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阅读答案主要内容推荐20篇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描写开在记忆深处的花阅读答案主要内容,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浏览

2084

作文

222

初二作文: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在阳光中沐浴着,尘封的记忆打破了黄昏的沉寂。

天气吝啬,丝毫没有放晴的意思。雨中,那唯一的亮点——灯,也成了消沉与哀泣的点缀。

窗外,茉莉花已经不起雨点的折磨,和我的境遇却是一样。门外,是父母应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执。我捂着耳朵,蜷缩在门的角落,我不想不想听到。我宁愿成为鸟儿,接受风雨的挑战,却有相亲相爱的家。可我却不能不能改变。

清脆的声音传来,可我却不能不听到,我知道那是花瓶破碎的声音。他们是否知道,一颗比花瓶更加脆弱的心已经道出了清晰的裂痕。

我站起身来,带上耳罩,向窗外望去,茉莉花的花瓣已经耷拉了,没有生气,和我却是一样,虽逃避在树叶下,但最终失败。

天边,略过一群低飞的鸟儿一家,似乎在炫耀他们的相敬。我走向床,扑倒,蜷缩在床边对着雨珠繁繁的窗户,靠着枕头。为什么,这是命中注定的吗,我却没有一个美好的家,上天为何如此不公平?肆意飞扬,雨点般落下,湿了。

为什么,我只有逃避,才能减轻悲伤?不,我不需要你的施舍,不需要你的怜悯,我不需要你。我坐起来,用力揩掉眼泪。我看见,那茉莉花不再逃避在树叶下,而是傲立接受风雨的洗礼。它不再耷拉,而是凝聚雨点化为力量,在雨中更加美丽。我似乎明白了,径直走向门外……

[初二作文: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作文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前去又来。

自古世人眼中的花,便是这世间极为美好明艳的象征,无可比拟,却又处处都能寻觅其盛放的光景。

对我而言,也许记忆就像花,怒放过后便是枯竭,可逝,不灭。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同样一直耿耿于怀过去的那些早已回不去的旧时光,往往美好的东西,都易碎。

还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每年假期都会回很多次老家,学习方面没什么压力,轻轻松松肆无忌惮地玩。有跟自己要好到情同手足的小伙伴,也有甚是疼爱自己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些自打小时候便开始逐渐混熟的街坊邻居。

由于老家是在一座人烟不广的小镇上,所以对那时候的我而言,随处都是数不尽的欢乐。

每次家里人跑去跟隔壁人家搓麻将,我就会跑去约来三两个小伙伴,一起到家里面看自己喜欢看的电视,然后也会命令孩子堆里最容易欺负的小孩到小卖部里买几包零食,然后大家伙儿一起痛痛快快毫不吝啬地分享。

那时候的电视屏幕甚至比不上如今的五十二寸液晶电视的二分之一大,经常会因为信号不佳荧屏上会泛起一层层的雪花,可我们依旧乐此不彼地守着电视机眼巴巴地看着。一群人总是会为了某些电视里的人物或者情节而争执不休,各抒己见,甚至不惜打一些幼稚的赌。

那时候的夏天,每天家里人吃完饭都会搬来小板凳坐到自家低矮的房檐前,摇着蒲扇纳凉。有时也会来一些邻居好友,一大片人纷纷聚集在门口,毫不避讳与拘束地摆出各种各样的坐姿。一般大人们都是拉扯一下家常趣闻啊,镇上一些熟人的八卦之类的。而小孩儿呢,也有自己的小团体,有的跟着大人来到我家门口,然后好几个小伙伴便聚集在一处。说好听点叫小孩子家家玩耍,说难听点就叫厮混。

那时候的我活脱脱就没把自己当一个正经女孩子家看,在一起玩的朋友没有性别之分,通常都是男女混合双打。白天一群下屁孩到处奔波四处游玩,玩沙子堆泥土,踩一踩路边的狗一把草,到已经砌成水泥建筑的无人新房里玩游戏捉迷藏,去到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然后玩那么些鬼大空的扯淡游戏。

说实在,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场面依旧是历历在目。如此鲜活地在我脑海中无声地跳动,好比一部精彩绝伦的童年彩色默片。

细细回忆起来……美好的东西还真多。尽管过去的时光总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不过那些凝聚于生命长河中曾经的感动,确实真切存在的。

曾无意中翻出来过旧时的老照片。那时候的我,还只是刚出襁褓的幼儿;爷爷奶奶也不再是现今的白发苍苍;老爸老妈脸上还洋溢着意气风发的味道;那一个个已不再年轻的面孔,那时确是另一番模样……还有那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如今想起来,心中弥漫的,只有动容和怀念。

可惜谁都知道,无论怎么怀念,也怀念不会从前。

这些值得珍藏的过去,就宛如一簇簇盛放在记忆之巅,永不湮灭的花。美好,易碎。就算它已隐匿在心底,深藏功与名。

可我坚信,只要从前的感动与情感仍在,便永远也盼不到它的归期。就好比那几年,记忆中蓦然怒放的花朵,如此流光萦绕,明媚的那番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一朵花开满记忆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记忆的藏书,已有千扉;寻找世间最美的,当属记忆一朵。

今天复习《镜花缘》,那九十九种花,仿佛在我眼前随风摇曳,记忆一下子翻到若干年前的一页。

那时候,我还住在爸爸工作的学校里。门前是一排高大的广玉兰树。树下种着一大片三叶草。听说谁能遇上四叶的三叶草,谁就能遇上好运。

在大片的三叶草间,还夹杂着些许蓝色的花。大约有二三十厘米那么高,花朵呈五星那样排列,蓝色深浅不一,中间是一团黄色的花蕊,煞是好看。当时也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凌秋,是我的邻居,也是我那时最要好的玩伴。我们经常一起去摘些花来,把它们编织起来,制成花环,戴在头上,就像是魔仙堡中的女王,开心地跑来跑去,宛如两朵飞来飞去的花。

我和凌秋一直形影不离,父母说我们“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我们总是一起做作业,一起学骑车,互相追逐,任凭笑声撒满身后的小路,逗乐路边蓝色的“星星花”……

由于爸爸工作变动,我被迫搬家、转学。我忘了当时是如何忍心离开那个熟悉的乐土而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忘了当时如何别了凌秋而到底哭了多久。那些年的友谊,似乎敌不过时间的慢慢冲洗,可是一旦遇到某种契机,所有的往事便会在瞬间苏醒。

去年的暑假,我回了趟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当年的住处早已拆了,只剩下零星的残砖断瓦。那一大片的三叶草和那蓝色的“星星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健身运动场地。

上次到南湖公园,又偶遇到几株蓝色精灵,躲缩在杂草间,显得十分孤寂。我们用手机查了半天,才知道那花的名字竟然叫“勿忘我”!

据说,把“勿忘我”摘下放在瓶子里,不用加水,久而久之,它也不会褪色,也不会凋谢……

太多太多的往事,都被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压缩成一本精微的古籍,掩藏在记忆深处,陪我至今。

缘,如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即。花,似缘中之镜,它照亮了心灵的天空,并开满了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内容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悼念伯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谈《水浒传》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健康了就好,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笑谈“碰壁”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救助车夫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在一边扔着。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拉车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关心女佣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佣女仆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后来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课外阅读侧重对内容的理解和挖掘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课外阅读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各一篇,分别是马未都的《紫檀》、《橡树之谜》和陈常青的《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选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学生在走进作品的同时,受到作品中思想情感的浸染,得到一次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积极更深刻的认识,彰显了语文学科独具的人文魅力。

课外阅读,无论是哪种文体,首先读懂是前提,侧重于学生对内容理解挖掘,没有技巧、套路式问题,突出考生与作者对话、与文字对话、与自己的认知对话。

复习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体特点,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一朵花开满记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并不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她总是外出。小小的我总是呆立门口,紧紧拽住她的衣袖,小手攥得骨节泛出粉红,也没能留住她离开的步伐,只能伴着空空楼道里冰冷的鞋跟啪嗒啪嗒的声音。

总是为自己难过,每每看到别的女孩儿在妈妈的怀抱中,我只能默默退开,去亲近门前的野蔷薇,小心抚弄她的叶,低头清嗅它的芳香。

梅雨季总是迈着昏昏沉沉的步伐,一点点笼下来,将湛蓝的天空染成黄泥的颜色,再低低地压在头顶,挤出绵绵的雨来,我害怕这样的雨天,厌恶那阴湿的雨气。我搬来凳子,踮着脚立在窗边,望着那片蔷薇花海。雨水已经浸透那纤弱的身子,原来单薄的花瓣已更是稀少,三三两两牵在花盆上,一地落英,如铺就一层细密的地毯,严严实实盖在四围的土地上,那摇曳的身姿,找不到半分依靠,只能任着雨丝敲打。

随这面来的,是母亲的归来。我没有看到她往日微微含笑的眸子,轻轻勾起的唇角,只有深深的不解与冷意,我从她身上蹭下来,背后是父亲高大的身影,我低下脑袋,只看到他深黑色的影子呈一个不规则的形状,棱角分明地对着母亲园润的身影。那一夜,雨似乎下得格外大,我躲在被子里,耳边只有压不住火气的男声如雷般响起,女子撕心裂肺的呯喊痛彻人心。即便年幼,我也依稀听懂了这段争吵:父亲强硬地要求母亲放下事业,来照看我,母亲却想靠自己的一份力,为我创造更好的环境,两相争执。

一夜过去,好像已经风平浪静,母亲对于昨日,绝口不提。她苍老的面容映在墙上时,我知道她又去看蔷薇了,一地狼藉,所有的花都凄凄凉凉地撑在土地上,丢了艳丽的花朵,只剩布满刺的青色花茎,对她说:只要锋芒在,花还会再开。

我轻轻去扶住她的肩,理了理她凌乱的发丝,母亲笑了,说:“你成长了”,是啊,我成长了,在难过里,和蔷薇一起。

若论娇俏梦幻,这野花自是比不上花房中的名品,野花天生花瓣薄而少,与名贵花苗相较便是丫头同小姐,门前的野蔷薇,不围篱笆,不设花盆,日头晒,风雨淋,丝毫优待也无,却一日日傲着粉雕玉砌的面庞,从容开遍那方土地。它那在困难中不退缩,不娇气的性格铸造了我,我在困难中成长起来了。

曾经为自己难过的我已经蜕变成一位青年女子,只是眉目气度间,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有成长的痕迹,想开出一份美丽,证明自己,生生不息,如野蔷薇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就像是开在郊外的一束,万紫千红,芳香四溢,有的花开得艳丽,也有的花开道德娇美,可有一种花却永远开在人们的心里。李清照——菊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你在天之灵是否看到了她,一个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情的女子,为了你一竟然“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真的忍心让这个曾“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就此悲伤吗?你是否知道当“花自飘零水自流”时她对你的思念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林黛玉——桃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寂寞的桃花就像这娇美的林姑娘,静静地飘荡在贾府中,林姑娘总是满怀愁绪,她该如何向谁诉说呢?是宝玉吗?她看着桃花想:桃花是否也有这样的感想?可是“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林姑娘能够这样年复一年的等待吗?于是林姑娘“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望着这一切,林姑娘真的希望她和宝玉“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桃花该怎么办?林姑娘又该怎么办?于是林姑娘为这桃花,也为自己苦吟了一首《葬花词》。舒婷——木棉花“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音,也许肩头越是沉重,信念月是巍峨,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那么我们的心真的要变成石头吗?也许这是个梦,“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于是我们选择“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在此之后我们发出真挚的感叹: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菊花的执着,桃花的忧郁,木棉的坚持,别样花朵,别样的忧愁,却给了我们同样的感受——爱,永远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忆的小花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很有趣,我的妈妈也是一个手巧的裁缝哦!她不但喜欢,而且缝的相当的棒!

我也喜欢缝东西,记得小时候,妈妈有一副十字绣,挺简单就是一个福字,妈妈在那里缝,我也没有闲着,我就在旁边的红布上缝别的东西,缝完了妈妈再挑了,我却很满足,很高兴!

今天我也尝试了绣花,绣花这个东西,我虽然在奶奶家看到过,可是我却没有亲身尝试过绣花,看到奶奶家盖在被子上,盖在枕头上的那一块块好看的绣花布时,我是多么想尝试一下,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来尝试一下了。

拿出一块布,我把它紧紧地扣到了圈子里,然后穿好针,马上就开始缝。

因为我很懒,所以没有画上图案就直接开始缝了,一针又一针,我慢慢地、仔细的缝着……可是开始绣花的花瓣时,我明显有些困难,比如说:我是先绣花瓣还是花蕊呢,仔细想了想,还是先绣花瓣吧看,绣完了花瓣就可以绣出花蕊了。

我又开始了漫长的绣花时间……

知道这一节课下课后,我的小花终于完成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拿出让奶奶看看我缝的小花,奶奶只是说:“这朵小花可这是朵花呀!”不禁笑了起来!

就是这朵小花,我要好好保存,我又在旁边加了些东西,我要好好把它保存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朝花夕拾阅读日记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朝夕拾》并不陌生,有几篇在课本中已经学到。今天在细读《朝花夕拾》时,最喜欢其中描写童年美好回忆的文章,有不拘小节的长妈妈将美女蛇的故事;闰土的父亲在雪地中捕鸟的故事;坐上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东关看“五猖会”……对童年生活描写最为详尽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得十分有趣,读过之后仿佛又看到自己的童年,不过没有鲁迅先生所见所闻多,心中是十分羡慕。

《朝花夕拾》中也有表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感受,当然,对旧社会的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讽刺自然少不了。在鲁迅小时,长辈给了他《二十四孝图》,开始他很开心,但古人事事都以孝来约束人,让作者有些反感。除此之外,对怀念师友、对当时迎神赛会都十分详细。

《朝花夕拾》在语言方面也十分值得研究,大都清新自然,读起来似乎是和一位好朋友交谈一样,书中把议论和抒情完美结合,即使是简单的几笔描写,就可以勾勒出人物形象,场景气氛等,书中只有十篇文章,每一篇都色彩纷呈,各显个性。在中学课本上的几篇文章给中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长妈妈、藤野先生等人物已经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与黑读书笔记之主要内容介绍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司汤达在小说《红与黑》中,为我们讲述1830年一个农民之子——于连——力图混入上流社会的悲情故事。小说的主题恰是以上所引述的主人公的独白,展现了拿破仑式的青年在大革命后的被压迫处境。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法国很多下层青年的生命被压抑着,他们的前方没有出路,正如上层的贵族和资产者所希望的,他们最好继承父辈的温顺,服从下一代贵族与资产者的领导。

然而,受过启蒙主义熏陶的知识青年们,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中很多都代表着下层阶级的利益,组建了自由党派反抗这些不公。可是还有另外一些,于连一样的青年,他们对自己阶级的贫穷厌倦了,受了拿破仑精神的鼓舞,幻想着传奇人生,步入了上流社会。

他们的性格中一直都有虚荣自负的成分。在上流社会中,没有出身和资本,尊严面对着威胁,是他们最脆弱的部分。于连极为重视尊严,乃至到了爱慕虚荣的地步。他在当家教之前就特别强调不与仆人一起吃饭;他曾美滋滋地梦想过,有朝一日被介绍给巴黎的美妇人,他会用辉煌的壮举邀得她们的垂青。他在虚荣之下自视其高,认为凭自己的奋斗,一切无所不能。“他大概无时不对自己说,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给自认为极不幸的他带来安慰,又使他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加倍的快乐。”

这种高傲,造成了他与贵族农民自由党的矛盾,作为下层青年,他鄙视贵族的虚伪;作为上层的做客,他不屑于农民的粗俗。所以,他生活在社会的阶级之外,同时也被社会所抛弃。

同时为了维护这份尊严,他们对贵族们充满着猜忌,并没有真正地融入上流社会。猜忌在于连的爱情历程中始终存在着,他猜忌德莱纳夫人对他的愚弄与玛蒂尔德对他的嘲笑,所以他与她们的感情十分曲折。

这些虚荣与自负是造成于连悲剧的性格因素,然而,我们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性格之下的雄心抱负,征服了两个上流女士的芳心。玛蒂尔德与德莱纳夫人,满足着于连的虚荣;而于连,用中庸的上流男士所缺乏的激情与勇敢,给她们那干枯乏味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但从爱情的方面来看,他们之间的感情具有超出世俗阻碍的勇气,合情合理;但是从世俗的方面来看,他们的行为缺乏理性的指导。对于当时的上流女士而言,于连适合做一个情人而非丈夫。直到最后的结局,于连由于德莱纳的原因被判了死刑。表面看来,是于连因为感情不慎,毁了自己的一生。但深藏的悲剧根源不在于感情,而在于—正如开头所说的—上层阶级通过于连来惩罚另一个阶级的年轻人,永远地让这个阶级的年轻人灰心丧气。

我们能从《红与黑》中能得到很多方面的收益。穷人子弟看到了于连的自强不息;富人子弟看到了与下层子弟的相处之道。甚至我们也可以从中体验到恋爱的全部过程。我读于连,一方面感觉到了当时的法国处于暴风雨的前夕,革命即将来临。作者通过于连的死,其实也在表明,下层阶级混入上层阶级是自取灭亡,那么下层知识分子要么终身做奴隶,要么彻底地革命。事实上,拿破仑第二帝国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应运而生了。此外,联想到当今中国的现状,我觉得,农村非富农子弟和城市平民阶级的子弟就有于连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不少关于流年的文章,听了很多几年前的歌,非常伤感。这种伤感与几个小时之前的喧嚣截然背离。只怪呆在初中校园的时间太短,留下大段寂寞的空白。

我想到那年夏天飞奔的自行车,我和昔日的同学骑着在小学附近兜转。音像店的门口贴着写有新出的唱片名称和海报,旁边的牌室烟雾缭绕,虽然我那时并非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却也从未进去过。在旁边的电影院,用讨厌而接近催眠的声音播报着即将播放的电影。

那是,我是美术老师眼里的高材生。后来爱上了流淌的文字后就再也没画过,三年,再也没画过。三年前的夏天,我最好的朋友要念初中了,要搬家,在一个雨天来向我告别。我多么想送送她,可母亲说不可以,怕误了学习,毕竟次日便是期末考,迫在眉睫。于是,我无奈的走到她面前,一言未发,但她好像什么都懂,在那个雨日离开后再也没与我联系。我好像知道我们间的友谊已走到尽头,我与她的分离是与之前时光的分离,是与无能为力的少年时代的分离。

就在那个夏天,我学会了用文字述说心中的孤寂,任其在手指手背间静静流淌。我毁掉了从前所有的画作,不去管它让我去的了多少荣誉。我是这样和过去的时光决裂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却很坚决,迫在眉睫。不这样,人生也许会是两样,也许还像童年一样执拗而孤僻吧!

那年暑假,是我记忆中的一次远行。秘密的马达开始启动,我生出强烈而坚定的欲念,但不自知。没人知道我的另一面,阴鸷而激烈,充满摧毁的邪恶。那年夏天其实是我记忆里第一次看见瓯江。我对她没有太多的感情,尽管我早就知道自己和水有深厚的缘分,我只是记得自己珍视情谊,想和昔日的同学永远永远在一起,我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只是知道不想和他们分别。

一切都已远去,往事如风,仅是开在记忆深处朵永不凋零。那个夏天也随时光的消逝而渐行渐远,落满灰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记叙文作文:那朵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课桌上,刻着无聊的话题,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窗台上,你送我的风铃叮当作响,闪着你为我祈福的光芒;书柜里,我们爱看的舞刀弄枪的小人书,码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

路遥,你在哪里?你,可好?

很多年前,我们只是无忧无虑的二年级小学生。知道嘛,你那清爽的短发与亮晶晶的眸子,填满了我整个盛夏。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骄阳怒放的一天下午,我们都扭着头不看对方,却异口同声地说:我不跟你玩了!呵,当时的我们都很小家子气不是吗?是因为一张精致的小凳子还是闪闪发亮的发圈呢?抑或只是一句无心的“我觉得某某同学比你好玩多了!”

那次我怄气地回到家里,但是却无来由地想起下雨时我们共披一件雨衣,嬉笑着变成“落汤鸡”;想起我哭得稀里哗啦时,你刮着我的鼻子说我是个爱哭鬼,并想着法子做鬼脸逗我玩;想起你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着最好的朋友是我……这种种,令我早就消气,又赖着脸皮急火火地赶去你家哄你玩,你瞪了我一眼,但掩不了嘴角那一抹幸福,于是我们有一如既往地疯玩成一团……

你那小雏菊般的笑容,不,或许你就是那朵小雏菊,绽放在我记忆深处,而我,用想念浇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是一场华丽的烟火,我们不愿停在原地徘徊留恋,纵使头顶漫天的火树银.追梦,循着歌声一路向前.循着青春记忆的步调.

曾几何时,当我们遥望头顶的灿烂星河,那夜夜的星辉依旧洒满我们的心房,却不见了为牛郎织女感伤的泪光.因为长大,而不再相信童话.

懵懵懂懂的睁开一只眼睛,于白日里看着这繁华的世界.若隐若现的灿烂,是一天一地的虚无,海市蜃楼里盛装着,落霞红彤彤的惊艳.景未变,青春老去,春秋的老者,会再一次站在川上,如何重复逝者如斯夫的言语.

打开另一扇窗子,睁开夜的眼,空空的天空,镶嵌的是无数古往今来的眼睛,在夜幕上流一滴眼泪,被月光反射,像是永恒的灵魂,被钉在永远的天空,注视着从前和未来的自己.稍纵即逝的流年光景,诠释着夜的美丽.穿梭的生命,在二泉的乐曲里悲悲戚戚.一个人,渺小的在如垠的天地之间,即使是你飘着,也是无法注意.沧海的凝聚,桑田的混淆,注定是没有生根的土地,何如就这样飘着,在流年岁月里,轻盈,自在,舞者微尘的痕迹.没有什么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驻足停留.岁月流逝,这世界如同过往的烟云,不会为每一个人伫立永远,记忆,也只是滚滚红尘中的一道划痕.

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会忆起,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一望无际的宇宙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前后的方向.蓦然一回首,无惊无嗔,方向成了没有定格的文字,在键盘上胡乱敲击,如果岁月还在的话,就继续在这岁月里沉沉浮浮,闭上不愿看见的那只眼睛,脱离.

转过熟悉却又陌生的街角,淹没在接踵而至的人潮,那里昨日今日的故事轮番上演,我们拿青春演绎着明天,走过书声朗朗的教室和人头攒动的绿茵场,有多少期待和梦想正要从这里扬帆起航.然而等待我们的不只有旖旎多姿的梦,还有凤凰涅盘的痛.

喜欢彼得潘,他可以永远不长大.可是在时光的洪流中,我们却渐渐长大.曾经的梦想,不知正在哪里漂泊流浪,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被世俗蒙上了层层灰迹,我们却谓之成长.

当我们从童话故事里醒来的那一刻,我们就故作坚强地面对着这世界,孤独而冷傲.家境的贫寒、升学的压力,鞭策着我们的内心,哪管它前路泥泞坎坷荆棘丛生.

但,曾经拥有过的是青春.那些记忆将会成为永远挥洒不去的汗水.

花儿,总是那么鲜艳、靓丽,但不用多久,多美的花儿总是会凋谢.有一束花,在我记忆深处却是永不凋谢的.那束花,是一束纯洁的康乃馨,散发 着点点清香.那束花是我一次生病 时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带来的.

一天,我住院的那家医院忙得不可开交.我呆呆地拿着《朝花夕拾》,但我并没有翻开来看,而是在回忆着儿时的美好时光……我把书放在枕头下,仰望那晴空万里的天空,我们也曾在这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游戏过.一阵的敲 门声,便把我出了窍的神勾了回来.回过头,眼前的人竟是我多年未见的朋 友.朋友来探望我了.她插好了那束康乃馨,便坐下与我交谈.

我心中的千言万语却只用了一个眼神道说我的思念.她,开口了:“好 久不见呵… …恩,你消瘦了许多,怎么会病了呢?还要住院……”这一连串的慰问,只好以微笑代替.待她离开,我回头看着桌上的康乃馨.捧在手中,闭上眼,鼻子蹭在花瓣上,嘴角露出了许久未露过的笑容.往后的几天里,她没来,但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信中得知她回了家乡,我 不觉有一股心酸而伤心地涌泉.

她信中提到要我嘴角上每天都要有那笑容的点缀.打那以后,我每天早

上都会去蹭一蹭那话儿.尽管花香已尽,但我的嗅觉里总残留着那么一种花 香.

那一束花,只绽放在我的记忆深处.虽是几朵康乃馨扎成一束,但我仍留着那花香;那一束花,我早已把它移植在我的记忆脑海中,吸收我更多的滋润,传达我的思念,我会至死不渝地中种植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多数人和事,常常会被遗忘掉,而能被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了。

记的三年级时,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我左挑右选,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且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要120元。

卖鱼的是一位约二十岁的大哥哥。一双乌黑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是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的鱼缸大吗?”我疑惑地回答:“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有些卖鱼的人,为了牟利,就专门推销那些昂贵却难养活的鱼。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于是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连忙对大哥哥说:“如果我们把鱼养死了,不会怪你的。”他听了我的话,继而说:“这种鱼本来能活40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的要求十分高,如果鱼缸太小,它就会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岁的鱼,就这样结束它的生命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的震撼了。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好养又便宜的鱼:斗鱼。

从此以后,我对每一种的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鲜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见到各种各样姹紫嫣红的,有的在花店中整齐地摆着,有的被别在某一处地方增添美丽,有的长在泥土中,带着生机活力,但只有一种花,我在梦的彼岸,记忆深处见过。

小时每当放假,就会回到老家,和姐姐一起玩耍。

田中带着湿漉漉的气息朝我扑来,带着泥土的清香,随着青蛙的叫声此起披伏,天气的温度也渐渐升起,蝉儿歇斯底里地叫着,仿佛是对高温的控诉。这时,我和姐姐便一下蹿上门前的香樟树,伴着樟树的清香,翠绿的叶子浓密地遮在头上,我和姐姐便并排坐在粗壮的树杆上,谈论着自己身边的事,有时买上一堆零食,坐在树杆上,把零食用袋子装着挂在树枝上,边笑边吃,吃得满嘴碎末。还曾摘下香樟树的青绿色果子,悄悄扔进谁的院子,往往是没有反应也无声,也有时会引来哪条凶猛的狗地叫唤。

下午却也有些倦,但总是在床上躺了两、三分钟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动,拉上同样精力旺盛的姐姐,悄悄溜到谁家院子,躲在墙后,待无人时,悄悄扯下别人院子四方一小块土中的一点青菜,然后做贼心虚地拉着姐姐飞奔,跑到一半刹住车,然后趁没人注意时塞进别人家门口喂兔子的笼子中,兔子就相当“配合”地啃完了菜叶。

傍晚,搬出竹席到后院中,和姐姐一人各占一半,躺在席上看夕阳带着残红渐渐落下,仿佛金沙铺了一地。看带着黄晕的乳白色月牙儿升上天空,一颗又一颗星星在皎洁月光下越发闪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姐上了高中,放假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是我放假时她还没放,我不放假时,她却放假了。

常常小时追逐嬉戏的景象都已深深埋进回忆,隐藏在生命的末端,记忆深处,梦的彼岸,脑海的深处。

但因为时间长河的浇灌,回忆深处,脑海底端,梦的彼岸,记忆深处,却开出了花朵,将过去一幕幕用柔软的花瓣包裹着。

啊,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的教育主要内容

全文共 2065 字

+ 加入清单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着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安利柯——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纪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

卡隆——安利柯的同学、好友。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

代洛西——品学兼优,担任级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泼来可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

可莱谛——柴店主人的儿子,很小便为父母家务。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他性格活泼,很懂礼貌。

克洛西——卖菜人的儿子,略有残疾,父亲曾坐过监牢。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

勿兰谛——调皮鬼,喜欢嘲弄人,欺负弱小,捣乱,偷窃,有许多恶习。他不爱学习,屡教不改后被学校斥退,还被送进感化院。

华梯尼——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好嫉妒。

诺瑟斯——富家子弟,十分傲慢,从不团结同学,还常常嘲讽人。

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的书籍,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拓展阅读:关于花的谜语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1. 为霞尚满天。(打一卉)谜底:晚来红

2. 盈盈在紫微。(打一花卉)谜底:满天星

3. 小富勤俭来。(打二花卉)谜底:节节花,无穷花

4. 过年不要浪费。(打一花卉)谜底:节节花

5. 今日一别乐融融。(打一花卉)谜底:含笑

6. 秋日南游云水间。(打一花卉)谜底:丁香

7. 月上柳稍花自芳。(打一花卉)谜底:夜来香

8. 纵是布衣也流芳。(打一花卉)谜底:白丁香

9. 独孩之家光荣花。(打一花卉)谜底:一品红

10. 飞香走红满天春。(打一花卉)谜底:凌霄花

11. 芙蓉生在秋江上。(打一花卉)谜底:水浮莲

12. 阁中兄妹叹别离。(打一花卉)谜底:女儿香

13. 虢国夫人承主恩。(打一花卉)谜底:一品红

14. 花鸟鱼,梅兰竹。(打一花卉)谜底:除虫菊

15. 六宫粉黛无颜色。(打一花卉)谜底:贵妃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彩色的翅膀读书笔记之主要内容摘抄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预习了第7课《彩色翅膀》,课文中那些驻扎在海岛上的战士们对祖国浓浓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边文章主要写了战士小高从遥远的黑龙江探亲回来,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到宝石岛,经过岛上的尝瓜会,作者才知道这个西瓜不平凡的来历,而小高带来的那些小昆虫,就是为了给西瓜花授粉,使祖国海岛充满生机,更加美好。

读了课文,小高千里迢迢把昆虫带到海岛的做法令我十分感动。战士回家探亲,谁会不带些家乡土特产,分给战友;谁会不带些相片,在远离故土的时间里感受暖暖亲情;谁会不带些棉衣棉被,在凄冷的寒夜里增添些温暖。这些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的边防战士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但在小高晕船最难受时,他却把这些扔在一边,怀里只抱着一箱昆虫。小高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昆虫比亲人的关心还重要吗?对于我们来说,昆虫太普通,太常见了,但对小高,对一名海岛战士而言可不一样,这不是一般的昆虫,这是宝石岛的希望,有了它们,宝石岛上才会生长更多的植物,战士们在岛上就能吃到自己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了,他们热爱海岛的精神令我感动。

啊!海岛的战士们,你们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精神令我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习惯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精深,它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包括了道、墨、法、释等各家思想。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为政以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和为贵”;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等等。根据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内圣外王”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修身为本、践履躬行,把上述内容落实到个人品德和理想人格上。在个人品德方面,追求君子人格、圣贤人格,崇尚“仁者爱人”“见利思义”“见贤思齐”“浩然之气”“朝闻道,夕死可矣”;在理想人格方面,追求至善至圣、刚健有为,崇“既仁且智”“从善如流”“知行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非常丰富,关于哪些是其核心价值理念问题,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仁义礼智”;有人认为是“礼义廉耻”;有人认为是“孝悌忠信”;也有人认为是“忠孝节义”;还有人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但最根本、最凝练、影响最深远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孝悌、忠恕可以涵盖在“仁”当中;公义、廉耻可以涵盖在“义”当中;谦让、恭敬可以涵盖在“礼”当中,等等。离开“仁义礼智信”,就很难正确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也很难对传统美德做出价值判断。所以,“仁义礼智信”被认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也可以说是道德大厦的支柱。

中华传统美德崇尚经世致用,以治国安邦、协调关系、稳定社会、完善个人为主要目的。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注重整体利益和把国家命运放在首位。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最大的特点,而现代道德或者是西方道德,主要是立足于个体、个人。二是注重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一般来说,道德主要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但我国的传统美德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把道德上升到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主张一个人要从内心深处确立对道德的信仰。三是注重修身为本和践履力行。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道德发挥了巨大作用,一直是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道德根基,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作文6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那年夏天,我和妹妹到农村的姥姥家去玩。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小乡村,全村也就一百多户人家。风景很是秀丽,青青的山把整个小山村包围住,一条小河从村子的前面流过。最让我高兴的是小河里还有野生的小鱼。我和妹妹一到姥姥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小桶和网去了小河沟,小半天我们就捉了小半桶,不知不觉竟然到了晌午,妹妹说饿了,看看周围,还好有一个小卖部孤零零的挺在村口。

我和妹妹立刻跑了过去,所谓的卖店商品真是少得可怜,只有几瓶水和几种摆放不整齐的生活用品,有的甚至已经落了灰尘。也难怪,这里就这点儿人口,乡下人又不舍得钱,能卖给谁呢!卖店里有个约摸9岁模样的女孩。红红的脸蛋儿,水灵灵的大眼睛。我们寻了半天,没有发现想要的东西,刚想走,发现地上有个箱子,里有几袋雪饼。这是我比较爱吃的。我拿着雪饼问那个柜台的女孩:“这个雪饼多少钱?”“我……不知道,一般都是父亲买的。”那个女孩说。我摸了一下裤兜,里面只有2元钱,要知道一袋雪饼最少要5元钱。我突然灵机一动说:“我们经常买的,2元钱一袋。”小女孩想了想但还是把雪饼给了我,我放下2元钱转身拉起妹妹就跑,怕她反悔,怕她知道实情。跑了一会儿,看她并没有追来,我们才放慢了脚步。小妹说:“哥,一袋雪饼我记得是5元5”,我刚要打开雪饼,就听见有人喊:“小朋友,放下那雪饼……那雪饼……”。糟了,她发现问题了,我拉起妹妹就跑,心想:都说乡下人吝啬,果不其然,不就差那几块钱吗。算了,大不了我一会儿还她,于是停了下来。

她一脸尘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身上的衣服还有一两块补丁。我刚要说话,她却抢先说到:“对不起,小朋友,这雪饼过期了,我不知道。我爸回来了,他问我怎么少了一袋雪饼,他放在箱子里正准备处理掉呢,结果……你们要不嫌弃,吃我家的玉米饼吧,不要钱……”我低头看了看雪饼日期,果真过期了。原来如此,我还以为……

那天,我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香甜的玉米饼……

这件事过了很久了,但我依然记得那个小姑娘,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她那红扑扑的脸蛋儿和她的玉米饼,她的朴实、真诚永远激励着我,犹如一朵花,开在我记忆中的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 2363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群众观内容非常丰富,贯穿于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及一系重要著作中。毛泽东群众观是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既是理论体系,也是思想体系。综观毛泽东的理论著作,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有这些:

(一)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可以说是毛泽东群众观的基础。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都在为人民群众而奋斗着,可以说他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一991年版,第980页。]他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和需求,因而坚定地走在群众路线这条道儿上。在制定革命纲领时,他就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在革命斗争中,他尊重群众的革命精神;在选择革命路线时,他坚持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可见,中国共产党只所以能胜利,就因为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关于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论述。把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中解放出来的毛泽东,并没有象人类历史上一些君王,忘乎所以,形成社会发展史是个人历史的唯心史观。毛泽东曾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等。从这些论断不难看出,毛泽东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断,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真谛的高度概括。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人生行动的准则。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为人民服务”的话语。如他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一991年版,第1094—1095页。]毛泽东还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升到党的事业中,并提升到真理的高度。他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都是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毛泽东不断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中。1944年9月,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而召集的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这之后,毛泽东还有很多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论述,如:“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等等。毛泽东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党章。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中去。”,是我党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心声。毛泽东要求党员干部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做法,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二,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群关系,他认为党群关系的好坏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成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还有很多,如:“领导肯干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组织中在斗争行动中发生正确关系的思想,正确的领导意见只能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思想”、“许多同志,不注重和不善于团结积极分子组成的领导核心,不注重和不善于使这种领导核心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结合起来,因而使自己的领导变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等等。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认识论有机的统一起来,是毛泽东独创性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也被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的原则,密切联系了广大的群众,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四)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政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