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的年味儿手抄报【精选4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626

作文

4

篇1:2024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闹花灯、放烟花等。

元宵节的下午,我来到奶奶家,二妈早已给我和小妹妹买好了灯笼。我的灯笼是一只笑咪咪的小猪,它的样子非常可爱,还带了个小肚兜;小妹妹的灯笼是一只小蜻蜓,它的翅膀可以来回扇动,像真的能飞一样。晚饭之前,奶奶让我们用灯笼照一下粮仓和墙角等地方,奶奶说这样照过的地方一年就不会生虫子了。

晚饭过后我们又到屋外放烟花,爸爸抱出一个很大的烟花,放在院子中间,点燃之后,只见,烟花中先是一个个小球一样的东西飞到天空中,在天空中炸开后,有的分散成一个个金色的火花,每个火花又分散成更多的火花,天空中像下了一场流星雨;有的分散成五颜六色的火花从天空中哗啦哗啦地落了下来;放完了,天空中还会出现许多彩色的小纸片。看到这么美丽的烟花,我和小妹妹激动得又蹦又跳。放完了大烟花,我和小妹妹还放了小蝴蝶烟花,彩色的小蝴蝶可以旋转着飞上天空,非常有趣。

本来我们还计划去市政府广场看花灯的,可今天刮大风,天气很冷,妈妈怕我感冒,就取消了计划,真有点遗憾。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过得很快乐,明天我就开学了,这个快乐的元宵节给我的寒假生活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植树节手抄报资料: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植树节由来一:

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来历,中国植树节有什么样的来临额?说起中国植树节,赖以不止一个呢,三个植树节的由来大开你的眼界。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二: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 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三: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时事论据:G20杭州峰会让世界更具“中国味儿”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G20虽然是1999年才开始成立的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但经过10多年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有着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主要领导参加,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于一体的国际综合性盛会。G20杭州峰会中国第二次作为主办国,是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它将让世界更具“中国味儿”。

一是传递中国声音。随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自2008年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连续10次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频频发出中国“好声音”。在这些“声音”里面,既有“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改革”的务实之举,也有“二十国集团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能力建设”的殷切期盼;既有“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高瞻远瞩,也有“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的诚挚邀请。按照惯例,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发表主旨演讲,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时代强音。这些声音,既是中国的主张,更是中国的态度,真诚而务实。

二是展示中国形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已占据着重要位置,但中国不仅仅是发展自身经济,还切实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勇于担当,勇于负责,全面展示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圣彼得堡峰会上宣布,中方已经全面实现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税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去年在安塔利亚,中国提出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不发达国家实打实的帮助,提升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夯实着坚定的国际友谊。与此同时,严密的安保、美丽的风光、整洁的街道、温馨的笑脸……都将让与会代表感受到杭州的热情与尊重,这些都将内化为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图景铭刻在每位外国客人的内心深处。

三是汇聚中国力量。社会发展到今天,地球已变成了一个村庄,国与国之间已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荣损共同体”,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G20杭州峰会,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度性的国家话语权,增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把重要倡议如“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借助G20峰会进一步推进,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合力。同时,“与普通老百姓看似无关”的G20峰会也将让中国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人民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可以减少流通损失。让世界经济走出困局,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和饭碗密切相关等等。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国内民众的支持,将会让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参与全球治理,服务世界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