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量子

量子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量子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量子问题。

分享

浏览

4456

作文

5

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潘建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的故事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关键字: 2016全国两会量子通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

“这条量子干线连接北京与上海,贯穿山东济南、安徽合肥等地,是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属世界首例。它建成后将广泛用于金融、政务等领域信息的安全传输。”潘建伟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

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两大瓶颈,即计算能力瓶颈和信息安全瓶颈:一方面,随着半导体晶体管的尺寸接近纳米级,电子的运动不再遵守经典物理学规律,半导体晶体管将不再可靠,著名的“摩尔定律”终将失效。另一方面,芯片后门、光缆窃听、“棱镜门”等窃听与黑客攻击事实,以及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突破亿亿次每秒,使得信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窃听和破译风险。

“量子力学在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做好了准备。”潘建伟说。

潘建伟、陆朝阳等不久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高效率和高全同性的单光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最优,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的大规模光子纠缠和量子信息处理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

量子通信,指利用光子的量子状态加载并传输信息。“从原理上来说,量子通信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伟说,“由于作为信息载体的单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状态不可克隆,可以实现抵御任何窃听的密钥分发,进而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可破译。”

潘建伟在介绍量子通信的发展路线时表示,可以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实现城际量子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最终构成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展望量子通信的前景,潘建伟表示,未来能够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即“量子互联网”。

除了在量子通信科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潘建伟领导的科研团队还着力在量子计算与模拟、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展开攻关。

潘建伟介绍说,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态的叠加性质,可以实现计算能力的飞跃。比如,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利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需要100年。利用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则只需0.01秒。这将为解决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金融分析等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全新的方案。量子模拟机则可视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专用”量子计算机,可有效揭示一些复杂物理系统的规律。

“英国《自然》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利用量子模拟揭示高温超导和高效氮固化等的机制,指导产业每年有望产生数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实现规模化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潘建伟说。

他还表示,量子精密测量可以实现对重力、时间、位置等物理参数的超高灵敏度测量,大幅度提升导航、定位、资源勘探和医学检测等的准确性和精度。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网消息 :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嗅美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中科院院士。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领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次实现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他的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量子计算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21世纪计算机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它是大家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分为台式、笔记本两种类别的计算机。台式适合家用,笔记本适合办公。这些都是大家日常普通用的计算机,而物理学家发明的计算机,有谁知道呢!你们肯定没见过——它叫量子计算机。

这台量子计算机的绝对优势就在于它的核心CPU。它的运算速度快的让人不敢相信。比如一道数学题,天河二号(史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算上3天,而量子计算机只需3秒就能完成,讲到这,有人惊讶的说:“不会吧”!哈哈,即然你不信,那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吧!

量子计算机的运算原理关系到了量子力学,以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的定律来讲:将一只活的猫,放进一个盒子里,上面挂一瓶半衰性物质,半衰性物质相当一颗不稳定的原子随时都会放射毒素,如果毒素放射,猫就会死掉,但如果毒素没有放射,猫就不会死。所以得出结论,可以说这猫50%是死的,50%是活的,量子也是一样的。只要满足经典量子的要求,量子就变成一个开关,50%是关的,50%是开的。这样只要把量子开关装入芯片中就可以完成了。经物理学家计算,量子计算机一秒可运算6亿亿亿亿次,而天河二号一秒只运算5。5亿亿次,一对比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当然还有许多的量子计算机工作原理,我就不依依列举了。如果,这门技术是我发明的,我会将它献给航天,使我国卫星成为全球运算速度最快,最现进的卫星!量子计算机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大了,不适合家用和办公,等我长大以后我要将它缩小30000倍,变得和现在的电脑一样大,让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时代。

量子计算机是未来科技的前沿,也是物理学家们又一次伟大的创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