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自然的高考作文【热门20篇】

青春的你有时以挥霍光阴来显示洒脱,责任却让人感叹人生的厚重与珍贵。小编收集了青春的责任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717

作文

25

篇1:2024高考满分作文800字:遵循自然为所当为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现存于寂静天地里的每一个存在,都是光阴的馈赠。物转星移,适者生存,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刹那千年里的竞争与争斗中,存活下来。在万物踏遍山河万里的进程中,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本性与生存规律。自然规律,是在历史风沙的磨砺沉淀出来的,万不可随意变更。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所欲为的人,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农夫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自作聪明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我们如果一味地因自己的喜好,胡乱喂食野生动物,为所不该为,则必定会使得动物失去觅食的主动性,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与攻击性,失去动物们原本的生活规律和有劳才有所获的生存法则。当野生动物渐渐丧失觅食的能力时,它们的生存便全成依赖性,在自然的激烈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如若违背自然规律,为所不应为的,势必会适得其反。而顺应万物其本性,并借以利用该规律,为所应为,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鲧,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他一直采取“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以墙垣抵挡洪水的冲击,效果甚微。大禹却采取与其父亲“堵”相反的方针,叫做“疏”,即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自由地通过。“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高考满分作文大禹在总结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其自然规律,因势就导,才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每一个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例,都演绎着无数的平仄悲欢。每一次为所不该为的事,都使人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本青山蔽日,碧云风清的仙湖,如今却俨然成为万里无人烟的荒漠;南极的臭氧空洞,是人们过度排放氟利昂所造成的,如今大量的紫外线照射着地球,皮肤癌发病率陡然升高;化工材料污染河流,工业废弃污染空气,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于是河水富营养化,鱼虾死亡了,冰川在消融,洪涝灾害日益严峻。人们的每一次“违背自然,为所不应为”的行为,最后都作用于其自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花谢花开,潮起潮落;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三千世界,掠影浮光,都有其本性,有着属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亦是苍茫自然中的一小粒,也应遵循自然,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在自然间行走,寻找自然的纯净与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爬山虎,鸟窝与自然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是平时的作文练习还是考场上的作文写作离题都是大忌,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发生的,然而此篇文章属于离题作文。此类作文出现在考场上不仅没法合格,更显示了考生对材料对文题内容把握的不准确。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怀着认真的态度去思考考题,去理解材料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样才能够真正展现考生的写作水平,让阅卷老师读懂你的文章思想感情。

我一直记得法国南部某古堡酒店墙壁上那些肆无忌惮的爬山虎

才早上6点多,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把我唤醒,心念一动,这些鸟儿也说法语吗?于是,推开吱嘎响的木窗,哇,天井一般的酒店布局,对面一堵绿墙,全是爬山虎,油亮的绿像一床厚厚的挂毯,真担心我一眨眼,这绿毯就啪的一声坠下!

这担心当然多余,因为那些鸟,或许有几十只,都是脚步和喉咙都从没打算安静一会的麻雀,它们在绿毯里的各种穿梭来往,追逐蹦弹,完全没目的,也看不出动机。至少,对近处凝神盯着它们的这一双眼睛,它们不知道,也不在乎。

然而,可怜的小家伙们,你们真的不再斟酌一下:那双“套牢”你们身体的眼睛,来自遥远的中国?那个舌尖上的国家,看待事物不如看待食物,用瞳孔观察不如用味蕾观察。焖煮水鸭,吊烧禾花雀,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道,张网捕捉南飞的灰头雁、天鹅和鹳鸟,你们有翅膀又怎样?即使是鸽子吧,常与“和平”概念联结,飞翔或不飞,姿态都要比麻雀们更优雅文静几个等级吧,不妨碍“妙龄乳鸽”是一道佳肴,而且老少咸宜,大快朵颐。

如果我此时手里有一把弹弓。如果我此时可以有一架木梯,拿起小木棍,去凑近那些鸟窝。我能打着一些鸟,掏出一些蛋?

时间回拨二三十年,同样对着一群叫麻雀,但是乞食在中国乡村的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拿起过粗糙简陋的弹弓和小木棍。我们的行动有很正义的理由:麻雀最爱偷吃谷子,所以,驱赶它们或干掉它们,我们欢呼雀跃。

对,理由!

这法国古堡酒店的墙壁既不需要刷“批判四人帮”或“只生一个好”的标语,也不需要赚猪饲料、治不育不孕广告甚至淘宝给的碎花银子,所以,爬山虎尽可以野蛮生长。爬山虎里有虫子可吃,有露水可浴,有凉荫可栖,不需要与人争食,偷谷子和芝麻,自然不会成为人眼中的害鸟,所以,自然也不担心眼睛背后有弹弓和罾网。而法国人呢?有那么多奇形怪状的假日,还有那么多随时起兴的罢工罢市的理由,到深山打猎可彰显不需为斗米折腰的状态,挑身边几只麻雀下手,算是找乐的生活方式?

与社会和解的前提,难道不是与自然和解?

把目光从绿毯和麻雀身上移开去,阳光还没从山坳上探头,几丛橡树在回笼觉里各自沉默,稀稀落落的几幢房子,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相互抄袭颜色和式样,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热烈和悠闲的模样,真想有机会走进去这些人家,看看他们各家的狗是否也参差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让科技与自然美景和谐共处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这是科技带给我们人类的;舒适的住所,便捷的出行方式,也是科技带给我们人类的;生活条件日益好,工作环境更加优,这还是科技带给我们人类的。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让人们徜徉在幸福之中。但是,谁又考虑过这些便利背后的东西呢?

现如今,仰望星空,偶然出现的星星令人们尤其是孩子们激动不已;繁华的大都市里,堵车现象日益严重,漫步在街道上,到处都是令人心烦意乱的汽车鸣笛。这些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因为科技发展,星星被霓虹代替;因为科技的发展,天空不再湛蓝;因为科技发展,海水不再清澈。人们在享用着科技进步带给人们优越的生活、舒适的工作的同时,就没有想过什么?

在上个世纪,科技没有那么发达,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好,没有电视、电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说那时的生活是单调的,但那时的生活却很健康。人们过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白天可以看蔚蓝的天空,白云飘来飘去;夜晚可以月下漫步,看月亮初生,星汉灿烂。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而现在呢?白天经常是雾蒙蒙的,哪里还有明净的天,更不要说新鲜的空气;夜晚总是漆黑一片,即使是有月亮出现,月光似乎也不在那么明亮,更不要说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星汉灿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一边造福人类,同时也一边给人类带来伤害。正如材料中的男孩所说,正是因为有了电,有了现代科技,有了高楼林立,人们才能看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也正如材料中的老人所悟:也正是因为有了电、有了现代科技带来的文明,才没有了满天星斗的出现!转眼之间呀,当年那祖先们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的美景已是遥不可及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改变了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光彩,也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痛苦和困扰。

以前,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现在呢,天是整日灰蒙蒙的,水是处处浑浊的,似乎只有借助于清新剂才能暂时得到一时的因呼吸新鲜空气而来的快乐。

科技发展的背后,是天空不再湛蓝,是海水水位逐步上升,是温室效应明显加剧……世界需要科技,同样也需要自然的美景。让夜空中星光重现吧,让天空再次蔚蓝吧。

我们人类需要的是科技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精选高考满分的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的第一个解释便是“自然界”,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与自然界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这还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本能。

晋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你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只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隐居中你拥有了淡然的心态,豁达的胸怀。

庄周,你的境界是无数人向往却又无法企及的。人们都知道“庄生晓梦迷蝴蝶”,人们也都知道你愿意做水中的小鱼。你在自然中生活,你的思想触摸着身旁的一草一木。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草因你而茂盛,水因你而清。

在5.12地震中倒下的“短信妈妈”,你的行为让多少人动容,老师笔记《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你双膝跪地,仿佛在向大自然祈求。你祈求她不要伤害你的孩子,哪怕夺走你的生命。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自然伤害你的时候,你却为生命撑起了一片天。

在孤岛上的汶川县委书记王斌,你是13亿中国人的挂念。你不仅没有倒下,还组织大家积极展开生产自救。你始终站在与死神抗争的第一线,你始终站在与大自然战斗的最前沿。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你知道,生命才是最神圣的。

我们向往自然,我们敬畏自然,我们却不怕自然灾害。我们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希望自己能如水般清澈,如草般茂盛。我们喜欢恬静的生活,我们喜欢清新的空气。但当自然向我们发起挑战时,我们也绝不会退缩。人是因自然而生的,但却不会因自然而亡。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更加懂得与大自然相处,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培养了一种韧劲。我们懂得利用自然求得安稳,我们知道追求自然提升境界,我们更明白在灾难后我们会一如既往,我们更清楚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淡然。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睿智。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懂得感恩。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学会坚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作文经典“敬畏自然”素材写作要领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已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日益凸显。人类文明的触角延伸出的却是钢筋水泥固封的楼群,浓烟废气造成的污染,灯红酒绿培植的浮躁,物欲横流带来的贫乏。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像现代人这样渴望新鲜清明的空气,繁茂葱翠的森林,蔚蓝夐远的天空。所以,我们要从现代文明中汲取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为人类的生存树一面恒久持续的丰碑。

这类题材的写作,容易流于枯燥的数字堆砌和絮烦的空洞议论。要善于从已知材料中挖掘情感意蕴,让饱含情感的叙述打动阅读者的心扉;要从细节处捕捉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秘密,把握“和谐”共存的主旋律。在结构安排上,可以正反对照,古今映衬,从古典诗词中的美妙意境透析深意,与工业文明过度开掘所造成的恶果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使所思所感深彻透辟,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唯我中心”只能让人类走上“不知归”的自我毁灭之途。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各种治理污染、减少破坏措施的出台,我们终究会再看到古人曾经看到过的蓝天,感受到古人曾有过的热爱自然与美好生活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与自然高考素材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可致癌化学有机物,会沉淀于淤泥中,污染江中的鱼类,引发一连串的污染问题。

20xx年2月22日,黑龙江牡丹江市水源地发现不明絮状物,绵延约20公里,影响了市民正常用水。经过专家初步认定,这种不明絮状物为水生物水栉霉,这种现象是黑龙江省海林市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所致。

20xx年5月28日,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使得无锡市自来水发出臭味,全市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直接引发了一场影响全市200万人口的供水危机。都说“太湖美,美在太湖水”,但发生在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前夕的无锡水危机,再次敲响了太湖生态警钟。

20xx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沭阳县地面水厂检测人员发现城区生活供水遭到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发现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沭阳县随即关闭城区供水,启动城区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陆续开启33口自备井,以缓解城区人口的饮水困难。

“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而今年夏天以来太湖,巢湖的蓝藻接连爆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各地水污染危机的接连爆发,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说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不仅使我国的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分析:一系列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但向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还使我们面临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挑战。 Analysis: The occurrence of a series of water pollution incidents not only sounded the environmental alarm bell, but also made us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适用话题:底线、水污染、发展与生态 Applicable topics: bottom line, water pollution, development and ecology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与自然的高考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在原始时代,低下的生产力作用于自然。到了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已对自然的干预造成了始料不及的后果。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极大进步,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可是,令人类始料不及的是,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着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与自然高考作文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2400字

全文共 2053 字

+ 加入清单

以往我们备战高考作文,多从文体和命题形式的角度考虑。其实,从高考作文可能的命题内容这一角度来备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本次介绍的“人与自然”类作文颇具现实意义,契合当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同学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与自然”类作文的三个话题

依据笔者的认识,“人与自然”类作文主要涉及三个话题。

1、欣赏自然,表述自然之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大量自然风光类的文章了。我们生活在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然界蕴含着各种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我们不仅要将足迹留在山水里,还要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大自然的如画风光。

2、体悟自然,书写自然美景引发的人生感怀

着名诗人徐志摩在名篇《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

3、敬畏自然,反思生态的恶化,呼吁人类善待万物

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曾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确,我们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式。

习作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46亿年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天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

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愚蠢地毁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乱砍滥伐原始森林,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盲目开采地下矿藏,肆意排放工业废水……于是水土流失了,绿洲消失了,土地沙化了,气候恶劣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今天,人们才发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真的很聪明吗徐宗璐

人类从亘古的荒原走来。一直走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人类从愚昧落后的部落走来,一直走到文明和开化的现代社会。这一路高歌猛进,无不说明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不愧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近几百年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电、核能……这一切的一切,不断显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然而。仅凭这些。就能断言人类是最聪明的吗?就能判定现在的世界优于过去,并预测未来的世界一定更美好吗?

我的回答是:不能!

仰望天空。候鸟凄厉的叫声,带来远方战火依然的消息:驰骋高原,再难见到藏羚羊奔跑的矫健身姿……这一切,又是谁造下的孽?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有许多人只受到功利的影响。而没有接受智慧的启蒙。近代的战争多数已不单纯为了正义,更多的是为了物欲和私利。这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有些国家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贫铀弹等杀人武器,丝毫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受难地区的无奉百姓患癌症等疾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沦丧,是彻头彻尾的

犯罪。还有,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致使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300亿年前地球上大约有25亿个物种,现在仅存1亿个左右。在已灭绝的约24亿个物种中,有60%是20世纪灭绝的。从17世纪起,动物的灭绝进入了加速时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约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两年灭绝1种,兽类每一年就灭绝1种。今后的趋势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时1种的速度灭绝,动物可能每天减少1种。我不禁想问,仅有的这些物种在地球上还能支撑多久?大海雀、渡渡鸟、旅鸽、卡罗莱纳鹦鹉、高加索野牛……这些早已被人类灭绝的动物,如果能够复活的话,我们从它们眼中看到的将是平和、善意,还是愤怒与敌意?事实上,现在连看一看敌意的目光也成了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人类只是地球生命之网上的一段绳索,人类施之于这“网”的,也是人类施之于自己的。人类的文明已经让这张“网”变得千疮百孔。人类用科技来防止小行星将地球“咬”出一个缺口,是聪明的,但自己将这张生命之“网”撕扯得破败不堪。那就不能不说是糊涂之极了。也许有时残缺是一种美,但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来说,残缺决不是美!我们需要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地球。造物主给了人类一个美丽的星球,人类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与地球和谐相处。

21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可我们是否应该将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人类的所作所为放在一架一头是聪明另一头是愚蠢的天平上称一下,看看哪一头会更重?或许,对于未来世界而言,这样做能使我们免生许多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作文感知自然无关远近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感知自然,无关远近

湖南省地质中学 刘超衡

天光云影,草长莺飞,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纲目属种,迁徙演化,是人类对自然的赋予。人类是自然之子,依附自然,必以感知自然为先,顾城的诗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人对自然天然的亲近。然而无论以什么途径去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关键取决于你的心。

(评论: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赋予了人类而不是人类赋予了自然。自然赋予了人类,也赋予了人类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本领并且通过自然得以发展和提高。人类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人不能脱离自然,但可以感知自然,这是坚持了可知论的观点,但是人类要真的感知自然和认识自然还要不断地努力,从现象到本质,以及自然规律的把握。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感知自然的阶段就能解决的问题。从空间关系上和时间顺序上来说,对自然的感知和把握都具有无限的意义。归根结底不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感知自然与远近有关系,与主客观条件都有关系。不能说“取决你的心”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接受唯心主义的观点了,主要是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和教师。)

大自然光怪陆离具体可感,感知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近自然,自然之近,近在目之能及,指之能触,鼻之能嗅。中国农历月份的诗意别称,都是以花之名,感知自然之景,察岁月之变迁。自古以来,描写自然之景的诗句也不胜枚举: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精微;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恬淡;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绚丽;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清冷,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惊喜;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无不给我们带来自然之美的享受。新时代的人们,也不乏亲近自然。朝发夕至,快速便利,世界各地都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旅行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投入到自然的怀抱,洗去压力与烦扰。 (评论:通过例句古人感知自然的诗句来说明亲近自然是感知自然的最佳途径,很有说服力,古人通过眼耳鼻舌身五官直接感知自然认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感知的,而且是情景交融的,藏情于景,借景生情的,不单纯是对自然景物的片面感知,还有人生的感悟在其中,联想到现代人感知自然的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要直接亲身去感知自然,而且可以走的更远更快更省时。给人以一种古今的强烈对比的感觉,即给人以时空在收缩变短的感觉。但是对于感知的未知领域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具有无限的。末尾一句,写到了旅行,也是一种投入自然怀抱的方式,原来是为了洗去生活的压力与烦恼,就显得格调不高雅,境界就明显低于前面例举的几位古人。)

然而自然不只是光影之于人眼的存在,自然也有神秘莫测的一面,深奥无比,显得又似近又远,远得有无穷的未知。徐霞客闻奇必探,见险必截,必穷其奥而后止,穷其半生,著《徐霞客游记》,对地貌地质水文植被都做了系统的考察,既是一部山水游记,更是一部极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理巨著;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考古证今,穷究物理,探寻自然百草之药理;达尔文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评论:感知自然不能只浮在表面上,还要深入下去,感知要深化,徐霞客认识了中国地理的规律,达尔文认识了物种起源的规律,创立了新的学说,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此外,身临其境也未必能感知自然,到过清华园的人也许无法体会出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去凤凰古城的游客未必能感受到沈从文笔下的凤凰那样的静美,去剑桥康桥的人未必能找到《再别康桥》的自然图景,沿着史铁生的足迹去地坛找寻也许会让你遗憾。但一个从未到过三峡的郦道元居然写出表现三峡的绝世名文,一个从未到过岳阳的范仲淹能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感观自然,止于视觉享受,心没有到达,身虽至之,亦不能知。若能存乎一心,就能无关远近,才能更窥探自然之全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与自然心相通高考优秀作文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陶渊明觅得了闲适淡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我又能在自然当中寻到什么呢?

漫步竹林,我宁静坦然。

竹,高洁的使者。当我漫步于竹林当中时,一排排翠竹,一片片绿叶,是那样的清纯。它们使我烦躁的心中静下来,看着它们,我内心坦然。竹,它们有着细长的身躯,然而纤细的身材并没有迷惑它们的心灵,它们仍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塑造更完美的自我。而我又何尝不去学习一下竹的这种精神呢?考试的一时成功蒙住了我的双眼,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当我再一次碰壁时,才悔悟之前的一切是那样的愚蠢。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要像竹子一样,继续努力,去塑造更完美的自我,创造更灿烂的辉煌,迎着更美好的明天。漫步竹林,让我理智的分析自我,更坦然的面对未来的一切。漫步竹林,我宁静坦然。

奔于田野,我洒脱自然。

田野,豪放的代表。当我奔跑于广袤的田野时,它的宽广,它的清新让我洒脱,自然,在繁杂的市区呆久了,来到这广阔、宁静的田野,一切是那样的亲切。它们无拘无束,它们自然洒脱。长时间的学习,让我每天都只是在疲于完成作业,实现家人、老师的希望。我所要背负的压力,是其他人所不能体会的。当我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与我为他们的希望奋斗的时候,我何尝不想来到这无边的田野,丢掉所有的压力,尽情地奔跑。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为何不丢掉压力,活出洒脱的自我?奔于田野,我洒脱自然。

面对大海,我心潮澎湃。

大海,豁达的代言。当我站在海边,面对海风,看着随风翻起的一层层波浪,眺望宽广无垠的大海,我心潮澎湃。大海,它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了千百种生物,它用豁达的心灵哺育了万物,接受了一切来自其他地域的馈赠。我们又何尝不用大海般的心灵去容纳世间的一切呢?当我们同学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如果我们都有着大海般广阔的心灵,分歧不就立即消散了吗?大海它永远都是那样的欢快,去感染每一个面对它的无助的人们。面对大海,我心潮澎湃。

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它的代表。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当我们困惑、无助时,何尝不去向自然所要解药,因为我与自然心相通。

[我与自然心相通高考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作文素材:保护大自然的句子

全文共 1872 字

+ 加入清单

1、让我们用双手,多种一棵树;让我们站出来,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地球上的树更绿,天更蓝,水更清;让我们的家园处处开满绿色的环保之花。

2、瞧!如果不保护环境,大自然母亲也将会发怒,比如2008年的5。12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泥石流灾害等,在这过程中,有多少人失去的亲人,失去了无法估量的财产,这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吗?

3、你流连于山光水色,绿意葱茏的大自然中时,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远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的只是光秃一片。朋友,相信我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看:非洲大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良田,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南极洲的冰层开始融化,若干年后洪水滔天不再是神话,人类正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深渊!

4、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人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今天,肆虐的海啸地震沙尘暴已经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警钟,相信人类已经觉醒,自然的歌声将会以快乐为音符谱写。相信未来,通过人们不懈的努力,人类的伊甸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5、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从无知走向已知,从蒙昧走向文明。千百年的风雷激荡,千百年的高歌猛进,千百年的沧桑,千百年的辉煌。然而,千百年后,斗转星移,我们的家园又以何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呢?有谁愿意看到一个遍体鳞伤欲哭无泪的地球呢?

6、近些年来,人类为了从大自然中谋取大量的财富,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逸,自私地乱砍乱伐森林大量开垦土地排放工业垃圾……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呢?天空不再蔚蓝,溪流不再清澈,森林不再茂密,青山不再苍翠……

7、环境对人类来说既是天堂,又是地狱,人们睁大那贪梦的双眼,恨不得将所有的财富占为己有。人类破坏环境,就是在破坏自己,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应该用眼睛证实一下,这奇特现象存在的事实,进而能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8、地球上指可数的野生动物资源大国,在想方设法保护他们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惨遭扑杀,践踏,掠夺……人类在破坏环境时,也在破坏国家的保护动物,大熊猫。素有"国宝"之称等等命运同样不佳,如果再破坏生态环境,这些世代赖以繁衍的家园也遭到疯狂的扫荡,株连九族的下场并不鲜见,是我们人类残酷无情的破坏他们。

9、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人类都得承认一件事实,那就是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呼吸一口空气,喝的每一滴水,都离不开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

10、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关系。回顾历史,再看现实,人类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都是要求自然的给予。从刀耕火种的草与木,再到工业革命的煤与铁,再到今天石油成为了人类的血液。

11、我是那样深刻地爱着我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可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断流,发洪水……我是那样深刻地爱着人类善良的母亲……地球。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大地生灵。可是人类却永不满足,肆意追求,用他们特有的本领剥削着地球的肉体,狂妄的统治着地球。从此,地球原本光滑的皮肤变得粗糙了;地球原本青春的容颜变得苍老了;地球原本华丽的衣裳变得黯然失色了。没有什么别的原因,这全都是人类伟大的杰作。

12、我们身边触目惊心的事例历历在目,如;路边的小树被折,小草被践踏,小花被采摘,难道他们不痛,不伤心吗?乱砍滥伐,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人们就是这样,无所事事的破坏生态平衡。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13、我国的长江,黄河目前也遭到同样的破坏,导致水污染严重,人们将垃圾扔到里面。使黄河,长江的水,不再是以前那样的清澈见底了。导致长江,黄河被污染的诸多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只要这个因素不彻底消除,那么"天敌"的罪名依然是人类难逃的梦魇!·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4、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世界性的,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

15、人们向山要地,削山建房,引起了滑坡;居民沿山从事农业生产,使坡面直接裸露,破坏斜地天然平衡,引发了泥石流;人们过度采石造成地面塌陷;群众沿矿脉盗采矿石形成大裂缝,危及千家万户;公路建设引发山体滑坡;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数十个地区塌陷……不计其数的事实,是人们破坏大自然所应得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广东语文满分高考作文:心感自然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作文更是如此。“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 “近”和“远”。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2014年的“胶片与数码时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但从这点看今年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交流获得,这各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的依赖便捷信息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对大自然感知的“远”与“近”不是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途径而已。

其实,这则新材料作文要写的内容在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中可以有所联系,学生应该不太陌生。而所有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和文段,对自然的感悟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大自然的认识、保护、利用以及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关心的。“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从来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实现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这也是高考作文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立意和构思中要始终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来写,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大自然、感知、近与远。如果只谈如何保护自然或赞美大自然的美,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构思就显得会有偏差甚至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之所以存在,还能从不同途径感知,是因为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还有局限性,如果打破认知之局限,“自然”将变“无常”,根本不知道哪个途径感知的才是真自然。极端的例子是精神病人观念中的自然,可能连物理规律都不符合;又如盲人、聋人,认知中的自然,就和正常人有极大不同。

作为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我深知VR(虚拟现实)以及互联网技术将深刻改造人类对自然的看法,本次作文题目说有人喜欢听竹林叶响,有人喜欢研究竹叶科属目,两者似乎截然不同,但我可以明确告诉命题者,只要带上GOOGLE眼镜,就可以看到叶子,即听风动,叶动,也可以在眼镜上马上得到叶子的分类学百科知识。

更进一步,虚拟将与现实互相融合,你在广州走着走着,很可能就到天安门了,我们跟毛主席遗体行完注目礼,之后扭头发现广场上就是10万红卫兵,毛主席从纪念馆走上了城楼……

VR技术的发展,将彻底颠覆目前自然的观念,足不出户游天下,成为可能;甚至足不出户可杀人。当务之急是确立新的自然观,研究新的伦理学,确保新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大自由,而非更深的奴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法,也无法抵抗科学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学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回归自然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二:自然收束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例:(开头)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过程,很多事,很多人,失败过,经历过才会懂,才会成熟。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要伤悲,而应该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锻炼的机会。冲过去,会更美好、更灿烂的生活等着你,更会有一番成就感;如果退而不前,那只能迎来更多的失败,更多人生的遗憾。

(结尾)当我们快要走完人生路时,回首这一生,特别是那些困难和失败时,会觉得,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战胜、克服了它们,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作文指导:“人与自然”类作文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本次介绍的“人与自然”类作文颇具现实意义,契合当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同学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话题的高考作文怎么写。

“人与自然”类作文的三个话题

依据笔者的认识,“人与自然”类作文主要涉及三个话题。

1、欣赏自然,表述自然之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大量自然风光类的文章了。我们生活在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然界蕴含着各种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我们不仅要将足迹留在山水里,还要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大自然的如画风光。

2、体悟自然,书写自然美景引发的人生感怀

着名诗人徐志摩在名篇《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

3、敬畏自然,反思生态的恶化,呼吁人类善待万物

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曾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确,我们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式。

总之,“人与自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热点话题。写作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经常到大自然里去感受它的奇妙,并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认真思考;

②收集、准备一些与生态保护、环境恶化相关的素材,素材不需要太多,但必须有典型性;

③多读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自然”类美文,阅读后可采用类比、联想等方式学写数篇文章,以逐渐提高自己作文的底蕴;

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从而确保作文立意积极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近的是自然远的是人心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顾城,喜欢顾城的诗,喜欢诗中用觉与纯真构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浪漫中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愁。顾城笔下的自然,山川与草木、喷泉与河流、雪松与白桦……自然的一切,那么近,那么美,近的可以触摸脉搏、感受呼吸。

那是顾城心中的自然,而我们的自然呢?

推开窗,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触目所及,除了无尽的灰蒙还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

远去了,远去了,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远去了!

曾经,李健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更罔谈在清晨时分静待那从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缕晨光,在暮色苍茫中依依惜别那海天一线处的最后一点微光。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自然不再神秘,地理告诉我们阴晴雨雪只是大气的运动与反应,生物告诉我们飞鸟走兽大多属于哺乳类动物,物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碰到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无知孩童,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把自然条分缕析,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固然,理性并不是错,但是,我们却失去了那面对大千世界时的那一份最初的冲动,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性。须知,科学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软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自然的了解,我们开始罔顾甚至无视自然,我们肆意的开山毁林,我们无节制的填海造田,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误解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即是万物的主宰,面对自然,我们开始侵占、践踏、破坏,结果,山林被推平、草地被铲平、江河被污染……所以,土地依然在,但花草远去了;江河依然在,但鱼虾远去了;天空依然在,但星星远去了,而飞鸟,只能在天空掠过,却永远找不到那曾经栖息的树丫。

王开岭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是的,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却丢失了感知自然的初心。就让我们如顾城所言: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边,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感知自然,需要一个敏感而纯真的内心。

自然,本来就很近,远的是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高考作文预测及素材: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全文共 3485 字

+ 加入清单

一、理由:

雾霾、沙尘暴、飓风、海啸、干旱、暴雨,自然界已经违反常规,如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跨越必须直面的问题。

二、立意角度

1、绿色生活

2、尊重自然 和谐相处

三、素材积累:

1、她以丛林里清晨的露珠作为甘霖,滋润一颗绿色的心;她以枝头上饱满的野果作养料,丰盈一颗绿色的心;她以黑猩猩纯真的笑容作动力,温暖一颗绿色的心。她是珍妮古道尔,一个一生行走在丛林里,用心给世界带来绿色的最伟大的人。

自告奋勇去研究黑猩猩,她是无所畏惧的科学家;奔走呼号去劝慰保护野生动物,她更是心怀绿色,播撒绿色的善者。她怀揣着一颗绿色的心,从人类文明走进丛林,走进黑猩猩的世界。丛林给她的心晕抹了一层青绿,黑猩猩给她的心莹润了一丝柔绿,她带着更为充盈的绿色的心,为世界播撒希望,播撒绿色。

她在绿色的非洲丛林行走,微笑;她与可爱的黑猩猩亲吻、嬉闹。她在一年四季常青不败的绿色中看黑猩猩们的儿女情长,母子情深,去感受他们与古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绿色的心更为柔软,她柔软的心也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于是世界和她一起保卫野生动物,于是世界的胸腔中也蕴藏着一颗绿色的心。

绿色是爱,是希望,珍妮古道尔用她那颗绿色的心传递爱和希望,让绿色盈满人间。

2、是她叫醒了被农药毒害的昆虫们,是她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她是一个有敏锐发现力的海洋生物学家,又是一个热情饱满的生态作家,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说,蕾切尔卡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寂静的春天》中所关心的那些事情,她将我们带回如下在现代文明中丧失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的基本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她是一位伟大的划时代的学者,她把绿色的种子撒播到每个人心中,让世上开满绿色的环保之花。

宾夕法尼亚那个农庄给了她充满绿色的童年,那浩瀚的海洋又洗刷了她本就纯洁的心灵。她不仅热爱绿色,研究环保事业,更完成了把科普论文转化为大众读物的壮举,她笔下的海洋、森林都是那么美好,令人神往,她代替这种生命的绿色向人们呐喊,呼唤人们对环境的爱,对绿色的希望。她像一个摆渡人,在急流中把绿色的梦渡向彼岸。

她有限的生命唤起了无限的绿色,她自己渺小的身躯,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绿色能量,她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缔造者,只要大自然还存在,她那绿色的信念将会给人们以无限希望,帮我们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地球。

3、 岁月无情,人生有意。从上古的在河之洲,至明人的绿色河畔,再到今日的绿色生活的构想。每一年的春天,当那河畔的植物繁衍,它不仅带来春天的丰盛,更是大地初萌,人间新生,是一片交织着绿色的和谐世界。

绿色生活,把自己交给绿色,在对绿色的热爱中我们实现了内心的和谐。

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疯狂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绿色。感悟自然中的天地造化,感悟绿色最本真的意义。

1845年,28岁的梭罗挣脱金钱的羁绊,远离喧嚣的城市,来到瓦尔登湖畔,追求自然的那抹绿色。两年间,自耕自食,在湖水的涟漪中,在那翠绿的山林里,他观看日出和黎明,他为春天第一只麻雀的鸣叫而激动,为在山腰间燃烧似的绿草而欢欣。他无数次沉醉在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脉和夜莺的歌唱中,他在大自然的绿色中感受到浓郁的诗意,获得了心灵的重生。于是有了现在的《瓦尔登湖》,一本与《圣经》并列在“人类二十五部经典图书”的书,一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

远离城市的繁华,他选择了自然的宁静,人生有了绿色,他实现了质的飞跃。

4、袁学顺,一位普通的农民,一位被誉为“天鹅卫士”的绿色执行者。时光流逝,35年匆匆而过,他用信念坚守绿色的堡垒,用行动打出绿色的旗帜。他义务保护和救助伤病天鹅五百余只,保护了天鹅湿地一千余亩。他坚持每天巡湖,跑遍了荣成天鹅湖的每一个角落。他视天鹅为孩子,将自家院子改为“家庭式大天鹅康复中心”,被誉为“绿色爸爸”。他拿出积蓄为天鹅购买粮食、药品,并把康复的天鹅送回蓝天,而家中却一贫如洗。为了“绿色责任”,他挺身而出,反对在天鹅湖畔盲目开发工业项目,并为政府环保献计献策。他通过开展恢复湿地,保护水源,建立民间村镇救助站点,编写《大天鹅救助手册》等多项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大家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鹅卫士”袁学顺,以一个朴素的心,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正因他的人生充满“绿色”,并敢于承担“绿色”责任,才成为我们敬畏的“绿色爸爸”。

5、斑白的双鬓,苍老的双手,凋去的容颜,时光在你身上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你却用一颗对自然的大爱之心抹去这岁月的雕刻,于古稀之年奔走,呼号,为这逝去的绿色,这裸露的大地,他是梁从诫,梁启超之孙,梁思成林徽因之子。

褪去辉煌身世的外衣,他以瘦弱之躯行走在呼唤绿色的道路上,哪怕前路黑夜漫漫,哪怕放眼望“微斯人,吾谁与归”,哪怕远方悬崖峭壁寸步难行,哪怕看到的都是无尽的遗憾,也要以一己之身奔赴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去唤醒糊涂的人类,去呼唤绿色的回归。6000多米可可西里之上,近百张藏羚羊皮在烈火中发出爆裂的声音,泪眼婆娑中,他看到了藏羚羊最后的挣扎,恐惧,听到了它们的哀嚎和悲鸣。这泪,是一个67岁老人的心疼与无奈,为惨遭杀害的羚羊,为人类的麻木愚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逝去,为绿色的不再。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的绿色宣言,也是梁从诫先生一生所追求的。如今,先生的身影已然逝去,但他呼唤绿色的声音依然在我们耳畔回响。

四、例文导引

尊重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一样。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印地安酋长西雅图的话,道出了人与万物息息相关的联系。

“自然界”,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首先要谦虚谨慎,从敬畏自然做起。

现实生活中,李奥帕德,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他离开纷繁乱世,在自然的微风中淋漓尽致的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一生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循着李奥帕德的的脚步到金沙郡旁的农场,仲冬的时候,可以看到卷缩在洞穴的臭鼬,伸展身体,正大胆的拖着肚皮在湿漉漉的雪地奔跑着;初春,一年中生命最早的悸动,一夜之间厚厚的积雪都消融了,溪水轻轻拍打着这片刚刚苏醒的土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忽然无限感激这位博士,究竟是怎样的智慧,使他告别纷繁乱世,找到这一方净土,我几欲拜倒下去。

李奥帕德在《沙郡年记》里这样写道:“我们渴望寻得宁静,渴望倾听自然的声音,渴望给心灵找到安稳的归宿。面对现代文明的恶之花,我们深深怀念曾经广布的人间天堂,甚至怀念清澈的河流、静默的繁星、温润的雏菊。”所以当获得了成功之时,他选择了离开,只是为了追求生命的自由。威斯康辛河畔的废弃的农场是他的终老地,也是他心灵的归宿地。他在这里观察自然的变异、思考土地的命运,。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星野道夫,执一把摄影机记录下他眼中的自然。

“给予我们鼓励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曾经看到的风景。”正如星野道夫所说,他一个用生命爱自然的摄影机的人。他拿起摄像机,行走在自己设置好的轨道上,他穿梭于阿拉斯加的山脉,行走于堪察加半岛的冰河。在他的镜头下,凶残的熊变得憨态可掬,高傲的天鹅也平易近人。

星野道夫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对自然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自然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数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自然的忠诚,他用生命幻化成最后的相片,是自然中最悲壮的风景。

自然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任凭岁月磨灭,依然鲜活。正如星野道夫所做的他的心属于自然,他与自然共舞。他用他永不止息的步伐,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和谐相处。

反观现实,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在人们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千百年来中,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却越来越不懂得这不仅是一种向自然的无限索取。有了科学的武装,那些各种动物,甚至深海里自由觅食的海洋生物,都变成了人类的食物、器物。那些曾经与人类共存的生物,被不断驯化,有些则永久消失了。可面对全球变暖、臭氧层扩大、流行病肆虐、环境污染科学为什么又制止不住呢?人类离开了大自然呵护,离开了阳光、空气、水、食物、热量等这些必要的元素,将寸步难行。

我们唯有尊重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绵延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高考满分作文500字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草本有灵,水石有韵,正是因为顺随了自然的规律,顺随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了令人顾盼的美丽。尘俗滚滚,何不静下心来,让灵魂回归本来的样子,去捕捉风中千年前的余响、先贤的吟唱:天行有常,道法自然。

不知是谁在曲解了人定胜天的含义后大声疾呼,人们就开始在歧途上愈行愈远。曾经安守本分的原意,却成了为所欲为和自以为是的幌子。人们总是急切地表达友善,全然忘记“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教诲,忘记己之所欲有时亦要勿施于人。不顺随自然的法则,热爱往往会在一念间变成荼毒。毫无顾忌地喂养野生动物,却令它们丢掉了自然赋予它们赖以生存的野性与本能。过度开采、激素、化工,也招致资源枯竭,地质灾害,先天畸形。失去了对自然最基本的敬畏的人们在违反规律中乐此不疲地自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将道法自然的箴言当成耳旁风,非要走到山穷水尽才追悔莫及地长太息以掩涕兮。

虎啸于野方有生命的雄姿,人守其性后有人生之精彩。青春与梦想是个性的张扬,而非流水线的工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迤逦至今,当残疾的制度让教育者无奈地高呼所谓的标准,当灌输性的教育让学生成了坐享其成的惰者。一个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失去了多角度的视野,失去了鲜活的个性和探索的激情的民族就等于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本能,长此以往必然危及社稷。罗素曾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庄子能守其性,持杆不顾、千古逍遥;陶潜能守其性,把酒东篱、桃花梦乡。能收获精彩的人,是不依附世俗,不忘本性之人,也正是这些人,撑起了历史上别样的天空。

自然有天道,社会亦有人道。顺应天性不是为所欲为,高考满分作文天行有常,如果只局限于人性便只能固步自封,止于浅表。真正的大道是天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是站在历史与自然的制高点上俯瞰自己与天下的壮阔。人道的规律是顺随社会的规则,是法律、是道德、是信仰。人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坚守本心,立足于历史与社会的规律,不倒行逆施,顺应时代的发展乃是不败的真理。以史为鉴,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有更雄伟广阔的姿态,也让我们怀着更加敬畏自然与天道的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哲学家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而生命最至高的哲学就在那万古不息的天道与自然的原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