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神奇女侠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神奇女侠问题。

分享

浏览

3296

作文

10

女性超级英雄影片《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华纳DC寄予众望的电影《神奇女侠》取得了开门红,成为了烂番茄网站官方认证的DC首部新鲜好电影,其新鲜度高达97%,并且好评度还在持续增长,华纳官方同时发布了一张女侠的湿滑香肩海报以示庆祝。

但是好事多磨,黎巴嫩官方政府日前正式下令封杀这部女英雄电影。据悉,禁映原因在于影片女主角盖尔加朵身上的以色列血统。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积怨很深,而“神奇女侠”盖尔加朵不仅曾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过两年,2014年还通过FAcebook公开称赞以色列军队,支持其加沙地带的军事策略。

虽然华纳还未正式回应,但黎巴嫩原计划只有15家影院上映,不会对本品海外票房造成太大影响,之前欧美分析机构预测影片首映票房高达1.75亿美元。这对本片一般的预算来讲可以说非常强悍,这和这部女权主义(褒义词,女导演以及大量女性摄制组)电影一样令人钦佩。

另外,烂番茄网站官方高度评价本片,称盖尔加朵演技惊人,影片包括大量超级英雄元素,以及最关键的幽默风趣,这部只是一部很棒的超级英雄,还是一部很棒的电影。《神奇女侠》烂番茄好评度已经超越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烂番茄好评度94%,成为DC最棒的电影,之前的《超人:钢铁之躯》为55%,《蝙蝠侠大战超人》为28%,《自杀小队》为25%。

此外,华纳官方还公布了新的“好评”预告片,其中包括一些新画面,女侠将与英国男友史蒂夫崔弗共同对抗一战德国以及幕后黑手战神阿瑞斯,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并没有漫威那样设置套路片尾彩蛋。

展开阅读全文

女性超级英雄影片《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喜欢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的《300》、《守望者》(Watchmen)、《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喜欢他的画面风格,喜欢那暗沉的色调、略严肃沉重的故事基调、万分凌厉充满力量的动作风格,那你也一定会喜欢《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相反如果你厌恶上述的一切,又只能接受漫威的总是带点轻松幽默的风格,那么你也会一如既往地厌恶它,而我是前者。

扎克·施奈德向来不受影评人待见,这次的蝙超大战也是同样的命 运。似乎批评扎导也成了电影圈的政治正确,但至少我看来这部电影并不存在那么多不堪的问题,这次作业他还算是完成的不错。有人说如果不是漫画粉,路人观众 对片中出现的一些角色和梗会觉得很突兀和没感觉。我不算是十足的漫画铁粉,略知一二,并没感到什么理解障碍。就算是路人,心中多了几个问号,并不会对观影体验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这只是DC电影宇宙的开篇,路人也可以从系列的后续中找到答案,相比一次公布答案更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事实还得看真路人的反馈。

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饰演的蝙蝠侠与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饰演的那版蝙蝠侠完全不同,50多岁的中年布鲁斯·韦恩,这版更接近原著,还原度更高。有点期待编导俱佳的本能够导演新版蝙蝠侠,让这个系列重上一个高峰。顺便说一句,那些电影上映前一直嘲笑这只蝙蝠有点胖的家伙们在看了43岁的本演的50多岁的老蝙蝠那浑身上下锻造的清晰分明的肌肉线条后,现在的脸是不是有点僵?现实中的你到了这个岁数,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脚尖了吧?哦,是现在就看不见了吧?

除了蝙蝠之外,超人还是一贯的大义凛然,虽然我觉得亨利·卡维尔(Henry Cavill)饰演的超人不错,但有时倒也是真的很怀念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饰演的那个阳光、幽默的超人呢!而看完后意外的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神奇女侠,实在是太帅、太美。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出场时都有自己的主题配乐,她的配乐也是最华丽、最燃的,配合动作场面完全盖过了两位主角的风头,瞬间提升了对她的独立电影的期待值。

片中有处相关彩蛋还是比较重要的,与今后续篇的正义联盟直接相关,是引子,里面涉及了闪电侠(The Flash)、钢骨(Cyborg)、海王(Aquaman),他们也是正义联盟的主要成员。这也算不上剧透,对于不熟悉这些角色的路人观众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反而会对提升观感有所帮助,不至于木木的、不知所以地看过这一场戏。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90年代,曾推出过漫威大战DC的漫画。其中,神奇女侠被认定为有资格可以拿起雷神之锤的超级女英雄。雷神之锤是雷神的武器,可承载魔法咒语和容纳超大能量的神器。神奇女侠能够拿起雷神之锤,可不是因为法术或其他,而是实实在在凭借实力拿起,因此她也是第一位被正史故事所承认的雷神之锤女性持有者。

神奇女侠实力如此雄厚,据说作者创造她就是为了改变以男性超级英雄为主的垄断局面。神奇女侠诞生后效果显著。二战期间,神奇女侠的故事曾激励不少美国女性勇敢响应号召参军入伍。

神奇女侠除了拥有神之血统外,武器装备同样亮眼。比如能够挡子弹的手镯、套出真相的真实套索、羽翼神履、火神之剑、变形盘、魔法盔甲等等,甚至还有一个可以抵御魔法的耳环。其中,取材于宙斯之盾的神奇女侠手镯,威力和美国队长的盾牌一样,能够抵挡一切冲击。

戴安娜·普林斯生活在亚马逊天堂岛,岛上只有女性,作为众神之王宙斯与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母亲和姨母安提俄珀的悉心呵护。直到有一天,一架战机坠入天堂岛附近海域,戴安娜的平静生活由此被打破。戴安娜将坠海的飞行员史蒂夫救起,但其母亲对这位普通男人的世界没有一点兴趣。史蒂夫强调自己的目标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戴安娜则认为这场人类的浩劫或许是战神阿瑞斯捣的鬼,于是决定与史蒂夫一起前往战争前线,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人类战争的威力,并逐渐理解了身为英雄的意义和代价 。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两个半小时的《神奇女侠》首映,有非常非常多的话想说,电影的开端来自蝙超大战,蝙蝠侠寄来的一张照片揭开了神奇女侠(后称戴安娜)的回忆,影片仍然继承dc一贯的阴郁风,且颇有深度的暗喻、讽刺,高水准的原漫还原,对刚接触dceu(dc宇宙)的观众来说并不友好。但抛开这些来看,影片呈现了精湛的演技,华丽的特效,超燃的打斗场面。这对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优秀了。

首先从dc前三部电影被观众诟病的画风说起,《神奇女侠》虽不如蝙超大战那样阴暗,但总体来说肯定不能与漫威电影的活泼跳脱相比。在电影中有少数幽默的对话,不难看出制片人对观众的妥协,我认为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仿佛是一个平日里严肃惯了的法官,突然参加了一场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逗笑了台下所有的听众。从电影的深度来说,dc电影显然还是更烧脑的,晦涩的讽刺,精妙的布局,有一定漫画基础的观众都不一定能懂,因此评价两极严重,不感冒的观众全程吐槽也就不奇怪了。

dc漫画的灵感本就起源于战争,在生灵涂炭的战场,杀戮成了生存法则。成年人也不免幻想,有那么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所向披靡,战胜敌人,捍卫和平,给予自己和家人应有的自由。就这样超人诞生了,蝙蝠侠诞生了,神奇女侠也诞生了。《神奇女侠》故事背景取自于一战,电影中完美的呈现了战斗的残酷,饥饿、死亡与恐惧,戴安娜在得知了外界人类的处境时,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为的是带给他们自由、和平,其初衷并不是为了成为超级英雄。

片中超过半数场景都在影射社会的歧视与人性的丑恶。戴安娜的登场,处处都在表现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不被看好,不准发表意见,甚至不能进入会场,戴安娜的出现便代表了男权社会的终止。片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了种族歧视,肤色问题仿佛分了高低贵贱,小队成员一个个无所作为,毫不夸张来说半成因为他们不是白种人,最后他们跟着男女主角,将生死度之于外,展现了生命的平等。其中还有戴安娜对人类丑恶面的理解,对上层懦弱、不作为的不屑与愤慨。单从深度来说,dc一向没少下功夫。(我只看了一遍,看出来的只有这么多,后续肯定有各路大神对细节的分析)

剧中还有一条良心的感情线,细腻的情感刻画,戴安娜的天真纯洁,史蒂夫的善良忠义在演员富有张力的演技下表现的淋漓精致。最后史蒂夫舍弃生命,一句“我来拯救今天,你去拯救世界”将电影的感情基调推向高潮。这句台词也必然成为电影的亮点,成为多年后超级英雄电影很难逾越的鸿沟。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还在继续往下读,首先是非常感谢,其次非常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神奇女侠》。你需要做的是,耐心看完它兀长的前奏,等着你的便是超燃的动作戏,惹着没有剧透太多,希望你会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Y.首先是加入了“神话”元素。

我小时候非常迷西方神话,大家在读《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的时候,我抱着一本厚封皮的神话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大有一种背课文的架势。时隔多年忘了个干净,只记得众神关系实在太混乱,而当时自己排的渣男第一名貌似是宙斯。

其实,后来看小说也很迷东方神话,但是网上有的资料很少,想去市图书馆找一下,发现并不知道属于什么分类,只得放弃,看了《人间失格》。

E.然后又加入了“战争”元素。

其实我很少看战争片,因为讨厌沉重,最近看的一部还是《钢锯岭》。

战争片里人性的丑恶总是很直白,而我这种一心活在理想主义光芒下的人,是不适合看这种类型的影片的。无论它最后拔得多高,都会让我“聪明的小脑瓜”思考很多人性问题,并感觉糟心。

这部影片不沉重是因为有超级英雄,战争时期大家心里都存了一个超级英雄吧。超级英雄的金刚不坏之身使影片少了不少血腥场面、生离死别。虽然同所有战争片一样让人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但这种渺小更偏向于一种心甘情愿在大树后乘凉的渺小。

如果把《神奇女侠》当作战争片,那就是一部充满希望和光明未来的战争片,而正儿八经的战争片,无论结局如何,过程都让人压抑绝望。因为那是用血肉堆出来的胜利。

S.感情线梳理得也很顺。

不磨磨唧唧让人难受,也不过分浓烈夺去风头。就埋在整部影片的最下面,像是沙拉里的生菜,不出彩却是整盘沙拉的灵魂。

结尾部分男女主那段特写,毫不夸张的说,值得我哭一张纸的量。

对,我也确实没忍住。

S.“爽”度依旧。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片,已经像“特洛伊战争”、“斯达巴勇士”一样满足我对打斗场面的需求了。

前面大部分都是神奇女侠吊打人类,从一个变成一群。有一些神奇女侠很牛逼的场面,比如徒手爬楼,徒身撞楼可以简单总结为“大力出奇迹”。然后她又用高速的移动让同公司的闪电侠显得特别没用(除了帅以外)。

差不多看腻的时候,神话梗又复活让你看超大的破坏场面。

其实也没得打得多辛苦,大概就是等神奇女侠经历过青春期的内心波动后,她想赢一下,那就让她赢吧。

影片的背景很大,主要由于“神奇女侠”是个有着神的血统、听着假的神话故事长大,一心想拯救人类世界的中二少女。但整部影片条理清楚,每个版块的时长分配合理,剧情内容丰富节奏把握到位,算是成功吃下了这个大胖子(背景)。

这部影片其实也算是一部青春励志片,观看“神奇女侠”如何从一个不羁的小女孩变成牛逼哄哄的战士,纯洁的心灵如何受到坏人的玷污,最后在痛苦中想通并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熟悉人类世界的成年人。

我喜欢盖尔、加朵的颜和身材。讲真,能把这几块金属片穿得这么好看也不容易的好吗。一颦一笑、每个小动作、飘逸的长卷发都在试图掰弯我。打斗场面又帅又精彩,值回IMAX票价。

展开阅读全文

DC漫画改编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神奇女侠》首批评论面世口碑爆棚。虽然距DCEU电影大作《神奇女侠》的上映还有近两周的时间,但是在最近的评论家点映后,社交媒体上已经开始出现《神奇女侠》的首批评论,而且这些评论出奇地一致,好评爆棚。参加点映的评论家均对《神奇女侠》表示出一致称赞,有的甚至称《神奇女侠》为“目前DCEU最好的电影”,“好到让人喜欢该片的每一分钟”。

此外,评论家们还一致称赞主演盖尔·加朵的表现相当契合神奇女侠的形象设定。相信电影评论人士的这些好评能够让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导演相当开心了。而对于观众来说,要想一睹神奇女侠的真正风采,6月2日电影院,不见不散吧!!《神奇女侠》首批评论面世口碑爆棚。虽然距DCEU电影大作《神奇女侠》的上映还有近两周的时间,但是在最近的评论家点映后,社交媒体上已经开始出现《神奇女侠》的首批评论,而且这些评论出奇地一致,好评爆棚。参加点映的评论家均对《神奇女侠》表示出一致称赞,有的甚至称《神奇女侠》为“目前DCEU最好的电影”,“好到让人喜欢该片的每一分钟”。此外,评论家们还一致称赞主演盖尔·加朵的表现相当契合神奇女侠的形象设定。相信电影评论人士的这些好评能够让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导演相当开心了。而对于观众来说,要想一睹神奇女侠的真正风采,6月2日电影院,不见不散吧!!

展开阅读全文

DC漫画改编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之所以被认为是近几年DC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个故事讲的有多么好或动作戏多么精彩,而是因为它终于弥补了之前几部的不足:加入了幽默感和有趣的人物。故事虽然具有超现实性,却因为人物的塑造奠定了强有力的情感基础,最终居然也在笑声过后不乏泪点。当一部娱乐大片做到了真的让观众开心,之后还能感动,基本就成功了。

曾经有人说 “把《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最精彩的部分连放十遍,这可能就是《神奇女侠》会给观众带来的感觉。” 看了之后你就发现,不是这样的。动作戏也好,服饰造型也好,已在超蝙中领教过了,而本片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呈现了出了能打之外的戴安娜究竟经历了哪些成为了今日的神奇女侠。而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和悲伤的。一方面她来到人类社会后像外星人一样的举动引发很多笑点,但另一方面她与男友之间的并肩作战、互相影响的爱情故事又足以令人落泪。

在我看来,《神奇女侠》并非一部动作片或战争片,它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她是一部爱情故事,有着完美的男主角和有点呆呆的美国甜姐,但最终的结局却不像一般爱情喜剧那样俗套,而是让一个女人像重生一样脱胎换骨。从这点上来说,又很像《飘》(Gone with the wind):一个战火中的爱情故事。后来导演证实了我的想法,她说,克里斯派的角色有从《飘》中克拉克盖博的角色获得灵感。

本片其实主要展示的就是神奇女侠的来源,而看过后,我们知道,戴安娜之所以成为神奇女侠,并不只是自身实力所致。克里斯派饰演的史蒂夫·特雷弗(Steve Trevor)这个男友角色才是她真正了解人类、接受人类并决定留下来拯救人类的主要原因。

而史蒂夫对她的适应当然也是逐渐的,一开始还免不了要惯性地调戏和发号施令,但后来戴安娜的言行自然是每次都让他“大跌眼镜”,又对她无可奈何,只得刮目相看,接受“这个女人不一般”的现实,逐渐被她所折服。

在我看来,史蒂夫这个角色是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时间,他就代表着观众,去审视这个来自室外桃园、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有时觉得她很好笑,对她的固执无可奈何,有时又心生敬畏。他原本是被战火已经折磨得心身疲惫,也曾想过要作英雄,却发现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正处于沮丧和放弃之时,这个“外星美女”却重新给了他希望。而对于戴安娜来说,史蒂夫是她见到的第一个人类,并改变了她对人类的看法,让她了解人类原比她想象的复杂。也因为史蒂夫的勇敢与爱,让戴安娜产生了对人类的怜悯和信任,才真正诞生了我们后来看到的正联成员之一:神奇女侠。

在大部分的超级英雄电影里,主角的爱慕对象只是陪衬,而不是塑造了超级英雄的根本原因。而神奇女侠虽然在战火中诞生,却因爱情而升华。我觉得,是史蒂夫成就了今天的神奇女侠,导演将这个男性角色塑造得很饱满又讨人喜欢。这也是为何本片没有也不应该出现其他男性超级英雄来抢镜。史蒂夫这个角色不是配角,是影片的绝对男主角;他不是超级英雄,但绝对是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DC漫画改编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何谓“超人逻辑”?指的是特定英雄所独有的“英雄价值观”,如蝙蝠侠的打击犯罪之道,蜘蛛侠的力量-责任观,它们源于英雄对自己“英雄性”的“高自觉度”。这纵然能包装英雄的人格形象,却也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观众们对英雄们的道德&责任考量的参与性是消极的,因为不容易感同身受,只能以猎奇的眼光欣赏这些“特殊矛盾”。而这些故事往往都局限在各自逻辑的范畴内完成任务,根本思路也是清一色的“打败敌人=解决一切麻烦”。

神奇女侠这部电影则是一个异类:尽管主角拥有“亚马逊的战士公主有责任打败阿瑞斯拯救人类”的观念,但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观众清楚,它实质上是一个错误,她面临的是战争,是一个男主所形容的“mess”,而打败阿瑞斯不可能结束战争的,这是一个无效的“超人逻辑”。当神奇女侠意识到这个现实,发现真正的敌人是创造战争的人性恶本身时,这部电影的核心命题便完全不再具有“英雄特殊性”,也不再局限于“打败敌人,解决麻烦”,而是成为了角色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的矛盾。

这是本片最聪明之处,使电影在话题上立刻进入了可与大量非商业性佳作相比的领域。这里出现的关键情节“主角对人的本性产生了巨大质疑与困惑”,使观众对英雄道德&责任考量的理解与感同身受达到了其他英雄电影所不能及的程度。而此时作为boss出现的阿瑞斯,其功能也已经超越了“需要被消除的麻烦”,而是成为了主角“不得不进行的抉择”的具象化:是否要相信人性善?没有这个boss,神奇女侠也终究要面临抉择。而在其他英雄电影中,没有boss,整个故事就无法成立。这就是阿瑞斯作为boss的高级之处:其存在服务于思想而非情节。

这时铺垫许久的爱情戏码实现了它可能范围内的最大价值:成为了人性善的化身,促成了主角的最终选择。有史以来第一次,爱情元素在超级英雄电影里能够如此有机地和故事内核融合在一起。这个结尾在达成了人物的转变的同时,把爱情这个老套的升华工具使用得如此高效与合理,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几乎是前无古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DCEU电影大作《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2566 字

+ 加入清单

神奇女侠》拍的好,并不让我感到意外,派蒂·杰金斯拍出过《女魔头》这样的佳片,也拍过《谋杀》这样的高质量电视剧,作为DC第一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的导演,她很适合。更别说烂番茄,metacritic评分统统爆表,早在点映前就已经口碑在外。

我没想到的是, 它居然能够做到秉承DCEU前几部风骨的前提下还做得好。

就好像斯嘉丽约翰逊和丽芙泰勒都长得漂亮,但斯嘉丽父母都好看,而丽芙泰勒爹长得丑,所以丽芙泰勒漂亮的难度更高,更值得我们多看两眼。

这样打比方可能有些过分,毕竟扎克施耐德的电影不是没有优点。但在《钢铁之躯》《蝙蝠侠》《自杀小队》接连口碑扑街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守住风格基调,没有去模仿漫威,无论是谁的决定,我觉得都需要一定勇气和信心。

我所说扎导打下的风格,并不只是慢镜头,并不只是暗部蓝青色调,并不只是油画质感打光,而是相比于漫威更为严肃,沉重的氛围,和始终如一的主题:对人类本性的探讨。无论是两部DC还是美少女特工队,守望者,这是扎导永远在讲述的,也是他赋予给DCEU的独特调性,他将超级英雄的形象比作神明,《钢铁之躯》探讨神明对人类社会的必要性,《蝙蝠侠大战超人》则是人对神明的崇拜与恐惧,若只将眼光局限在视觉特色,你便是小看了扎克。

《神奇女侠》继续延展了主题:以神明的纯粹视角审视善恶。并将其放在了战场,这是世界上人性无论好坏的极端面展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场合, 人类究竟是自私好战的?还是美好向善的? 最后戴安娜给出了解答:人是多面的,你无法去判断什么,只能选择相信什么。台词伴随着神奇女侠从地面上跃起变得具有力量,这份力量使观众内心被点燃,使其热泪盈眶,是DC电影从未具有却一直渴望的。

在此前,DC电影的所谓“深度”似乎总是与它的其它内容相斥,但《神奇女侠》将主题与人物成长完美融合在一起。人性善恶不再是一个空中阁楼般的装饰,它的复杂是迫使戴安娜进人类社会的动机,它的本质是戴安娜所追寻的真相。而在戴安娜了解人类的那刻,也是代表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不过戴安娜对“大爱”的追求与信念,显得略有些高大全,这样主旋律般的人物容易令人觉得虚假。于是编剧将她化为了一个青少年式的性格,冲动鲁莽,天真又富有同情心,对世界了解单纯所以有着理想化的信念。并设计了许多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笑料,将神奇女侠本来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亲切可爱,也很好的解释了她的行为动机,谁中二的时候不总幻想着拯救世界呢?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说戴安娜是圣母,我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神奇女侠》对主题的利用还不仅于此,借助主题,电影完美的解决了个人英雄主义故事的一个老问题:依靠所爱之人的死伤让主角小宇宙爆发战胜反派。所以星际穿越虽感人还是被嘲“靠爱改变物理”,但女侠并不单纯是这样,史蒂夫的牺牲一方面让她愤怒悲伤到极致,一方面将摇摆不定中的她推向选择相信人类好的那边,这让她最后的爆发和立场更加可信。仅此一细节,便可看出编剧对人物塑造的用心。

不过就像我上面说的,女侠的主题是从扎克施耐德继承而来,那为何相比《神奇女侠》而言他的两部电影说服力和观赏性却差了那么多?难道MOS和BVS的主题不高明吗?并不,可在我看来,一是扎克施耐德叙事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华纳过于急躁的策略。 三部DC电影下来,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便是:功利十足的消费漫画角色,急于求成的胡塞海填。眼见漫威续集都好几部了钱数到手软,于是如同赶鸭子上架把角色一个个匆忙丢到银幕前,好赶紧凑一个正义联盟,也不管出现的是否够合理。一部片直接从出场演到超级英雄的后职业危机,或者人物多的干脆像说书人一样对着观众一个个介绍过去。

到了《神奇女侠》,DCEU总算第一次,开始能够像漫威一样静下心来讲一个英雄的起源故事了。从戴安娜的身世,到初入人类社会的陌生,到与史蒂文感情的渐进,最后对人类态度的认知变化,完整呈现了一个异族英雄的成长史诗。 而导演的女性身份更使得她能把握情感中最打动人的部分,决战前夜的小镇舞会,笔墨不算多,但派蒂精准的选了几个能够击中人心底柔软的东西:弹钢琴的演唱者,飘下的雪花,伴随轻柔音乐的舞蹈,几个符号化的元素迅速的烘托出气氛,观众很快便感受到故事所传达出那份哀伤又美好的情绪。

更别提最后那一串闪回剪辑,在轰鸣中说出无声的我爱你,说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这是女性才能想到的Romance情结,太扎心。包括我在内多少人在此被虐哭。

《神奇女侠》具有着超级英雄电影前所未有充沛情感,把故事讲出了DCEU前所未有的水平,更讲出了MCU永远也达不到的水平。

与其说流水线,同质化,模板情节,倒不如说漫威电影“不敢冒险”。仔细观察MCU的电影便会发现很多共同点:角色多,场景多,切换快,节奏非常符合三一律。主题基本不会去涉及什么大道理,如果涉及了就一笔带过。

就像一把锋利又迅速的斧头,无论动作戏,文戏,耍宝戏,永远是单刀直入的劈进去又爽快利落的抽出来。铺陈?渲染?余韵?这些词汇不属于漫威。

如果神奇女侠的故事交给MCU会是什么样?看看类似的美国队长便知道了,刚变完身体就赶紧上演了一出追逐戏。而女侠前三分之二都没有什么扛鼎的动作场面,人物存在感全在文戏里,大段和史蒂文谈情说爱的“沉闷”戏份。这种情况绝不会允许出现在漫威电影里。因为对于MCU甚至对于现在迪士尼的所有电影来说,观众的第一观感是最重要的,他们千万不能感到疲累和无聊,至于事后怎么想,反正已经买了票了。

我并不想评判哪种方式更好,至少在商业上已经证明,漫威路线非常正确,它的确做到了保质保量,不会让作品太低于某个下限,作为观众我也觉得看起来很爽。可它永远无法创造出《神奇女侠》这样有着浓烈人文色彩的超英电影。

当然女侠也不是没有缺点,虽然也有好几场非常好看的动作设计,但整体呈现了一种拼凑感,像是不同人设计的镜头用剪辑结合在一起,并不像扎克那样有着统一的调性。估计是导女演对动作场面调度能力不足,于是将很多工作交给了电影的其他人负责吧。以及故事有一点前慢后赶,第三幕反派不够给力,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瑕不掩瑜。

但《神奇女侠》的出现是否代表DC电影终于走上正轨?我对此依旧持观望态度。《神奇女侠》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依托于一战背景让剧本编写占有了一定优势,导演也发挥良好, 到了下一部电影,比如《正义联盟》,谁又知道会不会打回原形?但愿答案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DCEU电影大作《神奇女侠》观后感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神奇女侠点映结束,很出色的电影。超级英雄起源故事其实是比较老套的都能猜到个大概的剧情,但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一点也不俗套。

现在回想漫威的《美国队长1》,真的和《神奇女侠》差得太远。电影的打斗非常非常的出彩,慢动作的展示又不缺力量感,女主盖尔加朵这里的一些镜头确实很美很帅。剧情方面,单线叙事,简洁流畅无硬伤,内容其实很多但不乱。电影背景设定在一战时期,内容上也涉及了一点女权,而且这是一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没什么问题。

神奇女侠在这部里其实是一个傻白甜,最后险些被boss诱导,心中很天真,女侠就是纯粹的追求和平,保卫地球,这注定了观众无法和她站在一个视角看问题看世界(可以说距离很远),更何况她还是个半神,但男主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观众会很不自觉的把自己和男主的视角一致起来,这样就不会让电影缺少代入感。DC和漫威区别还是很大,DC是真的认真严肃的讲超级英雄故事,主打人性,社会和超级英雄的关系,而漫威主打的还是娱乐性和英雄能力展示,所以如果你觉得超级英雄是ridiculous的,只是仅仅一种entertainment,那么你也许不适合DC的电影。

然而,电影也有缺点,首先bgm创新不足,沿用蝙超的女侠专属配乐只不过变奏,没有什么新的让人印象深的音乐,其次,电影前面铺垫稍长,不过幸好及时的用动作戏弥补了。

有人批评女侠电影的点在于女侠过于“圣母”的性格,个人认为这个角度很没有必要。事实上,网络上对“圣母”一词已经很滥用了,尤其是和“圣母婊”分不清界限。引用一位网友所做的区分:圣母就是看见挨饿的人愿意把自己碗里的分给他,而圣母婊就是要求别人把碗里的分给挨饿的人的人而自己一粒米都不肯贡献出来,所以圣母婊就是只会逼逼道德绑架别人自己啥都不做,而真圣母就是身体力行的自己也在做。

女侠很显然不属于后者,而更像前者。首先,女侠受天堂岛环境的影响,第一次进入人类世界,按剧情理应如此,其次,圣母不是圣母裱,不是贬义词,不认同正常,但应该尊重。女侠更像是傻白甜,涉世未深,纯真可爱,追求纯真的理想的东西,但女侠也在成长,她渐渐的也认识到了很多。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正是因为其独特的甚至理想化的品质,而我们只能站在史蒂夫的角度看待女侠。女侠的傻白甜与成长并存,接受现实又不忘本心,她纯真纯粹的追求值得我们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