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瑶族

瑶族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瑶族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瑶族问题。

分享

浏览

6003

作文

18

瑶族达努节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比如瑶族就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耍歌堂节,晒衣节……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瑶族的风采,其中要数达努节最有特点。

几年前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我在广西感受到了瑶族人民过达努节的热闹景象。

那天早上,村寨的男女老少都梳妆打扮起来,我们一出门便看到一些穿着节日盛装的瑶族姑娘,她们头上都裹着刺绣着精致图案的黑头巾,手上戴着一大串银镯子,身上也围上了颜色艳丽的裙子,使节日更添美丽的色彩。她们一个个说说笑笑地向比舞台走去,一个瑶族人对我说:“你的运气真好,达努节又叫祖娘节,一般要欢庆三天呢,它是我们这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而这里十二年才举办一次。”我听了心中不停叫好。

我们随着人群来到比舞台下,说起打铜鼓,跳铜鼓舞那可是达努节最重要的活动了,这次有幸看到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铜鼓表演开始了,有五个人一同走上台去,他们两人打铜鼓,一人打铜锣,一人敲皮鼓还有一人舞竹帽。

“咣——”。随着一声锣响,铜鼓和皮鼓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刚才还喧哗的人们,一下子安静了,眼光全集中在了上面。只见舞者动作粗犷有力,优美大方,不停地穿插在四位锣鼓手之间,不时作出幽默可笑的动作,惹得台下哄堂大笑。他们的鼓点铿锵,舞姿纯朴,风格粗犷剽悍,虽谈不上有多少艺术感觉,但他们配合之默契还让我忍不住为他们鼓掌。我心想,这可比北京的春节有趣、热闹多了!

这样一直到入夜。晚上灯笼、火把蜿蜒在山道上,像一条火龙,把周围照得像白天一样。人们一起跳着猴鼓舞、南瓜舞……有的老者则唱起密洛陀颂歌,我扭头问旁边的人什么是密洛陀,那人严肃地回答:“她是瑶族人民理想中的祖先,从她身上可以看到祖先创世的艰辛和征服自然为民族造福的崇高精神,以及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我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敬意。这样唱呀,跳呀一直到三星西斜,人们仍不肯离去。

瑶族的达努节让我了解了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地的神奇与传统文化的宝贵。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传统节日-敬鸟节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多在山上居住(有所谓“无山不瑶”之说)。我国南方山上树木繁茂,类群聚,因此,瑶民与鸟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所以,瑶山传承着与鸟有关的风俗和传说就比较多。

以前的农历二月初一,繁忙的春耕还未开始。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愉快地开展喂鸟、比鸟、歌鸟等活动,欢度敬鸟节。他们一方面祝福鸟类快乐、繁衍;另一方面也学习鸟类自由的生活。清晨,瑶胞像汉族过年那样兴高采烈,大人小孩全忙开了,把自家做的圆糍粑一个个地插在房屋的四方和田土的四角,心里不停地默念着传统的祝词。

敬鸟节“祝词”:

鸟神王,鸟神王,

你的生日我不忘。

吃饱吃好耍个够,

为我农夫大帮忙。

“祝词”朴素地表现了瑶山民众对鸟的特殊情感。敬祭完毕,瑶民一家才坐在堂屋里火塘边,欢欢喜喜地吃糯米粑粑。早饭以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风雨无阻,十分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赶鸟节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二月初-赶

每年二月初一,湖南江华山区瑶族要过赶鸟节。这是为了纪念古代瑶族人民,用歌声吸引鸟雀,保住刚播下的包谷种子免遭鸟雀啄食,取得丰收的历史。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江华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等等熬过了严冬,看到山桃花开了,伸动翅膀,飞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里人来了,就唱起欢乐的歌;看到妹姑手里金灿灿的包谷籽,一把把,一串串,撒进了黑沃沃的山土里,唱得更欢了,邀集伙伴,快来“会餐”!这样,它们往往成群结队,飞如乌云遮日,落象黑幕压地,耕山人一走,它们巧妙地试探了“稻草人”,飞落坡地,用尖利的嘴巴不停地啄,不一会儿,山土就糟蹋地不成样子了。鸟害成了耕山人的一块心病。

山地里没有了收成,耕山人只有吃蔬菜,官府的钱水粮流也枯竭了,皇上发了慌,忙下圣旨:“谁制住了鸟害,赏林九架,免税九年。”

展开阅读全文

例文2:关于瑶族的民俗作文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紫荆山区,那里山清水秀,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发源地。紫荆居住着汉、瑶、壮族人民,他们团结战斗,共同建设着这美丽富饶的山区。

勤劳、厚道的紫荆瑶族人民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家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别的民族不同。由于山路陡峭,交通不便,瑶族男女老少人人能背很重的背鲍。他们的衣着也别具一格。妇女头戴一顶用多色棉布、毛布及几条色彩鲜艳的彩带精心制成的帽子,内圆外方,圆周直径约有共四十厘米。男的是用两条长长的黑布和白布缠着头,黑白相间,形若平顶陀螺,看起来格外醒目。

瑶族的婚姻风俗别具一格。瑶族青年到了婚配年龄,不用媒人上门提亲,而是采用对歌形式选择自己心爱的伴侣。每当传统对歌节(农历五月十三日)到来,宁静的山村就沸腾起来了,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欢聚一堂。对歌开始一群小伙子坐在南边,一群大姑娘坐在北边,东边是老年壮年人手拿民族乐器伴奏。男女青年相互对唱,你问我答,你唱我和,此起彼伏,非常热闹,直至深夜。最后,就在这赛歌台上,男女双方选定自己的心上人。

结婚仪式也非常隆重。举行婚礼那天,新娘穿上平时自己织缝得最得意的衣裳,精心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新郎家可热闹啦!一大群瑶族姑娘围着新郎,拉拉扯扯把新郎送上路。新郎打扮得可帅啦!身穿一套丝绸做的黑袍子,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一支送亲乐队也赶上来了,他们满脸笑容,手拿民族乐器,吹打着欢乐的曲子欢送新郎。新郎家人也挑着担子匆匆赶上来了,竹箩里装着小鸡和一些生活用品,给新郎作陪嫁礼物。到了新娘家,新郎、新娘依照瑶族传统风俗习惯拜堂,举行婚宴,招待前来贺喜的宾客。婚后男方就在女方家里落户,由女的当家作主,共同生活,共同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桂林旅游,我发现了桂林瑶族的很多有趣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假如有一天你去瑶族聚居地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漂亮的银项圈,而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定做了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直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丈夫为她解下来。那么,如果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女孩子,那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知道瑶族小姑娘的年龄,应该问:“你家酸鱼腌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腌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要是你问:“你几岁了?”她是不会理你的。原来,在瑶族,姑娘出生时,阿爸阿妈就会到街上买条大鱼腌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舅舅吃,别人是不能吃的。

如果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聚居地玩,可要注意啦!要是有一个姑娘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地也踩她一脚,因为,她踩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踩得越重就说明她越喜欢你。如果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定亲,你就走不了啦!哈哈,要小心哟!如果小伙子看上姑娘呢,晚上他就会在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他,就会泼一盆冷水下来,那小伙子也就会知趣地走开。

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有趣吗?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瑶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少数民族中,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比如瑶族,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关于它的一些民风民俗。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们看瑶族的民风民俗有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的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们看瑶族的民风民俗有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篝火晚会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到了演出已经开始了,整台晚会集合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度的文化特色,也包括了傣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哈尼族六个在西双版纳州世居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表演。

参加过很好玩,很多年轻的姑娘小伙跳舞呢 瑶族服装,《后汉书》中记为“好五色衣服”。其他史志中有“衣斑斓布”的记载。瑶族,虽然极喜欢各种饰品,但衣着却较为朴素。

瑶族服装布料主要用自己织的白布和自配的蓝靛浸染色泽较为灰暗。州内的瑶族男子,穿用黑布或蓝布缝制的无领对襟长袖上衣,下穿宽腰、阔档、肥裤管长裤,头戴用四块红布和四块黑布拼接缝制的红黑相间瓜皮形圆帽。男子穿戴朴实无华。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篝火晚会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篝火晚会十分精彩,令人难忘。

中途在互动环节时,主持人会邀请4名男观众会被到舞台上参与节目互动,与台上的女演员们进行互动表演,整个过程非常的有趣,时不时有搞笑的一幕幕出现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演出的会场大概看了一眼座无虚席,据说场所最多可容纳2500人同时观看演出

最后这一部分演出我认为傣族宫廷舞蹈:《贝叶之光》是整个演出的高潮部分,也是演出中最震撼的一幕

各种精彩的演出简直让我们视觉应接不暇

演出结束后主持人告诉大家在门口会给每位观众赠送一盏纸质的祈福灯

我们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脚步前往放生湖举行放灯仪式

最后来到广场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那就暂时把我们所有的不开心的事情放在一边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狂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篝火晚会

全文共 1672 字

+ 加入清单

篝火晚会瑶族舞蹈,让跨年喜庆感染现场每一个人。

将旧年的尾声,留在连州瑶乡竹海中的熊熊篝火旁;把新年的开头,放在新八祭祖祈福的古老仪式中。刚刚过去的2016年,由清远日报策划、执行的“返寻味”冬游连州读者采风活动第7期———“瑶乡竹海过大年”隆重举行,30名团友和数百名闻讯前来的游客,元旦假期期间共聚三水瑶族乡新八村,度过一段不寻常的欢乐跨年之旅。

12月31日,2016年最后一天,“返寻味”第7期的30多名团友统一从清远市区出发,踏上欢乐连州跨年采风活动的行程。

约3个小时的首段车程,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很快过去。上午11时30分许,团友们到达连州市东陂镇和香隆酒店,品尝当地有名的腊味宴。

在近年崛起的和香隆腊味,已成为连州腊味产业的翘楚,除腊味生产外,还经营餐饮酒楼。该公司负责人之一何心燕介绍,东陂腊味工艺特点在于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风干,不经烘烤或者烟熏,不添加亚硝酸盐和防腐剂,具有腊香浓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的特色。

长桌盛宴迎客

在游完竹海、逛完茶园、品完茶之后,随着夜幕降临,游客们,陆续返回红心村小组。红心村文化室对面一片四五百平方米的河边空地“小云洲”上,已经灯火璀璨,将数十张竹桌摆成了几长排。极具过山瑶特色的长桌宴,已准备就绪在此迎客。

三水瑶族乡乡长赵神兴介绍,长桌宴是瑶族婚庆、节庆以及狞猎庆功的传统宴席,节庆全猪宴、瑶山特色腊肉、瑶山美酒等集中亮相,瑶族青年热情敬酒,款待各方来宾。每当重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穿着盛装,摆起长桌宴、斟满糯米酒、放满烟熏肉、挂上红灯笼,欢欢喜喜过新年。一桌原汁原味的瑶族盛宴绝对是饕餮食客的最爱。

跨年之夜,长桌宴上准备的全猪宴,包括猪肉炖萝卜、猪杂煮香菇等4种“硬菜”和青菜;次日迎新午宴,长桌宴则准备了豆腐烧鱼、冬笋炒烟熏腊肉等5种山珍“河味”与青菜。露天长桌、河畔盛筵,吃起来自有一番豪迈滋味。游客们大块吃肉、大杯喝米酒,根本停不下来。

篝火烟花辞旧岁

一个多小时的晚宴结束后,长桌被撤去,团友们围着巨大的柴火堆落座,等待当晚最热闹的篝火晚会开启。

晚8时许,篝火晚会在音乐声中拉开序幕。盛装瑶族姑娘和小伙们,敲长鼓、迈舞步、唱山歌,向四方来客展现瑶乡傲人风情。游客们不时被邀请上前,与舞者、歌者互动,学打长鼓、说瑶话、跳竹竿舞,为众人带去欢笑时也收获村民们赠予的茶叶、冬笋等特产。

当晚节目中,获掌声最多者,当数最具三水特色的“布袋木狮舞”。一阵锣鼓声中,两只身披黄布的“狮子”出场,随着音乐的节奏或趴地撒娇、或跳跃逗趣,数分钟表演中,游客们鼓掌超过10次。

三水瑶族乡党委书记冯郁娴介绍,布袋木狮是连州市三水、瑶安乡瑶族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舞木狮共有72象(景),分为喜、悲、护、想、报、形、反等七类。木狮由若干人舞动,主要表现瑶族人民漂洋过海的艰辛过程,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现存的独特舞狮种类。

晚9时许,熊熊篝火正式点起,众人围着篝火跳起拉手舞,绚烂烟花也在此时升上天空绽放。柴火燃烧的噼啪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瑶族风情音乐声、众人合成一片的歌声相互交织,成为人们对2016年共同的告别宣言。

祭祖分肉迎新年

2017年第一个清晨,散布村中各处民宿的游客们,从竹海摩挲声中醒来,享受当地特色的“油茶”早餐。炒米、炸豌豆、炒花生、炸面糖果,构成了新八油茶的主料;油炸糍粑,则是新八油茶的配食。

丰盛早餐后,团友们一起观摩当地祭祖迎新仪式。一位白发苍苍的七旬阿婆坐在红心村文化室外香烛案后,村民和游客们按幼、长顺序排队,从阿婆手中领取颜料染红的水煮鸡蛋,同时接受阿婆的拥抱,象征领受福气。村中有威望的瑶族阿公,则将祭祀后的烧猪切成小块,分发给村民和游客,让众人共享一年丰收的喜悦。

祭祖领福毕,村中长者谭佳良在一旁,手握毛笔饱蘸金漆,为村民、游客写“福”字。本次进行网络直播的两位主播,受邀与谭佳良一起互动写福。连州手绘插画师何旭岑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谭佳良速绘一张肖像,被谭佳良称赞“像,像,像,好看”。此后,何旭岑又以2017农历生肖“鸡”为元素,现场设计绘画一张像鸡的“福”字,收获现场一阵叫好声。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赶鸟节习俗说明文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的赶节。相传,在很久以前,位于南岭北麓的湖南江华千里瑶山,云雾缭绕,很适宜鸟类繁衍生息。一到春暖花开时,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等鸟类就把瑶民耕种在地里的阳春种籽给全部啄食干净,导致山里人种不出庄稼,瑶民纷纷逃荒。没想到此事很快惊动了皇帝。朝廷派出弓箭手对鸟雀进行射杀,没想到瑶山的鸟反而越射越多。一只山鹰用嘴含着箭簇,径自展翅向京城金銮殿飞去。皇帝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忙下令收兵回朝,并传下圣旨,谁能把萌渚岭下的千里瑶山鸟害治住,瑶山就归谁,永不纳税。

说来也奇怪,盘云寨有个盘英姑,人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只要她开口唱歌,甜美清脆的嗓音能让天上飞着的鸟儿成群结队的围着她转。瑶山人想到:要赶鸟,必须向盘英姑那样,用甜美的歌声让鸟雀陶醉其中。于是,盘云寨的男男女女都来到盘英姑的吊脚楼,向她学习唱歌,并商量把歌声带到瑶山的九冲十八寨五十一源去。最后大家约定:每年正月的最后一天,在下阳春种之前,由盘英姑领着瑶家姑娘后生们到大山深处去唱歌。鸟儿听了盘英姑等人的歌声如醉如痴,竟半月不醒。等到鸟雀醒来时,人们播下的阳春种籽己破土成苗,这年的粮食获得了丰收。

有位黑心的山主见状,想独自霸占瑶山,他提着装有画眉的鸟笼上京城向皇帝邀功请赏,说鸟雀是用他画眉嗓音给赶走的。瑶山人不服,打着长鼓到京城告状。第二年春天来了,皇帝派人喊山主赶鸟,谁知山主急得团团转,因为众多密麻的鸟雀根本不听他的画眉使唤,将瑶人播下的阳春种籽吃得精光。皇帝大发雷霆,将冒功的山主给杀了,把瑶山重新判给了瑶人。

从此,每年二月初一,被定为瑶族赶鸟节,继而成了瑶家儿女邀伴对歌的欢乐节日。一年一度的赶鸟节,成了瑶山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展示歌喉和才华,寻找意中人的节日。家中的老人到了这天就用糯米做成粑粑,粘在用竹篾做成的鸟儿身上,插在田间地头和菜园篱笆上,说是用粑粑粘住了鸟嘴,鸟儿再也不能出来危害阳春农作物了。瑶族赶鸟节体现了江华瑶族人与野生鸟雀的和谐相处及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绝妙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赶鸟节习俗说明文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节那天,村寨里的青年男女都聚在一起,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起。渴了,喝一捧清泉;饿了,吃几个粑粑。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寨,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

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粑”。说是鸟雀啄了粑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到晚上,瑶家人还走村过寨地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粑”,祈祷不生天灾人祸,辛苦一年能有一个好结果。

瑶族赶鸟节是瑶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同时也是瑶族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欢歌笑语,老年人在这一天祈福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是瑶族民俗,是瑶族人们代代相传的特色的瑶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赶鸟节习俗说明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多在山上居住(有所谓“无山不瑶”之说)。中国南方山上树木繁茂,类群聚,因此,瑶民与鸟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所以,瑶山传承着与鸟有关的风俗和传说就比较多。以前的农历二月初一,繁忙的春耕还未开始。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愉快地开展喂鸟、比鸟、歌鸟等活动,欢度敬鸟节。他们一方面祝福鸟类快乐、繁衍;另一方面也学习鸟类自由的生活。清晨,瑶胞像汉族过年那样兴高采烈,大人小孩全忙开了,把自家做的圆糍粑一个个地插在房屋的四方和田土的四角,心里不停地默念着传统的“祝词”:

鸟神王,鸟神王,

你的生日我不忘。

吃饱吃好耍个够,

为我农夫大帮忙。

“祝词”朴素地表现了瑶山民众对鸟的特殊情感。敬祭完毕,瑶民一家才坐在堂屋里火塘边,欢欢喜喜地吃糯米粑粑。早饭以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风雨无阻,十分热闹。

传统的鸟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鸟、歌鸟两项活动。“比鸟”,是甲、乙两方把各自的鸟笼挂在一起,双方的鸟便会搏斗起来,越斗越凶猛,越斗越精彩,观看的人们不断喝彩,斗赢一方的鸟主自然更是高兴,其鸟获得的赞美也更多。

“歌鸟”更富于情趣。主要是以鸟为由,以歌为媒,男女青年对唱瑶歌,选择伴侣,自由恋爱,缔结良缘。在传统的鸟会上,那情意缠绵的歌声缭绕云端,成双成对的情侣笑逐颜开……

旧社会的瑶山被“山主”(财主)霸占着,也被鸟兽损害着。为了摆脱贫穷困苦,瑶族劳苦大众把善良的愿望寄记于美好的幻想之中,因此,有些地方过的是敬鸟节、麻雀节,更多的地方则过着“粘鸟节”(用圆滚滚的米汤粑粑把棍子戳起,插到自己菜园里,免得鸟儿来啄菜吃——如果来啄菜吃,就会把鸟儿的嘴巴粘住)、赶鸟节”。新中国以后,特别新的历史时期的,绿化家园,绿化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绿化工程的深入开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改良和爱鸟、保护珍禽等工作被人们所重视。因而,广袤的瑶山的敬鸟节也就具有了新的涵义。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传统节日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那一天,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唱歌跳舞,共同欢度达努节。

盘王节

盘王节,又叫“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祭盘古”等等,是瑶族人纪念祖先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同,一般多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现在则统一在农历十月十六日过节。盘王节的活动内容以唱盘王歌和跳长鼓舞为主。届时,由一至三对盛装打扮的未婚青年男女,在师公或歌手指导下唱《盘王歌》,师公助手则依歌跳起长鼓舞,表演盘王创业故事。

耍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

届时,各村寨的人们、抬着祖先的画像,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耍歌堂(地势平坦的村寨)。炮响为号,吹响牛角曲。蓄发盘髻、头包红布、插着美丽羽毛的英俊瑶族小伙,在锣鼓声中跳起刚健欢乐的长鼓舞。身着绣有绚丽花朵、纷飞彩蝶、秀丽山河、漂浮彩云的瑶族姑娘翩翩起舞,选择意中人。情投意和者则双双对对离堂而去,在山坡上、树荫下,通过对歌互诉爱慕之情。其他人或是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或是高唱瑶歌、极目远眺,场面十分热闹。

“耍歌堂”场上,放置众人提供的米酒,任人饮用。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瑶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届时,上山围猎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征途。获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获不到猎物,便会被人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的“门胞”总是千方百计满载而归。下河捕鱼虾的人们也照此办理。老人、妇女则留守,忙于准备年饭,烧鸡鸭,煮五颜六色糯米饭,春粑粑,各美酒。

饭后,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月半节

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祝著节

“祝著”节以前称为“达努”节,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亦称祖娘节、二九节、盘古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之一。以广西都安一带的瑶族人民最为重视。根据各地习俗及谷物成熟季节,过节周期各异,两三年一次,三五年一次不等。时间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相传古时候,在迤俪的群山中,有两座同样高大的宝山,左边的叫“布洛西”山,威武雄壮似勇士挺立;右边的叫“密洛陀”山,像个拖着长裙的姑娘。两座山每年都要互相靠近一些,经过了999年终于挨到了一起。农历五月二十九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震雳,高大英俊的布洛西和亭亭玉立的密洛陀从两山裂缝中走出来,结为夫妻。他们生有三个女儿。时间穿梭般逝去,头发花白的密洛阳遵夫嘱,让三个女儿各自去谋生。大女地扛着犁耙,到平原耕耘,生儿育女,繁衍成汉族。二女儿挑起一担书走了,与子孙形成壮族。三女儿拿着小米、锄头到山里开荒种地,安居乐业,成为瑶族祖先。三女儿通过辛勤劳动,庄稼结出累累硕果。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顷刻间籽粒饱满的果实被鸟兽、地鼠份食殆尽。密洛陀在女儿危难时鼓励她:“天空难免出现乌云,生活也会遭受挫折,狂风吹不倒劲松,困难吓不倒勤劳的人,只要勤奋耕耘,生活是会幸福的。”并给了她一面铜锣和一只猫。来年,庄稼长势更加喜人,她敲响母亲给的铜鼓,惊走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夺得了丰收,为报祖娘养育之恩,姑娘带着丰盛的礼物于五月二十九日为母亲祝寿共庆丰收。从此,瑶族人民将祖娘生日作为庆丰收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瑶 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 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写民风民俗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舞曲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下山了,篝火更旺了,瑶山喜庆丰收年,欢乐数今宵。”

边弹边唱着这首旋律简单却又不乏优美与喜庆的《瑶族舞曲》,我的心也被带到了崇山峻岭上的瑶族。

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也是一只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但这个民族民风也少不了彪悍一词。

中国瑶族人口众多,分布也极广。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那里的瑶族人口堪称全国之最。

就像汉族要过春节、元宵节一样,瑶族也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讨念拜。

讨念拜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的如脱缰的野马,无论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的盛装,熙熙攘攘的汇聚在一起,欢度传统佳节,十分热闹。

瑶族还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到主人家去做客,你若要留下吃饭,一定要将随身携带的小包挂到主人家堂屋的挂钩上,这样不用你说,主人家便能会意,丰盛的饭菜便会摆在你面前。而你若是将小包随手放在身边,主人家就会以为你要去别的地方,吃饭之事往往就会落空。

通过一首古筝曲,使我又了解了许多瑶族的风俗习惯,特有的节日,我又不仅哼了出声来:

“酒坛喝空了,心儿更醒了,瑶山喜庆丰收年,美景看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瑶族的油茶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尝过清香雅韵的铁观音;我曾尝过清香的红茶;也曾喝过沁人心脾的绿茶……却唯有一种茶,让我至今回味无穷,那就是瑶族油茶。它清新,淡雅、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让喝过的人难以忘怀。

茶是永州瑶族人民一种特制的茶。初次认识油茶,还得追溯到去年,我随爸爸一起去永州读书。记得刚到那儿,热情好客的瑶族老乡就泡来了一碗热腾腾的茶,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茶里面居然放着各种各样的配料,我好奇地喝了一口再嚼嚼里面的配料,顿时满口清香,淡淡的甜辣味杂着淡淡的咸味,再加上清新的茶香和姜香,那一种味道,真的只可以意不可言传。

想喝一碗正宗瑶族的油茶,可是非常的不容易哦,特别是准备的材料时耍非常的齐全。耍准备的材料有茶叶、油、老姜、水、食用盐、葱、花生米。

接下来就是打油茶,先将冷水于锅中烧开,把茶叶放入水中泡开,不要泡太久,让茶叶由脆变软,干锅烧热后把准备好的茶叶放入,用特制的木棒敲打,放入老姜一块,加入水,不能盖住,等它翻滚,轻轻搅:动,然后将碗摆好,每个碗放一点花生米和葱就可以了,一碗美味的油茶就这样出锅了。

都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那一碗碗清香美味的油茶,不正是?质朴好客的瑶族的人民的体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