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6930

作文

34232

2024青少年道德素质教育电影《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很幸福,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看电影——《向日葵女孩》。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向日葵女孩何平。

她,带着患心脏病的弟弟一起上大学。在食堂吃饭,弟弟吃一个荤菜,而自己就吃八毛的素菜。

她,利用休息时间打扫学院一楼的卫生,这样她一个月可以拿到200元钱。

她,站在教室里听课,她说她怕一坐下就睡着了。

她,最多时曾兼职7份工作,因父亲癫痫后遗症丧失劳动力,妈妈智力残疾,需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她,叫何平,今年20岁,湖南科技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她说:"太阳越大,开得就越灿烂。现在虽然辛苦,但是我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

很感动,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时双眼湿润,不只我一个,还有孩子们。

孩子们看到何平为治父亲和弟弟的病而日夜奔波时,看到何平受到各种歧视时,看到大家帮助何平时,还有她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大家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也一样。

很激动,看到孩子们写的观后感,为他们的文字而骄傲。

让孩子们回家后下一篇观后感,有兴趣的还可以为它配上图。当孩子们的作文收上来时,我看得很仔细,看得很激动。我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收获。

“我喜欢何平,因为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陈益军)

“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李奥博)

“我喜欢何平,因为她是勇敢坚强的女孩,我要向她学习”(肖怡晗)

“我最喜欢的是何平,因为她在那样的环境下有一颗勤奋坚强,不被生活击败的心。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谭琦睿)

“我学到了一定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上学认真听讲,少让妈妈爸爸操心”(尹家祥)

“我知道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勇敢面对”(谭景琳)

“我喜欢何平,因为她很勇敢,遇到困难不放弃”(戴梓涵)

“我生活那么好,却从没考过满分,做作业还很慢,我要像何平一样善良、聪明”(李艺琳)

“我们也要像向日葵一样向着太阳生长”(金子芮)

“我学到了何平坚强、善良的品质”(孙唯凯)

“我非常喜欢何平,我要向她学习”(贺尔康)

“我要向何平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孩子”(魏子焱)

“我也要认真学习,像何平一样,得第一名”(李雨泽)

“我学到怎样关心别人,做有爱心的人”(周家鑫)

“我学到了要乐于助人,长大后努力工作,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莫瑞)

“何平是个好女孩。我要学习她懂事、有责任心的优良品质”(徐子淇)

“我学到了不管生活怎样困难,我们都要有何平的那种精神,懂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陈锦轩)

“她是一个乐观、积极、勇敢的女孩。永远向着太阳生长!”(唐嘉洋)

“我喜欢何平的善良、坚强、乐观向上。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罗涵韵)

“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考上好大学!”(刘沅卓)

......

......

孩子们,让我们迎着太阳成长,感受近在咫尺的幸福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穹顶之下》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26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开始写这个题目的时候,突然回到小学时代刚刚学习中文作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要看一些影片然后写一个观后感来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很久没有写这个文体了。 昨天天气不错,周日午后的天坛公园温暖安静,我带着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一下午,浑身酸痛,之前手机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都是评论和转载,我的朋友圈几乎要为之刷屏了,我有要求自己把周末还给孩子的承诺,所以一直按耐着直到她上床之后才打开手机,我看了45分钟,很感兴趣,但是我实在太累了。 周一刚刚在办公室看完后半段。 静下心来,可以写下一些文字。

写观后感之前,我必须先说说自己关于这篇报道负面评论的感受,最反感的就是,用自己孩子生病的事情煽情,强扯出肿瘤和雾霾关联。首先,肿瘤这个词看官你理解错了,肿瘤这个词不等于癌症!!不是必须死人,必须遗传的!!恶性肿瘤 = 癌症 (不包括白血病)。因此,我个人感受是柴静仅仅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必须接受手术,承担了失去孩子的恐惧这样的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平时我们视而不见或者不太重视的雾霾,也因为她升级做了妈妈而真心开始关注起来。 这仅仅是作为母亲,她进行这场自费调查的动机之一。 我相信这个调查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肯定有,但是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才是最最重要的。 那些说什么柴静私生活带来遗传问题的扯淡评论, 我只能说如果真的看完报道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操,你丫多吸几口雾霾去吧。

我在洛杉矶生活了三年,3年期间,头一年是怀孕生产,后两年等待幼子完成初生后密集注射疫苗的阶段,然后回国。在洛杉矶的3年,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态度的改变。

我在洛杉矶期间,遇到租房和房东之间的矛盾,带着幼子被迫搬出来,当时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成功诉讼并赢得了那场官司,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租房者,去起诉一个美国身份的当地老板,你觉得我胜算有多大??是的,我赢了,要不肯定也不在这里说了,这就是制度下的公平,同时也是我的行动力。虽然我赢得了官司,但是对方没有退还我的押金,我那1900美金永远沉寂在我回国前夕的圣盖博市,但是想不到还有法规来约束,我又在临行前去了州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将法院的结案记录上交,让政府管理部门设置该处房屋的交易禁忌,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不给我钱,这辈子他最好不卖房子,如果他卖房子就必须找到我,给我钱,我才能要求政府撤了这道紧箍咒。

凡事,只要有合理合法公平公开的制度,总归是有路可走的。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没有人因为我是持有签证的留居外国人而歧视我。我也没有到某个政府门口去扯条幅下跪。我需要的就是到法院拿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巧妙取得证据,坚定信心,在开庭前,熟练英语。

这是我在美国3年,通过争取,感受到的最大的权力!

柴静调查中突出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有这个义务,但是你没有权力!”。我没有从政,只在公司中做过,我很有幸在一个制度政策不断完善,并飞速发展的企业。我感受过制度的约束,也感受过制度流程带来的便利。深知一个庞大的系统的运行,必须经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制度来把控和推动。

大到国家的发展,必须最终把眼光落实到“人”这个最基本的字眼上来,这个人,不是特权阶层,而是普通老百姓。是必须依靠每天按时上班才能生活,每月按时缴纳保险才能看病,每月领退休金才能安心的老百姓。

我的办公室恰好租在了中石油的家属院,这个小区比很多买的贵的要死的商品房社区要干净有序的多。我住的小区也是商品房,我们的物业对业主的态度,简直无法跟中石油这个小区相提并论。我们小区开放的停车位远远超过进入的车辆,收取停车费的不负责车辆的管理,只负责收费,并且不主动提供发票。每次我把钱交出去的时候,总觉得我是被剥削的而不是被服务的。

小区旁边几年前盖了变电站,当时居民闹得沸沸扬扬集资上诉,提供500万千伏变电站辐射与疾病的关系,然后最后起诉的小区居民,很多被单位胁迫不得参与,很多为了孩子健康被迫卖房离开,甚至失望移民。眼见这个小区的居民档次不断更替,渐渐沦为租房者和公司的选择而不是居住。在这个不断沦落的过程中,我的孩子从国外回来了,住在这里,变电站建起来了,而且围着变电站又盖了新的回迁房……… 我看着柴静片子里那个炸毁了一个烟囱过几年又盖了个更大的,立刻想起了这段。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改变的成本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能力。

这时候,我又不禁再次想到那些批评柴静的言语。我仔细看了好像不是女人。也许女人更感性,但是我总觉得男人与女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并不是性别和能力,而是生育。这是无法分享的一种天然的延续力。不得不说,很多的污染来自于对权力的争夺,那些权力争夺者,多半的都是男人,虽说每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儿有女有妻子母亲,然后他们争夺的目的中,有多少是为了她们。

在这个空气里都飘着钱的味道的国家,我不相信那些人不知道污染的危害。可是多少人就算是这样,仍然将手伸到资源的前面。

要说看完这个片子,家里有孩子的,没有一丝丝移民离开的念头,我都不信。这种离开,不管看起来多么荣耀,总有一丝逃难的意味。做母亲的人内心最大的念头,就是保护自己的后代能够健康长大。也许我们也能够为雾霾身体力行做些什么,但是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却不愿意奉献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响应号召少开一天车,减少碳排放,保护资源,节约用水。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跟着国家由坏变好,慢慢变老,我们却不愿意让孩子拿整个童年在等待国家治理雾霾的遥遥无期中,艰难成长。 每一次的雾霾来临,我看着18楼的外面低空中一层灰蒙蒙,我都不愿意送孩子出家门。 好多次我看了手机指数说雾霾300多,老公居然说空气挺清新。 我不止一次的想过为什么男人无法身体力行的去感受别人呢?那是他的孩子呀。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不是他的错,我也不知道该怪谁。

我想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拐点了,这个点的撬动者很有可能就是柴静的这个《穹顶之下》。同样作为的母亲,我只为她能够用这样的方式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叫好。一个看似弱小的女生,能够用这样强大的方式,用这样沉着冷静的做法,用这样长的时间暗自努力,用这样的爆发力启动公众市场,带给政府有理有据的压力,除了佩服,我还选择毫无理由的赞同和行动。

每一种巨大的改变,都不是短期内发生的。每一个做妈妈的,最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自己的能力给宝宝做出榜样来。如果你希望他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你就必须面对危险的时候选择勇敢。

如果你希望他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你就必须顶住压力站出来,做自己。

希望国家不要让我们等太久,希望移民的朋友们能够回来。希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越久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张国荣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

全文共 10973 字

+ 加入清单

观后感是指看完一部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之后的感受。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霸王别姬观后感【篇一】

人各有命(周六说的It’s written)。段小楼豪气+优柔寡断像极了项羽,可惜过了江东就一假霸王;一句不疯魔不成活成全蝶衣也成全哥哥,他的世界里有二主,一为段小楼一为戏。菊仙那是八大胡同的主儿,见惯了各色人物,事轻事重见人说话,对欲望之下有单纯的愿望。

命这玩意儿大概就指本身和环境,各自好好的人,偏偏遇上对面这冤家。如果小楼没遇上菊仙,血都往脑门儿冲的时候,会不会成全一真霸王?万丈红尘没有如果只有可是,就算没有菊仙,也会有凤仙梅仙……假的也真不了。

跪在众人面前的霸王,越说越得意,真跟唱戏似的,把蝶衣最后的底线都给拱出去,转眼就忘记众目睽睽之下刚才有谁不顾天地只为给他勾脸。一个霸王的形象在两个女人心里灰飞烟灭。女人的悲剧只和自己有关,她们看似如履薄冰,实则坚强无比,扛得住奸污,扛得住动荡只是扛不住心里那个男人跪下来扛不住那个男人说不爱,霸王不杀虞姬,虞姬因他而亡。

菊仙就是一妓女那也是侠妓,估计跟王翠翘这等一个脾气。(王翠翘:明朝一名妓,其事迹大概是头牌靓姐人人爱却敢爱敢恨的跟了一海盗,后来被利用至海盗死,王翠翘投海。此故事在国内流传不广但盛传于东南亚,后为越南名著,书名《金云翘》大概相当于越南红楼梦那境界。)智慧和勇敢,善良没有无能。光脚走到小楼的后台,拿剑送往袁四爷府上,这女人好生厉害,八大胡同里故事看得多人世看得淡只是心中还有些希望。所以揪住一敢出头的当了自己的霸王,为免垓下之境处处提醒,此女非虞姬,实则王翠翘!

菊仙的市侩和勇气直直来直直去,最多也就为了个段小楼,未曾害过他人。那女人气场强看得天,老鸨对她且有三分怕,照说这样的女子掌握自己的命运,到头来是遇人不淑还是人命抵不过国运?段小楼在街头演那出霸王卸甲她还能出一声喝住,段的一句“不爱”直接将其变为弃妇。好不容易从了良,希望总像肥皂泡。崔莺莺,杜十娘这些弃妇们抵了天门也不过抱箱珠宝跳河,木有想过如何的不放,话说这些人精并非没有这等智商,好似后来张爱玲聪明面容糊涂心肠直叫人揪心。大概是看得多想太多也就茫然,于是连歇斯底里都没有,菊仙就挂死了。

程蝶衣自打那句“奴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就得了颗女人心,虽然身得俏丽精致可生理上还是个男人,所以他跟那世道互相别扭。大概他有忧郁人格,所以对段小楼和京剧才有那样的依赖感,比爱自己更多的爱对方,大概他也有强迫人格,所以才那样强烈的需要安全感,希望一切保持原状。本大人很八卦的假设他的星座,执着如金牛,完美主义如处女,强大的小宇宙造出个脱离现实社会的乌托邦如双鱼……好纠结的人格。

其实他人格压根就未成年,所以菊仙还是实实的抱了他,所以他歇斯底里之后菊仙也未怪罪,像母亲对儿子。菊仙先他而走,因为菊仙心里只有个段小楼,虞姬自有虞姬的死法。相同的是,每颗女人心都选择了自己最美的样子永远死去。

这等的人格,再是良辰美景都会一说成空。众人叹:奈何天!

还有一人要提,就是那戏班的老爷子。虽说人前是下九流,自家关上门,那是条款规矩不得半点儿虚假,自有自己的尊严,拿他一句话说,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若女子不死在一男子身上不成全为一女子?看林徽因何如?或者说,若女子不死在一男子身上或不让一男子死在身上不成全为一女子?

霸王别姬观后感【篇二】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导演的一部经典影片

故事开始与一个动荡的年代里。老北京城里很是热闹,一女子怀抱一个蒙面的小孩子闯过人群,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妓女,她用刀把孩子畸形的小指头砍掉了后送去戏班

在戏班里,小豆子遇到了大师兄小石头。关师傅每天严格地训练着戏班里的孩子们。一次,小石头放小豆子和小癞子出去,被师傅发现后,全体孩子受罚,小石头被打得头破血流。小豆子回来要替师哥受罚,引来师傅的痛打。小癞子因心里害怕上吊死了。从此小豆子和小石头形影不离。他们在太监府第一次合演了《霸王别姬》并一举成名。自此,在小豆子的眼中,自己就是虞姬,小石头就是霸王。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抱回了弃婴小四。成年后的小石头和小豆子(段小楼和程蝶衣)成了名角,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

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后。段小楼认识了妓女菊仙,并要娶她。这深深地刺伤了程蝶衣。程蝶衣从专门“捧角”的权势人物袁四爷那里得到早年在太监府见过、并许诺送给小楼的古剑,送到小楼面前,宣布从此不再与他合作。在一次演出中,由于有人散发抗日传单,引起日本宪兵的搜捕,菊仙突然跑来告诉程蝶衣小楼被宪兵抓走的消息。为救出小楼,菊仙答应离开小楼;蝶衣也为此为日军演出。蝶衣见到被释放的小楼,却遭到小楼的耳光。菊仙仍和小楼结婚了。由于看到世道不平和与蝶衣的失和,在菊仙的劝说下,小楼决定不唱戏了。几年过去了,蝶衣仍大红大紫,由于孤独无以为寄,渐渐染上了烟瘾。小楼则是终日无所事事

关师傅终于出面,痛斥兄弟失和的过失,兄弟重新走到一起。关师傅在训练孩子们时死去。

抗日战争胜利了,在为国民党伤兵演出中,为保护小楼,菊仙流产,蝶衣被以汉奸罪逮捕。在营救中,小楼、菊仙想尽办法。最终,由于袁四爷说情,法官出人意料地宣布蝶衣无罪开释。菊仙却误以为这是蝶衣早就勾结官府,来戏弄他们,从此对他有切齿之恨。

1949年初,小楼和蝶衣又登上舞台。袁四爷却以“反革命戏霸”的罪名被判死刑。蝶衣戒掉了鸦片。小四一心想取代蝶衣,最终发生了临阵换角的事件。

“文革”开始,小楼在巨大的压力下,同意揭发蝶衣的“罪行”。审讯的人却是小四,他已变成了“革命造反派”。斗争会上,蝶衣看小楼彻底背叛了自己,绝望中说出了菊仙妓女的身世,多年的怨恨一泻而出。在造反派的追问下,小楼说他不爱菊仙。菊仙彻底失望后上吊自杀。小四如愿以偿的用上了蝶衣扮虞姬的头饰,不想被门口已来了扫“四旧”的红卫兵抓走。

“文革”结束后,两位京剧老人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中,演出他们多年前演过的《霸王别姬》。当演到虞姬从霸王的剑鞘中拔剑自刎时,拔出的却是真剑,霸王惊恐地转过身来,虞姬倒地而逝。

整部影片看完后倒不觉得像朋友说的那样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影片。我认为:尽管他涉及两个男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但始终是以“戏”这个字发展开来的。表现了程蝶衣对艺术执着的习惯。

1.程蝶衣与菊仙关系的线索

电影一开始以倒叙的手法,在空荡荡的戏剧院里,两人准备排练《霸王别姬》这个片段看似简单却暗示出段小楼最后的孤单与空虚。接着出现的程蝶衣母亲送他去戏班唱戏一幕才是本剧真正的开始,程蝶衣的母亲是妓女,之后出现的菊仙也是妓女。菊仙并把他紧紧搂在怀里,程蝶衣曾对母亲说过:“娘,手冷,水都冻冰了。”这句话也在他毒瘾发作的时候对菊仙说过,不能不说这是导演巧妙的安排,通过这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面对童年时母亲将其手指斩断时,所造成的伤痛和阴影至今挥之不去。蝶衣恨自己的母亲,这样我们不难明白蝶衣为什么那么不喜欢菊仙了。他只是自然的把这种恨投向了身为妓女的菊仙。又加之菊仙破坏了他和小楼之间的感情,使这个三角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爱恨交错,让人难以言语。

2.程蝶衣逐渐女性化的线索

关于程蝶衣逐渐女性化的线索,我认为剧中有四处线索值得我们注意:1.母亲是妓女从小生活在妓院里,在影片中童年初入戏班的小豆子头上扎着两个红色的小辫子,不难看出他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最后又被母亲抛弃,无依无靠,没有了安全感。2.童年时被母亲剁下多余的第六指。3.唱错《思凡》被老师打,被师哥用烟杆捣破喉咙。4.最后被张公公凌辱。这四点线索使程蝶衣的心灵世界收到了扭曲,渐渐的把自己定位在女性的范畴之内,他内心的孤单无人能懂,他希望有个坚实的依靠.

3.程蝶衣与段小楼关系发展的线索

两人相遇在戏班,1.戏班里的线索,在初入戏班时就与师哥小石头(段小楼)有了几次感情上的交流。首先,进入戏班的第一天晚上小豆子(程蝶衣)受人欺负,小石头出面帮他,还给他盖被子。小豆子拔筋,小石头帮他偷懒,踢走砖块,,被老师发现,最后受罚大雪天在外面顶砖,夜深回到屋里,小豆子帮他无焐热身子,也可以说这是他们俩第一次情迷接触。小豆子不堪老师打骂和人格的侮辱,最后逃跑,小石头放了他。最后看戏有感又回到戏班受罚。最后在戏院经历那爷选人的时候,被选中与师哥一起去黄公公处演出,一举成名。幼年学戏与师哥小石头的经历,促使小豆子渐渐的依靠上了师哥小石头。一直后来混淆了舞台与生活的关系。2.成名后段小楼(小石头)喜欢上了妓院女子菊仙,程蝶衣(小豆子)得知后表露了自己对师哥的爱,但是最终段小楼还只迎娶了菊仙,这使本想和“霸王”唱一辈子戏的程蝶衣(小豆子)感到了失落。最终决定和段小楼分道扬镳。便开始和有势力的袁四爷发生了感情,以保持自己在戏曲界的地位。3.在老师的训斥下两人重归于好,但好景不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矛盾激化,悲剧产生。

在这三点中有个最主要因素那就是“戏”一出“霸王别姬”,现实中霸王的“虞姬”和一个戏曲中霸王的“虞姬”相遇,最终这种矛盾无法化解,私人的占有欲,最终毁了一切的美好。

霸王别姬观后感【篇三】

李碧华名作《霸王别姬》,我没看过原著,只看了电影。之前东鳞西爪地听人讲过这故事,略有了解。又在电视里瞥到几眼片段。一直耿耿于怀。为了表示对这部向往已久的好片子的尊重,破天荒地买了正版影碟。然后在一个冬夜裹着棉被捧着红茶看完。

如一切李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红氍毹上,霸王别姬,刚柔相济,侠骨柔情,怕不迷得多少女子,万劫不复?阿弥陀佛。

看完之后我独自窝在暖热的黑暗里沉迷。思想依然深陷,一波一波巨大冲击剧撼,乍梦乍醒。正是又一次不巧路过高人居处,被那高空坠物,当头砸倒,脑震荡又不知要若干天。但于如此剧烈震撼之中,好色之徒如我仍有余暇将片中男子拿来一个个在脑中过滤,陡然发现,最后剩在心坎上,滴溜溜一颗夜明珠,可不是霸王,也不是蝶衣,而是袁四爷。

——对,就是那个由葛优扮演的有些獐头鼠目一笑露出两颗大门牙的津津垂涎于男旦蝶衣最后遭人民政权镇压的反动戏霸袁世卿,袁四爷。

且莫认为我是穷极生疯一心想着要当反动会道门头子的小老婆。领导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待我细细将四爷的诸般好处,一一道来。

袁四爷首次出场,是在小楼蝶衣一折满堂彩的《别姬》演出之后。那时节霸王虞姬,正是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里双双望定,更不知戏外别有天地。

四爷便在此时闯入这二人世界。亮相先是“一点薄礼”。蝴蝶盒子里白晃晃全套珍珠钻石头面。好。有钱人捧戏子,挥金如土,也是常情。不过见得一份豪奢气魄。正如戏院经理所说:“都说当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赏戏,有这样的手面吗?——没有吧!”

四爷是冲着蝶衣来的。目的很明确,并不遮遮掩掩。但蝶衣眼里没有他。“舍下小坐”的要求,先是小楼的生硬,再是蝶衣的委屈,两次被拒。四爷是经场面的人,这一小场戏里头,自己是个惹厌的反角,当然心明眼亮。当下脱帽躬身,彬彬而退。更无半句废话。他没有当场暴跳,并不奇怪——这点涵养总还是有的,不然也混不到这份儿上。稀罕的是那份从容里头自有一种笃定,拿准了那只蝶,飞不走。并无老谋深算的阴险。只是一种淡然却坚定的自信。或许他相信除了钱,自己亦有其他,值得一个人被掳获。

这一小场中,霸王与戏霸,五七步之争第一次埋下伏笔。

他不焦,不燥,不馁。由此我相信他并不是只知最后到手的一刹肉体之欢,那“皮肤滥淫的蠢物”。他亦懂得享受追求过程中的种种坎坷苦乐,不为人道的细腻感受。

过程就是结局。除了求爱,求欢,于这漫长曲折的人生,四爷当亦比他人获得更多过程中的印象与滋味。

第一回合的照面,四爷是个丰富敏锐,懂得咀嚼生活的男子。是在世道中打过滚来的人,因此学会平淡处之。

四爷不曾使甚卑鄙手段,因此也不曾在二人之间造成裂痕。相信他在追求(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之中,纵是满心渴望,亦保留有所不为的原则。反倒是小楼方面,横里插进来一个菊仙。这才是真真的男欢女爱。蝶衣那“与师哥演一辈子别姬”的鸳鸯畸梦,终于化作云烟。

在小楼与菊仙定亲的时候,蝶衣独自仰躺在椅上。未卸的妆艳丽凄迷,一头长发散落,满目漆黑。是盲目绝望的永不可能的恋。面前是那面曾映照过霸王与虞姬身影的镜子。霸王不再。他已是别人的丈夫。互为形影的日子永不回头。此刻的镜子,代表的是蝶衣空洞的心。

于是四爷再现。镜头里我们看到一根长长的翎子,斜斜伸入镜中。四爷企图进入蝶衣的心。

“这双翎子,是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当真是难得。”——也不知他是在说蝶衣难得还是在说自己这份心难得。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翎子,残酷地叠印片中交缠一世,不得救赎的爱恨,也叠印乱世里屡遭摧折的绝美的京戏艺术。——一时多嘴,跑题了,回来再说四爷。

在四爷的宅中,蝶衣看到那把年少时许下心愿要送与师哥的剑。于他,那剑是关于他的爱人的威严,关于一份自幼固执的信念,关于虞姬对霸王的全部理解与寄托的信物。他要得到它。一个眼神,四爷已知其意。他说:“此剑是张府败落时费了大周折弄到手的。”又说:“你我之间不言钱字。那个字眼实在不雅。”这样张扬的狂傲,却未令人觉得他在市恩。缓而沉的语调,狂得有资格,傲得有资本。——由此亦可见,敢说“那个字眼实在不雅”,必得坐拥若干身家,不然便得是尝过富贵浮云滋味的过来人,否则,不是实在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人我还没见过),便是故作清高,要么就是不知疾苦、更不知死活的狂言。

于是,宝剑赠佳人。

蝶衣是四爷心目中一顾再顾,倾城绝世的佳人难再得。对于蝶衣自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身份颠倒一生,始终就没弄清楚过。对于四爷,蝶衣是男是女,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蝶衣身上,他看到所谓完美的化身。

相信四爷对于蝶衣,欣赏的成分远多于情。情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深陷痴缠,要疯狂,要占有,妒恨煎熬,抵死缠绵。就像蝶衣对小楼。我们可以完全挑不出一个人好在哪里而依旧爱他,也可以相爱一世却依然彼此陌生。情是不需要懂,只需要服从它的安排。但四爷对蝶衣,不是。蝶衣的好处,蝶衣的美,大众看到的,他懂,大众看不到的,他也懂,就连蝶衣自己不知道的,他亦看到。四爷是如此敏感的人。他把蝶衣灵魂里美好的东西,看个通透。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当四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指的绝不仅仅是蝶衣的容貌。根本上,四爷与蝶衣一样,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还有昆曲)这门艺术,他浸淫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正像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京戏实在是心的幻术。而情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遇不可求。所以当四爷与蝶衣,台上台下,两个对京戏几近入魔的戏痴乍一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

所以对四爷来说,蝶衣绝不只是一个美貌的戏子。在蝶衣身上,他看到京戏的化境。那是他一生痴狂的东西。对他来说,蝶衣已是艺术完美的象征。四爷这一生没机会登上红氍毹为他理想中的艺术奉献自己,他必须在俗世名利中打滚,这是无可选择的。但是在蝶衣为戏而痴的灵魂里,他可以看到另一个自己,纯粹的倒影。四爷对蝶衣的爱恋,实际上是有着自恋的成分,和对自身完美的期许。这样狂热的痴迷,已经分不清爱的是艺还是人。但是他对蝶衣的态度,仍是节制的。并未陷入爱之便欲毁之的极端。

事实上蝶衣的性别真的已经不是这一场爱欲的焦点。四爷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他爱蝶衣不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男人,而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人。代表理想中极致境界的人。相信如果蝶衣是一个女子而具有同等高超的艺境,四爷照样会爱上她。又想象,如果四爷真的爱上了某个女子,也必定会比这个女子自己更懂得她的美,她灵魂的本质——除非棋逢对手,被他遇到一个同样敏感至极的女子——不过这概率不大啊。终究这种人不会太多。

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他说,在看蝶衣演出时,有那么两三刻,他有所恍惚,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其实,在这部影片的本义中,蝶衣被赋予的本来就是虞姬的灵魂。为霸王生,为霸王死的从一而终的一颗燃烧的灵魂。四爷看到的,恰正是蝶衣的本相。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小楼两次用以评价蝶衣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当时,一次是在蝶衣发疯似地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一次是在文革中,实行“现代戏大改革”之时,坚持“情境”的蝶衣在讨论会上独排众议反对现代戏(实际上反对的是对京戏的粗糙化和政治化),然后闭门不出。当小楼说“你一辈子就知道唱戏,你也不出来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的时候,门里传来蝶衣幽幽的声音:“虞姬她为什么要死?”——小楼骂出了那句话,愤然离去。

那个时候,我在想,倘若四爷在,他一定会懂得。蝶衣的坚持。对感情的坚持,对艺术的坚持。蝶衣是这样执著于理想的,纯粹的人。他的灵魂就是一股火,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路烧下去不回头,哪怕玉石俱焚。

小楼不懂。小楼与蝶衣并不相同。他是世俗的霸王,期许的是一些物质的,着实的,平凡的幸福。对这个人世,他并不隔膜。他也懂大势所趋,也懂顺应潮流。他是常人。正常,也平常。而蝶衣是疯子。终其一生,蝶衣只生活在自己的心中,只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而四爷,我相信四爷如果在,会懂得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但真正的爱情与真正的艺术,原本就是一种疯魔。蝶衣是做到极致的人。他凭借一种天赋的狂热抵达了感情和艺术的真义。

在外部行动上,四爷或许不会如蝶衣那般绝然。但,他会懂他。他们是一类人。因为过度的敏感和唯美,而经受焚炼。

四爷曾问蝶衣:“你愿作我的红尘知己吗?”——实际上,在这个红尘里(在这部电影中),蝶衣真正的知己,唯四爷一人而已。不论蝶衣答不答应,承不承认,他与四爷都已经是一对孤独的红尘知己。

小楼不是。他始终未曾进入蝶衣的内心世界。他眼中只看到一个过度痴迷于戏、过度痴迷于他的师弟。而蝶衣,是虞姬。为了内心完美的坚持而死的虞姬。小楼是寻常的人。蝶衣与四爷,是两颗熊熊的灵魂。

影片中有个细节令我非常感动(令我感动的细节也太多了,姑且拣一个说):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

这便是艺德和艺魂罢。不问外界风云突变,不问这世上如今是谁主沉浮,也不管有没有人在看。上了舞台,是虞姬便是虞姬,是贵妃便是贵妃,黑暗中,也要坚持演完那场戏。那已经不是演给任何人看,是一场,对艺术的献祭。而四爷,即使看不见,他知道蝶衣在继续。他们对艺术如此敬重,对自己的心如此忠实。片中具有这等艺德与艺魂的,有科班的关老爷子,有蝶衣,有四爷。

当四爷孤独地在黑暗中为蝶衣鼓掌,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出卖身体的戏子与买笑追欢的大爷。那是两颗相通的纯粹的灵魂,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值得惺惺相惜。

当骚乱的众人终于随着四爷的掌声望向黑暗中独舞的蝶衣,灯光复明,掌声四起。那辉煌的一刻。(我在被窝里攥着茶杯把激动不已)。

在国民政府掌权,蝶衣因曾替日本人唱堂会而以汉奸罪受审的时候,四爷又有惊人表现。

先是小楼与那经理拜访四爷,恳求出手相救蝶衣。小楼说救出了蝶衣,他们兄弟俩(忘了是几年)的包银全归四爷。四爷道:“没你的包银,你当我就喂不起这几只鸟了?”——可以想象,时移世易,四爷大约亦没落了。虽然,余威尚在。但这句淡淡的话,并不令人感到负气,亦不似死要面子的强撑。四爷清楚自己的底子和实力,亦懂得在渐进的没落中,如何不失尊严。也是看过了大起大落的人,知道这世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兴衰原是寻常事。所谓“守得贫,耐得富”,淡眉静目之间,便是气度。

四爷当然并非贵族。但骨子里,那一种超脱于蝇营狗苟的世道之上的高绝,不是天生的贵秉,至少是强者,是智者。世路里磨出来的明净。

他仍未忘记多年前那一个“霸王回营见虞姬,到底是该走五步还是走七步?”的回合。于这危急时机,切切地提出。这是四爷于艺术的认真,亦是四爷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份任性与妒忌的心思。要折倒那个男人,折给不在现场的蝶衣看。通部电影,四爷吃醋耍性子,仅此一处,不动声色的流露。

小楼终于屈服。紧跟着是菊仙的精彩加入。痛快泼辣的言语,一字一句无不有背面文章。这一场心理速战,人性抽丝剥茧,层层尽现,好看至极。

在法庭上,面对检察官“程以淫词艳曲,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原文记不大清,意思如此)的指控,四爷从容站起,开言:“方才检察官所说之淫词艳曲,”——静寂片刻,突然用力猛拍栏杆——“实为大谬!”全场被震得无一丝声息。四爷又说:“当晚程所唱者,牡丹亭游园一折,众所周知,乃国学文化中之最精粹。何以在检察官口中,竟成了淫词艳曲了呢?如此污蔑国剧精粹,不知是谁专门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咬文嚼字沉沉道来,竟于法庭之中,赢得满场掌声。

这一场是四爷性格中硬、烈、猛、威的一面,最正面淋漓的一次展示。偏是用了极缓极慢,又极掉书袋的语言。正是龙虎精神,原不必大呼小叫。整部电影中,四爷没干过正事。从朝到晚,捧戏子,讨好,诱惑,调情,直至堕落畸变的肉体欢爱。但于此一场,我们就可想见这个男人若处大事,临大节,该是何等的从容不乱,何等的中流砥柱。是性命交关处,可托以大局的人。

四爷最耀眼的一刻完美地展现。正像昏睡的猛兽,平时看着也不见得怎样,偶一睁眼,便有夺星替日的光华。

跟着的,就是结局了——并非电影的结局。是四爷的结局。

四爷的结局是死。解放后,在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被枪毙。

电影中看不出来四爷都干了些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我们只能听到一些抽象空洞的罪名,类似鱼肉百姓这样的词语,却不知他是怎样个鱼肉法。他最终的定名是“戏霸袁世卿”。在一片“打倒,打倒,打倒……”声中,被宣判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五花大绑,推出去枪毙了。

四爷死得很惨。但在江山易色权力更迭的大时代里,那样的结局,也是寻常。政治历史,翻云覆雨,不问苍生。谁是谁非都不好说,无辜被牺牲,也只能认了。四爷冤枉与否,我们无从得知。但那样的死法必不好受(实际上怎么死也好受不了)。正是众叛亲离,英雄末路。在时代的巨力下,盖世的豪杰也只是芥尘,眼睁睁看着自己,碎为齑粉。

生命的最后一刻,充满唾骂与侮辱。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死去的基本尊严。没有同情的眼光。没有留恋的声音。甚至可以预知自己死后,不会有人为自己掉一滴眼泪。四爷站在高高的台上,瘦长的身子被用力摁低,颈后插着代表耻辱的姓名牌。他的名字,打了血红的叉。作为“人”的资格,已经被取消。最后几分钟的残喘,他不过是一具供人任意折磨轻侮的行尸走肉。

他被迫卑微地低下头去。

死亡只是一刹,并不可怕。但之前这精神上的摧残,令人崩溃。他必须眼看着自己孤独地走向死亡。已经被全世界唾弃。

洪亮的声音宣判了他的死亡。群众撕裂了他的姓名。在一片扭曲的人脸与沸腾的骂声之中,四爷昂然抬首,迈着四方步被押赴刑场。他的戏结束了。

四爷痴爱戏剧的一生,始终与舞台无缘。但生命的最后一幕,他终于能够在台上完成。他以最完美的姿势退出了人生。那是一种王者的步伐。那是漫长的演出里,最终的,绝世的一折。尘埃落定。

人生如戏。最终,四爷不负这戏,戏,不负四爷。

他一生追寻的情境,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完成。

我相信当四爷迈着四方步退出,抬起头见到台下振臂高呼打倒的人群——那一瞬间,他心里对他们,是没有怨恨的。四爷心中,世情已是如此透彻,他当知道,这些人和他一样,在时代里是不能够自主的。他也当知道,这些人未必真的相信他的罪名,也未必真的恨他。他们喊,他们骂,他们打倒他,最终,他们杀了他——也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浮沉乱世,人人都被诅咒。苍茫的——中国,已经没有慈悲。他一定知道。

繁华落尽。功过无言。四爷最后的脸,是一片平静。他从容赴死,不是勇敢,只是看透。

世界既已癫狂。不如,归去吧。

影片将人置于极度混乱和残酷的境遇中。于是在这样灭裂的碾压倾轧中,人性的卑劣被逼出来,人性的高贵也被逼出来。极端的环境像榨汁机,榨出人的鲜血与泪水,让银幕下的我们,闻到生命最深处的血腥和芳香。

四爷终于是归去。他退场的时候,我在心里为他打着属于一个英雄的锣鼓点。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四爷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是这一生纷红骇绿的奢靡,是曾经的罪孽,是京戏昆曲,还是那个电闪雷鸣,于大雨中持了宝剑勾了脸谱与蝶衣对演别姬的夜晚。或许,他什么也没有想。

雨水中,蝶衣溶化了的凄艳妆容。凤眼朱唇,胭脂红泪。定格成四爷心中的永恒。

看到后来文革的戏,小楼在逼迫下屈服,为求自保当众揭发蝶衣。又与菊仙划清界线。我知道那乱世人性,无可厚非。但,我也知道,倘若四爷还活着,倘若四爷遇到相同的境遇,必不如此。

小楼始终是平凡男子。京戏于他,只是谋生的技艺。感情于他,亦只是人间幸福的寄托。因此受到外界巨大的压力,他可以放弃这一切。但是对蝶衣,对四爷,那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不必刻意坚持,已是共生共存。研丹擘石,赤不可灭,坚不可夺。

虽然,在疯狂的社会里,是否忠实于自己的灵魂,一样都没有好下场。小楼随波逐流,蝶衣与四爷坚持追寻,到最后,玉碎,瓦亦不能全。在多少追问与挣扎之后,电影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片荒凉。

这一生,小楼竟不是蝶衣的知己。他只是一个舞台上的霸王。一个渴望寻常茶饭、妻小天年的男子,承受了一段强烈的宿命的感情。他所求的平淡生活,终于被这段感情毁灭。

其实真正的霸王,是四爷。一掷千金的看重。刻骨的了解。相通的灵魂。直至最后末路英雄式的退场。他全部具备了。

我对四爷最后的定义是,他是一个悲哀的霸王。没有被虞姬爱上的霸王。

霸王别姬。这一世,霸王与虞姬在轮回中错过。

片中几个主要人物,小楼,蝶衣,菊仙,性格在开始时都是模糊不定型的。在影片的演进中,他们的个性亦在情节里一点点同步成长起来。随着际遇的跌宕,他们也在不停地变。唯有四爷,从出场便已经是一个完成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这里那里地将这个灵魂展现出来。四爷始终是四爷。是片中一个已经定型的成熟的男子。

葛优的表演,拿捏得恰到好处。低沉的声音,不焦不躁的眼神,台词微妙的顿挫与那高瘦身躯的肢体语言,在在刻画出一个戏剧国度里的霸王——戏霸,袁四爷。于是令我猝不及防,偶然间,心似缱——呀,就这样,轻轻地,爱上他。这个磐石一般的男子。

又有英雄气度。又有儿女情长。又会成功,又会享受成功。又视死如归,又心细似发。又敏于艺术,又透彻,又执著,又懂得所爱的人(不论是男是女)——这样的电影中的男子啊。

倘有霸王,女人当然宁作虞姬——但没有。所以我们只能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不要为谁拔剑抹脖子,细细打算以后的幸福,然后看了电影哭泣,徒羡蝶衣。

——现世中,四爷难寻。

展开阅读全文

《抵抗抵抗》观后感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抵抗 抵抗》描写了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突袭北大营、东北军全线撤退,沈阳市警察局长黄显声拉起抵抗大旗,率众抵抗日军侵略,保护官员、百姓安全转移,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的英勇事迹。

抵抗!抵抗!》向观众展示了令人们为之震撼的一幅历史画面: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突袭北大营,国民党东北军全线撤退将沈阳城拱手让出。面对如此危急时刻,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沈阳市警察局长的黄显声毅然拉起抵抗大旗,下令2000余名警察誓死保卫沈阳城,尽最大力量转移国有资产,保护地方官员和百姓安全转移。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的肉搏战,场面十分惨烈。日军在不抵抗的东北军面前得了手,可是在沈阳警察的抵抗面前却频频受挫。19日夜,一纸共产党关于日军进攻东北真相的宣言书更是震惊了参加抵抗的每一个中国人,共产党员、沈城警察、民众相继站出来,通过不同程度的抵抗给日军造成巨大的压力。于是日军下令,全力剿杀沈阳城内的抵抗分子。炮火轰鸣,黄显声在成功转移国家物资后带队突围,冒着日军猛烈的火力最终成功突围。到锦州后,他将部队改编为“辽宁抗日义勇军”,并先后收编各地抗日武装,共编成二十余路义勇军部队,从此,抗日的烽火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熊熊燃烧……

黄显声,生于1896年12月18日,满族,辽宁省岫岩人。1921年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兵科,翌年毕业后在东北军服役。1930年春得张学良重用,升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警察局长。“九?一八”事变中,他毅然打响了沈阳人民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中最先接受我党领导的高级将领,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扣押在重庆“白公馆”,曾担任“小萝卜头”的老师,1949年11月27日,黄显声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电影制片人滕有为说,拍摄这部电影就是要让民众铭记“九一八”,了解当年中国人是如何浴血奋战抗击外侮的。“一部历史电影就是一本教科书。”沈阳大学学生于坤说,通过电影了解到更为生动的历史,年轻人也更容易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反腐倡廉系列警示教育片《警钟》观后感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只有生命才会创造奇迹。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安全责任,就是生命的保护神!责任让家庭宁静安全、爱意盈盈!责任让工作更有战斗力和竞争力!

从我们踏入化工行业的大门,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我们是天天讲、月月学,年年喊,安全工作规程翻破了一本又一本,安全记录是厚厚一大叠,那么,为什么一出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就是“违章”。我想不会有人对安全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公司劳动纪律有任何怀疑,这些都是鲜血教训的经验凝结,每个人都对这些耳熟能详,但为什么最终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上?究其原因就是怀着侥幸心理,心里头少了安全生产这根弦。

安全,在唇齿的开合之间,是一个很轻易就说出来的词汇,可是它很沉重。这个词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耳边不知重复了几千几万遍,它蕴含在母亲虔诚的祈祷里,父亲期许的盼望中,朋友同事的笑脸上。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生产”决不是一句简单警语。安全生产的本质是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安全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化工安全是对社会和谐的贡献。当我们选择了化工单位,从事这一行业开始,“安全”意识便要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是时时讲、周周学、月月喊;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安全学习记录记了一叠又一叠,然而操作现场的违章还是常有发生,员工们的侥幸心理仍然存在,事故的发生,不在乎那一万次的不可能、未发生,就怕那万分之一的惨痛。所以,我们必须把视安全为天,工作中,严格按照SHE规定操作。

学习生产事故案例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安全所带来的深刻含义。安全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的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多地是对关心你的家人负责;安全又等同于效益,我们更能体会到安全生产带给化工企业的勃勃生机。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请看到事故的危害、平安的可贵。来到蓝星东大这个发展中的企业,作为员工,我更加感到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对自己的安全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实时掌控,那么安全就一定有保证。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基层党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中央以反“四风”为突破口,全力打击各类腐败行为,掀起了反腐败的崭新一页。有资料显示:自2013以来,全国共查处副部级以上干部40余人,其中正国级一人。高调反腐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新举措的强力实施目前已经对贪腐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慑,而腐败分子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反腐氛围也已经在全国基本形成,官员不敢腐的局面也已成为了普遍现实。

尽管人人都痛恨腐败,但人人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都有可能败下阵来。能不能禁得住各种“糖衣炮弹”无孔不入的侵蚀,这的确是对每个执政官员长期的考验,更需要他们的长期坚持。一直以来,我们的党为了防止官员腐败,从制度上、从作风整顿上、从严肃腐败案件的深度查处上屡施重拳,但腐败现象却仍有一颗颗毒瘤屡禁不止、屡查不绝,反之似乎更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制度建设与日新月异的现实境况相比永远是滞后的、是有漏洞的。因此,将腐败现象控制在最小限度需要的是强大的信念做支撑,需要执政者们普遍筑牢非己莫贪的思想藩篱。

从不能腐到不敢腐再到不想腐,言之简单,实践起来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中纪委的廉政警示片无疑在传达着这样一个反腐理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看似寻常的节点礼品赠送入手,从婚丧嫁娶的传统习俗入手,从每一位公职人员的工作作风入手,警示片以近年来查处的作风问题之典型教材娓娓道来,如春风细雨般向世人倡导重拾简朴风俗振兴国家梦想的深刻道理,其良苦用心希望民众能够从思想上理解,从行动上切实转变,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作风效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风建设就如同那涓涓小溪,如同那已经迈出的坚实脚步永远在路上。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内心发生改变,良好的党风政风终究会形成,善良淳朴的民风也终究会回归中华大地,我们的国家也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黄子韬电影《铁道飞虎》观后感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我习惯了按照分数来辨别电影的好坏。慢慢地却忽略了电影最关键的功能之一—给人愉悦感。

我总是不屑于看成龙的电影,因为套路太深。这部在时光网上只有6分的电影,如果是平时,我压根不会花钱买票,只会以一种批判的眼光鄙视一下电影团队的无良。要不是因为等火车无所事事,没有别的选择,我可能不会看《铁道飞虎》,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成龙的电影就像命题作文,找一个主题,切出框架,然后就是填充他固有的套路。流水作业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其电影产量和一贯风格,但也成了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第一次看会觉得好笑新鲜,可连续几次以后,不免让人觉得乏味而缺少诚意。因此我不再碰成龙的任何电影,因为不用看也能知道长啥样。如果是评论别的作品,我会分析导演,但如果是成龙的电影,谁做导演都无所谓,最终的电影标签只有“成龙”。

我想,刚刚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凭借几百部电影的阅历,不可能不懂得新鲜感的重要性。所以,他总是选择最新的演员和最时髦的网络词语加入电影中,哪怕这些梗已经不再好笑,甚至有些冷。最新的《铁道飞虎》中,叫来了几个新晋鲜肉,加入了duang duang 等网络热词,甚至把N年前春晚上一段“土豆哪里去挖”的段子硬塞进去,还有为了房祖名出山而调侃自己长相的梗。从这些方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讨好大众的决心。成龙对于自己电影的定位十分明确,能被普罗大众接受的滑稽,自然不能等同于文艺或者高级的幽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龙确实做到了,而且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我们可以评价电影的好坏,却无法否认成龙的坚持。

一盘吃腻的好菜,如果几年不吃,再拿起来,还是会觉得新鲜,成龙电影也是这样。我常常感叹国产的很多电影连主题和故事本身都讲不明白,更别提逻辑流畅、叙事连贯了。尤其是在看了最近几年的国产烂片之后,我已经对国产电影丧失了信心。可我忘了,我们至少还有成龙。拿《铁道飞虎》来讲,作为成家班看家本领的动作设计自不必说,单纯从故事的起承转合、前后呼应,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上,就可以看出作品的创作功力。更何况,这是一部喜剧片,而且我真的看笑了。

在这个讲求IP的年代,人人都在挖空心思寻找一个好的概念。可是,如果连拍电影的基本功都没练好,就算手握倚天屠龙,又能怎样。

我们应该欣慰,中国电影产业中,存在着包括成龙、周星驰一样的人物,他们存在本身,已经是一种传奇、一个符号、一种品牌。我不能说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好片,但至少,我可以歌颂他们的坚持与水准,我可以相信他们的基本功。

电影千千万万,类型千差万别,我们习惯了趾高气昂地评判他人,用分数定义别人的价值。可在这个评价标准混乱的时代,定义或许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而且我凭什么要靠他人的定义来解剖自己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坚守自己认为对的,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已经是一种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在中国沿海烧杀掳掠,在剿倭战争节节失利的情况下,戚继光组建“戚家军”,与俞大猷将军联合扫平倭患,怒破千钧,实现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荡寇风云》还原的正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电影中展现的台州大捷,是戚继光抗倭历程中比较重要的战役之一。当时明军进至花街,遇倭寇大队人马,戚继光指挥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倭寇5500多人,戚家军死亡20人。然后,挥师北进。

《荡寇风云》虽然是古装题材,却和同为博纳出品的主旋律商业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类似,完成度出人意料,保家卫国的主题很燃,却不过分说教,动作场面很少花架子,而是展示了戚家军如何成为一支拥有不败战绩的“特种部队”,以及戚继光如何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的武术家、军事家。

陈嘉上说,他走遍台州大捷中的9个古战场后,决定选取这段历史进行重现,因为这段历史不仅能够体现出戚家军是一支战术先进、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也能够表现出戚继光是一个善于改革和管理的领导者,更能够表现出他的民族魂。

“打打打”之余,《荡寇风云》对于戚继光的“人格”也做了很多展示。他管理军队的方式体现了这位战神作为优秀管理者的一面。这种“接地气”展示,让历史传说不再虚浮。影片令人惊喜地在努力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裸露上半身的戚家军一边唱着戚家军军歌、一边跑步的瞬间,燃情指数不比《凌云壮志》差。更有趣的是,戚继光怕老婆的属性也得到了展示。这段情节很有爱,也承包了影片的一部分笑点。对此导演强调,这都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观后感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各大影院正在热映由台湾文艺片导演马楚成编导、赵薇、陈坤这一对黄金搭档主演的由一首古诗 词走向银屏的电影《花木兰》。本人看了这部集战争、爱情 、父女情、报国心、忠孝观为一体的战争片兼文艺片。作为一名女观众,总体评价还不错,印象最深之处,如下:

《花木兰》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被妒贤嫉能的她的上级将军抛弃,她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且远。”置身于影院当中,良好的音响效果,制造出非同一般的悲壮和最具感染力的效果,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士气高昂。

马楚成导演的另一个很会煽情的地方便是片子里的一些感人场面,如带血的军牌和花木兰与七王子文泰两人在残酷的战争中,表现出的欲罢不能的真挚的爱和为了爱人可以牺牲个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感人故事。对爱情忠贞,为伴侣甘愿赴死,为了国家的安宁,宁愿牺牲个人的爱情,这不正是素食爱情时代所稀缺的东西吗?赵薇和陈坤的表演,可以说是为他们在电影圈内的地位的提升,又加了一个很重的法码。

和以往的一些大片一样,在这部电影里,也有一些引起“笑场”的台词和镜头。如房祖名扮演的花木兰的同乡小虎的一句“你们两个好孤独”,还有一个副官的一句“人缘也特别好”等造成笑场一片。至于为什么在这样一部多少带些悲壮色彩的电影中会有如此多的笑点?导演马楚成透露说,这都是特意安排的,“因为《花木兰》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太悲了,观众看起来会心里很难受。所以我们特意在前半部分安排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里面。”导演马楚成对此认为,他并不想拍一部雄壮的大片,而是更多地突出反战主题,并且以“情”制胜。这倒也得到了部分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没有刻意把花木兰的形象高大化,而是而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战争的世界,其中花木兰对十几年战争的厌恶感和国家被侵犯又必须奋起扞卫的矛盾心理,都有所表现有所刻画,这些元素恰好是使这部片子更有别于那些只有大制作、大场面的战争题材电影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使得这部电影更具有人情味道和人文关怀,我想这应该是一部比较讨好女性口味的岁末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精选关于《新少林寺》观后感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看少林寺只是看个热闹吧,真正说了什么未必是懂,对于坏人的死是痛快,对于好人的死是痛苦或痛哭,至于渡不渡人,佛不佛的根本不懂,而今看新少林寺感觉完全不一样。

新少林寺很血腥,让人很震撼,想来一是市场需要,可以拉动票房,二来现今的人心麻木,也许需要这样强烈的撞击,至于效果如人饮茶,冷暖自知。

佛法于片中的点点滴滴来体现,当刘德华放下屠刀想出家时,我心中一闪而过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转身为魔,反身为佛。每个人都有佛性,其实人不是学佛,而是醒来而已,从人的梦中醒来,佛性即现。诸多经典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悟的,而人生的大起大落,可以让人顿悟。当方丈说:不要有分别心时,我忽然明白,真的无善恶之分,因为大恶才大善,小善只因小恶。

方丈与成龙的几句对话,让我充满法喜,方丈问:你觉得是金子有用还是一堆烂泥有用?答:我想是金子吧!再问:那给你一粒种子呢?是呀,金子固然比烂泥漂亮实在可用,可是对于莲花的种子来说,只有烂泥才能让它开出洁白庄严的莲花。这就是生活,就是人生,一帆风顺的人未必是幸福圆满的,而一路坎坷的人也未必是苦难的,因为那些坎坷就是烂泥,它们在人的心中培育了洁白的莲花,而莲花让人平静圆满。

刘德华在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仇人,与片头处他却是杀了自己的兄弟相比,他便是从大恶到大善,从魔鬼到天使,到最后他是真正地放下了仇恨,真正的大爱,无上的慈悲。

谢霆锋到最后终于醒悟了,那是刘德华用自己的生命唤醒的他,也许别人都认为太迟了,但只要是能醒,都不为迟,哪怕是死前的一秒钟,“朝闻道,夕可死”,正因为我们都看不透生死,看不懂生死,所以害怕所以恐惧所以会觉得迟了,其实我们的灵魂从来都没死过,而肉体不过是一件穿旧了的衣服,死死生生,便如人换衣而已。

可是我见人死还是会落泪,那也许是因为看透却看不破,而且还有满心的慈悲与伤痛的记忆吧!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学校图书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的小队和朱一铭的小队兴高采烈一起来到了浦东图书馆,准备汲取点“新鲜的养分。”

我们刚走进图书馆,欣喜如狂、满怀期待,于是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堆书,大家抱着书,向图书角走去。屁股刚落地,我们就一字一图地认真阅读,还不时把书中最有趣的地方分享给旁边的同学,正所谓是“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徐悦榕借了一本书,我很想看,徐姝昕也很想看。我想:如果独自一个人看,岂不是显得太自私了?她们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于是我们便坐在一起看。我发现徐悦榕看书的速度真的很快,我就差最后几行字了,她就在旁边轻轻地问:“可以翻页了吗?”“等一下,”我说,“徐姝昕还没看好呢!”我们俩每次都要等徐姝昕看完,她可会拖后腿呢!很快一本看完了,再看一本,不知不觉中我们看了不少的书。

其中我看一本漫画书,叫《马小跳去丹麦》,这是一本科学漫画书,这种书图文相间既能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又不失阅读趣味。这里写满了有关丹麦的常识和科学故事。

我的小伙伴们看书的神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一看到幽默处就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有的看到感动处便热泪盈眶;还有的看到匪故事不禁大叫:“把他抓住!”而我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中小镜头尽收眼底。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本、两本、三本……我们不停地看着书,时间也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了。今天真是一个充实愉快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电视剧《铁梨花》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视剧给人的感觉是整体表演太夸张,剧情有些不切实际,太多地方经不起推敲,中国肥皂剧的特点在剧中暴露无遗,有点把观众当白痴。

凤儿对柳的感情不能让人产生共鸣。首先,前面剧情铺垫太少,直接描述凤儿对柳的痴情,让人很难有同感。相比起倾城之恋、暗算来,这部剧的感情戏太粗糙了。个人感觉最大的问题出在导演,首先是剧情安排衔接不到位,整体表演风格定位不好,如前所述,感觉太夸张。不过这倒是延续了郭靖宇一贯的风格,当年刀锋1937也是这味道。

柳天赐这个演员有点失败,不是他演技问题,而是形象让人难以接受。本可以找个帅点的人来演,在与陈数的对戏中擦出火花。几位姨太太的表演还不错,演出了深宅大院中的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来说说数姐,数姐的表演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因为是数枝,故意偏袒她。确实是她在剧中的表演无可挑剔,收放自如,不做作,情感控制的很好。柳家退亲时表现出来的泼辣,嫁入赵家时的无奈,婆婆面前乖媳妇的模样,在赵元庚面前的的撒娇以及废尽心机出逃,使出的各种雕虫小技,单纯就表演而言,数姐绝对做到了专业。但是故事情节太假了,做为观众的我很难被感动,不知道原著是怎么样的,我的感觉如果是小说描写肯定不会这么假,导演是不是删掉了太多情节,才会让这部戏显得这么突兀。

可惜了,可惜了!

展开阅读全文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观后感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读了很多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一本。那天我去书店,一下子就被它那魔幻的封面吸引了,走近一看是一本《哈利波特》,打开书,里面的内容更精彩,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

这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主要说的是一个恶魔无意中得到了死亡圣器的一个老魔杖,然后开始伤害人类,哈利波特得知后与恶魔展开了战斗。他竭尽全力去摧毁三样圣器,第一样是皇冠,第二样是一个冠军奖杯,第三样是一只有剧毒的眼镜蛇,最终终于战胜恶魔,取得了胜利。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心里想,哈利波特每一次遇到困难时,都能勇往直前,永远不会后退;每一次遇到困难,他都去勇敢地面对,用智慧去战胜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奇迹男孩》观后感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很少看电影了,孩子回家说老师布置了作业,要家长陪孩子看一部电影《奇迹男孩》,只好耐着性子打开电脑准备敷衍完成任务。

在看《奇迹男孩》的整个过程,我并没有全程感动得的一塌糊涂,因为电影并没有过度的煽情。电影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10岁男孩奥吉,因为面部畸形,之前一直在家里读书,直到父母决定送他去上学,摘下头盔融入群体。他遇到过艰难,承受了同学们的惊讶、议论甚至恶意,他也怀疑过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然而所有人心中向善的部分,在相互激发中逐渐显现,奥吉最终赢得了真心的朋友、恢复了信心,还得到学校颁发的年度荣誉。毫无疑问,这部影片能带给观众不同的启发和思考。

电影的主人公奥吉,出生时天生面部畸形,动过27次手术,才能呼吸,看见东西,不靠助听器听见声音,虽然面部依然恐怖丑陋,但他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就是奇迹。

电影一开场,奥吉就带着头盔将面部的缺陷遮起来,幻想着能拥有“隐身”的超能力,逃开他人的眼光,自卑、害怕、孤独、恐惧……看着就让人心痛,我能切身感受。

不经意中,我们总会有听到周围人对别人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在他们看来不完美的地方做出不友善的评价,甚至于恶意辱骂与毁谤。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些言论伤害到,尤其是在年纪很小、心智不够成熟的年纪,会被这些伤得更深,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形成一道结了痂但并未达到自动脱落程度的伤口,一被人撕扯,血就会重新流出来。好在奥吉走出来了,靠着自己的乐观和坚强,靠着家人朋友的关心爱护。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是爱和恐惧的博弈。若删繁就简去看,人人心中主要有两种情感,一种是爱,一种是恐惧。选择爱,你会宽容、友善、真诚、有勇气。选择恐惧,你会退缩、隔阂、狭隘、攻击、排斥甚至伤害、欺凌,无知地以为那样能够抬高自己、带来虚假的权力感和优越感。而我们始终有选择的自由。选错了,只要真诚反思,真诚面对,也随时有机会修正错误和选择。

所有化解恐惧、回归爱的选择和努力,会导向奇迹。奥吉的父母,原本为了保护孩子,一直让他在家里念书。这份保护孩子的正面动机背后,带有许多恐惧和限制性观念:孩子是脆弱的,无法应付这个充满威胁恶意的世界。

然而,心灵的法则是:每个生命内在智慧和内在力量具足,潜能无限。狭隘的看法本身,会限制彼此的潜能充分发挥。好在奥吉的妈妈体会了孩子有同伴有朋友、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重要,坚决送奥吉去上学——选择爱,你会生起勇气,有勇气和所爱的人一起去面对未知,合力克服任何可能的困难。

奥吉的爸爸也鼓励孩子取下宇航员面具,走进学校,并坚定地告诉对长相自卑的儿子:在爸爸眼里,你很好,没有任何问题。——父母无条件的爱、接纳与信任,会直接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

的确没有什么会一帆风顺。奥吉忐忑不安地走入学校,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开心之际,却不巧听到了朋友在背后跟别的同学一起讥笑他,奥吉感受到满满的恶意,陷入沮丧中,并反复怀疑和贬低自己。

每个生命都向往打破限制,恢复真正的自由。奥吉的家人极力支持和守护他,同学中也开始有人出于正义感,觉得不该这么对待学业优秀、待人友善的奥吉,而主动走近,跟他做朋友。背后嘲笑过他的好友,了解到带给他的伤害后,也开始悔恨愧疚,并诚实反省,承认其实他喜欢奥吉的性格。跟别的同学一起背后说难听话,是出于无知和盲从……他真诚道歉,恢复了与奥吉的友情。

奇迹远不是靠奥吉一人的优秀出色达成。奇迹来自许多人一起向善、一起超越过往狭隘的合作与合力,来自持续的化解恐惧、回归爱的选择与努力。奥吉就读的学校,有同学恶意留言嘲笑贬低排斥他时,校长当面警告该男生及其父母,这里不允许校园霸凌。良好的环境背后,其实凝结着许多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哈佛路观后感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成才要靠百分之一的天赋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你肯学习,并且认真对待学习,你就会学有所成。丽兹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出生于纽约市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都是吸毒者。她简直是天才,可惜她的生活没有秩序。因为她很少洗澡而常被同学们嘲笑。虽然她一个月最多只上三天学,但是她却能考100分。

丽兹的母亲高度近视,达到了近乎失明的地步。因为吸毒,父母都得了艾滋病。她的母亲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家里因为贫穷,交不起房租,父亲被送去收容所,她则被关进教养所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是,顽强的丽兹没有被命运屈服。她走出了教养所,只得通过捡废品、打工来自力更生。

贫困的她睡在街上,吃在垃圾桶旁。通过邻居的帮助,她终于上了一所高中。只读过小学的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把高中四年的课程用两年就学完了。通过努力。她获得了“纽约时报”每年12000美元的奖学金,并资助她上哈佛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她16岁以前,她不适应平常人过的生活。但是她坚强地活下去。正如她所说:“我把安全都抛到脑后了!”

丽兹告诉了我:命运可以打败一个人,但是打不败人的意志。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丧失生活的希望,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命运。面对困难与挫折,如果我们只是胆小、懦弱,终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像丽兹一样意志坚强,具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从而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看完这部电影,丽兹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名师点评:作者寓意深刻,表面上是写英雄罗盛教,而实际上是用罗盛教的事迹来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作者通过几件典型事例的描写,将一个英雄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毕业观后感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说形式做足,内容欠缺是有道理的,整个毕业典礼耗,如果从我们进场开始算起,大致四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会场等待,这是中国式典礼的常态,也就不予计较,两个小时的讲话,校领导讲完换院领导,院领导下了换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学长代表,恨不得再给来个校工代表,食堂代表,然后狗血的事情出现了,毕业典礼的高潮环节,学生自己的节目表演,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设想的全院大合唱也没有出现,典礼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事后吐槽声一片,这到底,是谁的毕业典礼?

如果说一年前我还是抱怨群体中的一员,那么现在,我已学会了从一开始就不抱期望,早就做好了听陈词滥调的`准备,甚至还在分析各种演讲稿的写作逻辑,做好了心理准备,失望感也降低了很多。

让我感慨的是坐在我旁边的贺斯媞,她是这次典礼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从典礼流程到典礼预算,从主持人穿什么衣服到典礼上摆几把椅子,事无巨细,全部都要操心,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学生,辛苦是自然的,然而她还成为了吐槽的对象,一个班的班长就为了自己班的视频没有在典礼上播出而找到她争辩,也有很多同学在她面前直接抱怨典礼的各种细节,忽略了她为了这次典礼所付出的努力。看着斯媞在学生合唱环节跟着其他班一起大声歌唱,努力想鼓动气氛的时候,我拿起歌词纸,加入了几近无人的大合唱,如果,你非常在乎的事情,在其他人心里,只是一文不值,你还会,为之前赴后继吗?

作为一个从小学开始就当班干的人,我特别能理解斯媞,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加入和她一起唱。小学的时候校运动会,领导说纪律好的班能拿到风采班级,于是为了那张奖状,自己不吃零食,还要辛苦的管着其他同学不吃零食,拿着根小教鞭跟调皮分子斗智斗勇,为自己班的宣传稿比其他班少而急的跳脚,最后运动会结束才发现原来无论好坏,每个班都有一个风采班级奖。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明白了热情被现实狠狠浇熄的滋味。如果一张奖状,一个荣誉,全班五十六个人,有五十五个人不在乎,你还会,为之竭尽全力吗?

展开阅读全文

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每家每户都贴上了新的对联,挂上了大红灯笼,备好了年夜饭,准备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欢欢喜喜的送走猪年,迎接鼠年。可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却提前来拜年了,它使这个春节变得与往年不一样了,本来热闹非凡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偶尔会看到街道上有一两个人走过,他们都带着口罩,这一切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惹的祸!

为了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怪兽”,很多人又被召回到工作岗位进行防疫。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大年三十的晚上,应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可是爸爸没有和我们团聚,而是被单位叫回去工作了,很晚才回来;大年初一的中午妈妈正在做饭,接到医院的电话,也被紧急叫去上班,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我不理解,心里很气愤,我不明白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和别的爸爸妈妈一样陪着自己孩子,而非要去工作?……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时,我既害怕又自豪,我看到84岁的钟南山老爷爷为遏制新型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奔波武汉重灾区,73岁的李兰娟老奶奶一样奔赴武汉作病毒研究。我看到那些辛苦忙碌的“白衣天使”在医院不分昼夜救治病人,他们全身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了避免上厕所浪费时间,许多人尽量减少饮食与喝水。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们的脸色越发憔悴,脸上也被口罩挤压的布满了勒痕;为了行动方便,很多人将头发剃光,来剃发明志,给病人打针的时候,他们戴着三层手套,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异常困难,但是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完成每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救死扶伤的精神所感动。

我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我知道他们就是电视上说的“最美逆行者”,我开始为他们感到骄傲。作为少年儿童,我一定做到: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防控疫情好习惯,保护好自己,不影响父母的工作,不给国家添乱!

我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所有的中华儿女会万众一心,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因为,爱在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鸦片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鸦片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1840年道光年间,这场战争是由英国引发,可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腐败,导致了中国同胞很多为国捐躯,让香港被英帝国主义给占领,让香港人民饱受欺凌。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道光皇帝命胡广总督为钦差大臣去销烟。林则徐亲率文武官员,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的10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而林则徐最终成了道光皇帝的代罪羔羊。

在这部片子中,有许多愿为国牺牲也不投敌的忠臣例如:关天培,林则徐等许多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那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镇海大将关天培,最喜欢的一幕是虎门销烟,这幕吧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结给解开了。我们的道光皇帝居然以为自我的国家是最强大的,还闭关锁国,导致外面国家先进的武器等东西都没有见过,如果道光皇帝没有下令闭关锁国的话,我们中国也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道光皇帝琦善等一些贪生怕死之辈,才会让那时中国受尽欺辱。

好汉们就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精忠报国,为国捐躯,不怕一些困难的阻挡,所以我向他们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感悟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者每一位病人。

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病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感染到其他人。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我们身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从下令让民众“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便坚决不出门”,到设置关卡,测量出行民众的体温,再到进行楼层、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众出行,甚至延迟开学。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让我们意识到这场灾疫的严重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只有积极配合政府,这场“战争”才会早日结束。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疾病、意外,都可能面临困难、挑战,正因如此,在灾疫面前,我们尤须保持一颗同理心,彼此宽慰、互相支持。从不远千里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汉加油”“今夜我们都是武汉人”的声声呐喊,再到来自各方的物资支援,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网友感慨,鼠年春节恐怕是最冷清的一个春节。但恰恰因为所有中国人都都心系疫区、心系彼此,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最暖心、最热闹的春节。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乏英雄的足迹。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中华儿女总有超乎想象的坚强、团结与力量。

新年的钟声已近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