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原则

原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原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原则问题。

分享

浏览

246

作文

109

2024高考英语作文写作基本原则

全文共 4219 字

+ 加入清单

一、 主题句原则

国有其君,家有其主,文章也要有其主。否则会给人造成“群龙无首”之感!相信各位读过一些破烂文学,故意把主体隐藏在文章之内,结果造成我们稀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写一个主题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保险型)或者结尾,让读者一目了然,必会平安无事!

特别提示:隐藏主体句可是要冒险的!

To begin with, you must work hard at your lessons and be fully prepared before the exam(主题句).

Without sufficient preparation, you can hardly expect to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 correctly.

二、 长短句原则

工作还得一张一驰呢,老让读者读长句,累死人!写一个短小精辟的句子,相反,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如果我们把短句放在段首或者段末,也可以揭示主题:

As a creature, I eat; as a man, I read. Although one action is to meet the primary need of my body and the other is to satisfy the intellectual need of mind, they are in a way quite similar.

如此可见,长短句结合,抑扬顿挫,岂不爽哉?牢记!

强烈建议:在文章第一段(开头)用一长一短,且先长后短;在文章主体部分,要先用一个短句解释主要意思,然后在阐述几个要点的时候采用先短后长的句群形式,定会让主体部分妙笔生辉!文章结尾一般用一长一短就可以了。

三、 一二三原则

领导讲话总是第一部分、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二部分、第一点…如此罗嗦。可毕竟还是条理清楚。考官们看文章也必然要通过这些关键性的“标签”来判定你的文章是否结构清楚,条理自然。破解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下面任何一组的词汇加入到你的几个要点前就清楚了。

1)first, second, third, last(不推荐,原因:俗)

2)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不推荐,原因:俗)

3)the first,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last(不推荐,原因:俗)

4)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third place, lastly(不推荐,原因:俗)

5)to begin with, then, furthermore, finally(强烈推荐)

6)to start with, next, in addition, finally(强烈推荐)

7)first and foremost, besides, last but not least(强烈推荐)

8)most important of all, moreover, finally

9)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10)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建议:不仅仅在写作中注意,平时说话的时候也应该条理清楚!

四、 短语优先原则

写作时,尤其是在考试时,如果使用短语,有两个好处:其一、用短语会使文章增加亮点,如果老师们看到你的文章太简单,看不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短语,必然会看你低一等。相反,如果发现亮点—精彩的短语,那么你的文章定会得高分了。其二、关键时刻思维短路,只有凑字数,怎么办?用短语是一个办法!比如:

I cannot bear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cannot put up with it.

I want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t.

这样字数明显增加,表达也更准确。

五、 多实少虚原则

原因很简单,写文章还是应该写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空话连篇。这就要求一定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我这里所说的虚词就是指那些比较大的词。比如我们说一个很好的时候,不应该之说nice这样空洞的词,应该使用一些诸如generous, humorous, interesting, smart, gentle, warm-hearted, hospital 之类的形象词。再比如:

走出房间,general的词是:walk out of the room

但是小偷走出房间应该说:slip out of the room

小姐走出房间应该说:sail out of the room

小孩走出房间应该说:dance out of the room

老人走出房间应该说:stagger out of the room

所以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文章将会大放异彩!

六、 多变句式原则

1)加法(串联)

都希望写下很长的句子,像个老外似的,可就是怕写错,怎么办,最保险的写长句的方法就是这些,可以在任何句子之间加and, 但最好是前后的句子又先后关系或者并列关系。

比如说: I enjor music and he is fond of playing guitar. 如果是二者并列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超级句式:Not only the fur coat is soft, but it is also warm. 其它的短语可以用:besides, furthermore, likewise, moreover

2)转折(拐弯抹角)

批评某人缺点的时候,我们总习惯先拐弯抹角说说他的优点,然后转入正题,再说缺点,这种方式虽然阴险了点,可毕竟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呢,我们说话的时候,只要在要点之前先来点废话,注意二者之间用个专这次就够了。

The car was quite old, yet it was in excellent condition.

The coat was thin, but it was warm.

更多的短语:despite that, still, however,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 despite, not with standing

3)因果(so, so, so)

昨天在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然后我主动搭讪,然后我们去咖啡厅,然后我们认识了,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可见,讲故事的时候我们总要追求先后顺序,先什么,后什么,所以然后这个词就变得很常见了。其实这个词表示的是先后或因果关系!

The snow began to fall, so we went home.

更多短语:then,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hence, 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that

4)失衡句(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

有些人脑袋大,身体小,或者有些人脑袋小,身体大,虽然我们不希望长成这个样子,可如果真的是这样了,也就必然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文章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子,就更会让考官看到你的句子与众不同。其实就是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变形。

举例:This is what I can do.

Whether he can go with us or not is not sure.

同样主语、宾语、表语可以改成如下的复杂成分:

When to go, Why he goes away…

5)附加(多此一举)

如果有了老婆,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再讲某个人的时候,她会插一句说,我昨天见过他;或者说,就是某某某,如果把老婆的话插入到我们的话里面,那就是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或者是插入语。

The man whom you met yesterday is a friend of mine.

I don’t enjoy that book you are reading.

Mr liu, our oral English teacher, is easy-going.

其实很简单,同位语--要解释的东西删除后不影响整个句子的构成;定语从句—借用之前的关键词并且用其重新组成一个句子插入其中,但是whom or that 关键词必须要紧跟在先行词之前。

6)排比(排山倒海句)

文学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此,如果非要让你的文章更加精彩的话,那么我希望你引用一个个的排比句,一个个得对偶句,一个个的不定式,一个个地词,一个个的短语,如此表达将会使文章有排山倒海之势!

Whether your tastes are modern or traditional, sophisticated or simple, there is plenty in London for you.

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 gas, solar heat, the wind and ocean tides.

We have got to study hard, to enlarge our scope of knowledge, to realize our potentials and to pay for our life. (气势恢宏)

要想写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句子非用排比不可!

七、 挑战极限原则

既然是挑战极限,必然是比较难的,但是并非不可攀!

原理:在学生的文章中,很少发现诸如独立主格的句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花上5分钟的时间看看就可以领会,它就是分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分词要求主语一致,而独立主格则不然。比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如果您可一些出这样的句子,不得高分才怪!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条 为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第三条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四条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

(二)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三)实事求是。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

(四)民主集中制。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

(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

第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流程图写作基本原则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流程图作文是以对流程的描述为主的。全文的安排通常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引言段和主体部分。引言段是用来作简介的,介绍该流程图表示了一个什么什么的过程,常用的句型为主语+谓语+宾语模式。然后视情况可以多加一句说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引言段只需一段,通常就是这么一二句话。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说明该流程,所以是说明文式的行文。主体部分可依照整个流程分成几个阶段而大体相应地分为几个自然段。主体部分的写作原则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明确“老人老办法”原则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删去计生法修正案草案第八条规定,将现行计生法第二十七条修改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专家指出,草案的这一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相关政策的,法律修改后可继续享受奖励扶助。

展开阅读全文

尊重竞争原则,积极参与竞争10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大陆上,有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它的身后,阴冷的眼睛里射出了点点寒光的贼鸥,正虎视眈眈。一旁的科考队员中,一位记者试图保护企鹅,却被拦住了。就在他们争吵着的时候,贼鸥娴熟地衔起了企鹅,消失在无尽的冰川上空。“为什么不救它?”记者瞪大了眼睛,气愤地问道,“因为企鹅和贼鸥,世世代代就是这样生存的。”科考队员们平静地说道。早在1859年,达尔文就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竞争,存在着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和垄断组织。好比说奥运会上勇夺8金的菲尔普斯,他可以说是一人包揽下了所有世界游泳赛事的冠军,他具有绝对的优势,即使这样,他身边那些世界排名稍微靠后的对手们却并未弃权。而菲尔普斯,也从未出于同情而有过一丝一毫的退让。因为,所有人都必须尊重客观的竞争原则,输赢有偶然亦有必然,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来争取胜利,而不是期盼对方施舍那并不属于自己的名誉,这个社会现实,是永远只会为爱拼的强者铺路!也正是因为这个竞争原则,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长河中,才蹦出了那些闪着金光的贝壳。玛格丽特“永远只坐前排”,林巧稚“绝不输给男人”,让克雷蒂安“带领国家化蛹为蝶”,巴顿“血胆英雄绝不手软”……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人也曾说过,“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社会没有竞争不会进步,人与人之间缺少竞争亦不会有新的发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竞争,不退让,不放弃,用自己的实力,去掬那一捧清水,拥那一缕温暖,采撷那美艳的果实。三国末年,群雄并起,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攻杀对战和冷静的头脑对弈。周瑜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到底还是从心底敬佩诸葛亮。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争中,周瑜倒也成长了不少,不是吗?从使“空城计”到“减灶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对垒中,周瑜眼界大开,实力也雄厚起来。而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却从未对周瑜有任何的退让,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他也尊重了竞争原则,并与周瑜竞争得坦荡而执着。他们俩,应是实现了共赢。尊重竞争原则吧,积极参与竞争,也让竞争中开出欣欣向荣的生命之花,浸润那勤劳的汗水,坚毅的泪水,拼搏的血水。每个人都要披荆斩棘,与人竞争,与己竞争,一路踉跄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基本原则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1、扶贫济困;自愿无偿,即慈善捐赠应当自愿无偿,不得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由捐赠人自主实施捐赠行为;

2、公开公正,即慈善捐赠程序、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布捐赠款物要尊重捐赠人的意愿;

3、政府推动,即制定慈善政策法规,制定慈善优惠政策,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募捐行为,规范使用捐赠款物,维护慈善组织和捐赠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4、民间实施,即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的慈善,营造社会慈善氛围,调动各类慈善资源、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双赢”的原则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山羊过独木桥”本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却出现了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全都顺利过了桥。这一新情况,看似是皆大欢喜的两方共,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双赢,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双方都实现了共同利益并使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结果,才是双赢。也就是说,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双赢”的。而“山羊过独木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不是你成功过桥,就是我成功过桥。双方都成功过桥,看似是“双赢”,实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意义行为。

所以,双方都成功过桥不是双赢。双赢是有原则的。双赢的原则,就是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

双赢,首先要摆正立场。“山羊过独木桥”虽然只是游戏,但是独木桥下的好朋友上了独木桥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对手,彼此立场是完全对立的。或许站错立场企图实现双赢,在一个游戏中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若是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呢?当商人企图向官员行贿时,商人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官员当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与商人对立,而不能与商人“共赢”。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的对立是根本的对立,立场摆不正,双赢就失去了原则。

双赢,还要遵守规则。“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清楚明白: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也就是说,一定要有“阻拦”,一定要有一方“获胜”。双方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部顺利过了桥,根本不符合规则。连规则都不符合,就是犯规;既然犯规,何来双赢?

双赢,还要明确目的。“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游戏的目的,应当是强身健体、培养竞争意识,而非合作双赢、培养同学友情。目的不正确,即使实现了也是谬之千里,没有意义,当然更谈不上双赢了。

双赢诚可贵,原则不可抛。只有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才能实现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双赢”的原则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河北一考生

“山羊过独木桥”本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却出现了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全都顺利过了桥。这一新情况,看似是皆大欢喜的两方共,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双赢,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双方都实现了共同利益并使各自利益

最大化的合作结果,才是双赢。也就是说,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双赢”的。而“山羊过独木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不是你成功过桥,就是我成功过桥。双方都成功过桥,看似是“双赢”,实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意义行为。

所以,双方都成功过桥不是双赢。双赢是有原则的。双赢的原则,就是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

双赢,首先要摆正立场。“山羊过独木桥”虽然只是游戏,但是独木桥下的好朋友上了独木桥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对手,彼此立场是完全对立的。或许站错立场企图实现双赢,在一个游戏中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若是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呢?当商人企图向官员行贿时,商人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官员当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与商人对立,而不能与商人“共赢”。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的对立是根本的对立,立场摆不正,双赢就失去了原则。

双赢,还要遵守规则。“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清楚明白: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也就是说,一定要有“阻拦”,一定要有一方“获胜”。双方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部顺利过了桥,根本不符合规则。连规则都不符合,就是犯规;既然犯规,何来双赢?

双赢,还要明确目的。“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游戏的目的,应当是强身健体、培养竞争意识,而非合作双赢、培养同学友情。目的不正确,即使实现了也是谬之千里,没有意义,当然更谈不上双赢了。

双赢诚可贵,原则不可抛。只有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才能实现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原则一:晚词优先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偏爱“学得晚”的单词,因为使用学得比较晚的单词,可以体现一个人“学以致用”的意识。如果一个意思既可以用初中单词来表达,又可以用高二、高三单词来表达,那尽量选择高二、高三的单词,如:

(1)Adj.困难的

黯然低分词:difficult

闪光高分词:challenging 有挑战性的

(2)Adj.重要的

黯然低分词:important

闪光高分词:vital 至关重要的;essential 必不可少的;significant 有重要意义的;

(3)Adj.美丽的

黯然低分词:beautiful

闪光高分词:appealing动人的;attractive 吸引人的;charming迷人的;fascinating 迷人的

注:以上五个词既能修饰人,又能修饰物,非常好用,务必记熟!

展开阅读全文

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发言稿

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原则、强化党性意识,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在全系统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阳教发﹝2016﹞15号)要求,6月27日下午,在学校小会议室内,武汉市第23初级中学党支部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活动,即围绕“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展开的专题讨论。会议由支部书记江俊主持,以郑萍校长为首的全体党员干部及党员教职员工参与会议。

早在6月24日,江书记就分别在干部群和23初中党员学习群中转发了相关文件,并就讨论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和领导干部围绕主题准备发言稿,并上传至学习群。时至27日中午几乎所有的党员均上传了电子稿,江书记在查阅了每份讨论稿后,将讨论时间确定在27日下午。

会上,江书记首先肯定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学习态度,对大家“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学习,并及时上传讨论稿”提出了表扬,并结合当前的形式和周日上午的三寄宿的报告会,再次强调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纪律、内容和要求。

接着每个党员都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作了发言。如:彭珍桂校长关于坚持理想信念的感悟“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张思寒主任认为“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首先要看党员教师能否紧跟时代脉搏,能否以党的十八大、习近平系列讲话为指导,明确当时当下教育的新常态、新任务、新策略、新方法。”她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公开课视频、慕课、网络学习资源等学生的学习途径的拓展;‘触摸电视’‘电子白板’‘电子黑板’‘创课在线’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与更新;品质课堂、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的探索,等等,都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信息技术,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技术水平,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作为,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李晖老师关于“合格党员”的定位“ 党员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吴瑛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还要经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提高。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不脱离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解决问题。对犯错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谅解,进而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最后,江书记再次对老师们认真的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老师们朴实的发言做了点评,她指出,从老师们的发言中,她感受到了每位老师心目中“合格党员”的标准,感受到了每位党员教师的党性,感受到了每位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她也感受到了每位党员对照原则查找不足的真诚,更感受到了老师们要加强学习改正不足的决心,她为此感动也为此欣慰!借此机会,郑校长跟老师们介绍了“最美教师”的典型事例,分享了“最美教师”报告会的学习心得,并要求党员教师们对照“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明斗志,树标杆,创业绩”,结合自身实际,“学优看齐,对标赶超”,争“做合格党员”,争做“四有教师”,争做“最美教师”!

这次专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党员教师明确了党性是共产党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原则更是每个共产党员要遵守的原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更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下阶段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坚持自己的原则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人生的高处,瞭望自己还没走过的路,还很漫很漫长。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人生路,就像人工编织的竹篮,分不清哪里才是头。但是,在这样鱼水混乱的途径中,我们就必须要经受得住沿途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或许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得稳,走的好。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车祸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但是一个“人口数量大,拥有汽车人数多”的理由就可以解释,甚至去搪塞这个事实吗?我想:更多的因素还是许多车主没有遵守原则行车,许多行人缺少交通安全意识。往往一场车祸都是因为过马路不注意,开车不认真,超速,酒后驾驶等等许多因素造成的。这样无数次血的教训,难道还没有教会国人按原则行事的重要性吗?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真实的故事:这事发生在某国外的一条公路上,没有交警,也没交通摄像。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但是来的车辆特多,而去的车辆却寥寥无几。但是,来的车辆竟没有一辆越过中间的分界线逆向超车行驶,而是呈现出一个极不对称的图形,这就是一种不对称的美,一种遵守原则的美。

德国是世界唯一一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不合乎常理的规定呢?难道是德国车主的车技特别高吗,还是德国的公路特别宽呢?我想,不然。是德国公民高度的坚持原则的行车素质才使这一种规定得以颁布。

举了这么多的例子,我只想说明一点:坚持原则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若是茫茫的大海,那么,原则就是那永远指向北方的磁针。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这才是我开始反思这几天的状态。最近的我,每天可以说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客气的说是在混日子。难道是因为考进慈中而骄傲了吗?我想:要是再这样下去,慈中校长非得将我逐出师门不可。一天补课下来,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上课期间做小动作,讲空话;下课时打打闹闹,完全没有学习的心思。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呢,还是自己的自制能力不够?每天,根本可以说是没有活在自己的原则里。

但是,我在杜拉拉的身上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坚持原则。她本是一个公司的基层人员,但是她乐观、坚持原则,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的周围的环境,最终步步高升,获得了成功。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自己不一定被动的去适应这残酷的环境,而是要主动地去改变这一个环境。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是根本经不起我们去挥霍的。因此,我们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万不可随波逐流,活在他人的世界里,要以最清晰地目光来审视自己,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你要无愧于曾经所作的一切。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人生没有原则,亦无以成为一个完满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适用话题:价值观、造假、教育求真原则、欺骗、上梁不正下梁歪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6月5日,一则关于“心寒!成都一高中毕业照:领导老师是P上去的”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这些微博中附带的图片显示,照片是成都市龙泉中学校高2014级某班毕业留影,照片上的时间是2017年5月,照片中具体班级及师生面部被马赛克模糊掉了。微博中有评论似在暗指校领导参加合影的两个班是文、理科精英班。

毕业季事多,校领导很忙,没时间跟每个毕业班合影,可以理解。但在毕业照上造假,将领导PS上照片,则就有些过分了,乃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体现出敷衍态度,违背了教育的求真原则

其实,毕业照主要是班级师生留影纪念,有没有校领导参加并不重要,有了可以增加一分光彩,没有的话也无伤大雅,不会对毕业照形成干扰。一般请校领导合影的事,主要是班主任、学生代表之类的出面牵头,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人情关系,以及邀请技巧了,成败与否要看具体情况。

而且,龙泉中学今年高三年级有二十七八个班,如果每一个毕业班都合影的话,可能要耽误好几天的功夫。那么,在校领导日常事务繁多的情况下,不一定能够分身参与,只选择几个班级参加合影,也是情理之中,大家都能接受。这件事错就错在没参加合影,却将校领导PS到毕业照上,不管此举是出于校领导的意思,还是具体经办人的主意,都是一种公然造假的手段。

还存在一个严重的歧视问题。据学生反映,“校领导参加合影的两个班是文、理科精英班”,其它毕业班都没有参加合影,而是用PS技术合成的。如果反馈信息属实的话,就说明该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都存在严重的缺陷,没有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而是根据成绩区别对待,甚至连毕业照都选择性合影。这样的校领导,这样的价值观,如何能够得到学生和公众的认同?上梁不正下梁歪,又如何培养出具备社会正义感的合格学生?

毕业照PS造假看似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学校的价值观错位,连这点小事都公然造假,其它方面更难以想象了。毕业照本来是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纪念,也是告别母校的一个方式,可校领导PS合影的做法,却给毕业生们上了错误的一堂课。这堂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人生课,将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污点。

教育是终身的过程,并非只在课堂上,还存在于课堂之外,教师和校领导良好的言行举止、品德、素养、学识,都会在日常接触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从中受益,反过来亦然。在北大学生所写的回忆文章里,都曾对当年的教师和校领导赞誉有加,他们的优秀人格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亦令世人为之倾倒。相比之下,部分学校的教师和校领导做派,就显得太过卑下,难以成为学生的效仿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三、“外国人搞的我就不搞,外国人不搞的我就搞,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在同事、朋友和学生们的印象中,开朗爱笑的吴文俊很少发火。但有一次他真的是“发火”了!

那是在吴文俊从事数学机械化研究初期,他的研究方向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和反对,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一次,一位资深数学家当面质问他:“外国人搞机器证明都是用数理逻辑,你怎么不用数理逻辑?”吴文俊激动地回答:“外国人搞的我就不搞,外国人不搞的我就搞!这是我的基本原则:不能跟外国人屁股走。”

吴文俊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杰出成就,正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创新激情。“吴先生认为,创新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学术生命是应该能够终身保持的。”

是的,创新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索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吴文俊也正是这样以身示范的。

上世纪70年代,年近六十的吴文俊决定开始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他亲自在袖珍计算器和台式计算机上编制计算程序,尝尽了在微机上操作的甘苦。“那时计算机的操作可不像现在的计算机这么简单方便。”吴文俊曾说。

在利用HP—1000计算机进行研究的那段时间内,吴文俊的工作日程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早,他来到机房外等候开门,进入机房之后便八九个小时不间断工作;下午5点钟左右,他步行回家吃饭,并利用这个时间抓紧整理分析计算结果;到傍晚7点钟左右,他又到机房工作。有时候他甚至午夜之后才回家休息,清晨又回到机房。为了节省时间,当时他节制业余爱好,读小说也只读短篇,怕长篇误事,耽搁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结构文章的原则是

全文共 3870 字

+ 加入清单

(1)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如要写一件事,最好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要写一个人,则宜从多角度来安排材料。在学过的课文中有大量优秀的范例,如《雨中登泰山》《琐忆》《荷塘月色》等。

(2)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认识事物与事物发展有时是一致的,可从事情的发生、发展到结果来安排结构;有时却并不一致,则可从印象最深处着手。文章的结构要选择最利于读者的认识方面去安排。

(3)服从中心的需要。要选择那些对表达中心有用的材料;有些材料虽然很生动,但对表达中心无用或用处不大,则应坚决舍弃。

(4)符合文体特点。各类文体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必须找到一种最适合的结构来安排材料。

总之,文章的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思维的条理性,一个是篇章组织的技巧。前者是指把应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段落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等技巧上。

①思维的条理性

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文章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使之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

请看下面这篇考场作文:

千里马也会失蹄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羽毛/……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说来说去,鸟儿们没有一个值得赞扬。

千里马也会失蹄,诸葛亮也曾失策。若挑起短来,人没有一个能算作“才”,千里马只能去拉大车,诸葛亮最好待在隆中躬耕,别妄想刘皇叔能给他落实政策。唉,鸟儿们揭起短来毫不嘴软,人揭起短来也够受的,想当初关羽、张飞不是嫌孔明架子大吗?孔明后来不也错用过马谡吗?这还算什么“神策军师”,打发回老家了事!

所幸刘皇叔还慧眼英明,不以一眚掩大德,终于把卧龙请出隆中,定了个三分天下。可遗憾的是,这揭短挑刺的遗传病顽固地一直流传到现在,症状越来越明显。

知识分子不是才大吗,可人家脾气也大呀!只好窝在斗室里拿百十快工资惶惶度日吧。新技术不是可以提高生产力吗,可发明人要的价太高了!还是让他们拿到别家卖钱去吧。小王不是有管理才能吗,可他和领导的关系总处不好,还喜欢搞什么改革,这厂长又和他没缘了……

为什么总是喜欢挑刺而不是赞扬别人的长处呢?说到底还是个人本位主义作祟。严人宽己是一向作风,我不怎么样,你也不是十全十美呀!要知道“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哎呀呀,吃这么多细粮,怎么喂得起呀?还是让它拉大车吧!”何其荒谬!

我并不是说现在到处都是这种情形,我是说这种情形是严重存在的,它给我们改革开放大业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我也不是说每个才子都“才大气粗”,我只是说千里马毕竟是千里马,不管它吃多少,不管它是否失过蹄。

愿鸟儿的评说不再重复!

且不说本文的内容和语言,单从结构看,作者也是匠心独具的。开篇入题就很精彩,由鸟及人。简明利落。再谈古人,以诸葛亮为例,说明如若挑刺,则天下无才。这一层最后“这揭短挑刺的遗传病顽固地一直流传到现在,症状越来越明显”一句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十分自然。接着又简要地摆出现实生活中三个典型事例,说明揭短挑刺毛病愈演愈烈的情景。随后在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后,严正告诫读者要认识嫉才挑刺的危害。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首尾呼应,在结构上确是上乘之作。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文章,在结构上缺乏条理,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思维缺乏条例。

如下面一篇高考文:

XX:

你好。

看到了你的来信后,对你的困惑和苦恼很理解。我觉得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是由于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和观念不同造成的。李老师让你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大,其实这也很自然。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更多的考上大学,这其实也是出自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的愿望。但是如果只是顾于这一方面,有些问题就顾不了了,比如学生的志愿,你的父母认为历史“出路”窄,看到你外语成绩好,坚决主张你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这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和对你的前途的考虑,这也是很自然的。其实我觉得你并没有什么必要困惑和苦恼。无论是老师的动员还是家长的主张,都不是决定你的志愿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我们考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当然要看国家的需要,但是在国家需要范围内,更要看自己的志愿。因为一个人志愿从事于什么事业,他才能更好地去做。国家招生,这已经是国家的需要了,所以这就要看你的志愿了。而且高考报什么志愿,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事情,我们考大学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你就可以完全地去为你的理想去做,这即使最终遭到失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我们当然也要看看实际。你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况且成绩中上,所以报考重点大学不是没有希望的,报考重点大学历史系是你很久以来的愿望了,这才是你报志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按你的理想去报志愿,而且你也应该按你的理想报志愿。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祝你成功。

此致

敬礼

好友XX

八九年7月7日

显然,这篇文章的毛病很多,但最大的问题是思维混乱。全文只有一大段,看不清层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动笔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拿起笔就写,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由于怕字数不够,所以有些话就不厌其烦,来回说了多遍。还有些句子在语法和用词上都有毛病。

②篇章组织技巧

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段落要有中心,二是合理安排段落顺序,三是段落的技巧处理。

先说段落中心:在表述上,有的同学不大注意章法,不懂得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来表达,而是信笔所至,随意性很强。如下面关于谈怎样成为有用的人才一文中的一段:

在我们中间,朋友和朋友之间充满真挚的友谊和情爱。正义是它们结合的锁链。在为着共同的理想和艰难困苦的奋斗中铸造起来的生死的友情。他们之间对于错误的指正不是朋友隔阂而是友谊升级,真正的人才就是这样,他们不是依靠父母爱惜下长大,而是在残酷的现实下锻炼成长的。他们具有坚强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正像森林中坚韧不拔的一棵棵树木。不经烈日暴晒,就会依缠他人的干上或者躲在路旁。永远接受不到阳光。

这一段话毛用词造句的毛病较多,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出段落的中心,先是说友谊如何,写了写了就变成人才又怎样了。

再说段落安排:指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处理,须有一定的顺序。落笔时应考虑到这个问题。下面是一篇题为《认识问题要全面》的作文的前两段:

茉莉馨香,不能掩饰她不艳丽,牡丹华贵,却遮不住他不清香的事实,玫瑰可谓色香俱佳,可浑身是刺,遮不住的短处。通过这些事实,我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认识全面很重要。

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自己要办的事有利也有弊,有得也有失,令我们不知所措。这时就应该全面的考虑一下,想一想得的有多少,失的又有什么后果,权衡利弊,再付诸行动,这样办的事才会成功正确。

这两段话,前一段先由茉莉、牡丹、玫瑰等花引出“认识全面很重要”的观点,但是第二段却并不顺着写,转而谈做事的利弊得失。两段话互不相干,这样发展下去,又怎能表达文章的中心呢?

最后谈段落的技巧:会写文章的人,一般都讲究段落技巧。课本中的优秀文章都讲究这种技巧。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其中有几个小段落处理得很精彩。如文章开头一段先批判送去主义,然后用一小段点明: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这一段是承上文而来,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埋下伏笔。犹如第5段:

我在这里也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是一个过渡段,以不“摩登”来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同时,以幽默的笔调,正面提出“拿来主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再看第7段: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用单独列段的方式,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十分醒目。

这几个段落虽短,在文章的结构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或承上,或启下;或点题,或明志。可以说,作者运用结构技巧是十分纯熟的。

能否运用段落技巧,是区分中等和上等作文结构水平的重要标志。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可以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谈到作文的结构,首先我们就想到了文章的样式。就一篇作文而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所描绘的生活、所塑造的人物等等都得读过才有印象,而结构却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的。这就是作文的样式吧。

因为结构显得如此重要,所以便成了众多写家追逐的目标,也成了最易出奇的一个领域。

作文的结构,应该如风行水上,自然而然;作文的内容,应该似山涧清流,纯真质朴。生活是什么样子,作文的结构就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让作文结构生活化。

可不可以用新闻联播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打电话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采访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收音机里安排节目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采用曲艺形式表现校园生活?可不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反映家庭矛盾?可不可以用导游解说的形式写游记?可不可以用摄影手法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不可以用对话的形式、独白的形式、梦呓的形式?可不可以用诗的形式、戏剧的形式?……

生活不是这样吗?生活中的人和事不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着吗?也许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结构,而只是把生活的形式写成文字,就成了最实用最准确最好的结构。这样的作文结构,就是风行水上,自然而然的结构了。

对于写作文而言,生活不仅是题材的海洋,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生活本身就是一部耐读的大书,值得我们永远去研读。那些大书法家、大作曲家、大画家谈到创作经验,无一不会提到这四个字:"师法自然",是啊,一切技巧,都存在于自然之中,存在于生活之中,就等我们去发现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结构"。

用"新结构"的观点去创作,也许才是对自我的真正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中考文学常识命题的原则

全文共 5065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中考文学常识命题原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选材内容的均衡性和经典性

考虑到文学常识考查的信度和效度,在文学常识考查内的选择上要注意各种内容类型的均衡,比如作家、作品的均衡,不同国家作家作品的均衡,古代和现当代的均衡,还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体裁的均衡,只有做到均衡性,才能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考查学生真实的文学常识水平。同时,还应该把握考查内容的经典性,即注意区分经典的和次要的,比如就作品情节而言,是关键的重要的情节,还是次要的细枝末节。对于作品主题的考查也应该是权威的,大家所公认的观点,作品的艺术特色,应该是最突出的,代表了其风格特点的内容。

这里举一例看看具体是怎么做的,请看2014年的杭州卷: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本试题的四个选项,所选材料《史记》《资治通鉴》《朝花夕拾》《乡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以及相关的知识都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考查的知识点也是经典的充分体现作品特色和主要内容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文学素养。就试题的涵盖面而言,在体裁上分别包括了史传、散文、诗歌,小说,从而全面考查其文学常识。

二、命题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陈述性知识,“文学常识”考查能力层级为识记,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再现能力。以前的题型主要是单纯的填空题,近年来命题者越来越感觉到填空题在文学常识考查上的局限性,所以题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就形式而言出现了选择题、判断或连线题、改错题、简答题等。

1.填空题

文学常识考查的最早题型就是填空题。单纯的填空题形式简洁、明晰,试题容量较小,学生答题没有理解障碍,没有多少思维含量,知道就能答对,对于识记来说,直接有效,为了避免学生纯识记答题的枯燥乏味,近年来填空题也变得越来越人文了。

2.选择题

选择题的好处是考查的面可以比较广,而且每一个选择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学生某一方面的文学常识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就2014年杭州市的选择题而言,考查的覆盖面就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散文、中外诗歌、小说戏剧四个方面,选项A集中考查了我国历史上文学性和历史性兼备的两部作品《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家、作品和体例;选项B则集中考查初中阶段所学的鲁迅散文作品和《朝花夕拾》的内容;选项C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和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集中考查中外现代诗歌;选项D集中考查外国文学,考查主题集中,材料典型。而且选项A和B都是极容易混淆的,所以也就更加能够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识记的准确性。

3.简答题

简答题是完全不同于填空题和选择题的一种考查形式,从内容上来说,它不再是作家、作品、人物等名称的简单识记考查,它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风格、流派以及重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等掌握情况,同时也兼顾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是近年来出现比较多的一种试题形式,这种简答题更多的是顺应文学常识考查趋向运用、趋向能力、趋向综合的命题取向。比如2013年宁波卷:

(2)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下列出自《水浒》的故事哪个可以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简要陈述理由。(2分)

A.误入白虎堂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

我选择(___),理由:_________

这个试题就像一篇微型的议论性文章,题目给出了论题,学生首先得确定论点,然后用熟悉的故事情节作为论据来证明这一论点。学生仅仅知道“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还不行,必须根据自己的论点来重新组织故事情节,从而更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论点。一道看似简单的简答题,却涉及了论题、论点、论据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水浒》的重要故事情节,体现了命题的综合性、运用性,考查的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文学常识的能力。这样的命题,让学生走出了纯粹识记文学常识的泥沼,从而真正体会到文学常识在识记生活中的运用。让我们重新思考,文学常识的活学活用,对于我们的文学常识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启发。

当然,文学常识的考查形式还有很多,改错题、连线题等,但每一种形式都有其优劣,比如改错题,比起单纯的填空题,难度是增加了,但是考查的范围比起选择题来说,又却又略显狭窄。而连线题,形式上看起来较新颖,但是难度明显降低,学生可以像选择题那样采用排除法等应试技巧进行解答,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给学生提供了取巧的可能。作为命题者,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命题的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文学常识,因此,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命题策略,应该是命题者永远的的追求。

三、命题形式的新趋势:从单一走向综合

就内容而言从单纯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情况,逐渐走向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填空、名著阅读等相结合的综合之路,有助于克服用固定模式的静态材料考查而导致的标准化应试倾向,强调在最真实的运用状态中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运用能力,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需要强调试题的综合性,倡导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未来对文学常识的测试,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从测试形式上看,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会继续减少,而综合性较强的简答题、写作题等将会增加。这些变化也提醒老师要对文学常识的定位进行调整,要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情境的设置,对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进行深化、讲解,并引领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相关内容,从而实现课标提出的总体目标。

如若仅仅将文学常识的积累等同于识记,而忽视对于语言材料的实践性操作,“积累”行为可能无法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生成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积累富有价值和意义,并能促进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发现、提升语文素养的语言材料。“积累”的对象指向经典而富有生成意义的语言材料,“积累”的目的指向现实运用。因此,文学常识的考查应注重基于理解和运用的考查。

1.文学常识与语言运用题相结合

如2013年四川卷: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不仅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还要求运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续写不仅有形式上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对这些文化名人或文学作品形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文学常识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活动性特点,它有助于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语文,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文学常识和综合性学习的联姻,突破了文学常识死记硬背的桎梏,让文学常识的学习更有活力更生动。比如2013年的绍兴卷第5题的“‘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就把文学常识考查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在学生在感兴趣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习语文,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课标精神。

(2013年绍兴市第5题)

5.“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9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见下),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上表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观点争鸣(3分)

活动过程中,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见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究竟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生命的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薪火相传(4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表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者集中了人教版各册教材中的8篇课文,均为文学作品,体裁丰富,有散文、散文诗、小说,突破了单篇考查的局限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点。“活动一:经典重温”部分考查的是鲁迅作品的“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但形式上却是对联的形式,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知道这些文学常识,而且必须把这些内容融化到对联这一形式中去,是文学常识与语言运用的有机融合。“活动二:观点争鸣”则是把鲁迅的观点进行评价,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识记,而是需要极强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思维含量高。“活动三:薪火相传”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但形式又要求“用凝练的语言”,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发挥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可谓一举两得。从“积累”词义本身来看,为逐渐聚集之意。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生需要积累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及语言表达经验,而这种行为指向未来生活实践,即积累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过程。把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融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根据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运用必要的文学常识解决实际问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文学常识储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文学常识与对联相结合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侧重语言运用,把文学常识嵌入对联的考查,既是语言的,又是文化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示例】(2015年中考北京卷)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

痛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此题是将对联与文学常识结合,题目中的对联实为嵌名联。此题命题者既考查了对联的特点,又考查了考生对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查了考生对上下联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试题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之主谓语法一致原则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1)以单数名词或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主语为复数时,谓语用复数,例如:

He goes to school early every morning.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outside.

To work hard is necessary for a student.

(2)由and或both……and连接的并列成分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例如:

Both he and I are right.

Mr Black and Mrs Black have a son called Tom.

但并列主语如果指的是同一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谓语动词用单数。例如:

His teacher and friend is a beautiful girl.

The poet and writer has come.

(3)由and连接的并列单数主语之前如果分别由each, every修饰时,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

In our country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has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Each man and each woman is asked to help.

(4)主语是单数时,尽管后面跟有 but ,except, besides, with 等介词短语,谓语动词仍用单数。例如:

The teacher with his students is going to visit the museum.

Nobody but two boys was late for class.

Bread and butter is a daily food in the west.

(5) 一些只有复数形式的名词,如people, police, cattle, clothes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例如:

A lot of people are dancing outside.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lost boy.

(6)由each, some, any, no, every 构成的复合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都用单数。例如:

Is everybody ready?

Somebody is using the phone.

(7)有两部分构成的物体的名词,如glasses, shoes, trousers, chopsticks, scissors 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例如:

Where are my shoes? I can’t find them.

Your trousers are dirty. You’d better change them.

如果这类名词前用了a pair of等,则往往用作单数,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往往取决于pair的单复数形式。例如:

Here are some new pairs of shoes.

My new pair of socks is on the bed.

展开阅读全文

交友原则的名言和警句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在交朋友的时候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名言,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

2、一人知已足平生。——赵翼

3、势利的朋友,迟早会离你而去。——亚当斯

4、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5、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西塞罗

6、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7、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

8、贫困能试朋友之真伪。——但丁

9、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拜伦

10、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王夫之

11、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莎士比亚

1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潜

13、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罗高

14、交情老更亲。——杜甫

15、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

16、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

1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8、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寿

19、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默克黎

20、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21、于患难风豪杰。——魏禧

22、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23、察言观色,度得量力。——吕坤

2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25、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白居易

26、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富兰克林

27、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李贺

28、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魏源

29、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王符

30、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

31、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伊索

32、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冯梦龙

3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35、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

36、患难识朋友。——列宁

37、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袁牧

38、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40、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冯梦龙

41、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辛弃疾

42、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塞万提斯

43、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

44、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德·利勒

45、忠诚是友谊的桥梁,欺骗是友谊的叛徒。——印度谚语

46、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张籍

4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陈寿

48、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4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夏

50、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屠格涅夫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中作文:宽容与原则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你,还是不原谅他吗?”小A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身边“原谅难道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难吗?你要学会宽容。毕竟他已经知道错了”宽容。母亲说,人生在世,太过计较会活得很辛苦。学会宽容别人,让别人好过,也让自己好过。可是,这一次原谅我宽容不了。

从一年前到前不久,B是我的干哥哥。曾经我把他对我的好当成珍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像暖流一样流过心坎,明媚的就像阳光。可有句话说得好,想象很肉感,现实很骨感。现实总喜欢把一件美丽而精致的东西砸得粉碎然后摆给我们看。而它自己就躲在人后,看着我们手无足措。我想,也许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个多么凉的晚上,也永远忘不了B说的那句“她只是我追求你的跳板。”他说的平静我听得寒心。“他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宽容他吧。”小A的话突然地在耳边响起。原谅他,不原谅他?宽容他,不宽容他?我不知道。

我承认我是个矛盾的人。原谅与不原谅,宽容与不宽容的问题撕扯着我的心。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转头望望窗外,冬天午后的阳光不太明媚慵懒的在我的课桌上洒下一层迷迷蒙蒙的细碎阳光。我抬头,阳光一下子洒在我的脸上,迷迷蒙蒙的。呵,原来今天的阳光也和我一样迷茫啊。上课铃滴铃铃的响起,我收回目光。同桌碰碰我,递给我一张纸。看着同桌清秀的字,我突然想通了。我咀嚼着同桌写给我的这两个字,心里悄悄的有了个决定。

下课后,小A坐到我身边。“我觉得至少看在这一年的情分,你就宽容,原谅他这一回吧。”小A依旧苦口婆心,我知道她是好意,只是我已经有了决定。“原则。”我吐出这两个字。小A不明所以的看着我。“我想,宽容别人要建立在不打破自己的原则之上。抱歉,我的原则让我无法宽容他。”“他是你哥啊。”“原则就像法律一样,法律可以宽容你过马路不扶老奶奶,但法律宽容不了你杀人。我不是不会宽容,但是我的宽容是要建立在原则之上。”我觉得我从未有过的这么坚定。

原则于人就好比法律于国。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需要讲究原则。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原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所以我可以宽容很多人很多事但是就是不能打破我的原则。

其实,不是不会宽容,只是我有我的原则。

[高中作文:宽容与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原则和态度的高三作文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能够理解的,都是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假想,自己变成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人。

那么多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讲,其实没有什么意外。

假如我们从新开起是就认识的话,也许现在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顾忌,那是在你们之间的相处过程当中,会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这是当他们说那些流言蜚语的时候,你不那样在意不什么话都放在心里面去,就不会那么多的烦恼,因为只有你在乎的时候,他们的攻击才会显得特别有用。

不是在你没有看到的时候那些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可能只是通过严这样一部戏,就找到了自己美好的归宿。

家家户户可能都有着自己的争吵,对不起,别人不能理解的心酸。

可是不管怎样,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但是实际上在我们那些人根本就不能理解的状态之下,很多人就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出反应。

就是在那些的情况下,你应该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选择和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坚守原则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朋友,个性内敛,与我很合得来。

周末陪她去超市。

来到超市,找到要买的东西挑好买单后,就匆匆离去。

她边走边看着购物小票,忽然眉头紧锁,盯着小票的落款处。似是遗漏了什么,她猛地抬头。我好奇凑过去看,小票的落款处写着花费的金额以及找零,而刚才,她并没有收到找零。她立即转身要回到收银台,我拉住她,仅是一块四的零钱便算了吧,免得过去尴尬。

她却不为所动,往超市收银台走去。她来到收银台边,面对收银员以及排队的人的诧异,低声细语地道明原因。刹那,我看见收银员以及旁人鄙夷的目光,仿佛在说,这么一点钱还要回来讨。但她也不胆怯,只是视若无睹,微笑着向收银员叙述了一遍。而那收银员也找了钱给她,只是当她把几个冰冷的硬币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并用饱含深意带着轻视的眼光打量她时,我想这可能是永远无法忘怀的。可朋友却不甚在意。

走出超市,而后问起她为何如此坚持,她却轻声说道:“难道这就是斤斤计较?这本就不是我的错,她忘了找钱,而我回来拿回本该属于我的钱,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她顿了顿,“为何会觉得难堪?那些看好戏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嘲笑我,我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何错之有?再说本就与他们无关,我又何须在意他们的看法。”

秋夜的风充满恶意的袭来,而她也只是淡然地掠过。

总是有人,打着看戏的幌子,从而谴责你。总是有人,以局外人的身份,自恃清醒。“旁观者清”的看戏人将此当作笑料,殊不知,清明的戏中人只将你看作玩笑。

当你做了最正确的事,为何会有人来指责你?因为,他们不懂,不懂你的坚持,不懂你的初衷。而你,也只是在最恰当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顺应自己的心罢了。

既然只是遵循着自己,为何要做给他人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