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文化

新文化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新文化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新文化问题。

分享

浏览

4988

作文

3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新文化运动初中作文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在大家眼中的医生是怎样的职业呢?

也许在大家的眼中,医生是一个和蔼可亲、一丝不苟、以救人为荣的形象。但是在新文化运动这个时期,医生似乎可不是什么好惹的。

历史上有这样的两个著名医生。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鲁迅。前者转行去干革命,让清政府与列祖列宗完美团聚,另一个,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之一—鲁迅先生则转行当了作家,骂的当权者有了一种当了畜生的感觉。

正所谓乱世出大师,不好的环境总是可以把一些人的潜力挖掘出来,成就更大的业绩,文化也同样,往往时代越动乱,文化越繁荣,大师也便越云集。

那么当时文化的繁荣可以怎么反应呢?随便把当时的一个二流文人给拉出来,到了今天也绝对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从而可见新文化运动时文化的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之间的矛盾。其产生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大肆叫嚷复辟帝制,在文化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于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的组织,整个就只差一个孔子大学了。这时,复古的逆流看似浩浩荡荡。然而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潮得到了传播,老百姓可没有当初那么好糊弄了。许多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在文化思想领域以笔为枪,掀起了一场新的斗争,主要人物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

当时,陈独秀是第一个吹响号角的人,可是,光靠他一本《新青年》有什么用呢?再厉害也不过一个小小的阵地而已,要想成功,基地可是必须。

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而校长是蔡元培。当然,他的身份绝对不会只是一个“校长”这么简单,毫不夸张的说,蔡元培之于北大,甚至是中国教育就相当于华盛顿于美国,毛主席于新中国。

那时的北大,与其说这是一所大学倒不如说是一座衙门,校长更是享受内阁大臣的待遇,校园里一片乌烟瘴气。蔡元培到任后见如此情况,首先认为必须确立北大的办学方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最终成功。

有了基地和阵地,新文化运动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其掀起的时候,恰值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革命后的第三天,即1917年11月10日,后来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中国舆论逐渐明朗起来,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先进分子,积极宣传十月革命,甚至包括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对这场革命采取真诚欢迎的态度。

新文化运动是一群先进知识分子的呐喊,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大都成为了大师级的人物。通过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知识分子们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这些思想得到发展,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甚至起到了拯救国家和改造社会的作用。

而新文化运动的最终绝对不是结束,而是一个真正的开始。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文化运动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从新文化中心看新六横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学期,我们都在进行假期的实践活动。但这次的暑假活动可不一样,我和其他年级的几个同学跟着陈老师,进行了一次极有意义的实践活动。7月20日,我们顶着炎炎夏日来到了六横蛟头新建的文化中心。这一次采访不仅让我认识了这栋正在修建的文化中心,更对六横的未来版图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因为仍在修建的关系,我们只是参观了一个外观,但通过矗立在门外的布局图,我们还是能依稀看到它修建完后漂亮的模样,能联想到它的落成将给六横人民带来怎样全新的文化体验和便利。

炙热的阳光根本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走上街头,我们进行了路人采访,记录下他们对新文化中心的了解,也罗列出了他们的疑问,为之后的采访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采访了六横镇规划局的张科长,他将我们和采访到的疑问细细地一一解答。让我们对文化站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张叔叔那儿我们了解到,文化站投资原先预计投资6500万,后续投入共投资9500万,预计将在明年初完工,明年投入使用。

文化站内部还有图书馆、档案室、演出厅、室内运动场等一些含有趣味的室内场所。可以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让六横人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站的建设可加大对六横人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全民素质文化水平,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对六横传统文化的了解。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外观,它的外部墙壁采用了一种中国画风的背景,壁内有小孔,孔里有灯泡,当它落成后,将在夜里投射出水墨画般的光。除了蛟头的文化站,在和张叔叔的沟通中,我们还了解到六横政府还将在台门地区建设一个运动场所。

在这次采访中,震撼我的不仅仅是美丽宽敞、造型新颖的文化中心,更是六横政府表现出来的决心,他们正在为创造更好的六横而努力着。而我们,作为六横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好好努力,为打造一个美好的新六横而积极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