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传统节日作文(实用20篇)

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呢?那就是国庆节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喜欢国庆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浏览

3571

作文

1000

篇1:传统文化节日元宵节小学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余兴未尽的又迎来了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人们称夜晚为‘宵’按照中国的传统,在这一天里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要出门赏月,燃放烟花,囍猜灯谜,共吃夜宵,合家团聚,共庆佳节。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节的夜晚,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门前,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我和妈妈连忙挤了过去,你那里早已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到一张谜纸: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个竖心旁就是“悟”字。我连忙把谜纸揭了下来。挤到阅奖处对答案,果然对了,经过我和妈妈的挤次脑力大作战,我们抱着五六件礼物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全家围着吃元宵,妈妈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那热腾腾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爸爸说:“这吃元宵也是有学问的。四个表示四喜临门,把个表示八面玲珑,十个表示十全十美。”随着爸爸的话,我把元宵送进了嘴,那馅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过元宵,大家都来到楼顶,一边看烟花一边闲聊,大家都沉浸在了节日的欢乐中,到处都洋溢出一种愉快的气氛。

元宵,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满月,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象征着合家团圆。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文化节日元宵节小学生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欢闹悄然逝去,转眼间火红的元宵又即将来到。

我趴在光线淡暗的小书桌上,翻弄着那几张五颜六色被我叠得皱巴巴的却一道也答不上来的灯谜小纸条。

妈妈在乱七糟八的厨房里倒腾着,半透明的玻璃门关得严严实实。我知道,她在弄那糯米粉,做元宵。我走进了厨房,帮着妈妈忙碌起来。

右手抄起了一袋“老北京”汤圆粉,轻轻地撒了进去,像一盘细白的散沙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到米盆的角落。

撒进去后,再倒上清泉似的温开水,糯米粉随着温开水有节奏地调配得十分均匀。渐渐地糯米和水融为一体,我用手腕和手掌不断地按压着糯米团,/将碗里残留的糯米粘下来。一拉一扯,有弹性的糯米渐渐成为了一个大大的雪白糯米团。

从冰箱里取出赤红色细小的酥麻。酥麻中再放入红糖和白砂糖混合,成为香甜酥脆的酥麻馅儿。

再取出大拇指大的糯米团,在中间放呈小拇指大小的酥麻馅儿,再包裹起来不要露出一丁点儿来。慢慢搓成了一个甜美的小圆球。

放入煮锅里的汤圆冒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泡泡。升腾的热气像一层厚厚的白罩住了整个煮锅。一大股热气飘上空中渐渐形成一缕轻烟,慢慢消散。

煮好的元宵像一个个粉嘟嘟的小脸蛋冒着热气,品一品,外软内酥,香甜脆酥,仍有糯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文化节日元宵节小学生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白驹过隙,我们刚刚告别了收获满满的祝福开心和快乐的2022年春节,又迎来了今年第二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在这一天里,人们吃元宵,放鞭炮,纷纷走出家门去看灯会,放烟花,欢乐极了。今天我就和你来分享元宵节的欢乐和精彩瞬间。 White foal has gone through the gap. We just bid farewell to the full blessing and happy Spring Festival 2022, and ushered in the second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this year -the Lantern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Yuan Festival,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New Year. On this day, people eat the Lantern Festival, set off firecrackers, and walk out of the house to watch the lantern festival.Today I will share with you the joy and wonderful moment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今天是正月十五,上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出去,大姨给了我一大包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鞭炮,整个小区的天空都变成百花盛开的花园了,我和妈妈吃完汤圆后,就在我不断地催促下匆匆忙忙地下楼来到楼下的空地上,无比兴奋地先点上一根香,然后拿出鞭炮准备开始放鞭炮。

首先我们要放的是一个名叫“笛音牡丹”的礼炮,一共24发,外表画的是五光十色,样子十分美丽,不知道放出来的怎么样,我有点迫不及待地点上去,随着“轰”的一声一颗光亮的火球拖着一缕长长的尾巴冲上了夜空,然后在空中“嘣”的一声炸开了,许多红和绿的小火花从里面奔涌而出,好像一群机灵的萤火虫提着自己的“小灯笼”在空中跳着欢乐的舞蹈,又好像天女散花来帮助我们点缀元宵节的夜空。

然后我又拿出5个小礼炮放在地上,一个一个点上去它们也不负我所望,好像相互比赛似的竞相绽放出灿烂绚丽的火树银花,为平淡的夜空增添了一丝光彩。然后我又拿出几个礼炮点燃它们,随后就听见了“嘭”的一声抬头一看一道亮光笔直升起,最后在空中“啪啪啪”地爆开了,看到它,我心里非常开心。

不经意间我一抬头看到一连串红色和绿色的烟花上升,直到空中,“嘭嘭嘭,嘭嘭嘭”伴随着一连串的响声绚烂夺目的烟花在空中随之绽放,在夜空中画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看着看着,我的眼睛就应接不暇了,我也完全背着个烟花吸引住了,我就想这是谁家的烟花?好漂亮啊,简直就像一群五彩缤纷的小星星在空中跳舞。我看得如痴如醉,这时妈妈把我叫过来,于是我就开始放我最后的鞭炮——电光炮。随后我就点燃它,把它高高举起来朝向天空,停了一会,从里面蹿出出一簇红色的火花直奔天空,然后在空中炸开……

鞭炮终于放完了,我和妈妈收拾收拾,随后,一边议论着今晚的烟花一边回到了家,开始享受我们的精神晚餐——元宵晚会。

就在今天我收获了许多开心,在元宵晚会的节目中我又收获了许多字谜知识。这不光是欢乐的元宵节也是难忘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文化节日元宵节小学生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急匆匆地吃了饭,便直嚷着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赛歧最繁华的一条街——十二米路商业街。 The annual Lantern Festival finally arrived. I hurriedly ate meals with excitement, so I just shouted my parents to take me to visit Sai Qi.A bustling street -Twelve meters of commercial street.

一路上我们说着、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商业街。只见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看到这情景,爱凑热闹得我怎么肯放过?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往里挤。可是,只一会儿工夫,我便感觉自己得一双脚不听使唤了,忽而被挤到左,忽而被挤到右,最后直被挤到了街中心。

街中心到处都是花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色彩斑斓、十分耀眼。我仿佛走进了灯的海洋、灯的世界。不信,你瞧!有光彩夺目的龙灯,活灵活现的牛灯,闪着金光的狗灯……多姿多彩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其中最让我喜欢得是造型别致得猴灯,猴灯各式各样,有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有孙悟空吃仙桃的,有孙悟空拿芭蕉扇的……咦?怎么有这么多孙悟空的灯呢?噢!我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今年是猴年,孙悟空是猴王,又是我们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偶像,难怪很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抢购自己喜爱的猴灯。我看了心里也直痒痒的。于是也赶紧买了一盏孙悟空拿芭蕉扇的花灯,并希望这盏灯,不仅夏天可以给我带来凉爽,也会是我快乐。

忽然,背后传来“我猜对了,我猜对了!”的声音。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工商银行的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纸条。灯谜?猜灯谜不是我的拿手好戏吗?我为什么不去显显身手?我赶紧挤进去选了这样一条谜语:“一旦有心便能持久。”我想:“一”和“旦”可组成一个字,是什么字?当我念到“有心”时灵机一动:“心”不正是“忄”,与“一旦”结合不就成了“恒”字?“恒”不就是持久的意思?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猜对了。这下更增添了我的信心,我连续猜对了好多谜语哩!猜谜语真有意思,它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我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街上的游人渐渐少了,爸妈催我快点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商业街。抬头望天空,月亮好亮啊!它似乎正微笑着向我招手,仿佛和我一起陶醉在节日的无限欢乐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is the traditional holiday of the Chinese nation.

今天吃完饺子,妈妈带我下楼去看灯展。走到楼下,只看见街道上人山人海,电动车和摩托车川流不息。街道两旁挂上了五彩缤纷的彩灯,光明照满了整个县城。

随着人流,我和妈妈慢慢的向前走去,当我们走到靖宇广场时看到了一场十分有趣的灯展—四龙游球,四龙游球显现的是四条龙在围绕在地球旋转这四条龙做得惟妙惟俏,十分逼真。龙是中华民族的根!我和妈妈又往前走了走,当走到一家店门前时,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群人围在店门前,我是前一看,什么都没有。

可当我抬头一看,在看见上面挂满了灯笼,这家的灯笼别具一格,只看见灯笼扁扁的身上写着几行字,灯谜:铁嘴巴,铁牙齿,不咬别的只咬纸。我看了一会儿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妈妈说:“傻丫头,你动一动脑筋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怪答案。”最后,我说是:“订书机!”妈妈笑着说:“我的好女儿,你真聪明。”

随着月光渐渐的下沉,我和妈妈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节,与往年的与众不同,就像春晚歌曲里唱的一样,难忘今宵。

愿以后的元宵灯展越办越好,元宵节愈来愈好。民族昌盛,国富民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很多人奇怪,元宵节并不是赏月的时候呀!是的,往年元宵节的月远不如中秋节妩媚,但昨天是个例外。 Maybe many people are strange,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not a time to enjoy the moon! Yes, the month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previous years is not as charming as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but yesterday is an exception.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城一片火树银花,但自己的眼睛却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尔飘过几朵暗云,自己仿佛看到了月儿被隐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儿。及分钟过去了,月亮还是没露脸,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这回不可能看错了!

之间一块天空变成了银灰色,月儿竭力把清辉从云边上放射下来,给暗影添了一圈银色的光环,像是一条游移不定的丝带,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了一会儿,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云雾。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好似白璧无瑕,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洁的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际的天空才能寻到几颗星星,像镶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月朗星稀。奔腾了一天的长江平息了,轻轻的流淌着。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镜,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铺上了一层霜。

此时,自己仿佛已经远离阵阵爆竹声,好像即将飞到月亮上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元宵节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吃汤圆、看花灯、放烟花等,许多人都熟悉元宵节的活动,但对于元宵节的来历还是不明白,下面就是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想要了解的可以看看。 The same thing is repeated every year, that is, eating dumplings, watching lanterns, fireworks, etc. Many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the Lantern Festival activities, but for the Lantern FestivalThe origin of the festival still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is the origin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If you want to know, you can see it.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发展到了全国。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虽然元宵节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节日,人们把这一天看做是团圆的一天,都会吃汤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称元夕,上元节。因有观灯习俗,又称灯节。佛教文化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my country, because it is the first moon night of the New Year, also known as Yuanxi, Shangyuan Festival.Because of the custom of watching lights, also known as the lamp festival.Buddhist culture has important promo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家安康,过了元宵节就等于过完了新年。

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其实古时候的元宵节不只是是元宵,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满清入关后,宫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办灯会的习俗已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节,除了提灯笼、吃元宵外,当然各地都会办的就是猜灯谜。在如今各地都有许多不同型态的节庆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单的变成每年固定举办的民俗庆典活动,也象征着年节即将告一段落,代表过完元宵后,又将是上学、工作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明古国,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光是传统文化节日就有许多,有中秋节、春节、端午节……我最喜欢过元宵节。到了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外公家包汤圆。到了外公家,外公说:“我已经准备好包汤圆原料了。” my country is a long history of history, and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cultural festivals, including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 I like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most.On the day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my mother and I went to the foreign public bag to dumplings.When I arrived at the grandfathers house, my grandfather said, "Im ready to pack dumplings raw materials."

我先把粉洒在桌子上,把糯米在粉上滚一滚,再把芝麻放进糯米里面,然后把用糯米把芝麻包好,这样,一个汤圆就做成了。我把做好汤圆放在碗里,妈妈把汤圆进锅里,煮了一会,汤圆浮了起来,她把汤圆端了出来,汤圆甜丝丝,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我身为中国人,我就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名师点评:文章开头以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引题,自然且赋予文学情怀,为后文阐述奠定浓厚传统文化节日气息。本文叙述描写精彩优美,“汤圆甜丝丝,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用汤圆甜反衬心里甜,仅一个“甜”字,寓意深远,从而也升华了文章主旨。写得漂亮!

只是最后一句点题,给人感觉有点跳跃,怎样从元宵节恰如其分地引申到传统文化,中间还需要有一个小小过渡哦。

“我最喜欢过元宵节”这句话前面如果能再加入一个表示转折关系词语,比如“但”,表达效果会更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里,我们全家去城隍庙赏花灯。 In the first month, our family goes to the Chenghuang Temple to enjoy the lanterns.

我们检了票,就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城隍庙。一进大门,只见熙熙攘攘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在各种各样的花灯前照相。一个巨大的兔子灯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只见灯最上方的兔子双手拿着一串炮竹,由于今年是兔年,凡是有兔子元素的花灯,便成为今年灯会的主角,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新疆姑娘灯在转圈圈,旁边还有一个拿着手鼓的新疆小伙子灯和两个穿着新衣服的娃娃灯,我赶紧说:“这是民族舞蹈灯!我要和舞蹈灯合影!噢!

太棒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爷爷和爸爸一连拍了好多张,还一边看一边说:“嗯,好看,真好看!”我们又往前走,看见一个龙船兔子灯,是由一条龙船和四只划船的兔子组成的,我舍不得离开,爸爸灵机一动,说:“那你拍张照吧!”我想,也只能这样了,就照一张吧。拍好照了,我心满意足。我转身时,看见有一个特大号的灯。

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我走到“特大号”前,“哇!快来看!好大的孔雀灯呀!好逼真耶!五彩斑斓的,颜色还会不停变化,像孔雀开屏一样!”我蹦了起来,大喊道。大家闻讯而来,“好漂亮的灯啊!”“快,拍照啊!好漂亮!”大家赞叹不已。我好不容易拍了一张照片,艰难地从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挤了出来,连续喘了好几大口气,可真是够呛。

还有很多灯,有可爱的十二生肖灯,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喜羊羊灰太狼灯……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城隍庙。明年我还会来看花灯,实在太精彩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傍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等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节日元宵节小学作文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那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看花灯吃元宵,我们家乡这也不例外!

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说舞龙精彩,还有根有意思的,这天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到处游玩,亲戚们一起去游玩,听他们说,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不过我想人们出去走一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节间吃的好,喝的好,人们出去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当然不会生病。

过元宵节这天还有个最吸引人的节目——看烟花,6点钟时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寻找好的位置,7:00了,到处人山人海,只听见“呯”的一声,礼花爆开,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个礼花,礼花爆开的时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礼花爆到水面上,礼花在水面……

[传统节日元宵节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节日元宵节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那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看花灯吃元宵,我们家乡这也不例外!

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说舞龙精彩,还有根有意思的,这天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到处游玩,亲戚们一起去游玩,听他们说,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不过我想人们出去走一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节间吃的好,喝的好,人们出去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当然不会生病。

过元宵节这天还有个最吸引人的节目——看烟花,6点钟时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寻找好的位置,7:00了,到处人山人海,只听见“呯”的一声,礼花爆开,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个礼花,礼花爆开的时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礼花爆到水面上,礼花在水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可我最喜欢过元宵节,元宵节在正月十五日。

爸爸给我讲关于元宵节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在人间,但给一个猎人射死了。天帝非常震怒,要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他的女儿不忍心看着无辜的百姓受难,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人们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挂上灯笼、放烟花,天帝上了当,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爸爸接着说:“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挂上灯笼、放烟火的习俗就留下来了。”

妈妈早已把汤圆煮好了,在吃汤圆时爸爸告诉我:“吃汤圆可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分两种一种小的没馅,一种大的有馅,北方人在里面加甜的,南方人甜、咸、荤、素都有,它又名‘汤团、元宵’。”吃完汤园,我和小伙伴去放烟花,我以为我的烟花比他们好看,可一放像一条蛇似的飞上天一响就没了,但我仍很快乐。美丽的烟花迷漫了我家的后院。

我期待下一次更有趣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羊年传统节日元宵节手抄报图片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节日五年级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妈妈说端午节这天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所以,我们一大早起来,准备包粽子。首先,将两片粽叶中间交叉叠在一起,按住交叉的部分往里一卷,卷成一个漏斗形,再卷紧,拿出用热水泡过的糯米,一勺一勺地放到卷好的粽叶中,放至二分之一处,就可以放馅了,准备的馅可真多啊!有腊肉、香肠、排骨、蛋黄、绿豆沙、红豆沙……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豆沙,我把豆沙一点一点地放到糯米上,不要放太满,不然会露出来,也不要放太少,会没味道,放好馅后,再放一层糯米,用手将它压紧,再将剩下的粽叶包起来,千万不要松手,不然总会像小花一样“盛放”,你又要来重做一次。包好口后,用棉线将粽子紧紧缠住,就像是给粽子系上了一条花皮带,再打上一个节,把它放到“桑拿”房中,蒸上半个小时,等到锅里直往外冒白雾,你不要心急,再等三五分钟后,就可以出“桑拿”房了,拿起一个粽子,轻轻地剪开它的“皮带”,脱下它的衣服,米就露了出来,原本快到透明色的糯米,现在却被豆沙染成了红色;原本一颗颗的糯米,现在却紧紧地拥抱到一起,可能是觉得冷吧!

轻轻地咬一口,糯米的软、糯、粘就爆发出来了,再咬上一口,就可以看见馅了,甜而不腻,还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不一会儿,一个粽子就下肚了,可我还想吃第二个,可是被好朋友吃掉了,粽子虽然还吃,但也不能贪吃哦,因为糯米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影响肠胃。

这就是端午节,中国人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节日作文600字春节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刚放假不久,父亲就带着我去买炮。在鞭炮商店,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这儿拿一捆,哪儿那一盒,直到塞得确实没法再塞,我才罢休。刚准备付钱,我的目光又落在一堆颜色鲜艳的炮上,连看都没看是什么炮,就拿起一捆塞进袋里。

回到家,我马上清点我的“战绩”。结果一看最后买的那捆炮,立刻傻了眼,这是一捆“二踢脚”,我最害怕这种炮了。一旁的父亲笑道:“胆小鬼,不敢放就别放,晚上我放。”面对父亲的讽刺,我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喊道:“谁说我不敢放,我晚上就放!”回头我才知道中了老爸的“激将法”,可后悔也来不及了,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会儿的功夫,到了晚上。我心里想:我就放一个,绝不多放。于是我拿起一个“二踢脚”,手里的火机一摁,火苗“腾”地一下跳了起来。我把火苗往引线上一放,转身就跑。结果竟然没点着,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没办法,我只好又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火机,心一狠,摁下去……骤然,引线嗤嗤地闪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着了!我撒腿就跑。没跑多远,只听“蓬”的一声,我回头看了下,天空中绽开了一朵美丽的烟花。“原来还有烟火啊!”我自言自语地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啊。我从中找到了甜头,接着也不再害怕了。把所有的炮都拿来,接着放了第二个,然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等我全部放完,已经是深夜了,我高兴的向父亲母亲报告“战果”,然后才快乐的睡觉去了。

直到现在,我一想起这件事情,都会快乐起来。而且我从那以后再也不会害怕放“二踢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节日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节的味道浓了,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味”。我回到了老家,寻找春节的味道。

奔到家长跟前求助,一脸着急的样子,真是好笑,可等家长点完火,孩子一把拔出鞭炮,脸上迅速洋溢出了笑容。我也有放鞭炮的经历,回忆之前,我最喜欢“火树银花”了,点燃后,如同泉水般涌出,像树一样,金光闪闪的,爆出的小火花,好似小精灵一样东窜窜,西窜窜,好不快活。我看到这景,只是“哇!哇!”地赞叹,只是这美好的时光太快,“火树银花”一下子就没了,我不免有些伤感。但,这快乐的气氛还没有消散,拿出一大把“电光火花”,甩啊甩,甩出了美丽的风景线,甩掉了一身的晦气!突然,一个闪着光的“光陀螺”转到了我脚下。它飞快地旋转着,火光好像它的双臂,带动它,转呀转,好似一个永远转不晕的少女一样。正当我们玩得开心时,一声电闪雷鸣般的响声惊吓到了我。原来是“冲天炮”!吓得我赶快跑得远远的,捂上耳朵。只见那“冲天炮”一个接一个冲到空中,最后绽放出美丽的烟花,“啊!好美!”不知谁感叹了一句。这是,另一个主角—“”出场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响啊!这“”真厉害,不仅声音响,而且还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的,我只能瞧见几个“小红套”葱里边蹦出来。

美食,是春节的味道。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围成一桌,品味一年中最美味的晚餐因为这是团聚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幸福的味道!“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鱼),“四喜丸子”象征着吉祥如意,“烧鸡”象征着吉(鸡)庆连连,“排骨年糕”象征着步步高(糕)升,“糖醋里脊”象征着大吉(脊)大利,“元宝虾”象征着招财进宝,“清炒四季豆”象征着四季平安,“蔬菜沙拉”象征着生(身)财(材)有道,“红烧猪蹄”象征着手到财来,“鸿运当头”象征着红红火火。不仅名字听得诱人,味道也很好呢!

拜年,是春节的味道。到亲戚家里像长辈伙伴道一声“新年快乐!”还会上山给祖先们拜年。看春晚,是春节的味道。一大家子的,晚辈被长辈们搂在怀里,大家聊聊天,嗑瓜子,喝喝茶,说说笑,好不热闹!小家庭里就窝在一起也开心地看春晚。红包,是春节的味道。晚辈们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领得一个红包,脸上的笑容无法形容,现在有电子红包,大家都拿出手机来,抢红包,比手速,发红包,贺新年。

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的味道,好温馨!好浓好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统节日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度过冰天雪地的寒冬,祈盼着惠风和畅的春天。当新春来临之际,万象更新,草木皆醒,人们自然充满着喜悦来欢迎这场盛宴。

春节象征着阖家团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和家人们欢聚一堂,大人们依旧忙得不亦乐乎,多人挤进一间厨房,各自准备各自的拿手好菜,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孩子都不再是小孩子逐渐懂事的少年秀出自己的一手好字,“玉猪如意乐辞旧,金鼠祥瑞喜迎新”各体对联和福字都展上了门窗。往街上一扫眼,全是红火一般的喜庆。

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开饭啦!”才知饭菜早已上桌,随着头顶的灯光亮起,各道佳肴都被照得油光发亮,五色俱全,极其诱人。“干杯!”十几只杯碰在一起的响声,意味着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

晚霞渐渐晕染整个天空,泄出璀璨的橙光。夕阳从山涧坠落,留下丝丝红纱似的余晖。天色逐渐暗淡,很快便深沉似海,空旷的夜幕夹杂着点点茫星,暮色苍茫,月明星稀。

然而地与天恰恰相反,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走进熙熙攘攘的街市,伙伴们提着自制的纸灯笼,上面画着龙凤共舞,纯白玉兔,金鸡独立等彩画。街市上的店面比想象中的更多,更紧密。若是远观,必定繁华一片。小摊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玩具枪。迷你弓箭。布织布熊……当然这些都是小孩儿爱玩的。其次还有晶莹剔透的颈链手环,小如红豆的颗颗珍珠。中国结非常引人注目,鲜红欲滴,气魄大方。满下巴长胡子的老爷爷在画糖人儿,小孩见了准馋。家乡有特色的小吃:肉圆。小炒年糕。混沌和裹饼。阵阵鲜香在空中绕着小圈,像施了魔法似的飘进每个人的鼻腔里,惹得人们一定要去尝尝才好。

远处有几位少年,围成一圈放烟花,手中舞动仙女棒,灿烂的火花如此耀眼,充满了少年们纯粹无邪的眼眸。他们沿着小溪奔跑着,挥洒着手中的闪耀,千万光斑撒进小溪,仿佛星星与月亮坠入溪中,使得小溪也拥有了无限光辉。

不觉中已入深夜,随着新年即将到来,人人都仰望高空,像是在祈盼,像是在回忆留念。当新年钟声敲响,跨越了旧的一年,向它道谢。辞别。以自己崭新的一面奔向新年,改过与奋斗,属于自己的,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都会如愿重收于囊中。

仰望束束焰火射入空旷的天空,霎时,五彩斑斓填满整个视野,被其包围。如此耀眼的灿烂都源于辉煌璀璨的一时,都已确知。定有人会不负众望,横空出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