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坛

论坛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论坛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论坛问题。

分享

浏览

2681

作文

60

习近平致亚信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的贺词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贺词是对于节日或者是喜事所送上的一种用语,表达的是一种喜庆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祝贺词有利于更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贺词应该怎么说,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值此亚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方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成立23年来,在建立和落实信任措施、增进不同文明对话、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亚洲国家探索亚洲安全治理模式的重要机制。

去年5月,我在上海亚信第四次峰会上提出,亚洲各国应当寻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探讨建立地区安全与合作新架构。我们在加强自身合作的同时,要坚定致力于同其他地区国家、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中方作为亚信主席国,将同亚信成员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一道,致力于实现上述目标,使亚信为促进亚洲安全和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探索本地区安全之路,促进亚洲地区不同文明、地域、种族、宗教互尊互信、和谐共生,民间力量不容低估。前政治家、外交家、专家学者、媒体精英、致力于民间友好交流的非政府组织等,均可为此发挥作用。这也是我在去年上海亚信峰会上倡议成立亚信非政府论坛的初衷。我们要形成民间交流网络,为广泛传播亚信安全理念、提升亚信影响力、推进地区安全治理营造更好的条件。

本次年会以“未来十年的亚洲:安全与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对新形势下亚洲和平与发展的更广泛思考。希望各方代表和嘉宾集思广益、坦诚交流,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推进亚洲和平与发展出计献力!

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温总理2024冬季达沃斯论坛演讲节选

全文共 19507 字

+ 加入清单

频道|社区|商城成语词典

登录注册

作文网

网上最大的作文搜索引擎 提交

作文首页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考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话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素材

原创推荐我要投稿 最新作文 原创专区 作文百科素材:名人故事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指导: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写作基础 热点:冬天 元旦 雪

您现在的位置:作文 >英语作文 >英语演讲稿 >英语演讲稿:温总理2009冬季达沃斯论坛演讲节选_3000字

英语演讲稿:温总理2009冬季达沃斯论坛演讲节选_3000字

作者:作文网整理 2012-12-12 17:40:12

8人赞了这篇文章, 关注TA发私信

Strengthen Confidence and Work Together for A New Round of World Economic Growth

Special Message by H.E. 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nual Meeting 2009

28 January 2009

Professor Klaus Schwab, 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delighted to be here and address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nual Meeting 2009. Let me begin by thanking Chairman Schwab for his kind invitation and thoughtful arrangements. This annual meeting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Amidst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rarely seen in history, it brings together government leaders, business people, experts and scholar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o jointly explore ways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bility, promote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better address global issues. Its theme -- "Shaping the Post-Crisis World" is highly relevant. It reflects the vision of its organizers. People from across the world are eager to hear words of wisdom from here that will give them strength to tide over the crisis. It is thus our responsibility to send to the world a message of confidence, courage and hope. I look forward to a successful meeting.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首先在中国牛年到来的时候给大家拜年。牛年象征着勤劳、奉献和富足,我衷心祝愿我们这个世界在牛年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我很高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首先,我要感谢施瓦布主席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本届年会意义特殊,在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中,各国政要、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聚集在这里,围绕"重塑危机后的世界"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举措,探索全球综合治理之道,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会议举办者的远见卓识。各方面热切期盼从这里听到富有智慧的声音,凝聚战胜危机的力量。我们有责任向世界传递信心、勇气和希望。我预祝本届年会取得成功!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landed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since last centurys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face of the crisis, countr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ve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address it. These measur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confidence, redu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risis, and forestalling a meltdow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a deep global recession. This crisis is attributabl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the major ones are: inappropriat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f some economies and their unsustainable model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prolonged low savings and high consumption; excessive expans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a blind pursuit of profit; lack of self-discipline amo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ating agencies and the ensuing distortion of risk information and asset pricing; and the failur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to keep up with financial innovations, which allowed the risk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o build and spread. As the saying goes,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we must draw lessons from this crisis and address its root causes. In other words, we mus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savings and consumption, betwee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egulation, and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real economy.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各国和国际社会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根本上找到化解危机之策。

The current crisis has inflicted a rather big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We ar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cluding notably shrinking external demand, overcapacity in some sectors, difficult business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s, rising unemployment in urban areas and greater downward pressure on economic growth.

坦率地说,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我们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是: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

As a big responsible country, China has acted in an active and responsible way during this crisis. We mainly rely on expanding effective domestic demand, particularly consumer demand, to boost economic growth. We have made timely adjustment to the direction of our macroeconomic policy, swiftly adopted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 moderately easy monetary policy, introduced ten measures to shore up domestic demand and put in place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 Together, they make up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package plan aimed at ensuring steady and relatively fast economic growth.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我们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包括:

First, substantially increase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implement a structural tax cu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rolled out a two-year program involving a total investment of RMB 4 trillion, equivalent to 16 percent of Chinas GDP in 2007.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施结构性减税。中国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

The investment will mainly go to government-subsidized housing projects, projects concerning th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frastructural projec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and post-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Some of them are identified as priority projects in Chinas 11th Five-Year Pla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st are additional on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This two-year stimulus program has gone through scientific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is supported by a detailed financial arrangement. RMB 1.18 trillion will come from central governments budget, which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funds from local governments and other sourc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so launched a massive tax cut program which feature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alue-added tax, the adoption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nd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and the abolition or suspension of 100 items of administrative fees. It is expected to bring about a total saving of RMB 500 billion for businesses and households each year.

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这里既有“十一五”规划内加快实施的项目,也有根据发展需要新增的项目。这个计划经过了科学论证,在资金保证上作了周密的安排,其中中央政府计划投资1.18万亿元,并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主要是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出台中小企业、房地产交易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Second, frequently cut interest rates and increase liquidity in the banking system. The central bank has cut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ve times in a row, with the one-year benchmark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down by 1.89 percentage points and 2.16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Thus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companies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has been lowered four times, adding up to a total reduction of 2 percentage points for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4 percentage point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ones. This has released around RMB 800 billion of liquidity and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funds available to commercial banks.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s have been adopted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boost economic growth, including increasing lending, optimizing the credit structure, and providing greater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and the SMEs.

二是大频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分别下调1.89和2.16个百分点,大幅度减轻企业财务负担。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我们还出台一系列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扩大贷款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Third, implement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rejuvenation program on a large scale. We are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to push ahead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o this end, plans are being drawn up for key industries such as automobile and iron and steel, which not only focus on addressing the immediate difficultie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look toward their long-term development. We have taken strong measures to facilitate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enterprises, phase out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promot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improv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e encourage our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echnologies and make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We support them in making extensiv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techniques,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o restructure their product mix, develop marketable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Our financial support policies are being improved, a sound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installed and market access eased for the benefit of SME development.

三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我们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既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又致力于产业的长远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我们不断完善和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Fourth, actively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re speeding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rogram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16 key projects in order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core technologies and key generic technologies. This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a higher level. We are developing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creating new social demand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areas.

四是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Fifth, substantially raise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We have accelerate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afety net. W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basic pension for enterprise retirees and upgrade the standard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workers compensation. We will raise the level of basic cost of living allowance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lfare allowances for those rural residents without family support and the special allowances and assistance to entitled groups. This year, the central budget for social security and employment will increase at a much higher rate than the growth of the overall fiscal revenue.

五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今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资金投入增幅将大大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

We are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and working to put in place a nationwide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covering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thin three year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everyone having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t is estimated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will invest RMB 850 billion for this purpose. We give priority to education and are now working on the Guidelines of the National Program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我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预计三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

This year, we will increase public fun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fer more financial support to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and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equity in education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We are using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lessen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employment.

今年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和优化教育结构。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出台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减缓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We are following a more active employment policy. In particular, we have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y measures to help college graduates and migrant workers find jobs and provided more government-funded jobs in public service. These major policy measures as a whole target both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and address both immediate and long-term concerns. They represent a holistic approach and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They are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need to boost domestic demand, readjust and reinvigorate industries, encourage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social security. They are designed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through increased investment, overcom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with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mind,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teres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se measures can mobilize all resources to meet the current crisis.

总的看,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注重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协调、相互促进,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Chinas economy is in good shape on the whole. We managed to maintain steady and relatively fast economic growth in 2008 despite two unexpected massive natural disasters. Our GDP grew by 9 percent. CPI was basically stable. We had a good grain harvest for the fifth consecutive year, with a total output of 528.5 million tons. Eleven million and one hundred and thirty thousand new jobs were created in cities and towns. Household incom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The financial system functioned well and the banking system kept its liquidity and credit asset quality at a healthy level. When China,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runs its affairs well, it can help restore confidence in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curb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t will also help increase Chinas imports and outbound investment, boost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create more development and job opportunities for other countries. Steady and fast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is in itself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world economic growth.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过努力,在战胜两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同时,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粮食连续5年丰收,总产量达到5.28亿吨;城镇新增就业 111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银行体系流动性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有利于提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趋势,有利于增加中国的进口和对外投资,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Ladies and Gentlemen,

Will Chinas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fast and steadily? Some people may have doubts about it. Yet I can give you a definite answer: Yes, it will. We are full of confidence. Where does our confidence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fundamentals of Chinas economy remain unchanged. Thanks to our right judg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prompt and decisive adjustment to our macroeconomic policy, our economy remains on the track of steady and fast development. Our package plan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the need to address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that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It is beginning to produce results and will be more effective this year. Our confidenc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long-term trend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mains unchanged.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些人可能会有疑虑。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

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由于我们正确判断形势、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制定并实施的既应对当前困难又着眼长远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开始见到效果,今年将发挥更大作用。

We are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fas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and various social development programs--all can be translated into huge demand and growth potential and will bolster relatively high-speed growth of our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Our confidence also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advantages contributing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main unchanged. With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e have laid a good material,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We have a large well-trained and relatively low-cost labor force. We have a healthy fiscal balance,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and adequate funds. Our system enables us to mobilize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for big undertakings. There is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our society. What is more important, we follow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which puts people first and seeks comprehensiv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are committed to reform, opening-up and win-win progress. We have found the right development path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trend of our times. Our people are hard-working, persevering and resilient. It is precisely these fine qualities that endow China, a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history, with greater vitality in the face of adversities.

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它将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成本较低;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社会资金充裕;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发展道路;我们的人民拥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在逆境中焕发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pursuit of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is the irreversible trend in todays world. The readjust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We have the confidence, conditions and ability to maintain steady and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world economic growth.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根本改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藏着新的机遇。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a challenge for the whole world. Confidence, cooper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re key to overcoming the crisis. Confidence is the source of strength. The power of confidence is far greater than what can be imagined. The pressing task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countries is to take further measures to restore market confidenc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imes of economic hardships, confidenc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prospect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idence of leaders an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 their countries, confidence of enterprises in investment and confidence of individuals in consumption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In tackling the crisis, practical cooperat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信念的力量,远比想象的更为强大。国际社会和各国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在经济困难面前,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国家领导人和各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企业对投资有信心,个人对消费有信心,这比什么都重要。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

In a worl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untries are tied together in their destinies and can hardly be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a test of the readi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a test of our wisdom. Only with closer cooperation and mutual help, can we successfully manage the crisis. To prevail over the crisis, accepting responsibilities is the prerequisite. When governments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ith resolution and courage, they can help maintain a stable financial order and prevent the crisis from causing more serious damage on the real economy. Political leaders must be forward-looking. They should be responsible to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well as to their own countries and people.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家的命运已经联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金融危机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才能有效应对危机。承担责任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各国政府坚定、勇敢、负责地承担起责任,对于稳定金融秩序、防止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十分重要。政治家要有远见卓识,既要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负责。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implement the broad agreement reached since the G20 Summit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World Economy. We should not only take more forceful and effective steps to tide over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but also push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world economic order that is just, equitable, sound and stable. To this e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the following ideas.

当前,应当抓紧落实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以来达成的广泛共识,不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渡过当前难关,而且要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为此,我提出以下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2024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强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促进相关经济学科的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水平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定于2015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为配合论坛的召开,现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博士后征集与论坛主题相关的论文,论坛组委会将对论文进行评选。优秀论文入选论文集公开出版,其中一等奖论文推选到《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学人》(中英文)优先刊发。入选优秀论文作者将受邀出席“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学术会议并赠送其会议论文电子版。

论文应紧紧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对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鼓励以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

参考选题(包括但不局限于)

1.关于新常态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面;

2.关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转移新格局方面;

3.关于“一路一带”建设与产业布局方面;

4.关于中国工业强国的路径和政策选择方面;

5.关于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

6.关于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协调方面;

7.关于新技术革命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方面;

8.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低碳发展方面;

9.关于创新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

10.关于国家竞争力与对外投资方面;

11.关于自贸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方面;

12.关于产业融合发展与区际合作方面;

13.关于网络组织、商业生态及其治理体系方面;

14.关于产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方面;

15. 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16. 关于中国大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

17. 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与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18. 关于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企业并购重组方面;

19. 关于互联网革命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面。

征文要求

1.尚未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一般为12000字左右;

2.论文格式规范和编辑体例请参见《中国工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类论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类论文)或《中国经济学人》(中英文)相关要求;

3.第一作者为博士后本人;

4.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15日;

5.论文的最终录用出版以组委会专家评审意见为准;

6.论文提交请发送word文档电子版至 gjsbgs@cass.org.cn,并在邮件主题中标注“博士后论坛征文”及作者姓名,同时提交作者回执(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网站下载)。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宏静 郝霏璠

联系电话:010-68026696,010-68024990;

传真:010-6802669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邮编:100836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召开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23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发表主旨演讲称,中美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同乘一条船,谁也别想把谁推下去,我们必须共同向前看。

鲁炜表示,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是增信释疑之旅,也是开放合作之旅,更是推进互利共赢之旅。前天,习近平主席接受了《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昨晚,在欢迎晚宴上又发表了重要演讲,其核心内容仍然是互利共赢。

鲁炜引用了2500多年前中国“二人同舟”的故事:两个人乘坐同一条船出海,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浪花不断袭来,前方还有无数凶险的暗礁,两个人互相争吵和指责。突然天降暴雨,风浪越来越大,如果不立即降下船帆,船就要倾覆入海。但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降下船帆。面临共同的风险,两人从对抗走向了合作,他们一同冲上前去,齐心协力降下船帆,颠簸的船终于稳定下来,最后两人不仅安全到岸,也成为了患难之交。

鲁炜说,2500年后的今天,人们同样面临着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同样处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之中。这是一个前人未曾走过的新航程,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出现,但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网络关系的主流。

鲁炜说,向前看,就是要维护我们共同的利益,应对我们共同的风险,不开倒车,不生枝节,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合作中化解分歧;向前看,就是要大处着眼、不择细流,避免小问题酿成大事件,更不能做损人害己的事;向前看,就是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为中美网络关系也为我们共同的利益不断注入正能量,引领航船驶向幸福的彼岸。

鲁炜表示,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增进战略互信、共同引领数字经济、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探索行为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第九届珞珈国是论坛征稿启事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一、论坛选题

政府创新与法治中国建设

围绕该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1.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

2. 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廉政建设

3. 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

4. 大数据与治理创新

5. 新形势下的国家治理探索与创新

6. 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战略

7. 行政审批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8. 新时期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

9.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0. 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

11. 社会化办医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2. 与论坛相关的其他议题

二、征稿对象

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三、征文要求

1.主题鲜明,言之有物,论证严密,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2.论文内容要与论坛主题相关,题目可自拟,要求结合本人专业背景,探讨当前政府创新与法治中国建设方面问题的原创性论文,也可提交已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原创性论文。

3.文章字数5000-8000字,符合学术论文规范,包括中文摘要、关键词,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码。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年级、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

4.入围论文将采用学术不端系统进行检测,检测未通过的论文将取消有关奖项的参评资格。

注:论坛主办方有义务保护论文作者稿件的知识产权。论坛所投稿件,不影响作者另投他处。

四、投稿方式

1、请将论文电子版(WORD文档格式)以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 whu_pspa@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学校院系—博士/硕士—姓名—手机号码。

2、截稿时间:2015年10月20日(以电邮发送时间为准)。

五、奖项设置

1、由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小组遴选出一等奖、二等奖论文各10篇,并由论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2、优秀论文将集结成册供内部交流学习,组委会还将择优荐至《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社会保障研究》发表,优秀论文作者将获得论坛当日主题发言的机会。

六、论坛举办

1.论坛时间:2015年11月中下旬

2.论坛地点: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七、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

八、学术支持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地方政府管理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

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

九、联系方式

论坛组委会办公室:027-68755245

联系人:

金 晶13037138141 刘 悦18771017486

王 乐15527494309 卢艳齐13006330830

刘子发18271471728 刘贤国15927255445

欢迎各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朋友赐稿,未尽事宜,敬请垂询!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更丰富,设置10场论坛22个议题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大会设置了10场论坛、22个议题,涉及网络文化传播、互联网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合作、互联网技术标准、网络空间治理等前沿热点问题。

大会新设“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充分展示中外互联网发展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

有来自亚太地区、美国、欧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近260家企业参展,举办80多场各具特色的专场发布会,充分展示中外互联网发展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

10场分论坛分别为:“数字中国”论坛,“数字丝路·合作共赢”论坛,“网络安全”论坛,“互联网+”论坛,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互联网文化与传播”论坛,“互联网创新论坛”论坛,“网络安全高层闭门会议”,“网络空间治理”论坛,“互联网技术与标准”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金融投资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发起,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2015年中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上证综指在短短两个月内下跌超过40%。尽管此次危机未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系统造成实质性影响,但随着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信息传递以及公司投融资行为中的引导作用,已经成为市场参与者尤其是监管当局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对于我国未来进一步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与改革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拟于2016年6月25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公司金融:制度、信息与行为”。论坛将邀请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对上述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征文,入选论文的作者将获邀参加论坛,论坛还将邀请同行专家对入选论文进行点评。

一、选题范围(但不限于):

[1] 资本市场制度对于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公司的影响

[2] 经济政策、政治激励与公司行为

[3] 市场制度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4] 媒体等外部监管与公司信息披露

[5] 证券分析师与信息传递

[6] 市场参与者与公司信息透明度

[7] 人力资本、公司行为与公司业绩

[8] 行为公司金融

[9] 非上市公司投资、融资与公司效率

二、征文提交

1.征文请参照《经济研究》体例并以中文写作,符合国际学术规范,且尚未被学术期刊发表或接受。

2. 请将作者的相关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等)完整地列于与正文独立的首页。

3.请于2016年5月10日前将征文电子版(Microsoft Word格式)同时发送到:kong@znufe.edu.cn、irene@znufe.edu.cn,并在邮件主题处注明“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字样,附件中的文件名称请用“通讯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命名。

三、相关事项

1. 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审,其中的优秀论文将被推荐直接进入《经济研究》匿名审稿程序。论文入选及正式参会通知将于2016年6月1日前向作者发出。

2. 论坛不收取会务费;会议期间午餐由主办方统一安排;参会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3. 联系人:孔东民(kong@znufe.edu.cn)、江霞(irene@znufe.edu.cn)。

4. 联系电话:027-88386447

展开阅读全文

2024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闭幕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2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落下帷幕。

本届论坛以“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为主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重点问题。然而,各位代表和参与者深入坦诚积极的讨论,让本届论坛内容充实、成果丰硕,一些有代表性的闪光观点和思想更是值得回味。

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女士在她的演讲当中提到,中国需要实行三项政策:开放、缩小、扩大。她概括的非常精辟,这三个词分别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ONE”。

拉加德说,开放,就是需要中国经济更加市场化和进一步密切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中国承诺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的一个明证;缩小,就是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更加注重绿色发展,这将确保持久和广泛共享的繁荣;扩大,就是需要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扩大研发投入并提升价值链,这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源。她评价,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囊括了这些主要因素,ONE原则的实施将有利于中国实现更优质、更具包容性和更可持续的增长,从而实现“中国梦”。

还有哥伦比亚大学萨克斯教授,他讲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克服单边片面的发展,其三大支柱是:经济发展、缩小不平等、环境可持续。而英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也说到:“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应当将全球减排目标、推进城镇化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综合考虑”。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CEO雷·达里奥先生在论坛演讲中提到的:“生产力的提升是对生活水平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他认为,“我们的生产效率马上就要复苏了,因为有一些颠覆性的技术,比如说像AI、大数据和超级计算等。”

“而对于市场的生产率还主要取决于举债,比方说举债越多就可以花越多的钱,但是这个钱是必须要还的,所以我们看到债市的周期往往是和生产率的提升一致的。”雷·达里奥说,“如果有人能够最有效的借债并使用这些钱,他们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先生提到的“把体制成本降低是应对经济转型关键所在”的观点让人深思。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在于通过改革降低了体制成本,但目前体制成本从快速降低后再次回升。

周其仁将体制成本分为三类。一是法定成本,比如缴税、社保。“降税必须立法机关来推动,降税就必须降低政府开支。”二是市场主体对潜在机会做出反应的成本。以医疗服务行业为例,要动员更多医疗服务资源增加供给,不是仅仅增加医院就够了,还要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让人们愿意学医、愿意从医、愿意增加医疗服务。三是企业获取关键要素的成本。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仅仅用货币政策去调房价是不够的,光有购买力而没有土地拨过来,就会发生尴尬的局面。”

周其仁认为,尽管经济增速下行中很多市场成本都在下降,但体制成本如果不降的话,或许“很多企业没有等到市场成本降到它能够支撑下去的水平,就撑不住了”。

对作为世界性创新公司的代表,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先生提到:“创新的本质是从5—10年的时间跨度内来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解决当前的问题,1—2年内的问题靠产品就可以解决。”这也映对了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先生提到的:“创新不仅要颠覆旧秩序,更要创造性的建设”的观点。

苏必德指出,人文教育就是注重通过“即兴发挥、创新、合成以及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人文教育能够打造更好的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24日上午开幕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已经开幕,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今年的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届时将举办83场讨论活动,其中年会新增了12场创业家对话系列活动。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24日上午9点45分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大会,并发表题为《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主旨演讲,他首先对布鲁塞尔3月22日发生的恐怖袭击遇难者表示哀悼,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主持开幕式,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致辞表示,论坛强烈地谴责在布鲁塞尔发生的恐怖袭击,并向遇难者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向受害者和人们表示同情。

按照开幕式议程,缅甸总统登盛、柬埔寨首相洪森、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老挝总理通邢、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尼泊尔总理奥利、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晋勇、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卡拉、大韩民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柳一镐、俄罗斯联邦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等外国政要将分别发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至今已成立15年。论坛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为“亚洲的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议题包括创业创新、互联网+、重大事件、宏观经济的新问题、新现象、行业热点等六大方向,共90多场正式讨论,来自全球的2000多位嘉宾、代表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直播

全文共 1800 字

+ 加入清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3月24日应邀出席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次博鳌亚洲论坛的相关消息。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直播地址:http://tv.people.com.cn/img/2010tv_flash/liveplayer.swf?liveInfo=5,cctv13

经济与发展成重点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首脑外交的开篇之作,定将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今年也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周年,为此年会活动将进一步增加。

记者了解到,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新未来,延续了过去两届年会的主题词,在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内外环境都有了质的变化,如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治理模式面临严峻考验。亚洲各国和地区下一步如何引导经济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强化区域经济互通与合作、提升基础设施投入和创新科技能力,为世界所关注。如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培育新增长点,将是2016年年会的重点议题。

2016年年会拟设置83场讨论,包括分论坛51场、 圆桌会议14场、主题餐会6场、创业家对话12场。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创业创新、互联网+等热点话题。其中,创业家对话为首创系列。新增的12场创业家对话系列活动,将分别聚焦前沿科技、先进制造、新兴产业等12个领域。每场对话邀请两到三位创业家,与代表们分享创业经历和创业体悟,并展望技术和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从现有议程来看,宏观经济及互联网议题,是2016年年会最为重要的两大分类。第一,宏观经济场次。分论坛包括《经济的韧性》、《世界经济的“新平庸”》、《中美投资协定》、《竞争性货币贬值:以邻为壑的零和游戏》、《亚洲资本的全球化》、《贸易失速:全球化“见顶”了吗?》、《通缩来了吗?》《国际产能合作:1+1+1如何大于3?》《前沿市场:下一代的新兴经济体》、《量化宽松的是与非》、《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的“加减乘除”》《“闯祸”的杠杆》等。2016年宏观经济分论坛针对全球及亚洲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更加“务实”,也更加具有探索精神。第二,互联网场次。分论坛有《共享经济:我的就是你的》、《“互联网+”与“+互联网”》、《e-WTO:电子商务的全球贸易规则》、《智能制造:让互联网”务实“》、《未来的消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从“它”到“她”》、《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未来》、《懒人经济:生活服务业的O2O》、《互联网的未来》等。

此外,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在嘉宾阵容上力图实现新的突破,将增加大批“新面孔”,包括重要经济体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创业家、“互联网+”类企业代表、“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家等。为促进政商对话,本届年会将重点邀请18个主要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前沿市场国家的部长级官员出席年会各场分论坛的讨论。此外,今年博鳌论坛准备增加邀请石油输出国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一批有知名度、有潜力的中青年创业家也将成为博鳌论坛的“新面孔”,如优步负责人、滴滴出行董事长程维、搜狗CEO王小川等。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已经确定参加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

议题

从现有议程来看,宏观经济及互联网议题,是2016年年会最为重要的两大分类。

第一,宏观经济场次。分论坛包括《经济的韧性》、《世界经济的“新平庸”》、《中美投资协定》、《竞争性货币贬值:以邻为壑的零和游戏》、《亚洲资本的全球化》、《贸易失速:全球化“见顶”了吗?》、《通缩来了吗?》《国际产能合作:1+1+1如何大于3?》《前沿市场:下一代的新兴经济体》、《量化宽松的是与非》、《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的“加减乘除”》《“闯祸”的杠杆》等。

2016年宏观经济分论坛针对全球及亚洲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更加“务实”,也更加具有探索精神。

第二,互联网场次。分论坛有《共享经济:我的就是你的》、《“互联网+”与“+互联网”》、《e-WTO:电子商务的全球贸易规则》、《智能制造:让互联网”务实“》、《未来的消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从“它”到“她”》、《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未来》、《懒人经济:生活服务业的O2O》、《互联网的未来》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博鳌亚洲论坛今日两点解读

全文共 4181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根据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最新议程整理的七大亮点,欢迎阅读参考。

2016年3月22日至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将在中国海南博鳌召开,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3月24日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比利时首相米歇尔、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尼泊尔总理奥利、泰国总理巴育、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卡拉、大韩民国副总理兼企划财务部长官柳一镐、俄罗斯联邦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等外国政要也将应邀出席年会。

2016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周年,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新未来,新活力,新愿景,三个“新”的叠加,突出了亚洲求新求变的迫切心情。

此前,周文重秘书长介绍,今年年会议题包括创业创新、互联网+、重大事件、宏观经济的新问题、新现象、行业热点等六大方向,共九十多场正式讨论。其中,“互联网+”与“+互联网”相关议题占相当比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多场讨论的重点。

据最新议程显示,2016年年会将举行80多场活动。包括51场分论坛,6场电视辩论,15场圆桌会议,10场创业家对话及5场主题餐会。

本届年会的演讲嘉宾也可谓是“胜友如云”。据最新的嘉宾名单统计,来自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嘉宾有74位,来自全球企业界的演讲嘉宾132位,意见领袖及知名人士49位,媒体领袖49位。届时,来自全球的2000多位嘉宾、代表将齐聚博鳌,共话亚洲经济新未来。

2016年年分论坛议题主要有以下五大方向:

亮点一:李克强总理发表主旨演讲

2016年3月17日上午,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3月24日应邀出席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此前《人民日报》评论称: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博鳌亚洲论坛发展。这是继2012年、2014年,李克强第三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2012年4月2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凝聚共识促进亚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2014年4月10日,李克强首次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的主旨演讲。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亚洲及新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称: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如何向世界解读中国经济的最新前景?将提出哪些亚洲新愿景?释放哪些重要的政策信号?全球将聚焦3月24日早上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

亮点二:供给侧改革成多场讨论主题

有关中国议题的分论坛,历来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重点。结合今年的经济热点,供给侧改革将成为今年多场讨论的焦点。

2016年中国正式进入十三五规划。中国发展速度、发展模式、改革路径等问题,不仅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命运,也凝聚了全球期待的目光。

分论坛还呈现了“跨界对话”的特点。既有政策制定者、监管者与企业家的务实对话,也有中外经济学家的超前预测,更有互联网领袖和投资人的观点PK。

在“中国问题”分论坛上,众多精彩嘉宾云集,围绕中国改革的热点问题,展开多场“头脑风暴”。

亮点三:多方纵论亚洲经济新活力

2015年,亚洲经济体增速放缓,普遍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贸易出口急剧下滑,各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人口、产业、债务结构调整等问题,贯穿了2015年亚洲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的动力衰退,而新的动力还未成规模。2016年究竟是更加艰难的一年,还是黎明前的黑暗?

即使如此,亚洲依旧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亚洲已占全世界经济的40%,且在未来4年内将贡献全球经济成长近2/3。

对于各国来说,摆脱困境根本方法是进行结构性改革。媒体预测:区域经济及贸易协定的重大突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创新科技能力等领域,很有可能产生亚洲的新活力,并将极大改变全球经贸格局。

此外,加强合作也是新活力的重要来源。周文重秘书长表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亚洲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比如中亚、中东、南亚、新东盟等一些地方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而这些正是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长处。”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围绕能源、贸易、资本、一带一路、金融资本等话题,嘉宾将展开多元化的讨论。

亮点四:直击全球经济痛点

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贸易低迷、债务攀升、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这些问题不仅是亚洲各国的“魔咒”,也是全球经济的“痛点”。

2015年,全球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亚洲及新兴市场经济继续结构改革,欧洲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美国经济是全球少有的一抹亮色,但却并没有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

目前,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经济复苏,如中国“一带一路”,欧洲容克计划等、日本安倍经济学、韩国经济改革三年计划以及四大改革。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各国央行将继续接受“大考”。关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通缩、货币贬值等问题的讨论,牵动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和投资风向。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安排了以下多场会议,深入挖掘全球经济痛点所在,“对症下药”。

2016年年会首日(22日),第一场分论坛将举行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新闻发布会暨博鳌亚洲论坛学术发布会。

分论坛将发布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筹备情况,并发布论坛三大学术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新兴经济体报告》、《亚洲竞争力报告》。

本场分论坛还将发布《互联网金融报告》和《包容性结构转型指数》报告。

亮点五:全球治理的新挑战,呼吁政策沟通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缓慢步伐及全球市场空前的联动性,也为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

为此,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邀请了同一领域的全球决策者们,在一张桌子上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今年9月4日至5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就是即将在中国召开。在博鳌亚洲论坛“转型中的G20:全球愿景,中国方案”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会议,他们的发言是否会透露“中国G20方案”的重要消息?全球媒体将镜头对准这场会议。

此外,“B20: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商界声音与诉求”则邀请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BURKNER、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ThomasLEMBONG、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中国B20协调人于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在“多边金融机构的对话”分论坛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将出席。今年是金立群首次以亚投行行长的身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1月16日,备受世界期待的亚投行正式开张运营。经过了2个多月的时间,亚投行进行了哪些投资?有哪些最新的消息?这场会议备受全球期待。

亮点六:互联网议题“井喷”,同行对话亮点多

在2016年年会议程中,“互联网”和“创业创新”议题将成为年会的一抹亮色。一大波全球互联网领袖及“大咖”,将在博鳌相聚。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新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点。专业人士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很可能将产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重塑世界格局、推动经济爆发式增长的新技术。

全球目前都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此前,周文重秘书长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转型压力加剧的背景下,韩国总统朴谨惠倡导“创造经济”、中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莫迪总理呼唤印度成为“创业公司的枢纽”,亚洲领导人不约而同地将创业创新作为施政重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希望(16.27, 0.28, 1.75%)。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来自全球互联网及创投界的领袖们共聚一堂,互联网及前沿科技议题呈现“井喷”的状态。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Uber首席执行官TravisKALANICK、WeWork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AdamNEUMANN,网易董事长丁磊、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滴滴出行董事长程维、Airbnb公司全球运营总裁VarshaRAO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相聚。

对话创业者系列是2016年年会新增内容,将分别聚焦前沿科技、先进制造、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多个领域。跨界的讨论和同行之间的精彩“对手戏”,来自全球互联网领袖们的精彩争鸣,将点燃世界的热情。

亮点七:亚洲文化新诗篇:传统与未来的交融

依照传统,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设置了多场有关文化及社会热点话题的分论坛,今年文化及社会分论坛也是亮点频出。

在23日一早,《多彩文明与亚洲新活力》分论坛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将出席。在3月25日《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大师将出席这场会议。在《体育产业:下一个风口》分论坛上,上海篮球俱乐部董事长、前篮球运动员姚明将参与讨论。

在新时期,亚洲文化不仅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更在于面向未来的沟通交流与创新。作为经济新活力的重要领域,文化娱乐产业的新活力成为2015年不容小觑的亮点。STX娱乐创始人RobertSIMONDS与华谊兄弟(28.390, 0.40, 1.43%)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中磊将同台对话。导演徐峥也将参加《互联网+电影:千亿票房与电影产业静悄悄的“新长征”》分论坛。

正如莫言所说的那样:将来亚洲各国之间的交往、“一带一路”的建设,应该始终把交流活动当做一个整体来考量,“无论政治对话还是经济交流,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共同繁荣——因为文化最终和人类生活、情感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昌盛,不是GDP有多高,而是人民灵魂有多丰富,艺术有多灿烂。”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我们将继续探寻亚洲文明的兼容并蓄,沟通融合、锐意创新的全新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君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基因,彰显着我们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祖训,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立身处世的道德遵循和人格标杆。君子文化作为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统资源,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改善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有鉴于此,继“首届君子文化论坛”于去年在浙江杭州举办后,“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将于今年在安徽合肥举行。本届论坛由光明日报社、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安徽省社科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浙江大学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本次论坛主题:“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参考议题为:君子人格的内涵和演变,君子人格与当代公民素质,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弘扬君子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可根据主题自拟论题)。

征文报送时间:欢迎各位学者和精神文明建设实务工作者踊跃撰稿,请将文章以Word格式电子文档发送至499202333@qq.com、171619754@qq.com邮箱。征文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25日。

论坛具体事项:入选论文将编印论文集,论坛组委会将在10月上旬向入选论文作者发出正式通知;论坛10月下旬在合肥举行,会期两天(具体时间、会址另行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第五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201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行集体学习。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为了深入挖掘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拟于2016年11月举办第五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参会论文要求

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评价要符合两个历史决议的精神和中央有关要求。

2. 紧扣本届论坛主题,突出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倡实证研究。

3. 观点正确、逻辑严谨,文风朴实,表述准确,语言流畅,可读性强。

4.为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字数以6000-10000字(含注释)为宜。

5.提交的论文需在左上角标明“第五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征文”字样,正文前附内容摘要,字数限500字以内, A4纸规格排版,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统一要求为页下注),文末附作者简介。

参会论文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kyglc@celay.org.cn)。

6.会议主办方将对收到的论文统一打印,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于11月上旬反馈信息,对入选论文作者发出参会邀请,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只邀请1人参会。

三、征文截止时间

论文截稿日期为2016年10月20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日期为准)。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徐雯婷

联系电话:0911-8226089,15809111788

传真号码:0911-8226089

电子邮箱:kyglc@celay.org.cn

联系地址:陕西省延安市枣园路40号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科研管理处,邮编716000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北大全球金融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暨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年会征文启事

2016年北大全球金融论坛将于10月28日、29日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融入世界的中国金融”。自2014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每届论坛聚焦经济金融形势和重大发展议题,邀请海内外北大金融校友会代表,以及活跃在各金融行业的千余名北大杰出校友代表参加。作为中国经济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北大全球金融论坛由北大校友会、北大金融校友联合会共同发起,旨在进一步整合北京大学的金融校友资源,促进行业创新、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于2014年5月成立,是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和纽约六地的金融校友组织携手搭建的一个覆盖全球的金融校友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在立足服务当地的同时,更加关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在未来,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将通过北大全球金融论坛,继续为全球金融及相关领域的校友提供交流思想、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助力母校发展,推动金融行业的革新。

为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分享经验,组委会诚挚向北大金融校友联合会会员和广大北大金融界校友征稿,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要求

1.本次论坛主要将就中国金融及相关经济领域展开讨论,征文的内容应围绕金融理论和实务,尤其欢迎与会议主题“融入世界的中国金融”直接相关的各类研究成果或应用成果。

2.文章体裁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政策建议等。其中学术论文的具体格式请参照《经济研究》对编辑体例和格式规范的要求。

3.篇幅5000字至20000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文责自负。

4.一年内公开发表过的文章或未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皆可投稿,公开发表过的文章需要注明相应信息。

5.文后另起一页附投稿人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姓名、最后学位(硕士/博士)、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联系电话。

二、投稿方式

1.本此征文只接收电子稿投稿方式,邮件主题请以“2016北大金融论坛+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命名。论文发送电子邮件至2016@pku.org.cn。

2.文章请用word版本,在2016年9月30日之前提交。

三、注意事项

1.每位作者投稿最多不超过2篇。论坛组委会有权将作品在论坛交流会上公布,并可对文章结集印刷。作者保留对作品的其他知识产权。作者请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论文提交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论坛之各项约定。

2.对评选出的优秀文章,论坛将颁发荣誉证书。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陈见

2.电话/传真:010-62758419

3.邮箱:2016@pku.org.cn

北大全球金融论坛暨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年会务组

2016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龙江历史文化论坛·2024”征文启事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的 讲话 》以及两次对黑龙江讲话 精神的 研究与学习、 阐释, 增强“四个自信”,助推 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出新形势下黑龙江全面振兴新路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 《学术交流》 和 《知与行》 两 编辑部 将 主办“龙江历史文化论坛·2017 ”征文活动。 现面向全国征集论文。

一、论坛主题

黑 龙江 历史 文化 研究、 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嫩江流域文明研究、渤海国研究 、金源文化研究 等。

二、征文要求

1.论文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述深刻,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创新性,未公开发表过。

2.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不得有剽窃、伪造、篡改、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

3. 其他要求:

(1)所有稿件均需提供以下信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简介、所在省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论文的非正文信息须包括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有基金项目的也要列出。

(3)文章参考文献至少6条,同时注意避免过多过滥。参考文献及注释 要 规范。

(4)具体论文格式请参照《学术交流》或《知与行》杂志。

三、征文时间

从征文发布之日起,至 2017 年 6月30 日 截止 。请于截止 日期 前将论文以WORD格式(文件名皆为“龙江 历史 文化论坛投稿论文+姓名+单位”)发送到547335022@qq.com和zhiyuxing111@163.com信箱。

四、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杜 娟 0451-82808217 徐雪野 0451-82808211

征文活动结束后,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选,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将被邀请参加“龙江 历史 文化论坛·201 7 ”活动,论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同时,优秀论文还将被选入《龙江 历史 文化论坛·2017》论文集,并根据具体情况在优秀论文中选择部分论文 推荐给 《学术交流》或《知与行》发表。

《学术交流》 编辑部

《知与行》编辑部

2016年11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山东社科论坛征文启事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光明日报社、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科院、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拟于2017年举办两场山东社科论坛大型研讨会,欢迎专家学者积极撰写稿件,参与研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品牌建设研讨会

1.承办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2.研讨内容:

(1)质量强省与品牌建设的理论阐释;

(2)质量强省与品牌建设现状、路径探索;

(3)质量强省与产业转型升级;

(4)全面质量管理与行业质量提升;

(5)质量强省与实体经济振兴;

(6)质量强省、品牌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质量强省、品牌建设的政府功能与政策创新;

(8)“互联网+”时代的质量强省与品牌建设;

(9)企业责任和自主创新;

(10)品牌建设与工匠精神;

(11)品牌文化建设;

(12)优秀传统文化与品牌建设;

(13)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

(14)品牌建设国际经验与启示;

(15)国际、国内知名自主品牌培育启示研究;

(16)山东品牌“走出去”战略研究;

(17)品牌评价体系研究;

(18)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19)品牌诚信体系建设;

(20)山东省农业品牌建设;

(21)山东省旅游品牌建设。

请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领域和质量强省与品牌建设的其他领域自拟题目撰写论文。征文电子稿务必于5月15日前发到征文邮箱。联系人:陈长征。电话:13589870269。邮箱:linyizh@163.com。

二、绿色发展研讨会

1.承办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2.研讨内容:

(1)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现状与问题、瓶颈;

(2)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形成逻辑和内涵;

(3)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

(4)山东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策略选择;

(5)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山东绿色发展道路;

(6)环境治理供给侧与提高要素绿色配置效率;

(7)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8)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与生产方式绿色变革;

(9)环境治理与增加供给侧绿色产出;

(10)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中的政府定位与责任;

(11)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中的社会多元共治;

(12)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中的企业责任、行业自律与产业升级;

(13)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

(14)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制度创新;

(15)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生态扶贫;

(16)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

(17)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生态道德教育;

(18)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请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领域和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与绿色发展的其他领域自拟题目撰写论文。征文电子稿务必于8月30日前发到征文邮箱。联系人:戴尊红。电话0532-88959331。邮箱:rwskc@qust.edu.cn。

三、征文要求

1.紧扣论坛主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应用性,学风文风端正,学术规范严谨,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2.字数5000字左右,达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水平。

3.符合论文统一编排格式,具体编排格式要求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工商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官网。

4.附500字左右文章摘要,以供媒体使用。

5.论文务必注明联系方式。

四、有关事项

1.坚持以文与会。投稿时,请将论文和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编等),通过邮件发给相关联系人,以便安排有关会务。

2.年底将组织专家,在全年论坛中推荐100篇左右优秀论文出版《山东社会科学研究•2017》,各单位作为CSSCI来源期刊对待。

2017年3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创业论坛观后感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2日下午,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浙江大学的创新创业投资论坛。来到现场的有财经大学、水利水电、金融等。在简单的介绍之后,本次论坛的主持人直奔主题,首先邀请鲁道夫先生,鲁道夫先生演讲的主题是:互联网创业的成功要素。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互联网的,同时他也向在座的同学提问了将来会有多少人自己去创业,台下的很多人站了起来表明自己会去创业。第二个演讲的是魏任斌先生。他讲的主题是:青年创业,中国强盛。

经过这次的讲座,我从中了解到了我们大学生创业要抓住时机,还要了解市场情况,要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能盲目;我们找人来投资,把生意做大就要有亮点,要吸引人的眼球。就如同碑网,现在的世界更新那么快,口碑网也会被淘汰下去的,所以我认为要创业就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这样才能站稳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创业论坛观后感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本来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向都是感觉的是一个很放松,很随便的活动。但是经过这次,我发现自己一个很大的错误,眼光高,不一定就能目中无人。

这次主讲的是湖南水晶坊董事长曾勇先生。虽然我平时都是广东湖南两地跑,可是对于这次的巧遇,对我,对社团影响的确很大。

在发言里,我问了曾先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于你现在的经营团队,你是否感觉满意?”第二个问题是“在你的团队中,你已经提出钱不是中心,那你的团队是以什么作为信念?

在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我看出曾先生对于自己的团队的确并不十分满意,如果不是又怎么拿我来取笑,而用最短的时间来整理语言,回答这样敏感的问题。诚然曾先生对于自己现在的团队的确并不十分满意。因为他自己也在犯着用钱去维持关系的错误。

很好的例子,他在演讲上说,团队的某个人想向某行业发展,在他感觉OK之后,他就会调动资金让这位成员去做。

这样的确能达到共富的结果,但是我感觉到,富起来的,只是那么几个少数的人,而不是水晶坊在宣传上说的共同富裕。

这是一个好例子。

但是不能否认,曾先生对于为人处事之道的确有一手。在中国就是官商勾结的道理。他有一句话,做生意的,做人的,能违规,但是不能违法。

为什么?

我觉得这话包含了一些人情味道。在说他个人的经历是,他是这样讲的:“当年的我们学校宿舍很小,水龙头也就那么几个,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那天为了排队有人开始吵架,之后是打架,到最后全部宿舍的人都在看,都在喊。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能忍这事不就没了嘛。以前我给人欺负,我也会还手,但是如果一下事情忍忍就能解决,现在的我可以忍下去。”

这话让我想起党校谢老师说的,当年毛主席,邓小平同志,哪个没受过怨,哪个没受过苦?主席在井冈山上被人软禁,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额头写着“中国资产阶级第二号人物”还是忍了下来。作为共产党员,可以为人民“吃亏”,可以给历史“误会”,可以为党“抱屈”。

是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这样的精神去坚持下来,如果一点辛劳都不要付出就能得到回报,那一定不是你自己所作所为。

做官的能忍,才能做到这个位置上,那做人能忍,能在该用武的时候亮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忍就算不出声,在属于自己的圈子也绝对是个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论坛形式,新奇无比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例12.【主题帖子】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微笑着的闪着泪光的双眼;是耳边亲切的问候;是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携手夕阳;是全家人围成一桌在中秋之夜享受天伦……一千个人对“幸福”就会有一千种诠释,正象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信请到“幸福”论坛里转一转。)(天津满分文《论坛里的“幸福水”》开头)

此开头从论坛“主题帖子”开始,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用排比句巧作道理论证,用“一千个人对‘幸福’就会有一千种诠释,正象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概括自己对幸福的观点。新鲜的形式,巧妙的开头,实在是高招!

展开阅读全文

校长论坛采访记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6月22日,长沙市芙蓉区在大同小学举办“芙蓉幸福教育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校长使命。我们东茅街小学有三名小记者在陈老师的带领下,亲临现场进行了采访。

我们穿着红彤彤的采访服,佩戴采访证,早早地来到了大同小学。校门口的两旁站着大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穿着漂亮的制服,精神抖擞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大家的到来。

三个论坛分别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课程建设。芙蓉区在任校长、书记等领导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

我们利用论坛的休息时间,围绕论坛主题,现场向参加讲座的领导、校长提问。石锦依先采访了陈姿斌校长和王娟校长,接着贺琳玲采访了大同学校的老校长伍英校长。她俩与领导们的轻松互动,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刘建琼教授的讲座结束以后,我们一个箭步奔到刘教授面前,比湖南教育频道的大记者们速度都要快。我微笑地说:“田教授,您好!我是东茅街小学的小记者,我能釆访您吗?”“可以呀!”田教授和蔼可亲地说。我迫不及待地问:“您认为幸福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应该就是爱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论坛上详细地论述的。”田教授笑着说。“请问您这是第几次来大同小学?”我接着问,“我这次是第一次来呢!”田教授小声说,听到他这样说,我立马回答道:“我也是哦!您知道大同小学这崭新的校舍是今年春季开学落成的吗?”

“当然知道呀!大同是芙蓉区的一所名校,现在的校舍是在原址新建的。”田教授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回答。最后,我礼貌地说:“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接着,田教授为学校题词留念。

今天的采访圆满成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同小学。通过这次采访,我体会到了小记者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