的梦想.可是老天觉得这还不够,还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将幼时的梦想锁禁在遥远的地方.

现在,我渐渐地走出迷惑.不错,春天的花不管多么艳丽,到了冬天它还是会枯萎的,不过它所凋落的树叶在土地化作养料,等到了下一个春天,这些养料又会使树长得枝繁叶茂.

我的人生,一段追梦的旅途,每一个脚印,都是我追梦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全面从严治党三问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从严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从严治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每名党员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自觉履行从严治党的要求和责任,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我做起,首先要讲政治。讲政治是党员最基本的素质,每名党员要在内心深处对党忠诚和信服。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要有至信至笃的政治坚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情况多么复杂,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不被假象所蒙蔽,不为表象所迷惑,切实经受住敌对势力的蛊惑、错误思潮的冲击、政治风浪的考验。要始终坚持政治标准和党性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能在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从我做起,必须严守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一名党员的天职,也是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求党员自觉经受考验,要有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要不断学习党的纪律,熟悉党纪条规的内容,明确对与错、是与非的界限,做到心中有敬畏。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做到言行有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出格。要坚决与一切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做到敢于“亮剑”有担当。

从我做起,必须有好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持续不断地改进作风是落实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广大党员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新起点,不断改进作风。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说真话、报实情、做实事、求实效,不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说假话、报假情、瞒上欺下。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祛除歪风邪气,树立清风正气,做到思想认识真正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要增强宗旨意识,做人民的勤务员、群众的贴心人,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终身的追求,把个人理想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从我做起,必须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党的要求,也是高贵人品人格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其作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和为政之要。公生廉,廉生威。做人做事都要干干净净,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私心杂念。党员干部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秉持“赶考”之心,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过好“金钱关”“地位关”“美色关”“人情关”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默默无闻奉献,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关于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国梦是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世情与国情、静态与动态、合力与张力、求同与存异、刚性和柔性、国富和民福的统一,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5+1”立体结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系统探索有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并构建保障系统,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句句简明易懂,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口号,随着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出现在电视中、网络中和生活中。这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在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展现了一种进步,伴随时代的发展,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更加清晰明确。此时,我们站在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地方。

岁月长河将我们从刚刚的兴起带到现在的强大,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中国梦是要富强国家、振兴民族、幸福人民。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更加强大的中国。对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奋斗、拼搏,顺应中国梦的要求。

“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梦想实现不易,复兴之路艰辛。但在我党努力的发展和大力的推动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可以站稳脚跟的经济基础,我们国家在近些年也努力地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更多的外国友人开始了解、学习,并且认同和赞赏我们国家的文化。国家的发展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努力学习本领,锻炼能力,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提升道德修养,使社会和谐,就在渐渐地实现着我们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人民百姓的生活梦想;小康,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小康,中华民族梦想的主题。

2500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出现了小康这个温馨的词。对于这个几千年前包含着对生活无限期许的字眼,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多少代人都想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奋斗。从奴隶社会,社会制度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再加上受奴隶主、地主剥削和压迫,想要达到小康生活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到了近代,由于遭受外国列强者的侵略,人民更加贫穷落后;经济更加衰败;科技更加落伍,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的小康梦依然一个难圆的梦。直到1949年的新社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自已当家作主,才有了建设自已幸福生活的机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珍惜这个机遇;了解这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事业贡献自已的力量,去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党中央为我们描绘出了通往建设小康社会的壮美蓝图,但小康社会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把这一愿望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再继续努力奋斗几十年。今天,我们还是在校里学习的小学生,从现在起就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各种建设祖国需要的技能。在过十几年之后我们就要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已去创造。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努力吧!

古老的东方巨龙正在昂首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磨练意志,用知识和才干给自己添上有力的翅膀,跟随着巨龙和小康的梦想飞的更高,飞得更远,飞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两会教育热点之一:全面二孩与“入园难”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有数据显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新增适龄幼儿近600万人,“入园难”成了一个迫在眉睫、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成了各地两会讨论的热点

将关口前移,学龄前婴幼儿入托难问题也日益显现。天津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孙德红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通过现有幼儿园扩班,或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建立托幼机构,填补婴幼儿入托教育空白。

相较于城市,农村儿童入园问题更加突出,其入园率远低于城市,农村幼儿园的园舍面积、保教设施、师资条件和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除了硬件设施外,浙江省人大代表、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名誉校长陶月梅在调研中还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人数不足、整体素质待提高、待遇保障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办幼儿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入园难,但是,民办园仍面临“二等公民”的身份歧视。河北省两会上,政协委员刘教民建议,应进一步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园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的同等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要全面发展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大好氛围中。学习时期中成长的我们。更应该深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做一个思想品德良好,完善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老师与家长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教育,学校频频的家长会、赏识教育、阳光家庭、“365”等等的讲座,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把学习抓好,把人做好。培养出一个个对国家、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或者说终生不懈的工作,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天才。只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坚忍不拔、脚踏实地、点点滴滴的努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充实自我。在这里有个故事:说雄鹰飞到金字塔顶只需要一瞬间,而蜗牛爬到金字塔顶需要几年,同样一件事一个目标,有的人轻而易举的就能完成,有的人需要几年的时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而我们把这些依靠天赋很快完成目标的人叫做天才,而那些经过几年或一辈子努力的人叫做“地才”,而这些“地才”通过自己更艰难的道路,超长的耐力和更多的时间以及付出的艰辛与汗水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艰苦卓绝,具有伟大成就,超过天才的人。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不管你智商有多高,离开坚持这条根,天才的能耐也会失灵,学习、做事、做人都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过程。

做人尤为重要,一个高贵的人生,必然要有一个高贵的人格,成功的人与他的品质是很有关系的,和他知识的认真积累更有关系,因此我们要倡导,读书、学习与做人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心里有阳光就会有希望。不管你现在或者将来,人的一生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念:一个理念好的人,他的思维是向上的,行为是积极的。

二、规则:没有规则的人,就没有人的尊言,办好一件大事或成功一个人,必须有他的规则:诺贝尔奖得主,总结出一个成功的道理,那就是在幼儿园学到东西。人生的规则:早晨六点起床,饭前饭后洗手,就这么简单,他坚持了,最后成就了诺贝尔奖得主。

三、文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关系着他的文化程度和做人文化的联系“修之以身,其德乃真”用心做事,用情做人,文明体现在我们方方面面,需要付出更多。

愿学习时期的我们,学习固然重中之重,人品的修炼,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体现“科学发展观”重要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我心中的全面小康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迷朦中,我入睡了。梦儿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走了。啊,我看见了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城市是如此的美丽,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态各异,直插云霄。一块块防紫外线的兰色玻璃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使得每座楼房都熠熠生辉。高速公路笔直宽敞,汽车川流不息,立交桥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在公路两旁,有了更多的美丽的花圃,绿色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医学科技也日渐发达,人类攻克了不少的癌症,人们也不再有谈“非”色变的恐慌。在城市的人流中,也有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外国友人,交流中不时有不同的语言声音。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中脱颖而出,不仅靠着他自身非凡的新时代气质,还有着大自然独特的魅力。人们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长江焕然一新,像一条青螺带,缠绕着城市。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小鸟也“引吭高歌”。广场上和平鸽与人们亲切游戏。自然的美已经融进了城市,与其合为一体,组成了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花园城市。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让你如归故乡,总有着一种埋在心底的熟悉,亲切。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不”“没事”“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个小康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

啊,追寻你,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征文

全文共 2168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都是政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0]136号)文件颁布以来,国家、省政府更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海门市的现状来看,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持续稳定好转,但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还很不平衡,一些企业在经济回升向好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形多于实。从发生的一些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来看,究其根本,都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存在,我市的企业在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在有些企业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决策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偏重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生产轻安全,重利润轻安全投入,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这是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

(二)企业安全责任履行不到位,特别是安全投入方面有较大不足。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安全投入不足,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如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生产设备陈旧老化、本质安全度低等现象仍在不少企业普遍存在。

(三)企业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这几年发生的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有很多的欠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缺乏落实等,这些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了企业员工的三级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职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的事故案例表明,企业只有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步入安全发展的正轨。

安全生产,主体在企业,因此,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呢?我总结了一下,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五抓”。

一、抓建章立制,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企业应该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健全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落实措施,加强检查,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

二、抓设施完善,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企业要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加大安全投入,添置、完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电气装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抓好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

三、抓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素质。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广大职工的在职安全技术培训。今年,我们海门安监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并且正在着手准备创办海门网上安全学校,拟聘请大学教授、省、市安监局领导、行业专家进行网上授课,为企业员工的在职安全技术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网络培训,力争使每一位员工都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实提高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四、抓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涉及到人、机、料、法、环境和时间等多项因素,达到了这些要素的和谐统一和有效控制,就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目前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提倡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里,通过有效的制度和办法,使人的行为与各种要素达到和谐统一,以确保安全。今年我们安监局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从从业人员基本条件、应急管理、主要负责人安全履职、专家安全检查、“星级安全班组”创建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化指导,督促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五、抓应急救援,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2010年春节过后发生的响水县“万人大逃亡”事件令人记忆犹新,一句化工厂发生泄漏并且即将要爆炸的谣言,导致了响水“新春万人大逃亡”,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个,就是我们遇到的新的课题,我们海门的化工园区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我们的企业怎么做?我们主管部门怎么做?地方政府又需要做些什么?为此,今年我们海门安监局全力打造的十个层面十四项创新工程中有一项就是要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我们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桌面演练和危险化学品“不告知”演练,进一步加深了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对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及职责认识,检验在响应等关键环节的协调配合能力,解决了“预案和现场处置两层皮”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程序,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督促各企业进一步完善各自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出现的新情况设置应急科目,从实战出发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督促企业加快应急队伍建设步伐,并且不断提高其快速反应、协调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