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制高点

制高点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制高点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制高点问题。

分享

浏览

4646

作文

2

让兴趣占领数学课堂的制高点——引导学生走进数学

全文共 2797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引兴趣课堂,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抢占课堂教学制高点,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教学活动中顺利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参与;游戏;生活;感知

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无需费力,人们就想一睹为快,这就是兴趣。兴趣是人们剖析外界事物的认识性需要,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数学书籍,探求数学奥秘,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

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大部分仅凭好奇心和新鲜感或对科任老师的崇拜程度等,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富有趣味性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课堂上应该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有趣的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数学学习时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体会到茅塞顿开的感觉。

一、提高课堂活动参与性,诱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投入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积累有关的数学知识,完成一些具体学习任务,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课堂上我经常开展各种全体学生参与的学习竞赛,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数学中的薄弱点,帮助他们克服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作法如下:

1.课内复习接力赛

(1)针对学生做混合计算题由于跳步和粗心大意而出错的弊病,在习题课上令两组同学同时做一道题,并让同组同学进行纠正,看哪个组的计算准确、迅速,评比后再继续做题。

(2)阶段复习时,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集中不了注意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复习竞赛,一起动手对一章的主要内容:①概念;②法则或定理;③解题方法和步骤;④注意事项等,分类进行总结,看哪个组写得正确、全面,及时评比。

这种活动提出的目标明确,参与性极高,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得既清晰又深刻。

2.分层次必答赛

在小结时采用分层次必答赛。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一概念时,分别给出三个不同程度的问题。

(1)对学困生:|9|=?|-9|=?|9|=|-9|,对吗?

(2)对中等生:绝对值是7的数是什么?|9.7|-|-9.7|=?

(3)对优秀生:|a|=?

若:|-x|=|-2|,则x=?

若:|a|=|b|,则a=b,对吗?为什么?

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出评语。这样既给了学困生表演的舞台,也激发了中等生的进取心,又充分挖掘了优秀生的学习潜力,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阶段复习集体竞赛

期中、期末复习时搞集体竞赛。竞赛的题目包括必答题(双基型)和抢答题(综合型)两种。必答题以学生平时练习和作业中的薄弱点为主;抢答题是例题,作业题变式的题组和少量属于开发智力的题目。答后要讲清道理;记分时以小组为单位,答错的如果本小组的同学更正对了不扣分。这样的学习竞赛使学生兴致非常高,不但坚定了信心,而且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设计游戏,讲述史实,激发兴趣,增强斗志

初中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地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初中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关键要突出一个“活”字,这样的学习轻松愉快,兴趣浓,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每星期我安排一至二节课作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活动内容有:

(1)做数学游戏:如我在一不透明小盒子里放了5个小球(大小、质地相同),三个白的,两个黑的,让三位同学每人从中拿一个握在手中,让其中两人摊开手掌,问第三位同学手中握的是白球还是黑球,看谁先想出来?我把学生分成好几组来参加,最后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游戏增强了问题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发展史:笛卡儿是如何发明坐标系的;陈景润是如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花拉子米是如何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下去一元三次……;数学是如何从自然数一直发展到复数,逐步拓展,直至后来的四元数;同时我还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的工具,并且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叹着原来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它不但充满着快乐同时也富有挑战性,在学生那期盼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激发出来的兴趣和斗志。此时,我平静地对大家说:要向未知领域前进,现在就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体验生活,利用直观感知触发兴趣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要用具体鲜活的例子和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对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有重要意义。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直观感知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以认识负数为例,老师先出示问题:一人向左走10米,一人向右走10米;气温25℃,与零下25℃;等。

以直观具体的事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老师一边摆问题,一边提问:“这些事例数量是一样的,但有什么不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事例数量都一样,但意义各不相同。很容易让学生认识到负数与正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然后老师又问:“你们还能举出具有此类特征的事例吗?”他们说:“甲先向乙借100元,然后再还100元;地理中的海拔高度等。”从而使学生从抽象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负数的概念。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初中生理解能力差与数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直观)—表象(形象)—抽象的顺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是搞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因为兴趣处于这样一种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今后也不能松懈,我想兴趣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它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3]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2.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

[关于让兴趣占领数学课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人生没有制高点作文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这份材料: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3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的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定接班人。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孩子,你说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大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孩子,那是山麓,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以后,当大家开始为第三个年轻人担心的时候,我一步一蹭,衣不避体地回来了,他只剩下青铜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一无所有吗?”“是的,一无所有。能看到的,只要自己,只要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年轻人,祝贺你!”

当我看到这份材料时,我不知从哪一方面下手去起题目,当我读完后,我发现材料中的第一位年轻人只看到了眼前的优美景色,说明他追求幸福;而第二位只注意到了环境的凄凉,说明他看到了世态的凄凉;而第三位在山顶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这与人生有很大的关联。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人生没有至高点,我们总是在追求各自心中的某种高度,希望到了那里能够呼风唤雨,永远安逸。可是那些真正到了“高处”的人感觉如何呢?在高处没有想象中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也感受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有的只是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罢了。当我们疲惫地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的时候,一切的狂妄和自负将化为成熟的领悟,一切辛劳痛苦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静与平和的心态。当我们经历磨难勇敢地在那让人迷茫的高度思考人生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成功的登高者。

只有那些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人生没有制高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