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声

相声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相声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相声问题。

分享

浏览

6736

作文

14

相声《四项基本原则》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主持A: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主持B:立足江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我省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本学期初开展“八礼四仪”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班会进行到这里,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听个相声四项基本原则》,有请陆敏娜、王璐瑶两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红人奉上原创相声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播出时间:2月22日19:30

播出平台:北京卫视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是由今年该台春晚的原班导演团队打造。据导演组介绍,元宵晚会中语言类节目将成为重头戏,且秉持春晚的创作精神,都以原创为主。

晚会汇聚了中国相声界诸多优秀的青年演员,比如凭借单口相声《我的理想》唤起观众阵阵笑声的“冷面笑匠”方清平,此次在元宵晚会上将会带来单口相声《我的童年》,风格不变、吐槽依旧。好搭档应宁、王玥波在元宵晚会上也有突破,将和何云伟一起演出相声剧《金钱与孝子》。首次登上猴年央视春晚的相声新人李寅飞、李丁,也将参演北京台元宵晚会,分别和搭档带来《杂谈北京话》、《闹心》两个段子。跨国组合闫家宝、Tina的《爱谈不谈》则将为观众呈现别样新意。

在开怀之余,还将有郭峰、关晓彤等歌手明星前来助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声界的子承父业传统艺术需要继承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的相声演员中,子承父业的有好几位。马三立出生在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有名的评书艺人,以擅说《水浒》着称;父亲马德禄是着名的“相声八德”之一,而且是相声名家恩绪的宠徒与门婿,马三立初中毕业后就子承父业说起相声,成为一代大师。而今他的二儿子马志明又子承父业,在马三立的口传身教下,学会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并在海内外演出中赢得好评。侯耀文继承了父亲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事业,2002年接任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杨议继承了父亲杨少华的事业,并且和父亲一起,同台表演,成为一对有名的父子搭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声和小品加入多媒体元素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节目寻求创新、创意一直都是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特点,今年春晚节目组更是脑洞大开,将多媒体形式融入传统相声,打造“5d相声”,可谓是新奇特的想法,但该初衷最终缺乏实践性,被剧组暂时拿掉,但春晚语言类节目组的创作气氛浓郁,而且有意将多媒体元素、声光电的舞美融入相声、小品中去,让观众值得期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的表演团队更加多元化,春晚知情人士透露:“一个团队的多组演员都将参与到春晚语言类节目审查中去,观众不仅能看到该剧团挑大梁的演员,同时也能看到不少新鲜面孔。”这也是央视春晚更具包容性的一面。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声打灯谜台词精选

全文共 3732 字

+ 加入清单

甲 说相声讲究什么?

乙 四个字,说、学、逗、唱。

甲 说,你能说点儿什么?

乙 说的:有大笑话、小笑话、反正话、俏皮话、绕口令儿,说个字意儿,打个灯虎儿,对个对子,吟诗、酒令儿这部都是说的。

甲 灯虎儿您还成?

乙 我喜欢研究。

甲 正字叫灯谜。白天挂篦子,晚上挂灯。上边贴着纸条儿,分南派、北派。有志(《聊斋志异》),目、泊号、泊名、四书、谚语,讲究,分为白头、粉底、玉带、拢意儿、扣字儿……这都是打灯谜的规矩。

乙 对。看来您打灯谜有两下子!

甲 我最喜欢打灯谜。我家的笔、墨、纸、砚从来没买过,全是打灯谜得来的奖品。

乙 是呀?

甲 我家的挂屏有七十多个,锦旗四十多面,金质奖章五六百枚,奖状无数。有些奖状写的词句太夸张了,我受之有愧。

乙 都写什么呢?

甲 什么“灯谜大将”,“灯虎大王”,“灯谜泰斗”,“灯谜博士”……最近有个朋友送我一面锦旗,上有四个字,很幽默。

乙 写的什么?

甲 “灯虎姥姥。”

乙 什么叫“灯虎姥姥”哇?

甲 你常听说:“打灯谜呀,你姥姥也不成。”你姥姥当然比你强了。我就是那个“灯谜姥姥”。

乙 最近我收到一个挂屏,上头也写四个字。

甲 灯虎姥姥?

乙 灯虎老爷!

甲 ……咱俩结婚啦!您老是爱开玩笑。您真要喜欢打灯谜,我帮您研究研究。

乙 可以,咱们得挂点赠品。

甲 笔墨纸砚全可以。

乙 现买来不及了。

甲 那咱们以钱为代价,多了你又拿不出来,少了犯不上。干脆一个谜语五千万块钱。

乙 (惊)多少?

甲 五千万哪!

乙 五千……万!

甲 你咬什么牙?五千万这不是玩儿吗?

乙 玩儿?……

甲 玩儿——命!

乙 咱玩命呀?咱们就挂一张电影票。

甲 好,你先说一个我猜。

乙 对,你要猜着?

甲 你给我一张电影票。

乙 好,你要猜不着?

甲 我拿你一张电影票。

乙 干脆,我给你两张电影票。

甲 那也好。

乙 什么好呀?猜着为赢,猜不着为输。

甲 好,您先说一个我猜。

乙 成,听着:“看看来到五月中,佳人买纸糊窗棂,丈夫出外三年整,一封书信半字空。”四句话,打四味中草药。

甲 说呀?

乙 完了。

甲 噢,这就完了,给张电影票。

乙 嘿,真猜着啦?

甲 废话,猜不着能要电影票吗。

乙 你说说,是什么?

甲 干吗非得说呀,你说的你明白不明白?

乙 我当然明白了。

甲 我猜着我知道不?

乙 你猜着就知道呗。

甲 还是的,你也明白,我也知道,咱俩心里会得啦。

乙 什么事就心里会,你得说出来这是什么?

甲 噢,还非得说了来?

乙 多新鲜哪!

甲 你刚才说什么来的?

乙 好么,没听见。

甲 听见了。

乙 这灯谜?

甲 一张电影票。

乙 好,他净惦记电影票哪!我的灯谜哪?

甲 这倒马马虎虎。

乙 你注意:“看看来到五月中,佳人买纸糊窗棂,丈夫出外三年整,一封书信半字空。”四句打四味中草药。

甲 就这四句!

乙 猜着啦?

甲 猜不着。

乙 猜不着你乐什么呀?

甲 我听着挺有意思,你这得合乎情理。头一句“看看来到五月中”是哪味药材?

乙 “半夏”。

甲 对,有这味药材。为什么叫半夏呢?

乙 你想啊,正、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厦,五月的正当中是不是半夏?

甲 噢,五月的正当中就是“半夏”,要是闰五月呢?

乙 ……啊,那不算!

甲 怎么还有不算的?

乙 没讲还有闰月的。

甲 好。第二句“佳人买纸糊窗棂”?

乙 “防风”。我想,佳人买纸把窗户糊上,岂不为防风。

甲 这没道理。

乙 怎么?

甲 你想想,五六月,天正热,谁不钉纱窗,换冷布。小佳人糊那么严,好不怕热吗?

乙 啊……她不怕热……她怕风。

甲 她为什么怕风呢?

乙 她……生小孩……坐月子哪!受了风是产后风,你给治?

甲 好,别急。第三句:“丈夫出外三年整”?

乙 “当归”。丈夫出外三年了,应该回来了,这叫“当归”。

甲 “噢,出外三年就该回来了,回来没有呀?

乙 没回来呀?

甲 那更不对啦,丈夫出外三年,应该回来还没回来,小佳人这孩子由哪儿来的?

乙 啊!这是塑料的!

甲 不像话。

乙 他是这么回事,小佳人的丈夫在外边工作,小佳人看望丈夫去了,在那儿住了两个月,回家生小孩子儿,这不允许吗?

甲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乙 我是他们的街坊。

甲 你这街坊,调查人家这事干吗?

乙 ……我给小孩儿报的户口,你管得着吗?

甲 急什么?第四句“一封书信半字空。”

乙 有意思就在这句:“白芷”。来封信,打开一瞧,上边连半个字都没有,白纸一张。

甲 噢,来信打开一瞧,连半个字都没有?

乙 对。

甲 邮局怎么给寄来的?

乙 没经邮局……托人带来的……

甲 带张白纸干什么?

乙 啊……糊窗户。

甲 嘿,又接上了!

乙 走!我这本来不是一回事,他连在一块儿问我。

甲 你又急,算我输了。

乙 你净跟着捣乱,一会儿买电影票去。我再说一个。

甲 你别说了。再说,我非家败人亡不可。

乙 就为三角五哇?

甲 这回,我说一个你猜,我说的不像你那么费事。

乙 你说吧。

甲 “咕矶儿。”

乙 说呀?

甲 完了。

乙 嘿,他这也太省事啦,我那儿一大套,他这儿“咕矶儿”完了。打什么?

甲 打一吃物。

乙 哪位吃过“咕矶儿”呀?猜不着。

甲 认输了?这是贴饼子的。

乙 怎么?

甲 你想啊,面是凉的,锅是热的,拿起两块团一团往锅帮上一贴,“咕矶儿”一个。

乙 嘿,吃个贴饼子三角五。

甲 什么吃呀,听听。

乙 买斤包米面七分,听听三角五。再说一个。

甲 “咕叽儿。”

乙 说呀。

甲 完了。

乙 我全输在“咕矶儿”上了。

甲 刚才那个你没猜着,这个更猜不着了。

乙 比那个还深奥。

甲 当然了。

乙 我认输了。

甲 又贴一个。

乙 又贴一个!你这一盆面“咕叽儿、咕叽儿”,我得多少钱哪?

甲 你也糊涂,我叫“咕叽儿”,你猜贴饼子,我就认输了。

乙 是呀!

甲 当然了。

乙 好,你说吧。

甲 “咕叽儿。”

乙 贴饼子的!

甲 我来个卷子。

乙 改白面的啦。

甲 我看你很认真,换点儿白面奖励你。

乙 算了。一会儿你来个枣儿的,一会儿改个馅儿的。告诉你,连刚才那“咕叽儿”,都白“咕叽儿”啦,你说好的吧!

甲 全完了?行,你听这个:“说一个瓢……”

乙 “掉地下找不着”——放屁!这是哄小孩儿的玩意儿。

甲 是你说还是我说?

乙 谁说全一样。

甲 不一样。一个瓢的谜语多了。“一个瓢里外净是毛。”

乙 这是牛耳朵。

甲 “一个飘掉地下找不着。”

乙 这是屁。

甲 还是的,我这是新鲜的。

乙 你说。

甲 “说一个瓢,掉地下……”

乙 “找不着”?

甲 打着了。

乙 这可新鲜,“打不着”是屁,他这找着了我认输了。

甲 猜不着了,“一个瓢掉在地下找着了!”

乙 这是什么?

甲 破瓢!

乙 破瓢!谜面上有瓢,我还猜瓢呀?这不算!

甲 说好的?因为我学问太大,怕你打不着!

乙 我打得着。

甲 你一定打不着。

乙 我一定打得着。

甲 猜吧。

乙 说呀。

甲 完了。

乙 说什么了?

甲 我说“你打不着”,你说你“打得着”!我说“你一定打不着”!你说你“一定打得着”!这就是灯谜!

乙 ……那无猜不着。

甲 告诉你。这是我死后棺材头里那个幡儿。我说你呀“打不着”!

乙 我说我打……

甲 我说你一定打不着!

乙 我说我一定打……走!你有好的没有?

甲 这回我说个扣字儿你猜猜。

乙 那行,得说好的!

甲 听着:“小孩醒了要撒尿(sui),半夜敲门问声谁,二人见面忙拉手,铁匠师傅抡大锤。”这四句,一句儿七个字扣一个字。

乙 好,我先猜头一个字:“小孩醒了要撒尿。”小孩儿都和妈妈一块睡,半夜醒了尿尿,叫妈妈:“妈,我撒尿!”“来!我把你。”这字念“把”。说别的字难听。“妈,我撒尿!”“来!我提拉你!”你像话。我猜着了, 这字念“把”。

甲 不念“把”。

乙 不信,咱就成样,成样。

甲 破谜还做化成样什么?

乙 我当你儿子!

甲 不像呀!

乙 是不像!你当我妈。

甲 爸爸好,能挣钱。

乙 挣钱也不行,小孩跟妈妈睡,你当妈。

甲 我当你妈,我可当你寡妇妈。

乙 那是干吗?

甲 我知道你爸爸什么脾气呀?

乙 咱俩睡觉,我要撒尿,你说“把”就输。

甲 要不说“把”呢?

乙 那你就赢了。

甲 好,抬床去吧!

乙 真睡呀?就是成样。

甲 好,睡觉可不许说话。

乙 对。

甲 睡着了没有?

乙 睡着了。

甲 睡着了还说话。

乙 你问我嘛。睡觉了。“妈!”

甲 呼……

乙 “妈!”

甲 呼……

乙 “妈!”

甲 呼……

乙 你喝豆腐脑儿哪?

甲 太累了。

乙 好,答应。“妈!”

甲 咩——

乙 “妈!”

甲 咩——

乙 羊叫唤哪?别捣乱!“妈!”

甲 “干吗呀?”

乙“撒尿!”

甲 “撒尿啊……撒吧!”

乙 撒吧,往哪儿撒?尿了炕又打了孩子?

甲 “妈不打你,疼你!”

乙 被卧湿了!

甲 晒!

乙 阴天?

甲 用火烤!

乙 被卧着了?

甲 做新的!

乙 你这寡妇妈哪来的那么多钱?

甲 你甭管有钱没钱,一点儿小孩儿就跟犟嘴!

乙 你得说“把”。

甲 说“把”输了!

乙 怕输别玩儿,来!“妈!”

甲 “干吗?”

乙 “我撒尿!”

甲 “撒尿呀?刚躺下就撒,今儿没有,明儿再说吧!”

乙 像话吗,得说“把”!

甲 说“把”就输了。

乙 怕输,别来!“妈!”

甲“干吗?”

乙 “撒尿。”

甲 “撒尿,下地撒去。”

乙 一点儿小孩会下地吗?

甲 往下出溜!

乙 要摔了哪?

甲 摔伤了,治!

乙 摔死了。

甲 我再养。

乙 我是寡妇,能养吗?

甲 你妈这寡妇,就那么回事儿。

乙 啊!你得说“把”!

甲 说“把”就输了。

乙 怕输别来,给一张电影票。

甲 是呀,何必脸红脖子粗的!

乙 “妈!”

甲 “干吗?”

乙 “我撒尿。”

甲 “这孩子,刚撒完又撒!”

乙 我多咱撒了!

[相声打灯谜台词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声《对对联儿》剧本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甲乙上

甲:多日不见,打电话总是关机,到什么地方去了?

乙:这几天,自己封闭自己,关在书斋里,潜心研究,什么人都不见。

甲:研究的是什么重大课题?

乙:对联。

甲:对联?对联有什么研究?

乙:对联是汉语独一无二的文学形式。源远流长,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

甲:这倒是不错。我看祖国的名山大川,古迹寺庙,亭台楼阁,过春节,婚丧喜事,学校商店 ,没有一处不用对联的。

乙:你说得不错。即使送礼,也有人送对联的。我国的对联遗产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地系统地研究 。

甲: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埋头研究,究竟研究出一些什么名堂?可不可以介绍介绍?

乙:我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研究,发现对联虽然十分地复杂,其实他的原则就那么几条。我现在就敲一点给你尝尝。

甲:请讲,我洗耳恭听。

乙:第一条是,上下联的相对部分词性必须相同,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比如 说,上联是吃饭,下联就要烹茶。吃是动词,饭是名词,烹是动词,茶是名词。吃饭是动宾 结构,烹茶也是动宾结构。

第二条是上下联相对部分声调必须相反,仄声字对平声字,平声字对仄声字。如吃饭是仄仄,烹茶就是平平。

第三条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总之一句话,上下联必须工力悉敌,旗鼓相

当,相反相成,等量齐观

甲:敬聆指教!单单理论,我还不怎么明白,是否跟我们来几个实例?

乙: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我们来演练一番。

甲:我出上联,你来对下联。

乙:就这样办。开始!

甲:开始!从简单到复杂。豆。

乙:油。

甲:两碟。

乙:一瓯。

甲:两碟豆。

乙:一瓯油。

甲:我说都是“两蝶斗。”

乙:我对的是“一鸥游。”

甲:花间两蝶斗。

乙:水上一鸥游。

甲:我说都是“厨中两碟豆。”

乙:我对的是“桌上一瓯油。”

甲:月。

乙:风。

甲:明月。

乙:清风。

甲:旧时明月。

乙:当代清风。

甲:今人不见旧时明月。

乙:古哲难吹当代清风。

甲:旧时明月文章好。

乙:当代清风花卉迷。

甲:石蒜。

乙:玉荷。

甲:山间石蒜。

乙:湖上玉荷。

甲:山间石蒜媚。

乙:湖上玉荷香。

甲:问鼎。

乙:移樽。

甲:弄笛。

乙:弹琴。

甲:倚楼人弄笛。

乙:映月客弹琴。

甲:蝉琴。

乙:蛙鼓。

甲:蝉琴新院落。

乙:蛙鼓旧池塘。

甲:桃叶渡。

乙:木兰舟。

甲:春来桃叶渡。

乙:秋上木兰舟。

甲:饱食聊摊饭。

乙:安眠懒著书。

甲:我说渔人,举网捞明月。

乙:移蓬卧晚风。

甲:江湖双桂棹。

乙:风雨一蓑衣。

甲:一回酒渴思吞海。

乙:几度诗狂欲上天。

甲: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乙: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甲:闭门推出窗前月。

乙:荡桨划开水底天。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

乙:一行白鹭拨清波。

甲: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乙:东当典,西当典,东西当典当东西。

甲: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乙: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山川。

甲:山重水复。

乙:柳暗花明。

甲:守株待兔。

乙:缘木求鱼。

甲:瓜熟蒂落。

乙:水到渠成。

甲:白米白鸡啼白昼。

乙:黄村黄犬吠黄昏。

甲:六尺丝绦,三尺系腰三尺挂。

乙: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寒。

甲:小憩新荷重。我说的是蜻蜓。

乙:潜停弱草低。

甲:月来满地水。

乙:日出一湖金。

甲:博园博客皆文士。

乙:学院学员俱艺人。

甲:夕阳无限好。

乙:新月特殊清。

甲:羚羊挂角。

乙:老马识途。

甲:尝新即止。

乙:见好就收。

甲:随手出题。

乙:任心答案。

甲:平生喜作对。

乙:一贯好成联。

甲:平生喜作对,不爱跟人做对。

乙:一贯好成联,也欣与彼结联。

甲:且听下回分解。

乙:还邀异日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济南相声融入了济南文化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济南相声,跟其他地方的相声都有不同,而且济南相声,是中国相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孙小林说,从地域分区来讲,济南是重要的交通码头,将南北顺畅地连接在一起,对于文化交流和政治传播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从地方文化特色讲,济南受孔孟文化的熏陶由来已久,这些文化的积淀恰恰对传统曲艺有着借鉴和推动作用。尤其是相声的发展,都离不开孔孟文化。从语言传播来讲,北京、天津、济南三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北方语言的各类特点,“北京话的内敛,天津话的幽默,济南话的睿智,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从相声方面上讲,济南的特色就是质朴、真诚。”“相声是语言艺术,是幽默艺术,据我观察,济南人非常喜欢相声,并且很懂相声,凡是来过剧场的人,都能说上几个关于相声发展的故事,并且对传统段子耳熟能详。”孙小林非常自豪地说,济南老百姓喜欢相声是不用探讨的,关键问题是演员本身,能否创作出适合老百姓的段子。“怎样出好段子,其实很简单,就是走近生活,深入到百姓当中去。光有生活还不够,关键还要打磨,接受观众的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泉水给了相声肥沃土壤

全文共 1595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的相声世家有不少,仅就山东来说,“孙氏相声”是独一无二的。孙少林先生不仅创办了红极一时的晨光茶社,还把相声艺术传给了子孙后代。继承父业的第二代晨光茶社传人,就是相声名家孙小林先生,回忆起初次登台,孙小林说,那时相当紧张。“当时唱的是我父亲的拿手段子《山东二簧》,开场简单的几句问候,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里了。唱得对不对、好不好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手心出汗,浑身抖动。”孙小林说。

说起济南,孙小林不断地夸赞,济南这方宝地给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我大部分内容都没离开山东,例如反映风土人情的《百将谱》、《百泉图》、《百县游》等等,还有反映市井生活的《济南话》、《章丘话》等等。”

“既然是咱特有的范儿,就需要大家努力传承下去。”孙小林说,相声在济南最受欢迎的时间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民国后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也就是自己的父亲相声大师孙少林创办晨光茶社的时间,“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演员都在晨光茶社落脚演出过。”

“第二个阶段就是近段时间,自2006年恢复晨光相声大会以来,虽然无法超越当年的辉煌,但还是能发现,济南老百姓非常喜欢相声。”孙小林说,当年晨光茶社演员为的是养家糊口,现在的演员更多为的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正能量的传播,“济南的范儿,需要大家保持住。”

相声的起源

所谓相声,最初就是摹仿各种声音,如摹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其他宇宙间各种声音等。我认为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就是相声的先行者。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部摹仿人声,又在其中掺上故事,于是相声艺术,乃告成功。现在舞台上的相声艺种,有单口、双口之分;后者较易,前者较难。

相声艺术,北京盛行较早,最初是设一步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鸟叫以及各种单独的声音,听众在帐外围听。后来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个故事,成为较有系统的声音。这叫做“暗相声”。像当时一般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显著的例子。《醉鬼还家》段子表演情况如下:忽听见帐内好像有一人在走动,接着打门声、开门声、小儿哭声、夫妻吵架声、摔碗声、鼾睡声,依次而至。听众捧腹大笑。再后,把帐子去掉,在地上拜一长桌,一人立于桌后,学各省方言以及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这就叫做“明相声”。

据我所知,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他八十多岁时,我才十来岁,犹及得见。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后死了),便要规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我本人赶上过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日不准动响器。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谢绝。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

[泉水给了相声肥沃土壤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传统相声文本对口相声文本——猜灯谜

全文共 6441 字

+ 加入清单

甲 现在的天气太短了!

乙 正是天最短的时候嘛!

甲 可不是嘛!您看那大买卖的小徒弟,从一黑早就起来了。扫完地,擦了桌子柜台。出来了窗户上的护窗板,刚把北边的下了下来,南边的还没下来,接着又上上了。

乙 怎么又上上了?

甲 黑了嘛,不上上能睡觉吗?

乙 别挨骂了,虽说天短可也不能短得那样儿啊!

甲 这个十月里你们这一行才精心呢?

乙 怎么糟心?

甲 天长可以多说几段,多挣几个钱,天这么一短,才说几回?所以少挣钱。

乙 到了十一月里就好了吧?

甲 到了十一月里更糟了!

乙 天长一点儿了,怎么能更糟了呢?

甲 你瞧,十一月的天正是三九,冰雪在地,谁不找暖和的地方呆着,谁找到这儿受清风来。有钱的主儿高楼大厦,娇妻美妾,暖暖和和的,那是多么好!中等人家到茶馆花几个铜子弄一壶茶,那是多么好,谁也不到这儿来!

乙 那十二月里就好了吧?

甲 十二月里?

乙 啊!

甲 不成不成!

乙 腊月里怎么还不成?

甲 腊月里快到新年了,有的买有的卖,有的要帐,家家户户哪一家不忙?谁有闲工夫来听相声!腊月里不成!

乙 腊月不成,等到了正月一定成了?

甲 正月里更不成了!

乙 怎么正月也不成呢?

甲 大正月的谁不找个地方要要钱,打一打麻将,或者听一听戏,谁也不来听这个!

乙 正月里不成,二月里一定成了。

甲 二月里也不成!

乙 怎么二月里还不成?

甲 正月里把钱都花完了,到了二月里做买卖的全该于一点儿什么了,谁有工夫来玩儿!

乙 二月里不成,三月呢?

甲 三月里有蟠桃庙会,没有人来!

乙 四月里呢?

甲 四月上半个月金顶妙峰山,二十八日丰台老君庙,没有人到这

乙 五月里呢?

甲 三月里到了五月节,也没有人来!

乙 六月里呢?

甲 六月里更没有人了。六月连阴天,不定什么时候来一点儿云彩就下雨。回头来到这儿赶上雨,那多糟心。再者说大热的天家中天棚、鱼缸、石榴树,谁不在家中乘凉.谁也不到这儿来!

乙 七月里呢?

甲 七月里戏园子全唱《天河配》,全去戏园子里听《天河配》去了 ,谁也不上这儿来。

乙 八月里呢?

甲 哈哈!八月里吗?

乙 成了?

甲 更糟!

乙 怎么更糟呢?

甲 八月的上半个月要节帐的要节帐,送节礼的送节礼,下半月要过节,打牌的打牌。听戏的听戏,也没有上这里来的。

乙 九月里成了吧?

甲 九月里吗?

乙 成了?

甲 不成!

乙 怎么又不成?

甲 全都刚过节也不出门。

乙 噢,十月里天短,十一月里冰雪在地,十二月忙年,正月过年,二月做买卖,三月闹蟠桃会,四月妙峰山,五月端午节,六月连阴天,七月听《天河配》,八月中秋节,九月刚过完节不出门,我说还有我们挣钱的日子呀!

甲 有哇,有闰月呢!

乙 二年一闯,五年再闰,除去闰月没有买卖做呀!别挨骂了!

甲 今年(民国二十二年)你们可好了,今年闰五月,嗬!你瞧上半月的那个天呀……

乙 就不用提多么好了。

甲 整下了半个月的雨。

乙 真糟!

甲 下半个月可好了。

乙 天晴了不下雨了。

甲 雨是不下了,你瞧那个风啊!

乙 我说你跟我们说相声的有多么大的冤仇哇?一年到头没有做买卖的日子。好容易盼了一个闰月,又下了半个月的雨,刮了半个月的风,把我们全饿死你有什么好处?

甲 这是打哈哈,得了,别打哈哈丁。您这是买卖,您这是做什么的。

乙 是说相声的。

甲 噢,说相声的,说相声的讲什么?

乙 讲究说点儿,学点儿,逗逗,唱唱。

甲 说全会说什么?

乙 说点儿小笑话,绕口令,酒令,打灯虎全成!

甲 学呢?全学什么?

乙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凫的,草棵里蹦的,五方元音,各省人的语言,男女老少的声音全成!

甲 您刚才说会猜灯虎,你真成吗?

乙 怎么不成,不成就敢说了!

甲 今天我也没有事,不妨咱们猜一猜,要看看你的能耐如何。

乙 可以,可以!不过咱们别空请,大小赌一点东道。

甲 那倒可以,赌什么吧?

乙 赌五十枚(三十年代中,北京市面流通的大铜元,每个可换小铜元两枚,所以说:“五十枚”实际上是大铜元二十五个,当时银币壹元可换大铜元二百三十个到二百四十个;大铜元二十五个即五十枚约值银币壹角强。)一个吧?

甲 三十枚一个不太少一点儿吗?咱们赌东西吧,不用赌钱。

乙 那咱们赌四两茶叶吧?

甲 四两茶叶可不值当的。

乙 那么赌什么?

甲 这么着吧!咱们赌二斤人参吧?

乙 什么,二斤人参?(咬牙介)

甲 怎么着,二斤人参还多吗?我们那儿一天全部要吃几斤。

乙 一天吃几斤人参还不把人烧死!

甲 我说你见过人参吗?

乙 人参怎么没见过?不是参茸庄的那个人参吗?有五六寸长。有背、有腿、有头、有鼻子有眼,不就是那个吗?

甲 不是那个人参,我说的这个人参,是黄瓤红皮,放在锅里一煮,煮出来非常的好吃。

乙 噢,我知道了,你说的是白薯哇。

甲 对啦,就是白薯。

乙 别挨骂啦!闹了半天,人参人参的,敢情是白薯呀,别招说啦!

甲 咱们还是赌五十枚吧。

乙 好吧!就那么办吧!

甲 你先说一个我猜一猜。

乙 好,我先说一个你猜猜:“千里随身不恋家,不用酒饭不用茶,水火刀枪全不怕,日落两山不见它。”

甲 我猜着了,就是这个呀,请你往后别满处去吹牛,会这个会那个的,这算什么呀!快拿五十枚来算完事。

乙 这一个你猜着了?

甲 那还用说,快拿五十枚来!

乙 五十枚一定给你,是什么呀?你猜着了,你说一说我听一听对不对呀!

甲 不用说啦,说出来不好看。咱们俩人心照不宣好啦,反正是你知道我知道。

乙 不成,不成,你得说一说我听听!

甲 反正我猜着了,何必非说不可呢?

乙 一定得说一说!

甲 你这个人要钱光棍,输了不算哪!

乙 怎么会不算!

甲 那么我猜着了你不给钱?

乙 你猜着了倒是说出来呀,我输了也心平气和,哪有马马虎虎就把钱给你的道理呢!

甲 看你这个样子你是非叫我说出来不成啊!

乙 对啦!

甲 说了出来你可别说不对!

乙 当然哪,只要是对一定是对,不对一定是不对!

甲 得,就那么办!你说什么来着?

乙 你还猜着了呢,连灯谜全不知道了。

甲 你再说一遍!

乙 可以。“千里随身不恋家,不用酒饭不用茶,水火刀枪全不怕,日落西山不见它。”

甲 噢,就是这个呀!

乙 是什么?

甲 你忙什么?又被你给吓回去了!

乙 你慢慢地猜吧!

甲 啊……是衣裳。

乙 不对,不对,衣裳怎么会“千里随身不恋家”?

甲 衣裳老在人的身上穿,人到哪里它跟到哪里,虽然是出去一千里,它也跟着人,不知道想家,你见时听过衣裳说话,说想家了?这就是“千里随身不恋家”。

乙 “不用酒饭不用茶”呢?

甲 衣裳多会儿也不渴不饿,这就是不用酒饭不用茶。

乙 水火刀枪全不怕哪。

甲 这个……

乙 哪个呀?

甲 人穿的是铁衣裳,所以水火刀枪全不怕。

乙 没有听见说过!你穿的是铁衣服啊?

甲 我倒不穿铁衣裳。

乙 那么“日落西山不见它”呢?

甲 “日落西山不见它”吗……天一黑了,人们全都睡觉了,把它脱了下来收在箱子里,所以不见它了。

乙 你说了半天满不对。

甲 怎么会不对?(瞪眼介)我会猜得不对!

乙 啊!不对嘛!

甲 不对你说一说我听听!

乙 这是人影儿!

甲 怎么会是人影儿?你也要说一说。

乙 当然要说一说,你听啊。

甲 你讲!

乙 你听着,人走到哪里人影儿随到哪儿,没有人出来没有影儿的,并且不论出去多远的道路,人可以想家,人影决不会想家,这就是“千里随身不恋家”。

甲 要是阴天呢?哪里有人影?

乙 不能阴天!

甲 怎么不能阴天?

乙 就是不能算明天,净说的是晴天。

甲 好,就算晴天,什么是“不用酒饭不用茶”?

乙 人能够用酒用饭用茶,你几时见过人影儿喝酒吃馆子吃茶?

甲 算对付。什么叫“水火刀枪全不怕”?

乙 人全怕刀枪,怕水怕火,人影儿全不怕,什么水冲火烧、刀劈枪杀全不怕,这就是;“水火刀枪全不怕。”

甲 怎么不怕呀,人要被刀把脑袋削了去,人影的脑袋也分了家,怎么会不怕?

乙 那个不算,只说人影不怕,不能连人全说上。

甲 没有人就能有人影吗?怎么能够不算?

乙 没听见说过,这只是说人影儿不说人。

甲 好!就那么办。什么是“日落西山不见它”呢?

乙 赢你全在这句话呢,太阳一落了,人影儿也就随着没了。这就是“日落西山不见它”。

甲 不见得太阳落了就没有人影。

乙 太阳落了哪里去找人影儿?

甲 太阳虽然落了,月亮又上来了!

乙 月亮又上来了,电灯还又着了呢!

甲 对呀,电灯也着了。

乙 什么对呀!不成,只算白天不算晚间。

甲 好,我输了!

乙 给五十枚吧!

甲 先欠五十枚。

乙 不成!

甲 跟你要钱真阎王,欠一会儿也不成,等我说一个你猜,你要是猜着了,一块儿给你一百枚,你要是猜不着算是两不欠,你看好不好?

乙 好吧!如果我要是猜着了,可不许不给了!

甲 那是一定。

乙 好,你说一个我猜猜。

甲 你听着:“三个头,六个耳,八条腿,一只眼。”

乙 这是什么东西呀?(稍一顿)噢,我想起来了。

甲 是什么?

乙 这一个人骑一匹马,有一个人跟着。

甲 怎么会三个头?

乙 两个人两个头,一匹马一个头,合在一处这是三个头。

甲 怎么会六个耳。

乙 两个人四个耳,一匹马两个耳,合在一处是六个耳。

甲 怎么会一只眼。

乙 这个……这一只眼可真没法说。我猜不着,你说吧!

甲 我知道你就是猜不着,本来嘛,你哪儿成,我这个灯虎全是非凡的,凡夫俗子如何猜得着。

乙 非半仙之体不可!

甲 非半身不遂不可!

乙 别挨骂了,我问你倒是什么!

甲 这是两个人赶着一辆马车。

乙 怎么会三个头。

甲 坐车的一个头,赶车的一个头,马一个头,共合是三个头。

乙 怎么会六个耳。

甲 这还用问,坐车的两个耳,赶车的两个耳,马两个耳,这不是六个耳吗?

乙 怎么会八条腿?

甲 这更容易明白,坐车的两条腿、赶车的两条腿、马四条腿,凑在一块儿这不是八条腿吗?要不人说你糊涂哪,我还不信,今天如此看来,果然话不虚传。

乙 得了,你别酸了,该一只眼了。

甲 就是一只眼嘛!

乙 怎么会是一只眼,你说出道理来。

甲 这理由嘛……噢,它是这么回事。

乙 怎么回事?

甲 不怎么回事,就那么回事。

乙 那不成,非得说出一个理由来。

甲 好,说理由,马呀,是一个瞎马没有眼,坐车的是双失目,赶车的是一只虎,所以一只眼。

乙 你瞧这个巧劲儿。怎么全赶到一块儿了,所幸赶车的是一只眼,不然全是瞎子。这不算。

甲 这个不算?

乙 不算。

甲 你听着,再说一个。

乙 说吧!

甲 “到了碗上就下不来。”

乙 这是麻雀!

甲 怎么会是麻雀?

乙 麻雀一到晚上就下不来了。

甲 不通,麻雀到晚上照样往下飞。怎么会下不来。

乙 你说是什么,我认可输了。

甲 是锔子。

乙 锔子怎么会到晚上下不来?

甲 锔子到碗上怎么会下来?

乙 噢,你说的是碗上的锔子呀!

甲 对啦。

乙 好绕脖子啦,你再说一个好一点儿的,我猜一猜。

甲 可以你听着。

乙 你说吧。

甲 “远瞧是一条狗,近瞧也是一条狗,打着它不走,骂它不走,拉着它就走。”这是什么?

乙 这个我猜着了。

甲 是什么?

乙 是一只羊。

甲 怎么会是一只羊呢?

乙 你瞧羊长得像狗吧?

甲 怎么会打着它不走,写着它不走,拉着它就走呢?

乙 这个我也不知道,干脆你说吧?

甲 这是一条死狗!

乙 骂题了,该死。

甲 什么骂题了?本来嘛,远看它是一条狗,近看它还是一条狗,打着它不走,骂着它不走,拉着它就走。它是一条死狗,它哪里会知道人打它、骂它,拉它当然是要走的!

乙 别挨骂了,这不成。

甲 这还不成?

乙 不成。

甲 不成不要紧,有好的。

乙 说一个好的我猜猜。

甲 好吧,你听着:“小孩半夜要撒尿(SUT),门外敲门问声谁,二人见面忙拉手,两口子睡觉入罗帏。这四句话打四个字,每一句打一个字。

乙 这个好,我倒要猜一猜。

甲 你等一等,这个赌五十枚不成,咱们得赌大一点儿。

乙 怎么的大法,你说说我听听。

甲 咱们赌二万块钱吧!

乙 什么?二万块钱(咬牙介)!

甲 怎么着,你嫌少哇?

乙 你有二万吗?

甲 二万我这儿倒是没有,因为我这儿有一个一万,一个三万,叫坎档儿二万。

乙 又打上牌了,要白板不要哇?

甲 不要白板,白板我刚打出去了,我这儿做万子清一色呢?

乙 别招说了,赌两块钱吧?

甲 得,就那么办,快猜。

乙 你等一等,别忙,我得想一想。“小孩半夜要撒尿”(稍一顿),小孩儿到了半夜要撒尿,一定是叫:“妈,我撒尿!”他妈一定说:“来,我把你!”不错,就是这个“把”字,我猜着了。

甲 小孩半夜要撒尿是个什么字。

乙 是“把”字。

甲 怎么会是“把”字!

乙 你瞧,小孩儿在半夜里要撒尿,一定说:“妈,我撒尿。”妈一定说:“来,我把你。”这不是“把”字是什么?

甲 不许说别的吗,非说“把”字不可吗?

乙 那是一定,不信咱们可以比试一下。

甲 可以,咱们怎么比?

乙 你当我妈,我当你的儿子。

甲 我不当你妈,当你爸爸倒可以。

乙 那不成,非当妈不可!

甲 当爸爸不成?

乙 不成。

甲 当你妈也成,咱们两个人可是说开了,我可当你的寡妇妈!

乙 这是什么原因?

甲 我就是不要你爸爸,没有别的原因。

乙 假当一会儿有什么!

甲 好吧,我当你妈,你当我儿子,你当多大的孩子!

乙 三岁的孩子,我假作撒尿叫你,你要是说一个“把’字就算输。

甲 那是一定,来吧!

乙 妈,我撒尿(学小孩儿声)。

甲 你这孩子,刚撒完又撒,别撒啦,等一会儿再撒吧!

乙 撒尿没有等着的,不成。

甲 不许说等着。

乙 不许说。

甲 好,再来。

乙 妈,我撒尿(学小孩儿声)。

甲 又撒尿哇?

乙 啊!

甲 你瞧这个麻烦劲儿,给你尿盆儿。

乙 二岁的小孩儿不会使盆儿,不成!

甲 又不成?

乙 不成!

甲 我看中了,你是非叫我说“把”字不成啊,我偏不说,再来。

乙 好,妈,我撒尿。

甲 你这孩子真可恨,怪冷的夭,刚撒完一回又撒,给你盆子你又不会使,来吧,妈端着你撒吧!

乙 没听说过,人家全说“把”,你偏说端着!

甲 端着不成是怎的?

乙 得,就算对付了!

甲 你输了一个,再猜第二个。

乙 “门外敲门问声谁”,门外头有人打门,问:“谁呀?”外边一定答应是我,这个字是“我”字。

甲 不是“我”字。

乙 你说不是不成,咱们还得比试一下。

甲 可以,谁当叫门的。

乙 你当叫门的。

甲 好吧!

乙 你叫吧!

甲 开门来呀。

乙 谁呀!

甲 你可真是,一天到晚在一块儿,全听不出语声来了。

乙 你倒是谁呀?

甲 开开门就知道了。

乙 别闹,你要是不说“我”,可不给你开门。

甲 是XXX哇(说自己名)。

乙 你这小子真滑头。

甲 怎么会滑头?

乙 怎么问你全不说一个“我”字。

甲 一说就输了,打哈哈呢!

乙 算你赢了。

甲 再请“二人见面忙拉手”吧。

乙 这个我猜着了。

甲 是什么字?

乙 两个人走在大街上见了面,一拉手,先问“好”。这是一个“好”字。

甲 不对,不对!

乙 怎么会不对?

甲 不对嘛!

乙 两个人见了面,除去问好还有什么?咱们还得比试一下。你要是说“好”字就算输。

甲那是一定,我要不说“好”字,你可输了。

乙 那是一定,咱们比一下,你从南边来,我从北边来,两个人走了对面,先请安,后问好!

甲 得,就这么办。

(二人分开南北后往对面走,走到跟前对请安)

乙 大哥你好哇?

甲 唉!不用提啦!首都也迁啦,省政府也搬了家啦!

乙 我问你好呢!不能乱说。

甲 不准乱说?

乙 不准乱说!

甲 再来!

(二人分南北,往对面走,走到跟前各请一安)

乙 嗬,大哥你好哇?

甲 不怎么样,买卖也不挣钱。

乙 老爷子好哇?

甲 老爷子死了,你不知道哇?

乙 不知道,唉,老太太好哇?

甲 别提了,老太大病了一个多月了!

乙 上了年纪的人可别打哈哈,赶快给瞧一瞧!

甲 对啦,谁说不是呢!那天在某处叫某大夫(此处不限定)给瞧了一瞧,开了一个方子,买了一剂药吃了,出了一身汗,到了第二天……

乙 好了吧?

甲 更重了。

乙 这小子真鬼,好容易有一点活动气儿了,他又跑了。大哥好哇?

甲 大哥枪毙了!

乙 因为什么呀?几时枪毙的呀?

甲 他抢人家来着,前几天毙的。

乙 大嫂子好哇?

甲 大嫂子嫁人啦。

乙 你媳妇我大嫂子好哇?

甲 我们一家子死走逃亡,还就是她……

乙 她好?

甲 她混事了。

乙 孩子们好哇?

甲 孩子们全长疥哪!

乙 (视观众说)这小子为赢几十个铜子,只闹得一家子死走逃亡。我来骗他一下。我说大哥!你家老爷子死了?

甲 啊!

乙 老太太病着哪,大哥枪毙了,大嫂子嫁人了,媳妇混事了,孩子全长疥呢,你没说个“好”字,你赢了。

甲 对啦。

乙 来吧您啊,这儿有一块洋钱,一块铜元票,您瞧好不好?

甲 好好好?

乙 啊,你说了“好”字啦!

甲 被你骗了。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都是相声演员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前夕,我和老公研究出一套家庭卫生打扫方案,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效果很不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都高效高质的完成了方案中的预定计划。在共同战斗的过程中,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想记录下来。下面凡是与动物沾边或极其不雅的称呼,全部是老公送我的昵称。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反抗绰号运动中,无奈,效果甚微。为了方便您的阅读和我的书写,那些昵称请全部与我对号入座。

A:“脏活、累活、重活全都我一个人干,谁让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哇,老公你好伟大,真崇拜你啊!以后等我成了富婆给你买辆高级轿车!”

“少来这糖衣炮弹,不就是哄我多干点活!不过,你什么时候能成富婆啊?我真有些等不及了!”

B:“老公,给我挠挠背,痒!”

老公很敷衍地挠了几下,我大怒,“你就不能使劲点吗?!”

“使劲是可以,但是万一给你挠破了你的血顺着我的指甲流进身体,我岂不得狂犬病?”

C:“狗狗,我发现你最近腰变细了哎!”

我无比地兴奋与欣喜,马上掀起衣服要他仔细观察。

“哦,原来是肚子大了,显得腰细了。”

D:我家有两个储蓄罐,一个狗造型,一个猪造型。都不是我俩的属相,仅仅是配合昵称买来的。硬币放在钱夹里不方便,通常就顺手放储蓄罐里,一年打开一次。那天老公手拿两个储蓄罐很气愤地说:“小狗子娘们,你肚子里撑得听不见响声,我肚子里瘪得听不见响声!”

E:“狗子媳妇,垃圾谁倒?”

“剪刀石头布”

“怎么规定?”

“你输了你去,我输了你去!”

F:我们家有条口头协议——只要在家吃饭,做饭的不刷碗,刷碗的不做饭。但我经常找各种赖皮理由捣乱,譬如:

F1:“娘们,该你刷碗了!”

“凭什么啊?”

“咦?我做的菜呀!”

“是啊,问题是我买的菜啊!”

F2:“小狗子别磨蹭,快去炒菜!”

“我不想炒菜。”

“那你负责刷碗总可以吧?”

“我也不想刷碗。”

“哪有你这样的同志?”

“老公你想想看,油烟熏坏我的脸,洗碗伤了我的手,都要花钱去做护理。你全部包揽岂不省掉一大笔银子?!”

老公想想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再想想那种心痛的感觉,很豪迈地说:“你只负责吃饭吧!”

E:“老公,我今天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

“我慎重地考虑过了,以后我赚了大钱一定让你开的车比我的车要高级许多,要让你特 有面子特象男人!”

“我的狗媳妇好伟大啊!今天发的奖金都在钱包里,你快拿吧!”

记录完这几个片断突然发现局势对我很不利,简直就是一个刁蛮滑头的女人形象。或许两个人的世界就是如此,一物降一物,你也不知道爱着对方什么,任由对方撒娇蛮横永远都不讲道理。最后,我想给这篇小文起个名字——“我们都是相声演员!”,一是自认为口拙舌笨的我竟然在家庭辩论中很有语言天赋;二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需要夫妻二人有说有唱亦真亦假彼此鼓励与配合才能携手走的精彩。一路寂寞,岂不枉费这千年修来的缘!

展开阅读全文

我与相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是因为我与相声有过一段未完成的缘分,也许我大概是某位相声大师的转身来世吧,反正,我与相声的感情很深。

我人生第一次与相声约会据资料可查大约为1987年6月我过百日那天。本来我父母大宴宾客,可我却大哭大闹一直唱反调,搅得宴会天翻地覆,忙得老妈姑们姨们婶婶们一个接一个挨个哄,但却怎哄怎没用,你哄你的我闹我的。突然,电视上出现一个胖老头和一个瘦小伙,叽里呱啦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虽然听不懂,但却使本大少爷转哭为笑,终于使姑们姨们婶婶们还有老妈可以休息一下了。我与相声也从这开始进入恋爱阶段了。

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小学六年级,我家录音机里从来只有马季姜昆侯跃文的声音,邓丽君姜育恒四大天王在我家根本没有踪迹。到了初中,同学朋友之间都听“谢什么峰””陈什么春”的,为了“国际”关系,偶尔我也搞几盘听听,但远没有相声磁带听得多。

用京剧票友的话说,真正懂京剧,光会听不行,还得会唱两嗓子。就像我姥爷,八十了,但人家那戏唱得,嘿,跟二十岁棒小伙似的,字正腔圆,字里行间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咱听相声也不差,初中元旦文艺晚会,跟同学合说一段,那可真是技惊四座。为了晚会,我可练了整一个月,每天早晨起来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东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拿着个塔麻西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一个劲地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那一天将自己的风采完美展现。

进入高中,相声成了我紧张学习之余不可缺少的调剂品。夜里,绷紧的神经还没有松开,难以入睡之时,听上一段相声,哈哈一笑,心情一松,酣然入睡。今年六月,残酷的现实让我深受打击,整日里垂头丧气。一米九的大男子汉常常以泪洗面,心中衰落之极,但当有一天我打开收音机,马三立老爷子的“逗你玩儿”传出时,我这才如梦方醒,命运不在“逗我玩儿”吗?这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只不过是命运对我的一次不经意的捉弄。我犯不着为一次挫折而消沉。马老爷子说的对,命运只是在逗我玩。我很快振作了起来,在父母亲友的第二次期待之下,踏进了那个我曾经再也不想进入的高中校园。

十九年来,相声一直伴我成长。它是我的开心果,它是我的兴奋剂,它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喜欢你,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次说相声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2月29日,实验小学一(2)班举行了“庆元旦、迎新年”主题晚会。我和同学孙文慧一起说了相声《吹牛》。第一次登台说相声,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开心。

为了这个“第一次”,我们在演出前十天就积极行动起来。我们每天晚上各自写完作业后努力地背诵台词,每天下午下课后在教室里认真排练。

演出当天,我和同伴身着父母帮我们借来的相声马褂在舞台旁边静静等候。随着小主持人报完幕,我们在大家的掌声中登台。我说一句,同伴说一句。台下的小观众乐得呵呵直笑,不时鼓掌。我也渐渐放松下来。不知不觉,在一片欢笑中,我成功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相声演出。

下台后,我仍然兴奋不已。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声兄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两个说“相声”的兄弟,为什么叫它们“相声”兄弟呢?因为它们非常逗笑,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其实它们是两条可爱的小金鱼。一条长得红彤彤的,一条长得黑乎乎的。长得红的叫帅帅,因为它有一身鲜红的鱼身,帅气的鱼尾,拉风的鱼头;长得黑的叫酷酷,因为黑色表示冷酷,霸气无比。

每当我在星期六时,我都会加快写作业的脚步,连忙拿起笔跑的阳台去写,作业有时多得永远写不完,有时一下就写完了。每次我写作业时,它们两个小家伙就时不时地对我吐出几个小泡泡,仿佛在炫耀自己的自由自在。这下,我气坏了。唉——我还是化怒气为动力加快速度写作业吧!谁让作业是我的呀!

有时,它们还会表演节目呢!每当客人来了,爸爸都会把这两个小家伙放到客厅,让客人们也看看这两个小家伙的双鱼表演,它们表演的可好呢,一定和舞台上的明星势均力敌吧。在水里,你翻一个跟头,我翻一个跟头,你跳一下,我跳一下!和《西游记》中的一集“真假孙悟空”一样。表演结束了,客人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我也恋恋不舍地鼓了鼓掌。唉——真想再看一回呀!

这两个小家伙既是大胃王还是亲兄弟。每次我喂它们两个的时候,它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抢食物吃,但抢过了对方还是让对方一半,真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兄弟!还有时,它们一天就能吃十几只鱼饵呢!有时,半只蚯蚓就饱了。经常这样不是要给它们养成挑肥拣瘦的毛病了吗?

这对“相声”兄弟是我最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中学生童年趣事的相声_事件作文2600字

全文共 2188 字

+ 加入清单

乙: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甲:(漫漫出场)怎么说话呢?

乙:我向大家问好呀!

甲:有你这么问的吗?

乙:那怎么问?

甲:笨,非常时期得有非常的问法.

乙:现在是什么非常时期?

甲:家禽流感呀!

乙:哦!禽流感蔓延而且还会传染给人.

甲:哎!

乙:那你说该怎么问?

甲:“朋友们你吃鸡蛋了吗?”

乙:像话吗?

甲:你看看,经我这么一问,观众朋友们缺乏蛋白质的小黄脸上都露出了蛋白的颜色.

乙:你跑这拨鸡蛋来了.

甲:老朋友对不起刚才是我跟你开了个玩笑!

乙:老朋友?对不起,不认识.

甲:你不就是鸡瘟吗,你还没死呢?

乙:(生气)呸!!怎么说话呢?不知道现在禽流感蔓延吗.你是谁呀?

甲:见了女孩爱流口水的后遗症还没有好,想一想,穿开裆裤一块长大的.

乙:对不起,不认识.

甲:咱们还一起比赛过撒尿,你尿不过我还问你妈….

乙:(忙甲嘴)别说了,瘦皮猴.

甲:你认出我来了?

乙:我挺到现在就是想再见你一面.

甲:听听.铁哥们就是不一样,瞧,我俩感情多深.

乙:谁跟你是铁哥们.那叫同伙.

甲:反正都是一起的,我不计较.

乙:谁跟你是一起的童年时你给我流下的精神创伤现在还痛着呢!

甲:都那么长时间了我早忘了.

乙:我忘不了,因为每次挨打的是我,正好今天我找你算算帐.甲:鸡瘟就是鸡瘟,小肚鸡肠.

乙:四五岁时哭沙堆.

甲:我记起来了,那天天气不错.

乙:我们家正在盖房子.

甲:门口有一堆沙子.

乙:象个坟堆.

甲:你说人死了要哭.

乙:我二爷去世家里人都这样.

甲:你让我哭一次我家里人.

乙:所以你就哭了一次能吃两碗饭的你奶奶.甲:对,找了三根棍当哭丧棒.

乙:然后咱俩就奶奶,,奶奶的哭.(甲乙同时就哭出声)奶奶.

甲:还记得吗?正好被我哥发现踢了一脚我的屁股.

乙:他还说了一句.

甲:“奶奶还没死呢!”.

乙:你奶奶这时也过来了.

甲:吓的我只往你背后钻.

乙:可你奶奶满脸笑容的.说了一句.

甲:别打他,这都看不出来吗,他们在哭鸡瘟奶奶.

乙:你哥告诉了我爸,我就挨了一顿打.这都怪你?

甲:别没良心,我还帮你家找了俩百多幅对联呢?

乙:那叫找吗?

甲: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找那么多还能叫什么?

乙:那叫偷,那叫枪.

甲:那你就是帮凶.

乙:可我只要一对,你撕那么多干吗?

甲:我这人厚道就在这里体现.

乙:呸,你厚道了我到挨了一顿打.

甲:不可能我以为你爸会很高兴的跨你有出息呢!乙:同志们不知道啊,他那时特坏.

甲:他家特穷。

乙:我们家过春节门上还没有对联。

甲:你让我帮你找一对。

乙:你就想了个坏注意。

甲:三十晚上别人家刚贴上的门神和对联都让我俩给拨了。

乙:我们那条街无一家幸免。

甲:那真是爽快。

乙:可我被打的伸不开腿。

甲:那可不能怪我,谁叫你爸向邻居们告发我们。

乙:小学时“蛤蟆事件”你可对不起我。

甲:你也欠我点什么。

乙:记得离家不远有条河。

甲:河里鱼少蛤蟆多。

乙:上学那天的中午你叫我去捉鱼。

甲:可捉不到鱼能抓住蛤蟆。

乙:抓着八只大蛤蟆就去上课.

甲:桌子里放不下.

乙:扔了也怪可惜的.

甲:他坐最后一排那儿有个水桶.

乙:他让我把八只大蛤蟆放进有水的桶里.

甲:那节正好是语文.

乙:讲的正好是井底只蛙.

甲:课上一半就上不下去了.

乙:那八只大蛤蟆也随老师朗读了起来.

甲:(学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井底之蛙.

乙:(学蛤蟆)哇!!!

甲:“这只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乙:哇!!!!

甲:“什么声音?”

乙:哇!!!!

甲:“好象是几只蛤蟆?”

乙:哇!!!

甲:老师终于生气的讲不下去了.

乙:也开始询问蛤蟆的来由了.

甲:你被老师光荣的叫出了课堂.

乙:你也在我的推荐下进了老师的房.

甲:欣好我说那是你的就在你身旁.

乙:所以我被无情的打了脸庞.

甲:有好几天同学们都叫你为蛤蟆王.

乙:(害羞)也从后面挑到了小丽的身旁.

甲: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模样.

乙:现在却是我的新娘(害羞).

甲:那不可能.

乙:这的确是真的.

甲:她忘了你烧她头发的事了?

乙:怎么会,就是从那时她才对我有点印象.

甲:看来我的主意不全坏,无意中当了红娘.

乙:还红娘呢?我差点没被我爸打死.

甲:挨打找个老婆值得.

乙:现在想起来你那主意可真是坏.

甲:怎么个坏?

乙:你说你爸那火烧猪头上的毛.

甲:滋滋的特好听.

乙:没有猪头你找了个人头.

甲:小丽的头发多而长,好烧!

乙:你不敢烧还说你的技术不如你爸.

甲:你好强拿起火柴就烧小丽的头发.

乙:(哭)只见一道白烟.

甲:还有滋滋声.

乙:(哭)长发女孩变成了短发.

甲:你也是即写检查又挨打.

乙:从那之后我们很少说话.

甲:不久我也要随父亲去外地了.

乙:那天我哭了.

甲:那是伤心.

乙:不,那时高兴.

甲:我临走时你不是说下次见面美死你吗?

乙:因为我想单独摸索怎样也让你挨顿打.

甲:还记的你送我的东西吗?

乙:是一包金丝猴奶糖.

甲:到了外地有了新的伙伴.

乙:他们对你不错吧?

甲:(哭)起初不错可后来打我.

乙:为啥?

甲:(哭)还不是你送我的那包奶糖.

乙:意外吧!!!(高兴)

甲:刚到那边他们对我很好.

乙:那是不知道你的真面目.

甲:(哭)我一高兴就拿出你送我的那包奶糖.

乙:(急切)他们吃了吗?

甲:应该是他们看了吗.那有什么糖,全是糖纸包着纸团.

乙:上面还写着什么?

甲:(哭)你是个大坏蛋,你是个小人之类骂人的话.

乙:那可是我心底的呼唤呀!

甲:我却被他们打的只叫唤.

乙:(哭出声)报应呀,这个世界还是很公平.

甲:我就想不通,那么多的糖你一个人能吃的完吗?

乙:废话,两个人.

甲:还有谁呀?乙:小丽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