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京剧有关的作文【汇编20篇】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下面是开学吧整理的写京剧的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浏览

5642

作文

77

篇1:走进京剧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的大师有很多,如:叶盛兰、谭鑫培、言菊朋……但最著名的要算梅兰芳了。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京剧,10岁登台演出,1911年梅兰芳名列北京第三名探花。后来他到上海演出,风靡江南,当时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回京后,他继续排演了许多新戏,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27年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他宣扬爱国主义,并把京剧表演艺术和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他成为上世纪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抗战爆发后,日本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本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人大代表,并任京剧院院长、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他为中国京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京剧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介绍京剧的作文200字,供大家参考。

上节课,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京剧脸谱。这节课,老师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做的脸谱。嘿,几十幅京剧脸谱没有两幅是相同的,脸谱的形状、颜色搭配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创意。

一个怪异造型的脸谱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只见脸谱头上有个八卦图案,颜色大部分是红的;脸谱眼睛圆睁着,仿佛要抓住所有的强盗和小偷,神气十足。不用说,这个脸谱应该是英雄。

第二个脸谱头上顶个椰子,眼睛朝上,像是椰子岛的大王,专门抓偷椰子的小偷。

接着,一个酷似孙悟空的脸谱出来了。红彤彤的脸,头上一半绿一半蓝,好像是头发,“孙悟空”的表情得意洋洋的,仿佛想吞掉所有的妖精。

这些脸谱都是代表好的,不过也有代表坏人的。一个脸色全蓝的脸谱走来了。贼一样的眼睛,长胡子,表情很凶,像猫一样鬼鬼祟祟,很吓人。一看就不是好人!

脸谱的样子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京剧传统文化的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热闹,总是跟着长辈到处跑。有一次吃晚饭时,外公问我:“要不要跟我们去看京剧啊?”我高兴地直点头,扒了两口饭就再也不肯吃,催促着家人赶快吃完。

然而,当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戏剧院里不停地往舞台张望时,第一个出场的演员就把我吓了一跳!瞧他那张满是色彩与花纹的大花脸,在年幼的我眼里俨然是一个怪物!我惊得“哇”一声,哭了。

从那以后,有好多年我都对京剧避而远之,也不懂外公外婆为何如此痴迷于京剧,更不理解一群人化着怪异的妆,穿着奇装异服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说唱为何能成为国粹。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我可以接受京剧中的脸谱了。

让我真正对京剧有新一番认识,是在初三暑假的一个下午。外公外婆守在电视机前看京剧,我闲得无聊,也只好坐在一旁观看。当时播放的是经典曲目《洛神赋》,甄夫人与曹植互相欣赏互相爱慕,却错嫁给曹丕,最终还惨遭他人陷害枉死于深宫中。原先只想着打发时间的我不知不觉越看越入迷,当看到曹植在河边见到已为洛神的甄夫人后神魂失守的模样,更是让我感慨不已。一剧终了,忽然发现那奇怪的妆容也并没有那么让我难以接受。

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京剧。

原来,在人的脸上涂某种颜色是用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有助于观众了解剧情。而脸谱的起源更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表演方面,更是要求演员做到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更是要声情并茂、悠扬婉转。

了解至此,我不禁要为这“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演鼓掌称好。

京剧,它并不只是简单的说唱,它的每一句台词都充满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京剧,它并不只是一种表演,它还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这样一种视觉、听觉、灵魂上的盛宴,足以称得上“国粹”这一称号!

“一腔京剧如花艳,欣赏栽培方保险。国粹毋忧兴与否,戏迷增减定坤乾。”我爱京剧,爱它的亦实亦虚,爱它的被文化酝酿后发出的阵阵醇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作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杰出代表,它大致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

我和京剧结缘还有一段故事。

在一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京剧社,每个星期参加两次排练。一开始,我觉得学京剧有一点枯燥,总是反反复复练同一句话。这时有的同学也劝我不要学京剧,有空陪他们一起玩,于是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爸爸知道这个情况后,劝我不要放弃,坚持好好地学下去。听了爸爸的话,我没有放弃,坚持参加排练。

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京剧社老师的帮助及鼓励;我进步很快,唱京剧也更有信心了。如今我已经是学校京剧团的主要小演员啦,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演出。几年下来,我学会了很多京剧唱段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花田错等;熟练掌握了京剧“舞长水袖”的动作要领;学会了“天女散花”“红灯记”等经典剧目。

京剧给我带来了快乐、自信。希望京剧伴我一起成长,更希望京剧在更多学校发扬广大,有更多的同学来唱京剧,来热爱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京剧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看京剧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而这一次看京剧表演后,我才知道京剧是怎样的有趣。京剧还是中国的国粹,东方的歌剧。

京剧开始了,我看到的是一些猴子们他们活蹦乱跳的,一会儿侧翻,一会儿倒翻,很神气!“猪八戒”是主持人,在他给我们讲知识的时候,猴子们来玩“猪八戒”,“猪八戒”只好把他们赶走了。随后“猪八戒”又向我们介绍了生.旦.净.末丑。生有小生.老生.武生,旦有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丑有文丑.武丑。四大名旦其中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须生有“马连良.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京剧,第一个是红灯记主要写了老旦和花旦。第二个是三岔口,讲的是武丑和文丑在一个黑屋子里打斗。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说明了剧院的人们十分辛苦,由此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

看完这次京剧后,我的感想是:“我们的京剧是多么的好看呀!让我们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京剧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呀!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我奶奶就是一名京剧戏迷,我从小就是听着奶奶的戏长大的。所以我也会唱几段。比如说:《穆桂英挂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贵妃醉酒》等等。

我觉得京剧是一门很好的戏曲。因为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是那么的字正腔圆,演员的眉目传情,是那么的活灵活现。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是那么的让观众过目难忘。演员的服饰也特别好看,五颜六色的。女演员的扮相也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我很喜欢。

我和奶奶学过好几段戏。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唱戏是用气唱的,并不是喊的。而且唱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京剧除了天赋,还要勤奋。要打好基础,还要勤学苦练。

京剧是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她。所以我以后也想和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京剧戏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京剧的好词好句摘抄

全文共 3675 字

+ 加入清单

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啊!

2、京剧是中国传统术宝库内的一颗明珠。

3、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

4、宏伟的场面,沉重的响声,击鼓的后生,绮丽的舞姿。

5、京剧分文戏、武戏、群戏,人物角色有生、旦、净、丑。

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

7、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

8、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演员们粉墨登场京剧开始了,我们都喜闻乐见。

9、京剧也称“皮黄”,是因为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

10、京剧,一共有生旦净丑,我们都喜闻乐见,角色粉墨登场,我们拍手叫好。

11、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中,戏剧中的京剧被称为国粹和第一大剧种。

12、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13、京剧的唱腔特点: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

14、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15、京剧,是一门高超的技术;京剧,还一种动听的旋律;京剧,是让你精神抖擞的力量!!!

16、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

1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演员们把它演绎得活灵活现、气势宏美,使它成为了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18、我爱看青衣戏,觉得青衣戏声柔优美,委婉动听,深刻地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女性感情。

19、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20、京剧在推陈出新的同时,还不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因此才能在“国粹”的宝座上安然不动。

21、京剧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2、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

2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多彩的花朵,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24、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25、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26、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

27、在外国人眼里,京剧就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们常说京剧的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28、京剧是中国传统术宝库内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绝妙新奇,是拥有民族性、夸张性的术。

29、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连停下来的姿势都是那样的精美。还有她的眼神,真是传神哪!

30、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曲艺。京剧,穿越千年的曲调还依稀在耳边响起……

31、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32、一出场,小悟空就是十几个空翻,紧接着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又练起了金鸡独立,站得稳稳的,真是好功夫!

33、一阵开场锣鼓敲罢,隆花出台了。为了达到对敌人最大的吸引力,不使他们半途走掉一个,她也不管剧情的安排,先拿出她的刀马功夫。

34、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35、开始,演员们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他们披着白色的戏服,画着五彩的脸谱,有的舞剑,有的翻跟头,还有的唱戏,表演得非常精彩!

36、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37、特别是跟罗汉斗的时候,悟空三拳两脚就把罗汉们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极了。轻松胜利的悟空还调皮地抓耳挠腮,显出了猴子的顽皮劲儿。

38、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150年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优点和特点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39、京剧有生旦净丑之分,着重于唱念作打这四个要素。天女是花旦,主要在“作”上。她舞的彩缎上下翻飞,挥动自如,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样。

40、大幕缓缓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蜘蛛精带领的大小众妖。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多姿。紧接着是唐僧师徒4人,他们精神抖擞,一身正气。

41、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42、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43、穆桂英就属于武旦了,着重于“打”。两个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转身。当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时,都让人产生畏惧感。

44、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45、孙悟空师兄弟为了救出师父与蜘蛛精斗智斗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你眼花缭乱;蜘蛛精魔幻般的变脸,让你叹为观止。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你身临其境。

46、程派戏腔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时而像撕丝裂锦,时而又像藕断丝连,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像春雨潇潇,唱腔凄美幽怨,委婉动听,扣人心弦,太感人了。

47、《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的枪花,还有一连串的毽了小翻,都搏得了满场采声。

48、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49、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还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50、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51、许多的人认为京剧的节奏慢,就像摇篮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实也不错,但这都是根据剧情来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惊人,没有字幕你是听不出他在唱什么。

52、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

53、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54、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55、接下来是水袖表演,演员们穿着淡黄色的纱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围在四周,把长长的水袖抛向中间,舞台上好像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莲花!

56、世纪80年代,我有幸看过程派著名演员李世济演《锁麟囊》,她唱做俱佳,以气托声,以声送字,以字达情,以情化腔,唱腔感人,其独特的程派风格,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57、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

58、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只因它唱腔优美圆润;荡人心魄令人无比陶醉。京剧的音乐伴奏安稳,演员的表演安详;不疾不徐不刻意的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和语言,它一直都是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

59、京剧的形成: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60、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最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形式;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61、京剧,乃为中国国粹。它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京剧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十分高兴,因为在这天地第三节课举行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走近京剧”班会,这次主题班会让我了解了京剧,便一步步认识了京剧。

老师先是让我们一一观看可同学们用心做的关于京剧的幻灯片,在这些幻灯片中,我个人认为江家辰和吴宝鹏共同做的幻灯片最吸引人,其中,不但有一些京剧的知识,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而且更详细的领路了京剧脸谱及唱段的无穷魅力。还运用了一些幽默的小语句,时不时地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发出笑声,当所有幻灯片放映完毕时,我简直不相信这只是他们两个人自己做的,再加上江家辰的爸爸是电脑技师,我更加觉得他们的幻灯片里有“家长成分”,而江家辰的最后发言让我惊叹不已,他的发言内容大致是:“这所有的幻灯片其中一小部分是家长教我们怎样插入图片,剩下的都是吴宝鹏上网搜集资料,由我们两人亲自制作完成的。”听到这里,我十分钦佩他们。

之后,老师又让我们玩了一些关于京剧的小游戏,其中同学们画脸谱的技术实在太“高超”,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后来,我们看来许多外国的脸谱,但最终还是觉得我们京戏脸谱最好看。

经过了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更深一层地认识了我们的国粹——京剧。我相信京剧会一代代地永远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京剧的魅力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龙雨霄同学为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京剧赏析”课。我们在她的讲述中,更深层的、更透彻的了解了“中华国粹”的魅力

一上课,龙雨霄同学就直奔主题——“大家来听一段京剧吧!”那京剧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真称得上是雄奇壮丽,一显京剧唱将的功底深厚,让同学们记忆深刻,有几位甚至兴致勃发,学起了京剧的唱调呢!

“听了这段京剧,想必唤起了大家对京剧的记忆吧!那么就让我们快快进入学习吧!”接着,龙雨霄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传神的京剧图片,介绍了一个个有趣、新鲜的京剧知识: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历史悠久,但前身却是由徽派戏班传导的,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才真正诞生,这令同学们十分好奇;京剧的行当并不只“生,旦,净,丑”那么简单,而是有着级细的分类,如生有小生、武生之分,旦有花旦、老旦之分等;京剧演员还要精通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许许多多的知识,使同学们拓展了不少知识:“原来京剧也有这么多深奥之处!”。并通过欣赏《霸王别姬》这段京剧,更开拓了眼界,了解了更多有名的京剧片段。

这堂课就在同学们一声声惊叹中结束了。通过龙雨霄同学的讲述,让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统文化——京剧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电视机,然后将频道调到中央11台,你会看到很多戏曲节目,尤其是京剧

当老师要举行一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交流会时,我立刻想起了京剧,那个让我觉得扑朔迷离而且具有神秘色彩的京剧脸谱。回到家后,我赶快让妈妈帮我上网查找和京剧有关的资料,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京剧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蓝脸的多尔礅,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伟,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多么有特点的腔调呀!当中国逐渐强大并且走向世界的时候,京剧便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发扬光大,让京剧也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文化——京剧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黄皮戏。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现在我们称为京剧。

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角色行当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点,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剧的服饰有它独立风格,色彩艳丽,描龙秀凤,五颜六色,质量考究,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京剧是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悦耳动听的声腔,色彩艳丽的服饰,更用高超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古今中外广大观众,让人们享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也使人们从故事情节中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劝人为善受到教育。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魂宝,祝愿它继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七:走进京剧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原来我一直以为京剧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脸上瞎涂一大堆五颜六色颜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亦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俗称小花脸。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俗称小花脸。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道光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着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祖国的传统文化京剧作文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祖国传统文化之一。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拥有众多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杰出代表,饮誉世界。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黄皮戏。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现在我们称为京剧。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角色行当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点,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剧的服饰有它独立风格,色彩艳丽,描龙秀凤,五颜六色,质量考究,在舞台上大显身手。京剧是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悦耳动听的声腔,色彩艳丽的服饰,更用高超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古今中外广大观众,让人们享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也使人们从故事情节中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劝人为善受到教育。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魂宝,祝愿它继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粹京剧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看京剧的爷爷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里面的人物唱唱咧咧的,使人真不舒服。可我们家来了个京剧王,说他是京剧王一点也不假。

爸爸称不上是京剧王,可我爷爷就称得上是京剧王。一边吃水果一边看京剧,谁都没这样舒服。

晚间剧场7点钟上演,京剧王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在京剧里的人物一上场,爷爷把眼睛瞪得老大,打个喷嚏爷爷也决不动一动。时间如飞,已经到了9点钟,大家都上床睡觉,而爷爷还一动不动地看京剧,第一组下去,第二组上来的时候,爷爷又来了精神,两眼像青蛙一样,一看就看到11点钟,在他看来京剧最重要。

一眼不合的爷爷,总算大地颤动起来,爷爷是不会离沙发和京剧。爷爷爱看京剧,竟然看到深夜11点钟,称号可真准,一般的老人可能不会看到这个点吧!

[三年级我的爷爷作文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京剧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有许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剪纸、戏剧、泥人、陶瓷……它们都是祖国的文化艺术瑰宝,需要代代相传。至今,有些传统艺术早已“不在人世”了。

小时候,姥姥爷天天打开收音机,听谭派京剧谭元寿老先生唱的名戏,有时姥姥爷光听还不够,还要在院子里边唱边做动作。一两岁的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个神马东西,却觉得蛮有节奏感,好听的很。唱念做打、红白脸谱,也属实我着迷。偶尔我也听得入了神,便“哼哼唧唧”地跟着姥姥爷唱起来。他也经常对家里人说:“这孩子嗓音清脆,小眼睛儿吊吊着,是个唱戏的好苗子!”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开展社团活动。也许是受姥姥爷的影响吧!我毫不犹豫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报京剧社团。”也许是老天让我替姥姥爷圆了他一生的梦想吧,我们的社团老师,恰巧是姥姥爷的偶像——谭元寿老先生的得意弟子。

从此以后,我只要一有空,就去老师那里学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听老师讲他儿时为了让谭老先生教他,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艰辛,并从小故事中提升了自我修养。学的时间长了,便有一种“我要把这个剧种传下去”的使命感在肩上。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我学戏的时间也很少了。但我还是一有空就去学戏,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记得寒假的时候,我天天听老师的录音,反复听就能唱个大概。上课时,就让老师抓细节。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姥姥爷的挚爱—《昔日有个三大贤》学会了。在家里,爸爸妈妈夸我唱得好;在课上,老师说每次都有进步,还不是最好;比赛中,评委与观众连连称赞。

这种传承的使命感越来越重。我不仅要把国粹艺术代代相传,还要让子子孙孙把它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京剧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汗津津的手,紧紧握住脸谱,插腰似的,放在背后;虽然,身上穿着,清透的白色衣服,但,仍然,与身体粘在一起;还要,面对微笑的对着,评委和观众,我面部死板,只会僵硬的微笑……指挥,已经鞠躬完毕,接下来,就要开始演唱了……

今天,不仅,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还是我们五年级,“班班有歌声”比赛的日子。我将白衣白裤拿去学校,一到教室就换好了,便开始与同学们,激动的聊了起来。

中午,当我还在呼呼大睡时,各位家长,来到我们班,给我们化妆。我们男生,不喜欢化妆。又是擦粉,又是涂口红的,对了,还要画眉毛,把我们,男生变得,像只刚睡醒的怪物。我们男生,本来就是黑的,硬是,给我们,变成了白色——在脸,和脖子,衔接的地方,有一条,十分明显,黑和白的分界线。鲜艳的口红,涂在嘴唇上,真不怎么样,嘴唇干巴巴的,却又不能喝水,抿了又抿,还是这么干。

下午第一节课,正好是音乐课,我们,可以,排练两遍。我们试了两次,问题,也没有什么,就是口红太淡了,程老师让我们,回去涂红一点,其他都很好,很可能拿一等奖……

要比赛了,我们班是第一个,排好队伍,站在门外等候。我的心里,既兴奋,又害怕。因为,我是,第一个上去的,如果,稍微有什么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是很难隐藏好的,所以,我必须,时刻,保持形象……

回到座位,就被告知,有同学,在演出时,出了叉子——脸谱掉了。我有点担忧,本来,我们是胜券在握的,可突然出了这事,整个五年级都知道了,一等奖保不住谁的了。他们一场一场地,唱过,我发现,他们声音没有我们响,我又感觉,我们能赢!

终于,到了公布成绩,我紧张万分——“三等奖……没有我们班,二等奖……也没有我们班,一等奖……五零—”我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五班!”我们班轰动了,每个人激动的活蹦乱跳,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集体照拍完,钱老师,和瞿校长,决定让我们班,下次为全校同学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京剧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在我很小时,便接触到了它。小时候我的姥姥很喜欢在电视上看京剧,所以我多少会跟着看一看。只见电视上,一堆穿得花花绿绿的人在舞台上,转来转去,“咿咿呀呀”地唱着,时不时地又响起一阵吵闹的铜锣声。这番画面对于当时更喜欢动画片的我显然是乏味的要紧,甚至是有一些些厌烦,所以我一直对京剧避而远之。

在游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有人会给我们表演京剧。听到后,我便不以为然。现在的我早已熟悉了流行音乐的节奏感,于是对这过时了的京剧,便是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但毕竟是学校的安排,我也改不了什么。来到戏台前,所谓是戏台,其实也不大。古香古色的戏台与后面的翠柳相映颇有一番趣味。那个人走上台,她穿的是一身蓝袍,头戴银冠。她鞠了一躬,没有说什么,便开始了。一开始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只觉得有一丝声响飘入耳中。但渐渐的,那一丝声音变大了,如同一场毛毛细雨,汇成了一条小溪,从台上流下,流过人们的毛孔,淌进了人们的心灵。我唯能感受到的,便是那如溪水般的歌声,以及那种无法抗拒的宁静。台子后的柳枝,随风轻轻摆动。她随意地挥着洁白的袖子,却演绎出无尽的温柔与恬静。

突然间,晴天霹雳,万丈悬崖!那音调如同被直直抛向天空的钢丝,直插云霄。手中的梨花简如同激昂的乐曲,将本以达到极高的钢丝,往上提了又提,提了又提。那两条袖子如同小溪华为蛟龙一般,翱翔于云霄之上。最后,什么都没有了,都没有了,只剩一丝余音,回荡在梁间。

一秒,两秒,三秒。不知道同学们在沉浸,还是如何。三秒过后,同学们才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余音怎么会如此呢?现在,可真是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第一次在中学唱京剧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京剧学习生涯中,不乏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唱戏,第一次登台,第一次画油彩。然而,在这个我并不熟悉的中学校园中,我再一次拥有了一个重要的“第一次”。

在衔接班的结业演出上,我与朋友雪骐准备表演京剧。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准备轻装上阵。节目一个个轮过,很快,该我们上场了。也许是因为对于中学的陌生,我和雪骐都有些紧张,我着头摆弄我的扇子,心中不再平静。

第一小段,是我的“贵妃醉酒”。我缓步走上台去,心中渐渐平静下来,随着乐声打开了扇子。这时,暑假时老师严格的训练便显出了好处。不用多想,婉转的腔调便从我口中溜出,我努力回想着老师的指点,尽量把每个动作都做到最好。一个踏步的柔美,一个侧身的雍容,一个眼神的妩媚,都早已刻到了我的心中。我的脑子渐渐放空,似乎再一次抓住了忘我的感觉。但是,耳边渐渐放大的嘈杂把我惊醒了,我疑惑地向台下望去,却看到让我吃惊的一幕,有的同学看的心不在焉,有的甚至交头接耳了起来,更有甚者甚至大笑出声!我心中不解的同时也带上了一丝恼怒。我焦虑地想着:“怎么回事呀?难道是我的表演出了问题吗?”我努力完善着自己的动作,却无法找到刚刚的感觉了。

而后雪骐漂亮的“天女散花”博得了观众们的掌声,彩绸在空中不断翻出花来,台下的掌声也接连不断。我压下心中的疑惑,提起剑走上台去。这出“霸王别姬”我已将近两个月没有完整地练过了,自然比之前要差上许多。我翻身时踉跄了一步,“探耳”时也差点没站稳。这一系列的失误让我十分失落,但同学们却一脸兴奋地鼓起了掌。“为什么只有热闹的戏才会受到追捧呢?”我这样想着,同雪骐一起款款谢了幕。

我忽然忆起同学们在课间谈论的话题,不外乎是一些韩流明星,亦或是现下流行的网络小说,真正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的人却已寥寥无几。我不禁有些担忧,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华文化之美将无人能解?

希望这杞人忧天般的担心不会变成现实。希望我们能将这中华之美代代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