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飞天

飞天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飞天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飞天问题。

分享

浏览

2004

作文

84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飞天是中华民族久远的梦想)

回想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飞行器具,它们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形。大约从公元前400多年起,古代中国人民就多次用竹、木等材料尝试制作能飞的器械,称为木鸢。西汉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它是最早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东汉班固著的《前汉书》记载了有人用鸟羽做成两只翅膀装在身上,并在头和身上连以羽毛,飞行数百步落下。

火箭一词,在三国时期已出现,那时的火箭是用弓弩发射易燃物的纵火器。北宋时期,民间流行的能高飞的“流星”(或称“起火”), 已利用了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可以称为玩赏火箭。南宋时,出现了火药燃气从尾部喷出的军用火箭。火箭由箭身、药筒组成。药筒用竹、纸制成,内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线,捆扎在箭杆前端,点燃导火线后,利用火药喷射燃烧气体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它的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是一致的。

明代时出现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用竹篾扎成乌鸦形状的飞弹,其内部装满火药,由四支火药筒为动力,推进火箭,将火药团发射出去。明代还出现了二级火箭,是世界兵器史上出现最早的多级火箭。龙身用竹筒做成,前后安装木制龙头龙尾。龙身前两侧各扎一支大火药筒,用以推动龙身飞行。腹内装有火箭,先点燃龙身外火药筒,龙身飞行中,点燃龙腹内火箭,射入前方。火龙出水多用于水战,龙体和体内火箭皆水面飞行。

14世纪末,中国人万户乘坐在捆绑有47支起火(火箭)的椅子上,想借着火箭向前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做飞行试验,虽失败,但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现代航天专家和天文学家为纪念第一个利用火箭做飞行试验的先驱者,将月球上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飞天梦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的飞天在今朝被实现;千年的太空奥秘今朝被探索;千年的“白日做梦”今朝“见证奇迹”……

千年,中国日益强大。

千年来人类习惯了抬头仰望天空,对未知的蓝天充满了好奇。洁白美丽的云啊,如果能飞上天去触摸它的柔软,那该有多好啊。于是古人有了梦想——飞天,遐想出了历史上第一位飞天女神——嫦娥。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个梦想被无奈搁置了千年。但人类的精神富足,虽被搁置,却从未放弃。万丈的距离阻挡不了梦想的脚步。谁说我们只能乖乖仰视?嫦娥飞天的神话虽假,飞天的梦想不假。今天人类也要演绎一段飞天神话,这是事实,不是遐想。

弹指一挥间,千年已过。梦想从未停步。如今足够强大的人类造出了梦想的产物——航天飞机。从此,抬头仰望成为过去,上天下海才是科技的新时代。看,飞机!白色透明的机翼,在阳光映照下,像蜻蜓的翅膀。飞得那么平稳自在,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在蓝天上滑翔。出于安全考虑,人类不能触摸那片柔软,但是在白云穿梭,这感觉也是极好的。从过去的遐想到现在的事实;从过去的抬头仰望到现在的上天下海;从过去的白日做梦到现在的见证奇迹……这都是梦想所释放出的无穷大的力量。千年的飞天之梦终于在今朝实现了!

如果只是停留在蓝天,那也会被科技淘汰。技术不更新,梦想怎么能前进?我要飞,飞得更高。梦想推动动力,动力引领革命。于是宇宙飞船在人类的不懈研制下诞生了。太空不再是一个巨大的神话。看着一张张从飞船上发来的图片,才知道宇宙中除了地球,还有那么多的星球、星宿等等。千年的太空奥秘终于在今朝被探索!

从原始的热气球到新一代的航天飞机再到神代飞船,无不记叙着人类的智慧进步和中国航天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仅仅是如此吗?不,还会有更多。梦想的道路是无穷的,科技的创新是无尽的。未来,请看人类见证更多奇迹。

梦想推动动力,动力引领革命,革命铸造幸福。如今处在21世纪的我们,物质富足,却还扯着嗓子大喊“我不幸福”。现在不是该抱怨幸福的闭门不见而是该祈祷幸福先生请慢来。人生处处有梦想,梦想处处有幸福。

现在,谁还说飞天只是白日做梦,太空只是无尽想象?在此我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日益欣荣,祖国日益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2024高考人物素材:景海鹏三度飞天,只因热爱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继“神七”和“神九”之后,景海鹏将第三次进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员的纪录。

3次进入太空,将是一种什么感受?

景海鹏爽朗地笑了,“我都猜到今天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这个,你怎么又上了?为什么上第一次还要上第二次,上第二次还要上第三次?”

为了虚名?当然不是。载人航天是高风险职业,选择了谁,那就意味着风险、挑战,还有奉献。

真正的答案很朴实。景海鹏说,是对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从参加1996年首批航天员选拔开始,景海鹏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1998年正式进入航天员大队至今,18年的光阴,日复一日的训练,就为了等待飞天的那一刻。其间又经过两次飞天任务的考验、磨砺,对景海鹏来说,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已深入骨髓。“我的职业就是航天员,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从农家娃到英雄航天员,景海鹏说,自己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这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他认为最好的回报国家的方式,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科技人员的智慧,通过航天员的双手在太空实现,把有用的大量数据带回来,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类。

在搭档陈冬看来,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任务前的模拟训练,景海鹏都是异常严格的。“干航天员这个职业,来不得半点差不多行了。”这是景海鹏常说的话。平常训练遇到问题,只要不解决,景海鹏晚上做梦都会想这件事。每天不管训练到多晚,景海鹏都会和陈冬一起,拿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一起梳理当天的程序、故障、实验操作等。

离发射任务还有十几天时,针对航天员的几十项考核全部结束,景海鹏和陈冬的成绩都很优异。但他们还是在考核完的当天下午,又找了一位专家,专门请教与B超有关的问题。“这次在太空中要进行在轨失重的心血管研究,全靠我们自己做B超成像。尽管我们在地面上已经进行了半年多的训练,但还是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考虑到。”景海鹏如是说。

50岁的景海鹏,看起来依然年轻,充满活力。在这个中国人“知天命”的年龄里,他英姿勃发,为探索天空和宇宙拼尽全力。“我不认为自己老了,年轻人打篮球也未必打得过我!”他笑着说。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征文

全文共 4371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笃志

等待十年圆梦神九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牵头人,多操点心。”

景海鹏这样描述指令长的职责:“每天工作结束了,把完成情况写到日志上,并与地面指挥沟通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我将代表乘组与地面进行沟通。这是指令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不仅要确保成百上千个指令准确无误地发送,还要组织各类实验有序开展;不仅要严格执行飞行计划,还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

这次飞行的时间更长,在轨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个,对乘组的身心素质、工作能力、任务规划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马识途。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常在训练中对陈冬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实用的小建议,比如在失重环境下东西不能随意放、移动身体前必须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击小测”更是包括陈冬、刘洋等搭档都领教过的“景式”训练手段:平时训练时,景海鹏会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问题,考考对方是否所有知识技能都扎实掌握。

陈冬也属马,比景海鹏小一轮。在他眼里,景海鹏是他的榜样,“能与之搭档非常幸运”。

景海鹏的细心周到,也让陈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练,景海鹏早早戴好了压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陈冬“压力山大”。这个小细节被景海鹏看在眼里,记到心上。演练结束后,景海鹏悄悄告诉陈冬,以后一定会注意两人步调一致,防止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压力。

景海鹏坦言,三度飞天的心情“一样,也不一样”。

“高兴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毕竟经历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经历过18年航天员生涯的磨砺,这次的心态更增加了一份平和、从容、淡定和坚定。”景海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放心!”

克己

不当“差不多先生”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笃志

等待十年圆梦神九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牵头人,多操点心。”

景海鹏这样描述指令长的职责:“每天工作结束了,把完成情况写到日志上,并与地面指挥沟通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我将代表乘组与地面进行沟通。这是指令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不仅要确保成百上千个指令准确无误地发送,还要组织各类实验有序开展;不仅要严格执行飞行计划,还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

这次飞行的时间更长,在轨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个,对乘组的身心素质、工作能力、任务规划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马识途。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常在训练中对陈冬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实用的小建议,比如在失重环境下东西不能随意放、移动身体前必须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击小测”更是包括陈冬、刘洋等搭档都领教过的“景式”训练手段:平时训练时,景海鹏会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问题,考考对方是否所有知识技能都扎实掌握。

陈冬也属马,比景海鹏小一轮。在他眼里,景海鹏是他的榜样,“能与之搭档非常幸运”。

景海鹏的细心周到,也让陈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练,景海鹏早早戴好了压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陈冬“压力山大”。这个小细节被景海鹏看在眼里,记到心上。演练结束后,景海鹏悄悄告诉陈冬,以后一定会注意两人步调一致,防止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压力。

景海鹏坦言,三度飞天的心情“一样,也不一样”。

“高兴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毕竟经历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经历过18年航天员生涯的磨砺,这次的心态更增加了一份平和、从容、淡定和坚定。”景海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放心!”

克己

不当“差不多先生”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景海鹏三度飞天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迎着昔日东升,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壮观的发射场面令人振奋,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令人鼓舞。

航天梦,连系着中国梦。此时,我们更敬佩航天英雄们为国奉献的追梦精神。这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他们将在“天神”组合体中生活、工作30天,创下我国在轨驻留最长时间的纪录。特别航天员景海鹏,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进入太空,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奇迹、或壮举,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迹却很伟大,绝不亚于一次“长征”。景海鹏,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人们都羡慕做航天员的光彩,但可知他们光彩背后有着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亲情的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执行任务时,相当长的时间里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艰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素质,包括身体、技术、心里素质,要求特别高,近乎于苛刻,因此,被选上航天员仅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还需苦练基本功,需要一个长久艰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决不是“嫦娥飞天”“九天揽月”那般诗意和美好,狭小的空间,失重的环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是难以胜任的。

可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意志和爱国奉献的理想追求。景海鹏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讲:“人的这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梦想串联起来的,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梦想,把各种梦想串联起来,就形成这一生。”“人要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认识如此说,也是这样做的,从08年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飞行,又恰好随奥运会的节拍,所以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体育健儿的拼搏,一届接一届的拼搏,像王义夫那样,参加了九届奥运会,坚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这是何等坚强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有祖国。

其实,将航天员的太空之路比作“长征”更合适,从地上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艰难很多很多,意志稍有松懈就难以走下去。看央视听一位百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天上飞机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一边与敌人打,一边赶路前进,长征的艰难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来。中国航天能走到举世瞩目的今天,岂不是每个航天人在坚强中拼搏出来的?航天精神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景海鹏那样,争做“追梦者”,用行动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伟大祖国,敢于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往直前,还如景海鹏所说:“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样,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为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景海鹏三度飞天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空间交会对接,预示着我国为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祝愿远在太空的宇航员能够凯旋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搭载着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航天员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也为他三次飞天精神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中国人正在成为太空的常客。

短短数年间,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华民族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一个自强不息的奇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中国人的自豪。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李白的丰富想像而今变成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除了欢庆,除了自豪,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我想景海鹏、杨利伟等航天员以及战斗在航天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所表现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人所要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精神,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咬紧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他们应当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爱岗敬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为此付出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的人生座标。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这种航天精神,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困难踩在脚下,胜利握在手中。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航天精神”,也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把这种精神渗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相信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中國加油!海鵬加油!”17日一早,在景海鵬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的家中,隨著點火指令下達,數百名當地民眾與景海鵬的親友一起揮舞手中國旗,激動吶喊。許多人不由自主起身站立,場面令人振奮。

事實上,從16日景海鵬將再次執行航太任務的消息傳來時,運城市也隨之進入“航太狀態”。在街頭,每逢問起景海鵬,都有人自豪表示“他是我們運城人!”

在景海鵬的家中,從16日起便有親朋好友從各地趕來祝賀,左鄰右舍也紛紛前來幫忙,挂燈籠、鋪紅毯、插國旗,一片火熱氛圍。而景海鵬的歷次航太經歷也成為人們的熱議話題。

“希望景海鵬能夠順利、圓滿完成任務。他是我們運城人的驕傲。”景海鵬的鄰居王先生早早就過來幫忙,一臉自豪。

景海鵬的表妹郭朝娟在得到消息後,更是第一時間從外地來到景海鵬家中。

“三次了,每次都是家人們一起觀看火箭發射全過程。點火那一刻,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非常激動。而等發射成功後,則成了開心的淚水。”郭朝娟說。“在村裏,一提我是景海鵬的親戚,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

在景海鵬的母校解州中學,全校師生也一起觀看了火箭發射全過程。期間,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當年從這裡走出去的大男孩,已然成為全校學生的偶像。

作為中國第一位三度“飛天”的航太員,景海鵬此次出征再次激發了家鄉民眾的航太熱情和愛國情懷。

“他是這座城市的英雄。”現場,一名中年男士不禁感慨。“運城市是關公故里,而如今,這裡又多了一個讓市民為之驕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公开亮相,并接受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7日7时30分发射。任务中,50岁的山西人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负责载人飞船驾驶、交会对接、飞行计划管理、飞行安全保障。

这是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行,也开创了中国人飞天的新纪录。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他这样说:“作为一名航天员,能够多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是我的梦想和追求。非常荣幸,我能够第三次出征太空,在这里,我要真诚感谢我的祖国和人民,感谢万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谢他们的付出和托举。”

6年前,阳光帅气的河南人陈冬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这是我第一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我会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今年38岁的陈冬说,他会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看窗外的美景、地球和祖国,还会尝试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话会看看家人和战友的照片、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写写日记”。

自从加入航天员队伍以来,陈冬就一直在做各项准备,在思想、身体、心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接受全面训练。他说:“只有把地面训练当做太空实战,才能在太空实战中自信从容,就像在进行地面训练一样。” 对于与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陈冬觉得很幸运。

“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长,他工作非常认真,要求非常严格,经验非常丰富。”他说,“这次能与景海鹏师兄组成飞行乘组,我心里很踏实、非常有底气。”

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是每一名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景海鹏说,“我期待着为空间站建设发展多作贡献。只要祖国需要,我坚决听从召唤。”

“我和陈冬已经做好各方面准备。”景海鹏说,他和陈冬将带着家人共同的梦想去执行任务,一定用尽善尽美的表现,向祖国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见面会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处于三级医学隔离状态的航天员坐在一面巨大的国旗下、隔着一道玻璃墙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17日凌晨,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发前往航天发射场,踏上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

全文共 2941 字

+ 加入清单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思考的内容,欢迎阅读!

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历史再次被景海鹏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景海鹏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三年后的今天,已是将军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年少时到供销社打酱油的一幕,至今铭刻在景海鹏的脑海深处——

那天,供销社的阿姨边打酱油边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场上那个“海鸥5号”吗?!

那是公社组织的一场篮球比赛。他穿着父亲买的运动背心,前面图像是海鸥,后背印着大大的“5号”。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个子投球必中,一举扭转战局。

打完酱油,景海鹏掏钱,阿姨笑着说:球打得好,不要你钱!

那位阿姨或许不知道,她的这句话,从此点燃了一位少年的追梦之旅。多年后的深夜,在航天员教室里回忆起这一幕,景海鹏说:“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转折。”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景海鹏说,“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那一刻让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值小学五年级的景海鹏,当时做梦都想着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然而,因为个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着床单偷偷哭泣。不知多少个夜晚,他抱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破篮球,一次次起跳、扬手,投向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着的篮球筐……

至今,景海鹏仍保持着深夜投篮的习惯。就在记者采访的两周前,他还利用训练间隙和教练比赛投球,那天他连续投中67个,“距76个纪录还差一点”。

“投篮”仿佛是一种人生隐喻,最初的梦想也如“画在墙上的篮球筐”一样不断升级,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挥汗如雨的努力和坚持执着。景海鹏正是靠这份努力和坚持,迎来一次次梦想成真时刻。

高三那年,他被报栏里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飞行员拿着氧气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战斗机旁边。他清晰记得,那位飞行员叫张海鹏。“一样的名字”与“羡慕的心情”双重发酵,他燃起当飞行员的梦想。

从此,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他的梦想不断点燃,不断实现……如同他最喜欢的连续投篮,实现一个梦想,他马上就有下一个梦想。

“人生,正是由一个接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的。”景海鹏说,“唯有为梦想奋斗的人,才懂得梦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梦想成真时的快乐。”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

50年前,出生在10月;50年后,出征又逢10月。

即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50岁出征太空的景海鹏也是名符其实的老将。那份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自信和从容,有绽放的荣光,更有坚守的执着。

尽管时光在他的身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明显痕迹,但读懂这份自信和从容,也便读懂了时间在这位飞天老将身上的积淀和升华。

打开景海鹏的方式有很多种,时间无疑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如果从1998年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那一刻算起,他坚守了整整10年,才迎来首次飞天。但此后,时间仿佛站在了他一边,如航天员刘洋所言:“不曾改变的严谨,不曾改变的认真,不曾改变的勤奋,甚至不曾改变的面容和体重……”

任何人都会被时间打败,景海鹏何以赢得时间?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赢得时间的奥秘如此简单,但又如此艰辛。尽管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足以令人动容:“备战‘神十一’,一年左右时间,几乎没有出过航天城,几乎没有双休日,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

刘洋至今仍为偶然撞见的一幕深深震撼。那是“神九”返回后不久,他们刚刚从紧张的任务中脱离,还未来得及休整喘息。一次她敲开景海鹏的门,赫然看到了满屋的学习资料。刘洋诧异地问:“师兄,你摆满屋子书干嘛呢?”他笑了笑说:“准备下次任务。”“可‘神十’任务我们按规定不能参加选拔呀?”“那还有下次呢,还有‘神十一’‘神十二’呢?”

超出常人的毅力让他赢得了时间,时间也回报他的精彩:飞天时间越来越长——从“神七”3天、“神九”13天到“神十一”33天,飞天高度越来越高——此次“神舟”“天宫”组合体飞行的高度比以往抬高了50公里,他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飞天高度最高的2名中国人之一。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景海鹏动情地说,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今天取得的一切,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他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浸透着太多人的心血。

他盛赞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为飞天开拓者、先行者,感激默默支持他的科研团队,感谢所有航天人:“他们都是给我们增添翅膀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飞天翅膀!”

“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就想干好这一件事”

太空飞行的高风险,众所周知。经历了如此生死考验,已经两度飞天“功成名就”的景海鹏,为什么还要选择第三次飞天?

他的回答很简单:“航天员是我的职业,航天员的使命就是不断去执行飞天任务。”

他的回答很动情:“我热爱这个职业,挚爱这个职业,酷爱这个职业,愿意时刻准备着接受祖国挑选,宁可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

梳理景海鹏的飞天履历,或许是巧合,他的每次出征年,都是奥运年。

谈及这个话题,他眼睛一亮,突然问记者:“今年奥运会夺取中国首金是哪个队?总教练是谁?”

没等记者回答,他便脱口而出:“中国射击队,王义夫。”

在景海鹏眼中,这位一直战斗在奥运舞台上的射击明星堪称榜样:“王义夫先后以运动员和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9次奥运会,我才‘参加’了3次,和他比差远了。”

景海鹏希望像榜样王义夫那样一直战斗下去。“运动员的舞台在奥运赛场,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我就想干好这一件事。”沉思片刻,他接着说:“只有干好了这一件事,才不辜负传到我们手中的接力棒。”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是明天的路标;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

今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前,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重温了18年前加入航天员大队时候的誓言。

“最后一句‘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初心。”景海鹏说,“选择继续飞行,理由只有一个——践行我们面对国旗的承诺。”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太空的感想2000字征文

2.景海鹏三度飞天优秀征文2000字

3.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天征文2000字

4.2016年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的征文2000字

5.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论文2000字

6.关于神舟11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7.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思考

8.神舟十一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乌龟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乌龟,它的名字叫“呜呜”。

一天“呜呜”外出散步,它仰望天空,心想:如果我能飞,那该多好啊!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两只美丽洁净的白天鹅。“呜呜”高兴的说;“美丽的天鹅姐姐,你们能不能带我到天上玩一会儿?”一只白天鹅骄傲地说:“你这个缩头乌龟,这么脏,如果弄脏了我的新衣,我还怎么向我亲爱的王子交待呀!”说完,带着傲气跟它的王子约会去了。“呜呜”垂头丧气的回家了。然后,冲了个澡,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呜呜”正在晒太阳,忽然看到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呜呜”立刻打起精神来。于是,它走到小鸟面前,懂礼貌的说:“小鸟弟弟,能不能带我到天上玩一玩啊?”小鸟说:“乌龟哥哥,对不起,你太重了,我背不动你呀。”说完,就唱着歌儿飞走了。

“呜呜”坚持不懈,它又找了大雁、燕子、麻雀……各种各样的鸟,可还是不能实现飞天的梦想。终于,有一天,一个小精灵路过,看见“呜呜”,就对它说:“你好!我听说了你的故事,我被你执着的精神所打动。所以,我要送你一双翅膀,如果想上天玩,你就按下红色按钮;想返回大陆,就按下蓝色按钮。快试试吧!”“呜呜”兴奋的说:“谢谢!”然后一拍翅膀就飞到了天空。

从那以后,“呜呜”来往于天上陆地之间,结识了所有的鸟儿,连一向傲气的天鹅也成了它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作文3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想,是人类精神的依托,力量的源泉,有梦想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国家也不例外,身为一个中国人,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的梦。

当梦想遭遇到现实,许多人选择了沉沦,而我相信: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八年抗战,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中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危难关头,中华人民团结一致,把“抵抗侵略,复兴中国”作为自己的梦想,也是中国的梦想,最终,中华人民和中国取得了胜利。

神十升空,令世界瞩目,同时,那洁白的宇宙飞船,不仅搭载了三名踌躇满志的航天员,更承载了中国14亿人民和中国的飞天梦想。

俗话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华民族新一代的生力军,我肩负着让中国走向世界顶峰的重任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愿意为之奋斗终身!

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科学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的信息化时代,得科技者得天下,中国的科技起步是很慢的,不过,在广大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科学技术逐渐雄起,但依然无法与科技大国相比。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个我和祖国共同的梦想。

有人说:“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也许会布满荆棘,刺痛我们的手脚;也许会有许多坎坷,会让我们流下不少泪和汗。但我们还是一定要执着地走下去,因为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梦想也才能更加光彩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_想象作文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盗”,窃贼也,为人所不齿。梁山好汉——“鼓上蚤”时迁就是一位“飞天大盗”,他拥有一身好功夫,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样啊!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我要盗走黑暗。没有黑暗,小偷就无法借助黑暗来掩藏自己干坏事了。没有黑暗,人们就不需要开灯了,这将节约多少电力资源啊!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我要盗走地球上所有的垃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环境却越来越糟了。人们把大量的废水、废气排放出来,河水变黑了,天空变混沌了,地球妈妈变得伤痕累累。要是我能把这些地球垃圾都盗走,那该有多好啊!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我要盗走大家看过的旧书。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我深深懂得:中华不振,才会遭受强敌欺凌。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振兴中华。我要把这些书捐给贫困地区的儿童,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我要盗走疾病。看着妈妈因结石病发作疼得汗如雨下,看着奶奶因癌症而痛苦地离开人世,听着亲人伤心欲绝的哭声,我好无奈。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飞天大盗”,我要盗走人类所有的疾病,让每个人都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只要能让地球更美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我愿意做这样的“飞天大盗”,哪怕背负骂名!

[假如我是飞天大盗_想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松鼠的飞天梦小学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森林中,住着一只小松鼠,名叫奇奇。他从小就想在天空中翱翔,可是一直都没有成功,所以,奇奇就不再想这种事了。

渐渐地,奇奇长大了。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今天一定要飞上天!他先是找来许多稻草,编成了一个翅膀,然后又绑到自己身上,可没想到,稻草全都掉了下来。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编成一对更结实的翅膀。随后,奇奇迫不及待地从树上跳下来,可他越扇,稻草就掉得越快。幸好路过这里的小鸟先生及时抓住了奇奇,要不然,奇奇就要摔得粉身碎骨了。

可奇奇并没有放弃,想飞的愿望更迫切了。他又请来两个好伙伴,一起把橡皮筋绷紧,绑在了一个树丫上。可就在奇奇暗自得意时,“啪”的一声,震惊了整个森林。原来,奇奇撞到一棵参天大树上,受伤了。

过了好长时间,奇奇的伤养好了。不过,养伤的这段日子里,他听说人类有一种东西,长得像鸟儿,而且还能飞呢!奇奇想到了生活在城市里的老鼠舅舅。

急忙找到了舅舅,向他求助。奇奇一见到舅舅便说:“舅舅,我听说人类有一种会飞天的东西,我想做一个!”舅舅说:“哦,你说的是飞机呀,不过飞机很复杂,恐怕你做不出来哦。”奇奇听后失望地大叫。“不过,你别伤心,我还知道一种可以飞天的东西,而且它很好做哦。”舅舅神秘地说,“它是滑翔机,你只要在高处,然后往前一跳,滑翔机就能带你飞起来了。”

“真的,那这个东西怎么做?”

“别急,明天我去弄一本书给你”。

第二天,奇奇真的收到了一本制作和操作滑翔机的书。奇奇立刻请来爸爸妈妈和那两个好伙伴,一起制作滑翔机。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忙碌,一架滑翔机终于出现在大家眼前。奇奇扛着滑翔机爬到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然后往前一跳,奇奇真的飞起来了!奇奇兴奋地叫道:“我飞起来啦!我真的飞起来啦!真是太神奇了!”

后来,森林里便多了一项娱乐项目,动物们都品尝到了飞翔的乐趣。

[松鼠的飞天梦小学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300字作文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我格外爱中秋的夜晚,

星月童话总是叫我浮想联翩。

我曾幻想飞到鹊桥,

偷看牛郎织女的会面;

也曾幻想飞到月宫,

向寂寞的嫦娥讲讲如今的凡间。

我想知道流星是怎样来到我们的家园,

更想知道有没有E.T可以与我成为伙伴。

但是,天与地的距离总是那么遥远,

我只有在故事中寻找着渴望已久的答案。

一年又一年,

我的梦想终于实现。

神舟五号飞船呵,

叩访了天外神秘的空间;

英雄的利伟叔叔呵,

牵动着亿万人激动的视线。

千年的期盼,今朝梦圆,

十三亿颗心因为自豪而呐喊。

中华民族的风采令举世瞩目,

炎黄子孙的骄傲让万众难眠。

浩瀚的太空迎来了中国的客人,

航天史上谱写了辉煌的诗篇。

我儿时的天空如今不再高不可攀,

我童年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代代流传。

从此呵,我的许多同学,

开始立下新的志愿:

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宇航员,

驾驶飞船,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飞天3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2003年10月16日早上6点2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上,中国人民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航天载人飞船安全地降落在大地上。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圆了中华五千年遨游太空的飞天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等得太久太久;为了这一天,多少科技人员累倒在了实验室里;为了这一天,多少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现在,一个几千年都没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化为现实。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不少人流下了激动而热烈的眼泪……

几千年来,不少人想飞向天空、飞向宇宙。中国古代有个叫万户的人,身上绑上用火药做成的箭,想飞向天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国外的达·芬奇也梦想飞向天空,实验了无数次,但都失败的。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终于飞向了天空。1961年原苏联一箭冲天,火箭飞出地球,飞向太空,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人类航天第一人。美国也在数年后发展起了航天业,飞向了太空。但在美国以后,几十年也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发展起载人航天技术。终于,在2003年,中国的第一个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着陆,成为世界第三大航天国。杨利伟成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向杨利伟叔叔学习,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学好真本领,长大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飞天梦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间的车轮刚驶入2019年,我就看到电视上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几天后,“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互拍照片传回地球,看到它俩胸前醒目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在月球上空,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

我从小就是一个航天迷,成日做着飞天。当我第一次坐飞机,看到朵朵棉花糖一样的白云从舷窗外飘过时,我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飞机和蓝天。为了满足我的求知欲,妈妈不仅给我买飞机书籍和航模、带我坐全世界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遨游天空,还带我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增长见识。在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综合科技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里,我不仅看到了国内外珍贵的飞机,还见到了我国运载火箭模型全家福。白色的火箭身上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让我久久难忘。妈妈告诉我,这些火箭超级能干,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都要靠它们送上太空!后来,当我从电视上看到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点火发射、载着神舟十一号里的两名宇航员直奔太空的震撼场景时,我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宇航员遨游太空!

如今,我国造出了自己的大飞机C919,虽然没有A380大,但足以让我感到自豪;我国设计制造的大疆无人机遥遥领先于世界,让我骄傲无比;而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意味着不远的将来,我国航天员有望登陆月球,作为航天迷,我怎能不激动呢?

国之强大,民之骄傲。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顽强不屈、团结拼搏的精神,而在太空中闪耀的五星红旗,更是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几个世纪前,中国在“大航海”时代不幸落伍了,现在“大航天”时代已然来临,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抓住机遇,早日实现大国崛起、实现“飞天梦”,而我也定当努力进取,争取早日当上宇航员飞上太空!

展开阅读全文

一代又一代的飞天梦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王智辉

孩子们!你们想当宇航员?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想”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这次的关于航天的报告就开始了,为我们做报告的是张爷爷。

张爷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人,担任过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指挥,是一位及其了不起的大人物 今。今天来给我们做中国航天的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张爷爷给我们讲的航天员的起居生活,在航天员喝水的时候,要靠压力把水挤出来,挤出来后在空中飘成一个个的小水珠,然后再将其喝掉,最让将其送入口中,最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水,居然是用航天员的小便,过滤之后而变成的,而且这样的水,对身体一点伤害都没有,因为这是健康的水。

最让大家笑的是在太空上睡觉,在太空上睡觉,可要比地球上难多了,因为在地球上,有重力,随意人们平躺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他空中,睡觉的时候,必须把两手交叉的放在胸前,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宇航员在睡觉的时候手飘起来,真是太有趣了。

在太空中吃饭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在太空中,食物会不知不觉得飘起来,人们需要在天空中吧食物一口吞掉,而且宇航员的饭菜特别的丰富,神舟十一号上,有一百多种食物认航天员挑选。

航天生活太有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梦飞天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航天事业是祖国的一大成就,我们必须去了解航天,今天下午一位教授给我们讲的一场报告,让我们对航天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来到报告厅,只见一位教授缓缓的走上台,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很有声望的张厚英张教授。张教授今年已有八十岁了,虽然教授八十岁了,但是他的心态依然不老,仍为祖国作出奉献。今天,就由张教授来为我们作这场报告。

这次的主题就是航天,张教授为我们讲述的是航天员们是怎样进行训练,怎样在太空舱里生活的,当上航天员的条件……讲述地有声有色。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航天员们的生活。

航天员生活在太空舱里,它们可以在太空舱里运转自如,可以随意地游来游去,讲到这里,我们就能够想象到航天员们在太空舱里穿梭,非常好玩。航天员们吃饭的时候,他们吃的食物都是特制的,非常丰盛。还有水,如果把瓶子倒立,水不会溢出来,如果溢出来,不会撒到太空舱里。航天员们还要不定时地锻炼身体,每天锻炼两个小时,而且在太空舱里跳绳非常好玩,张教授还给我们看了的视频,使我们也忍不住想去太空舱里看看呢。

听了张教授的讲解,我们也非常想去太空遨游,这可不是很容易就完成的,要从现在做起,要做一个有学问、动手力强、遇到危险及时解决的人。我的航天梦,从现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时人类一直以来的想。而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上九天了揽月已经不成问题了。

下午,我们全年级都去参加了张厚英张爷爷的报告。报告上,张爷爷和蔼可亲的笑容吸引了我们。张爷爷的这场报告住要讲了:航天局未来的目标,航天员是如何生活,关于航天的一些知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张爷爷讲要建设太空站的事。未来,我们国家要建设太空空间站,目的是为了做更多的实验。张爷爷说,美国是第一个可以登上月球的国家,而美国也是第一个建设空间站的国家。而我们国家也准备在明年,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张爷爷还给我们普及了一下空间站的知识,空间站约60吨,起作用就是为了做更多的实验。张爷爷还说,我们中国的空间站

将在2018年建造,到了2020年将完工。到时候,我们的空间站将飞上太空。到时候,美国的空间站将会因燃料耗尽而坠落。到时候,宇宙中就只有我们中国的空间站,那时,我们中国将是唯一的。

听着听着,我也陷入了沉思。现在中国的科技如此发达,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才济济。就像张爷爷一样,张爷爷就是因为知识高,文化高。所以才能取得那么多的成就。我也要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由知识底蕴了。我也要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此,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