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文

成文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成文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成文问题。

分享

浏览

6843

作文

8

4成文和修改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拟好提纲后,在构思明确、材料齐全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撰写文章。同其它文章一样,对写好的文章草稿要进行多次修改,以期达到完美。准备工作完成后,一般应在短期内写出初稿,以免时间拖得太长可能造成的思路前后脱节、条理紊乱或文笔不畅等。一旦动笔,最好一气呵成,不必在写作过程中过分推敲用词,全文写毕后再逐段认真斟酌、推敲(主要是内容取舍是否合理、事实根据是否充分、),每次修改后最好放置2-3天后(冷冻!)再修改一遍,直至满意为止,必要时也可请指导教师或同行好友阅读提意见,力求完善。这里值得注意的三点是:一是各稿最好都保存下来,比如你对“修改稿”做了较大的手术后,可以存为“修改稿2”,这样就不会乱。二是对于引文,可以跟着原文走,不要事先就给它们编好号,等定稿时再编号,这样会省很多不必要麻烦;三是碰到疑难和矛盾的地方,要通过多方途径来解决,搜索、查书、询问等,有时可能是由于自己查的东西太少,有时的确是有不同观点,这时要仔细诊查他们主要的不同点,尽可能逐一做出解释。如果有意忽略这些不同点,或者对他们只是简单地折衷,将会遗漏信息,给读者和自己造成思维混乱,不利于认清问题。对于无关要害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灵活处理。接下来就是对细节的修饰了,包括逻辑、关联、表达方式、用词等等,这就是些相对简单的活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扩展成文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扩展的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千万不要写那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展开的方式包括:顺序法、举例法、比较法、对比法、说明法、因果法、推导法、归纳法和下定义等。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种或几种方式。

在这一步骤中还需注意三方面问题:

1)确保提纲中段落结构的思路与各段主题句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写段落不偏题、不跑题。

2)要综合考虑各个段落的内容安排,避免段落内容的交叉。

3)用好连接词,注意段落间、句子间的连贯性。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而连接词起的正是桥梁作用。

在扩展的过程中也有些窍门,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是用一两个句式或重复用同一词语。英语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同义词,准确地使用同义词可以给读者清新的感觉。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主从复合句、对比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从而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如果一个意思用一句话写不清楚的话,通过分句和合句或用两句、三句来表达,增强句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不要总是以主、谓、宾、状的次序。可以把状语至于句首,或用分词等。

4)学会使用过渡词。

(1) 递进furthermore,moreover,besides,in addition,then,etc

(2) 转折however,but,nevertheless,afterwards,etc

(3) 总结finally,at last,in brief,to conclude,etc

(4) 强调really,indeed,certainly,surely,above a11,etc

(5) 对比in the same way,just as,on the other hand,etc

5)确定文章用第几人称写,基本时态是什么。使用人称时人物不能张冠李戴或指代不明。时态要尽量保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成文三步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压缩,注意始终要试图设置出一些关键性词汇,让这些词汇导引你的写作思路。这些关键词可以来自你的概括,更可以来自材料本身。平时写作特别爱偏题的同学,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句,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切记:高考作文放佛是一场舞蹈,但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定不能再原有材料过度推断。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从材料中的两个意思你自己往下推出一个新的意思来。比如,第一条材料,丛飞很愿意帮助别人;有些人很却忘恩负义;你写以上这两条其中任意一条都可以,也可以把两条放在一切写做对比突出帮助别人的意义;但就是不能讲这两条放置在一起再往下推到出“人与人不一样”这样的题目来,这就是看似与材料有关,但却是过度推断了。迅速画出本题可以在材料中找出的可写条目并逐个列出,这是第一步:

1、丛飞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华农大小李也是帮助别人的典型

2、有些人没有记住丛飞对自己的帮助

3、大部分人不是这样,被小李捐助的孩子们说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第二步:迅速思考你上面列出的那些可写选项,哪些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写到的,马上排除;哪些是根本不好写的,马上排除;留下那个最完美的,展开文章构思立意,这时第二步:

1、 丛飞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华农大小李也是帮助别人的典型

====单纯写帮助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考虑到的,但这样就进入大多数人的圈子,文章就容易落俗,而且通过材料分析,这样写也只强调了帮助别人这一个方面,不够好。结论:排除。

2、 有些人没有记住丛飞对自己的帮助

=====这个似乎很多人不会写了,但问题是如果单纯以此立意的话,就是一个相对负面的立意,主要以批判为主,这样的文章不好写。结论:排除

3、 大部分人不是这样,被小李捐助的孩子们说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孩子的话包含两个内容: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够全面,够深刻。如果写这样一个题目,会让你的文章和简单的写“帮助”迅速不同,此时,文章的题目不妨就是这句话,寓意深刻,感人至深。不要总是想着出奇、出新,很多时候材料中的原词、原句稍稍经过包装,就是最好的题目。

第三步:形成文章的思维导图。记住一句话,你是在答语文,哪怕是进行时事评论,也要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展开你的描写。语文对时事的评论只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对过度现代化的反思和静下来的心态,所有人都告诉你成功、进步很重要的时候,只有语文对你说:请慢慢走,欣赏两旁的风景;所有人都告诉你知识比思想重要的时候,语文告诉你一个有着丰富知识的人也许精神世界很平庸——在一个处处鼓吹“一口气读完中国历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100个文学常识”的时代,人们在获取的并不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思想世界的完善,而是机械化的知识;人们求快、求效率,连获取知识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而语文恰恰说,也许随着现代化的过度发展,我们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第二,语文看问题的角度永远是真、善、美;但不能做作,一个被老师教训了许多次的小学生说我要“真善美”,那只是机械的重复;但当一个高三的学生在见到了世间其实有那么多的不真、不善、不美之后仍然可以高声喊出——我要坚持自己当年的理想,我仍然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时,这种感情就是动人的,甚至迷人的。这里面就有一种私爱和大爱的区分——私爱只爱自己周围的人,有界限;大爱则爱所有的人,无界限,中国人最缺乏的是大爱不是私爱。用这个两个思路可以写作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题目中的时事评论类文章。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将所有你的思想都紧密联系你确立好的题目,最好是两三句就以比较好的方式扣一次题,但不能太露骨,不能显得牵强。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用,如果我不能像你的数学老师那样给你演示一道题目是怎么操作出来的,那么你还是不会真正的写作,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给你看。迅速写出思维导图,也就是你整个文章的构思路径——

第一段——概括两条材料,提出孩子的那句话是你的论点:“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第二段——指出这句话在今天的重要意义,从过度现代化的角度展开,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成功,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爱。

第三段——指出这句话的本质是呼唤人们回归大爱。举出一些充满大爱的例子。感动中国的例子一般不建议大家使用,但其中有关大爱的例子,也就是一个人爱自己不熟悉人的例子一定要用。不要变成论述大爱,而是不断围绕你的论点“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去进行解释。

第四段——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让文章在充满文气的环境中结束,但一定要不断扣住你的论点——孩子的话。建议你能记住托翁的这句话。

接下来,我亲自为你写作一篇范文,你仔细揣摩怎么样去写作一篇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成文三步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文气类文章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你举的例子都是文学人物。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压缩,注意始终要试图设置出一些关键性词汇,让这些词汇导引你的写作思路。这些关键词可以来自你的概括,更可以来自材料本身。平时写作特别爱偏题的同学,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句,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切记:高考作文放佛是一场舞蹈,但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定不能再原有材料过度推断。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从材料中的两个意思你自己往下推出一个新的意思来。对于这道题目来说,关键词就是两个,其一,“素雅”,类似的词汇有“恬淡”等;其二是“浓烈”。注意,上面我们就强调过,千万不能纵向过度推断,从将恬淡、浓烈放到一边,直接得出既然恬淡也行、浓烈也好,我的题目就叫“选择”或“白菜萝卜各有所爱”,这就是放弃原文关键要点而过度推断的例子,也许这样做在有的老人那里被认定为发散思维,但按照高考要求则是标准的跑题作文,同学们一定要避免。好,我们列出可以写的所有内容,可以横向发散,但一定不要纵向,简单的说,就是你只要围绕“浓烈”与“恬淡”说事,怎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由这两个词再联想出一个新的别的词,比如“选择”。写出所有可以写的角度:

1、 恬淡很好

2、 浓烈很好

3、 人生应该既恬淡又浓烈

4、 人生也许处在被人不理解的恬淡环境,但他心中依然要保有一份如浓酒般的热情

5、 人生只有经历过浓烈,才能恬淡

第二步:迅速思考你上面列出的那些可写选项,哪些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写到的,马上排除;哪些是根本不好写的,马上排除;留下那个最完美的,展开文章构思立意,这时第二步:

1、 恬淡很好

====这肯定是大部分都能想到的写法,排除。

2、 浓烈很好

====这是另一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从一个角度展开,太简单化,排除。

3、 人生应该既恬淡又浓烈

====骑墙派,这样的文章最难写,因为最后结果是都不错,论点不鲜明,排除。

4、 人生也许处在被人不理解的恬淡环境,但他心中依然要保有一份如浓酒般的热情

====这个想法内部有一层转折关系,虽然恬淡,但仍然可以有浓烈,这个结构让你的文章行文曲折却主线鲜明,而且能想到的人不多,可以选择这个!

5、 人生只有经历过浓烈,才能恬淡

====这个想法内部有一层条件关系,只要经历浓烈,才能恬淡,这个结构仍然可以让你的文章行文曲折却主线鲜明,而且想到的人肯定也不多,这个也可以有!

第三步:形成文章的思维导图。记住一句话,你是在答语文,哪怕是进行时事评论,也要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展开你的描写。在这种文章写作中,我们强调一种所谓的“文气”,有了好构思,关键看你写什么例子,一般非常不建议写的是科学人物,因为阅卷者都是语文教师,会先天对充满文艺色彩的例子敏感。依我个人的阅卷经验,每次老师之间交流分享的高分作文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作文中出现这样一些人物名字——米兰·昆德拉、海德格尔、川端康成、纳兰性德、郑愁予、仓央嘉措、老舍、沈从文、柳永、史铁生等等;注意千万要避免写所谓的“司马迁”、“苏东坡”的例子,哪怕你写的司马迁和苏东坡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老师看到这些名字有先天的排斥感。你如果不相信,可以用司马迁或苏东坡写一次文章试试,看看你的老师会给你什么成绩。所以,大家平时的积累,最好在我上面的那些人物上,他们实际上和司马迁、苏东坡说的是一件事,只不过有效防止了老师的审美疲劳而已,换了个大家不常用的人物。仍然要提醒你的是,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将所有你的思想都紧密联系你确立好的题目,最好是两三句就以比较好的方式扣一次题,但不能太露骨,不能显得牵强。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用,如果我不能像你的数学老师那样给你演示一道题目是怎么操作出来的,那么你还是不会真正的写作,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给你看。迅速写出思维导图,也就是你整个文章的构思路径——

第一段——直接出你的论点:“恬淡中仍然可以在内心保持热烈”

第二段——例子一,柳永,你可以试试背诵一部分我下面写的柳永的内容。

第三段——例子二,沈从文,你同样可以尝试背诵,这之后就成为你替换司马迁、苏东坡的绝好材料。

第四段——用首尾呼应的方式首尾,再次扣题即可。

接下来,我还要亲自为你写作一篇范文,你仔细揣摩怎么样去写作一篇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成文三步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文化类文章的意思,就是让你对关于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发表看法,是前两类文章的综合形式。我又要重复刚才说了两次的话了——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压缩,注意始终要试图设置出一些关键性词汇,让这些词汇导引你的写作思路。这些关键词可以来自你的概括,更可以来自材料本身。平时写作特别爱偏题的同学,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句,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切记:高考作文放佛是一场舞蹈,但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定不能再原有材料过度推断。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从材料中的两个意思你自己往下推出一个新的意思来。这道题目几乎是一句话一个观点,可以写的太多了,只要你不过度推断,可写的角度我们一一列出:

1、“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批判角度

2、“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为浅阅读辩护

3、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理性分析浅阅读的好处,比2更加有道理

4、“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这条你是否想起了时评类文章中过度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第二步:迅速思考你上面列出的那些可写选项,哪些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写到的,马上排除;哪些是根本不好写的,马上排除;留下那个最完美的,展开文章构思立意,这时第二步:

1、“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批判角度

======太过简单,无法形成具体文章,知识批判,没有力度。

2、“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为浅阅读辩护

======这样的文章立意容易,但论证起来实际非常困难,另外,偷偷的告诉你——几乎没有语文老师特别喜欢学生对他说我喜欢的是浅阅读,记得前面我说过的那句话——只有语文告诉你在一切都变“浅”变得浮躁时,语文却始终有着“慢慢走,欣赏啊”的宝贵功能。

3、 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理性分析浅阅读的好处,比2更加有道理

=======可以写,但文章未必精彩,原因同上。

4、“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毫无疑问的首选,因为第一,投其所好,估计语文老师更喜欢看这个角度;第二,正好可以讲我们前面两篇文章的训练综合到一起。喜欢过去默默读书的生活——究其原因,无非是对过度发展的现代化的失望和对当年美好的回忆;那么,过去的读书生活让你学到了什么呢,当然是柳永啊、沈从文啊等等人物你在展读中获得的人生教益了。正好一段是分析、一段是举例。正是应对文化类文章的好办法。

第三步:形成文章的思维导图。还是要强调记住一句话,你是在答语文,哪怕是进行时事评论,也要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展开你的描写。仍然要提醒你的是,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将所有你的思想都紧密联系你确立好的题目,最好是两三句就以比较好的方式扣一次题,但不能太露骨,不能显得牵强。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用,如果我不能像你的数学老师那样给你演示一道题目是怎么操作出来的,那么你还是不会真正的写作,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给你看。迅速写出思维导图,也就是你整个文章的构思路径——

第一段——直接出你的论点:浅阅读并不好,读书不是吸取知识而是提升境界。

第二段——分析为什么浅阅读不好,从现代化过度发展的角度。

第三段——为什么你怀念过去的阅读生活,它给你带来了什么,举出一些排比例子即可,都要充满文气。

第四段——呼唤真正触碰心灵的阅读。

接下来,我还要亲自为你写作一篇范文,你仔细揣摩怎么样去写作一篇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成文要求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能够按题意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交待清楚,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得有条有理,详细得当;对写人的记叙文,能够掌握人物外貌、言行、心里活动的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记叙一个人,使人物个性分明,生动;对写活动的记叙文,能够写出各种不同活动的特点,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突出活动的重点内容;对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和物的特点写。能够充分展开想象,恰当地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写。总之,全篇文章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聊聊我家那不成文的家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似乎没有什么成文家训,但是从小,大人们就一直在我耳边叨叨:要尊老爱幼,要注重礼仪,要真诚待人……不过,叨叨最多的莫过于妈妈的那句“勤学乐读,志存高远”了,我想,这“八字箴言”恐怕就是我家的家训了。

从小,我就有一个理想,想要成为一名作家,而妈妈的这个“八字箴言”,真可说是促我成功的宝典秘笈啊!所谓“勤学乐读”,就是说要“勤于学业,乐于阅读”;“志存高远”就是说人生要有远大的志向。结合起来,就是说:如果我要想在创作之路上取得成绩,必须要有勤勉努力、好学不倦的学习态度,要喜欢阅读,从书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以此来广博自己的见识,丰厚自己的学养,提升自己的能力。假如做到了这几点,那么我想,我的理想定然不会那么遥不可及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时时刻刻按着这“八字箴言”来做,丝毫不敢怠慢。在学校,我专心听讲,课堂上,我积极发言;回家后,我认真作业,毫不马虎:可以说做到了“勤学”二字。至于“乐读”两字嘛,那是正中我下怀,你可以从我手中抢走好吃的,好玩的,但你没法从我手中抢走的那一定是课外书了……说道“志存高远”,很小,我就立下了想当作家的志向了,而且,我也已经开始行动了——尝试着编故事,写小说。

在时时谨遵“家训”,付出了诸多努力之后,我收获了许多的快乐与成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更令我欣喜的是,我的作文获奖了,好几篇还在《未来作家》发表了。这使得我更加富有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与方向。最重要的是,阅读使我结交了一个能使我终生受益的知心朋友——书籍,她不仅开启了我的心智,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我无聊之时,她能赶走我的无趣;在我气恼之时,她能安抚我的心境;在我失落之时,她能重燃我的斗志……

感谢我家那不成文的家训,我一定要秉承着这“八字箴言”好好努力,并且要将它发扬光大,让它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串词成文七上语文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乐曲中的爱

一个著名的乐曲家刚刚谱写了一首新曲。钢琴家便它作为音乐会弹奏的乐曲,入场券马上被抢够一空,可钢琴家却一个一个按琴键,弹得断断续续。他走在幽静的莱茵河边,忘着微波粼粼的水面,霎时想起女儿恬静的脸庞,他不想让女儿失望,飞奔回后台。奇迹出现了,上台后他弹得非常纯熟,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听众们纷纷陶醉其中,台下的女儿也露出微笑。

记草原之旅

那天我真地被草原的魅力所制服了。马匹在天地间驰骋,各个民族的人在一起交流毫不尴尬。吃饭时,好多游客见菜上桌便抢,唯恐自己吃不到,吃完还添舔筷子,彻底忘了城里那约定俗成的”家规”。突然,大家的争抢停下了,歌唱的小伙子口中的音乐也戛然而止。原来走来了两个人,他们站定便唱了起来,小姑娘带着玉镯,拿着虚拟的针线缝着纳鞋底,另一个则把手中的大刀耍了个风雨不透,观众无一不拍手叫好。

处暑

一到处暑,柏油路旁的铁轨的缝隙里就会长满苔鲜,瓜藤藤在草坪菜哇上蔓延,苞蕾在枝头绽放,稻秧、甘蔗等农作物也在狂长。

新雨衣

在这个多雨的季节,我收到了一件斗蓬式的新雨衣。我穿上它,它窸窸窣窣地响着,险些捂出痱子,后背也被汗水浸湿。妈妈炒着蒜臺瞟了我一眼,嘟囔了几句,我却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然后在窗前小儿翼翼地玩弄起玛瑙似的水珠。

心中的暖流

我的家在山坳里,每天我们都会背者着贴着竞赛海报的箩筐去采集传来火车长啸声的有着一失不染的木栅栏旁的土地里的野菜。我们朝火车挥手,可火车总是转瞬间疾驰而过,可我却总听到旅客说:“他们是这山上最美的点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