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11605

作文

34232

拍蝇惩贪观后感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镇海区卫生监督所原所长胡正和套取会议经费1.86万元用于公款吃喝,鄞州区塘溪镇城管中队原负责人陈志龙受贿4.8万元,宁海县双桥村原文书童永朝挪用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款113万元……分别被绳之以法纪,这是我市惩治“微腐败”的几个案例。

权力无论大小,缺少监督就会被滥用。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不仅是那些手握大权的“一把手”,还有许多基层领导干部。有些人觉得“天高皇帝远”,有些人“官轻贪腐重”,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影响恶劣。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近在眼前”的“蝇贪”更让群众有着切肤之痛。

正如市纪委负责同志所指出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新“赶考”的总动员。加大力度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既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举措,也是人民对反腐的客观要求。只有严肃惩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才能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才能取信于民,从根本上稳固党的执政根基。

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审查工作的一个重点。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首次将“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单列一项。近年来,我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土地征收、社会救助、惠农扶贫资金等腐败易发点,和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欺压群众、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换届纪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反腐重点。将基层组织、基层站所、村级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作为重点对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通过廉政“体检”、走访深挖、跟踪督促等措施,发现一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加大力度拍蝇惩贪,各地侵害基层群众利益信访举报同比明显下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

时至今日,在反腐正风的高压下,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依然存在,一些人通过虚列、套取等暗箱操作手段,公款私用、挪用集体资金、违规发放福利和津补贴,腐败手段更趋隐蔽化、复杂化,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任务还很繁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下步,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对“微腐败”坚持“零容忍”。首先,要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干部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时刻绷紧党规党纪这根弦,莫以“贪小而为之”。其次,把基层干部纳入监管体系,给他们套上“紧箍咒”,拉上“高压线”,设上“防火墙”,切实加强对“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指导和督查,让“干部不清楚、群众不明白,一知半解在执行”的现象越来越少。最后,高悬反腐利剑,对“微腐败”坚持零容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下猛药、出重拳,加大巡察力度,提早发现问题,有效督促整改,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逐渐形成基层一线“不敢腐、不想腐”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何以笙箫默》电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5074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时光不会苍老,那么,爱情自有她的光鲜。

因为等待充满未知,所以,人生值得倾尽所有。

上海,真正值得让人留恋的,真的不是物质的饕餮,而是,盛晏之下那些孤寂的灵魂,有她动人的故事。爱情是唯一可以慰藉孤独灵魂的苦口良药。越是精英的女子,越是敏感于纯粹的东西。何以玫如此,萧筱如此,而对于赵默笙更加如此。

何以笙箫默电视剧观后感——相遇一场不能将就的爱

电视剧《何以笙箫默》正在电视台和网络播放的如火如荼,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被很多人,尤其是正值青春的男女所喜欢。一场年轻时代的纯美恋情,因为误会,而分别了七年。七年里,何以琛成为了名律师,赵默笙成了摄影师。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都经过了风雨和努力。何以琛身边一直有个优秀的何以玫,赵默笙身边有个成功的应晖。可是,因为爱,因为深爱,彼此已经在生命里出现,别人就都成为了将就,所以,他们不愿将就,所以,执着自己的心,执着自己的情,终于成为佳偶。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先看了小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因为电视剧而先看的小说。小说的语言娓娓道来,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以致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何以琛,等待痴心不改,即使无望也要坚持的人。那份爱,沉默但深刻,无言却厚重。一切都在字里行间,一切也都在举手投足。没有太多的场景描写,但人物的内心却可以透过表面而灵活展现。对于这部电视剧我最开始注意的时候源于对钟汉良的喜欢,看预告片,由钟汉良出演何以琛,觉得这个角色他完全可以把握得到位逼真,仿佛这个角色是为其量身定做一样。我一直都不是追星的人,对一些明星新闻或热点话题也没有兴趣。但是钟汉良却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知道钟汉良是一个偶然,那时,看到电视剧《来不及说爱你》才知道了钟汉良的名字。认真看他的表演,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语言,将主角刻画的入木三分,仿佛不用演,他就是那个剧中的主角。而这部《何以笙箫默》同样给了观众一个心中的何以琛,智慧,深沉,懂得爱,懂得珍惜的人。沉思、微笑、冷静、智慧,无一不是一种魅力和韵味。

电视剧是通过场景和镜头,通过扩展和人物的表演,让一些故事情节更生动,让人更直观更形象地对故事进行了解。将语言变成一个个场景,需要的就是演绎和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把握男女主角心灵深处的想法,突出性格。这样的电视剧才可能更贴近原著,也更让人产生共鸣。而原著中的何以琛就是那种内心浓情似海,但表面却深沉冷淡的人。在心里对赵默笙的爱已深入骨髓,深入生命,所以才会有了那份所谓的“恨”和无法忘却。赵默笙是纯真执着的女孩,有着别人没有的特质,就是执着不认输,坚定的爱,坚定的心,坚定的付出。没有都市女孩的矫揉造作,没有富家女孩的骄傲媚俗,所以,只有这样的女孩才可以追求到何以琛。很多人以为,这么平凡的女孩,如何与何以琛相配,但是,人的情感就是这样,优秀不等于爱,美丽不等于爱。只有那份深刻到心里的柔情,那种发现彼此的美好,才会珍惜,才会爱护。而赵默笙于何以琛就是难得的珍贵和相遇。既然相遇,既然相爱,其他的人就都成为了将就。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还源于喜欢剧中其他的人,没有丑陋,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爱就是一份纯净的爱,即使等待,即使煎熬,但都没有破坏和阴谋。何以琛身边的何以玫,爱了何以琛很多年,可是这份爱经过了多少年,爱的深意没有变,即使爱了很多年,也不会因为赵默笙的出现而处心积虑的破坏或工于心计地竞争,反而可以放手,可以无私地给予帮助,这份爱值得尊重,这样的女子值得拥有他人的爱和呵护。

赵默笙身边的应晖同样的优秀,成功人士,英俊富有,也是很多女子的梦寐以求。那份爱,同样的只有宽容和给予,没有张扬,没有渲染,就是那样默默相陪和帮助。当得知赵默笙的爱终于有了结果,也没有狭隘自私的占有,反而给予了祝福。将自己的爱深埋,将自己的情带走。远离不是伤痕,而是一种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从容。这样的男子,这样的爱同样让人震撼。赵默笙应该无憾,因为爱有了回报,因为爱有了一条更宽阔的路。

剧中其他人物也各有特色,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一群真诚的人,一份充满温情的人生,一份馨香满怀的感动。喜欢这样的故事,喜欢这样的浪漫,喜欢这样的等待,也喜欢这样的结局。没有波澜壮阔的曲折离奇,没有大悲大喜的惊天动地,但在细腻温婉的生活里,一路行来,相爱,分手,再相聚,不分开。中间没有多少的坎坷,也没有多少的悲剧。有的只是一些懂得爱的人的生活,爱了,就爱了;爱了,放手了。爱了,相聚了,爱了,在一起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可是,在这简单里,却是一种对爱深刻的回味。只要相遇,只要相爱,只要出现了生命里注定的那个人,只要出现了此生的唯一,其他的人真的就只是将就。其实,如何选择都没有错,即使放手,也是对身边人的珍惜,即使等待,也是对自己感情的专一。只要是爱,只要是还爱,那么,相遇了,就珍惜。何以琛即使在知道赵默笙已婚离婚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在一起,就是一种对爱的最大承诺,也是没有辜负自己对爱的等待和对赵默笙的深意。即使在意,即使以为那些过去可能不再美好,对于何以琛来说,都需要一种坚忍的勇气和胸怀来面对。但何以琛的选择就是一种纯粹,一种真爱。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曾经有过什么,爱就是爱,就要守护,就要珍惜,就要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自己完美的幸福。否则,为了那虚妄的过去,为了那心里的魔咒,放弃的可能才是最大的失去。哪怕赵默笙的身份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何以琛都放弃了仇恨,只选择了爱。放弃了过去,选择了一生。所以,何以琛的爱才成了一种传奇,温暖着自己,也照亮了别人。谁是谁的阳光,谁是谁的最终,只要是爱,只要不是将就,只要是那个自己懂得珍惜的人,只要是那个渴望一生相伴的人,一切都才是最真最美,最爱最浓。

也但愿,每个人都不会成为那个将就爱着的人。相遇生命中的阳光,相遇生命中的唯一。

《何以笙箫默》电视剧观后感——最不能将就的是爱情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何以琛如是说。《何以笙箫默》带我们重新思索了一个深刻的人生与爱情的主题,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许,就如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的借范柳原之口所说:“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我们谈的恋爱,真的是爱情吗?

这是一个剩男剩女遍地的时代,北上广的夜,多少年轻人行色匆匆,为事业、为生计、为房子、车子,背后有多少段大学时代无疾而终的爱情?有多少对儿是被父母催婚无奈的将就?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似乎是遥远时代的回声,我们如今在谈论爱情时,谈论的是男才女貌,甚至“男财女貌”,合适的时间出现合适的人,恰好当我们想恋爱了,我们想结婚了,有一个恰好出现的人,于是一切顺理成章。

何以琛(钟汉良饰)却独自等待了7年,带着对赵默笙(唐嫣)怨恨和误会,却还是放不下转身拥抱别的女孩。赵默笙回国,与何以琛满腹心事擦肩而过,相见不相认,相认又相折磨,首播开篇的几集,就吸引观众进入一个“有故事”的情节点,顾漫这样的处理带着戏剧性的张力,叫人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

赵默笙这个人物角色让唐嫣也诠释得非常精彩。7年回国,带着对爱情的留恋不舍,任事业、前途、环境各方困难汹涌扑来,这个看似瘦弱的小女人自有一份开朗乐观。因为心里坚定知道自己为什么回来,自然接受这一切的落差。

钟汉良饰演的何以琛看似事业成功,为人严肃刻板,波澜不惊,其实内心对爱有最炙热的渴望。真正最渴望爱情的人,往往最不容易滥情,因为他们心里懂爱情是什么,是只如初见的唯一那个人,是一生一遇的一份爱情,当他真的爱过,就懂得世界最不能将就的就是爱情。钟汉良俊朗挺拔的外形,内敛坚韧又克制的感情,把“内心炙热,爱是克制”的何以琛诠释得入木三分,也恭喜他总算结束2014全荧幕渣男的角色之路,终于本色出演一个用情又深又专的何以琛。

在爱情的世界里,只有爱与不爱,没有将就,更没有备胎,何以琛的独自等待,背后还有何以玫、萧筱的一往情深,赵默笙的背后也有一个痴情的前夫应晖的穷追不舍,但就如何以琛和赵默笙的选择,爱的始终是不将就的那个人。

知音难寻,真爱难觅,“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大概爱情观所说的正是这句“我从来没有招惹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为什么半途而废”吧?爱是永不止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有幸在追这部剧的观众能够遇到那份让你不将就的爱情,抓住它,如果爱,请深爱!

《何以笙箫默》电视剧观后感——时光未老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时隔七年后,当赵默笙与何以琛七年后在机场再次相遇,却又匆匆分别的瞬间,亦意味着剪不乱、理还乱,因缘际会之后,两个人的故事亦会进入全新之境,开始重新启航。

不得不说,《何以笙箫默》中赵默笙和何以琛的再次相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小李飞刀李寻欢和林诗音久别重逢,十年后,当年名盛一时的李寻欢从关外再次回到李园见到林诗音时,李寻欢咳嗽依旧不断,眼神依旧憔悴、而林诗音早已嫁作人妇,美貌依旧却已满眼幽怨。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两人明明爱着,却又不得不分开,而更多时候,纵便是恋人苦苦坚持,却依旧跑不过时间。同样漫长的时间间隔,漫长的岁月等待和内心期许,你却永远无法等到当初的那个人。

生活中固然不乏悲情,但更需要浪漫和亮色,所以,在由钟汉良和唐嫣主演的都市爱情偶像剧《何以笙箫默》中,这一切都得以颠覆和突破。换言之,《何以笙箫默》本就是一个执着于等待和相爱的故事。

和赵薇电影《致青春》中郑微的性格和郑微倒追陈孝正的经历类似,在《何以笙箫默》中,大学时代的赵默笙,对C大法学系大才子何以琛一见倾心,开朗直率的她“死缠烂打”地倒追,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了以琛的目光,一段纯纯的校园爱情悄悄滋生。然而,当以琛的“妹妹”以玫向默笙宣战时,语以为以琛和以玫在一起的她,落寞地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前往美国深造。七年后,成为摄影的默笙回来后,再次遇到那个令她无法启动的男人。一切,应该何去何从?

相比他剧,该剧之中有着太多的假设太多的疑问,比如说,默笙回国时,在美国机场为她送行的男人是谁?默笙“隐婚”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遭遇?默笙和何以琛历经爱情七年之痒后,爱情能否再度复活?这一切的一切抑或太多的假设,在《何以笙箫默》中有着太多的虐情和苦恋。可以说,这部由钟汉良和唐嫣领衔主演的《何以笙箫默》堪称一部极恋情痴爱情宝典,或者说是一部有关爱情之痒情感解套的情感大百科全书。

在《何以笙箫默》一剧中, 尽管赵默笙和何以琛历经了爱情懵懂、热恋、误解、分离、分手、七年别离到最后再次执子之手。但该剧并未一味地追求“虐情”戏份,反倒多出几分优雅、浪漫、清新的气息。相信这一点,读过顾漫同名小说的人都会从“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徐志摩的诗句中领会到这个故事的整体风格和浪漫气质。而之于剧中的女主角赵默笙,名字亦源于这句新月派诗句。

之于剧的男主女主,亦会让80后、90后观众找到似曾相识心动的感觉。男主角何以琛和《致青春》中的陈孝正相似,其人英俊不凡、内心冷峻或又沉着自信,但他绝对比陈孝正痴情得多。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七年,是他停不下来的等待,却给了默笙另一种命运。“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纵便是默笙的父亲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生父,他仍始终如一地称默笙为“my sunshine”,而且对她的爱从未停止过。其实,何以琛等待的亦非别人,而是自己那颗苦苦坚持的心。

相比之下,剧中的女主角赵默笙则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女孩,这个女孩看起来和《致青春》中的郑微一样没心肺,但对何以琛动情后敢于一味倒追,于是,在毫不设防的爱情牵绊中,她的人生也和何以琛开始了一生的爱恋与纠缠。只不过,你转身的一瞬,我萧条的一生。相比一帆风顺的爱情,赵默笙的爱情可谓幸福伤感各半,误解矛盾丛生,她和何以琛历经过大喜大悲的爱情更像一场与生命有关的爱情奇遇之旅。

比徐志摩更老的诗人叶芝在《当你老了》中写道:“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同样在《何以笙箫默》中,不过故事历经多少误解、虐心、伤感和爱恨别离,发展到最后的结局肯定是这样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所以,尽管《何以笙箫默》剧情复杂,历经七年之痒的爱情惊心动魄险象环生,最后所要表达的爱情主题其实就是一句期许已久的爱情命题:却原来,我们想要得到的,只不过是原本就很简单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看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观看《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刚开始的时候,我不大喜欢看,可是后来,我越来越爱看,深深地被大赛吸引住了。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从全省各地选拔出来的国学名士,他们知识丰富,大脑灵活,面对一个个难题,对答如流,出口成章,我很羡慕他们。生活中的我,也背了很多古诗词,但是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背的。看了这次大赛,我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主动自觉地去读背,争取也能站上比赛的舞台。

从比赛中我知道了,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但写得美,而且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多角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懂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会看见光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警戒我们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知道要尊老爱幼……

大赛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美德大考验,专门考验选手的学以致用。大赛组委故意放一个歪倒的垃圾桶,很多选手都没有把它扶起来。有的是没看见,有的是怕耽误比赛时间。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我会这个节目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我很庆幸看到了这样一个好节目,它让我这个寒假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大学生村官《筑梦之基》观后感

全文共 1601 字

+ 加入清单

在观看了教育纪录片《筑梦之基》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受启发和鼓舞。教育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领导的革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涌现出的一批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于清贫的共产党员。一幕幕,一出出,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是震撼。

在看到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荣显将八个儿子全都送去参加红军,并且八个儿子全部牺牲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颤,对杨老心生敬佩的同时,更多的是一阵心酸。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八子参军,一门忠烈!教育片中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军嫂”的陈发姑,毅然支持丈夫参加红军,没想这一分离,竟成了永别。陈老历经风雨沧桑三个世纪,真情守望丈夫七十五载,熬到头发花白,双目失明,也没能盼到丈夫归来,最后抱憾辞世。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伟大、壮烈的英雄赞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深刻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场观看的共产党员们无一不被深深打动。眼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更要好好地传承下去。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深知我们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的各项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被称为“铁人”的中国石油工人代表王进喜,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从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到因公殉职的歼-15舰载机总负责人罗阳,他们无一不是用生命去践行着四个字——爱岗敬业。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到了忘我的地步。“爱岗敬业”这四个字,或许听起来简单,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又能做到多少呢?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身体力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借用《沈浩日记》中的一句话:“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作为基层公务人员,更应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开国将军甘祖昌和夫人龚全珍甘于清贫,扎根农村的先进事迹让我的心灵再一次接受了洗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甘祖昌将军毅然决然地辞官归故里,当上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过上了十分俭朴的生活,把自己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家乡的建设上,可明确查到的都有八万五千元,要知道,在那个鸡蛋才一分钱一个的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再看看当下,许多地方官员有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的新闻不绝于耳。有着“LV女王”之称的辽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江润黎,专门有座190平米的宅子存放奢侈品,包括48块劳力士等名牌手表、253个LV等手提包、1246套高级名牌服饰和600多件金银首饰,我们看的目瞪口呆,不禁为之诧异,身为人民的公仆,竟然可以如此的腐化堕落!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到哪里去了?现如今,全国各地正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甘祖昌将军的感人事迹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稳得住心神、负得起责任、挑得起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添砖加瓦,筑梦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阻碍,但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发展本就是前进行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要全党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就一定能使筑梦之基坚不可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我们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完美感觉观后感

全文共 2088 字

+ 加入清单

当银幕还是黑麻麻的一片,而第一句话外音适时泛起时,敏感的观众就已经能感到,这是影片的主人公在回忆了。而当第一段话外音结束时,我们知道影片的当前时间是世界末日之后。在2012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关于世界末日的影片已铺天盖地,而《完美感觉》却不带任何希视地告诉我们世界末日已经无法挽回地发生了,这片子是帮助你回忆末日前的完美感觉的。于是,一部关于世界末日追忆篇的电影为我们带来了我们本已拥有的“完美感觉”。

一部追忆体的过去时Qvod快播电影,将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一场无名瘟疫在整个世界蔓延。这种瘟疫的临床症状是这样的:先是心情无比抑郁,继而失去嗅觉,之后无比饥饿,让你饥不择食之下失去了味觉,再隔断日子,你又变得狂暴且带侵略性,你发现你失去了听觉,再后来,你内心无比温暖,急于找到自己爱的人,当找到后,你会失去你的视觉。

相对于索德伯格的《传染病》和其他惯常的末日影片,《完美感觉》没有拯救地球的烂俗故事,更没有大难临头的救人自救,而是将视角放在了两个小人物身上,用文艺腔讲述了一个“爱在瘟疫蔓延时”的爱情故事。

爱情片终归是爱情片,不管用什么外壳包裹,讲的都是男欢女爱的悲欢离合。末日的怪病只是个噱头,它让我们看到了非常态下的男女情爱,在这一点上看来,这部爱情片跟其他的影片没有什么不同。但关键在于,影片通过这种感觉失能的疫病,让观众感觉失去感觉的痛苦。在《感官世界》中,情爱被赤裸的感官所趋动,从而推动情节发展,而在《完美感觉》中,一个个感觉的失去,成了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影片的镜头叙述体式格局是主观的,电影试图通过主观镜头的表达,将观众带入感觉失能的情感之中。在电影的前半段,人们失去了嗅觉和味觉,影片当然无法用声画来显露这两种感觉的失去,但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当人类失去听觉后,我们已几乎看不到一句台词,有的只是靠山音乐和画外音。这种无声状态占到了整部影片的四分之一,这种强迫带入观众的体式格局并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将近半个小时的无对白状态,让观众感受到了失去听觉的痛苦,但整个观影过程又是愉快的,显然影片的主观表达是成功的。我们过去看过意识流电影,而影片却破天荒地达到了感觉流的地步,笔者以为在这一点上影片是伟大的。

既要身临其境地显露瘟疫蔓延的末日景象,又不能让观众过于消沉。我们看到影片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大厨及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用现实行动让我们看到,不管降临什么样的灾难,人类总能照常地生活。当失去嗅觉后,厨师们便加重调料的分量,让食物变得更辣更咸更甜,以重口味来弥补嗅觉的缺失,当味觉也失去的时候,厨师们便专注于食材的口感,人们也很珍惜存在的感官,认真感受食物的质感及美感,认真聆听红酒流出瓶子的声音及餐具的碰碰声,到最后当失去听觉的时候,厨师便将食物作得更加秀色可餐……一个个感觉的失去只是让人们改变了生活的方式,最终并没有改变人们热爱生活的立场。当早晨醒来,你已失去了听觉,可看到太阳仍高挂天空时,你知道,你还得去上班,而且你仍然可以通过物体的震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人类用自己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行为艺术对抗着疾病或者适应着疾病。虽然Qvod快播电影也泛起了街头混乱的末日景象,但被影片解释成了失去听觉前的狂躁并发症,当并发症过去,人类的生活仍然回归镇静。更让人打动的是,失去视觉的并发症是让你心里布满爱,这时人类的典型症状是心中无比温暖,看谁都跟亲人似的,然后急于要跟自己爱的人待在一起,当相爱的人彼此相拥时,世界便一片黑暗。

对于影片中的末日和谐景象,大家不要有什么大惊小怪。造成这个世界混乱的是痛苦分担的不均,当你的痛苦变成全人类的痛苦时,你的痛就不能称之为痛了。所以,影片中的人们仍然照常生活,并感谢主赐给我们的一切。而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经受着一个个集体病。当电灯发明时,我们无法适应黑暗;当汽车发明时,我们无法适应步行,走路却成为了一种锻炼方式;当微博发明后,越来越多的人得了微博控,好像不回贴就会死掉一样……越来越多的病侵蚀着人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我们的感官也随之退化。越来越多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抑郁症就是一种感官失能的症状。当影片中的伊万还是正常人时,床上有第二个人他就睡不着,一方面想享受性爱的快感,另一方面又习惯孤独,当他逐渐失去一个个感官后,他床上有人便睡不着的病也在渐渐痊愈。失去了嗅觉、味觉和听觉却治好了自己的孤独症。不过,到影片的最后人类虽然失去了所有的感觉,活得跟蚯蚓一样,但唯有一样感觉没有失去,就是对性的感觉。相对于禽兽来说,人类还是人类,由于我们除了性,还有爱。

影片最后让人类失去视觉,却成了世界和谐的一个诱因。由于看不见任何东西,人们只有互相搀扶着前行,没有人愿意离开彼此,感官的退化成为了人类和谐的重要因素,这种人类的集体退化,与其说是上帝的降罪,不如说是上帝带给人类的恩赐,退化了感官却进化了情感。快播下载而影片提出的“完美感觉”,并不是人类正常时的完美感觉,而是感官全都失去却仍充满爱的完美感受。在影片的最后,人类文明几乎到了佛的地步,瞬息之间,地球从地狱变成了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好莱坞压轴高分灾难巨制《深海浩劫》观后感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1. 影片制片人联系了马克·沃尔伯格并告诉他,他们希望在影片里看到老一代和新一代影星的屏幕组合。随后沃尔伯格联系了他认识的老一代演员像Jack Nicholson。出乎意料的是,剧组希望马克·沃尔伯格充当影片里那个老一代的影星,而其他人则喜欢Dylan O Brien充当那个年轻的影星。

2. 为了拍摄影片中的油井Deepwater Horizon, 剧组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查尔梅特,也就是影片的主要拍摄地,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油井。剧组打造的油井被认为是最大的舞台立体布景道具。

3. Kate Hudson也就是影片中的Felicia。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和她继父Kurt Russell的照片,即影片中的Jimmy。她说这是她第一部和她继父有合作的电影。

4. 影片中饰演海岸警卫队中尉的角色(Graham McGinnis)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一名海岸警卫队新奥尔良航空站的直升机救援泳者。

5. 影片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式上让观众们一一起立鼓掌。

6. 这是第二部马克·沃尔伯格与导演Peter Berg合作的电影。第一部合作的电影是Lone Survivor(2013),也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7. 影片最后的拍摄日期为2015年8月7日。

8. 这是首部马克沃尔伯格与迪伦奥布莱恩(Maze Runner移动迷宫男主)合作的电影。

9. 许多在墨西哥湾油井工作的员工拒绝把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改编成电影,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遇难者的不尊重。但是Mike Williams-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的幸存者,一度支持把这个事件改编成电影,因为他觉得很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他和他的员工在油井泄露事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而且电影剧组的目标也是想让影片看起来尽可能的贴近实际情况。

10. 影片刚开头可以听到一段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录音,取材自灾难发生几天后的审讯。

11. 电影里女主打电话打听深海地平线油井的情况时,电话那头说有看到火光冲天,并且有人从油井上往下跳。实际上确实是这样,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中,由于事出突然,大部分人来不及疏散,部分工人被迫从75-100米高的油井上跳海逃生。

12. 影片改编自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油井泄露事故,深海地平线。爆炸事故发生三周内,每天大约有21万加仑的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展开阅读全文

群众《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这个名字常常从我的耳边回荡过,和他有关的精彩动人的故事。

雷锋叔叔他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有老人、小孩、工人、妇女„„人们常说雷锋做得好事可以装满一货车,我也这么觉得。我特别欣赏他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勤俭节约、热爱集体、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的美好精神。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可惜的是,在雷锋二十多岁的那年,就死去了,但是他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从《雷锋故事》这部电影中,我懂得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党员干部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孙文龙纪念馆是我省各级关工委培养树立的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以来,孙文龙纪念馆关工委以孙文龙精神研究会为中心向青少年进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孙文龙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教育下一代,向青少年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孙文龙精神,站在新高度,瞄准新目标,推出新举措,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关心和支持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弘扬“五老”精神,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我市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为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市”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以往在课本上,大家只知道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很重要的一战,是打得最惨烈的一仗。但是究竟当时场景是什么样,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得很少,自然没有可借鉴参考的相关影视资料。

此次,《血战湘江》用电影镜头向观众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正面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导演陈力继成功执导《周恩来四个昼夜》和《海棠依旧》等影视剧后,再次迎难而上的力作。作为向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陈力直言:“接拍这部‘命题作文’时压力很大,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确定拍摄后,随着前期走访老区、查找资料、采访人物等,越是走近这段历史,越是感到震撼,红军战士们坚决服从、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5万英烈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他们太年轻了,平均年龄才20岁左右啊。”陈力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必须拍好这部影片,让更多观众熟知这段历史,红军在湘江血战七天七夜的历史不应被忘记,也不能被忘记。”

[血战湘江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九一八事变观后感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说起九月十八日,我就会想起那些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我也在这一天,搜集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让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更加了解这一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傍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随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同时,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x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从1929年起,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三省先后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1931年8月,()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国师团长会议上叫嚷:满蒙问题只有用武力解决。随后进一步做了发动此次战争的各种准备。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民族大义和各爱国党派、人士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 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读了这些资料,我更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同时,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我们也一定不能忘国耻,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证明给世界,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观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全文共 1671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更多的却是这个社会向前走,向后看的东西。

时代是进步的,预测地震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从前传媒不发达,预测地震的方式也要根据蜻蜓、癞蛤蟆等动物的反常来猜测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现在有了广播电视的互联网,当权威专家和地震机构纷纷开始发表某地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灾难之类的论断,某地的群众就知道了。

那个年代,大家的爱情观比较朴实,一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拿命对我好”,就可以一辈子为他不再嫁人宁可独守空房忍受种种生活艰辛。而现在我们已经与时俱进,宁可坐在空马车的后座上哭泣,也绝不坐在永久车上微笑。

有两个孩子,来一次地震,你只能保一个,万一运气不好碰到两次,就一个也你没了。所以,为了不至于断子绝孙,各位朋友还是向韩老师的野百合理论看齐。

看到军队整齐地列队,穿过广场进灾区抢险,这时候的军民鱼水情就融洽的很。这让观众感动的泪流满面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什么样的军队能得到人名朋友的拥戴。就是在面对人民的时候永远不开坦克,不带武器。

唐山大地震只有7。6级全塌了;汶川地震7。9级,还有不少政府大楼健在。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建筑质量的长足进步,也说明了造成的破坏大小主要是地震决定的,渣工程什么的,是绝对不存在的。

片中陈道明身为一名两杠四星的大校,居然要自己坐火车前往看女儿,下火车还没人接站,只能自己坐三轮车前往,而他的女儿入学时,还只能和贩夫走卒的子女一样背着铺盖去报到,这有力的回击了反华媒体对军队贪腐成风的污蔑。

上了大学的姐姐被男友抛弃怀孕退学,成了找不找工作颠沛流离,没上大学的弟弟早早辍学打拼创业成功,放在墓地随便买,已经开着宝马,还要换车,还要LV,还要去欧洲游。难怪高考报考率年年降低了。

片中,虽然因为云妮的的死心眼而最终未遂但老王接近成功的经历还是告诉我们,能够卷起袖子修理各样看来复杂无比的电气设备的男人,总会给女人特别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再吃个饭借机倾诉一下自己不幸的婚姻博取同情心。

虽说党章里写明了党员不能信仰各种宗教,但老王接近成功的经历还是告诉我们各大名刹的香火来源,各种大官还是络绎不绝。在片中张静初身为一名最了解人体科学的医学院学生,在惊慌失措中还是要求神拜佛,这充分证明了宗教的力量,不管你是唯物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干部,在听到组织要双gui你的风声时,第一时间选择的是神,而不是马老大。

老外们结婚最后一句总要说: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而今我们的心灵已经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触动一下。08年的地震让我们短暂地抛开了升职加薪还放贷,有空想了想原来除了钱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暂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意义。转瞬间,玉树地震,我们的心灵又像打过了疫苗般无动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词一直在那边鼓吹多难兴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冯小刚这个好导演,也有徐帆这个演技娴熟的演员,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情感的宏大叙述,让观众在老天爷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亲人”!困难和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灭和无知。

展开阅读全文

歌曲改变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最初看到这样一个电影名字觉得没兴趣,但得知这是John Carney 既《曾经》之后的又一部音乐电影,就开始期待,即使在看过无数介绍和预告片之后已经知道整个故事的大概。

自己不是什么为梦想放弃一切的逐梦英雄,但知道或许,有时候沉迷于一样东西、要完成一件杰作不需要雄厚的资金、高端的设备、专业的人才,即使在纽约的窄巷、在吵杂的地铁站、在一个空旷的阳台、在摇晃的游船上,也能创作出一张高质量的Demo。有时候,要成功成名看似很难,但或许,那只是因为成功成名是以知名度与赚取的利润为评价标准的。没有收益的付出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是无意义的,但有什么是能比与一帮有着同样爱好、同样理想的人一起完成一件作品更妙不可言的呢?一件很费精神但依然让人感觉快乐的事莫过于将热情、激情、爱好投入到梦想的实践中。

自己不是什么为音乐、为创作放弃一切的人,也对音乐没有太多深入的专业的了解,但觉得音乐有时候就是一剂良药,伤感时、痛心时,伴着眼泪服下这一剂药,或许不能药到病除,但定会让被病痛折磨的人舒心不少。电影的译名叫《歌曲改变人生》,这似乎有点夸大了音乐的作用,如果音乐真的能改变人生,世上是不是会少很多罪犯、少很多流浪汉、少很多losers?音乐不能改变什么,他只是像一位朋友,在你不开心时给你安慰,他不会用教科书式的语言给予你所谓的正能量,他只会给你讲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与你无关,那你就做一个旁观者,放下自己的担子听听别人的日常、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如果你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你就做个参与者,附和着歌者唱出伤口的痛和那种心碎的感觉;或许他会描述个人心得、私人心情,告诉你,即使被甩、即使丢掉了工作、即使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也没关系的,因为在世界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扮演着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如果现在你是一个明明白白的loser,那你就哭出来吧,不用急着摆脱窘境,等你将苦楚都发泄完,你自然知道接下要怎样做。

喜欢有城市背景的电影,喜欢这样不紧不慢的节奏,喜欢这样小清新的感觉,喜欢John Carney电影里主角拿着播放器在夜晚的昏黄街道上边走边听着旋律静静流淌的情节,虽然Begin Again跟Once一样,结局都是女主没有跟男主在一起,但这是一部音乐电影,而不是一部浪漫爱情片,而影片同样没有点明主人公是否获得了音乐创作上的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且Once与Begin Again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都是男女主角在追逐音乐梦的过程中找来各路平凡英才而后一同打拼,但没有理由因为这些而吐槽电影本身。而或许也是这样的吧,生活也是如此,不是什么都会发生在意料之内,也不是什么都会有一个happy ending,纷繁的大世界其实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于雷同。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之盐》观后感

全文共 1941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地球之盐(The Salt of the Earth)》值得观看又耐人追寻,该片主创和导演之一的维姆·文德斯,好似艺术大师的收集者,通过他的光影表述,人们已经领略过了山本耀司、小津安二郎、皮娜·鲍什等大师的人生片段,并通过他的解读和自身的认知做了个有趣的比较。这次,文德斯诚意致敬的对象是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正是这位摄影大师极大地影响了文德斯的视觉语言。

喜欢玛格南图片的朋友,一定对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这个名字不陌生,事实上,不仅仅对本片导演文德斯而言,萨尔加多的摄影风格影响了很多人的视觉语言,他那些反应社会现状、人生苦难题材的作品,也曾无数次地击中那些哪怕最不敏感的人类的神经,而这部纪录片便巧致而深广地选取了他传奇人生的片段,并将这位七旬老者如今的思考和行动、回首和愿景融入其中。

伊始,这部纪录片就给观众以视觉上警示般的冲击——将1986年萨尔加多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采访拍摄的照片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这副令大多数观者动容又部分令密集恐惧症者望而却步的图片中,人们看到了这世界上最艰苦也最危险的劳动场景——5万名淘金者接踵摩肩地挤在一个巨大的好似天坑的矿坑里,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在简易粗劣的木梯上冒险攀爬,随时都有一脚踩空摔下去直面死亡的危险。这张仿佛人间炼狱般的图片令很多人感知到了处于自身生活范围以外的世界,并为图片所呈现出的内涵和深思折服,这其中包括本片的导演维姆·文德斯。在这幅图片之后,纪录片便以既贴近又似保持着距离的视角,展开了对这位胸怀和才华都非同一般的摄影大师的印记的追述。

大抵因为萨尔加多的摄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缘故,影片采用了大量的他的黑白摄影,不论从构图光线、人物表现,到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图片都流露出很高的拍摄水准和很深的艺术造诣。偏爱拍黑白的萨尔加多其实并不排斥彩色,但他更喜欢黑白,认为黑白影像具有更强的概括力,而彩色照片则容易把观看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色彩缤纷的外表上,从而忽略了事物的内在本质,而萨尔加多显然是个能看到本质和内里的敏锐多思的人,也希冀经由他的图片,让更多的人看到内质。

曾经萨尔加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诚,他和布列松的创作理念相同——“必须相信直觉,深入工作,将‘自我’搁置一旁”。他也回答了为何采取深入拍摄对象生活中的创作方式——因为“甘地。无论他去往何地,都能完完全全地融入到当地的社群中,这让我非常钦佩。”于是,不论萨尔加多深入到地球的哪个角落,不论面对着怎样的拍摄主题,他都能融于其中,在拍摄对象的生活日常中沉浸良久,体悟良久,并与镜头中的人喜乐共生,忧戚相关。

在片中,观众还可以发现萨尔加多对“决定性瞬间”的追求,为了这个瞬间他愿意忍耐漫长的等待,承受时间的流逝,如片中所示的关于拍摄北极熊的段落。但当萨尔加多一旦感觉到这种决定性的瞬间出现时,便会以闪电般的速度抓拍,而他的艺术家的敏感度也让这个瞬间具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深度,而促使他投入拍摄的则是信念——“用信念去摄影,是我生活的准则。”

该纪录片除了将萨尔加多的黑白摄影以交织有序“幻灯片”的方式来表述创作理念、再现工作成果之外,还以穿插其间的彩色影像讲述着这位摄影大师遍布地球的足迹和心路历程,从美洲到欧洲,从亚洲到非洲,在地球的每一个微小又充满内容的角落里,萨尔加多无处不在,他的游历、他的镜头本身就带有一种传奇色彩,而他拍摄的作品也被视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纪实项目。

正所谓看见黑暗者也被黑暗所侵蚀,“他所目睹的那些苦难,彻底改变了他,也让他对摄影师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而片名所谓的“地球之盐”恰恰指的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人类所造成的战争灾难和仇恨杀戮,几乎摧毁了摄影大师对人类的信念,在西非卢旺达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我们的大师深刻地感到“世间有一种野兽残暴至极,世间有一种野兽恐怖至极,那就是我们,人类。”这样的心理负荷致使大师身心俱疲,停止了探问地球村落的脚步。

萨尔加多的自我治愈之路,也为这个日益干涸的星球做出了新的贡献,在此必须提及他的妻子,她似乎是他命定的导航灯,起初他拿起相机的契机就是因为她,当他对人类世界彻底失望,疲惫了,厌弃了,几乎奔溃地停止了探寻的步伐时,她动员全家在日益干涸的家族农场种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荒芜贫瘠的山间恢复了早年的勃勃生机。

萨尔加多也在进行一个名为“Genesis”的项目,以记录全球尚未被人类拍摄过的地理及物种,在看尽世间的各种沧桑涂炭后,大师最后的选择是归于自然,并自愿将恢复生机后的绿岭山谷奉献为国家森林公园,片末当萨尔加多立于苍翠葱茏之中说道:“在我过世后,这片重新栽种土地上的森林,将又恢复我出生时的旺盛样貌。这不失为一场漂亮的循环。”在此,不得不为一个如此博大而有益的灵魂喝彩。

展开阅读全文

励志电影《翻滚吧!阿信》观后感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翻滚吧!阿信》是一部追求梦想的励志热血电影,故事描述从小拥有优异的运动天份的阿信,在偶然的机缘下深深地被体操吸引,逐步踏进了体操的世界,不过在母亲的反对下,阿信黯然退出。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幸误入歧途,在充满暴力的荒唐岁月中迷失自我,直到他决心重新追寻梦想,在朋友与家人的鼓励之下,阿信抓紧人生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朝跳马台飞奔而去,翻上天际…。阿信自出生便有惊人的天赋,但他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他的一只脚短于另一只脚。学校教练发现阿信在跳马的才能,将他带入体操队,但两年来,他却只能坐在板凳上,没有上场的机会。

终於有一天,机会终於敲门,他代替受伤的队友出赛,在令人惊叹声下,拿下了跳马冠军,阿信的未来似乎充满着光明。但随着高中毕业,阿信的脚却一天天恶化,他开始害怕未来的挫败,他妈妈也阻止他再去体操。阿信心里充满了无法控制的愤怒,他逃离家中与他的好友阿山,开始自我毁灭的生活。某天,阿信与阿山伤了的儿子,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于是,他们开始四处躲藏。

《翻滚吧!阿信》有着小文艺情节却不是一部《海角七号》类的文艺片,它演绎的是一个体操运动员的故事但也不能归类于体育片,有 故事和打斗穿插其中又不是一部《艋岬》那样的黑道片,很励志很鼓舞却又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片......你觉得它四不像,我却觉得,电影就该是这样,靠故事情节带你走进那个年代,走近影片中的人物,体会他们的经历,他们不同阶段的遭遇和故事,他们的选择,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挣扎......电影院那么大,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却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这部影片,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最喜欢最深刻的部分也各有不同。。难道不该是这样吗......有谁喜欢那种进去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一部怎样的影片,比如变形金刚那样的科幻片(虽然看起来我也觉得不错),每个人进去看完影片出来,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桥段全都一样,对影片的感受也都大同小异......(范文网 )这样的影片我们也爱看,但真的喜欢吗?没错那是大片,大制作,没理由不喜欢,可我更相信,很多人,已经厌倦了这样的观影感受。

梦想?!可能是这部影片的关键词,莫名地自小会喜欢一样东西,会和其他同龄人有不同的感受,会有专心致志想要学会或折腾的事情,你有过吗?我有过,是唱歌,可惜我没有用心地认真地对父母说出心里的那句话:“妈,让我去学唱歌吧?”于是这个曾经莫名其妙就喜欢的事情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而剧中的阿信,正是在莫名其妙地躲在窗外偷学了体操后对妈妈提出的要去学体操的要求,而正式和体操结缘。。。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可能会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或许会迷茫,或许会不小心弄丢了梦想,或许被障碍绊倒。。。就如阿信一样,因为某些经历而误入歧途,变得离梦想很远很远。。。可是只要你想抓住它,只要你勇敢站起来,继续奔跑,就一定会有重新抓住它的时候。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当有机会轻触梦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用力抓住它!?

不过,《翻滚吧,阿信》真正动人的是情感力量,阿信和死党菜脯那种单纯的信任,弟弟对阿信的热爱,妈妈对阿信的过度保护,还有教练的暗中呵护,都令这部影片境界远在很多小清新之上。而影片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阿信从没有放弃梦想,这个大男孩对体操的热爱是如此的具有感染力,不但把他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也从我们心底激发出一种美好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我看过很多遍这部影片了,每一次看总能或多或少有点收获。但是,在3月30日晚上在教学楼1310再一次观看这部影片后,我感觉收获的东西更多了。

影片以一片羽毛的飘落为影片的开始,以前我不太懂,但这次我感觉到了,这片羽毛的飘落不正是如同一个降落人间的生命,当这片羽毛在天空中飞行,经过高楼、树、汽车等,你不知道它要去哪里,会落在哪里,这不恰恰说明了人这一生如同羽毛的飘落一样都是未知数吗?最后这片羽毛飘落到了阿甘的脚下,开始了阿甘着传奇的一生。

阿甘生下来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亲为了他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办法把他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如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总有坏孩子欺负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负,这时一辈子他喜欢的告诉他,跑。于是,他跑了起来,甩掉了追赶他的人,越跑越快,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明星,民族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百万富翁。

同样和阿甘命运(阿甘的智商缺陷)差不多的丹上尉(越战中失去了双腿)却总是抱怨生活,抱怨老天,甚至抱怨阿甘救了他,没有和他祖辈一样成为烈士,而是一个没有双腿的怪人。但是抱怨了半天,他改变了什么?没有,一点都没改变,丹上尉依旧过得天天喝酒买醉的生活,可见生活不会因为你无休止的抱怨改变。但是,后来他看见执着的阿甘为了完成好朋友巴布成为捕虾船长遗愿而忙碌的时候,他第一次被阿甘深深地感染了,决定和阿甘一起捕虾,正是这个改变,成就了丹上尉成为了百万富翁、娶了个漂亮老婆。我想,丹上尉如果仍然像以前一样抱怨生活的话,他永远不会成功。

影片又以一片羽毛结束,这或许是一种结束吧,对阿甘传奇人生画上了一个句点,但我猜想,它未尝不是一个开始,一个小阿甘的开始。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影片的个人看法,由于本人实力有限,肯定有写的不恰当、不完整的地方,还望老师给与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要求我们看电视。《开学第一课》。

这样的课堂妈妈说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全家人一起来观看这堂课。

看着老红军出场的画面,我看见妈妈流泪了。也许是妈妈的年代,记忆和学习中有着共鸣的知识点。勇敢,坚强。看着红军的后代讲述先辈的故事,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了千难万险才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想到我们学习过的毛主席的诗《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事何等的大气磅礴。我和妈妈情不自禁的朗诵了这首诗,此时此刻,和我们在课堂学习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在看到王亚南姐姐讲述太空飞船的故事的时候,我流泪了。因为我们在平时游玩的时候,坐过山车,我的心脏都会提到嗓子眼,从过山车上下来,双腿发抖。我们只是偶尔玩一次。而宇航员为了航天事业,训练的事无数次……其中的艰辛不经历,是没办法体会得到的。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她们说值得。正因为如此,宇宙飞船的名字为:长征号!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次次的长征吗?今天的幸福生活事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珍惜。另外我们也当为了美好的将来,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微博之力。

我和我的祖国,永远不能分割。要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努力拼搏!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未来谁做主》观后感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李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刚看完电影《我的未来我做主》,心潮澎湃,耳畔不由自主地回响起震彻云霄的《少年中国说》。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有些学生受家长的影响,沉迷于成为明星,不重视学习,甚至逃课在外排练演出。而主人公姚老师为了让孩子们重回校园,费劲了心思。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姚老师还在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做火箭。尽管受到了家长的阻挠,也失败了多次,但姚老师最终还是成功地将水火箭发射升空。姚老师的成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对科学极其感兴趣的林志越就在姚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大火箭的发明,并顺利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工作者。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梦想”。姚老师在研究水火箭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百多次失败,尽管成功率仅仅为1%,但为了这渺小的1%,姚老师坚决不放弃。她对林志越说“无论什么时候,不能放弃梦想。”“放飞你们,才是我真正的梦想。”看到这里,我不禁停下来审视自己:为了实现梦想,我有全力以赴吗?遇到困难挫折,我能迎难而上吗?哪怕成功地几率很小,我也能坚持不懈吗?在姚老师的身上,我看到梦想在熠熠生辉,我相信自己也能通过努力让梦想成为现实。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姚老师带着孩子们去了“耻辱亭”,那是侵华日军登陆的地方,而姚老师的姑姑就是被日军杀害的。面对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姚老师对孩子们说道“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科技进步,国家才能和平富强。”姚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兴国”的种子,鼓励孩子们“不追歌星追科星”,林志越就是在姚老师的帮助下,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每一个少年,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希望自己努力拼搏,也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也许我们不能成为杨利伟、景海鹏这样的航天英雄,但只要努力,我们也能像片尾的那一支支小火箭,助力祖国腾飞!“少年强则国强”,愿每一个少年,都能不负青春,放飞灿烂的梦想,拥抱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警示教育观后感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抓好廉政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区水务局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5月31日上午,广安区水务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了《阳光下的“黑幕”》政府采购系列案件警示录。

该片以纪实的手法,以省政府采购中心某些机关干部利用职权为人办事、收受贿赂的真实事件为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省政府采购中心原主任向东、原副主任严莉华等人因权力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错位而导致贪欲膨胀、自毁前途的人生蜕变轨迹,片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一段段发人深省的话语,不断警醒着大家要引以为戒,清廉用权,为水务局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反腐倡廉课,打了一剂“预防针”,上了一道“保护锁”。

在观看警示片后,全局干部职工均结合自身工作发表了观后感。此次警示教育活动,大家通过看、谈,深受教育,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纷纷表示,要对照反面典型案例,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群众的要求当作掌权用权的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展开阅读全文

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金老师幽默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对礼仪也有了从新的认识。

从礼仪的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尊重,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尊重分为自尊和尊他。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我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我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我们在坚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用现代的理性的礼仪角度来规范自我,使礼仪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这是对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现代社会建设者的要求。

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我的品味。

我们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务必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才能使自我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同时务必时时注意自我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用心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欢乐的寒假时间已过,迎接我们的便是新的开学季,而在1号这天里,我们共同观看了个特别有意义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

晚上8点,吃完饭后便守在电视旁边,准时观看着开学第一课节目,每到份新学期的开始,《开学第一课》总会播放各种有趣且蕴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让我们观看,而在这堂课里不仅可以让中小学生们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能在观看节目中,不断感受到各个人生的意义。每期的《开学第一课》内容都是不相同的,但在每期的节目里,都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除课本以外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祖国些光荣的事件,同时也让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更有目标和动力,这也许是为什么每到开学季时,就播放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原因吧。

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祖国,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同时也明白祖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的生活,其背后离不开那些党的努力,为此我们身为中小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以党为奋斗目标,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份贡献,来报效祖国。

通过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到我们当前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时间,特别作为少年的我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个坚定之心,更好的学习向上,为未来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份力量,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但我直深信知道,当下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也许某天里祖国会因你们的成长而感到骄傲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