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经典20篇)

一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当他和祖国联系起来,就是伟大的。一个梦想,是渺小的,但是当他成为祖国的梦想时,就是不可估量的。小编收集了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欢迎阅读。

浏览

1233

作文

66

篇1:名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当每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之后,我们都会开始拥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而“姓”代表的是一个家族的标识,是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名”是指个人的符号,也是父母寄予孩子的一种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而我的名字李雨涵又是怎么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妈妈。妈妈告诉我“雨”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她和爸爸都很喜欢雨的寓意,希望我在成长过程中能拥有像春雨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涵”取自唐代韩语的“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寄托的父母希望子女长大后能有广阔的胸襟。

“雨涵”二字春风化雨,地负海涵。寄托了爸爸妈妈对我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够为善良有担当,能够拥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能够成为一个包容他人,心胸宽广的人。

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是不是很美。

带着这份美好的寄托,我相信我一定能积极向上的成长,成为一个有作为能够关爱他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男子节由来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8月8日为中国男子节,也有爸爸节之称。是在1945年8月8日,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8月8日的爸爸节与父亲节不同,是中国特有的男子节,原因很简单:“八八”与“爸爸”是同音。其由来据说与抗战有关,1945年8月8日,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父亲节”,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就把每年8月8日定为爸爸节。

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男子节!也是所说的88(爸爸)节! 八月八日爸爸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对日抗战有关。 民国三十四年,当时抗战打得正火热,上海的爱国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还举办庆祝活动。抗战胜利后,上海仕绅名流们觉得庆祝父亲节实在太有意义啦!积极争取之下,八月八日就被当时的中央政府订为爸爸们的专属节日。

对于“中国男子节(父亲节)”,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据老人们讲,我国的“中国男子节”,诞生于1945年8月8日,当时正值我国抗战时期,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爸爸节”来颂扬、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这一构想立即得到上海市民的响应,抗战胜利后,就把每年8月8日定为“爸爸节”,并通令全国遵行。

“爸爸节”定于每年的8月8日,是因为“八八”和“爸爸”同音,并且从字形上将“八八”二字连缀后,正如一个“父”字。从此,8月8日就成为中国的“父亲节”。关于为什么又叫中国男子节,可能是根据没有成为父亲的男人们的意见决定的吧!不过非华语地区就不能玩这种谐音游戏了,例如:日本父亲节就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父亲节,则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的名字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爸爸是家中的长子,我又是家里的长孙,所以我的降生让爷爷奶奶非常地高兴。我的小名叫妞妞,是奶奶取的,因为妈妈是在河南郑州有的我,奶奶说北方人都管女孩叫妞妞,小名就叫妞妞吧。取学名的任务就交给爷爷了。

给我取学名的任务可把爷爷给难坏了,既要好听又要有寓意,让中文系毕业的爷爷整天抱着本大辞典走来走去的翻着。就这样,到我出生一个月了爷爷都没把我的名字想好,妈妈跟爷爷说要上户口了,爷爷就更着急了,这样一急,反倒让爷爷的脑海里灵光一闪,他突然想到他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让他想到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一叶小舟在皎洁的月光下缓缓地行驶着……“舟、江、月”“周江月”,爷爷立马决定让我叫这个名字,后来,因为我是个女孩,所以爷爷又在月字旁加了个“王”字旁,“玥”的意思是海底的一种神珠,是传说中的一种宝贝。正好我的爸爸姓周,而妈妈又姓江,又寓意着我是周家、江家的宝贝。现在,在奶奶家时,大家都叫我周江玥;去外婆家了,大家就只叫我“江玥”。

我,就在长辈们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但你是否知道中国其实也有一个父亲节呢?

中国父亲节,追溯到民国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实际上,这个规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国官方并没有规定采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西方父亲节的由来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

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养大的。许多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会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他州也庆父亲节。

为了使父亲节规范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名字的由来作文100字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很小的时候,爸爸跟我讲起过我的名字的由来

我爸爸姓“徐”,妈妈姓“赵”。所以取了一个“兆”是妈妈姓“赵”的谐音。

爸爸说,当时他本来想给我取武则天的明空“曌”,可是怕别人读不出来,电脑里面不好打,另外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刚一生下来没两天就进了隔离室,爸爸怀疑那个“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这个字太厉害了,还是换一个吧,就这样爸爸就给我取了一个数学上表示最多的“兆”。

我名字中的“祺”是好运的意思,加上一个这个“兆”字,就象征着有很多好运,我也从我的名字中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爱,希望我好运永远陪伴着我。

我爱我的名字,因为里面融入了父母对我期盼和爱,但是,我知道光靠好运是不行的,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许。

想到这里,我再也不为我的名字有点像个男孩而不高兴了。

我爱我的名字,因为我能从中体会到我们家庭的美满和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学常识: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全文共 16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朝代很多,各朝代的来历大家了解吗?下面小编整理了文学常识: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具体说: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出生那天,正好是我爷爷七十岁大寿。

大姑、二姑、小姑、还有姑爷们全都回来给爷爷祝寿。吃完晚饭,大家一起散步,有说有笑,不觉得来到了刚建好的黄金广场。二姑突然问起了爸爸:“宝宝取好名字了吗?”“还没有。”爸爸慢吞吞地答道。过了半响,二姑爷突然冒出一句:“你实在不知道取什么名字,要不就叫黄金广场吧?”说完朝广阔的黄金广场指了指。大家先是一愣,明白过来后,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要上户口了,爸爸翻了几天的《新华字典》,才给我取了个名字叫黄佳瑶。黄是跟爸爸姓,佳是美好的意思,瑶是美玉的意思。爸爸妈妈希望我像名字的意思一样生活美好,像玉一样美丽、珍贵。

亲爱的读者,你们读懂我的名字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的植树节由来和中国植树现状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26年。全民义务植树26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中国正在实施“ 三北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名字的由来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2007年9月27日,随着一声啼哭,我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惊喜的望着我,把我当宝贝一样。他们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我。首先给我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于是,全家人都在废寝忘食地查字典。星期六的晚上,他们开了一个取名字的会议。

会议上,人人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安静地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忽然,爷爷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喊道:“我觉得,孩子是男孩,应该叫张光祖,因为孩子是光字辈的,而且我希望他能光宗耀祖”。奶奶一听就不高兴了,也站起来,瞪着眼睛愤愤地说:“老头子,你取什么破名字啊。我觉得,要叫张成成。”“你这个名字也不怎么样吗,还不如我取的名字。”爷爷不服气地说。“你说什么!”

“爸,妈,你们还是听听我的意见吧!”妈妈看不下去了,插嘴道:“我觉得应该叫张柏闻。柏是松柏的柏,我去找人算了一下,孩子五行缺木,所以名字中应有木字。柏,是因为我想让孩子拥有松柏一样的坚韧品质,想让他像松柏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又想让他像松柏一样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闻,是新闻的闻,想要他博闻广识,闻达天下。”

爸爸听后,连连称赞道:“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爷爷听后也点了点头。奶奶见他俩都赞同,于是也点了点头,说:“这个名字还是可以,那就叫张柏闻吧。”

我叫张柏闻。我的名字后面饱含了许多长辈的希望与期待,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和寓意,你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中国首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 劳工神圣徽章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创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 陈独秀(左)李大钊(右)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学常识: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各省名字由来的知识你了解多少?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北京名字由来:1369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天津名字由来:1399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1402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

上海名字由来: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这句话;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当时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山东名字由来:以在太行山之东得名。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

山西名字由来:以在太行山之西得名。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

河南名字由来:以在黄河之南得名。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

河北名字由来:以在黄河之北得名。明设北平省;后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改河北省

湖南名字由来:以在洞庭湖之南得名。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

湖北名字由来:以在洞庭湖之北得名。明属湖广省;后置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

江西名字由来:以在江南的西部得名。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

安徽名字由来: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明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建国后为安徽省

江苏名字由来: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明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

浙江名字由来: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明设浙江省;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

福建名字由来: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

广东名字由来: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

广西名字由来: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名字由来: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

贵州名字由来:以贵山得名。明置贵州土司;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

四川名字由来: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

重庆名字由来: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得名。

黑龙江名字由来:以黑龙江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

吉林名字由来: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

辽宁名字由来: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光复后仍改辽宁省

内蒙古名字由来:以漠南蒙古得名。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设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名字由来:以陕原之西得名。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

甘肃名字由来: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

宁夏名字由来:以西夏安宁得名。明属陕西省;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销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名字由来:以青海湖得名。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

新疆名字由来:以其为新辟疆土称新疆。清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建国后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名字由来:以台湾府得名。清设台湾府及台厦道,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

西藏名字由来:以清正式定名得名。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民国为西藏地方;建国后改西藏自治区。

海南名字由来:以海南岛得名。清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1988年升海南省。

香港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一是相传今日香港薄扶林一带,有一条名为“泷水”的山溪,由瀑布注成。传说此溪涧涌出甘甜而带有香味的水,附近航海者常到此溪汲取食水饮用,并将溪涧名为“香江”,更将溪涧出海处改名为“香港”,最后演化为整个岛屿的名称。二是明朝时候东莞生产香料非常出名,因此又称“莞香”。传说香港于明朝时亦盛产莞香,因此时人称石排湾一带为“香港”,而港湾附近的村落则叫作“香港村”。

澳门名字由来:名字最早记载於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此後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约四、五百年前,澳门蚝产丰富,南北两海湾,水静湾圆,有如明镜。後来澳门又称作澳,即“泊囗,外国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又因为当时澳门地属香山县,也称为“香山澳”。至於澳门现在的名字“澳门”,其由来则有多种传说:

一、“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澳门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海峡像门,故称“澳门”;

二、澳门南面对开的乙水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间,成十字门状,所以亦有“十字门”之称,故称“澳门”;

三、澳门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两山相封成门,故称“澳门”。

[文学常识: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日记名字的由来怎么写三年级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姓刘,名叫瑞婷。很多人都问我的名字有何意思,但我一直以来也没有加以理会。直至老师要我们作一篇文章关于我们名字的由来时,我才有一点关心我的名字。我决定向我爷爷查个究竟,因

为我的名字是由他取的。

名字的“刘”是姓,为什么要姓“刘”呢?因为爸爸姓“刘”,中国的孩子习惯跟父亲同姓。为什么我是“瑞”呢?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寒风刺雪的冬季,下着毛毛细雨。俗话说:瑞雪照风云。“瑞”

代表着瑞雪,但瑞雪是那么淳朴,所以我改为“瑞”。希望我做一个淳朴善良的人。至于“婷”字呢?也是有一翻解释的。因为我是女孩嘛,就当然希望我亭亭玉立啦!婷的字面意思是完美、美好。也

就是要我做一个对什么事都一丝不苟的人,而且不但要做得好,还要做的完美、有自己的思想,和别人不一样。我名字的整体意思是让我做一个淳朴善良,做事踏实,有远大理想的人。

自从我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后,我觉得它有很大的意义。我很喜欢我的名字,它将激励我长大以后,做一个像爷爷说的那样:淳朴、善良、完美、踏实的人,不要辜负爷爷和家人对我的期望与希望

你现在知道我名字有什么秘密了吧!你也说说你的名字有什么秘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男子节由来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好久好久不曾打理自己的博客了。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起今天是八月八日。我觉得这可是一个让自己感慨颇多的日子。记忆犹新的当然是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激动。也许老年人真的是近事记不住,往事难忘掉。我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突然又想起四十七年前的八月八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华大革命的是非,毛主席的功过,都将留给子孙后代去评说。现在唯一让人更加感慨是是“中国男子节”。因为现在的节日实在多得数不清,当然也就记不住。还不仅仅是记不住,是因自己对中国男子节竟一无所知。虽然也听说过“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等,但是自己现在连“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已淡然。我不知道自己现在是真的活明白了,还是老糊涂了。

每年的8月8日为中国男子节,也有爸爸节之称。是在1945年8月8日,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8月8日的爸爸节与父亲节不同,是中国特有的男子节,原因很简单:“八八”与“爸爸”是同音。其由来据说与抗战有关,1945年8月8日,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父亲节”,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就把每年8月8日定为爸爸节。

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男子节!也是所说的88(爸爸)节! 八月八日爸爸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对日抗战有关。 民国三十四年,当时抗战打得正火热,上海的爱国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还举办庆祝活动。抗战胜利后,上海仕绅名流们觉得庆祝父亲节实在太有意义啦!积极争取之下,八月八日就被当时的中央政府订为爸爸们的专属节日。

对于“中国男子节(父亲节)”,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据老人们讲,我国的“中国男子节”,诞生于1945年8月8日,当时正值我国抗战时期,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爸爸节”来颂扬、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这一构想立即得到上海市民的响应,抗战胜利后,就把每年8月8日定为“爸爸节”,并通令全国遵行。

“爸爸节”定于每年的8月8日,是因为“八八”和“爸爸”同音,并且从字形上将“八八”二字连缀后,正如一个“父”字。从此,8月8日就成为中国的“父亲节”。关于为什么又叫中国男子节,可能是根据没有成为父亲的男人们的意见决定的吧!不过非华语地区就不能玩这种谐音游戏了,例如:日本父亲节就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父亲节,则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小狗名字的由来作文_动物作文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以前有一个小,它的毛是纯白的,它的两个眼睛大大的,你心里想的什么,都逃不出它的法眼,它的耳朵很大,特别可爱,而它的名字如果说出来你一定会哈哈大笑,它的名字叫——两元。相信你们会十分不解并好奇,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它名字的由来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爸爸吃完午饭出去散步,消化消化食物,突然,我和爸爸发现在前面拐角口里有一只白绒绒的东西,我十分好奇,所以我急忙跑过去,发现是一只白色的小狗,它大概只有25厘米那么长,长的十分可爱,当爸爸把它抱起来的时候,在它的爪上发现有一个手链,上面还有价钱的标码,写的是——两元。我们当时都觉得它跟我们很有缘,所以决定把它带回家并叫它“两元”。

我家的小狗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相信你们都明白了,现在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它,那么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她的名字曾风靡中国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今的中国,韩素音这个名字显得有点陌生,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她的名字风靡中国。作为友好人士、采访作家,关于她的报道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照片一起出现在官方报纸上。令她著名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她和周恩来总理之间的深厚友谊。曾担任过周总理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之间特使的韩素音,著作颇丰,她的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写就的作品就像一个个窗口,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

韩素音的身世复杂又传奇,她的本名周光瑚,父亲周映彤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在她的自传《伤残的树》中,她讲述了家庭背景对自己的影响,父母的相遇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交融却充满了苦涩与迷茫。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上午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拿着《圣经》去法国修道院学校文学家韩素音的讲述为记忆奉献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独有的观点,使得历史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示例2:我们的名字叫中国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好中国”一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是啊,现在的中国是东方一大强国,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可谁知道中国那饱经沧桑的历史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入侵中国,称中国为“东亚病夫”。可是,这却引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毛泽东、周恩来、叶挺、林彪、许世友……他们带领四万万中国同胞一起反抗日本的侵略,他们用大刀和步枪,一次次的击败日本的飞机、坦克、火炮等精良武器。终于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时,人们高呼“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1964年罗布泊方向,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飘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们立刻欢呼雀跃。几年后,又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一次,世界沸腾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中国有这样快的速度,能在不到十年里相继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此刻,我们可以自豪地对全世界说“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如今,社会飞速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百姓的富足,中国人正踏步奔向小康社会,对于商店的洋玩意儿,我们可以不屑一顾;面对全世界,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喊一声“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老一辈的人说:“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我说:“我们是谁?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站起来怎么能够,我们要走,要跑,要飞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名字的由来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名字代表了这个人或物的形象,所谓人如其名,也有“龟”如其名,我家的小乌龟的名字就是按它的特点取的。

在一次交流节,大街上的商品许许多多,我看见了一处卖小动物的,乌龟、金鱼、小松鼠……我买了一只小乌龟,它活蹦乱跳的,我就想给它取个好名字。可这名字不像我的游戏名那样好取。

叫“蹦蹦”吧,看它这么活蹦乱跳,可是怎么感觉这么平常,要取就取个与众不同的,活泼中带点霸气的。可我想了一下午都没想出来。

傍晚,我把小乌龟放出来吃东西,它在我手上爬来爬去,可舒服了。它吃完了,我把它放在阳台上,让它爬,妈妈叫我去帮忙,我立马过去,忙把小乌龟放回去。等我忙完回来,一看!小乌龟竟爬上了纱窗!一只会爬墙的乌龟?我是不是买了一只变异龟,我眼光那么好?看它的爪子卡在纱窗的洞里,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

放下手机,我突然灵机一动:可以按它会爬墙的特点取名呀!取一个霸气还带点文雅的名字吧!它能爬墙……而且能爬很高……嗯……就取“俯视龟”吧!太不好听了,浓缩一下可以成——俯龟。

“俯龟”,这个名字好像别有深意,能让不知道的人想出千奇百怪的意义,但他们肯定想不到,这是因为乌龟爬墙而想出的名字。不管怎么说,取这个名字让我特别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鬼节传统的由来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元节(鬼节)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有两个说法,而这两种说法都源自佛教。

第一种说法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种说法是,相传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孩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时至今日,我们也无法判断哪种说法是真,哪种说法是假。不过既然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我们只要照着规矩去做一些应节的事情就好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含义,下面请听听我的名字吧!

我的名字叫崔靳虎。在我出生前,爸爸妈妈打算给我起名叫崔靳。给我起名叫崔靳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我爸爸姓崔,我妈妈姓靳,也就是想让我比他们俩加起来还厉害——无论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

第二种是“崔”同音与“催”,“靳”同音与“进”,两个合起来就是“催我进步”。想使我在他们的监督下,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后来一想:光有我们俩还不行,还需要自己努力呀!因为我属虎,又在崔靳后面加个“虎”,从此,我的名字便叫崔靳虎了。

虽然爸爸妈妈给我起了大名,但从我记事起,他们好像从没喊过我的大名,而是喊我的小名,有“靳虎”有“小虎”有“老虎”现在他们要喊我的大名,我都有点不习惯。

许多伟人都有自己笔名,比如:巴金,原名李绍棠。他为什么起笔名为巴金呢?原来,他很崇拜巴枯宁和克鲁泡物金,他选巴枯宁的巴和克鲁泡物金的金,所以他的笔名就是巴金了。看了他的笔名,我也想有个笔名,最后,因为我很崇拜李小龙,而他在美国的名字是布鲁斯·李,所以我打算给我起布鲁斯·崔,因为我姓崔嘛!

我很喜欢我的名字,你们喜欢吗?记住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旅游日的由来

全文共 2307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正式宣布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为什么选择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呢?

当时备选的日期有很多,除了有人提议定在农历三月三、清明节、6月6日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名人提名的:比如,邓小平“黄山谈话”7月15日、毛泽东诞辰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还有徐霞客首次出游日3月29日等等。

最终专家和网民把目光聚焦在了徐霞客上面。其实早在2001年浙江宁海人麻绍勤就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提出将5月19日设为中国旅游日。也就是在5月19日这一天——癸丑之三月晦,徐霞客从宁海出发,游历了浙江宁海天台山,开始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游程。最后的结果也是以宁海倡议的“5.19”(谐音“我要游”),获得了专家和网民的普遍认可,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旅游日。

在每年的旅游日,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旅游活动和宣传日,国家旅游局也倡议,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或前后,全国各景区推出免门票或打折活动。

2000年11月6日,浙江宁海县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发出了《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宣言》,在全国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提出将“5•19”设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2002年5月19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举办。截至目前,宁海已连续举办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在每届开游节上,都有代表发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2003年10月,时任宁海县县委副书记的马晓晖在《澳门月刊》发表《宁海呼唤中国旅游日》文章,在港澳地区赢得共识。

2004年5月17日上午,宁海举行“十城百车”当代徐霞客开游仪式。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温州、衢州、福州、厦门等十个城市的100多名车手驾车参加开游仪式并发出设立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书。

2005年5月18日,宁海举行“重走霞客路,探秘梁皇山”开游仪式。来自华东6省1市的519名“驴友”共同宣读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倡议书。

2006年3月17日,“首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和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中国旅游协会领导以及国内外各界代表200余人与会,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随之进入全国公众视野,被媒体广泛关注。经过3届评选,该活动所倡导的文明旅游意识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已深入人心,“中国当代徐霞客”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旅行者的最高荣誉。在历届评选活动颁奖晚会上,“中国当代徐霞客”代表都倡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目前,第四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正在进行。

2007年下半年,浙江省旅游局把倡议“5•19”为“中国旅游日”列入单位的重点工作。从此,倡议“5•19”为“中国旅游日”工作终于进入了快车道。

2008年3月,浙江省旅游局行文国家旅游局,建议把“5•19”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08年6月16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专题召开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初审会。

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人表郑杰民、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全国政协委员成岳仲还递交了提案,要求将“5•19”定为“中国旅游日”。

2009年2月和5月,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又组织召开了设立中国旅游日论坛。许澎、姚秉忠、刘德谦、王琪延、张凌云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一致认为: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的最佳选择。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

2009年12月7日,中国旅游日征集策划专项工作委员会通过新浪网,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旅游日”具体日期方案。

2009年12月28日,“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北大山鹰社代表发出设立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倡议。

2009年12月29日,《中国政协报》组织全国政协委员召开“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专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委员陈铎、成岳冲等多人提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更具合理性。

2010年1月,历届“中国当代徐霞客”,300多名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和旅游实践营营员,通过其所在组织,向国家旅游局提议将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2010年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中国旅游日”专家意见征询会。

2010年4月6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中国旅游日”设立具体日期意见征询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等部委派人参加了会议,并就“中国旅游日”设立的具体日期发表意见。国家民委、休育总局出具了书面意见。会后,国家旅游局研究形成关于“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的请示意见,提请国务院批复。

2010年4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请示,建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为“中国旅游日”。

2010年5月19日~21日,“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在宁海举办,来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100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呼吁将“5月1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3月30日,在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将每年的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42号文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展开阅读全文